中医药治疗癌痛及阿片类药物毒副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 洛芬等用于止痛可促进胃酸分泌,长期使 用会产生消化性溃疡,中药苡仁米、百合、 白芨以及硷性中药乌贼骨、煅龙骨、煅牡 蛎等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3 内外治并举止痛
• 中药外用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经皮肤吸收直接 作用于患处,避免了口服经消化道吸收 所遇到的肝脏“首过”作用,从某种意 义上讲,可增加中药治疗效果。
• 咽喉痛:牛蒡子、元参。 • 热盛者加山豆根、胖大海。 • 热毒者加用银花、连翘。 • 肺气不利者加用桔梗、射干。 • 头痛:全虫、蜈蚣、白僵蚕、白附子。 • 头顶痛加吴萸、藁本; • 偏头痛加柴胡、白蒺藜;
• 后头痛加羌活、麻黄; • 前头痛加白芷、葛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用方剂
血府逐瘀汤:
• 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川芎5克, 赤芍9克,桔梗5克,柴胡9克,枳壳3克, 甘草9克。
• 延胡索散: • 当归、延胡索、蒲黄、赤芍、肉桂
各15克,姜黄、乳香、没药、木香 各9克,甘草6克。 • 功能:行气止痛。用于肝癌疼痛。
• 自拟肝痛散 • 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藤、厚朴、
郁金、柴胡、丹参各30克,制南星、蜈蚣、 半夏、大黄各10克,白芍60克,甘草10克 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6~12克。 • 功能:疏肝理气,解郁止痛。治疗晚期肝 癌疼痛。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顾奎兴 (210009)
前言
疼痛是癌症最常见,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症状 之一。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半数以上的癌症 患者伴有疼痛,晚期患者疼痛发生率常达 60%~90%。WHO调查统计,1998年全球新发癌 症患者约1000万人,死亡630万,其中有500万 以上的癌症患者每天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 阿片类药物的代谢和药效,增加不良 反应的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温度等也可能 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环境下使用阿片类药物可 能导致中暑等风险增加。
04
防治策略与措施
合理用药原则及规范
严格掌握适应症
确保阿片类药物仅用于疼痛治疗, 避免滥用。
针对性干预措施制定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减少剂量、更换 药物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吐、通便等。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1 2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 黏膜,引起恶心和呕吐。
便秘
药物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 收缩力减弱,导致胃肠道 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胃肠道出血
长期或大量使用阿片类药 物可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 导致出血。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和头痛
阿片类药物可影响中枢神 经系统,引起头晕和头痛。
嗜睡和意识模糊
药物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导致嗜睡和意识模 糊。
临床应用范围
疼痛治疗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 疼痛,如手术后疼痛、癌痛等。
咳嗽治疗
阿片类药物具有止咳作用,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
腹泻治疗
阿片类药物可减少肠道蠕动和 分泌,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麻醉辅助用药
在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中,阿片类 药物可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增强麻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恶心呕吐是阿片类药物刺激了中枢化学感受区、 前庭核以及胃肠道阿片受体,导致中枢性呕吐和 胃肠蠕动减慢所致。一般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 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药物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一般发 生于用药初期,症状4~7天内多能缓解。既往化 疗致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初用阿片类药物易发 生恶心呕吐,强烈推荐给予预防性止吐药。
中枢神经系统上的阿片受体(μ2受体)的激活与呼
吸抑制直接相关,阿片受体大量存在于脑干呼吸中 枢。应用阿片类药物后,能明显观察到低氧血症、 通气量下降等各种阿片相关的抑制效应。
阿片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给药途径都可能产 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如最先出现轻微的通气 障碍、呼吸频率减慢。最终出现中枢呼吸暂停。 在慢性癌痛患者使用控缓释制剂中呼吸抑制的发 生率远远低于急性疼痛注射给药者。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癌痛 的控制治疗应该是贯穿癌症病程的始终。
阿片类止疼药是癌性疼痛的关键性药物, 所以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防治与疼痛治 疗本身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常见不良反应 便秘 恶心、呕吐 嗜睡、镇静 尿潴留 瘙痒 罕见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
吗啡可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率低 于5%,但同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发生率高达20%, 腰麻术后发生率增加至30%。
预防: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渡充盈。
治疗:流水诱导法、按摩膀胱区、热水冲会阴部等 诱导自行排尿。必要时导尿。对难以缓解者可考虑 换用镇痛药物。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于 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以及合并使用其它镇静药物的 患者。
阿片类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阿片肽作用阿 片受体而起到镇痛作用。阿片受体主要存 在μ、к和δ三型,其中μ受体与镇痛关系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鉴别和应对措施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鉴别和应对措施ppt课件

恶心与呕吐
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 紊乱,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便秘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减缓肠道 蠕动,导致便秘症状。
腹部胀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胀痛、不 适等感受。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低血压: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血管扩 张,进而引发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 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颤等。
针对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课程重点讲解了如何 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以避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
实用技巧
课程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应对技巧,如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预防和 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以提高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安全意识。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
尽管我们已经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需要 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全面地掌握这些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
患者教育和知情同意
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风险
01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介绍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充分了解药物作用和风险。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医生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包括用药时间、剂量和
给药途径等。患者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提醒患者注意不良反应
03
医生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醒患者在使用过程源自02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嗜睡
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嗜睡症状,表现为持 续性的睡眠欲望和睡眠时 间增加。
眩晕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 的感觉,尤其在起立、转 身等动作时更为明显。
呼吸抑制
阿片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有 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呼吸 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等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ppt课件


中重度— 酌情减阿片类药剂量
ppt课件
15
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6. 瘙 痒 一般描述
发生率低于1% 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皮肤干燥、黄疸、
糖尿病等易发生
ppt课件
16
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6. 瘙 痒
预防
皮肤护理、润肤露、保持湿润、凡士林 避免搔抓、刺激 内衣质地松软,纯棉制品
-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 恰当及时的对症治疗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rescia JF,et al. J pain sypmppt课to件n manage 1987,2(4):193-198
5
(四)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便秘
恶心呕吐 嗜睡 尿储留
成瘾性 药物过量和中毒 瘙痒 眩晕
ppt课件
7
药物所致便秘的治疗阶梯
一级
三级
二级
刺激性泻剂
采取直肠措施 (栓剂、灌肠)
+渗透性泻剂(杜秘 克、乳果糖、山梨醇)
预防便秘
刺激性泻剂(蕃泻叶、大黄等) +软化剂(开塞露)
ppt课件
8
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2、恶心、呕吐
发生率约30% ,用药初期发生,持续4-7天 出现恶心呕吐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明显
ppt课件
3
(二)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特点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p0p2t课件
4
(三)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1、便秘治疗的药物
轻泻剂
促动力药
• 刺激性泻药 (大肠性轻泻剂)
•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5-HT4受体激动剂
• 渗透性泻药
微生物制剂
(小肠性轻泻剂) 其他
• 粪便软化剂
• 钙通道阻滞剂
• 润滑性泻药
• 前列腺素药物
• 容积性泻药
• 阿片受体拮抗剂
• 中药
1.Susan C, et al. Cancer control, May/June 2004, Vol. 11, No.3 Supplement 1; 3-9
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分为芦荟及青黛,能 够软化粪便,促进粪便排出,表现为粪便 湿润,膨松,成型。
-
22
泡服:芦荟、蕃泻叶、竹叶、大黄 白芍30甘草10
-
23
2. 恶心呕吐
发生率约30%
一般发生于初期,多在4-7天内 缓解
应首先排除其他原因
- 便秘
- 脑转移
- 化疗、放疗
- 高钙血症
-
24
饮食:生姜、藿香、 中药:健脾祛湿止最初几天可出现思睡及嗜睡 等过度镇静不良反应,数日后可自行 消失
少数情况下可持续加重,应警惕药物 过量中毒及呼吸抑制等
应排除其他原因:中枢镇静药、高血 钙等
-
26
• 针刺:心俞、三阴交、百合、 照海
• 中药:健脾益气升阳 • 补中益气汤
但目前中医药控制癌痛多局限于个人医家经验, 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应用体系, 且临床研究存在 样本量小,实验设计欠合理等问题, 因此, 对 于中医药干预癌痛管理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努力
-
16
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毒副作用
-
17
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特点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
发生
-
30
针灸:内关、百会、合谷、太阳 耳针:脑干、内分泌、交感、神门 中药:健脾益气祛温
-
31
6、 瘙 痒
祛风滋阴止痒:消风散,荆 芥、防风、虫药
-
32
谢 谢!
-
33
-
13
中成药注射液 常用:华蟾素、 复方苦参、 艾迪
-
14
复方苦参注射液
有较明显的抗癌止痛、 改善生存质量作用, 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癌痛,也可作为重度癌痛 的辅助用药,以达到减轻痛苦, 改善生存质 量, 甚至延长生存期。
观察发现, 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 效果越 满意。
-
15
中医药在癌痛干预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 小,无耐药性及成瘾性,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缩小 肿瘤,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
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5
但该法需要不间断地口服或注射药物,且常 有胃肠道反应、 耐药性、 药物依赖性等副 作用。
-
6
中药虽然作用较弱,起效较慢, 剂量不易掌 握、 但毒副作用小而轻。
因此, 中西药结合镇痛能达到扬长避短、 增效减毒、 标本兼治的作用。
-
7
中医药治疗癌痛
-
8
中医学认为
中医药治疗癌痛及阿片类 药物毒副作用
-
1
概况
全球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着 疼痛折磨。
癌痛比例: 5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30%为难以忍受 的重度疼痛
-
2
疼痛
定义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类似损
伤相关联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
-
3
药物治疗是最主要、 最基本、 最方便的方 法
往往胶结夹杂, 虚实互见, 使病机渐趋复 杂
-
10
治疗原则
实则泄之,虚则补之 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湿、活血通
络化瘀、温阳散寒
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滋阴 肾主骨生髓
-
11
中医治疗疼痛方法
口服中药
是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辩证并处方用药的方法, 扶正祛邪, 泻实补虚 是癌痛治疗的两大原则
不良反应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
-
18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
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便秘
恶心呕吐 嗜睡 尿储留
成瘾性 药物过量和中毒 瘙痒 眩晕
-
19
便秘(发生率90%) 恶心呕吐(发生率30%) 眩晕(发生率6%) 尿潴留(发生率5%) 皮肤搔痒(发生率1%) 嗜睡及过度镇静(少见) 躯体和精神依赖(少见) 阿片过量和中毒(少见)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罕见)
三阶梯止痛疗法可以控制疼痛,具有机制明 确、 作用迅速、 高效、 持久、 剂量易于 掌握等优点
-
4
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
轻度
中度
重度
疼痛消失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疼痛
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
基本原则:
1、按阶梯给药;2、口服或无创给药;3、按时给药;
-
27
4、 尿潴留
发生率低于5% 同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发生率
高达20%
腰麻术后发生率增加至30%
-
28
针灸:关元、三阴交、膀胱俞、中极、阴 陵泉、次髎 针刺、穴位注射、灸法
中药:温肾通淋(癃闭)
-
29
5、 眩 晕
发生率约6%
主要发生于治疗初期,轻度眩晕可在数 日后自行缓解
晚期癌症、老人、体质虚弱、贫血者易
癌痛是因人体正气虚弱致气机郁滞、 瘀痰 阻塞经脉 、寒湿邪毒内停、 脉络闭塞不通 引起的疼痛 。中医认为癌痛有 “不通则痛” 的实证, 有“不荣则痛 ”的虚证 。
因此 “实邪阻滞” 与 “虚不濡养” 是癌 痛发生的两大主要病机。
-
9
实 寒凝, 气滞, 血瘀, 痰湿, 水饮, 毒结
虚 血虚, 津亏,阳弱, 脏器亏虚
2.任继平等。便秘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6:371-372
3.陈林。慢性便秘的治疗现状[J],国外- 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3,26:85-88
21
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实秘(热秘、气秘)和虚秘(气虚、 血虚、阴虚、阳虚)
中药泻剂多含有大黄、芦荟等刺激性泻剂 成分,故不主张长时间的应用。
针灸、 拔罐、 推拿、
-
12
膏药外用、中药涂擦等
是中医治疗癌痛颇具特色的方法,外用止痛膏副作用小 , 可以作为三阶梯止痛药的有力补充。中药外敷通过皮肤黏 膜吸收作用于患处而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 临床多应用 活血化瘀, 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配成相应的膏剂 散剂 酊 剂敷用于患处, 可达到较好的止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