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2稿)PPT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2稿)PPT课件

2020/3/23
6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4.开展公益创投 组织开展公益创投,并指导入驻组织参加各级创投大 赛,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公 益创投照片) 5.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开展准入评估、中期 评估及末期评估,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020/3/23
7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2020/3/23
3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以潍坊市奎文区为实施地点,针对居民多元化
需求难以满足、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等问题,孵化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将社区作为一个供需对接的平台,针 对居民需求,引导社会组织介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 而协助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020/3/23
4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2020/3/23
5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二、项目实施 1.整合多方资源。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场地;指导组织规范 化运作;达到要求的在民政部门注册,未达到的在街道备案;提 供信息资源共享,开展政策倡导。(场地照片) 2.规范孵化流程。 3.开展能力建设培训 项目争取到2015年省级财政支持资金25万元,举办了为期4天的 奎文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开展了公益沙龙、能力建设工 作坊等12期,培训社会组织负责人及骨干500余人次。
2020/3/23
8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二)通过孵化工福晴雨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创新工 福晴雨社区协商模式,带动群众参与协商共治,成为 奎文区由民作主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政部 举办的全国基层治理创新答辩会上得到充分肯定。 (工福晴雨会议商讨照片、中组部答辩会)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的功能

2,功能的类型
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 行动对部分和整体的最终影响是终极功能,中间状态即使中
间功能。 正功能与反功能 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是正面的、支持性、整合性=〉正功能 (帕森斯,单向);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是负面的、不支持 的、分裂的=〉反功能 显功能与潜功能 默顿认为,那种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 显功能,那种未被预期也未被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
社会秩序的效果。
四、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一致性与相悖性 • 一致性:帮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稳
定的效果,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帮助; • 相悖性:当助人与社会秩序冲突时,助人至上(个人本位)
还是维持原有秩序(社会本位观)? • 2,社工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 社工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制度提供的空间,为受助者服务。 • 当社会制度不能合理的提供援助时,社工向原有制度挑战
• 建立自己的支持和服务传递系统=> • 收集、组织、协调各种资源=> • 有效传递到受助者。
• 2,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 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 评估服务=>终结
• 接触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案主求助或主动发现)初步了 解可能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所面临的困难及问 题;了解和确认服务对象的背景和所遇到问题的性质和程 度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可 能性;服务也称作对问题的干预,有效组织和配置资源, 帮助受助者摆脱困境;对整个服务活动的效果和过程进行 评估;
受助者求助
市场经济国家 民间组织 主动
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组织 被动
资源获取
政府拨付为主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圣才出品】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1.简述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如下:(1)思想背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应特别指出,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时代背景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②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③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2.简述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答:涉及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英美慈善组织会社、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以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内容。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①基本内容及其特点:a.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b.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c.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

教区设贫民习艺所,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实行救济,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两种;e.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

济贫法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旨在阻止劳动力的流动和稳定旧的社会秩序。

但由于其基础仍是以承认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利不平等为前提的,统治者履行保障被统治者最低生存条件的责任,但以后者接受其支配为条件。

因此,这种救济形式仍没有摆脱“慈善”的性质。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定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

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助人过程特征分析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

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

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的互动。

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

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

(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

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而对该过程的管理。

社工作者的角色1、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1)服务提供者—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

(2)支持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3)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

(4)管理者—对助人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

(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1、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2、救难3、解困4、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社会工作对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 (二)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 1、为社会成员提供正常生活条件(对弱 为社会成员提供正常生活条件( 势群体更重要) 势群体更重要) • 2、为获取福利提供制度化途径:稳定的 为获取福利提供制度化途径: 社会福利提供模式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同维持社会秩序是社会工作 者两项相互的功能 •(一)社会秩序的涵义:社会结构稳性,社会 社会秩序的涵义:社会结构稳性, 运行的有序性, 运行的有序性,社会格组织之间处于动态协调 之中。 之中。 •强制秩序:靠强力压制实现的秩序;同意秩序: 强制秩序:靠强力压制实现的秩序;同意秩序: 建立在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认同基础之上 宏观秩序:社会局势稳定; 宏观秩序:社会局势稳定; 微观秩序:社会成员行为规范化 微观秩序: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 • • • 宏观方面 (一)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促进社会整合:社会资源整合, (三)促进社会整合:社会资源整合, 社会关系整合
• 社会工作三个目标: 社会工作三个目标:
• Morales 和Sheafor (1998): (1998): • 三个目标( 三个C : Caring, Curing 三个目标( 三个C 3C’ and Changing ) 3C’S 当代社会工作》 林万亿) (《当代社会工作》,林万亿) • (1)照顾 Caring • (2)治疗Curing 治疗Curing • (3)改变 Changing
社会工作特点
• 助人自助 • 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 尊重人,相信人, 对待人 • 重视社会资源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社会工作发展)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社会工作发展)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一、名词解释社会工作实习(中山大学2013年研)答:把学习社会工作的学生安排到实际工作机构中去,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价值与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即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知识与技巧整合、内化到工作者的工作行为中去,并能转化为实际的服务。

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工作实习。

二、简答题1.简述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如下:(1)思想背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应特别指出,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时代背景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②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③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2.简述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哪些贡献?答:(1)慈善组织会社的工作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慈善组织会社的实践直接影响了日后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

①慈善组织会社强调科学的工作方法。

他们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对每个申请救助的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调查后,按其个别情况分别予以处理。

这种强调“个别化”的做法,是日后社会个案工作的滥觞。

②慈善组织会社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协调合作,也为社区组织、社会行政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首批试点资格。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LOGO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2)英国 1962年 1969年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工作者训练委员会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70年代初,成立“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
1956年在55个国家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基
础上成立了国际社会工作联盟。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
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3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有20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学 系,大多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课程,有 的还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基地,如沪江大学的“沪 东公社”和金陵大学的“友邻社”。
第二章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社会工作概论笔记第二章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笔记第二章社会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的功能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一、社会工作者及其特征(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1)最初提出“社会工作者”一次的是西蒙•帕顿,在1900年创造了这个词,主要是指那些从事社会救济物品分发的人员,还不能称为专业社会工作者。

(2)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对社会工作者的界定为:“毕业于社会工作学院,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社会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3)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是社会工作者是“受雇于社会服务机构或相关组织,再起雇佣契约中明确规定其社会工作者身份,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内履行义务的专业工作者”(4)我国的《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将社会工作者界定为“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5)1991年7月,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社会工作者这个概念开始在民政等部门使用,指那些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

比较缺乏专业性。

(6)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开始人事部、民政部开始组织全国性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特别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发展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社工人才大量增加,社工服务机构不断建立,社会工作者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的概念。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出:社会工作者是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理念,不以助人过程谋取私利。

第二,他们是以从事社会福利服务为职业的人员,不是行政官员。

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是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起来的。

第四,获得专业认可。

社工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或经过专门考试、注册制度而得到权威机构的承认。

第五,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有效得提供社会服务。

(三)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几点:第一,持有社会工作职业执照。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优质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优质课件
• 个人空间距离可分为四种: • 亲昵区(3~12英寸):夫妇、恋人 • 个人区 (12~36英寸):朋友 • 社会区 (4.5~8英尺):熟人 • 公众区 (8~100英尺):陌生人、公开场合
• (4)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一是情境分析:在认知活动中,认知情境影响人的心理和 行为,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任何社会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认 知的情境可以,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线索,帮助认知者 了解被认知者。
为社会工作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
解释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运行机制
皮拉利斯 中观理论 实践理论
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 解释 介入模式理论—说明社会工作实践的性质、目的、过程
具体操作技巧和方法
雷欧纳德的分类
自然科学范式
立场A
立场B
追求自然科学 的地位
自然科学与人文 科学目标与方法 相似
• 精神分层理论:意识、潜意识、下意识 •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 性本能理论:人类性心理的发展要经历五个时期 •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示意图

食物 呼吸
超我
(需求)
意识层
自我 (需求)
前意识层
本我
潜意识层
(需求)
生理需求之驱策力

安全

• 该理论的实务原则
• 第一,个别化原则; • 第二,该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 第三,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
•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 动作认识世界;
•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 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 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 行运算;

《社会工作概论》PPT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PPT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4.管理者。对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与助人 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
5.资源获取者。联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其 他福利服务机构和社会人士,为受助者争取资 源。
6.协调者。处理受助者与相关人群及环境的关系, 缓解他们的进展关系;在动员多方资源解决受 助者问题的过程中,对各方的支持活动进行协 调。
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 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 务,一个社会中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 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 务提供模式。
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
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 求,服务的提供是由政府组织还是由民间或社 会来组织。
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 衡量现代社会进步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十八届 三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总目标下,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正确 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 织承担,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这就为社会 工作事业的发展建构着较好的制度基础。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一、我国体制改革的进程与特点 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体制改革,由农村启动并 逐渐推展到城市。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极大 的解放了生产力,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另 一方面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 距拉大,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各种社会问题不 断出现,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增加。这表明我 国体制改革未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1. 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 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 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第九到第十三章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第九到第十三章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特征:P21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②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不是行政人员③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P22助人过程特征:①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②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③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是助人活动的发动者,居于主动甚至是支配的地位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P23⑴服务提供者⑵支持者⑶倡导者⑷管理者⑸资源获取者⑹政策影响人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一、功能的涵义与类型P24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P24⑴助人是社会工作这者的基本功能⑵救难⑶解困⑷发展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秩序的意义㈠社会秩序的涵义P26㈡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P27⒈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⒉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㈢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⒈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⒉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⒊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四、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P28㈠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性与相悖性㈡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一、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P29㈠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㈡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①接触问题→②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③分析和诊断→④提供服务→⑤评估服务→⑥终结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P30㈠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让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

社会组织模式包括:①服务福利提供者的组织模式②受助者求助模式③资源获取模式④服务提供模式㈡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P32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第四节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一、中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特点P32内容:主要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①整体性、②渐进性、③非同步性、④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二、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P33三、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P341.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2.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3.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⑴不同模式并存⑵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⑶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⑷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九章社会行政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一、社会行政的涵义1.什么是社会行政P152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三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三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三章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定义与范畴
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社会问题、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倡导社会和谐发展的职业性实践服务。

社会工作主要以专业性的社会知识能力从事多种形式的服务实践,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在各种定义中,都有五个共性的特点:(1)社会工作的活动以实践服务为主;(2)社会工作活动是基于专业性的社会知识;(3)社会工作既可以从事个人服务,也可以从事集体服务;(4)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是以完善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5)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是以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

社会工作的范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有常见的说法是社会工作范畴包括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调节、社会管理五个类别。

2019年-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PPT精选文档

2019年-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PPT精选文档

社会科学是 由社会建构的
eated with Aspos相e似.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重视客观C性opyri自g然h科t 2学0是1不9精-201问9题A是s价p值ose Pt意y识L形td态.的
和测量
确的
关联的;而答 影响很重要
பைடு நூலகம்
认为只有感觉 能够探究的数 据才对社会科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 弗洛伊德:
• 《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
《日常生活的心E理va病lu理at学ion》o、nl《y.精神分析引论》、 eated w《it精h 神As分po析se引.S论lid新e编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性2019-2019 Aspose Pty Ltd.
本我
潜意识层
(需求)
食物 呼吸
生理需求之驱策力

安全

• 该理论的实务原则
• 第一,个别化原则;
• 第二,该理论强E调va要lu与at受ion助o人nl签y.订治疗协议;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宏观理论 解释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运行机制
皮拉利斯 中观理论 实践理论
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 解释 介入模式理论—说明社会工作实践的性质、目的、过程
具体操作技巧和方法
雷欧纳德的分类
自然科学范式
人文科学范式
立场A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1.试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

答: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担当着如下多重角色:(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他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

(5)资源获取者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还承担咨询服务、转介服务和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责任。

2.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答: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对于受助者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贡献,从而具有正功能(简称功能)。

(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

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对于受助者,社会工作有救难、解困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多种功能。

①救难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

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价值观方面背景假设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类型。
激进变革理论
激进主义社会工作
(觉悟的提高者)
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
(革命者)
客观性理论
主观性理论
互动主义社会工作
传统社会工作
(调停者) 秩序性理论
(意义的探求者)
第三节 社会工作实践

一、社会工作实践的含义和元素
二、社会工作实践的原则
三、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概念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调查 精神分析 精神、功能 获得 主义并存 盘点
理论统一
理论归类

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分为“为社会工作 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皮拉利斯将社会工作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 和实践理论。
价值的概念

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是以人 为本的哲学理念。是个人或群体对某类事、物 或人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等的评价和 偏好。
湖北荆州大学生溺亡事件


郭美美事件
徐本禹
价值

(2)价值的特点
具有感情的支配性 具有抽象和不可证明性 是目标选择的标准 是专业原则的基础



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 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 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
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 和竞争。

专业价值


根据国际普遍性原则,结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的 实际,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该包括: 敬业 接纳 自决 个别化 尊敬人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二、三、四章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二、三、四章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学者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专业社会工作的四个因素。

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的定义。

教学难点:专业社会工作的四个构成要素教学提纲:一、社会工作的内涵1、社会工作的含义:(1)、中外学者关于社会工作定义的理论研究与探讨A、主体说。

这是根据社会工作的主体作为划分依据。

它分别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三个阶段相适应。

它包括:第一类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定义: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以解决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第三类: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服务事业。

B、科学艺术说。

强调社会工作在知识上是一门科学,在方法上是一种艺术。

C、助人说。

这是从社会工作的目标、性质的角度下定义。

强调社会工作是在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和摆脱个人困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D、资源潜能说。

这是从社会工作的活动和功能下的定义。

(2)、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由社会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及其专业工作者,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以专门的方法和技巧为手段,以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帮助解决按住对象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既增进其福利为基本追求,以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及社会和学发展为目标的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的特性和本质属性(1)社会工作的特性:是首先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认为互动不当是造成人们困境的根本原因。

其次社会工作始终尊重人的独特性,一个题为服务的出发点。

(2)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助人:(1)利他主义;(2)科学的知识与方法;(3)专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4)解决个人或群体问题的目标取向.3、社会工作及几个相关概念(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和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其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被称为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社会工作发展教材教学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_社会工作发展教材教学课件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一)由来 (二)实施救济的方法 (1)成立一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咨询部,
供济贫法执行人员、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材料, 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 (3)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其涉及的项目包括申请人 的 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 (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三)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贡 献(1)“会社”首创的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 了解 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查,按个别情况的不同, 对 每一案件分别做出处理。这种强调“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社会个案工 作 这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 (2)“会社”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 步 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一)“汉堡制” 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1)为失业者介绍工作;(2)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
学 校习艺;(3)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4)对沿街乞讨者不准施舍, 以取 缔无业游民,并不使贫民依赖成习。 (二)“爱尔伯福制” 其具体内容为:(1)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2)每段设 赈 济员一人,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3)赈济员的工 作有 二:其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须与赈济员接洽。接案后,赈济员应 首先赴 求助者家庭作家境调查,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救 济实施后, 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发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赈 济款,不许贫 民养成依赖心理。其二是从事段内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 职业、训练与管 理游民等。(4)全市每14段设一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一 人,领导区内各段 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赈济委员会,由区监 察员任主席,每两星 期开会一次,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5)全市设立 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 委员会,由委员九人组成,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 统一管理、支配全市济 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2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提供资源和满足需
要的过程。
第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专 业,需要不断改善专业方法和服务管理模式,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保证福利体系能顺利发挥应有的功能。
第18页,共37页。
第19页,共37页。
第20页,共37页。
第35页,共37页。
第36页,共37页。
第37页,共37页。
第7页,共37页。
3、社会福利的多元性 社会福利的多元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第一,在福利内容上由单一的福利形
式向多元化的福利形式转变,公民或受助 者在社会服务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第二,福利的提供者方面由单一的政 府负责转向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社 区和家庭等多个提供者,促使福利责任由 多个行动者分担;
第8页,共37页。
第三,在福利的供给机制上,由过去 的单由政府调拨资源,变为政府与市场相 结合,提高了资源筹措的效率;
第四,在福利服务的使用者方面,也 由过去针对性的部分人群逐渐发展成为全 体公民,福利服务的剩余性质日益淡薄。
第9页,共37页。
三、社会福利制度、模式与社会服务 (一)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
第3页,共37页。
二、社会福利的功能与特征 (一)社会福利的功能 第一,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
民的收入; 第二,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社会服务
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和 谐; 第三,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 一种手段,它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
第4页,共37页。
第四,在出现社会问题时,社会服务 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
套有关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 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同经济制 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起成为维系 社会正常运行的机制。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

• (4)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一是情境分析:在认知活动中,认知情境影响人的心理和 行为,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任何社会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些认 知的情境可以,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线索,帮助认知者 了解被认知者。 • 二是认知改变:要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必须改变其认知。 • 三是行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就是要通过改变案主关于自 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教会案主适应环境的技能, 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行为干预的 目的。
为社会工作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
解释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运行机制 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 解释 介入模式理论—说明社会工作实践的性质、目的、过程 具体操作技巧和方法
实践理论
雷欧纳德的分类
自然科学范式 立场A 追求自然科学 的地位 重视客观性 和测量 认为只有感觉 能够探究的数 据才对社会科 学知识有价值 立场B 自然科学与人文 科学目标与方法 相似 自然科学是不精 确的 或然性在自然科 学和人文科学中 都很重要 人文科学范式 立场C 社会科学依赖 主观理解 问题是价值 关联的;而答 案则是价值中 立的 立场D 社会科学是 由社会建构的 意识形态的 影响很重要 理论的社会经济 背景很重要
7 9
5
3
问题: 问题:
1、图中分别出现了哪些数字?它们的和是多少? 2、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3、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4、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 (2)认知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 动作认识世界; •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 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 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 行运算; •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 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 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社会工作概论2

社会工作概论2

该报告是19世纪以来有关社会救济、 社会立法、社会工作方面的总结。 到1948年,国民保险法、工业灾害 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儿童家 庭补助法、国民扶助法等,在英国 生效,初步完成了“从摇篮到坟墓” 的社会福利体系。与此同时,社会 工作也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来完成、 推行社会保障体系。
6.美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4.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会公社运动, 实际上是一种社区改良运动或社区 服务运动。以1884年英国牧师巴涅 特在伦敦创立的汤恩比馆为标志。
社区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发展的 意义在于:(1)表明社会工作的目 的在于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 方式应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同时着手。 (2)社会工作应随时依据社区实际 需要规划工作,并要发动和组织社会 力量共同工作。(3)社会工作要把 整个社区作为工作对象,要以促进社 区发展为目的。(4)促进和发展了 社会团体工作与社区组织两种方法, 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周代以后,各朝代的行政管理工作,都 把以农耕为重心兼及“六政”的吏治作 为考核行政清廉国泰民安的一项重要标 准。周代的慈善救济工作也历代传承。 《管子· 入国篇》记载:“入国四旬五, 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 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 疾,七曰通穷,八曰抓困,九曰接绝。” 这相当于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 助、医疗服务、婚姻咨询、健康服务、 小额贷款、就业服务、家族奉祀等项目。
1.西方社会思想的进入及对中国的影响 2.教会办的社会工作教育 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开端与发展 4.社会救助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助人模式
1. 单位制福利的内涵及其功能 1)单位制的职业福利与公共福利; 2).单位制内部的助人模式. 2.民政系统的社会救助 1)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 2)城市的社会救助体系。 3. 民间的助人体系: 非正规网络: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同事/朋 友关系和邻里关系。 4.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英国 1962年 社会工作者训练委员会 1969年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70年代初,成立“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
1956年在55个国家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基 础上成立了国际社会工作联盟。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一)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1940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社会部,隶属行政 院,主管全国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组 织、社会服务等事务。
1942年,又在全国省、市、县普遍设立社会部 下设机构。
1945年,国民党提出了社会政策基本纲领,但 没有执行。
(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
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 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 老人、儿童、残疾人 城乡贫困人口 进城农民工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三)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得以恢复、重建,社会工作 课程也得以恢复。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三)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主要限于医院等有限领域,且主要由外国人从事。 1913年,在美国接受过医疗社会工作训练的休姆
(Hume)在长沙耶鲁医院从事社会服务工作, 成立长沙社会服务联盟。 19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宗教与社会服务 部”,1920年,蒲爱德(Ida Pruitt)女士受聘于 该部主持医院社会工作。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1.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的 建设
1898年,芮奇蒙德出版《贫民中的友善访问》 1917年,芮奇蒙德出版《社会诊断》(里程碑事件) 1922年,芮奇蒙德出版《什么是个案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思考题: 比较学习各种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出
现的社会工作实践,思考他们对社会工 作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2 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3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源自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一)思想背景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 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 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 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 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LOGO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工作
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工作 (一)特点
由政府包办 专业化社会工作中断
(二)成就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优抚工作 农村福利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九惠之教 仓储救济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有哪些特征?
对今天的社会工作发展有何影响?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率先建立社会工作 硕士点。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通过)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二)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代表:晏阳初领导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
梁濑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 影响:虽然受到当时革命者的批评,但作为现代
意义上的中国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事业的开端, 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礼记·礼运》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孟子——“仁政”:
“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墨子——“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 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墨子· 兼爱》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一)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企业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二)时代背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导致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瓦解 市场经济加剧了社会矛盾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有20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学
系,大多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课程,有 的还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基地,如沪江大学的“沪 东公社”和金陵大学的“友邻社”。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决定》为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社会工作
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 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 2008年6月,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 师水平考试正式举行。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33所高校获得MSW(社会 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首批试点资格。
2.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社工专业化的制度性前提 1893年,英国创建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 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为期六星期
的夏季训练课程 ,后发展为纽约慈善学院。 至1919年,美国已经建立了17所社会工作学院,并
成立专门社会工作训练学院协会,1927年改为美国 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提出了课程标准,于1944年提 出8门核心课程。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 位
(1)美国 1918年成立“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 1919年成立“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 社区工作者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也相继建立自己的专
业组织 1955美国成立“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
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3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