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简答题大全
考试必备: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简答题大全1、工人用的垂线秘可以用来干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2、体育课上进行一场400米赛跑后,你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好处?3、爷爷年老体弱,行走不方便,而房间内的地板又很滑,怎样才能防止爷爷走路滑倒呢?把你为爷爷想的妙招展示出来吧。
4、以海产品的旅游路线为例,说说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5、我们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应该根据哪三要素?6、如果给全班同学分类,你有哪些分类标准?(至少写出三种7、寒假里,我们全家要去海南旅行,你能给我推荐主要的交通工具吗?说说你的理由,8、人们根据生物的启示,制造了许多防生产品,请至少写出四种仿生产品,并说明是受到那种生物的启示。
9、请说出两种交通工具的利和弊。
10、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力,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静电引力,请列举出生活中你所见过的现象和所用到的力。
11、你有哪些方法能让地面上滚动的小球停下来?想出三种以上的方法。
12、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落?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13、如果你在一个地方迷了路,向家里打电话,怎样才能描述清楚你所处的位置?14、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写下来。
15、请你举出生活中加大或减小摩擦的例子。
各举一个即可。
16、把你认识的交通工具按自己的标准分类?17、在昼夜与生物行为中,生物的行为是随昼夜变化的。
列举说明生物行为是怎样随昼夜变化的?18、根据动物的食性可将动物分哪几类?并各举一例。
19、小车运动的快慢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20、辨认方向,除了用指南针以外,请你再介绍两种辨认方向的方法。
21、在我们当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答: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吸热与散热1、实验一: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8、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疑难问题解析
最新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疑难问题解析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1.(见课本第3页)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答:合理即可。
(声音的描述:强弱、高低、长短、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2.(见课本第3页)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答:乐曲中音符是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
音符(从低到高):12345672.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见课本第5页)你认为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②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轻轻击鼓,鼓发出声音;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
2.(见课本第5页)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答:吹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会振动发出声音。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见课本第8页)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①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②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固体、液体、气体。
2.(见课本第8页)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答: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宇航员在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讯设备。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见课本第10页)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答:①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小学四年级科学常见问题解答
小学四年级科学常见问题解答科学是一门丰富而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解答一些小学四年级科学常见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1.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天空之所以呈现出蓝色,是因为大气层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
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中的分子碰撞,导致光的散射。
而蓝光的波长较短,散射程度相对较高,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2. 为什么冰会融化?冰融化的原因是热量传递。
当环境温度高于冰的温度时,空气中的热量会传递给冰,使冰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
当分子运动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冰开始融化成液体水。
3. 为什么水能沸腾?水的沸腾是因为水中的分子受热后速度增加,形成大量气泡从液体中脱离。
水在100摄氏度时达到了饱和蒸气压,所以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就会沸腾。
4. 为什么日食会发生?日食是因为月球掩盖了太阳,阻挡了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到地球上。
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光会被月球挡住,而地球某些地方就会出现日食的现象。
5. 为什么春夏秋冬会有不同的气候?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气候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
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的位置随之变化,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到的阳光强度不同,进而影响到气候的变化。
6. 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我们需要呼吸氧气是因为氧气是维持我们生命运转所必需的。
我们的身体需要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从而产生能量。
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我们的身体会感到疲倦无力。
经过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学四年级科学中的常见问题。
科学知识是非常有趣的,通过学习科学,我们可以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并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专项训练——易错题集锦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专项训练——易错题集锦本文档旨在提供四年级科学学科易错题集锦,帮助学生复和提升能力。
第一章:生物入门问题1:动物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解答:动物的身体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
问题2:为什么人要坚持锻炼身体?解答: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第二章:植物入门问题1:植物体的哪些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解答: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物质。
问题2:什么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解答: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温度、湿度、光线、水分和营养元素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物质变化问题1: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叫什么?解答: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叫做相态变化。
问题2: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指只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问题1:什么是力?有哪些常见的力?解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推力等。
问题2:什么是速度?如何计算?解答: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可以通过速度=运动的距离÷所需的时间计算。
第五章:水的运动问题1:水可以存在于哪些状态?解答:水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问题2:水的循环是什么?解答:水的循环包括水的蒸发、凝结、降雨和流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最终回到地球上的水源。
本文档仅供参考,建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学科的学习和训练。
小学科学知识问答全面掌握科学要点
小学科学知识问答全面掌握科学要点科学知识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加知识储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生物、物理和化学三个学科的问答形式出发,全面掌握小学科学知识的要点。
一、生物问答问:什么是生物?答:生物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
问: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答: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部分,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问:动物如何通过呼吸获取氧气?答:大多数动物通过呼吸器官(肺或鳃)吸入空气或水中的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问: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答: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二、物理问答问:什么是物理?答:物理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变化等规律的学科。
问:什么是力?答: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作用,常用单位是牛顿(N)。
问: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答:物体在速度或方向上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判断该物体在运动。
问:什么是电流?答: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一种现象。
三、化学问答问:什么是化学?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问:钠和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什么物质?答:钠和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氯化钠,即我们常说的食盐。
问:什么是酸碱指示剂?答: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常用的有酚酞、甲基橙等。
问:为什么金属构成的物体容易散发热量?答:金属内部的金属结构具有自由电子,电子受到能量的激发后会更加活跃,从而散发热量。
以上是关于小学生科学知识的问答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问答的方式全面掌握科学要点,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通过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敲击音叉等活动,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是振动的,因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答:竖笛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
当我们吹竖笛时,气体从吹孔进入竖笛内部,笛管内的空气就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产生振动和共鸣的空气柱的长短就会发生变化,使笛管内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声音的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2.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答: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答:人耳由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构成。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其中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将声音传到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耳蜗,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声信号,听觉神经传递声信号。
鼓膜是一个很薄且有弹性的组织,它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2.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答:把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相比,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响亮,用纸喇叭可以防止声波扩散。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焦声音的时候非常相似,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医生用的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问题解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问题解答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1.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答:给小车施加一个拉力(垫圈个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小车才能够由静止变为运动。
当施加一个阻力(手挡住小车),阻碍它的运动,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
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答: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垫圈数越多,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2用气球驱动小车1.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答: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为小车运动提供了动力,喷气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喷气产生的推力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同,从而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2.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答:气球产生的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我们可以将气球的气充得多一些(在气球承受限度内)或用大一些的气球,这样可以让小车行驶得更远一些。
也可以用粗一些的喷气管,但不能太粗。
还可以减轻小车的质量等。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2.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答: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运动提供了动力,拉伸得越长,产生的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答:橡皮筋缠绕圈数较多时,小车运动得比较远,这是因为橡皮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会发生改变,这个力叫弹力。
在一定的限度内,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对车轴产生的动力越大,所以行驶得越远。
4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答: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因为弹簧受力被拉伸而产生的。
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被拉伸得越长;受力越小,被拉伸得越短。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不是在“0”的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2.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答:生活中的撑竿跳、海绵垫、健身球、跳板和蹦床等都运用了弹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疑难问题解答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疑难问题解答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这和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见课本第4页)答:结论: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
这和我们了解的磁铁两极现象相似。
2. 点亮小灯光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见课本第6页)答:家中的常用电器有: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电磁炉、空调、手电筒、收音机、遥控器等,其中手电筒、收音机和遥控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3. 简单电路如果我们连接更多的电器元件来组成电路,那会怎么样呢?(见课本第7页)答:如果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多串联一个小灯泡,电路接通后,小灯泡会都亮起来,但亮度比只有一个小灯泡的情况下要暗;如果在简单电路中多串联一节电池,小灯泡会变得更亮。
4. 电路出故障了小灯泡不亮了,是电路中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使电流中断了呢?(见课本第9页) 答:出现故障的原因有:(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电池没有放好;(4).小灯泡没有拧紧:(5).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没有夹紧等。
5. 导体与绝绝缘体怎样才能知道物体的导电性呢?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见课本第1 1页) 答: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如果小灯泡发光,则说明橡皮导电;如果小灯泡不发光,则说明橡皮不导电。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见课本第1 2页)答: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导体有小刀、回形针、钥匙,绝缘体有橡皮、纸板、塑料尺。
6. 我来做个小开关红灯、绿灯之间是怎样转换的?我们能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吗?(见课本第1 5页)答:红灯和绿灯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一个开关交替控制两个灯泡来实现的。
要在红、绿灯之间亮起一盏黄灯,只需要再增加一个有黄灯的电路,用一个开关交替控制红、黄、绿灯即可。
7. 不一样的连接把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使用各有什么特点?(见课本第1 8页)答:串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暗,并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亮。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答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答案吐血整理第1课——骨骼问题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问题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问题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问题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问题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举动。
第2课——关节问题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题目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活举措用、缓冲作用问题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问题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问题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问题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缩短,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问题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问题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问题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题目3:如何在举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举动划定规矩(4)选择安全的举动场所(5)使用软垫1、我们来养蚕问题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
学生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023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的教学中也会面临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课堂教学问题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用到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但是有时会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工具操作不熟练由于教学工具较为复杂,老师在使用时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但是有些老师可能对于这些教学工具并不熟悉,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方案:老师可以提前熟悉与掌握这些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学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教育学习。
2. 配置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配备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料、工具设备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的深度学习需求。
解决方案:学校可以考虑加强教学资源的配备,如增加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入科技教育等,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
二、学生学习问题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学生们会面临以下难点:1. 缺乏科学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和实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科学实践机会。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科学实验室,购买相关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进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缺乏科学自信有些学生可能缺乏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常表现为抵触上课、提问少、听讲差,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解决方案:学校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提问、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总之,在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会面临一些常见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及答案全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及答案全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唱歌答案:D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鲨鱼B. 老鹰C. 猴子D. 青蛙答案:C3.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A. 苔藓B. 蕨类C. 松树D. 海藻答案:C二、填空题1. 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答案:营养2. 植物通过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叶绿体3.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分为________和无脊椎动物。
答案:脊椎动物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生物的特征。
答案:生物的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请简要解释一下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四、实验题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1. 准备两个相同的花盆,放入相同的土壤。
2. 在每个花盆中种入一颗相同的种子。
3. 将一个花盆放在阳光下,另一个花盆放在阴暗的地方。
4. 每天观察两个花盆中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答案: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放在阳光下的植物生长得更好。
这是因为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来生长,阳光提供了能量。
五、论述题论述一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通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等。
四年级科学实验问题解答题目
-科学现象的解释和原因
###计算题
-体积和质量的计算方法
-溶液的稀释和浓度计算
-基本数学运算的应用
###应用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科学原理的应用和计算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思考题
-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解释
-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
-科学现象的深入思考
##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实验中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性质的理解。例如,学生需要知道天平用于测量质量,量筒用于测量体积,尺子用于测量长度等。此外,选择题还涉及物质的状态变化和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简答题
简答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例如,学生需要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如物理变化通常涉及物质的形态、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化学变化则涉及新物质的生成。
###计算题
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例如,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体积、质量、溶液的浓度等。计算题还涉及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如根据实验设计计算预期结果等。
5.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假设-演绎法、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C
身边的科学问题及解答5~10个
身边的科学问题及解答5~10个1、为什么每年的冬天会很冷?答:冬天会非常寒冷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有一个自转,它沿着一个垂直于赤道的轴旋转,所以太阳光会更加强烈地照射到赤道上的地方,赤道附近的地区会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温度会更高,反之,更远的地方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会更少,温度也会更低,而这正好就是北半球冬天的特点。
2、为什么有的水果比较甜?答:水果之所以有甜味,是因为它们含有糖分,例如葡萄中的葡萄糖、苹果中的果糖等。
糖分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合成的,它不仅具有营养功能,而且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说,糖分是植物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一种植物性食品,具有十分浓郁的甜味。
3、为什么会有季节性变化?答:季节性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地球沿着一个垂直于赤道的轴旋转,每转一圈就是一个昼夜,一个轮回。
而地球绕太阳公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年。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它的两个极端点(北极点和南极点)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差别。
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季节性变化。
4、为什么有的动物可以游泳?答:有些动物之所以可以游泳,是因为它们具有某些独特的身体特征,例如拇指状的前肢,适合推动水流的尾巴,有助于控制水流的身体毛发,以及可以改变体积以调节浮力的肺结构。
此外,某些动物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特征,比如可以减少摩擦力的游泳姿势,可以减少水流噪声的游泳技巧,以及可以利用水流帮助游泳的技巧等。
5、为什么太阳会发出热量?答:太阳发出热量是由于其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也就是太阳内部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这些能量就是太阳发出的热量。
这些热量最终被地球所吸收,而地球上的植物也利用这些热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持生命的活动,保持地球的温度和气候。
6、为什么会有地震?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地壳分为多块,每块地壳都有一定的运动,而当这些地壳块碰撞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巨大的压力就会导致地壳块运动,从而产生地震波。
四年级科学难题整理与解答
四年级科学难题整理与解答科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整理并解答几道四年级科学难题,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问题一:请解释以下几种天气现象:龙卷风、雷暴、雾。
解答一: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气旋性气象现象,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旋转风暴。
它产生于大气不稳定、热量差异较大的地区,当暖湿空气遇到冷空气时,就会形成龙卷风。
雷暴是一种大气层中电荷分布不均引起的天气现象。
当云层中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达到一定值时,会引发云内和云间的大量电荷放电现象,形成闪电和打雷。
雾是一种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天气现象。
当湿度较高、温度较低、空气稳定时,水汽会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
问题二:请解释光的传播方式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
解答二: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
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以直线方式传播,比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
反射传播是指光在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改变方向继续传播。
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反射并进入我们的眼睛。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剩余的光线被反射出来,并进入我们的眼睛中的视网膜。
视网膜中的光敏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我们才能感知到物体的存在。
问题三:请解释一下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解答三:水的三态变化是指水在不同温度下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冰)或气态(水蒸气)的过程,以及从固态或气态转变回液态的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不同引起的。
当水温度降低至0℃时,分子热运动减缓,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水分子逐渐排列成密集有序的结构形成固态冰。
当水温度升高至100℃时,水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水分子脱离液体形成气态水蒸气。
当固态冰或水蒸气受热或受压,它们可以重新转变为液态水。
问题四:请列举几种环境污染物,并简述其危害。
四年级的科学答案
四年级的科学答案一、引言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对他们的认识世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四年级学生们提供一些常见科学问题的答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
二、科学与日常生活1. 为什么我们要洗手?洗手是为了保持我们的手部卫生,从而预防疾病的传播。
我们的手部往往接触到很多细菌和病毒,比如上厕所、接触脏物等。
如果不洗手,这些细菌和病毒会通过我们的手部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疾病。
因此,经常洗手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 为什么吃水果对身体好?吃水果对身体好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和维持身体机能。
其次,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
此外,水果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身体细胞免受损害。
因此,均衡饮食中加入适量的水果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处。
三、物质与变化1. 什么是固体?固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
常见的固体有金属、石头、木头等。
固体具有较大的密度和较小的分子间的位移能力。
2. 什么是液体?液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液体的分子排列比较紧密但不如固体有序,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小。
常见的液体有水、果汁、牛奶等。
液体具有较大的密度和较大的分子间的位移能力。
四、植物与动物1. 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在叶片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首先,光能被吸收后,叶绿素中的电子被激发并传递给叶绿体内的其他分子。
然后,这些激发的电子和阳光提供的能量被用来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最后,葡萄糖可以被植物用来提供能量或合成其他有机物质。
2. 动物有哪些不同的身体特征?动物有很多不同的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帮助它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问答题总结(教材研讨题答案)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问答题教材研讨题总结全册精心整理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课本问题参考答案P3: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答: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P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答:种子的内部结构分为种皮和胚两部分,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P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答:种子的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P6: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答:为了保证植物的出芽率。
P6: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萌发?答: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P6: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答:需要制定观察计划,每天记录观察情况,并从植株高度、叶的数量、叶的样子等方面做出观察和记录。
P9: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一是种子可能受伤;二是缺少萌发的条件。
P9: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答: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P9: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答: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其证据是树可以挺立在地面,植物不容易从泥土中拔出。
P12: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答:能获得更多的太阳光。
P12:根据植物根、茎、叶的特征,推测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
答:仙人掌的茎肥厚多肉,叶是刺,适合生活在沙漠中;香蕉树的叶宽而大,适合生活在热带;松树的叶是针形,适合生活在温带地区。
P14: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答: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它们能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P14: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答:花的雌蕊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P16: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果实的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能繁殖后代。
P16:结出这么多种子有什么意义呢?答:风仙花结出这么多种子的意义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繁殖后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第一单元探索聚焦问题解析选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探索聚焦问题解析第一单元声音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见课本第7页)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答: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
2.(见课本第7页)把耳朵贴近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近桌面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听到了清晰的声音,得出结论:固体也能够传播。
3.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吗?水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产生波纹,声波。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
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像人的耳朵收集声波,纸筒的内表面反射集中一个方向传播,使得该方向上的声强由于振动的叠加而增加。
5.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强弱是怎样形成的?(见课本第11页)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振幅有关。
拨动钢尺先轻轻钢尺是怎样形成振动的?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声音与振幅有什么变化?(见课本第11页)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振动加快。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弱。
拨动钢尺先轻轻是怎样形成振动的?用力拨动皮筋,皮筋声音与振幅有什么变化?(见课本第12页)用不同力拨动皮筋,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振动加快。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弱。
敲击鼓面先轻轻是怎样形成振动的?用力拨动皮筋,鼓面声音与振幅有什么变化?(见课本第12页)用不同力敲击鼓面,鼓面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振动加快。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弱。
6.声音的高与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见课本第13页)发声物体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物体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发声物体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发声物体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物体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问答题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思考与解答1、为什么铁路上的钢轨在接头的地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修建铁路时在钢轨接头的地方留有空隙可以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导致钢轨损坏。
2、把烘热的玻璃杯倒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里,几分钟后杯里的水面会比水槽里的水面高一些还是低一些?为什么?(如图一)答:几分钟后杯里的水面会比水槽里的水高一些。
这是因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玻璃杯烘热后,玻璃杯里面的空气减少,又倒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里,杯子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力变小,从而造成杯子外面的大气压力比瓶内的压力大,就把水压进杯子内。
就把水压进杯子内。
3、你能试着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碎石吗?答:山上的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因此,山上的岩石布满裂缝。
发生破碎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会堆积在山脚下。
4、青春广场要建一座纪念碑,应选用什么岩石?为什么?小明家要盖新房,应选用什么岩石?为什么?答:建纪念碑盖新房都要用花岗岩,因为花岗岩硬度大,结实美观。
5、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圆圆的,很光滑。
你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答:我看到过这样的情景。
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长年累月经过水流冲刷以及岩石之间的摩擦,岩石变得圆圆的。
6、为什么会水土流失?答:由于滥垦、滥伐、过度放牧、修路、开采矿山等人为原因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7、你知道人类活动对土地造成了哪些影响吗?答:(1)人们滥垦、滥伐以及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2)工厂、企业排放的污水等使土壤污染、板结无法耕种。
(3)人们过度建房、违规建房、修路,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8、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是为什么?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一定的缝隙修可以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水泥路面损坏。
9、画出用三棱镜做阳光色散实验的图。
12、下图是地球五带图,写出图中所指10、怎样才能做到既很好的利用光,又能防止光污染呢?答:(1)合理选择、光源、灯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答: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吸热与散热1、实验一: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8、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现象?答: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答:课本上的空填“远”。
结论充气量多,气球跑得远。
2、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受热或受冷后会往哪儿流动?答: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会下沉。
2、试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答: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3、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5、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3、空气中有什么1、一猜,下面那支蜡烛最先熄灭,那支燃烧的最久?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第二支先灭,第一支最持久。
因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气最少,第一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瓶里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答:试验中可以看到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
瓶里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空气中至少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3、11页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答:会看到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5、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秋季早晨草叶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属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从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镜片上会有水雾等。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6、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的。
7、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P12人憋气时很难受,金鱼缸要装上增氧泵,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这四个例子说明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
2、说一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第二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对上述答:材料选择: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盆子,装热水的盆子。
步骤;1、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的盆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再将瓶子放在室温下,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2、空气中的水从哪里来?答:空气中的水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的。
3、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答:水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受冷变成冰。
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或冰。
冰受热变成水或水蒸气。
4、为什么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答: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在空中飘荡遇冷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
雨水和雪水有的流入江河,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有的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它们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海洋里,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所以年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5、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6、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7、为什么烧开水不能加太满?答: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水太满加热了就会溢出来。
8、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B、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9、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10、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11、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12、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13、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的产生一、问题解答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答:例如:(1)揉、搓保鲜袋;(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吹足气体系紧再挤破;(5)来回抖动保鲜袋。
2: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答:很多种声音。
如吹口哨、弹舌、拍手掌、跺脚、打哈欠、说话、唱歌等。
3: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答:因为物体都发生了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4: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答:我感到音钹在振动,随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了,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5:你能从以上活动中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吗?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二、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探究声音发生的原因。
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锤、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一、问题解答1: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子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开始能听到,用注水加热法赶去烧瓶内的空气,会发现铃声变小或听不到,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