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贷风险出现蔓延迹象 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

合集下载

银行行长第三季度工作总结7篇

银行行长第三季度工作总结7篇

银行行长第三季度工作总结7篇篇1一、总体工作情况在第三季度的工作中,我行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计划,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新服务手段,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确保了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二、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1. 各项存款余额:截至九月底,我行各项存款余额为XX亿元,较年初增长XX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XX%,增幅在当地银行中排名前列。

2. 各项贷款余额:截至九月底,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XX亿元,较年初增长XX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XX%。

3. 经营利润:截至九月底,我行实现经营利润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完成全年计划的XX%。

4. 不良贷款控制情况:截至九月底,我行不良贷款余额为XX万元,较年初下降XX万元,不良贷款率为XX%,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1. 狠抓营销工作。

我行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和团队优势,千方百计挖掘优质客户。

同时,积极响应上级行的营销政策,主动与大型企业、优质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建立信贷关系,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2. 加强风险管控。

我行始终坚持“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

一方面,加强信贷基础管理,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确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信贷风险排查活动,及时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3. 提升服务水平。

我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和方法。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积极推广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渠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4. 加强团队建设。

我行注重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培育。

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业务发展不均衡。

2021年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2021年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2021年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

刚才,市金融工作局、相关金融机构分别发了言,大家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同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主要措施,总体来看,大家都情况明、思路清、措施实,成绩值得肯定,市委、市政府也是满意的,提出的工作建议我都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真研判,准确把握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从国际形势来看,_年全球经济基本面好转是大趋势,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

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为了维持短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3月_日,美国总统签署了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对于全球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关联性持续上升带来不稳定因素,货币供给大增,市场波动加剧,资本市场如临大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增大。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年度工作会议都对今年金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主要释放以下信息:一是_年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这与_年提出的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表述基本一致,体现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避免了政策急转向,增强了市场信心。

相比_年,_年货币政策取向的表述中多了精准和合理两个词。

灵活精准,就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灵活、精准优势,调整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平滑经济大幅波动。

合理适度,就是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是金融风险管理聚焦新领域。

重点强调了对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及支付领域的强监管要求。

三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上日程。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成为新亮点。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梦发表日志: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信贷风险的手段,紧密结合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建立的信贷管理机制,对实现信贷资金的最大保障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贷款风险识别预警、风险抵补等等。

对分类后的贷款,要根据风险状况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一)对正常贷款,要注意加强风险预警,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因素。

(二)对关注贷款,要密切跟踪潜在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其对贷款安全的影响。

对于未办理贷款担保措施的,要补办贷款担保或进一步强化原有的担保措施。

在风险因素未好转之前,一般不增加贷款。

(三)对次级贷款,要加强贷款本息的催收,保证贷款诉讼时效,密切注意贷款保证及抵(质)押物情况的变化,必要时对债务实施重组,并尽可能地压缩贷款。

(四)对可疑类贷款,要利用法律措施催收,依法追究担保人责任和行使低押权,并加强对借款人资产的监控,密切注意与借款人有关的合并、重组、托管等不确定因素,采取相应的资产保全措施,防止借款人资产的流失。

(五)对损失类贷款,要及时足额申报债权,依法参与破产清算,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清收,尽可能地减少贷款损失。

对确实已造成损失的贷款,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核销。

分类的管理一、分类的管理农村信用社应明确五级分类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分类结果的认定程序及报送要求,以及贷款风险分类的监测、考核意见。

农村信用社的五级分类工作,应在县级联社的统一部署下,由信贷管理部门牵头,会计、内审等部门和信贷员紧密配合,将五级分类的有关职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

县级联社主任对全辖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负总责。

农村信用社主任对全社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真实性负总责。

(一)总体要求落实责任定期分析动态监测科学考核(1)落实责任,及时认定信用社主任、联社营业部经理是贷款风险分类的第一责任人,信贷员是第二责任人,在贷款风险分类的过程中,共同对本社(部)的贷款风险的真实性负责。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0•【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2024年9月1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请审议。

一、我国政府债务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70.77万亿元。

其中,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

(一)国债情况。

从债务规模看,2023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限额30.86万亿元。

年末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其中,内债余额29.70万亿元,外债余额3346亿元。

从发行情况看,2023年全年发行国债11.14万亿元,其中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4.16万亿元,偿还以前年度发行并于2023年到期的国债本金5.22万亿元,年内发行年内到期的短期国债1.76万亿元。

发行内债11.09万亿元,其中,发行记账式国债10.81万亿元,发行储蓄国债2746亿元。

发行外债555亿元,其中,发行境外主权债券547亿元、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8亿元。

从还本付息情况看,2023年,财政部进一步强化国债资金预算管理,认真制定国债偿还计划,持续优化国债偿还机制,确保国债偿还万无一失,切实维护中央政府信誉和投资者利益。

(二)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情况。

从债务规模看,2023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2.17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55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5.62万亿元。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87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87万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从发行情况看,202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66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701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96万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68万亿元。

商业银行将面临存款增长乏力等挑战

商业银行将面临存款增长乏力等挑战

商业银行将面临存款增长乏力等挑战今年下半年贷款需求可能回稳并略有上升,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将保持较高水平。

这种需求结构的相对单一,对银行长期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

连续两次降息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下降20个基点左右。

预计201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会降至10%左右的水平。

如果再降息一次或不良贷款率出现0.1%以内的小幅上升,则2013年银行业净利润可能出现负增长。

银行业可通过降本增效和收入结构调整等措施实现净利润的基本稳定。

如果再次降息和不良贷款率增长0.2%以上的情况同时出现,则银行业2013年净利润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增长动力趋缓,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长,预计利润同比增速下降至17%-20%的温和增长区间。

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商业银行将面临息差逐步收窄、存款增长乏力、贷款审慎投放、资产质量压力和中间业务发展受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盈利增速将进一步显著减缓。

特别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提速,对商业银行构成现实、全面和深远的挑战。

如何切实解放思想、实施改革创新,更好更快地推进战略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到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上半年业务发展出现分化,银行利润增速小幅回落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利润增长较为稳定,其中一季度资产规模和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8.8%和23%。

随着二季度一系列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上半年利润增速预计会小幅回落至17-20%的水平。

总体来看,上半年在利润增速有所下滑的同时,各项业务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了分化,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是存款业务压力持续加大。

受到我国经济稳步下行、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年末冲存款扩大基数和一般存款分流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上半年存款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压力。

其中1-5月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927亿元,仅靠6月份2.68万亿元的爆发性增长才实现同比略有多增的目标。

二是贷款增长前低后高。

上半年贷款增长一改往年首月投放较多的情况,前两个月贷款发放同比大幅减少近2000亿元,3月份起才快速回升,至6月末同比多增6833亿元。

当前形势下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

当前形势下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

积极应对当前形势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当前形势下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今年以来,源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迅速深化和蔓延,造成美国大批金融机构严重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最终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受到较大负面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受此影响,进入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减速,CPI涨幅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宏观调控政策由“两防”转变为“一保一控”,央行货币政策有所宽松。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银行业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大背景下,银行贷款领域的信用风险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如何积极防范因经济调整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需要我们积极应对,认真分析研究。

一、我行信贷资金运行情况截止2008年9月30日止,全行各项贷款余额54.8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增长13.27%;存贷款比例为72.01%,比年初增加0.2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行累计投放贷款36亿元,同比增加7.7亿元,增长27.14%。

从贷款期限上看,短期贷款29.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4.04%;中长期贷款25.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5.96%。

从贷款投放向上看,工业企业贷款10.7亿元,占比19.58%;商业企业贷款23.96亿元,占比43.7%;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1.6亿元,占比21.22%;房地产贷款4.7亿元,占比8.7%;文教、卫生及公共事业贷款2.9亿元,占比5.27%。

从担保形式上看,信用贷款79247万元,占比14.16%;保证贷款93402万元,占比17.04%;抵押贷款360629万元,占比65.77%;质押贷款14928万元,占比2.72%。

贷款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未达到监管要求。

9月末,按非现场监管新口径计算,全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46.13%,比年初下降38.49%;全部关联度为67.56%,比年初下降90.34%,授信集中度与全部关联度比年初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我行第三季度资本金增加,但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距监管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前20名贷款客户均超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指标。

无限债务泡沫2024年全局金融危机风险加剧

无限债务泡沫2024年全局金融危机风险加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债务泡沫破裂风险上升
随着债务水平不断攀升,债务泡沫破裂的风险 逐渐加大。
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债务泡沫破裂将引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可能 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金融危机将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
对全球经济影响及挑战
经济增长放缓
债务泡沫破裂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各国政府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重挑战。
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上升
03
新兴市场国家为追求经济增长,大量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偿债压力加大。
典型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源于房地 产市场泡沫破裂和金融机构过度借贷 ,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 大,偿债压力加大,对地方财政和金 融市场造成潜在风险。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
政府应采取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包括建立逆周期资 本缓冲、限制高风险金融活动和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措施。
03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对债务的依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这包括加大对创新、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
转型。
企业层面风险防范策略
国际贸易紧张局势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 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引发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 退。
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
债务违约风险
高债务水平下,债务违约 事件增多,导致信贷紧缩 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 。
投资者信心受挫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债务 违约事件将打击投资者信 心,引发恐慌性抛售和资 本外流。

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

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

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1. 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愈发显著。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恐怖袭击等,往往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市场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稳定。

本文档将对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关应对风险的参考依据。

重大事件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冲击,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和供应中断。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COVID迅速蔓延至全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停滞和供应链中断。

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等疫情发生地的经济发展,还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消费。

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也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

重大事件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金融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信贷收缩、股市暴跌、货币贬值等问题相继出现。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对美国等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冲击,还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加剧了全球金融风险。

近年来发生的数字货币领域的重大事件,如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Libra等稳定币的推出等,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重大事件会加剧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自由跨国投资,但重大事件往往会引发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导致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失衡。

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境外投资者纷纷撤离A股市场,导致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重大事件还会引发汇率波动,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

2015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英镑汇率大幅下跌,对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

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中断、金融市场波动和资本流动等方面。

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事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应对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双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生姓名:**网院学号: ***********双学位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8.9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学生姓名:**网院学号: ***********双学位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8.9内容摘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仅影响其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有时甚至成为金融危机导火索。

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实践创新,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下降,但仍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尤其是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不良贷款又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目前状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成为我国银行业刻不容缓的任务,对我国银行业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2008年—2015年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结构、地区分析等,在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银行自身和贷款企业四个角度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ABSTRACTNon-performing loans not only affect the safety, mo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bank's operation, and sometimes even become the f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the total sum and ratio of non-performing loan have dropped dramatical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hidden troubles, and since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1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has presented as a "double up" trend. So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blem loans and research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untry's commercial bank non-performing loans become the urgent task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nd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 and financial markets. In this essay, first of all,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2008 to 2015 and carrying out structure as well as region analyze. Th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 commercial bank itself and loan enterprise perspective.KEY WORDS:merchant bank brand marketing influencing factors目录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1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2(一)总体情况概述.................................(二)2009—2015年发展趋势.............................(三)不良资产的结构分析......................(四)与全球主要国家对比......................(五)银行信贷风险特征带来的启示......................三、总体情况概述........................................(一)2009—2015年发展趋势....................(二)不良资产的结构分析....................(三)与全球主要国家对比....................(四)银行信贷风险特征带来的启示....................四、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二)外部监管...................(三)商业银行自身...................(四)贷款企业.................................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不良贷款,即指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的协议或者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借款人没有能力按照约定的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本金和利息而形成的贷款。

11 月新增贷款约 6000 亿 年内投放额超 75 万亿

11 月新增贷款约 6000 亿 年内投放额超 75 万亿

11月新增贷款约6000亿年内投放额超7.5万亿消息人士透露,截至11月末,全年新增信贷的总额已经超过7.5万亿元,据此推算,11月份新增信贷达到6000亿左右。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11月下旬也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实现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

记者还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今年表外新增贷款为1万亿左右,再加上新增的表内贷款,今年的信贷投放并不会明显少于去年。

数据显示,去年的信贷投放为9.6万亿。

近几个月以来,货币信贷出现反弹,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势头较强。

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信贷新增绝对额已连续5个月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虽然信贷投放超过年初确定的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已成既定事实,但是观察今年以来的信贷投放节奏,可以发现,除了一月份信贷投放为13934亿元,增速较快外,其余月份均控制在5000亿元至7000亿元左右,基本实现了均衡投放。

此前记者从各大银行获知,11月份开始各银行已经开始收紧信贷额度。

而新增贷款之所以能冲至6000亿元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对于信贷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或许要归因到市场预期明年信贷额度紧缩,很多企业提前采取借贷行为,银行则提前放贷抢占市场。

当然,提前一月超标并不意味着12月份的信贷就停顿了,但在保证必须项目的前提下,各银行慎发慎放贷款势在必然。

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明年信贷投放的额度在6.5万亿到7万亿左右。

但是随着信托等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化,表外业务有望在明年受到严格的控制,因此明年的信贷投放目标有望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24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德央 西藏大学 850000摘要:目前信贷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其主要难点便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因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较于其他国家有点落后,所以信贷资产存在着如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不完善,倾向产业过于集中,贷后管理不严,监控体系不全面等诸多风险隐患。

因此,风险管理将是商业银行信贷的生命线。

本文提出例如主动调查风险信息,完善风险评估,考虑多种产业类型,贷后监管严格把控,全面完善监督体系等对策,通过合理的对策进行实际治理,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关键词:风险管理;信贷;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银行信贷是银行业务主要收入来源。

而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便是巨额的不良资产。

因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比其他国家相对落后,所以信贷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便是国有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积累,其大量的积压成为了银行盈利的阻力。

表1:不良贷款分类变化历程时间背景不良贷款构成备注1998年以前商业银行将贷款划分为:政策,逾期,呆滞和呆账四类逾期贷款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呆滞贷款贷款本息拖欠超过三年呆账贷款贷款人死亡,逃亡或者政府特批的2002年开始全国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预期损失在25%左右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预期损失在50%左右损失在采取一切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资料来源: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几个问题以上就是最新的关于不良贷款的三个分类,在这三个分类中,我研究了下2003-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变化图1:2003-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变化资料来源:wind由图1可以看出,次级贷款比例增加,损失类比例减少,然而比例的的变化并不能看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量的变化,所以我又找了以下表2数据表2:2012-2013五大行不良贷款近五年比例变化时间比例(%)银行 2012 2013201420152016工商银行0.850.94 1.13 1.5 1.62建设银行0.990.99 1.19 1.58 1.52中国银行0.950.96 1.18 1.43预计破2%农业银行 1.33 1.22 1.54 2.02 2.39交通银行0.920.99 1.25 1.52 1.52中国商业银行1.561 1.29 1.67 1.74由表2可以从中看出,近五年,五大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农行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是却低于国际平均,虽然没到出问题的地步,但是其严峻性还要引起重视。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是比较严峻的,2024年末,我国商业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计为4万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9%,将近2/3
的不良资产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未结清的不良贷款比重更是提升。

此外,未偿还的不良贷款在收紧信贷政策的刺激下,已经在逐步上升,特别是非
国有商业银行明显比其他商业银行高,而且一些企业的经营风险又比较大。

从这些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负担的重中之重,未来不良贷款比例可能会继续攀升。

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1、政策效应
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各类信贷产品的监管,采取持续加大财
务监管的政策,改变了企业的融资模式,出现了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现象,多数企业获得融资时,缺乏足够的自营资金,可能造成资产负债不平
衡等问题,从而导致违约和不良资产的增加。

2、经济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融资不足、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这些不
利于企业经营的问题,会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使企
业承受更大的债务压力。

银行如何管控信贷资金流向风险

银行如何管控信贷资金流向风险

银行如何管控信贷资金流向风险作者:张丽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10期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的安全与否,是关系到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便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盈利能力降低,资产质量下行,从而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审计发现,笔者针对银行贷款资金流向中产生的几种风险进行分析,从根源处找寻风险产生缘由,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一、信贷资金流向产生风险的几种表现(一)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

银行在形式上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了调查和核实后,很难再继续根据资金支付情况进一步核实物资采购、运输和入库情况,仅从一般性购销合同来判断贷款资金流向,而网银等现代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更加大了资金监控难度,使得部分贷款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出现资金回流现象。

某印刷企业在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用途购买纸张,银行根据该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进行了贷款发放。

审计时发现该企业通过网银、跨行转账等电子支付手段,将资金重新转回,对贷款资金进行了挪用,导致贷款资金出现风险,不能正常收回。

(二)支付方式与企业经营要求的不符。

信贷制度规定,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贷款资金必须进行受托支付,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的实际经营形式和信贷制度要求往往脱节,增添了企业运用资金难度,导致企业采用虚假合同和营业税发票获取贷款资金,使资金进入虚假交易账户,从而加大信贷资金风险。

某经营食用菌的企业,申请一笔贷款后,用途购买玉米芯,而购买玉米芯需在乡间进行收集,无法取得购销合同。

为获取贷款资金,该企业提供虚假购销合同。

在审计时发现该合同为虚假交易。

虽然该笔贷款在审计后被强制收回,但在资金运用方面敲响了一个警钟。

(三)信贷资金流入企业担保圈。

为办理银行保证担保贷款,有些企业客户间互保或联环担保形成了担保圈贷款,使本来不相关联的企业变得息息相关,由于担保圈内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担保能力不同,如果其中一企业出现风险,便会使担保圈内其他企业的征信受到影响,造成整个担保圈内企业贷款资金不能正常周转使用。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原因及创新处置方式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原因及创新处置方式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原因及创新处置方式张意磊(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增长。

这也成为银行高层、企业和市场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风险整体可控,但分析其原因及采取创新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减少商业银行利润和资本金的流失,防止银行间发生“囚徒困境”,仍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资产质量[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5 054 不良贷款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三种类型,指的是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于2014年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如今经济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加上金融危机和国际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连续14个季度出现了不良增长,其中农行不良率甚至达到了1 83%。

从现今国内国外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国国内人口红利下降,实体经济持续低迷,欧美国家的经济虽然逐步复苏,但也十分乏力,潜藏着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

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主要商业银行净利润纷纷逼近零增长,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几乎没有回落的可能。

1 不良贷款持续增长的多重原因1 1 宏观经济环境数据显示,我国国内9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 6%,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 9%,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放缓,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这一方面符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经济模式转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受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针对前几年我国经济指标出现的虚高现象,为将宏观经济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政府多措并举实行稳增长的经济政策,加紧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迎接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分析报告

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分析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对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情况进行分析,全面了解不良贷款形势、原因及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规模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导致企业财务困难。

信用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改善贷款审批流程和积极与借款方沟通等,以提高不良贷款清收率。

一、介绍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情况是信用社整体运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不良贷款规模、分类情况及清收率等指标,可以揭示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的效果,为提供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持。

二、不良贷款概况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总额为X万元,相比去年上升了X%。

不良贷款占比为X%,较去年上升了X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分类来看,企业贷款不良率最高,达到X%,其次是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

三、不良贷款原因分析1.经济下行:经济形势严峻,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和利润下降,导致贷款偿还能力下降。

2.财务困难: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3.借款人失联:部分借款人故意失联,或提供虚假资料,致使贷款无法收回。

四、不良贷款清收情况1.清收措施:信用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不良贷款清收率,包括拍卖抵押物、追讨担保人等。

2.清收率:2024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率为X%,相比去年提高了X 个百分点。

五、解决方案1.加强风险管理: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贷款审批的准确性和风险可控性。

2.改善贷款审批流程:加强贷款审批流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减少信贷风险。

3.积极与借款方沟通:信用社应与借款方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借款方的经营状况,预防不良贷款的发生。

4.贷款逾期管理:加强对逾期贷款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督促还款。

结论:信用社在2024年不良贷款清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改善贷款审批流程和积极与借款方沟通,从而提高不良贷款清收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处理方法作者:刘妙慧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6期【摘要】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对我国的整体经济稳健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但自2012年出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后,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利用数据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

最后,本文从外部的制度约束和银行内部管理两角度,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剥离1.引言不良贷款是指不能为银行创造收益,借款对象出现违约或者经合理预期不能按借贷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偿付的商业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

不良贷款率则是指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的主要标准。

对于商业银行的分类,国际上尚未统一标准。

从风险程度分类,按照我国2002年开始实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标准,商业银行贷款可以按照被偿付可能性被分为正常级、关注级、次级、可以级以及损失级五种。

这五种分类也从侧面衡量了还款人的预期经济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而后三种贷款损失概率在30%以上,还款的可能性较低,三类贷款也构成通常也所称的“不良贷款”。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我国实行经济转轨之后,积累了数额十分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在实施不良资产剥离之前的不良贷款高达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了惊人的23.35%。

这些让我过的的经济完全暴露在金融风险之下,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合理发展,并且对它们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内的人民也对商业银行的营运能力产生了质疑。

经过不懈努力,国内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06年的时候下降到了10%以下,从银监会2015年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的6%迅速下降到了2008年的2.5%,2009年至2015年之间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1%到2%之间,2015年底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96万亿元,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了5290亿元,该年的不良贷款率为1.94%,与2014年年底相比上升0.34%。

不良贷款整体情况汇报

不良贷款整体情况汇报

不良贷款整体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行不良贷款情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
趋势。

截至目前,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不良贷款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上升了XX个百分点。

不良贷
款覆盖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上升了XX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整体情
况较为严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经济下行压力
增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导
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还款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对不良贷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不良贷款整体情况下,我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了风险防控,严格审查贷款申请,提高了贷款准入门槛,
降低了不良贷款的形成风险。

其次,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处置不良资产,减少了不良贷款的影响。

同时,
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不良贷款问题,形成合力,共
同化解风险。

未来,我行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质量,加大不良贷
款的核销力度,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综上所述,我行不良贷款整体情况严峻,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
系列有效措施,未来将继续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共克时艰,共创辉煌!。

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则是反映其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成为了市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不良贷款率的定义和意义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不良贷款率的定义和意义。

不良贷款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

它反映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好坏,高不良贷款率意味着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对经济金融稳定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通常会密切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情况。

二、202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的情况根据监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X%。

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这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讨论。

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可能意味着部分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的监控。

三、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原因分析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原因。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导致贷款违约风险增加。

部分金融机构在扩张信贷规模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情况,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也可能对不良贷款率产生影响。

综合来看,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深入挖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化解。

四、对策建议和展望在面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提高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监测,及时化解潜在的信贷风险。

加强资产质量监管和信息披露,提升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市场信心。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有望逐步改善。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流动性对盈利能力冲击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流动性对盈利能力冲击的影响

一、引言自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税后利润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资产利润率1.19%,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1.4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保持在较低水平;资本充足率为13.18%,较年初上升0.99个百分点;流动性比率平均为46.4%,同比上升2.4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压力与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中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点被腾空,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面对压力与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如何生存、发展,通过提升盈利能力来实现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业界和学术界探讨的问题。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是与国外相比相对落后,许多研究方法和理论尚未完善。

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使用国际中通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丰富国内相关理论,还可将该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达到严谨、科学的效果。

研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首先,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利用有利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做好应对国内外挑战的准备;另外,对于那些中小银行和新兴银行而言,可以以一个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视角,考察自身盈利能力,有方向、有目标地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升整体的盈利水平。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多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选取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ROA )作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代理变量,并选取资本充足率(CAR )、不良贷款率(NPL )和流动性比率(Liquidity )作为解释变量,选取2010年第4季度-2015年第3季度数据,建立VAR 模型方法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的动态影响以及度量它们的贡献度,从而对银行业的发展思路提供实证支持及政策建议。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全年银行系统计划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意味着什么?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全年银行系统计划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意味着什么?

全年银行系统计划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意味着什么?银行事件概述:8月22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其中,对未来商业银行加大不良处置方面,表示:1)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

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 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

2)下一步在稳增长的同时,做好防风险各项工作。

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

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主要观点:►作为2020年让利的一部分,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规模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

下一步,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

上半年已处置量1.1万亿元,仅占全年的32.4%(去年同期占全年的40.5%),根据该目标下半年将处置2.3万亿,是去年全年的处置规模水平,同比多处置接近1万亿的规模。

下半年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将明显提升。

►结构上,下半年商业银行核销、清收、转让等处置力度均将明显提升2019年商业银行共核销不良1.06万亿元,占整体2.3万亿处置规模的46%,其他清收和转让等方式合计占54%。

今年上半年来看,整体核销4436亿元,同比多增270亿元,占上半年整体处置1.1万亿规模的40.6%。

假设该比例不变,2020年银行预计要核销1.38万亿元,同比多增3200亿元;下半年预计核销9300万亿元,同比多核销约3000亿元。

如果按照下半年同比多处置接近1万亿的规模计算,下半年其他不良处置手段将合计多处置7000亿元的规模。

日前据媒体报告银保监会已下发《关于妥善应对疫情冲击更好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处置风险功能作用的通知》,要求AMC积极投身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等工作。

►影响1:下半年加大处置以及拨备审慎计提下,整体信用成本仍将保持高位,全年利润增速或将进一步下滑评级及分析师信息行业评级:推荐行业走势图[Table_Author]分析师:刘志平邮箱:****************.cnSAC NO:S1120520020001分析师:李晴阳邮箱:***************.cnSAC NO:S1120520070001-10%-2%6%13%21%29%2019/082019/112020/022020/05银行Ⅱ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2020年08月24日【温馨提示】请勿将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 p1【温馨提示】请勿将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 p2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上半年商业银行在加大处置下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作为金融让利的一部分,叠加利息和费用等方面的让利,致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9%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行:信贷风险出现蔓延迹象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5-06-04
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报告称,信贷风险开始出现蔓延迹象,银行不良贷款面临进一步反弹压力。

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指出,受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

据央行数据,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不良贷款率1.6%。

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6亿元,已连续13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25%,比年初增加0.25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从行业看,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信用卡,三项合计占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80%以上。

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债务违约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地区企业间互保联保现象较为普遍,成为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报告警告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进程加快,部分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进一步上升。

从区域看,不良贷款主要发生在部分产能过剩及资源型产业集中地区。

从苗头和趋势看,受部分地区、行业景气度下降以及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信贷风险开始出现从产能过剩行业向上下游企业和其他行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的迹象,银行不良贷款面临进一步反弹压力。

报告表示,将加强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采取综合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