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导言:耳鼻喉科是专门研究耳鼻喉相关疾病的医学领域。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耳鼻喉问题。

中医养生方法,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综合治疗的特点,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耳鼻喉疾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并探讨中医养生方法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作用。

第一部分:耳科疾病1. 耳聋耳聋是指听觉受损,听力下降的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耳聋主要与肾虚、脾胃失调等因素有关。

针对耳聋,中医重视补肾壮腰、养阴益气的方法。

常用的养生方法包括:食补中药材如山药、枸杞子、黑芝麻等,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心情稳定,避免过度疲劳等。

2. 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中医认为,中耳炎与肺热、湿邪侵袭有关。

预防和治疗中耳炎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避免冷饮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

第二部分:鼻科疾病1.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腔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中医认为,鼻窦炎多由气滞、湿邪郁闭引起。

中医养生方法主要包括:多喝温开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寒冷和潮湿环境;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情。

2.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指受到特定过敏原刺激后,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结为肺气不宣、湿邪内蕴。

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清洁卫生,适当增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第三部分:喉科疾病1.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喉部黏膜上的良性肿瘤。

中医认为,声带息肉主要与肺燥、肺火上炎等有关。

中医养生方法主要包括:保护喉部,避免过度用声;多喝水、多吃水果等润喉的食物;避免吸烟和喝酒等刺激性物质。

2. 咽炎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的炎症。

中医认为,咽炎多与肺热、肺燥有关。

中医养生方法包括:多喝温开水,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结语:通过本文介绍,我们了解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1 范围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临床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

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3.2.1 幻听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

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九耳鼻喉疾病诊疗规范)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九耳鼻喉疾病诊疗规范)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耳鼻喉疾病目录第一章鼻科疾病 (1)第一节鼻息肉 (1)第二节鼻中隔偏曲 (2)第三节鼻出血 (3)第四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4)第五节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6)第六节上颌窦癌 (8)第二章咽科疾病 (10)第一节慢性扁桃体炎 (10)第二节鼻咽癌 (11)第三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12)第四节下咽癌 (13)第五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5)第三章喉科疾病 (17)第一节喉外伤 (17)第二节急性会厌炎 (19)第三节小儿急性喉炎 (20)第四节喉息肉 (21)第五节喉癌 (22)第六节喉阻塞 (24)第四章气管食管疾病 (26)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26)第二节食道异物 (27)第五章耳科疾病 (30)第一节分泌性中耳炎 (30)第二节慢性脓性中耳炎 (31)第三节 Bell面瘫 (34)第四节梅尼埃病 (35)第五节突发性耳聋 (36)第六节听神经瘤 (38)第一章鼻科疾病第一节鼻息肉【病史采集】1.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2. 病史采集内容应该包括鼻塞进行性加重、多涕、嗅觉减退、头痛,是否有过敏性适应证减退。

【检查】1.全身体格检查,血、尿、胸透、心电图、血型、肝功能检查;2.拍鼻窦X光片、CT片或MRI检查。

【诊断】1.有以上典型病史;2.鼻腔可见单发或多发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荔枝肉样新生物,触之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3.凡诊断不明确又怀疑鼻息肉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包括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可做病理检查,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膜脑膨出等可作X光、DSA、CT、MRI或ECT检查。

【治疗原则】1.初发小息肉可用类固醇激素疗法、冷冻疗法、激光、微波等治疗;2.鼻腔及鼻窦息肉,在鼻窦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或切除术; 3.处理并发症:如鼻出血、脑脊液鼻漏、急性中耳炎、鼻窦炎;4.对全身合并症处理: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5.病情复杂,处理困难,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武汉市第三医院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分册(2014版)主编:梁耕田副主编:张莹莹罗四维刘金炎王大斌编委:杨丽萍卢岭刘莉高险亭段冰玉吴龙军邓欣欣金辉汪斌如王珍目录第一篇鼻科学 (10)第一章鼻外伤 (10)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 (10)第二节鼻骨骨折 (10)第三节鼻窦骨折 (11)第二章鼻外部炎性疾病及皮肤病 (14)第一节鼻前庭炎 (14)第二节鼻疖肿 (14)第三节鼻前庭囊肿……………………………………………………………………….第三章鼻中隔疾病 (16)第一节鼻中隔偏曲 (17)第二节鼻中隔穿孔 (18)鼻中隔血肿第四章鼻黏膜炎性疾病 (19)第一节鼻黏膜炎性疾病 (19)第二节药物性鼻炎 (199)第五章鼻出血 (23)第六章鼻窦炎 (25)第三节筛窦炎 (31)第五节儿童鼻窦炎 (34)第七章鼻炎及鼻窦炎的并发症 (39)第一节鼻源性眼部并发症 (39)第二节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41)第八章变应性鼻炎 (43)第九章鼻部神经痛及嗅觉功能障碍 (45)第一节头痛及神经痛 (45)第二节嗅觉障碍 (49)第十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 (57)第一节鼻及鼻窦囊肿 (57)第二节上皮组织良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 (60)第三节脉管组织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 (61)第十一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 (63)第一节外鼻部恶性肿瘤 (63)第二节鼻腔恶性肿瘤 (64)鼻腔异物第三节鼻部恶性肉芽肿 (68)第二篇咽科学 (70)第一章咽先天性畸形 (70)第一节腮囊发育异常 (70)第二节鳃裂瘘管 (71)第三节鳃裂囊肿 (73)第二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 (75)第一节咽部灼伤 (75)第二节咽部机械性损伤 (77)第三节咽部异物 (80)第三章非特异性咽炎 (82)第一节急性单纯性咽炎 (82)第二节慢性咽炎 (84)第四章咽淋巴环的疾病 (8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87)第二节慢性扁挑体炎 (89)第三节急性腺样体炎 (90)第四节腺样体肥大 (91)第五节扁桃体角化症咽角化症 (92)第五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肿 (93)第一节扁桃体周脓肿 (93)第二节咽后脓肿 (94)第三节咽旁脓肿 (97)第四节颈深部弥漫性蜂窝织炎 (98)第六章咽慢性特异性感染 (99)咽结核 (99)第七章咽部神经性及功能性疾病 (100)第一节咽感觉麻木或迟钝 (100)第二节咽感觉异常 (101)第三节舌咽神经痛 (102)第四节咽痉挛 (103)第八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05)低通气综合征 (105)第九章咽及喉咽部肿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医关于鼻炎·的书籍

中医关于鼻炎·的书籍

中医关于鼻炎·的书籍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中医认为鼻炎的发生与体质虚弱、肺脾功能失调有关。

以下是几本关于中医治疗鼻炎的书籍介绍:
1.《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
书中详细介绍了鼻炎的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强调了中医治疗鼻炎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

2.《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
书中介绍了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书中不仅包括鼻炎的诊断和治疗,还涉及其他耳鼻咽喉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3.《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书中对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多个中医治疗鼻炎的方案和方剂。

4.《鼻炎中医特色治疗》
书中介绍了鼻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书中不仅包括鼻炎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还提供了多个临床案例和经验分享。

5.《中医五官科学》
书中介绍了五官疾病的中医理论和实践。

书中对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全面介绍,并提供了多个中医治疗鼻炎的方剂和针灸方法。

2022年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022年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治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条为指导和强化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治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治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耳鼻咽喉科治理者强化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治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治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治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治理部门应强化对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强化对耳鼻咽喉科的标准化建设和治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诊治质量和诊治平安。

二、根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园地、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证耳鼻咽喉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门诊手术室、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医治室,各地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利,爱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治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依据诊治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针刺手法医治仪、艾灸医治仪、经络导平医治仪、咽喉针刀医治设备、电磁波医治仪、激光医治仪、低温等离子射频医治仪、鼓膜X仪、耳鼻咽喉内窥镜光学检查系统、医用多功能吸注套扎器、听力及平衡检查系统等。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耳鼻喉科综合医治台、多导睡眠呼吸检测仪、嗓音声学诊疗设备、五官科多功能显微镜等。

五官科常见病种诊疗指南

五官科常见病种诊疗指南

五官科前五位病种诊疗指南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慨念】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病、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累及骨质,破坏听骨,酿成严重的坏死性病变。

3)、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4)、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

例如,平卧哺乳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3、血行感染,极少见。

【体格检查】1、全身情况。

2、局部检查。

(1)耳镜检查: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融溃,形成大穿孔。

(2)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3)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脓培养+药敏试验。

2、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根据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1、急性外耳道炎、疖肿。

2、急性鼓膜炎。

【治疗原则】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总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

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2、局部治疗(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耳鼻喉临床指南(3)

耳鼻喉临床指南(3)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一节上颌窦炎一、急性上颌窦炎急性上颔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鼻炎。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症状。

儿童病例症状较成入重,可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

2,局部症状(1)鼻塞: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常有闭塞性鼻音。

(2)流涕:流黏性或脓性涕,多蓄于中鼻道,量多不易擤尽,一些患者会出现涕中带血。

(3)嗅觉障碍:可因鼻塞或分泌物阻塞嗅裂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或丧失。

(4)局部疼痛和头痛:部位多为眶上额部,可伴患侧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

头痛和局部疼痛的一般规律是:晨起不痛,上午轻,午后重:站立或久坐时加重,侧卧患侧居上时减轻。

诊断要点1.病史:包括发病情况、诱因、鼻塞和脓涕及头痛特点。

2.局部:检查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査提示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中鼻道黄脓涕;上颌窦前壁压痛。

3.影像学检査:鼻窦X线摄片显示上颌窦密度增髙;CT扫描显示上颌窦软组织影,或上颌窦内有液平面4其他检查上颌窦穿刺冲洗有脓。

治疗方案及原则:原则非手术方法为主,消除病因,促进鼻窦通气引流,控制感染及防止并发症治疗方案全身治疗:①一般疗法:注意休息及髙营养饮食等;②抗感染治疗选择有效抗生素;③促黏液排出和纤毛功能恢复用药。

2)局部治疗:①鼻部用药:包括减充血剂和局部喷鼻激素。

前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②上颌窦穿刺冲洗,并可在穿刺时注入抗生素或激素。

③物理疗法:包括超声雾化、蒸气吸入及电热疗法等。

④鼻腔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手术治疗:急性期通常不手术,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疑有并发症发生,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开放彝窦引流(4)中医中药治疗。

二、慢性上颌窦炎慢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常见的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缺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持续低热。

耳鼻喉科疾病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诊疗常规

耳廓损伤一、临床表现:1.有明确外伤史。

2.耳部体征可表现为表皮脱落,皮肤缺损,血肿,裂伤,断离,烧烫伤,冻伤者可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褐色干痂等。

二、诊断要点:1.病史。

2.耳廓局部损伤体征。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预防感染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

2.耳廓撕裂时,应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皮肤和软骨。

3.耳廓完全离断时应行再植术。

4.如有其他并发症,请相应科室会诊。

先天性耳前瘘管及囊肿一、临床表现:1.多位于耳轮脚前,单侧居多。

2.多为盲管,常呈分支状。

3.管腔内潴留干酪样分泌物,形成囊肿。

4.感染后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可形成脓肿。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急性感染时应用抗生素。

3.脓肿形成后即时切开引流。

4.脓肿愈合至少1个月以后行瘘管切除术。

5.原则上不应再感染为控制前行瘘管切除术,但若脓肿长期不愈合,局部皮肤溃烂,应行一期清创及瘘管切除术。

弥漫性外耳道炎一、临床表现:1.急性外耳道炎1)外耳道皮肤弥漫性肿胀,剧烈疼痛,有浆液或脓液渗出及上皮脱落。

2)可伴发烧,耳周淋巴结肿大。

3)牵拉耳廓时疼痛剧烈。

2.慢性外耳道炎1)耳内不适及瘙痒感。

2)耳道皮肤暗红色肿胀,湿润,增厚,附有鳞屑状痂皮,鼓膜可增厚,标识不清。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控制感染。

2.保持外耳道清洁,定期清洗分泌物和痂皮。

3.局部用药注意剂型。

4.外耳道细菌和真菌培养。

外耳道真菌病一、临床表现:1.耳内奇痒,有水样分泌物。

2.早期外耳道有灰褐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物。

3.鼓膜受累时可有肉芽形成甚至穿孔。

二、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

2.抗生素治疗无效。

3.分泌物涂片。

4.真菌培养。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持耳道干燥,通畅。

2.经常清理耳道。

3.局部应用抗真菌药。

颞骨骨折一、临床表现:1.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症状。

2.纵行骨折主要损害中耳, 横行骨折多损伤内耳。

3. 脑脊液耳漏,脑脊液耳鼻漏。

二、诊断要点:1.外伤史。

耳鼻喉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耳鼻喉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耳鼻喉科 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诊断流程】图3-1 变异性鼻炎的诊疗流程【治疗】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变应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变应原减敏疗法以及患者教育。

1.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2.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

1)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依巴斯汀等。

2)鼻用抗组胺药鼻用剂型将抗组胺药用于鼻腔可使高浓度的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组织,目前用于临床的鼻内抗组胺药主要有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鼻喷剂。

(2)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

(3)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主要其预防作用。

该类药物药效持续时间短且不如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

(4)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给药方式主要为鼻内局部应用。

(5)抗白三烯药包括两类药物:1)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斯特、普鲁斯特等。

2)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齐留通。

白三烯抗体拮抗剂的疗效与口服抗组胺药相当,但疗效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临床上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

3.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治疗变应性疾病本身,仅作为AR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是用于下列情况:(1)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药物治疗无效;(2)鼻中隔解剖异常,并有功能障碍;(3)伴有慢性鼻窦炎。

目的在于改变解剖学的异常,降低鼻黏膜的自主神经的反应性。

【预后】AR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长期、正规的综合治疗,AR的症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人认为预防或早期治疗AR有助于防止哮喘的发生或减轻下呼吸道症状的严重程度。

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诊断】1.自幼耳前一瘘口,瘘管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屏间切迹至口角的联线上,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

2.一般无症状。

挤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窦口溢出,微臭,局部微感搔痒不适。

如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溢脓,可反复发作。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3. 若咳嗽者。可加:杏仁 紫苑 冬花
二 胆腑郁热 病 因
胆为中精之腑,为刚腑,内寄相火,其气通 于脑
情志不遂,恚怒失节,气郁化火,火聚胆腑,循
经上犯,移热于脑,壅遏头面清窍,腐灼肌膜,
热炼津液为涕,发为本病
二 胆腑郁热
主症:鼻塞,涕脓稠量多,色黄或黄绿,臭秽, 嗅觉减退,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易怒,耳呜耳聋,舌红苔黄或腻,脉
方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白蔻 藿 香 茵陈 滑
石 木通 菖蒲 黄芩 川贝 射干 薄 荷 连翘)
三 脾胃湿热 鼻渊
加减 1.若鼻塞较剧。加:川芎 佩兰 辛夷 2.若脘腹胀滿。加:半夏 砂仁 木香 3.若腹胀纳呆。加:陈皮 二芽 鳮内金
1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湿热内 生, 上蒸鼻窍
2 饮食偏食,嗜食煎炒
3 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薰蒸鼻窍所致
三 脾胃湿热 鼻渊
主症:鼻塞持续,涕黄脓稠量多,嗅觉减退,头 昏头痛,头闷胀,倦怠乏力,脘痞腹胀, 食少纳呆,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 滑数有力
三 脾胃湿热
治疗:清热利湿 化浊通窍
鼻渊
所致之以鼻塞,涕多,头昏头胀等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鼻病。
西医鼻窦炎颇类本病
鼻渊
• 诊断要点
• 病史 多有感冒、疲劳、受凉史
• 症状 浊涕量多,或伴有鼻塞、头昏头痛

嗅觉减退等

局检 黏膜充血肿胀、鼻甲肿大、中甲为

甚,中道或嗅裂可见黏脓性分泌物

中甲息肉或息肉样变

鼻腔五度辩证
中甲及中道: 肝、胆 下鼻甲及下鼻道: 肺 鼻顶: 肾 李氏区属: 心 鼻前庭属: 脾、胃
弦数
二 胆腑郁热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香格里拉协和医院二0一九年十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鼻科学 (1)第一节鼻骨骨折 (1)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第三节鼻前庭炎 (2)第四节鼻疖 (3)第五节急性鼻炎 (3)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第十节鼻硬结病 (7)第十一节鼻结核 (8)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第十四节鼻息肉 (10)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第十七节鼻出血 (12)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第二章咽科学 (1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第六节鼻咽癌 (24)第七节喉咽肿瘤 (25)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第三章喉科学 (29)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第二节急性喉炎 (30)第三节慢性喉炎 (30)第四节声带小结 (31)第五节声带息肉 (32)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第七节喉癌 (34)第八节喉阻塞 (39)第九节喉狭窄 (41)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第二节食管异物 (44)第五章耳科学 (47)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第三节耳廓外伤 (49)第四节鼓膜外伤 (50)第五节颞骨骨折 (51)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第二十节迷路炎 (69)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第六章颈部科学 (89)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第七节甲状腺癌 (95)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骨骨折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负责耳部、鼻部、咽部、喉部及上呼吸道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

1.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腔黏膜及其窦腔的炎症,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

中医治疗鼻窦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桑菊感冒片、鼻炎丸等。

2.鼻出血鼻出血是指鼻腔黏膜发生破裂或损伤导致的出血症状。

中医治疗鼻出血主要以止血为治疗目标,可使用清热散瘀、收敛止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地榆黄连汤等。

3.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增生形成的肉状物,常出现鼻塞、鼻流等症状。

中医治疗鼻息肉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消肿止血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小柴胡汤、鼻息肉丸等进行治疗。

4.鼻炎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中医治疗鼻炎应根据症状分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消肿止血等,常用的方剂有鼻炎丸、鼻炎宁片等。

5.耳聋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的症状,中医治疗耳聋应根据病因分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温肾壮阳、益气活血等,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锁阳固精丸等。

6.喉咙炎喉咙炎是指喉部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嗓音嘶哑、咽部不适等。

中医治疗喉咙炎应以清热解毒、润燥止咳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清喉颗粒、百部止咳颗粒等。

7.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咽痛、咽部不适等。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全活口服液、双黄清口服液等。

8.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耳痛、耳流脓等。

中医治疗中耳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散结片等。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
6
微波治疗
❖ 方法:应用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将辐射器置于患者外耳道上,固 定,每次辐射时间10min,输出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5~20 W,剂 量参照患者的主观感觉,以耳温热量(有舒适的温度)为度,,1次/日, 14 日为1疗程。
❖ 机理:微波可调节血管功能.缓解深层血管痉挛, 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 扩张, 血流加速, 改善内耳血液和淋巴循环, 加强组织代谢, 增加细胞内 cAMP, 提高氧浓度, 纠正内耳缺氧状况, 以达到治疗目的。
耳穴压丸
❖ 概念: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 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与人体经络有密切关系。《灵枢·口问》记: “耳者,宗脉之所聚 也”。《内经》认为“耳聋”的发生与脏腑、经络相关,气血逆乱, 经络阻滞不通是关键,因此,治疗耳鸣、耳聋也应以调节气血,疏通 经络为主。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
穴位注射
❖ 概念: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 取穴:翳风,乳突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布 有耳大神经、面神经等。翳风穴为治疗耳鸣、耳聋主穴。《针灸聚英》 百症赋:“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2
穴位注射
❖ 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2) ,是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式中的必须辅酶 ,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利多卡因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均有 阻滞作用, 能降低听神经亢进的功能, 从而改善耳鸣,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 治疗神经性耳鸣亦被临床证实有效。
方法:患者取舒适坐位或卧位,选取患者( 单耳或双耳) 翳风穴。
水翳煎风去 穴渣为取治液疗通,耳加鸣过水、耳2激0聋00发主m穴l,经。浴气足3的0mi活n,每动晚来。 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7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篇一: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中医耳鼻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耳鼻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一、概述: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非波动性听力损失。

多单耳发病。

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多发病于40岁以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突发性聋,相当于中医“暴聋”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 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诊断依据:(1)听力突然下降,1~3天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单耳发病。

或伴耳鸣、眩晕。

(2)常有恼怒、劳累、感寒等诱因.(3)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

(4)听力检查主要呈感音神经性聋。

(5)应与耳眩晕、耳胀相鉴别。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5年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2)非波动性感音神绎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

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

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

(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二)证候诊断1、风邪外犯证:多因感冒或受寒之后,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

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2、肝火上炎证: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突发耳聋,耳鸣如潮或风雷声,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3、痰火郁结证:耳聋耳鸣,耳中胀闷,或见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血瘀耳窍证:耳聋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常伴耳胀闷感或耳痛,耳鸣不休,或有眩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
3
二 肝胆湿热证
主症: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 自听增强,听力下降;烦躁易怒,口 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 弦数。
医学
4

脾虚湿困证
主症: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渐 降,耳 鸣;可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 倦乏 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 边有 齿印,脉细滑或细缓。
《耳鼻喉科常见病中医分型》
耳胀耳闭
指耳内胀闷堵塞感,伴有听力下降。病 初起, 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病久者, 耳内 如物阻隔,听力逐渐下降为主要临床表 现之耳 科疾病。
医学 2
一 风邪外袭证
辨证
主症: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自听 增强, 听力下降;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 发热 恶寒等症;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医学 5
四 气滞血瘀证
主症:耳内胀闷阻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 物阻 隔,听力明显下降,逐渐加重,耳鸣; 舌质 淡暗,或边有瘀点,脉细涩。
医学
6
肺系病变: 风邪外袭 脾胃病变: 脾虚湿困 肝胆病变: 肝胆湿热 其 他: 气血瘀滞
医学 7
暴聋
指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突然发 生的、明显的听力下降,可伴耳鸣、耳堵 塞感、眩晕、恶心、呕吐,但无眩晕反复 发作史,多为单耳发病,少数亦可双耳发 病 为主要临床表现之耳科疾病。
不振,大便溏薄,心悸失眠;
医学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13
肺系病变: 风邪外犯 脾胃病变: 痰火郁结 肝胆病变: 肝火上扰 其 他: 气血亏虚 医学 气滞血瘀
14
鼻渊
指鼻塞、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
临 床表现之鼻科疾病。
一 肺经风热
主症:鼻涕混浊,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 昏 头痛,恶风发热,汗出咳嗽,痰多。舌 苔 薄白,脉浮数
医学
30
四 心肾两虚,阳气不足
• 眠时有鼾声,鼾声不响,时断时续,夜寐 不实,时时憋醒,嗜睡,睡不解乏,面色 黧黑,畏寒肢冷,神疲懒言,夜尿频多, 健忘,胸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舌苔 白滑,脉沉。
医学
31
• 主要病机为痰湿内阻,或痰热内壅,
气滞血瘀,肺脾肾虚,心阳不足等, 尤以脾失健运肺气不利为关键
二 胆腑郁热
主症:鼻塞,涕脓稠量多,色黄或黄绿,臭秽,
嗅觉减退,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易怒,耳呜耳聋,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三 脾胃湿热
鼻渊
主症:鼻塞持续,涕黄脓稠量多,嗅觉减退, 头 昏头痛,头闷胀,倦怠乏力,脘痞腹胀, 食少纳呆,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 脉 滑数有力

肺气虚寒
鼻 渊
医学
28
二 脾气不足,痰湿内阻
• 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形体 肥胖,晨起口干不明显,胸闷,咳痰白稀, 神疲嗜睡,睡不解乏,健忘,脘痞。舌质 淡红,边有齿痕,舌苔白或白腻或白滑, 脉弦滑或濡缓。
医学
29
三 肺脾肾虚,痰瘀互结
• 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夜寐 不实,时时鼾醒,口干但不欲饮,晨起头 痛,胸闷,面色晦暗,健忘,气短,神倦 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 点,舌苔薄润,脉细涩。

气滞血瘀痰凝
医学
25
• 肺脾肾病变: 肺肾阴虚 肺脾气虚 • 其他: 气滞血瘀痰凝
医学
26
鼾眠
指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即平 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5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医学
27
一 肺脾气虚,痰热内壅
辨证
• 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气粗, 夜寐不实,晨起口干,咳痰黄而黏,便秘, 易汗,乏力。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 弦滑数。
医学
32
谢 谢

医学
8
一 风邪外犯证
辨证
主症:突发听力下降,伴鼻塞、流涕,或有 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 疼;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脉浮。
医学 9
二 气பைடு நூலகம்血瘀证
主症:突发听力下降,常伴耳胀闷堵塞感或 耳痛, 耳鸣不止,或伴眩晕;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医学 10
三 肝火上扰证
主症:突发听力下降,常出现于情绪波动后, 或伴
肺系病变: 外邪侵袭 脾胃病变: 脾胃湿热 肝胆病变: 胆腑郁热 其 他: 气血瘀滞
肺(卫)气虚寒 脾胃虚弱
慢喉喑
指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症 状的慢性咽喉疾病。
医学
22
一 肺肾阴虚
辨证
证候:声嘶曰久,咽喉干燥,焮热微痛,喉痒, 干咳,痰少而粘。声带暗红,或边缘增厚。 咽喉肌膜干燥暗红,或有少许粘痰附着。 全身可见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 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医学
23

肺脾气虚
证候:声音嘶哑, 日久不愈,服凉药或遇劳益 甚,上午症状明显,语音低沉,讲话费力。 咽喉粘膜色淡,声带肿而不红;或松弛无 力,闭合不良。全身症见面色淡白或萎 黄.倦怠乏力.易感冒, 口淡不渴,痰多 粘白.纳减腹胀,便溏, 舌质淡嫩.苔白.脉虚缓。
医学
24
证候:声嘶日久,缠绵难愈,喉内有痰,有梗 阻感。或喉部微痛,痛处不移,按之亦痛。 声带肥厚色暗红,或有小结;息肉,发音时 闭合不全。常有长期过度用声的病史。全身 可见胸胁脘腹胀闷不舒,时轻时重,或咽喉 干燥.欲饮而不多, 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脉弦滑。
耳鸣;或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 口苦咽 干,烦躁不安或胁痛,大便秘结,小 便黄;
医学 11
四 痰火郁结证
主症:突发听力下降,或伴耳鸣,自觉耳内 阻塞 感;头昏沉重,胸脘满闷,咳嗽痰多,

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
医学 12
五 气血亏虚证
主症:突发听力下降,常在劳累后发生,或 伴耳鸣、 眩晕;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 食欲
主症: 鼻塞反复发作,涕粘白,头昏头痛,嗅觉
减退, 稍遇风寒,诸症即加重,气短乏 力,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面色苍白,咳嗽痰 多,喷嚏时作,自 汗畏风,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脾气虚弱
鼻渊
主证 鼻塞时轻重,涕粘白,混浊,量多,
劳累后加重,嗅觉减退,头昏头痛,
食少便溏,纳呆,脘腹胀満,面色萎
黄,倦怠乏力,舌胖或边尖有齿痕, 舌淡苔薄,脉细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