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礼貌研究:微观与宏观研究视角整合之契机
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主要理论
跨文化交际主要理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理论。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理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观念,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给他人。
文化相对论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或群体会经历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学习新文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以适应新环境,以及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文化适应理论强调了适应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适应策略,如观察、模仿和学习当地文化,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沟通风格理论沟通风格理论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沟通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沟通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非语言符号和沟通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倾向于直接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委婉和含蓄的表达。
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误解和冲突。
四、文化智力理论文化智力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取决于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文化智力是指个体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理解,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和适应的能力。
文化智力包括认知智力、情感智力和行为智力三个方面。
通过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智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
五、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冲突理论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摩擦。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偏见和冲突。
文化冲突理论提出了冲突解决策略,如建立共同目标、寻求共识、尊重差异和建立信任等,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引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什么是礼貌行为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会存在差异。
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原因。
一、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1.直截了当VS委婉曲折在交流方式上,西方人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而中国人则更善于使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提出请求时,西方人可能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中国人则会通过言外之意或者暗示来表达。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直接性,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含蓄性。
2.控制话语VS尊重他人在对话交流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控制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寻求共识。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中国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和谐。
二、身体语言上的差异1.空间距离VS亲密接触在身体语言上,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独立性,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则更习惯于亲密接触和身体接触。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边界和自我保护,而中国文化强调亲密关系和集体意识。
2.眼神接触VS礼貌避让在眼神接触方面,西方人注重眼神接触和直视,视对方为尊重的表现,而中国人则注重礼貌避让和眼神轻视,视直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权利和表达,而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尊重。
三、社交场合上的差异1.个人独立性VS社交关系在社交场合上,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独立性和私人空间,更倾向于进行面对面的、深入的一对一交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社交关系和社交网络,更愿意进行团体交流。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表达和独立性,而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合作和社会关系。
2.时间观念VS灵活安排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注重准时性和时间管理,更愿意按照计划和日程安排行事,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灵活安排和相互关照。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强调效率和个人时间,而中国文化强调灵活性和团队时间。
结论: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存在于语言交流方式、身体语言和社交场合等方面。
初三学科知识跨学科应用
初三学科知识跨学科应用初三学科知识跨学科应用是指在初三学习阶段,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关于初三学科知识跨学科应用的详细介绍:一、学科知识整合1.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是初三阶段的基础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诗词、文章、语法、词汇、几何、代数、函数等知识,并能进行跨学科的应用。
2.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生需要了解力学、光学、热学、电学、化学反应、生物细胞、生态系统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历史、地理、政治:这三门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地理常识、政治理论等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二、跨学科应用能力培养1.分析问题:学生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
2.知识整合: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应对复杂的问题。
3.创新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4.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5.团队协作:学生在解决跨学科问题时,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项目式学习: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跨学科应用能力。
2.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3.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辩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题研究: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初三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学科知识,提高跨学科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将下列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跨文化沟通技巧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
跨文化沟通技巧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沟通技巧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处理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时。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技巧,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这样的挑战。
一、尊重和开放心态在跨文化沟通中,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对新的文化经验和观点持有好奇和接纳的态度,这样才能够建立积极的跨文化关系。
二、了解目标文化礼仪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了解目标文化的礼仪规范。
这涉及到对他们的信仰体系、礼节以及对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理解。
通过了解目标文化的礼仪,我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三、灵活和适应性在处理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时,要保持灵活和适应的态度。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对方文化的习俗。
例如,不同国家对于问候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社交规范都可能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在交流中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造成冲突或尴尬。
四、善于观察和倾听观察和倾听是跨文化沟通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通过仔细观察对方的非言语行为,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例如,面部表情、姿势、眼神接触等都能够传达出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此外,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也是建立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关键。
五、主动提问和澄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时会发生误解或误解对方意图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动提问和澄清,以确保我们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通过直接问询或通过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我们可以避免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六、避免负面刻板印象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时,我们应该避免负面刻板印象。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往往令人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我们不应该基于个别经历或偏见来对整个文化做出判断。
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和他们的文化。
总结跨文化沟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
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差异
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差异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
不同文化之间的礼仪差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跨文化交往中常见的礼仪差异,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差异,使得交往更加顺利和成功。
一、礼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对礼貌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会弯腰行礼以示尊重和谦逊。
而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会握手或者轻轻碰一下对方的面颊表示问候。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鞠躬来表达敬意。
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要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礼貌表达方式。
二、时间观念和准时性在跨文化交往中,时间观念和准时性也是一个常见的礼仪差异。
西方文化通常非常注重准时性,迟到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弹性时间观念较为普遍,稍稍迟到是被宽容的。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往时,要尽量准时到达,但也要对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看法保持理解和宽容。
三、言语和肢体语言不同的文化对言语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被视为无礼的行为,婉转和间接的表达方式更受重视。
而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表达被视为坦诚和高效的沟通方式。
同样,一些肢体语言的手势和姿势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截然相反的含义。
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要注意言辞的选择,并避免使用引起误解或冲突的肢体语言。
四、用餐礼仪在不同文化中,用餐礼仪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用餐时通常会使用刀和叉,食用合适的份量,优雅地进食。
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人们习惯使用筷子,共享菜肴,认为多吃一些是对主人的尊重。
因此,在跨文化用餐中,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餐桌礼仪,尽量遵守当地的规范,以避免尴尬和误解。
五、服饰和外表不同文化对服饰和外表的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一些文化中,穿着正式和得体的服装被视为尊重他人和场合的表现。
而在一些文化中,注重个人舒适和自由,对穿着并不特别讲究。
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文化背景,做出适当的着装选择,并对他人的服饰选择保持包容和理解。
从微观到宏观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
广告书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成为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被引进中国以来,在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下,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研究。
有的研究者从词汇、语用入手,有的则偏重非语言交际和交往习俗;心理学家通常着重社会心理分析,而另外一些学者则牢牢抓住价值观念这一中心环节。
胡文仲先生认为,大家在研究工作中应协同作战,适当分工,还应注重实证研究和价值观的研究,如有可能也应与国外的同行多多开展合作交流。
《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不仅完整记录了胡文仲先生三十余年来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了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
本书收录了27篇胡文仲先生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的相关著述,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的10篇论文。
从《文化差异种种》《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到,胡文仲先生很早就认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文化教学沿革”的观点。
总体而言,这部分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从语言交际出发、从教学入手的研究视角,同时《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一文也揭示了其从关注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转向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轨迹。
第二部分的8篇论文主要展示了胡先生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及重要观点,通过标题可以发现,作者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焦点逐渐推向了更为宏观和国际化的层面,并进一步向实证方面延伸。
这应该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胡教授广泛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关,由此带来的研究视域的拓展,也在一段时间内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第三部分收录了9篇胡先生的会议发言、书评和培训等方面的文章,主要关注跨文化交际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流的频率也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显得尤为突出。
礼仪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都有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重要。
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来说,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礼仪文化是建立良好关系和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礼仪表现出尊严、尊重和优雅的一面。
礼仪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礼相待,本着相互尊重和友好的原则,建立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包括动作、语言、服装等方面的表达和展现。
礼仪对于解决文化差异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1. 礼貌与尊重的差异在德国,人们在公共场合会彼此微笑,虽然不会大声招呼,但对方也能一眼看出你对他们的尊重和礼貌,这是德国人民所崇尚的礼貌文化。
与之不同的是,在日本,向别人鞠躬是表示尊敬和礼貌的一种方式,鞠躬的深度表示对方的地位和尊重程度,这也是日本礼仪文化的一种表现。
2. 礼节和社交场合不同的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礼仪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文化对礼节的理解也会略有不同。
在中国,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节,座位的位置、点菜的方式和场合的气氛都会影响到礼仪的表现。
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餐桌礼仪更加重要,在餐桌上的行为举止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 knives and fork 的使用方式、桌布的摆放位置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礼仪约定。
3. 身体语言和礼仪的差异人们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也需要注意。
例如,当面对专业领域的人,人们需要学会合适的眼神和姿势,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认真的态度。
而在一些非专业的场合中,人们可能会选择更加随意、自然的姿势和眼神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三、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1. 了解对方文化了解对方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到对方的文化环境中,在沟通过程中弥合文化差异,加深双方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
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
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
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
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
”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
“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
”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教案:微观视角下的文化现象研究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教案:微观视角下的文化现象研究在当今社会中,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文化更是被高度重视。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教学课程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机会。
不仅仅是教予青年人文化的奥秘,同时也应该关注微观视角下的文化现象,这与每个人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概念,涵盖着广泛的范围。
文化包含着人们某个社会做出的思想、价值观、行为及各方面的无形遗产。
在人类漫长的历程中,文化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
文化不仅可以使人类学习到历史和传统,还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自我认同、维系内在的联系。
在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了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个人、社区和世界各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现象对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着相当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社交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改变了人们沟通、协作、参与、配合等多方面的方式。
实际上,社交媒体的流行以及它与人们的互动方式的改变,已经不仅仅影响个人,而是开始影响到商业和政治。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组织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偏见、态度和感知,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微观的文化现象。
在学校、商业、家庭和政治环境中,文化传承和演变非常重要,这些地方的偏见、习俗、语言、象征和举止都有机会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信念。
不可否认的是,微观视角下的文化现象不仅对我们理解约束性文化与独特性文化的区别很重要,还需要我们了解如何处理当地文化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平衡,以及元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平衡。
要理解一个文化现象,通常既需要宏观视角,也需要细致入微的微观视角。
高中生在学习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微观视角对文化现象的影响。
在学习各国文化时,应有深入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不仅仅是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传统,更应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是何如体验到文化。
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
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和深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和英国,分别作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代表,其社交礼仪差异显著。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中英两国在社交礼仪方面的异同,以增进对两种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推动中英两国在社交场合中的和谐互动。
我们将围绕见面礼仪、餐桌礼仪、礼品赠送、言谈举止等关键方面,逐一剖析两国文化中的社交规范与习惯,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图景。
1. 简述社交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社交礼仪不仅是一套行为规范和交往准则,更是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交流中的障碍。
了解和尊重他国的社交礼仪,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冲突至关重要。
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社交礼仪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中国文化注重礼貌、谦逊和尊重长辈,而英国文化则更强调礼貌、绅士风度和个人隐私。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对中英社交礼仪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比较中英社交礼仪中的具体行为、语言表达和习俗规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社交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对比研究中英社交礼仪,我们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2. 提出研究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的目的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成为影响跨文化交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之关系探析
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之关系探析摘要:微观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行为,宏观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
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社会规则是微观社会行为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契合点。
社会规则的变迁经历新创、修正和稳定三个阶段。
微观社会行为推动社会规则的变化,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导致宏观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微观社会学;宏观社会学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学界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尚在探讨阶段。
现有研究不仅对两者之间的契合问题(此问题早已提出)没有进行有效处理,而且对两者之间的区分也没有探讨清楚。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探讨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一是探讨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之间在研究对象、视角、假设和成果形式方面呈现的相异之处。
二是寻找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之间的契合机制。
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对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框架作了预设,也总结以往著名社会学家对两者之间契合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简短的评述。
一、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的差异社会现象主要有两类: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
微观现象通常表现为社会行为,宏观现象通常表现为社会结构,因此,我们也可以用社会行为代替微观现象,而用社会结构代替宏观现象。
相应地,社会学的分析也可以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层次。
一般来说,社会学家采用微观的分析方法研究社会行为,用宏观的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结构。
有时也将前者称为微观社会学,后者称为宏观社会学。
微观社会学涉及的社会行为根据主体的范围,可以区分为四种: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民族或国家行为。
由于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和民族或国家是由社会个体组成的,离开了社会个体,它们就无法存在,因此可以说,社会行为总是由社会个体实施的行为。
如此看来,社会行为有两种情形,一是自主发生的,属于个体层次;二是必须与一定范围的他人协作,属于团体层次(包括群体、组织和民族)。
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化交际论⽂关于跨⽂化交际论⽂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下⾯是⼩编精⼼整理的关于跨⽂化交际论⽂,欢迎⼤家分享。
跨⽂化交际论⽂篇1 【摘要】 在全球经济⼀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化交际逐渐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在跨⽂化交际中,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之间价值所体现的差异性很容易给双⽅交流带来障碍,为此,对这种差异性进⾏研究,有助于不同⽂化背景的⼈在跨⽂化交际中避免或减少误解和冲突,本⽂以中美价值观为例,对这两种价值观产⽣的⽂化差异进⾏对⽐分析,以利于更好的了解中美价值观,促进中美跨⽂化交际。
【关键词】 跨⽂化交际的论⽂ ⼀、引⾔ 随着我国经济等诸多⽅⾯的⽇益强⼤及全球⼀体化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不同的⽂化背景和价值观,当进⾏跨⽂化交际活动时,中美两国作为东西⽅⽂化代表,常常会出现交际阻碍和⽂化冲突。
最直接的⽅式是介绍两国的⽂化差异和⽂化习俗。
但⾃Cluc khohn(1961)等⼈提出了“价值标准”的概念之后,⼈们逐渐的开始认识到了解中美两国之间的⽂化差异仍然⽆法避免跨⽂化交际障碍。
庄恩平(1997)提出将了解双⽅的价值观作为促进跨⽂化交际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
为此,⽬前的形势需要我们关注西⽅⽂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该对⽐的对我国的⽂化价值观进⾏了解和研究,这也是成功进⾏跨⽂化交际的有效⽅式。
⼆、跨⽂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分析 Hofstede(1980)认为“价值观是跨⽂化交际的核⼼,⽀配并且决定着⼈们的态度、信念及⾏为。
”跨⽂化交际是各国经济、政治等诸多⽅⾯发展的共同需要,其复杂性来源各国⽂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
⽂化决定了每个国家的价值观,⽽价值观⼜是道德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企业实施文化整合对策研究
( 整合 同化 的过程。跨文化企业 的文化整合过程可以分 为四个 四) 管理企业主动整合企业 内外部资源,实现对 多文化环境与多元化员工 阶段: 探索期、 碰撞期、 整合期 以及创新期。图 l 中的两根 曲线所表示 的 的同化 , 建立具有独特性 、 主动性、 发展性、 层次性特征的管理组织与结 是四个阶段中文化冲突的大小。 这两种曲线的形态都是可能发生的, 即
关键词 : 跨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 F7 A
2整合 同 、 化理论是一个系统理论。 对于跨 国企业主文化、 企业同部
门子文化均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研究 3整合 同化理论是在共 同管理文化模 式的基础上发展总结 出的理 、
2 世纪是信息时代 ,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经营与合资企业的 论 , 跨 并与一些相关理论有相通之处。例如, 莫朗以“ 最佳协和作用 ” 来评 浪潮席卷全世界 。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不仅是资金 、 、 技术 人员的交流, 价跨文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 阿德勒也在其“ 文化协调配合论 ” 提 出 中, 还包括管理、 文化的流动。企业文化作 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 存在着显 了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协调的方向、 处理方法和有益建议等。 著的差异。按照南希 ・ 爱德勒的观点, 文化差异在组织 内的解决有三种 4整合同化理论指出, 、 成功的跨文化管理必须是跨文化企业作为 方案可供选择: 以一种文化支配 、 一是 压制另一种文化 为特征的“ 凌驾” 方式; 二是以有 意忽略 、 回避文化差异, 从而实现求同存异 为特征的“ 折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
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
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
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
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
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
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
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着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
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
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
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
作者: 孙咏梅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言文学
页码: 104-107页
主题词: 跨文化交际 话语分析 互动社会语言学 语境提示 背景预设
摘要:互动社会语言学把多样性的研究置于日常话语中,并通过对话语及其背景因素的详尽分析,了解其中折射的当地信仰和价值体系的信息,弥舍了跨文化交际的宏观研究和话语分析的微观研究之间的研究裂隙。
本文先对跨文化交际和话语分析的研究理念作简要评述,然后分析把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互动社会语言学对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整合及整合的具体方法。
Young Yun Kim的跨文化适应与传播整合理论:概念、模型与评价
Young Yun Kim的跨文化适应与传播整合理论:概念、模
型与评价
叶春丽
【期刊名称】《东南传播》
【年(卷),期】2022()9
【摘要】美国韩裔传播学者Young Yun Kim提出的跨文化适应与传播整合理论
是目前传播学角度跨文化适应研究较为完善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整合了宏观与微观、长期和短期、问题/学习视角、同化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跨文化适应的核心是个体通过新文化学习和旧文化削弱实现的内在转变,其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之
间的契合,而传播是驱动这一过程的关键。
该理论诞生以来在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得到广泛应用,却尚未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所熟知。
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概念、
模型和评价,并评述了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叶春丽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传播双维度理论中的整合策略
2.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
3.助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中国文化传播——以基于“EEE”模式的来华留学生跨
文化适应服务实践为例4.顺应与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希尼诗歌隐喻研究5.顺应与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希尼诗歌隐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第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
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
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的“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
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
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
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
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
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
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
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
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礼貌研究:微观与宏观研究视角整合之契机
作者:刘潇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09期
摘要: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的热门话题,而由于理论匮乏和概念不清,跨文化礼貌研究却发展缓慢。
本文由跨文化礼貌研究的特性入手,说明其对整合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微观与宏观层面有天然优势,并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说明跨文化礼貌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所面临的困境,指出跨文化礼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语言、交际、文化,对推动跨文化语用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礼貌;文化;跨文化礼貌;本体论;认识论
跨文化礼貌是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但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各种定义、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论等问题争论不休,跨文化礼貌研究发展相对缓慢。
本文认为,这些争论其实是对“礼貌”与“文化”两个概念的本体论和认知论之辩,而跨文化礼貌研究要解决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跨文化语用学微观与宏观研究的整合。
跨文化交际者的特殊性使跨文化礼貌将微观与宏观两种视角联结起来,从这个议题人手,可以为深入了解语言、交际、文化等打开一扇方便之门,将有力推进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
一、礼貌与文化
在过去的30年里,在语用学研究领域,礼貌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
从文化主体角度来看,对礼貌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类:文化内礼貌研究,即研究某一文化中的礼貌言语行为,如对汉语、英语、少数民族语言等的研究;文化间礼貌研究,或称礼貌对比研究,即研究不同语言中的礼貌策略的异同;跨文化礼貌研究,即研究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对话人交流所使用的礼貌策略。
其中,关于跨文化礼貌的研究寥寥可数,而前两类研究的成果数量可观,相关文献不计其数。
那么,为什么跨文化礼貌研究会遭受冷遇呢?首先,跨文化礼貌研究缺少完备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Goffman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面子”的概念,到Brown&Levinson在此基础上形成“面子理论”,再到Leech提出“礼貌原则”,关于礼貌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文化内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及特点以及不同文化系统的礼貌对比。
而其他礼貌理论,如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虽然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交际,却没有对“礼貌”进行明确定义,难以推广并用于跨文化礼貌研究。
事实上,“礼貌”至今并无统一定义,究竟何谓“礼貌”,何谓“不礼貌”,何谓“过度礼貌”,语言学家一直难以达成共识(Eelen,2001;Haugh,2007;Watts,2003)。
此外,人们倾向于认为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要建立在对文化间礼貌异同的理解之上(Gudykunst,2002)。
也就是说,对礼貌言语
行为的研究和认识要经历从“文化内”到“文化间”,再到“跨文化”三个阶段。
但正如Haugh (2010)指出的,着力于跨文化语境下的礼貌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人地了解现存礼貌研究中方法论及理论方面的困扰。
其中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是如何采集和分析数据。
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过论述(Eelen,2001;Haugh,2007)。
一些研究者选择在谈话录音后对参与者进行回访(如Spencer-Oatey,2005),观看录像并自评,这样可以避免漏掉研究者作为“局外人”无法发现的问题。
但由于回访和评价的滞后性,被访者并不能在自评时做出与录像时完全一致的反应。
另一些研究者借鉴了民族志的方法,既采访对话的参与者,也采访社群中其他不参与交际的观察者(如DuFon,1999)。
但这些方法仍无法避免采访滞后性的固有缺陷。
二、跨文化礼貌
谢朝群与林大津(2006)曾提出:“语言表达的究竟是谁的礼貌?……语言的礼貌与语言使用者的礼貌是否永远对称、一致呢?”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话者所隐含的不同价值观、礼貌观,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Haugh(2010)指出跨文化礼貌策略不是单纯地将礼貌套话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实际上,交流双方不仅要理解所使用的语言,还要能认同并欣赏使用该语言的参与者所属的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话者可以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即在交流中用对方的文化系统取代自身所属系统)或消极礼貌策略(即承认并接受对方与自己既无文化联系也无共同兴趣)。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跨文化交际者会较大程度地忽视或容忍在自身文化中被视为“冒犯”的行为,但采取积极策略会增进双方联系,消极策略则使双方产生疏离,继而产生冒犯感。
跨文化礼貌的一个核心课题是交流中“冒犯”产生的原因,分析说话人为何被(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听话人误解为不礼貌,或说话人采用的礼貌策略为何会失败。
不少研究者从文化差异出发,主要着眼于言语行为的分歧、对具体情况预期的分歧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分歧。
其中,言语行为和预期两方面的分歧主要来自于语用迁移、缺乏共识等因素(申智奇、何自然,2010),社会文化价值的分歧则与认知、价值观等息息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分歧在文化内交流中也时有发生。
国内关于跨文化礼貌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分歧的产生并将其归因于“文化”(唐兴红、刘绍忠,2004)。
诚然,跨文化礼貌研究不能回避文化差异,但一味地专注于“失败策略”未免夸大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会对跨文化礼貌理论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归因于“文化”是一种过度概括。
它忽视了文化不均质的特性,忽略了文化内的个体差异,对“文化”“社会群体”等进行了先人为主的概念化的规定。
这种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原理系统容易使研究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
其次,归因于“文化”容易导致不可知论。
如Gumperz和Gumperz所述,“单语者与多语者的区别不在于用语言做什么,而在于如何用语言做这些事”(转引自Kecskes,2014)。
因此,
多语者并非“异常”的交流者。
尽管语言系统受不同文化体系的综合影响,其言语行为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可以被研究、被认识的。
因此,跨文化礼貌研究的假说或理论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推广应用于分析不同语言文化系统间的交际,否则,跨文化礼貌研究就没有意义,因为语言学家不可能穷尽各种语言相互交流的排列组合。
因此,跨文化礼貌研究不能囿于分析“失败”或“成功”个案的微观层面,也应兼顾探索社会群体(文化)间语言交流规律的宏观层面。
三、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
整合微观和宏观视角对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
微观视角关注个体间的互动及其中的认知过程;宏观视角侧重于刻画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语言使用的规范和预期。
在分析语言现象时,从微观向宏观层面推进容易产生“过度概括”;而从宏观向微观层面延伸则很难满足实证的数据支持。
因此,多数研究者都没有将二者整合,而是作为两个互补层面,独立进行微观或宏观角度的分析。
跨文化礼貌则是协调两个层面的契机。
首先,跨文化研究自身结合着两个层面的因素。
如前文所述,现有的跨文化礼貌研究多将分歧归因于文化,其实是默认了参与者在交际中“求助”其所属文化,属于跨文化语用学的宏观视角;而反观这些研究本身,又是出于分析个体互动的微观视角。
故此,尝试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宏观文化因素如何作用于微观个人不失为一条二者兼顾的途径。
其次,“礼貌”本身是微观与宏观视角的另一个联结点。
礼貌的建立要满足在个人评价与社会期待之上。
换言之,判断礼貌既涉及到微观个人层面的认知,即听话人对说话人的判断;又涉及宏观社会群体的认知,即他人(所处特定文化系统)对说话人的判断。
作为协调微观与宏观研究的突破口,跨文化礼貌研究亟需相适应的研究方法。
如Eelen (2001)所述,在研究中以所谓科学标准判断说话人的对错,会使理论失却对分析对象的把握。
因此,观察者和研究者万不能走上本体论的道路,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来判断现实中的说话人。
一些研究根据副语言或非语言的暗示判断交际参与者的礼貌取向,以期得出更真实的结论。
但并非所有的对话都有明确的暗示,且不同的对话人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交际策略。
因此,在跨文化礼貌研究中,研究者有必要了解参与者自身对某一言语行为是否礼貌的真实判断。
四、结语
目前,跨文化礼貌研究仍有很大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献的相对匮乏和研究方向的过度集中。
要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就必须跳出分析“失败”、研究个案的传统模式,转向探索“宏观文化因素作用于微观个人”的规律,以期早日建立具有普适性的跨文化礼貌假说和理论。
总之,跨文化礼貌研究不应遭受冷遇,礼貌研究的重点应尽快转向跨文化视角,通过这个“微观与宏观研究的联结点”掀开对言语行为认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