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介绍

合集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和注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和注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和注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和注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于玄宗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一说作于开元十三年)。

该诗是李白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七绝,古往今来,备受推崇,明人陈继儒曾誉之为“送别诗之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和注释,希望能帮到大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比较两首诗的诗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我会写
mènɡ

结构:上下 音序:M 部首:皿 姓孟 组词:孟子
hà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氵 浩荡 组词:浩大
línɡ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阝
组词:丘陵
注释:
1、故人:老朋友。 2、烟花:形容花开得 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3、西辞:辞,就是辞 别,黄鹤楼在扬州的 西方所以说“西辞”。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意: 我的好朋友在繁花似锦的 阳春三月,从黄鹤楼出发,乘 船东行去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尽:消失 2、唯:只 3、碧空:碧蓝的天空 4、天际:天边
帆船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 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的心 已随滚滚江水东去,他心中有 太多的不舍。
李白看着孟浩然远去的小船,迟迟不愿离 开,你觉得李白会怎么跟老朋友告别呢? 再见了,老朋友!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一起 饮酒作诗,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谈人生 谈理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叙事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借景抒情 唯见长江天际流
陵墓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舌 辞行 组词:辞别
wéi

结构:左右
音序:W 部首:口 唯独 组词:唯一
去、到

李白
诗题给我们哪些信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人物: 孟浩然和李白
事件: 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 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及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及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及赏析李白故人西辞4黄鹤楼,烟花5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一江一天际流。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一江一。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5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一光。

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在西面的黄鹤楼即将与我辞别,在这春一光烂漫的三月,烟雾弥漫、繁花似锦,他将乘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

孤单单的一只小船越走越远,只留下一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江一水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开阔之美】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意境壮美。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一江一天际流。

”老朋友乘坐小舟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而送行的李白依然伫立于一江一边。

这时只有一一江一汹涌的波一浪一,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

李白像用电一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

到水天一交一接处,帆影没有了,只剩下浩浩荡荡的一江一水流向天外。

这时候,读者和送行者会一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画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

诗人制造的开阔空间,让人读了以后,余味无穷。

【赏析】写作离不开写景、抒情,但能够将写景与抒情达到高度融合,却不容易。

李白在这首诗中就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要想在写作中给景色以生命,使它具有长远的艺术效果,那么在吸取这一景色时,不仅要准确地表达,还要融入个人真情实感。

李白在这首诗里,把送别的依依之情,融于自然景色中来表达,情即是景,景即是情,这就是我们写作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启示】惜别友人,歌咏生活,寓情于景,在李白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融合。

试想一个对生活麻木、对友情淡漠的人是不会这样诗意地表达离别的,也不会这样用心写景,写出如此不同凡响的诗句。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一爱一,对大自然的无比崇拜。

他纵一情山水,陶冶一性一灵,滋养人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描述了诗人送别好友孟浩然离开黄鹤楼、乘船往广陵的情景。

原诗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旧友、亲密的人。

西辞:向西离开。

黄鹤楼:古代名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烟花三月下扬州:形容春天的景色繁华美丽,指三月时扬州的烟花盛放景象。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故人离开黄鹤楼,告别杭州,前往扬州。

诗人以黄鹤楼为起点,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同时通过烟花三月下的扬州景色,表达了春天的繁华和美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孤单的船只。

远影:远处的倩影。

碧空:蔚蓝的天空。

长江:中国第一大江。

天际:地平线。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目送故人的离去。

诗人看到孟浩然乘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下的长江天际线上。

通过描述孤独的船影在广袤天空中的消失,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孤独的感受。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黄鹤楼、烟花盛放和长江的景象,展示了离别时的凄美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黄鹤楼象征着友谊与离别,而长江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诗人以凄凉的情感和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别离的哀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导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原文】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 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 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赏析】(一)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孟浩然的诗十首

孟浩然的诗十首

孟浩然的诗十首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婉约细腻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他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下面将介绍孟浩然的十首代表作品。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恢宏壮丽的景色描绘,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刻画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3.《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高一望古,胜事重如今。

这首诗以宋代诗人陆游思古怀古的题材作为创作背景,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向往之情。

4.《遣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5.《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之感,展现了孤帆远影的美好意象。

6.《秋登宣城谢朓楼》庾楼西望陇头雁,将军下马客舍中。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主线,反映了人物心情的起伏和对乡愁的感怀。

7.《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首诗以诗人回忆故友之情为线索,表达了对友情和故居的思念之情。

8.《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以春夜雨水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9.《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10.《杂诗六首·其五》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以自述和自传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成长之路。

以上是孟浩然的十首代表作品,这些诗篇流传至今,通过孟浩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厚意的抒发,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这些作品既描绘了美丽的风景,也勾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产生共鸣和思索。

离别古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离别古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离别古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

尽:消失。

8。

唯见:只见。

9。

天际:天边。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

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

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

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孟浩然诗集及生平介绍

孟浩然诗集及生平介绍
孟 山 诗 人 星
孟 浩 然
——
孟浩然(689—740), 名浩,字浩然,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 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解闷十二首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风流天下闻
诗 文 少 年
孟浩然出生在襄阳城中的
一个书香世家,与弟弟一起读
书练剑。23岁与好友张子容归
隐鹿门山。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广交朋友,与李白成为莫逆之交。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流 尽 州 楼之
。 , 。 ,广
二、生平:诗文少年→漫游求仕→入京不仕 《春晓》《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宿建德江》
三、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闲适恬淡。
告 辞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复忆襄阳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孟 浩 然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翻译】 【注我解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1.建茫德茫江暮:色在浙给江游省子,新新添安几江流分径乡建愁德。的一段。 2.移旷舟野:无靠垠岸。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3.烟江渚水:清弥澈漫雾更气觉的月沙与洲人。意合情投。
陵李 白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岁暮归南山》

励志古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宋代诗人李煜的作品,被誉为“古
今乐府之上”。

这首诗把孟浩然去世后留下来的遗憾,表达得
非常凄美动人,语言优美,情怀深厚。

文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句将叙事推到过去,化被哀思为对曾经的淡淡怅惘和追忆,表达出作者思念孟浩然的情感。

而“白云千载空悠悠”则引出空然一片,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暗示生命的易逝与时间的无情。

下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的是汉阳的景色,大量的形象是比喻,将汉阳的风景和孟浩然的形象融为一体,令人联想到孟浩然曾经离别的壮志凌云的背影,看到沉痛和无奈。

最后,作者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将文章的最后一抹柔情铺陈而出,唤起歌者,也唤起读者的深深怅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抒发了对故友深厚的思念,它不论是从文学美感上还是从抒情艺术上表达了一种无限的感伤,又蕴含着励志的意义。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优秀13篇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优秀1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仙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每每读起这首诗都能感受到当值不舍的离别之情。

山草香分享了13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篇一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二教材简析:本课编排的三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的著名诗作。

三首诗都是描写送别朋友时,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浓浓深情。

教学目标:1.学会“浥”一个会认字和“孟、陵、鹤”三个会写字。

2.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并能试着背下来。

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

4.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浥”一个会认字和“孟、陵、鹤”三个会写字。

2.借助注释,理解每一首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具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资料,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人问处处有真情。

亲情是伟大的,友情是珍贵的,爱情是甜蜜的,而陌生人间的情感则是崇高的。

这些情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醉心的感动。

这些情为我们演绎着人世间的真、善、美。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去用心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3.教师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二、正确读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逐首指名朗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结合朗读评议,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

孟浩然的《登黄鹤楼》古诗

孟浩然的《登黄鹤楼》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二、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
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告别了,李白就请孟浩然去黄鹤楼里面去喝酒,他们喝着喝着,李白说:“您走了,就没有人陪我作诗了。

”孟浩然说:“ 是呀,以后没人和我聊天了,也很少见面了,您以后要好好保护您的身体呀,哎!这下面有一条船,咱们下去吧,用这条船送您吧!”。

“好吧!”。

说着,就下去了。

孟浩然快上船的时候,李白说:“老孟,我并没有带一些礼物送给您,只是用一首诗来当作我给您的礼物,那首诗是《望庐山瀑布》。

”后来,李白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后,孟浩然就要走了,李白把望着孟浩然的那只孤独的船,看着繁华四景的春色,掉下了眼泪。

孤独的那一只小船越来越看不清了,只见长江向天边流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范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发哀思的长诗,诗中表达了对好友孟浩然的感慨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别出心裁地运用了黄鹤楼的意象,并用白露、江楼等名物来暗示时间、地点和心情,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各种景色和情感。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的深沉的情感和对友谊特别珍视的态度,其中的用词和描写也很独特。

在这首诗中,重点是要表现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孟浩然的思念,杜甫在诗中不断地表达自己的哀思,通过对美好的景色和艰辛的旅途的描写,突出了思念的强烈感受,并在最后一句中表达出了对好友孟浩然的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用词方面主要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暗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从而使诗歌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描绘。

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话用生动的描绘技巧,把人们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风景与意境相得益彰。

又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这两句表达出了绵长的时间,感人至深。

这些用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整篇诗歌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并且画面感十足。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诗歌的构思和表达方面,表达的情感要真挚,声音要婉转,而且语言要凝练,显得简短而有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很好地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之处。

范文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文中的情感表达深邃动人,不仅表现出师友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旅途经历。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长诗,叙述了杜甫在送别孟浩然于黄鹤楼时的情景。

诗的主体是师友之情,表达了杜甫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情感落地,意境飘逸,空灵生动。

具体而言,诗以黄鹤楼为背景,诗人在这里与友人相别,思绪万千。

诗中有三个场景,第一个是送行,第二个是旅途中的景观,最后一个是感慨未来远离故乡。

在用词方面,杜甫运用了丰富的像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词语具有深入人心的含义,比如:“白日登山望琐闼,黄昏饮马傍流沙。

李白在山东写的诗

李白在山东写的诗

李白在山东写的诗李白,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

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正是在他漫游山东期间创作的。

本文将介绍李白在山东写的几首著名诗作,展示他对山东大地的热爱和诗意的表达。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李白在山东行经黄鹤楼时写下的诗作。

诗中描述了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黄鹤楼和广陵之美的赞美之情。

李白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黄鹤楼的宏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他的诗句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豪情壮志。

二、《青泥何盘盘》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山东时,经过泰山而写下的。

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和壮丽,表达了李白对山东巍峨山岳的景致的深深喜爱。

他以大气磅礴的词句,形容了泰山层峦叠嶂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壮观的山势和广阔的天地。

这首诗展示了李白对山川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视觉和感受力。

三、《听蜀僧浚弹琴》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山东期间,在济南遇到了一位名叫蜀僧浚的高僧,被他悠扬的琴音所吸引,因此写下的。

诗中李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蜀僧浚的琴音回荡在山谷间的美妙场景。

他以形容山东山水的瑰丽景致,与蜀僧的琴音相辅相成,让读者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他对天地间各种声音的敏感。

四、《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李白在山东游历途中,经过江苏扬州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

诗中李白以富有激情的笔触,描绘了凤凰台的壮丽和江南水乡的秀美。

他以形容凤凰台上繁花似锦的景象,展示了山东大地的富饶和魅力。

这首诗以其辞藻华美和情感深沉,留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

总结:以上四首诗作展示了李白在山东写的著名诗作。

他通过对山东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这些诗作以其豪放、雄浑的气势和优美的词句,传承了李白诗歌的特点,更加丰富了他的创作风格。

李白的诗作不仅展示了山东大地的魅力,也揭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这些诗作通过文字的艺术表达,将李白对山东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是和孟浩然小故事

李白是和孟浩然小故事

李白是和孟浩然小故事【篇一:李白是和孟浩然小故事】孟浩然生平,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

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他这一生在艺术的成就高过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但是却和孟浩然生平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

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他这一生在艺术的成就高过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但是却和王维并称“王孟”,诗歌广受后人传诵,也算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孟浩然的生平吧。

孟浩然画像寄情于山水。

737年的时候到幕府入职,但是不久便返回了故居,小编想习惯了山水的人,怎么可能习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

第二年孟浩然背上生了顽疾,严重到只能卧床,不想后来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多位好友过来探望。

经过几年的修养背上的疮也将痊愈了,但是王昌龄在被贬的途中路过襄阳,便去拜访了孟浩然,孟浩然心生欢喜,和王昌龄把酒言欢,完全忘记自己长疮不能乱吃东西,后来疮恶化,不治而亡,享年51岁。

这就是孟浩然的生平,曲折过,也平静过。

于孟浩然而言,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与友人一起寄情于山水的时候吧。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世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们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画像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军旅诗是他主要的著作。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以,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是王维诗作的重要特色。

另外,王维的山水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简单的语句里饱含着浓情。

而且王维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诗里渗透着深刻的禅意,流动而又空灵。

王维的很多诗都是清冷而幽寂的,仿佛脱离了尘世纷扰,充满了禅意。

而孟浩然未曾入仕,以隐士终身。

他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

他的诗主要是表达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以及羁旅生活的愁思,其诗风清淡而自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读

《黄鹤楼送之广陵》朝代:唐代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读: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

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

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

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生平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他这一生在艺术的成就高过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但是却和王维
并称“王孟”,诗歌
广受后人传诵,也算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孟浩然的生平吧。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路过友人生活的村庄,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酒过三巡后,看着窗外村庄里各自做着手头上的事,田园生活闲适安逸,典型的农家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再聚的真挚情谊都在字里行间中流转,语言朴实无华,表达最真的感情。孟浩然的诗总是会伴随着各自景色,或田园、或山水、或草木、或建筑,无论是什么,孟浩然幕府入职,但是不久便返回了故居,小编想习惯了山水的人,怎么可能习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第二年孟浩然背上生了顽疾,严重到只能卧床,不想后来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多位好友过来探望。经过几年的修养背上的疮也将痊愈了,但是王昌龄在被贬的途中路过襄阳,便去拜访了孟浩然,孟浩然心生欢喜,和王昌龄把酒言欢,完全忘记自己长疮不能乱吃东西,后来疮恶化,不治而亡,享年51岁。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还为送别孟浩然创作了一片千古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据说当时孟浩然要出门游玩,而李白有事不能结伴一起,就在黄鹤楼设宴为孟浩然送行,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帆船,李白内心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写出来祖国的山河壮美,以及渴望和友人一道远游的遗憾,可见两人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人一辈子那么长,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能得一知己,还求什么呢,李白孟浩然无疑是令人羡慕的。
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短小而好记,最耳熟能详的要数《春晓》,虽然已过去很多年,小编现在还是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诗歌描写了春天草长莺飞、春寒料峭、花开花落的美好图景,一场春的聚会如期而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特别的艺术手法,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打动人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引人深思。草木一长一败,花开花落的转瞬,人生亦不过如此,语言简洁含义深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介绍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
大很多岁,两人认识前,孟浩然已经是诗满天下的大诗人了,李白一直对他仰慕许久,尤其喜欢孟浩然创作的《春晓》。李白为见“偶像”一面,便前去孟浩然隐居的襄阳拜访,孟浩然听说李白要来拜访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整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很好的朋友,可以说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两人时常一起饮酒、作诗,谈人生。谈抱负。
这就是孟浩然的生平,曲折过,也平静过。于孟浩然而言,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与友人一起寄情于山水的时候吧。
孟浩然的代表作
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与王维在唐朝并称“王孟”,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诗歌被收录在唐诗
三百首中,还有被收录在语文课本中,从很早的时候便被世人传诵、学习。那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呢,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
中心思想
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表达了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
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其实,孟浩然的生平还是比较曲折的,但孟浩然也在波折中得到过宁静。689年,孟浩然出身在一个有恒产的书香世家,既然是书香世家,少不了要研习诗书,年少时以读书为主,23岁在鹿门山隐居,奠定了以后的隐居路。而后可能是觉得大丈夫读那么多书不能不用,自己也想做出一番成绩,便开始了他的求仕之路,经过漫游求仕、入京求仕都失败后,心灰意冷的孟浩然再次选择隐居,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却在这段隐居时光里,有幸结识李白,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后在李白离开后,孟浩然开始四处漫游,寄情于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