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甘农2号小黑麦在云贵高原的生产性能研究
43
甘农2号小黑麦在云贵高原的生产性能研究
赵 方 媛1,王 文2,陈 平2,杜 文 华1
(1.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2.云南省种羊 繁育推广中心,云南 寻甸 655200)
摘要:以甘农2号小黑麦为试验材料,以黑麦品系 C39为对照,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甘 农2号小黑麦在云贵高原地区不同播种密度 (170、260、350、440、530 万 基 本 苗/hm2)的 株 高、枝 条 数 以
及草产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 黑 麦 的 平 均 株 高、枝 条 数 和 平 均 鲜 (干)草 产 量 均 显
为耕地,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等 现 象 极 其 严 重 。 [1] 随着农业产业结 构 调 整,在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的 同时,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大,种草养 畜 的意义越来越 大 。 [2] 云 贵 高 原 气 候 优 势 显 著,大 力 发 展草牧业具有较 高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种 植 青 贮 玉米、黑麦、小黑麦、光叶紫花苕等优质高效 饲 料作物, 实现一年两季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土地 利 用效率, 还可以生产优 质 饲 草 。 [3] 因 此,研 究 饲 草 在 云 贵 高 原 的生产性能,挖掘其生产潜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草 牧 业
著高于黑麦。随着播种密度增加,小黑麦和黑麦的平均枝条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播种密度为 350 万
基本苗/hm2时平均枝条数最多。从播种密度和牧草种类交互作用分析 ,播种密度为530 万 基 本 苗/hm2
种植方式对黑麦草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0 8
响, 结果 表 明 , 贵 草 1号 多 花黑 麦 草 的 最 佳 播 种 量 为 3 . 8 k g / 6 6 7 m , 其 鲜草 产量在3 0 0 0 k g / 6 6 7 m 以上 , 同 时平均 单株 分蘖数 3 2株 , 茎 叶比最小 , 适 口性 好 ; 施 肥 方面 , 尚以顺 等 以播种 量 、 有机肥、 氮、 磷、 钾作 为 试
基金项 目: 贵州省科 学技术厅项 目“ 稻 田轮作 黑麦 草优质 高产机 理研 究” ( 编号 : 黔科合 J 字[ 2 0 0 6 ] 2 0 5 4号 ) 。 作者简介 : 熊先勤 ( 1 9 7 1一) , 男( 仡佬族 ) , 贵州 道真人 ; 高级 畜牧师 , 主 要从事草地农业研究 ; E — m a i l : g z c a o k s x x q @1 2 6 . c o n。 r
性有较大影响 , 特别是 对根 系和产草 量影响 最大 , 采用翻耕 播 种是提高黑麦草产草量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 种植方式 ; 黑麦草 ; 生育特性
中图 分 类 号 : S 5 4 3 . 6 文 献标 志码 : A
的影 响 及 其 机 理 进 行 了研 究 ; 播 种量 方 面, 舒 巧 云
P e r e n n i a l Ry e g r a s s
XI ONG Xi a n・ q i n ,ZHANG Yua n‘ ZHANG We n. c ha o ,LI La n ,LUO Ti a n. qi o n g
,
摘要 : 为探讨种植 方式对 黑麦草 生育特性 的影响 , 以钻 石 T和 特高 多花黑麦草为材料 , 采用稻底撒 播、 浅沟撒播、 翻耕条播和 翻耕撤播 4种种植 方式进行 田间试验 , 结果表 明 : 播 种 方式对
沉默CCR和CAD基因培育低木质素含量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_胡可
沉默CCR和CAD基因培育低木质素含量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胡可1,2,严雪锋1,2,栗丹1,唐晓梅1,2,杨宏1,王艳1,邓洪渊1,马欣荣1*(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木质素作为维管植物的重要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次生壁中。
然而,木质素却是许多工农业加工过程的限制因素,例如在化学制浆、牧草消化以及木质纤维转化为生物酒精等过程中。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和肉桂醇脱氢酶(CAD)是催化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最后两步的关键酶。
本研究根据NCBI中黑麦草CCR和CAD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添加相应酶切位点,从野生型多年生黑麦草cDNA分离克隆CCR和CAD基因片段,分别构建了含正反方向目的片段的植物表达干扰载体p23-iCCR和p23-iCAD。
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入多年生黑麦草胚性愈伤组织,经过巴龙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获得导入了干扰CCR和CAD基因片段的转基因株系i-CCR和i-CAD。
常规方法测定相对木质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有9株i-CCR植株和11株i-CAD植株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分别平均降低了34.67%,33.86%,且生长正常。
本研究表明通过干扰CCR和CAD基因表达,可以获得低木质素含量的多年生黑麦草,为进一步培育易消化吸收的黑麦草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木质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肉桂醇脱氢酶;多年生黑麦草;RNAi;遗传转化中图分类号:S816;S546+.603;Q9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5-0072-12DOI:10.11686/cyxb20130509 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芳香族化合物多聚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次生壁,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共价结合,赋予细胞壁强度和硬度,为植物组织提供机械支持,使得植株向上生长。
木质素还使植物的脉管组织具有疏水性,便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长距离运输[1],还能保护植株避免病原体入侵[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课题申请指南农业部二〇〇八年四月前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切实提高牧草良种生产能力、质量水平,提高良种覆盖率和自给率,推动我国草业生产水平及其产业化进程,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点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集成创新,发掘优质、高产、高抗、多抗等基因资源、评价相关新基因资源的育种价值,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重要牧草特色种质材料,强化优质、高产与抗逆等性状的聚合与协调改良,选育适于全国主要生态区利用的当家牧草新品种(系),建立完善的规范化良种繁育和产业化体系。
为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针对我国牧草育种技术基础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新品种缺乏、牧草新品种覆盖和利用率低、牧草新品种选育与利用严重滞后于草业发展需求、区域发展不平衡、牧草良种的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从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两个层面,以主要栽培牧草为对象,在牧草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远缘杂交、倍性育种、多因素诱变及聚合选育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提升我国牧草育种整体技术水平,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进程,根据全国主要生态区域的牧草生产特点和需求,开展重要牧草新品种选育,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的牧草新品种、新品系和优异种质材料,提高我国牧草良种的自给率和覆盖率,开展良种繁育、种子与牧草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推动我国牧草良种的产业化生产进程,促进我国草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申请内容本项目按两个层面设计10个课题,其中牧草高效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设4个课题,区域性牧草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示范设6个课题。
9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萌发期耐钴性综合评价
本 试验 用重 金 属 钴 作 为处 理 因 子 , 比较 研 究 了 9
个 多花 黑麦 草 品种 种 子 的发 芽 特 性 , 为南 方 地 区钴 胁
摘要 : 9个 多花 黑麦草 品种 为材 料 , 究钴胁 迫对 多花 黑麦 以 研
量 不断增 加 , 尤其 是 南方 土 壤 中钴 的变 化 幅度 明显 比 北 方 土 壤 大 ¨ 而 多 花 黑 麦 草 ( oim mut rm , Ll l “ u o Lm. 是 中 国南 方 冬 季 禾 本科 牧 草 的 首 选 品 种 , 重 a ) 是 要 的优 良牧 草 , 以用 作 青 饲 , 作 干 草 、 贮 饲 料 可 制 青 等¨ 。但 钴对 多 花 黑 麦 草 影 响 的研 究 鲜 有 报 道 , 因
降 , J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的健康¨ 。钴是 维生 J
素 B: 的组成 成 分 , 植 物 生 长 的必 需 微 量 营养 元 素 , 是 在植 物 的生 长 过程 中有 重要 的作 用 J 。低 浓 度 的钴 会促 进 植物 的生长 , 是 过 量 的钴 会 阻 滞 植 物 的 生 长 但 发 育并 使 之受 到 毒害 J如 雪华 等 , 在小 麦 和 玉 米 的耐钴 性研 究 中发现 低 浓 度 的钴 对 苗 期 玉米 、 麦 有 小 促 进 作用 , 高浓 度 的 钴 则对 它 们 的生 长 有 明显 的 抑 而
过 各种 途径 进 入 土壤 , 成 土壤 严 重 污 染 。重 金 属 在 造
供 试 多花 黑麦 草 品种 9个 ,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畜 由
牧兽 医研 究所 提供 , 品种 及来 源 见表 1 。
中国牧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牧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孙进武,魏鹏飞,王跃栋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Email:wykissme@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取得的研究成绩,分析了我国牧草育种研究中存在的育种方法较为落后、优异牧草种质资源匮乏、良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而提出了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中心的解决建议.关键词:牧草育种,研究成绩,解决建议,生物技术1 中国牧草育种研究的成绩1.1 牧草种质资源方面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时代的到来,人类对各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牧草育种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首先,初步完成了我国牧草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入库保存。
现已查明我国牧草野生资源中至少有28科、184属、567种,共3296份材料具有保护、引种、育种价值。
国家牧草中期库已保存牧草种质3500多份,可保存20~ 25年。
另外,在我国不同气候带的生态区建立起5处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对一些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等开展了鉴定和评价,并建立起了中国牧草与草地资源网站,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长期库、中期库为核心,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为网络的保存体系[1]。
1.2 牧草常规育种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牧草育种工作者采用野生引种驯化、地方品种整理、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选择育种及杂交育种等基本的育种方法培育出一批新品种,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品种达250个,其中野生栽培品种40个、地方品种40个、引进品种6个、育成品种84个。
从国外引进包括苜蓿、三叶草、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樨等种质,为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一定基础。
大量引种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应我国不同地域的草种,如蔚县苜蓿、晋南苜蓿、柱花草、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并驯化了一批野生牧草,如羊草、老芒麦、无芒雀麦、黄花苜蓿、沙打旺、披碱草等。
人工选育种研究也有不少贡献,如吉林农业科学院通过系统选育培育出高产、抗寒、适应性广的公农1号、公农2号苜蓿新品种;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过杂交培育出抗寒抗旱的草原1号、草原2号、草原3号杂花苜蓿;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培育出了甘农1号、甘农2号、甘农3号、新牧1号、新牧2号、新牧3号苜蓿新品种等等[2]。
多年生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多年生黑麦草早熟禾科(Poaceae)黑麦草属(Lolium)植物,约10种,包括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饲草和草场禾草及一些有毒杂草(如毒麦〔L. temulentum 〕)。
高约0.3∼1公尺(1∼3呎),叶坚韧、深绿色。
小穗长在「之」字形花轴上。
多年生黑麦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麦草(L. multiflorum)萌芽早,为牧场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
毒麦常为有毒真菌侵染,其种子还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对于草场动物十分危险。
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
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
中文学名: 黑麦草别称: perennialryegrass二名法: Lolium perenne L.界:植物界科: 禾本科 属: 黑麦草属 种: 黑麦草种 分布区域: 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多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黑麦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1]。
具短根茎,茎直立;丛生,株高50~100厘米。
叶片窄长,边缘粗糙,深绿色,具光泽,富弹性。
叶脉明显,叶舌膜质,幼叶折叠于牙中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含4-15小花,单生于穗轴的每节,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对向穗轴,第一颖除在顶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颖位于背轴的一方,具5-9脉[2]。
第一颖常常退化,第二颖质地坚硬,有脉纹3~5条,长6~12毫米。
外稃披针形,长4~7毫米,质薄,端钝,无芒或有芒;内稃和外稃等长,顶端尖锐,透明,边有细毛。
颖果梭形。
种子千粒重1.5克。
多年生黑麦草(5张)编辑本段植物特性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
抗寒、抗霜而不耐高温,耐湿而不耐干旱。
遇35℃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阻,(二)种子与播种种子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级种子,收草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Ⅲ级种子均可。
无论是自产或是购入的种子都需在播前检测品质,确定级别,算出实际播种量。
5禾本科牧草-黑麦草属
沃土抗倒伏型黑麦草
一年生黑麦草不同品种在马里兰州 的干物质产量表现(公斤 / 公顷)
4/18 Barwoltra( 沃土 ) 2860 Triticale( 小黑麦 ) 1760
5/19 3052 1375
6/22 3149 935
总产量 9061 4070
与小黑麦的产量比 225 100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项试验对一年生黑麦草和小黑麦的营养价 值进行了比较。
意大利黑麦草是二倍体(diploid, 2n=2x=14)但人为变 四倍体(tetraploid, 2n=4x=28)也已培育成功. 四 倍体叶面积大,草长高。还有分蘖枝条粗空间大适 宜混播。幼苗活力四倍体强,但出苗后生长和持续 性,耐寒性二倍体强。
意大利无短日照也日长11小时以上出穗;多年生需低温 短日照。冬季寒冷不易选;黑麦等其他代替
沃土抗倒伏型黑麦草
沃土与小黑麦的饲用价值比
粗蛋白 总可消化养分含量 净消化能
沃土( 25 厘米)
33.0
83.7
88
沃土( 76 厘米)
18.2
73.6
76
小黑麦 (30 厘米 )
22.4
69.5
72
小黑麦 (7抗倒伏型黑麦草
种植与管理 :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 15-20 ℃,按 1 ~ 1.5 公斤 / 亩的播种量撒播或 20-30 厘米的行距条播。 可采用稻田撒播,即晚稻收割前 20 天撒播;或直接翻地 后条播, 行距为 20 ~ 30 厘米,播深 1 ~ 2 厘米。播 完后要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沃土对氮肥反应敏感,播前要施足基肥,出苗后在三叶期 和分蘖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施 5 ~ 10 公斤 / 亩的尿素 或复合肥。每次刈割后,也应追施 10 公斤 / 亩的尿素或 复合肥,促进再生。 沃土高度达 30 ~ 40 厘米时即可刈割,每隔 20 ~ 30 天收割一次,留茬高度为 4 ~ 5 厘米。
基于RAPD标记的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J un l f o t wet ies yfr to aie tr ce c dt n o r a o S uh s Unv ri o Nain l isNau a S in eE io t t i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然 学版 自
1 l
Ma 2 1 ol
( , 5 2 o) 引进品种 (, 0 5%) P 7. 4o /和 J 6 . 9 类群遗传 多样性较 高,表 明供试多花 黑麦草种质遗传 变异较低. 3根据结 果进行聚 p () 类及主成分分析, 明利用 R D标记基本上可将 4 表 AP 0份多花 黑麦草材料按地理来 源和品种类型聚为一类 .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种质 资源: A D;遗传变异 R P
多花黑麦草( l mm l ou a ) L i u i rmL m 又名意大利草, ou t l f 隶属早 熟禾科 ( o ca ) 麦草属(oi ) P ae e 黑 L l m 植物, u 原产地 中海沿岸, 分布于欧洲南部、 非洲北部及亚洲西南部. 在我国最适于长江流域各省种植, 2 世纪 3 年代开始 从 0 0 引进 中国,截至 2 纪 9 O世 0年代 末,先后从 德 国、荷兰 、丹麦 、美 国、新 西兰 等 国引进了 上百个 黑 麦草 属 牧草 品 种 , J进入 2 世纪, 1 大量多花黑麦草品种被引入国内进行筛选研究【 J 并已显现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j, 应I 直到 2 0 o j , 0 9年为止, 国草品种审定登记的多花黑麦草 品种 1 全 4个 J近年来,国外学者利用荧光原位杂 . 交、 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技术从细胞、 分子水平等对多花黑麦草遗传育种展开的研究. o e c R dr k等¨ 利用荧光原 i 位杂交技术检测草地羊茅抗锈病基因在多花黑麦草 中的整合位点及其物理图谱; i Ma o等… 利用 R L 、A L k FP FP 和 T A 标记建构 了多花黑麦草高密度连锁图谱, 图谱总长 14 . 平均 图距为 3 7 M,为多花黑麦草基 R S 该 244 M, c . c 因定 位、数量 性状 基 因座 、 分子 标记辅 助育种 等研 究提供 有利 的科 学依 据; mpry 等¨ 以根 癌农杆菌 介 导 的 Hu hes 副 植物基因转化把苇状羊茅的抗旱基因、尾状羊茅的抗冠锈病基 因转入到多花黑麦草体内, 并成功获得相应的转 基 因植株 . 而,国 内对 多花 黑麦草 的研究 起步 比较 晚,尽 管近 年来 我 国学者对 多花 黑麦 草属 遗传 育 种 研究 取 然 得新 的进展, 由于多花黑麦草种质来源的特殊性, 国内对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报道较少. 但 且 因此, 本研究 的目的在于 : ①检测来 自欧美地 区及中国市场常见的等共 4 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 的 R P 0 A D变异 水平; ②明确各 品种类型间和类型内的遗传多样性; ③为我国多花黑麦草引种筛选、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作者: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02期摘要:小黑麥是小麦和黑麦属间人工杂交形成的新物种,与小麦和黑麦相比,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及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适口性更好,可作为优质禾本科牧草,以促进饲草多元化发展。
为了丰富甘肃省饲草种类,给农牧交错区提供高产稳产、耐盐碱、抗寒旱、抗病虫的小黑麦新品种,2013年从CIMMYT引进了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并经2014 — 2020年连续水旱鉴定、品比试验、生产试验进行引种鉴定。
在2020年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籽粒产量 7 814.94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7.45%;平均生物学产量22.39 t/hm2,比对照品种石大1号增产12.92%。
该品系为粮草兼用型,春性,生育期100~109 d,株高115~120 cm,穗长10.0~10.5 cm,可育小穗数21~24个,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7~56 g。
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
适宜在甘肃河西、中部及生态区域相似的青海、宁夏等高寒旱区种植。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02-0128-05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2.005Int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Variet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New Hexaploid Triticale Variety T-133GUO Ying 1, YANG Fangping 1, 2, LI Hongman 3, DU Jiuyuan 1, HU Mengxia 1,SONG Xiaoxia 4(1.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Institute of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3.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re of Tianzhu County, Wuwei Gansu 733200,China;4.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f Qilihe, Lanzhou Gansu 730050, China)Abstract: Triticale is a new species formed by cross between wheat and rye. Compared with wheat and rye, triticale has higher biological yield, protein and lysine content, and better palatability. It can be used as a high-quality grass forage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forage grass. To further diversify the forage varieties in Gansu, the hexaploid triticale T-133 was introduced from CIMMYT in 2013, it was bred by flood and drought identification test, variety comparison and production test from 2014 to 2020. Data from the production experiment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zones in 2020 shows that the average grain yield is 7 814.94 kg/ha, which is 17.45%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riety Ningchun 4. The average biological yield is 22.39 t/ha, which is12.92%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riety Shida 1. This variety is a grain-grass type with spring character. The growth period is 100 to 109 days, the plant height is 115 to 120 cm, the spike length is 10.0 to 10.5 cm, the number of spikelet is 21 to 24, the kernels per spike is 45 to 50 and the thousands-kernels weight is 47 to 56 g. The grain is rich in iron, zinc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t is strong resistance to disease with premium characters.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Hexi, Central region in Gansu, Qinghai, Ningxia and other high and arid regions with simi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Key words: Hexaploid triticale; T-133; Breeding;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是由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黑麦(Secale cereale)经属间有性杂交和染色体数加倍而形成的新物种[1 ],不仅保持了小麦的丰产性和粒多粒重、品质优良的特性,也结合了黑麦的抗病抗逆性和耐瘠薄性以及繁茂的营养生长量,另外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也高于双亲[2 ]。
三种草坪草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利用开题报告
三种草坪草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利用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草坪是解决城市绿化问题、增加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草坪草是构成草坪的主要植物,其优良的草丛质量和生态适应性直接关系到草坪的使用效果和生态效益。
为了选育更适应我国各地区不同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的草坪草品种,开展草坪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EST-SSR(Expressed Sequence Tags-Simple Sequence Repeat),即表达序列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是经过测序的EST序列中所含简单重复序列的一部分,具有简单、高效和多态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不同物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目前,已有研究对不同种类的草坪草进行EST序列测序,但对于EST-SSR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三种草坪草,包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d.)、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开展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1. EST序列获取: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三种草坪草的EST序列,利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进行编辑和整理。
2. EST-SSR标记设计:利用MISA(MIcroSAtellite,微卫星)软件对EST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三种草坪草EST序列中的SSR序列,进而设计EST-SSR标记。
3. EST-SSR标记检测:利用PCR法对三种草坪草的EST-SSR标记进行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和分析。
4. EST-SSR分子标记利用研究:将已获得的EST-SSR标记用于三种草坪草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探索其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获得三种草坪草EST-SSR标记共计若干条,并进行标记检测和分子标记利用研究,获得草坪草遗传多样性信息和种质资源鉴定结果,为草坪草育种提供重要参考和基础资料。
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鉴定成果
成果名称: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主要完成人:马均、刘代银、廖尔华、刘基敏、粱南山鉴定组织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时间:2008.5.12成果水平:国际先进成果简介:1、该项目系统阐明了水稻芽期、苗期和开花结实期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揭示了开花结实期持续水分胁迫下重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丰富了水稻节水抗旱理论。
2、建立了科学、准确的水稻芽期、苗期和开花期抗旱性筛选鉴定形态、生理综合指标体系,使水稻抗旱性得以量化;确定了以苗期抗旱鉴定为主、芽期及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相结合的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筛选鉴定方法,为水稳抗旱品种、材料的筛选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3、结合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建立了节水效果突出、增产效果显著的“湿、晒、浅、间”水稻控制性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制定了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4、筛选鉴定的一批抗旱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材料已直接应用于生产或育种;研究的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在四川省累计推广东省1160余万亩,增产稻谷8.35亿kg,节水21.58亿m3,累计纯收益15.13亿元。
项目成果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研究技术路线合理,方法科学,资料详实可靠,学术水平高,技术创新性强,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名称:优良牧草种质资源挖掘、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阳平种牛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张新全、杜逸、李天华、杨春华、吴佳海、何丕阳、吴彦奇、龙忠富、彭燕鉴定组织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时间:2008.5.6成果水平:国内领先成果简介:一、该成果收集保存了扁穗牛鞭草、鸭茅、多花黑麦草等重要牧草种质资源2227份,其中向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提交易额800份,起草完成国家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套,为合理保存和开发利用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从饲用价值、抗性生理、遗传多样性等几个层次对扁穗牛鞭草、鸭茅、多花黑麦草等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揭示了其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筛选出高羊茅雄性不育系、抗锈鸭茅等优异种质材料48份;采用太空诱变、远缘杂交等技术创制出优异育种材料5份,为牧草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支撑。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
的具体指标。育种目标适当与否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 1.内容:
1.产量:种子产量、饲草产量 2.品质:营养成分、适口性、消化率等 3.抗性:
4.草地建植:对杂草竞争力强,耐践踏,适于混播等
5.适于机械化操作:整齐一致,不落粒、直立 6.成熟性方面:早熟,中熟、晚熟等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生物进化论为理论依据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与选择是育种工作中创造、 稳定、选择优良变异的理论依据
2) 与遗传学的关系
遗传学 是育种的理论基础,指导育种实践。 育种学 是遗传学的实践,经总结、提高可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遗传学理论。
3)与栽培学的关系
栽培学:根据生物学特性的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或生长发育条件),为外因。 育种学:改良种性,使品种更好地利用环境条件,内因。 要求:处理好内外因的关系,实现良种、良法的结合
绪 论
§-1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的意义 及良种的作用
一、学科的意义 1.课程性质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国家、农业部和自 治区重点学科—草原科学学科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是国家指定的草原学科首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生招生学科(牧草育种方向)。课程创建于1958年, 是草原专业创建以来的主要支柱课程。
1)概念:
研究改变牧草、饲料作物种性(遗传性)的科学。 良种繁育学——研究品种选、繁育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为育种工作的继续,是育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种学——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并培育创造新品种的科学;
2)任务:
①根据生产需求,不断改良现有品种。 ②利用现有品种资源,培育创造新品种。 ③加速优良品种的繁殖推广,充分发挥良种的作用。
多花黑麦草不同种质资源的生产性能评价
关键 词 : 多花 黑麦 草 ; 质 资 源 ; 价 种 评
Pr d c i n p ro m a c v l a i n o if r n n u l r e r s e m p a m s o u t e f r n e e a u to f d fe e t a n a y g a s g r l s o
+
品 州蔷 元 品 州 种 达点 广点 种 达 广 名 名 点 元 点
1 . 田间管理 4
整地 同 时 施 3 0 g m 长 效 复 合 肥 0 k/ 2 h
和 6 /m 钾肥 为底肥 ,每次刈割后追施 9 /m 0 g Iz kI 0 g l k}
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叶片里 , 比值 大 , 叶含量 多, 有利
se n e v s t lr n mb r a d p o u to efr n c f t e e 6 r e rse .T e e ut s o d tms a d la e , ie u e l n rd cin p ro ma e o h s 1 y g a s s h rs l h we s t a h ln eg t i e u e n il o h s me y g a s wee q ie i ee t a i e e t e t h tt e p a th ih ,t lr n mb r a d yed f te a re rs r u t df r n t d f rn ts l f
Z N u- h n ,YA h n - o g ,WAN a - i g, HN G R i z e NG C e g y n 2 G Yu n q n z HE P - a g iyn 4
( . n rlG as n tt n o ih a rvn e Se u n C e g u 6 0 4 ; 1 Ge ea rsl d Sai fSc u n Po ic , i a h n d 10 1 a o h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品种改良研究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品种改良研究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由于其高产、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供给人类食用和工业用途。
小麦遗传多样性是小麦品种改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小麦优质、高产和适应性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麦品种改良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改良的品种已经进入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种植。
但是,由于环境、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变化,目前普遍存在的小麦品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等。
因此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成为了小麦品种改良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在小麦生物体中存在的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
这种遗传多样性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
小麦遗传多样性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小麦种群中含有丰富的基因型和基因组,从而提高抗病性、耐受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性能。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既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分子水平上,可以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SSR、SNP等分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
在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可以通过种质资源的采集和鉴定、现场调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对现有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素材和多样化的育种途径。
对小麦基因组的研究,可以为攻克小麦遗传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可以为了解小麦生长变化、气候适应性等生态问题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小麦的品种改良已经历一个漫长而且艰苦的过程,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小麦品种改良的期望将会更高。
用多样性研究来促进小麦品种改良,实现小麦的更加高产、高质和适应性强,将会是小麦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贵州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 关 序列 扩 增 多 态 性 ( e u n erl e m li o - S q e c — a da pie pl et fd y
m rhs S A ) 由美 国人 L 等于 20 年 提 出 的一 opi m,R P 是 i 01 种 基 于 P R 的 新 型 标 记 , 称 基 于 序 列 扩 增 多 态 性 C 也
组 学 研究 等方 面得 到 广泛应 用 。近年 来 , 内研究 国
人 员 逐渐 开始 在 牧草种 质 资源 上也 应 用 S A R P技 术 开
展 遗 传多 样性 的研 究 , 如黑 麦 草 ( oi prne ¨ L lm een ) 、 u
柱 花 草 ( t oate ) 、 枝 子 ( epd z ) 、 Sy snh s l 胡 L seea H
苜 蓿 ( l l ) 、白 三 叶 ( i c vr 、 苣 Aff ¨ aa Wht l e ) e o 菊 ( i oim it u) 等 草 种 质 都 有 报 道 ; 时 在 小 Cc r y s Ⅲ h u nb 同 麦 与燕 麦 杂交 种 的研究 中也 有应 用 - ]但 未见 在燕 。2 , o 麦 研 究 中的应 用 报道 。为 了充 分挖 掘 贵州本 地 优 良牧 草种 质 资 源 , 解 冬 春 季 节 饲 草 料 短 缺 的 矛 盾 , 缓 于 20 0 5年 到 2 1 在贵 州各 地 采 集 了数 十份 饲 用 燕麦 0 0年 资源 进 行 研 究 和 开发 , 试 验 就 这 些 资 源采 用 S A 本 RP 分 子 标记 进行 了遗 传 多 样 性 分 析 , 同时 也 对 S A R P分 子标 记在 燕麦 中的应用 进 行探 讨 。
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研究和利用
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研究和利用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小麦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是小麦育种的基础。
通过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研究和利用,可以为小麦育种提供更多的遗传资源,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
一、小麦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小麦种质资源是指小麦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的表现形式,在小麦育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麦种质资源可以分为遗传、形态、生理、生态等多个层次,其中遗传层次的表现形式最为突出。
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小麦种质资源的显著特征之一。
小麦种质资源通过地理、生态、品种的开发和改良等多种途径实现了全球广泛分布和高度多样化。
目前,全世界已发掘和保存种质资源资源超过40万份,其中包含了高度多样的显性和隐性遗传变异。
二、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研究小麦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资源和更好的遗传背景,但遗传资源必须同功能基因的研究和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利用。
1.功能基因的特点功能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生命基本特性的基本单位。
通过控制生物基因表达而决定生命的表型和适应性。
功能基因主要包括编码蛋白的基因、调节空间和时间表达的基因、与进化适应相关的基因、重复序列的基因等。
2.相关技术和方法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研究选用基因关联分析和基因克隆技术等相互协调的研究方法。
此外还需要使用永久衍生株、关键群体分离、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手段,辅助对功能基因遗传特性的探究。
三、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利用小麦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利用是保障未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基础。
以下就种质资源的功能基因利用进行几方面的阐述:1.供氧反应相关基因的利用水稻、小麦等由于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供氧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小麦种质资源的供氧反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小麦的耐旱、耐灾性能,提高小麦产量。
2.抗病性基因的利用小麦疫病对农民的伤害很大。
通过小麦种质资源中抗病性基因的研究和利用,可以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遗传素材,避免或减轻小麦疫病的危害。
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保护
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保护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资源之一。
小麦在我国历史上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也将之视为重要的粮食资源之一。
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保护是保证小麦资源有效利用和提高小麦品质的重要保障。
一、小麦品种资源多样性分析小麦资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小麦品种资源方面。
小麦品种资源分为野生小麦和栽培小麦两类。
野生小麦主要分布在中亚和西亚地区,而栽培小麦则由野生小麦驯化而来。
世界上现有栽培小麦品种已超过万种,不同品种在形态特征、生产性能、耐受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
小麦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分析,可以为小麦育种提供有力的支撑。
通过分析小麦品种资源多样性,育种者可以选出表现最好的品种,进行育种工作,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小麦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小麦的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是保障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关键。
对于小麦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是建立小麦种质资源库,将小麦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保存,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
同时,可以将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培育,以便于育种和生产。
二是加强小麦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支持。
三是加强小麦种质资源交流和共享,通过交流和共享,可以促进小麦品种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三、小麦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小麦品种资源的保护对小麦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麦品种资源的保护包括遗传多样性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品种权保护等方面。
遗传多样性保护包括对小麦野生种质资源和栽培种质资源的保护。
地理标志保护涉及到小麦产地的保护,以保证小麦产地的特有品质和特色。
品种权保护则是对小麦品种进行保护,以保护小麦专利权和品种权。
四、小麦品种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小麦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标准和规范。
小麦品种资源保护的工作还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需要加强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二是资金不足。
小麦品种资源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快速区别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鉴定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55035.6(22)申请日 2017.03.14(71)申请人 兰州大学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72)发明人 余玲 王彦荣 王玉青 刘志鹏 胡小文 曾彦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代理人 张真(51)Int.Cl.G01N 21/64(2006.01)(54)发明名称快速区别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鉴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区别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鉴定方法。
本方法是在培养皿中铺设双层滤纸作为发芽床;用0.15-0.25%的KNO 3溶液代替水润湿发芽床以破除休眠种子;将净种子分开摆放在用0.15-0.25%KNO 3溶液润湿的发芽床上;然后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内,在不超过250lux的弱光条件下保持29℃~31℃恒温持续培养7d~8d,即幼根发育至根迹产生的荧光明显能被检出时,将培养皿移至暗室;在300nm~400nm辐射波长的紫外光下观察培养皿内种子幼根对紫外线照射产生的不同反应;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幼根在紫外光下显现荧光,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幼根不显现荧光。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型仪器设备,以及荧光反应鉴别试验未达到快速鉴定的不足,具有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易操作、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易于推广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CN 106770148 A 2017.05.31C N 106770148A1.一种快速区别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发芽床:在培养皿中铺设双层滤纸作为发芽床;(2)破除休眠种子预处理:用0.15-0.25%KNO3溶液代替水润湿发芽床以破除休眠种子;(3)置床:将净种子分开摆放在用0.15-0.25%KNO3溶液润湿的发芽床上;(4)培养: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内,在不超过250lux的弱光条件下保持29℃~31℃恒温持续培养7d~8d,即幼根发育至根迹产生的荧光明显能被检出时,将培养皿移至暗室;(5)鉴定:在300nm~400nm辐射波长的紫外光下观察培养皿内种子幼根对紫外线照射产生的不同反应;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幼根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现荧光,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幼根在紫外线照射下不显现荧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黑麦草 : 质 资源 ; 种 多样 性 中图 分类 号 Q 4 . 文献 标识 码 99 2 9
S u yO n t v r i f r ls Re o r e f o im t d RGe e i Die st o mp a m s u c s l c y Ge o L u L.
Ke y wor Loim . ds l u L ;Gempls rs ure ;Diest r a m e o c s v riy
黑 麦草 (ou . 源于 欧洲 , 有 产量 高 、 性 强 Ll m L) i 起 具 适应
间。 按染色体 的差异 , 自然界有 2 :4 2=4 l n 1、n 1+ B和 2= 8 n 2 3
蘖 较少 。多花 黑麦 草发 芽种 子 的幼 根在 紫外 灯 下可 发生 荧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科 学 , unl f n u A r S i 073 (1 :22 35 J ra o A hi g . c 2 0 ,5 1)35~ 24 o i .
责 任编辑 姜 丽 责任 校对 王 森
黑麦草属种质 资源遗传 多样性研究
部 、 洲北 部及亚 洲 西南 部 。在我 国的江 苏 、 江 、 西 、 非 浙 江 湖 南、 湖北 、 四川 、 州 、 徽等省 均有 较大 面积 的栽 培1 在北 贵 安 7 ] 。 方较 温 暖多雨 地 区如东 北 、内蒙 古 自治 区等 也 引种 春播 1 。 作 为牧草 , 营养 丰富 , 其 易消 化 , 口性 好 , 种草 食 家畜 和 适 各 鱼类 均 喜食 , 泛用 于建 植 人 工 草地 、 草 地 和放 牧 地 : 广 割 作
种类 型 , 中多年生 黑 麦草具 有 3 其 种类 型 。 1 分布 黑麦 草 喜 温 凉 湿 润 的气 候 ,宜 在 年降 水 量 为 . 2 1 0 — 0 m、 候温 和 、 肥沃 、 润条件 下生 长 。耐 01 0 0 5 m 气 土壤 湿
和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 ,是具有世界栽培意义的优 良禾本 科牧草。在丹麦 、 新西兰 、 国、 英 美国等国家广泛作为乳牛 、 肉牛和羊等家畜的干草及放牧牧草Ⅲ 我 国从 2 世纪 3 年 。 0 0 代开始引进黑麦草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只在部分地区推 广应用 。8 年代以来 , 0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的需求 ,
Z ENG ne l ( olg f nma ce c n e h ooy Sc u nAgiut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est, a , ih a 2 0 4) Ku a t C l eo i l in eadT c n lg, ih a rcl a Unvri Yan Sc un6 5 1 e A S ul y
2 0个 花 ; 叶 呈卷 筒 状 ; 子下 有 6 8mm锯 齿 状 微 芒 , 幼 种 ~ 分
应的研究工作提供背景资料。
1 黑 麦草 的分 类与分 布
11 分 类 . 黑 麦草 属 系多 年生 或 一年 生 草本 植 物 , 是世 也
界性 栽 培牧草 。 目前研究 认 为黑麦 草 属 于禾本 科早 熟 禾亚
曾琨, 张新全 (川 业 学 物 技 院四 雅 21 四 农 大 动 科 学 ,川 安60 ) 54
摘要 就 国 内外 黑麦 草属 牧 草 的分 类 、 布情 况 、 态及 解剖 学特 征和 遗传 多样性 进行 总 结和探 讨 , 分 形 以期 为 黑麦 草属 资源进 一 步研 究提 供借 鉴 与参考 。 A 文章 编号 0 1— 6 2 0 )102 20 57 6 1(0 7 l- 35 — 3 l
A b tac T ls i c in, srbuin sa u , r h lg n n tmy c r ce it sa l a e ei ie iyo oi m .a o n sr t heca sf at i o diti t tts mo p oo a d a ao haa trsi swel sg n t dv r t fL lu L th me a d o y c c s a r a r e iwe n s u s d whih p o ie eee c o h u te t yo lu L. b o dweer ve da ddic s e , c rvd dr frn efr efrh rsud f i m . t Lo
为草坪草, 分蘖多 , 耐践踏 , 绿期长, 是一种优 良的草坪筚种。
2 黑麦 草遗传 多样 性研 究
2 形态 学研 究 . 1
黑 麦 草属 草 本植 物 , 根 , 须 穗状 花 序 , 第
1 颖退化不存在 , 2颖位于背轴 , 第 除毒 麦外其余种的第 2
颖 短 于小穗 多 花黑 麦草 与多 年生 黑麦草 的不 同之处在 于 。 植株较粗 大 , 阔而长 ; 叶 每个 小穗 的花 数较 多 , 每小 穗有 1~ O
黑麦草 在 全 国许 多 地区得 到广 泛 地 推广 ,为我 国草 业 的发 展做 出了巨大 贡献 。到 了 9 0年代 , 着 国外各 大种 子 公司 随 进 入 中 国 , 多优 秀 的黑 麦草 品 种被 引人 中国 , 许 再加 上我 国
寒、 耐湿性强 , 亦较耐盐碱 , 但不耐高温。 主要分布于欧洲南
自己培育的品种 , 显现出显著的经济 、 生态和社会效应。市 场上有很多推广的品种, 也有广泛的种植面积( 尤其是南方 地 区)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多 , 于种质资源研究也有所报 , 对 道。 为此 , 笔者将国内外对黑麦草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成
果 加 以综 述 , 推 动我 国黑麦 草 资 源的 开发 利用 , 为相 以期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