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练习,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
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
精设数学练习,培养学生能力邓州市夏集乡中心小学刘新生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教师所教知识的重要形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则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进而形成数学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系统性。
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一、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
即要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来安排,从而使学生在重点和难点上多下功夫。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主要任务是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则相应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去进行演算。
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
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即撇撇点点):0.28÷0.7;2.8÷0.07;28÷0.14;0.208÷1.04。
以上这些练习,重点放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的处理上,在不增加学生计算量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练习效率。
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
再如: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着重是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我们在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只列式不计算的应用题,将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上。
针对性的另一方面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
教学讲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练习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针对个体,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练习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就必须区别对待。
因此,应采取“基本统一、照顾两头”的办法,即在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对学困生设计一些基本的训练题,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摘要:数学练习是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我们既要还学生主动性、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也要通过有效的练习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贴近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有挑战性的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也更多培关注养学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索精神,但往往一堂课下来只完成了探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限制了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我们排斥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加重学生负担,却不能否定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要注意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与安排数学练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数学练习呢?一、练习设计要注意生活化和应用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
练习题的设计可以结合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积极地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在因数与倍数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活动中的排列队形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中生活中的因数与倍数问题,从生活实际中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新课标小学数学研修日志精彩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研修日志精彩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研修日志精彩6篇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
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我通过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多找机会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过于牵强,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构建的新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模式,其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能体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实现情感交流。
那么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五步教学方法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激趣引入是指激发情感、激起兴趣。
要求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满怀激情,善于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其次,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坟和手段,千百万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极大地激起学生求知兴趣,从而引出新知或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亢奋的情绪下来展开学习任务。
这一环节将起到把学生带入活动角色的作用。
如何激趣引入呢?过去,我们经常这样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什么什么。
”倒是简单明了,开门见山。
可是却把知识的前后联系、数学自身的魅力、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统统置于不顾,这种无情无境的,冷冰冰、硬邦邦的导入模式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而现在有不少老师生搬硬套课本中的主题图,认为这样就是创造情景,但效果往往让老师掉眼镜,学生还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甚至是冲动。
因此我在“激趣”两字上做文章。
创设情境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讲故事、做游戏、联系生活、复习旧知、问题悬思等等,但尽量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结合生活实际最好。
引出新知要巧妙,要能把前面的激趣很好的结合起来。
综合我们平时的试验,主要有下面几种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2、创设趣味性情景,引发好奇心。
3、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4、创设生活情境,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5、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6、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九年级数学中考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与做法
九年级数学中考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与做法在九年级数学中考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做法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做法: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所讲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大纲要求,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还应该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引导和启发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注重学习态度和方法九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通过讲解一些高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3.强化练习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和应用,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4.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教师要注重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5.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信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或者邀请数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信心。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可以有效提升九年级数学中考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然而,要提升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并且要注重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而言,提升九年级数学中考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之我见概要: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
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一、求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
1、空间的灵活性我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同学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练习场地与合作伙伴,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与社会。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标才能实现。
2、思维的灵活性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练习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
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
高中数学竞赛教练工作总结(精选4篇)
高中数学竞赛教练工作总结(精选4篇)1. 教练工作总结一今年是我担任高中数学竞赛教练的第一年。
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首先,我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我精心设计了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通过举例演练和模拟竞赛训练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竞赛成绩。
其次,我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我积极倾听他们的困惑,并给予个别辅导。
我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竞赛备考。
我收集了大量的竞赛试题和资料,不断修改和完善我的竞赛指导笔记。
我和学生一起刷题讨论,分析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我相信学生们在竞赛中能够有好的发挥。
最后,我还组织了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如数学讲座和数学竞赛交流会。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同时,我也邀请了一些业界专家和成功选手来给学生们做经验分享,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的来说,我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努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
我相信我对数学竞赛教练工作的热情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2. 教练工作总结二今年我有幸成为高中数学竞赛教练,这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方法。
我还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和讨论,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重视竞赛试题的分析和解析。
我认为,通过深入剖析竞赛试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我做了大量的试题分析,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解题套路和技巧,与学生分享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此外,我还定期组织模拟竞赛训练。
我认为,实战是提高竞赛成绩的最好方式。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练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练习课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当大的比重。
大多数教师对新授课教学较为重视,对练习课重视不够,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中教师展示的是新授课,专门研究练习课的公开课少之又少,怎样利用40分钟的时间做到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掌握好,同时还要把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拓展出知识的新高度,是对练习课提出的最严峻的要求。
在新教材中,练习课的重要作用表现的特别显眼,因此重视练习课的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而且也是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练习课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精心设计练习课的设计不能只以学生做了多少道习题为标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要使优生和后进生都有所收获。
因此,练习课的习题应该注意:习题要分易、中、难三个层次,这样既照顾了后进生,也照顾了优生。
要注意难题难度不能过大,要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在几分钟内会做,并且使大部分学生在当节课能够掌握。
而太难的题目也不适合学生,小学生本身的知识不多,更会使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厌倦数学,这也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最失败的地方。
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
要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
在综合性练习当中,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有针对性或学生容易犯错的习题。
课堂练习必须突出重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设计练习。
二、讲究灵活多样。
1、练习题要注意形式多样,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的教学中,我出了一道有关制作金鱼缸的复习题,1、需要多少角钢?(求棱长总和)2、需要多少玻璃?(求侧面积)3、需要多少铁板?(求底面积)4、鱼缸能装多少水?(求容积)5、若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金鱼,水面升高,求这几条金鱼的体积和。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通过学生的理解,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精心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王 大 勇
四、 作 业设 计 多样 性
初 中阶段的学生对 自己感兴趣 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 学生 比较喜欢那些形式多样 、 题型新颖的练习题 , 因此教
师要 为学 生 设 计 形式 多样 化 的作 业 。 ( 一) 操 作 性 作业
、
作 业设 计 低 起 点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 生学 习情况的基础上给学生设 置低起点 的作业 ,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进行 。在 日常教学过程 中所使用的配套练习可能对其 中一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 学 生尽管投入较 多的时间 , 可是 效果 仍然不理想 。教师首先要分 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 , 为学生精心设计练习题 , 试题之 间都是紧密联 系的, 难度逐渐加大 , 使学生由最简单的练习题开 始 ,逐渐接触到有一定深度 的试题 ,实现能力 的提高。当设计
( 二) 探 究 性 作 业
元 二次方程解法 ” 的作业时 , 教师可 以为学生设计一些 因式
探究性作业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 使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 与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设计探究性作业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
分解的试题 , 要求 学生强化练习公式法和提公 因式法 。教师接 着讲这些 练习题 的变式 ,这样新知识与 旧知识之 间就建立起了
节 目种类 的喜爱程度。实践证明 ,学 生不但顺利地完成了调查
问卷 , 还根据 自己的调查结果绘制出数据统计图 , 清晰地显示出 同学所喜爱的电视节 目种类 。
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 的时候一定要精心完成 ,为学生设置 出多
种多样的新颖 的练 习题 。如在学习统计调查 的时候 , 教师要求 学生独立设计 一份 调查 问卷 , 问卷 内容 主要 是关于学生对 电视
对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国培“送教下乡”第三阶段作业——对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反思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国培第三阶段的示范课,深深觉得“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非常重视数学新课的设计,对课堂练习重视的不够。
在小学教学中,练习课是主要课型之一,所占的课时非常大。
但是,目前我们的数学练习课往往是为了练习而练习,把练习课变成了习题课,学生对练习课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低。
针对这一现象,本次国培重点进行研究讨论,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反思:一、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要有基础的题,也要有发展思维的题,才能使得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把包含在知识和规律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面的展开,逐级推进和激发,既使练习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又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例如:教学《笔算除法》时可设计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口算除法。
第二,分别笔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和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第三,将这两种算式混合,计算结束后进行对比,明白两种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二、注意练习设计的对比性辨别异同,对比练习。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易受旧知识的干扰,所以在设计练习时,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应设计一些对比性习题让他们辨别判断,防止负迁移。
如在教学“方程”概念时,设计这样的练习:a、方程一定是等式;b、等式一定是方程等等,将概念置于不同情况下,加强正思反思,既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意练习设计的发展性扩展思维,发展练习。
安排适量的拓展性练习,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了平均分的知识后,设计这样的一道题:有一个蛋糕切成12份,3个人平均分,每人可以分到几块?需要切几刀,怎么切呢?课堂顿时沸沸扬扬,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及实践研究学习心得领悟4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作业的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形式枯燥、单调、僵化;作业评价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等,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正确地看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如何布置能有效布置作业,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通过作业改革,我们希望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找出现状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和调整教学进度;通过作业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第2页共16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去。
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明确了作业设计的原则:一是目标与作业的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
二是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作业。
要注重趣味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
三是适度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作业内容要适当,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
作业形式要多样,应体现拓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要求。
三、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作业设计的目的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精心设计小学数学的实践性作业
精心设计小学数学的实践性作业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教材,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有助于扩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发展他们的智力潜能,也可以使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书面的作业比较多,口头的作业比较少,需要动脑思考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更少。
那么如何精心地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呢?所谓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这类作业的设计,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究为主要特征,以体验生活、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课外作业。
一、操作性实践作业如,六年级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操作性实践性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描述给同学、爸爸、妈妈听,并把它用水彩笔画出来,再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剪一些窗花美化我们的教室。
通过这样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二、探究性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同学还想给自己添加哪几种学习用品?有需要的同学假期到文具店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两种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
且计算出应付的钱数。
三年级在学习了“千克和克”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称一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一个苹果大概有多重?再掂一掂一袋食盐、味精等一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验证一下。
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
这样的作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更大的探究空间,更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综合性。
三、调查性实践作业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
利用数学习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等
利用数学习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等在中学数学课中,习题是知识和技能之间一条重要的连接纽带,它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传承的作用。
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多种角度、多个层面的解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验问题解决所带来的成就感,培养探究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那么,如何利用数学习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呢?一、精心设计习题,训练数学技能设计习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这样才能提高习题练习的效率。
因此,设计习题,要想让学生看得懂、做得有趣,关键在于设计的习题要技巧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精心设计练习,并且要注意习题的难易程度,引领学生通过练习既能巩固旧知识并能掌握新知识。
也就是说,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能准确的体现出学生在知识方面掌握的情况、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策略、逻辑方面的严密性、顺序性等等,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
二、巧妙引导解题,训练数学技能学生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难以适度的适当的问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因此,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难”问题设置成“一串”易问题,通过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课堂上对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答的习题教师要尽量不讲,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师对学生做的较难的习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把课堂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以实现数学技能的有效训练。
三、学生限时解题,训练数学技能学生数学技能的高低,主要表现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上,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做题速度进行限时训练。
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对训练的习题做出时间要求,让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
例如:在学完人教版初中数学19.4.1“菱形(一)”的内容后,我设计了如下随堂练习,分别要求学生分别在10分钟、12分钟、15分钟等不同的时间内完成(根据学生的学情规定时间):1 已知某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分别是4cm和6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2 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面积和角线的长。
“新”“活”“亲”: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三字经”
“新”“活”“亲”: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三字经”作者:陈小珍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发挥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课堂练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文就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作了浅显的探讨。
一、以“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强。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新颖的题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挖掘快乐因素。
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动、好胜、爱表现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动一动、比一比,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尽量设计能使全班学生都参与的练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游戏性和娱乐性较强的练习,寓教于乐,使单调的数学练习富有趣味性,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以“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方法的灵活性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解题方法灵活多样的练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层次的灵活性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性。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使每名学生都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三、以“亲”缩短学生的距离感“生活味浓”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应当把生活实践与数学习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数学实例,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有用性。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作者:卞建娣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9年第5期江苏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224700)卞建娣[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数学思考[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41-0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因此,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需要反复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教学,促进数学思考数学教材的编写和数学活动的设计均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低段数学教学的设计应当轻松活泼,而中高段数学教学的设计应当富有思考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好动爱玩的年龄特征,先带领学生认识一副七巧板中的7块板,复习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后,再组织学生动手选择2块七巧板拼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梯形,选择3块七巧板拼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选择4块七巧板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选择七巧板的块数越多,拼的方法也就越多。
接着,教师让学生用2块、3块、4块、5块、6块、7块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一开始,学生很快就拼装成功,但是随着七巧板块数的增多,需要经过反复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最后,教师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上述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并让学生在拼七巧板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这是运用课件进行教学不能达到的效果,符合低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022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总结
2022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总结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研究方式、解题技巧与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中展开深度研究,在深度研究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量数学研究。
双减”背景下,全新定义“作业”内涵,积极探索研究更加符合学情需求,更加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向着切实落实“减负提质”目标扎实迈进。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数学的研究中,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在研究的时候理解也会有快慢之分,但作为老师要关心学生整体的研究情况,而不能放纵两极化的发展,为了能够清楚了解学生中的个体发展,学生可以利用1—数学题的方式精确了学生的发展情形,但是在此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防止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根据了解的情形,老师可以进行分层次的作业安置,对于优等生来说,老师可以安置一些相对较难的题型,这样拔高的题更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利用综合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于差等生来说,老师可以安置一些相对根蒂根基的知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补足他们所欠缺的知识,降低作业的难度会减轻他们的研究压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解除他们对数学的畏惧感,老师还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可以相互激励,课下也能够相互弥补,例如将班级里的学生合理分组,每个小组中都会有一个组长,这个组长就可以由优等生来担任,通过这样互补的方式便能够提升班级整体的发展,差等生会因此研究到各种研究方法,优等生也会因此得到发散的思维,老师还可以时不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他们应该具备的,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格外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练习教案:小手一挥,数学好得快
数学练习教案:小手一挥,数学好得快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学的学习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而数学的学习,除了学校课堂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练习。
不过,如何制定科学的数学练习教案,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练习教案,让小手一挥,数学好得快!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错误率;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数学练习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四则运算;2、算式的变形和计算;3、分式与分数运算;4、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和合并同类项;5、解方程和不等式;6、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以上内容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点,也是数学练习的重点。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练习起点:根据学生基础,选择适应性强的练习题目,防止出现学习困难、学习力下降等情况。
2、练习难度: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难度和精确度的练习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3、练习内容: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时时刻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练习上,不要出现分心、偷懒等不利于学习的情况。
三、教学步骤1、梳理知识点:在练习教案之前,我们需要将本次的练习内容再次梳理一遍,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
2、练习题目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的数学练习题目,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数学。
3、时间规划: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练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课堂练习时间,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4、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个性化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并克服自己的学习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编写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后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
成功之处:1、处理好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的问题就教材而言,显得很枯燥,以前我会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这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很多很多的生活中的与6、7有关的话题。
2、处理好了情景创设的问题本课开始引出小朋友喜欢的逛商店画面,从学生直接的对图像的兴趣转移到对数字的兴趣,初识6、7的乘法口诀。
3、在本课中体现合作学习本课在指导学生编写口诀的时候,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编写的口诀并让记录最快的同学整理下来,每个人都很投入,争取以小组第一获胜。
在指导学生记忆口诀时,又采用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就是让其他的学生分享别人的思维结果,请学生讨论如果忘记了其中一句口诀你可以有什么办法想出来,再请同学说说哪些口诀好记,哪些口诀不好记,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让学生在说明的过程中使其他学生跟着记住了。
不足之处:1、课堂教学要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课是学习6、7的乘法口诀,在学习6、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有了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完全可以将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一些学习方法迁移过来,这堂课上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来,下次教学要深入考虑。
2、这节课的设计运用了很多集体备课中老师的设想,自己创新的地方很少。
虽然是善于学习了,但是也要自己尝试改革创新。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
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________,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精心设计习题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精心设计习题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泸州市江阳区石岭学校邓金蓉[摘要] 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论述,进一步引发出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种种方法,而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对习题的设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精心设计习题,通过激发学生思维,不断创新,获得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石。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日益明显,成为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强有力的工具,甚至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正是由于数学的特点,决定着数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它要求数学课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
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教学质量是指经过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程度。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重中之重。
其中,习题的练习必不可少。
学生通过习题的训练来引发疑问,激起兴趣,独立解决问题,并不断巩固新知识,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2.精心设计习题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现实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将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数学习题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它存在于课堂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因此,对习题的设计变得不容忽视。
1)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课前习题a: 复习与巩固,加强记忆此类习题可涉及前面所学知识,用于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加深印象,同时提醒部分还未弄懂的学生下来自学。
b: 由浅入深,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
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可着眼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融洽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指导作用驱动,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
二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二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一、投身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实践作为一名教数学的我来说,学习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在业务上过关,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从自身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着手,严格要求自己,从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抓起,除了学校每学期组织的校本教研外,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我还常把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寻找问题的最佳方法,直到问题解决的清晰明了。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
我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会听讲:即做好课前准备,细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全神贯注,集中精力。
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认真做事,善于总结,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高效率做事情等。
我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了就会有用,不学就会落后,因此要经常提醒自己,要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从生活中学习。
同时还要求学生做数学题时要准备演草纸,准备一次两次是件简单事,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每次做题时养成习惯。
会做作业:先复习再做作业,不乱涂乱画,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家长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而我认为不只是单纯的粗心问题,而是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于是我采取每次只做2-4道计算题,一天一次,要求书写规范力争全对,这样量少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开始,学生每次做完我都批改,表扬全对的学生,慢慢的学生逐步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计算出错率也基本没有了.三、建立良好班风、学风,赏识激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要先培养一批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在班内确实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尤其是一个数学老师,班干部就更为重要了,同时班内对每位同学的学习、作业、纪律等情况设立评星表,看谁星最多,就对谁进行及时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设计练习,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
[摘要]练习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和丰富数学经验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数学素养,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做到视具体内容而定、因人而异。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练习;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9-01
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
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若数学经验不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就会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无法有效理解新知识。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间的差异,制订相应的练习,确定训练的方向,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
一、针对不同的内容,制定训练目标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训练目标,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①25×44 ②(22+10)×8 ③56×4+32
④36×25+64×25 ⑤7+5×33
在这组练习题中,因为第①题的解题方法与本节课应重点把握的“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点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先让学生对简单的、熟悉的习题进行计算,能帮助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从而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②~⑤四道题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
这种按照教学内容进行的指向性练习设计在目前的教学上应用还是比较普遍的,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节约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不但要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哪些是学生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还要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制订相应的训练目标。
二、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展开不同层次的训练
不同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训练,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均能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习。
第一层次:42×25+58×25,38×36-28×36;
第二层次:25×104,55×97,2×56+32×43+32;
第三层次:25×44,560÷35。
第一层次的练习比较简单,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法则,就能轻松地算出答案,这一层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学知识,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第二层次的练习比第一层次的更加灵活,对第一层次习题的变式,学生要经过一番思索后才能找到其中所隐藏的知识点,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
的原理,这一层次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转换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层次的练习是一些拓展性题目,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解答,如第一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也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25×44=25×4×11=100×
11=1100”。
对于第二题,表面上看是一道除法题,其实是提醒学生在不知道运用什么法则计算的情况下,要联系学过的知识,思考不同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强化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增加了?W生的学习经验。
三、针对不同的题型,设置训练方向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喜欢的练习类型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计算题,有的喜欢操作题。
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做题的疲劳感。
例如,教师可以让喜欢实践操作类型的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法则验证长方形的周长与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让喜欢做应用分析题的学生做应用题,如“学校有6行杨树,4行柳树,每行都有17棵树,请问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还可以向喜欢计算题的学生展示各类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显然,以上做法在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成功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科学合理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数学解题技巧,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
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精心设计练习。
(责编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