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反家暴服务,并分析了社会工作在家暴问题中的角色、家暴服务的现状、介入方法、挑战以及效果评估。

通过对现行服务的分析和评估,指出社会工作在反家暴服务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在家暴问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不足、支持体系不完善等。

需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其介入反家暴服务的效果。

未来,应该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的家暴防治机制,以提高家庭暴力问题的应对能力。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家暴、反家暴服务、介入、方法、挑战、效果评估、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家庭暴力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长期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数千万妇女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而儿童和老年人也常常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不仅对个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反家暴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家暴服务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家暴服务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并剖析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讨论,可以为提升社会工作在反家暴服务中的效果,加强家暴幸存者的保护与支持,以及推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全面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的重要性和方法,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工作在家暴问题中的角色,分析家暴服务的现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家暴服务的方法,挑战及效果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暴问题的本质,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还将从社会工作在反家暴服务中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促进社会工作领域在反家暴服务中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这将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者在应对家暴问题中的专业水平,增强其服务能力,为受暴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帮助,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在反家暴服务领域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研究生社会工作教案: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研究生社会工作教案: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研究生社会工作教案: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引言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长期的消极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在他们的成年生活中仍然存在。

因此,研究生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心理伤害定义和类型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存在的肢体或精神上的虐待行为。

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可以包括体罚、恐吓、性虐待以及情感上的忽视或拒绝等。

这些行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儿童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自卑、恐惧、愤怒等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变得孤立、内向,丧失自信,并且在学业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持续到他们的成年生活中,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疾病。

影响因素家庭结构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对儿童暴力行为的影响很大。

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家庭暴力,从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暴力会破坏家庭的和谐氛围,让儿童生活在紧张和恐怖中。

而健康的家庭氛围可以提供安全、温暖和支持的环境,有助于儿童的心理成长。

父母行为父母的行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父母的暴力行为会给儿童留下负面的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爱、不被尊重。

这种行为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伤害,还可能影响他们对亲密关系的建立。

社工角色与功能研究生社会工作者在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干预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支持和帮助:咨询和心理支持研究生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受暴力影响的儿童进行个别咨询,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倾诉内心的困扰。

同时,他们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认知和应对机制。

研究生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儿童的家庭进行介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社工实践经验 - 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社工实践经验 - 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社工实践经验 - 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引言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且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作为社工,我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恢复社会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探讨社工实践中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经验与策略。

了解家庭暴力问题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心理或性行为上的暴力行为。

它通常伴随着权力不对等、冲突与矛盾累积、情绪失控等因素。

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私人问题,它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干预。

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在进行社工实践时,家庭暴力问题的安全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需要评估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安全状况,判定当前的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设立安全计划、提供紧急庇护所、与警方合作等等。

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受害者的安全,同时减少施暴者对其造成的伤害。

安全计划的制定安全计划是社工与受害者共同制定的一项具体行动计划,旨在帮助受害者避免或降低受到家庭暴力的风险。

这个计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受害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定。

具体的安全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与社工或其他支持人员进行沟通,及时告知自己的情况和感受,以便得到及时帮助和支持。

2.做好日常的个人安全措施,包括考虑自己的居住环境、学会自我保护技巧、保持联系、了解紧急求助电话等。

3.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受到的伤害和施暴者的行为等等。

这可以为提供证据、保护自己、寻求法律帮助提供依据。

4.制定自己的紧急逃离计划,包括逃离路径、逃离时机和逃离的目的地等。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受害者快速、有效地逃离暴力环境。

庇护所的提供与管理对于那些面临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说,提供庇护所是非常重要的。

庇护所是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暂时居住和安全保护的地方。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干预的策略与方法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干预的策略与方法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干预的策略与方法引言:家庭暴力是当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承担着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个人福祉的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策略与方法。

一、认识家庭暴力在介绍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对家庭暴力进行准确定义。

家庭暴力通常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和经济控制等多种形式。

它不仅仅是个体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参与解决。

二、社会工作的角色与职责1. 客观评估: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客观评估家庭暴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以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2. 提供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应提供情感、心理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受害者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3. 协调资源:社会工作人员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资源,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三、策略与方法1. 社区参与:社会工作人员应与社区居民建立联系,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大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关注。

2. 提供热线服务:社会工作人员可以设置热线电话,为受害者提供24小时的咨询和支持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和危机。

3. 制定安全计划:社会工作人员需要与受害者一起制定安全计划,帮助他们预测并应对危险的情境,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4. 提供心理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应关注受害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以帮助他们摆脱暴力的阴影。

5. 推动法律保护:社会工作人员应推动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权益,并提供法律援助,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6. 提供经济援助:社会工作人员应协调社会资源,为经济受限的受害者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摆脱家庭暴力的经济依赖。

结论: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客观评估、提供支持、协调资源等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受害者摆脱家庭暴力的困扰,重建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改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合作,加强家庭暴力干预的力度,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安全的社会。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家庭暴力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家庭暴力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这一字眼已经不再陌生。

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问题。

在人类文明已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今天,家庭暴力这一低级错误却仍然存在,成为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痼疾,妨碍性别平等的障碍。

20世纪世界有25%~50%的妇女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

就中国而言,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

根据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25%是由家庭暴力引起的。

2002年“全国妇联《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4%的男性成人打过自己的配偶。

这些数据使我们认为,家庭暴力已成为一项涉及妇女权利、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和谐,需要我们全社会做出积极响应的主要问题。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而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之时起,社会问题就一直是社会学家重视的研究领域。

家庭暴力已经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需要社会学理论对之加以分析。

社会学的许多理论用以解释该问题具有法学、医学、哲学、新闻学、妇女学等别的学科所没有的独到之处。

同时,用社会学的一些理论来指导工作,会给予那些从事着干预处理婚姻暴力事件的实际工作者许多灵感和方法。

那么,可以解释家庭暴力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呢?在这些理论的知道下我们如何介入家庭暴力?这是下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解释家庭暴力的若干社会学理论及其干预方法1.认知理论与家庭暴力什么是认知理论?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觉。

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它与心理分析学不同,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通过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反思家庭暴力的施暴主体与受害主体认知上的错误。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1关键词:中学生零花钱问卷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

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

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

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

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

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问题解决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问题解决

社会工作与家庭暴力问题解决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使用肢体暴力、言语辱骂、精神压迫等形式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人权,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问题解决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一、社会工作的介入与辅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向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支持来减轻他们的身心受创。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与受害者建立一个互信的关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需求。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痛苦和创伤。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教育受害者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与辅助,受害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家庭暴力问题,重建他们的生活。

二、社会工作的调解与协助家庭暴力问题不仅仅是受害者的问题,也牵涉到施暴者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

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调解和协助的作用,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家庭成员参加合适的冲突解决培训,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帮助他们解决分歧,减少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通过社会工作的调解与协助,家庭成员可以摆脱暴力的阴影,实现和谐与平稳的家庭生活。

三、社会工作的倡导与社区教育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在家庭内部进行干预,也可以在社区层面上倡导和推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家庭暴力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增强社会的认知和关注。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合作,推动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通过社会工作的倡导与社区教育,整个社会可以形成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共识,并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与辅助、调解与协助、倡导与社区教育等方式,为受害者提供帮助,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工作者介入长期遭受家暴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长期遭受家暴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长期遭受家暴个案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长期遭受家暴个案分析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危害妇女人身安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家庭和谐,对于家暴相关的立法急需完善。

社工在接触家暴个案中,运用专业方法的同时,需要情理并重,给予服务对象以更多情感支持。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长期遭受家暴个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基本资料服务对象姓名:x女士性别:女年龄:49岁二、个案来源及接案时间个案来源:服务对象主动求助接案时间:xxxx年12月21日三、个案背景介绍据了解,服务对象于1982年经媒人介绍与其先生结婚,属于父母包办婚姻。

由于是父母包办婚姻,服务对象与其丈夫感情基础淡薄,其丈夫心情不好时,便对服务对象打骂出气。

在服务对象生下儿子时曾怀疑儿子不是其亲生儿子,常有虐待儿子的行为。

其丈夫年轻时承包工地收入丰厚,但行为不检,且常与其她女性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对此,服务对象一再忍让,但其丈夫从来不顾及服务对象的感受,肆意妄为,稍有不慎便对服务对象实施家庭暴力。

当前,其丈夫身患糖尿病,失业,无收入来源,全靠服务对象在工厂上班给予支持,然而其丈夫非但没有感激,依然对服务对象实施家庭暴力。

服务对象与同事关系良好,大家对于服务对象的遭遇表示同情,也纷纷劝说服务对象离开其丈夫独自生活,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善良的服务对象对于同事的关心感动之余,也深感压力,特别是看到别的同事家庭幸福,而自己却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慢慢的也不愿意向同事诉说自己的苦恼,在同事面前表现出一幅很坚强的模样,然而内心却依旧苦不堪言。

服务对象在听闻同事介绍夫妻双方不在户籍所在地亦可以起诉离婚这一信息后,在一次遭受家庭暴力之后,伤痕累累的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希望能够早日与其先生解除婚姻关系。

四、服务对象家庭关系网络服务对象育有两子女,当前皆建立自己的家庭,女儿远嫁四川,儿子儿媳都在宝安西乡工作。

其子女明白服务对象的境况,支持其离婚。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暴力的具体策略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暴力的具体策略
(四)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儿童往往处于依附、被动的地位, 离开成年人的照顾和庇护,他们难以独立生存,因而面对家 长的家暴,很多儿童在潜意识里不敢反抗,选择逆来顺受。 同时,很多儿童从小被灌输“打你是为你好”“打是亲、骂 是爱”等观念,意识不到家长的暴力行为是家暴,甚至认同 家长的暴力管教方式 [2]。
之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儿童家庭暴力事件。 (三)未成年人监护监督机制存在不足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一项重要制
度。在国际社会倡导“儿童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我国也 建立了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以保障缺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未成年人的权益,但由于相应的监护监督机制存在不足,难 以保障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在现实中落实。同时,现行的关于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规定过于分散笼统,即未明确由哪些具 体的监护监督人或监护监督机构来监督监护人有没有履行 责任,也缺乏具体的监护监督内容规定,难以有力地保障未 成年人的权益。
三、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暴力的优势
(一)国家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工作在保障儿童权益方 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 于反家暴和儿童保护的政策法规都提到了社会工作。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社会工作组织在家 庭暴力预防和处置中的角色定位及权利责任。近期修订的新 《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对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建章立制,为社会 工作者参与儿童保护工作提供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专业的优势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助人活 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拥有一套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完 善的专业方法,在反家庭暴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 [4]。 社会工作者秉承专业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 预防、发现、干预儿童家庭暴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将各种分散的、潜在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整合起来,为 遭受家暴的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使其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有效解决面临的多重问题。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成为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家庭暴力问题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家庭暴力问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名社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家庭暴力案例。

该案例涉及一对夫妻,丈夫常常对妻子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导致妻子身心受创,对家庭关系和自身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建立安全环境:首先,社工需要保证受害人的安全。

可以与当地的警察或妇女保护组织合作,提供庇护所或撤离计划,确保受害人离开危险环境。

2. 心理支持与咨询:对于受害者,社工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 儿童保护:如有儿童受到伤害,社工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与当地社区中心或儿童保护组织合作,提供儿童庇护所、儿童心理咨询等服务。

4. 应对暴力加害者:社工需要与加害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并进行干预。

可以提供怒气管理课程、婚姻和家庭咨询等服务,帮助加害者控制情绪、改变行为。

案例二:青少年涉毒问题社会工作实践中,青少年涉毒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社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涉毒的青少年案例。

该案例中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开始接触毒品,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 教育与预防:社工可以通过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毒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社工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相关课程和讲座,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抵制能力。

2.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涉毒的青少年,社工需要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可以与戒毒中心或康复机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戒毒疗程和康复计划等帮助。

3. 家庭支持:社工需要与青少年的家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家庭支持和辅导。

可以开展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增强亲密关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随着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我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家庭暴力问题。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引人注目。

这篇文章主要关注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分析家庭暴力背后的社会因素,以期提高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身体、心理、经济、性侵犯等侵犯和伤害行为的现象。

一般来说,家庭暴力行为主要表现在伴侣间暴力、亲子间暴力和老年人受虐待等方面。

家庭暴力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不平等和不对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侵犯和伤害,往往是从一方获益,另一方受到损失。

二、社会因素对家庭暴力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庭暴力的发生是受到多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的。

1、文化背景影响家庭暴力行为的存在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承密切相关。

一些文化传统崇尚男性权威,强调男性的支配能力和权力。

在这种文化中,女性的权力地位通常较低,容易受到男性的暴力侵犯。

无论是男女,长时间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都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对于家庭暴力不予重视或者默认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2、社会结构和地位影响社会结构和地位也是影响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社会地位高的人群,社会地位低的群体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经济地位往往是影响暴力决策的最大因素。

在一个富裕、平等的社会中,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

相反,基础设施薄弱、贫穷落后的地区,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3、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影响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暴力的重要社会因素。

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更容易存在家庭暴力问题。

另外,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结构也是促使家庭暴力的因素之一。

具有家庭暴力背景的人通常认为,家庭暴力是合理的、正常的家庭生活方式。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家庭暴力问题?针对家庭暴力这一问题,社会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疗:1、从国家层面,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建立起保障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体系和社会支援机构。

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

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

儿童家暴的危害和影响
身体伤害
儿童家暴可能导致儿童身体受伤 、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儿童
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心理创伤
儿童家暴会给儿童造成深重的心理 创伤,导致儿童产生恐惧、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 和人格发展。
社会适应不良
长期遭受家暴的儿童可能出现社会 适应不良,表现为攻击性、自闭、 自卑等行为问题,难以融入社会。
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 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 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
汇报人:XX 20XX-01-2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儿童家暴现象概述 •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暴的伦理困境 • 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探索 •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暴的伦理决策和行
动策略 • 结论与讨论
01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 暴过程中的伦理困境,提出应对策略 ,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暴的伦理原则 是什么?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伦理困 境?如何应对这些困境?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儿童家暴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暴力问题逐渐凸 显,其中儿童家暴问题尤为严重,对 儿童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伦理困境的挑战
在介入儿童家暴过程中,社会工作者 常常面临伦理困境,需要在保护儿童 权益和维护家庭和谐之间做出权衡。
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在儿童家暴防护中具有重要 作用,能够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保护儿童权益。

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分析家暴对孩子产生的危害——以《家暴阴影长

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分析家暴对孩子产生的危害——以《家暴阴影长
青年 与社会
2 0 1 5 年6 月下 第1 8 期总第6 0 0 期
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分析家暴对孩子产生的危害
— —
以 《 家暴 阴影 长大的孩子 》为例
阮 星 星
( 安徽大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徽 合肥 2 3 0 0 0 0 )
【 摘
要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在 家庭中逐步长大的孩子,幼
童时期所 目睹或经历的 家暴会对 孩子心理造成伤 害 ,文章通过社会 工作理论 分析 真 实案例探 究家庭暴 力对孩子 造成 的不 良影
响 ,进 而提 出相 应 对 策 以 帮 助 孩 子健 康 成 长 。
【 关键词 】家暴 ;冷暴 力;社会 工作理论


研究背景
家庭是孩子生活 、成长 的具体环境 ,从孩 子出世到离开 父母 独立 生活之间的漫长岁月里 ,孩子都要在这个 环境 中逐 步长 大。家庭 环境温馨 、宽松 、和谐 ,孩子就能 自由健康地 成长 , 反 之 ,如果 家庭氛 围不融洽 ,时常争 吵 、打骂 、爆发 家庭 战争 ,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惊恐不安 ,心理 变得 扭曲 ,童 年变得 暗淡 ,即使 长大 以后心里也会承担沉重 的心理包 袱影 响今后生活 ,甚至走 向犯罪 的道路 。 二 、理论基础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爱和归属 感 、尊重和 自我实现五类 , 依次 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 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本我、 自 我 和超 我。人格 是人 的 内部生理和心理特质 的外 化 ,是人 在处理 和应付 各种外界矛盾时表现 的人 的素质、能力 和性格 的基本特征。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 中的重要性 , 认为个人 生活的不幸可 以在其过去 的经验尤其是童 年时期的 经验中寻找根源。在孩子期 ,本我 、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 突 的性质 和强 度取 决于孩子期 的教养状况 和抚养者 、教 育者 的态度 。同情支持 、爱护关 心和通情达理 的父母培养 出来的 孩子具有善 于处理相互 冲突 的欲望 、动机 。很少运用破 坏性 的心理 防御机 制 , 相反 采用惩罚 、过分限制 的方法 的父母 培 养的子女就可能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容易产生心理失 调。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调查研究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这种现象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家庭暴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往往影响到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可能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

暴力行为的发生会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

第一次接触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是在大学时代社会学课程的一次授课中,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危害性。

当时我对这个话题并不是很了解,但却被它的严重性深深震撼。

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调查,我逐渐了解到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长期影响,并且开始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在研究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时,首先需要弄清楚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一方以暴力或威胁的手段欺凌其他家庭成员,对其进行身体、心理或精神折磨的行为。

家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肢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等,其造成的后果可能包括身体伤害、心理创伤甚至生命危险。

未成年人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比成年人更加脆弱。

其次,了解家庭暴力问题的发生原因对于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至关重要。

家庭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也可能是家庭环境不良导致的。

在研究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间关系、家庭暴力史等因素。

家庭暴力往往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是暴力行为的根源。

因此,在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时,需要在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健康和谐的关系。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恶化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可能导致家庭暴力问题的加剧。

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负能量,例如网络暴力、校园暴力等现象都可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在家庭中产生暴力行为。

家暴个案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浅析

家暴个案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浅析

家暴个案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浅析【摘要】家暴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双重伤害。

社会工作者在家暴个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支持受害者的依靠,也是促进家庭关系重建的媒介。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暴个案时往往会遇到伦理困境,如保护受害者和处理施暴者的矛盾。

在面对这些困境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坚守保护受害者权益的原则,同时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未来,社会工作伦理在家暴个案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应对伦理挑战。

通过持续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受害者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家暴个案、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受害者权益、责任、挑战、保护、重要性、发展趋势、社会责任。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家暴是当今社会上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以言语、情感、身体或其他方式对另一方进行虐待的恶劣行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约1.2亿人受到家庭暴力的威胁。

而在中国,家庭暴力事件也逐渐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受害者往往包括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中遭受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常常被忽视和轻视。

家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损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介入和应对家暴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支持、法律援助、安全庇护等服务,帮助受害者走出困境,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法律监督等手段,促进整个社会对家暴问题的重视并加以防范。

研究家暴个案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提高处理家暴案件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和安全。

1.2 研究意义家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体和家庭都会造成长期的身心伤害。

在家暴个案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帮助受害者摆脱暴力的困扰,还需要平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利益。

家庭暴力的原因及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防治

家庭暴力的原因及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防治

家庭暴力的原因及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防治家庭暴力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人们在思索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其出现的原因,希望找到有效的途径并及时防治。

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型学科,必然将家庭暴力视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运用自身独特的视角寻找解决家庭暴力的方法。

标签:家庭暴力;原因;社会工作;防治家庭暴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各个领域的理论实践者都积极投身到这个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的研究中。

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专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提供了解决家庭暴力的新视角。

一、家庭暴力概念简析无论在文学影视作品还是人们的印象中,家应该永远是那个让人感到温情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

但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它不仅破坏家庭,伤害家庭成员,也阻碍了人类文明进步。

我国每年的解体家庭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而百分之九十的受害者是女性。

由于人们的认识程度、社会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研究角度及侧重点不同,至今仍没有形成对家庭暴力公认的标准。

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1],可分为四类:身体暴力、言语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

(本文仅指丈夫对妻子实施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已成为困扰全球实现男女平等和各个家庭实现和睦稳定的重大障碍之一[2]。

二、家庭暴力原因分析(一)封建男尊女卑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思想根源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女性是男性的私有财产甚至奴隶,丈夫可以对妻子为所欲为。

“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3],打老婆是丈夫的权利,女性地位极为低下,任凭男性操控却不能反抗。

(二)经济收入不平衡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根源经济地位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成员往往成为发泄的对象,且百分之九十是女性。

一方面,很多女性不够独立自强,委身于丈夫[4],对丈夫百依百顺,有了委屈也不敢说。

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假如你是一位在家庭暴力庇护所工作的社会工作者。

你的服务对象是年轻的妇女,她们中的许多人有小孩子。

在她们滞留在庇护所期间,你为她们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教授她们独立生活的技巧和就业的市场推销技术。

在她们的生活获得一种可以接受程度的稳定性之后,她们离开了项目,你仍为她们提供后续的服务直到她们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在评估项目时,你发现那些仍然独立和没有返回虐待者处的那些妇女,77%能够成功地过渡到社区,而且此后也没有再遇到虐待。

在返回被虐环境的妇女中,85%的人在3个月内重新回到庇护所。

机构主任主持一个特别工作小组,试图找出一种方法,减少受虐妇女的返回数量。

1.问题说明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在庇护所接受服务之后,回到施虐者处,85%的人在3个月内回到庇护所。

2.一句话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支持受虐妇女离开受虐者,并非是鼓励离婚,而是让受虐妇女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后让她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3.指出你准备访问的个人在庇护所接受服务后回到受虐处在3月内又重返庇护所的受虐妇女。

4.列举一些你准备询问的问题问题1:你愿意离开施虐者吗?问题2:你再回到施虐者身边会发生什么情况?问题3:你可以忍受这种情况吗?问题4:你觉得问题在哪里?问题5:你离开施虐者会遇到什么困难?问题6:这些困难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问题7: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吗?问题8:你离开施虐者后会是什么处境?问题9:这个处境是你能接受的吗?问题10:应对这个处境你需要什么帮助?5.指出你认为有用的资料类型与受虐妇女交谈得到的资料观察受虐妇女得到的资料从受虐妇女周围的人了解到的资料受虐妇女的施虐者的资料法律对受虐问题的规定和政府部门对受虐妇女问题处理的方法分析受虐妇女问题分析的各类文章询问专家意见6.说明纵向与横向研究的具体内容纵向研究受虐妇女动态的信息:从受虐妇女的幼时的心理体验开始,分析其父母的婚姻是否对自己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或者什么重要事件对她的人格发生了影响。

浅析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析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析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和整个社会都造成
了极大的伤害。

而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工作领域,家庭暴力的介入
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

首先,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基于受害者的利益,尊重其权利,为
其提供适宜的支持和援助。

这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安全居所、法律
援助等,并确保其隐私权得到保护。

其次,社会工作人员还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如警察、医生、律师等,共同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综合干预。

在此过程中,
社会工作人员应该提供各种资源和信息,协助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关注整个社区的家庭暴力问题,积极
推广预防性干预措施,并为受害者和加害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

总之,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帮助受害者解决问题,并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

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家庭暴力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但在一些家庭中,儿童可能会遭受到亲密关系者的暴力和虐待。

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暴力的定义及形式、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以及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及形式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通过肢体或言语的方式对另一方实施暴力行为,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

家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肢体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暴力。

肢体暴力是最直接且常见的形式,包括打、踢、拳打脚踢等行为;心理暴力则是指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威胁、侮辱、恐吓等行为;性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强迫受害者进行性行为或性侵犯的行为;经济暴力则是指剥夺受害者获取经济资源的权利。

二、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往往是弱势群体,他们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容易受到暴力行为的伤害。

家庭暴力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不仅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社交障碍等。

长期暴力的影响还会延续到成年后,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

三、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措施。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和惩治机制,提供法律保护。

同时,社会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支持服务。

四、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尽管各国对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的权益保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法律的执行不到位,许多家庭暴力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受害者无法及时得到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分析
作者:黄书琳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家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公愤。

本文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呼吁社会对受虐儿童给予充分关注和爱护。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社会工作
家庭暴力行为对儿童的伤害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的是心理创伤,短期内可能无法察觉,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一、家长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分析与研究报告》指出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呈现九大特点:暴力主要来自于父母,父母单方施暴更为常见;家庭暴力在农村的比例略高于城市;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女童略高于男童;非婚生、单亲、继亲家庭和流动、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原因复杂,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和管教为主要原因;多种形式的家庭暴力并存,遗弃、性侵害和家庭拐卖应引起重视;从案件发现情况看,受暴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及基层群众组织报案率不高;家庭暴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被关注,一般暴力还没有引起重视;对案件和施暴人的处置方式简单,除后果特别严重的进行刑事处罚外,对一般案件缺少有效处理方式。

二、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
1.传统观念潜移默化,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传统观念在人民百姓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致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拥有管教甚至打骂的权利,这不是暴力,而是将儿女培养成才的一种途径。

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许多人把家庭暴力当做社会常态甚至以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它。

同时,未成年群体的社会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观念和能力不健全甚至缺失。

很多孩子不敢说,有些孩子甚至认为犯错受罚是正常的。

观念的陈旧、思想的固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确实是造成虐童时间频发的原因之一,也是制止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困难之一。

2.法律政策存在缺陷,现实操作困难。

针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条例虽已进入法律范畴,但现有法律法规还难以有效应对未成年遭受家庭暴力的防治。

一方面,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行政部门进行协调监管,致使《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现象并及时给予制止或惩治。

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问题主要关注对象是妇女,缺少足够的儿童视角,且缺乏实施性条款,难以依据这些规定对暴力家庭进行有效干预和对未成年受害者进行有效的支持与服务。

3.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

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仅依靠法律法规的束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救助机构和民间服务团体的支持,才能使法律的运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效果更加显著。

但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关于受虐儿童救助的条例尚少,救助机构和民间服务团体的运作遭遇种种困境。

三、社会工作在介入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中的应用
1.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家庭监护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福利体系。

中国的未成年人福利政策和法规的分散是不争的事实,政府部门的权责难以统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整合现有的未成年人福利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未成年人福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则显得十分重要。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监护人为核心,一方面是对家庭监护给予帮助和支持,增强家庭的监护功能,从而降低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对家庭不能提供有效监护的未成年人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为及时的行政干预和有效的司法干预提供制度配合和保障,以此全方位地保护未成年人最大程度地避免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2.推动民间未成年人服务组织发展,培养未成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未成年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心理生理发展均未成熟,可变性和可塑性强,这直接导致未成年群体的服务工作灵活性增加,只靠家庭监护和福利体系支持是难以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的。

而多数非政府组织,即民间团体在服务性质、种类、方式上均存在多元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满足未成年人群体发展的多种可能。

因此,在加大政府对未成年人服务事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应该鼓励倡导非政府组织的介入。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在中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新兴专业,具有独特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手段,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每个未成年人视为独特的个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政府应当从政策、制度等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工作事业的深入开展,并以社区、学校、家庭等与未成年人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为依托,通过社会工作独有的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提供包括意识培
养、素质体能、能力锻炼、心理支持等多元化的为成年人服务,全面入手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问题。

3.加强宣传与倡导,转变家长观念,增强未成年群体的“人权”意识。

当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权利的呼吁未明显改变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

社会工作者需依托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宣传职能进行积极倡导,引起广大群众、基层组织、社会机构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充分关注,引导大众转变传统观念,进行未成年人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禁止对未成年人施暴的宣传,倡导以非暴力的方式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

同时,提升未成年群体的“人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也至关重要。

通过宣传片、情景剧、讲座、辩论会、社区活动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未成年人灌输维权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让他们有能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冯林.中国家长批判——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2]许拓.家庭教育误区[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3]吕茂君.从虐童事件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问题[J].活力,2012(6).
[4] 杨世昌,张亚林,曹玉萍,等. 受虐儿童个性特征初步分析[J]. 使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 20(7).
[5] 王青. 谁来替青少年维权[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