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8-2019学年最新版本: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导学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预习导学】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____和___ 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二)长征的胜利(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使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
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2.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
请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遵义会议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次会议的认识。
3.同学们听说过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试着举办一场长征故事会,讨论一下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达标检测】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根据地D、陕甘革命根据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B、四渡赤水以后C、强渡大渡河以后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飞夺泸定桥D、翻越大雪山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党的“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D.三大主力会师10、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1.原因: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 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 内因 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红军长征路线: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 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 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 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1)目的:解决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内容:取消了博古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 主张。 (3)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 里 ( )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 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六、红军长征(1934—1936年)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27年8月1日(后来定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人物:周恩来、叶挺、朱德等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 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 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 队归共产党领导。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课件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 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 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表 (1930——1933) 国民党 红军 领导 时间 兵力比例 结果 兵力 人 兵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0万 20万 30万
4万 3万 3万
约2.5:1 约7:1 约10:1 胜利
3.领导人:毛泽东
4.得名原因:起义时间是农村秋收季节
领导秋收起义的
毛泽东
1927年9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立时间:1928年初
2.主要领导:毛泽东 3.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建 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1928年上半年,终于 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后 结束了“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 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使红军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
挽 挽挽 救 救救 了 了了 中 红党 国军 革, 命
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
过草地
吴起镇
爬雪山
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赤 水 河 湘 江
飞夺泸定桥
抢渡金沙江
★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刘爷煮粥喝”
朱 德 刘 伯 承
总 指贺 龙 挥
前 敌 总叶 挺 指 挥
周恩来
书记
1927年7月下旬,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
南昌起义 代总指挥
(新人教版)中国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历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
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本课的难点是: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解说法、历史情境设计法【学习方法】资料研习法、合作学习法、联系实际法【教学准备】将教师与学生搜集的有关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江西民歌《十送红军》这首歌曲唱出了红军长征出发之时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出示课件1: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红军不怕远征难【探究新课】:出示课件2:《长征组歌》中的诗句“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的胜利,但第五次失利了,利用这段材料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五次“围剿”敌猖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王明路线滔天罪”有什么严重后果?(3)红军踏上征途是从那一年开始的?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长征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征初期红军遇到的挫折。
出示课件3: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后红军强渡湘江“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提出问题:(1)面对材料中的情况,如果继续按照原定的部署前进将会产生什么恶果?(2)关键时刻是谁提出了什么正确的主张?通过材料的解决知道遵义会议的背景和毛泽东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初中教育】2019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13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2019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1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课堂上分组推荐代表演讲;课堂中播放有关长征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1.讲解法。
对于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历史及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靠教师讲解。
2.比较法。
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作一个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的理解。
3.情景教学法。
通过对地图的充分利用,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的万水千山的艰难历程。
4.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故事穿插法。
通过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
6.音像辅助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法和学法只有通过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合理而有序的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节课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情景导学,营造情感氛围边播放视频剪辑《长征》片头,教师边讲解毛泽东创作《长征》的由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 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10中央 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翻越夹金山
巧渡金 沙江
过草地
四渡赤水
陕北吴 起镇
会宁, 三军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迹。”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成为之后革 命的主力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 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掌握: 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和意义。 理解: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讲述: 长征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学习: 先烈不畏艰险、通往直前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 顾问。奥地利人。1933年 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 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
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 “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 战术,反对游击战,使红 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 失败。1935年1月,在遵 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 的权利。后随红军长征到 达陕北。抗日战争初期, 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 编委会主任,延安抗日军 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课的重点,那我将打出三则材料,学生阅读并分析归
纳,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
力。最后用课件打出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
学。强调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
律。而进步表现在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还是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人们
思想的解放。这是五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之二,把它
与五四精神联系起来,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最后我总结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
的解救中国思想的出现!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课例研究综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
从而增强学生感受、体验、领悟的情感过程,获得 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受 90 多年前莘莘学子们 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败笔之处: 1、对学习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关注不够。着名教 育家魏书生说过:让所有学生都变成优秀生,是不现实 的,但让他们都有提高,总是可能的。所以在课堂上, 应该关注全部学生,尤其是学习薄弱的学生,应予以更 多的帮助。 2、课堂教学之中要结合当时的视频教学,让学生 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发展的事实性,准确性,便于学生 感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第一次对帝国主义
说出了“不”!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使学生进一步感
受贯穿于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也是我本节
课的亮点,通过这三个电影片段,成为主线把整节课贯
穿成一个整体。
播放完电影片段,我就让学生探究:五四运动体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 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及长征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配破长征的原因和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学习方法]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插图、资料,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导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对桌交流、小组交流。
3、整理导学案,记忆重点问题。
4、如有疑难问题,标出来,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回顾总结:(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是领导创建的。
(2)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导学问题:(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1)红军长征的原因:由于和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年月长征开始。
(2)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在渡过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经提议,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前进,渡过乌江,夺取。
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
意义:。
在毛泽东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渡过,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北上强渡,飞夺,翻过,通过,于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会师。
(3)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小组内交流,并选派代表发言)1、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你说,我说,大家说。
)(3)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了解到了发生在长征途中那么多著名战役和红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多元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引导学生学习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地图、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历史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出五四运动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
3. 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中,哪些群体参与了抗议活动?(4)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什么意义?2.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五四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五四运动的时间轴,并简要描述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八上历史第13课正式
一、我国建军节是几月几日?它 源于哪个历史事件?
8月1日 南昌起义
二、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领导者、 意义。 1、背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 大肆屠杀共产党,中共中央为了反抗国 民党的恐怖统治,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者:周恩来 刘伯承 贺龙 叶 挺 朱德 4、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 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见教材64页上
1927年,秋收起义
四、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据地是什么?是谁在哪年建立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1928年 见教材65页上
毛泽东在井冈山
五、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主要人物、 建立的军队名称及其领导者。
时间:1928年 主要人物:毛泽东 朱德 陈毅 建立的军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领导者:朱德(军长) 毛泽东(党代表) 陈毅(政治部主任) 见教材65页下-66页上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三、秋收起义的时、地点、领导者 时间:1927年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者:毛泽东 见教材65页上
秋收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1927年,毛泽东被中共中央派到湖南组织起义, 他改组了湖南省委,组织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 团、安源工人武装、平江和浏阳农民军5千人, 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于1927年9 月9日,分三路进攻长沙。在进攻长沙途中,损 失巨大。19日,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集中, 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 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毛泽东在井冈山征服了两个绿林 好汉(见教材67页下),然后在井冈山安营扎 寨,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 民主政权。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主要讲述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本课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学习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1、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长征路线 2、遵义会议学习难点:1、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长征精神四、教法学法1、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了毛泽东同志的《长征》这首诗词,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尤其是对遵义会议了解的更少。
关于长征胜利的原因以及长征精神,教材只字未提,需要学生根据教材加以探究归纳,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故事穿插法。
3、学习方法图中学史、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题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研究课题生本教育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艰辛复杂,在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索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课题研究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2南昌起义的时间、主要人物和历史意义;3秋收起义的时间、主要人物和历史意义;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5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七律·长征》视频导入新课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红军长征你想详细地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吗?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自学提纲1、结合课本第一段概括现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读书完成长征的经过并能学生回答学生看书回答课堂中,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可以渲染一种气氛,调动一种情绪,使学生自然进入今天上课的主题。
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结合长征示意图讲述。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中的转折点4、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师: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展示长征路线动态图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红军所走过的万水千山。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PPT课件 (2)
④四周都是产粮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 党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创 建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使“星星 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 胜利会师
毛泽东率领的部队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的结果:
占领南昌城,起义取得胜利。 南昌起义的意义:
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的序幕,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
南昌起义图
1、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
八
2、地点 :汉口
七
3、内容: (1)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会 议
(2)决定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为什么要去井冈山?)
(1)革命经验的总结:大城市中敌人力量比较强大,
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农村远离大城市,敌人力量
薄弱。
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井冈山的优势
历史三要素
时间:1935年1月
遵 义
地点:贵州遵义
会
人物:毛泽东
议
军事 内容
组织
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红军进行整编
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意义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让我们跟随先烈的脚步,走入那段艰难而峥嵘的长征岁月……
朱毛红军威名远扬,“朱毛”是怎
么一井回冈事山,会你师知后道,吗朱?德和毛泽东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四⽇是中国什么节⽇?这个节⽇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场伟⼤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炬穿透⿊暗,揭开了中国⾰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数青年热⾎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讲授⽬标导学⼀: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线?学⽣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分世界的第⼀次世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亥⾰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凭借着⼀种对祖国⽆⽐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勇敢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命求存的号⾓——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图⽚:时间:1919年5⽉4⽇;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争,还我青岛”、“废除⼆⼗⼀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
⽬标导学⼆:五四运动的扩⼤1.教师讲述:1919年6⽉,五四运动扩⼤到上海。
出⽰材料:“多国家之⼟地,再为学⽣被拘速求释放。
”——⼯⼈罢⼯“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初中教育】2019最新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2019最新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经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指导学生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同敌人作斗争、坚信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过程【自主梳理】:一、南昌起义1.时间:_____年 ___月___日2.地点:_____3.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是_____、_____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1.时间:_____年___月2.地点:_____3.领导人:_____。
4.意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革命根据地。
三、井冈山会师1.时间:_____年___月2.领导人:_____、_____、_____。
3.结果:成立了_____,军长:_____,党代表:_____,政治部主任:_____。
_____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4.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_____、_____的道路四、星星之火1.1929年初,_____、_____率红四军主力,开辟了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八年级历史_第13课_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爱党爱军情感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
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教学方法1.讲解法。
对于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历史及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靠教师讲解。
2.情景教学法。
通过对地图的充分利用,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的万水千山的艰难历程。
3.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故事穿插法。
通过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
5.音像辅助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有关红军长征的音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语](放关于长征的歌曲——十送红军)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歌曲描述了当时根据地的人们送别红军时,盼其早归的依依不舍的情景,那人们是送红军干什么去呢?同学们想了解这段历史吗?让我们伴随着这段音乐走进这段历史,走进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
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一、学习目标: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井冈山会师;5.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南昌起义
2.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率工农革命军刀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开辟根据地。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 64---68页,完成下列练习:
1. 南昌起义:①时间:()年()月()日。
②领导人:()、贺龙、朱德、()等。
③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的开始。
P64
2.井冈山会师:
①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
②()年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队来到(),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第()军。
全军1万多人,由()任军长,毛泽东任(),()任政治部主任。
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