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 新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
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
材料反映(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2.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
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
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3.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
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4.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5.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
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
该发现(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6.雅典民主制度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公民集体的状况: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公民集体中,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工商业者身份的公民则是推动公民取得反对贵族专权的主要力量。
部编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表明当时 A .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 .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 C .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 .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 2.“士字原初指执干(盾)、戈、佩弓矢的武士,其后渐渐变成专指读书、议论的文人。
…”与“士”字原初含义一致的是 A .进士 B .“士、农、工、商” C .士大夫 D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4. 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
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 .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 .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5.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6.族规又称族训、家训、宗约家礼等。
清朝《毗邻城南张氏宗谱·家规》记载:“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9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阿奎那认为,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创造物,是神授予的。
在此基础上他得出的结论包括 ( )①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②世俗君主和教皇在权利上是平等的③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④世俗统治者的地位高于教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代民主思想与近代早期的“王权至上”思想相比 ( )A.两者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都具有进步作用B.后者没有历史进步意义C.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发展D.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3.法国《人权宣言》提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可见,《人权宣言》认为政治民主化就是要保证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议会是立法机关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人们的绝对自由4.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专制统治时期,最终把议会推向对立面的措施不包括 ( )A.严禁反对政府的言论B.进行严格的书报检查C.逮捕原议会反对派领导人D.逮捕、监禁拒购公债的骑士5.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6.现代美国的众议院 ( )①在名义上代表各州的人民②其席位按各州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配到各州③每州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席位④享有对宪法的解释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右图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泛张贴的宣传画,意在提醒人们注意“立场站在哪边”问题。
当时头戴“红羊帽”(画中间的帽子)的人们是要表明站在( )A.革命的立场上B.封建君主的立场上C.保王党人的立场上D.欧洲君主的立场上8.追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历史,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A.《共产党宣言》发表B.英国宪章派提出《人民宪章》C.第一国际宣告成立D.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工9.右图是我国为纪念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目标版
2019-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期,“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
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族的分宗。
这反映了①西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基础②诸侯之间的等级相同③周王通过分封直接管理地方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某位先秦学者提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应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四种品德,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这位学者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3、楚辞产生受到楚地民歌和音乐的直接影响。
当时,《诗》、《书》、《礼》等已成为楚辞作者诵习的对象,《九歌》中《橘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
这表明()A.楚辞融浪漫与现实主义风格于一体 B.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C.儒家文化是楚辞的核心文化内涵 D.楚辞带有文化融合痕迹4、秦始皇攻取岭南后,派将领任嚣在番山、禺山之偶建城,并设郡。
此郡被视为广州建置的开始。
此郡是( )A.象郡 B.南海郡 C.南郡 D.南阳郡5、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下列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②汉代已经出现起绒锦③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④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唐末,都城长安城西市的居民区延寿坊有“鬻金银者”,东市的居民区“宣阳(坊)彩缬铺”的张言“为街使郎官置宴”。
这表明( )A.草市方便了民众生活 B.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市内C.官营的市场比较发达 D.政府对市已不再直接监管7、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范的美。
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8、明弘治四年,礼部尚书丘溶与吏部尚书王恕俱加官太子太保,官位都是从一品,当年,丘溶入阁。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3.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4.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5.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6.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四)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
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
”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2.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矛盾的尖锐B.萨拉米岛危机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3.《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阿德斯救了他,阿德斯根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陪审法庭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
这一记载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4.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6.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7.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经历是()A.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B.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C.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D.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8.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60分)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2.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铁力牛耕、节气农时)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未体现)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东汉田庄经济)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4.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5.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7.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教新目标版
2019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48分)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4.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
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 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人教版)最新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文科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地位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2.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
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A.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3.西汉时郡守自行辟除椽属(自行招聘府内幕僚)就已成为通制,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吏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 )A. 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B. 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C. 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D. 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4.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5.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科举制注重出身门第B.士族阶层占据主导地位C.各阶层文化素养不同D.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6.宋神宗打算杀掉一个职位不算太高的转运使,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宋神宗又准备把这个转运使刺配,门下侍郎章惊认为“如此,即不若杀之”,原因是“士可杀,不可辱。
”宋神宗于是感叹:“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这一故事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 )A. 皇帝成为虚位君主B. 中央内部矛盾尖锐C. 士人地位空前提高D. 官僚政治较为成熟7.满清崛起与白山黑水之际,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八旗旗主及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35题1.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攻打匈奴C.推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2.“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3.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秦汉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商周时期D.隋唐时期4.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形成。
这表明A.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B.民主政治比君主专制优越C.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D.海洋文明比大河文明先进5.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①只有男性公民享受政治权利②妇女无政治权利③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④未成年人不享有政治权利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的图片。
这部重要文献A.表明国王失去一切权力B.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使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国家D.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建立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这充分说明了德意志皇帝A.注重摒弃专制主义传统B.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C.注意协调政府部门关系D.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B. 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 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D. 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2.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3.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 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4. 13.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 元朝设立中书省5.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上文中的“师古”指()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6. “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
”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7.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卷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2.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这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3.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著名的史墙盘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尹亿疆。
”与铭文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4.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
”这种观点()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5.俄日两国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6.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
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的诸侯。
这样,周使用的文字首先传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又传到楚和吴越之地。
这说明西周A.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B.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C.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周天子分封诸侯、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家进行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C.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3.周代的礼制十分复杂,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并且,周代的礼制强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关系。
这表明A. 周礼是维护政治等级的工具B.周礼利于凝聚宗族力量C. 周礼体现“亲亲”“尊尊”原则D.周礼繁杂且涉面广4.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区,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
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
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C.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D.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5.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制度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A.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B.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C.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6.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 目标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就特别注意对官吏进行监督。
秦朝时期,中央负责监督其它官员的是()A.刺史B.丞相C.御史大夫 C.太尉2、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A.实现了国家大统一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生产力显著提高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3、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成为贤明君主B.笼络人才C.维护封建统治D.减少决策失误4、下列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雅克萨之战B.施琅收复台湾战争C.乌兰布通战役D.昭莫多战役5、康熙帝在孔子故乡曲阜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上,其作用不包括()A.缓和了阶级矛盾B.缓和了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C.加快了满汉文化的发展步伐D.巩固了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7、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8、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求知欲强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 D.敢于挑战权威9.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A. 邦联制,君主立宪制B.邦联制,总统制共和制C. 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D. 联邦制,君主立宪制10.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卓越贡献11.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小明的妈妈在家中摆起了香案,供奉家人的祖先。
这一风俗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2.在秦朝政府的中央机构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检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3.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
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4.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
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5.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6.“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最主要的表现是()A.宪法成了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失去了保障B.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C.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D.各级各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7.新中国人民政府管理和建设国家的最早法律依据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这表明他主张()A.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9.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是新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10.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1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2.当今世界局势出现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C.日本要求建立政治大国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22题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3.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
这表明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4.《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5.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这表明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6.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西学的主要意图是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7.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著作中记载:“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B. 铁农具已在农业产生中占主导地位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D.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2. 战国时期,庄子说“人勿胜天”,而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
这说明A.道家缺乏精神追求B.儒家具有人文理念C.儒道政治要求不同D.道家主张天人和谐3.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4. 明朝中后期,“钱贵谷贱百物贵”“钱贱谷贵百物贱”的传统逐渐为“银钱俱贱,粮食百物俱贵”的现实所取代。
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白银的大量涌入C.生产方式的落后D.世界市场的形成5.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这里所评述的制度A. 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6.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利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
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A. 皇帝无权更改行政法B. 强调法律的权威性C. 皇帝与平民的地位相等D. 立法权属于元老院7.《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2020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试卷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2.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其措施有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②建立十个部落区③建立民众陪审法庭④实行陶片放逐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苏格拉底反对雅典“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制度,而主张让“那个知道的人”去统治。
下列著作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的是A.《理想国》 B.《十日谈》 C.《路易十四时代》 D.《纯粹理性批判》3.公元前449年,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
关于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结果②标志古代罗马成文法出现③协调了罗马公民间的利益④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万民法出现于A.希腊雅典城邦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罗马帝国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5.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文化成就有A.活字印刷术、量子力学 B.《授时历》《神曲》C.《天下郡国利病书》、印象派 D.《窦娥冤》《格林尼卡》6.图中16世纪初新航线②的开辟者是A.葡萄牙船队B.西班牙船队C.英国船队D.荷兰船队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1570 1670 1780甲232000 568000 450000乙51000 260000 1000000A.英国、西班牙B.荷兰、英国C.英国、荷兰D.荷兰、葡萄牙8.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级第四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C.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流传至今的彭氏家训说:“孝始于事亲,忠始于报国。
……士农工商,各勤其事。
冠婚丧祭,必循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
”据此可知古代宗族管理的主要价值是A.保证宗族内部团结B.规范血缘伦理关系C.维系家国社会稳定D.传承家族礼仪文化3.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
“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
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
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4.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1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5.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
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6.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7.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竞只有6.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8.读《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经济发展使得千年间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C.750年人口总量相对较低主要是安史之乱影响D.连年战乱是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9.图1、图2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
其变化2图1唐代中期图2北宋中期A.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B.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C.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 D.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10.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
这一现象说明A.广州对外贸易在唐宋时开始发展起来B.对外贸易的活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C.唐宋时期广州已与非洲欧洲进行贸易D.广州是唐宋时期商业经济最发达城市11.明淸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
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
当土地转租时,耕地农民既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交纳“小租”。
结果,就出现了“一田二主”、“一田二租”的复杂的租佃关系。
材料主要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佃农获得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C.局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主佃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12.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13.《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
这一作法旨在A.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B.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C.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D.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1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3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
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15.顾炎武《郡县论》中指出:“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据此可知,顾炎武A.主张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 B.主张将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相结合C.主张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 D.主张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16.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
这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C.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17.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A.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18.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
”这说明古代罗马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 注重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C.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19.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20.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 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21.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4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22.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2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4.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
其意在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 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25.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
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
”,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A.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C.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5答。
二、材料题(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3分)材料一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
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祷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
因此,遭致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
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
贵族的专橫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
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
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书”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
(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产生的相同影响并指出二者所反映政治斗争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