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跑的练习(耐力素质练习)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跑的练习(耐力素质练习)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将体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跑的技巧,提高耐力素质,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家长要积极配合,关注孩子的锻炼情况,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作业完成后,教师要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效果。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耐力跑技术和训练水平。
1.以生动的故事引入,讲述马拉松运动员坚持不懈、挑战极限的精神,引发学生对耐力跑的思考。
2.通过展示往届校运会耐力跑项目的精彩瞬间,让学生感受到耐力跑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3.提问学生对耐力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基础训练:教授正确的跑步技术,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并进行分组练习。
-提高训练:引入不同类型的耐力跑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阶梯训练等,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应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长跑比赛或模拟测试,检验训练效果,并鼓励学生自主调整训练计划。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训练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训练提供参考。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技能考核、训练日记、小组成员互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特别是中长跑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提高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跑步耐力训练方法2. 跑步技术要领3. 训练计划和实施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b. 讲解跑步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c. 确定训练目标和要求。

2. 实施阶段:a. 跑步耐力训练:采用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距离和强度的跑步训练。

如4000米-12000米匀速跑、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400米、800米变速跑等。

b. 跑步技术训练:讲解和示范跑步摆臂、步频、步幅等技术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练习。

c. 力量训练:进行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组合练习,增强学生的基础力量。

d. 越野跑训练:利用公园、山川等环境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e. 跳绳训练:进行10分钟跳绳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

3. 调整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b. 总结训练成果,反馈训练效果。

c.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调整训练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跑步耐力的提高:通过定期进行跑步测试,如1000米、800米跑,观察学生的耐力水平的变化。

2. 学生跑步技术的改进: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评价技术的正确性和改进程度。

3. 学生力量的增长:通过力量测试,如深蹲、俯卧撑等,评估学生的力量增长情况。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意志力等,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态度。

4. 定期进行训练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耐力跑说课稿3篇

耐力跑说课稿3篇

耐力跑说课稿3篇耐力跑说课稿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耐力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耐力跑说课稿1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必修模块田径中的一项内容—耐力跑,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其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机能,比较全面地发展身体的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必修模块田径的一项,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2、通过练习,使大部分学生掌握耐力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重点和难点。

根据耐力跑的技术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可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正确掌握有氧耐力跑中的技术。

难点是:动作协调、自然,体能分配合理。

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突破重点和难点。

六、学情分析。

生理方面:本节课是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阶段相比,骨骼变粗,硬度增加,抗压抗折的能力提高。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跑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逐步增加距离、定时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的调整。

2. 教学难点: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锻炼态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耐力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跑步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学生跟随模仿,纠正错误姿势。

2)呼吸节奏:教师教授合理的呼吸节奏,学生练习并体会。

3)步频、步幅:教师指导学生调整步频、步幅,提高跑步效率。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1)间歇训练:教师示范间歇训练的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逐步增加距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增加跑步距离,提高耐力。

3)定时跑:教师设置时间,学生进行定时跑训练。

4.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基本技巧。

2)按照训练方法,进行课后耐力跑锻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锻炼和课堂练习,观察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升。

2. 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重要性,提高对耐力训练的认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耐力素质,提高跑步速度和持久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耐力跑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重要性2. 耐力跑的技术动作要领3. 耐力跑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2. 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二)基本部分1. 耐力跑的技术动作要领a. 教师示范耐力跑的基本动作,包括起步、加速、保持速度和冲刺等。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2. 耐力跑的练习方法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的分组练习,每组10人。

b.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慢跑、快跑、间歇跑等练习,提高耐力素质。

3. 耐力跑的注意事项a. 教师讲解耐力跑的注意事项,如呼吸、节奏、姿势等。

b.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调整呼吸、保持节奏,避免运动损伤。

(三)结束部分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2.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力跑的认识程度2. 学生掌握耐力跑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3. 学生在耐力跑练习中的表现,如耐力、速度、持久力等4.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和纪律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器材1. 体育器材:跑道、计时器、秒表等2.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运动场七、教学时间1. 准备部分:10分钟2. 基本部分:30分钟3. 结束部分:10分钟本教案旨在通过耐力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耐力体育教案模板初中

耐力体育教案模板初中

耐力体育教案模板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耐力跑姿势,提高耐力跑的速度和持久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技巧的讲解与实践2. 耐力跑训练方法的介绍3. 团队合作与互相帮助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肌肉,提高心率。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如步频、步幅、呼吸等。

2.2 示范正确的耐力跑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3 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的实践,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呼吸和节奏。

3. 训练方法介绍(10分钟)3.1 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持续训练等。

3.2 让学生进行不同训练方法的实践,感受不同训练方法的效果。

4. 团队合作与互相帮助(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耐力跑比赛,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2 引导学生互相鼓励、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结束放松(5分钟)5.1 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慢跑,帮助身体恢复。

5.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跑技巧和姿势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方法。

2.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坚持到底,展现出良好的耐力。

3. 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了解到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跑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耐力跑教案一、教材(《中小学生健康德育体育教学大纲》)二、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耐力水平。

2.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心理健康。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三、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耐力跑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

四、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心理调节方法,克服疲劳,坚持锻炼。

2.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时器、报数器、操场、电子屏幕。

2.学生准备:运动服、运动鞋。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集体热身,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预备开始耐力跑训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耐力跑的目的和要求,强调锻炼耐力的重要性,并播放一段相关的运动视频或实例。

3.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强调学生不要憋气,要做到吸气和呼气配合呼吸,提高跑步效率。

4.操作(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跑线上,教师用计时器计时开始,学生开始跑步,每跑完一圈用报数器记下团队成绩。

每个小组进行五组比赛,最后计算出平均成绩。

5.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成绩统计和总结,分析团队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并记录自己的耐力跑成绩,制定个人目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耐力跑的目的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并通过小组比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同时,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开始养成了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耐力水平。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在训练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时间:5分钟2. 内容:课堂常规、热身运动3. 要求:学生着装整齐,跟随教师完成热身运动。

(二)准备部分1. 时间:10分钟2. 内容:耐力跑理论讲解、示范3.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教师示范动作。

(三)基本部分1. 时间:30分钟2. 内容:耐力跑练习(1)慢跑:引导学生进行慢跑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间歇跑:进行间歇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耐力跑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束部分1. 时间:10分钟2. 内容:放松运动、总结评价3.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完成放松运动,认真总结本次课程收获。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耐力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讲解。

2. 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3. 练习法:通过慢跑、间歇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4.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耐力跑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练习态度等。

2. 成绩性评价:记录学生在耐力跑练习中的成绩,分析进步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

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耐力跑的意义和好处。

2. 掌握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定义和分类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3. 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4. 耐力跑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5. 耐力跑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宣布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耐力跑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2.1 耐力跑的定义和分类解释耐力跑的概念,并介绍长跑、中跑和短跑等不同类型的耐力跑。

2.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介绍耐力跑的常见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连续训练和阶梯训练,并给出一份简单的训练计划供学生参考。

2.3 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身体姿势、手臂摆动和步伐等。

解释正确的呼吸方法,如大口吸气、鼻子呼气,并指导学生练。

2.4 耐力跑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提醒学生不要过度训练,注意适度休息和补充营养。

列举一些常见的跑步错误并纠正。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的耐力跑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

4. 总结归纳(5分钟)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顾训练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姿势、呼吸和坚持的程度等。

2. 留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耐力跑的总结报告。

3. 集体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耐力跑的训练,并参加校内外的跑步比赛,进一步提高耐力水平。

六、教学资源1. 耐力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耐力跑训练计划和指导。

3. 学生参考书籍和文章。

以上为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

耐力跑教案教案主題:耐力跑訓練教學目標:透過耐力跑訓練,學生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水平,並養成積極的運動習慣。

教學重點:1. 耐力跑的基本原理和意義。

2. 耐力跑的基本訓練方法和技巧。

3. 培養良好的心肺功能和增加耐力水平。

教學過程:一、前期準備(5分鐘)1. 引導學生進行身體暖身運動,如輕跑、旋轉手臂等,以準備進行耐力跑訓練。

二、理論講解(10分鐘)1. 解釋耐力跑的基本原理和意義,強調心肺功能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2. 介紹耐力跑的基本訓練方法和技巧,如長跑、間歇性訓練等。

三、示範與實踐(25分鐘)1. 示範學生如何進行耐力跑訓練,包括正確的姿勢、呼吸方法等。

2. 引導學生進行耐力跑訓練,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能水平給予不同難度的訓練。

四、訓練評估(10分鐘)1. 讓學生自行記錄和評估自己的訓練成果,例如跑步距離、時間等。

2. 鼓勵學生交流彼此的訓練成果,增加互相激勵和學習的氛圍。

五、訓練心得分享(5分鐘)1. 邀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耐力跑訓練心得,鼓勵其他同學積極參與耐力跑訓練。

2. 提供正向回饋和建議,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提高耐力水平。

教學資源:1. 體育場地或開闊空地。

2. 計時器或手錶。

3. 筆記本或紙張。

教學評估:1. 自我評估:學生能夠自行記錄和評估自己的訓練成果。

2. 小組討論:學生能夠分享自己的訓練心得,並互相提供正向回饋和建議。

教學延伸:1. 鼓勵學生在課餘時間繼續進行耐力跑訓練,並定期組織競賽和比賽。

2. 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形式的耐力運動,如游泳、單車等,以提高全面的耐力水平。

教學反思:1. 應根據學生的體能水平調整訓練難度,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2. 盡量提供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和選擇,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耐力跑校园测向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耐力跑校园测向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耐力跑技巧的掌握和测向运动规则的理解。
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耐力跑技巧,提高运动成绩;如何准确判断测向运动中的方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何提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实际运动进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技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
1.耐力跑技巧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
2.如何在测向运动中快速准确地判断方向。
3.团队合作在耐力跑和测向运动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学会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运动中的恐惧和焦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段真实的校园测向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耐力跑和测向运动的魅力。视频中,参赛选手们在激烈比拼的同时,展现出的团队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风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以下问题:
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针对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

体育教案初中耐力运动

体育教案初中耐力运动

体育教案初中耐力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训练方法2. 耐力跑技巧的掌握3. 团队协作与比赛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可配合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① 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800米跑。

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注意控制速度,保持呼吸均匀。

② 针对学生耐力不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采用慢跑、快走、跳绳等方式,交替进行,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3. 团队协作与比赛(10分钟)① 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接力比赛。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完成一段固定距离的跑步,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② 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鼓励的精神。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放松活动(5分钟)采用轻松的慢跑和拉伸运动,让学生缓解疲劳,恢复身体。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比赛中的表现,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态度。

3. 定期进行耐力跑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3. 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训练: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等方面的技巧。

2. 耐力跑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和梯度训练等。

3. 团队合作训练:如接力跑、集体耐力跑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热身活动,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性。

2. 基本技巧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等。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和梯度训练等。

学生了解各种训练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4.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集体耐力跑等团队合作训练。

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训练方法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反思自己在训练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成绩的提升。

2. 学生对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训练难度和强度。

2. 注重学生安全,预防运动损伤,如发现学生不适,及时采取措施。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同时,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教案-耐力跑

体育教案-耐力跑

体育教案-耐力跑教案名称:耐力跑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2. 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方法,提高自身耐力水平。

3. 学生能够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养成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计划。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时器、场地标记工具、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运动鞋、舒适的运动服装。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说明耐力跑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耐力的好处。

Step 2:理论讲解(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要领,包括正确呼吸、保持稳定的节奏、正确摆臂等。

2. 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计划,包括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定期进行间歇训练等。

Step 3: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耐力跑的示范演示,展示正确的跑姿和技巧,并强调注意事项。

Step 4:实践训练(2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真实的耐力跑训练。

2. 教师用计时器记录学生的跑步时间,并给予鼓励和积极反馈。

3.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创造良好的比赛氛围。

Step 5:总结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训练中的经验和收获。

2. 学生向教师提问或就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耐力跑训练,并记录训练时间和距离。

下节课进行训练成果的展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耐力跑训练计划。

2. 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耐力跑比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跑步姿势和技巧,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反馈。

2. 根据学生的跑步时间和距离记录,评估学生的耐力水平和训练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训练方法,防止过度训练或不合理训练。

2. 需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指导和关注,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初中体育教案 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 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技巧训练: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方法。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阶梯训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耐力跑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2.1 起跑训练:讲解起跑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起跑练习。

2.2 途中跑训练:讲解途中跑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途中跑练习。

2.3 冲刺训练:讲解冲刺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冲刺练习。

2.4 呼吸方法训练:讲解呼吸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耐力跑训练(20分钟)3.1 间歇训练:组织学生进行间歇跑练习,设置适当的距离和休息时间。

3.2 持续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持续跑练习,设置适当的距离。

3.3 阶梯训练:组织学生进行阶梯跑练习,逐渐增加距离和强度。

4. 游戏活动(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2 进行一些趣味性活动,如“穿越火线”、“障碍跑”等。

5. 结束部分(5分钟)5.1 组织学生进行全身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5.2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的提高。

《耐力跑》教学设计

《耐力跑》教学设计

《耐力跑》教学设计这是一个旨在教授学生耐力跑技能的课程计划。

通过这堂课,学生将学习如何提高他们的持久力和耐力,以在长时间内保持跑步速度和力量。

此外,这门课程也将强调跑步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跑步来增强身体素质和战胜困难。

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耐力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

3. 了解如何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提高耐力和持久力。

4. 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5. 培养自律和毅力,学会战胜身体疲劳和心理压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耐力跑:介绍耐力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耐力跑与其他类型跑步的区别。

2. 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以减少疲劳和提高耐力。

3. 提高耐力的训练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耐力跑训练,包括长跑、间歇训练和爬坡训练,教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训练计划。

4. 耐力跑的益处:探讨耐力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和减轻压力等方面。

5. 战胜困难和挑战: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培养自律和毅力,面对身体疲劳和心理压力。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和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耐力跑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示范教学:老师和专业运动员将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3. 实践操作:安排课程中的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实际的跑步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耐力跑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以及战胜困难和挑战的方法。

5.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增强交流和学习的效果。

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课堂练习的表现等。

2. 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跑步训练成绩来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巧掌握情况。

3. 个人总结: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写一篇个人总结,总结课程内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以及未来的学习计划。

体育课耐力跑教案范文

体育课耐力跑教案范文

体育课耐力跑教案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课耐力跑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课耐力跑教案1第十二课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基本体操希望风帆第一节。

学习内容:希望风帆:第1节,耐力跑学习步骤:一、自主复习、展示成果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2、提出分组要求,指导学生分组复习,巡回纠正动作。

3、组织学生展示复习成果。

4、安排耐力跑要求和米数。

5、讲解耐力跑要求和跑步过程中呼吸方法。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我选择复习方法,进行复习。

4、积极参加演示比赛,勇于展示自我。

5、积极准备以饱满的态度进行耐力跑。

6、注意耐力跑呼吸方法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7、全力以赴跑完全程。

组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教师活动:1、完整和分解示范各节操,指导学生重点环节的解决。

2、组织学生分解动作模仿练习。

3、提示学生合作学练。

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体侧运动示范,了解完整动作。

2、听口令随示范模仿分解动作,体验节奏的变化和体侧时上肢的伸展。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动作复习,相互帮助,巩固动作概念。

4、观看全身运动示范后,认真模仿分解动作。

5、两人一组分散练习,巩固动作。

6、听口令进行二节操的完整练习。

7、观看跳跃运动示范后,认真模仿分解动作练习。

8、听音乐随示范进行练习,体验音乐节奏。

组织:四列横队、在规定场地内分散练习三、说说学学,身心放松教师活动:提示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放松学生活动:向你最好的伙伴说说三节操的名称,说说学后的感觉。

听音乐,在小伙伴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

组织:散坐在草地上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体育课耐力跑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识,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方法。

初中趣味耐力跑教案

初中趣味耐力跑教案

初中趣味耐力跑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团队合作游戏的开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耐力跑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讲解耐力跑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

二、基本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耐力跑的技巧,包括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伐频率等。

2. 教师示范耐力跑的正确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示范练习,体会耐力跑的技巧。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每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相互鼓励,共同完成训练任务。

四、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跑”、“穿越火线”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耐力跑训练和团队合作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耐力跑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 学生填写课堂反馈表,教师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力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团队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分组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耐力跑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耐力跑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力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精神,本课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将“健康第一”的思想更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致力于设计有效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与帮助人,正确理解个人价值。

二、相关分析
针对高中女生对耐力跑具有恐惧心理并缺乏兴趣的现状,本课的设计按照女生的特点,创设多种情景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各种花式跳短绳、图形变换跑等锻炼方法和手段来调节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能长时间处在兴奋状态,由于心理上的放松,从而在欢乐的气氛中忘记疲劳;在创设操作情境方面,通过击掌鼓励、各种小游戏和语言激励,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集体力量的激励下,有效地提高学生有氧跑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跑得轻松协调、有良好的节奏;难点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辅助内容为哑铃练习和钻山洞的游戏。

三、学习目标
1、发展耐力素质与奔跑能力,提高心肺系统的机能;
2、增强上肢力量,逐步掌握自我锻炼的动作方法;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4、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创造好的学习氛围。

四、主要教学环节
1、身体准备与课的导入
通过游戏和绳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动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渐入工作状态,为主教材的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2、基本部分教与学的方式与手段
在耐力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没有安排学生高强度、长时间的进行长跑,只是将耐力跑作为一种手段,用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耐力和心肺功能,通过途中跑的节奏练习,从而更科学的进行有氧耐力跑锻炼,增强
耐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本课选择了各种花式跳短绳和定时图形跑作为主教材,并在练习过程中播放欢快的音乐加上击掌鼓励和小游戏使单调枯燥的跑趣味、生动起来。

在素质练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哑铃的模仿练习和穿过隧道的游戏,学生在学习交往中,学会观察、分析、交流、协作与分享,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反复的动起来,使他们在“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在“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并不断完善自我。

3、课的结束
结束部分采用身体和心理放松,运用简单的肌肉拉伸动作,伴有和谐的音乐,配以教师的语言提示,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紧张、兴奋和波动的情绪趋于平稳,真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