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福师大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册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1 (第1—4章)一、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钦斯特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性服务。
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ADADB BBBDA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20春【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1(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1(答案
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D
第2题,“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正确答案:C
第3题,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正确答案:C
第4题,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_________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正确答案:C
第5题,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正确答案:B
第6题,______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课程设计C. 学生评价D. 教师发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A. 需求分析B. 课程实施C. 课程内容选择D. 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答案:D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课堂难度B.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C. 减少课外阅读材料D. 限制学生的课堂讨论答案:B4.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学生B.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C.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 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教学媒体的功能?A. 传递信息B. 激发兴趣C. 增加作业量D. 促进互动答案:C二、填空题1. 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当符合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目的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2. 在教学设计中,__________是指导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蓝图和依据。
答案:教学计划3. 教学评价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4.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5.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答案: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三、简答题1. 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学科,它涉及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
该学科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阐述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它可以帮助教师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福师14秋学期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福师14秋学期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题,计40分)1、课程答: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课程资源答: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
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
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4、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材料分析(每题30分,共2题,计60分)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结合教育现实,阐述你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1)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2)一位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
每次有新老师来学校的时候,校长都会交给新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老师:我是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
我亲眼看到过别人没有看到过的事实:高级工程师建造了毒气站;医术高超的医生毒死了孩子;受过严格教育的和培训的护士残害了婴儿;高中和大学的毕业生用枪打死或活埋了妇女和儿童。
因此,我对教育产生了怀疑。
我请求:帮助你的学生成为人吧!再也不要培养出学问渊博的恶魔、技术高超的精神变态者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刽子手。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讲解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课论》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 40 道1. 发展性评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B.有助于认识课程实行和教课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C.观察课程教材对教师实现和教课目的的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D.有助于在讲堂长进行检查和采集数据信息正确答案: B满分:2分得分:22.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
A.工作剖析B.课程审议C.活动剖析D.职业剖析正确答案: B满分:2分得分:2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_________。
A.活动剖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正确答案: C满分:2分得分:24.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评模式D.过程模式正确答案: B满分:2分得分:25. 以下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对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______ 。
A.一般发展包含小孩的心剪发展和身体发展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别发展D.一般发展排挤特别发展正确答案: D满分:2分得分:26. 主动适应论的基本看法以为学校课程________ 。
A.是使学习者适应今世社会生活的工具B.不停改造着社会生活C.不停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D.是使学习者离开今世社会生活的工具正确答案: C 满分: 2 分得分: 27.课程实行有三种基本取向,此中之一是_________ 。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忠实取向D.背叛取向正确答案: C满分:2分得分:28.()是骨干教师的第一修养。
A.教育手段B.教育看法C.教育思想D.教育技巧E.正确答案: C满分:2分得分:29.教育从()开始。
A.体罚B.尊敬C.夸赞D.处罚E.正确答案: B满分:2分得分:210.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性联系,提升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 ________ 。
福师大《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在线考核答案
福师大《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在线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课程答: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答: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生活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
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2.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1)、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
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目标是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
过去,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
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s单选题1. 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
A. 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B. 结构的完整性问题C. 结构的合理性问题D. 内容的可行性问题?正确答案:A2.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 进步主义课程B. 学术中心课程C. 永恒主义课程D. 要素主义课程?正确答案:A3.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 巴班斯基B. 布卢姆C. 华虚朋D. 瓦根舍因?正确答案:C4.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 活动分析B. 解放兴趣C. 八年研究D. 泰罗主义?正确答案:C5.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
A. 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 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 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 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正确答案:C6.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 情境模式B. 目标模式C. 批判模式D. 过程模式?正确答案:B7.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 一般发展B. 自我实现C. 全面发展D. 情感发展?正确答案:B8.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 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B. 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C. 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D. 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正确答案:A9. 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 学术中心课程B. 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 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 人格中心课程?正确答案:A10.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 复习B. 实践C. 方法D. 拓展?正确答案:C11. 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1.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
5.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6.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2.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瑞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D.莱斯3.“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A.体验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4.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A.独立论B.统一论C.平行论D.超越论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计30分)1.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2.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杜爱菊专业: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号: 202201010818845 学习中心:瑞安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课程是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课程即教材,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
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
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等部分组成。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3.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有多种不同类型,主要有:(1)沉思型与冲动型。
前者在思考之后做出反应;后者则凭直觉立即做出反应,易出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答: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师生要平等相处
3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4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育现实,阐述你对学生的认识。
谁是好学生
德国有一名督学去一所学校检查工作,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他修了很久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路过的学生看见了这个情形,便跑过去帮忙。不用几分钟就把汽车修好了。
督学很感谢他,便和他聊了起来:“你的修车技术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学生回答说:“我喜欢汽车,经常去看别人修车。时间久了,就学会了一些修车技术。”
督学又问:“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为什么没有去学校?”
“今天学校有督学来检查,我的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
督学愣了: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吗?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教师由于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的成果。反之,如果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我们应该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学习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但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新课程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所以重要的不是列举和强调各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是首先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可怜的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
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
(三)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2、阐述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答:中小学教育是孩子们的教育,课程理应是孩子们的课程,教育向学生世界回归必将是课程改革的关注点,它要求尊重孩子的经验,把孩子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把孩子的教育交到孩子手中。
反思我国的教育,长期存在着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唯一目标,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定技能以求得评价学生绝对量化的结果--分数,这必然带来教育的诸多缺憾,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
新课程目标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追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协调统一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阐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答: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
众所周知,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体验和感悟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可能是挫折、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都与学生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