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课件:第1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5张PPT)
“百家争鸣”思想研究小组成果展示(一)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孔子
1以、待核心自思己想:的“态仁度”。对“待仁者人,,爱和人”谐
,“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3、 “克己复礼”。局限性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儒家学派
孟子
1、政治上:“仁政”。
2、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
是
B
A.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B.各派相互洁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6.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 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D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 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A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5.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经济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 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力量在争 斗激烈。
阶级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官学
私学
二、“百家争鸣”产生的内容 研究小组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共33张ppt)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论语·为政》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主张
探究1:请你根据下列材料概括 孔子的思想主张,并谈谈对这些 言论的理解。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④提出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孔子说:“性相近也。” ——《论语·阳货》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 ——《孟子·告子上》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思考: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 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 制崩溃,新制度逐渐建立
③社会阶层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 用
④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
墨家
墨子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对中国有何重大历史影响?
1、道家学派——老庄之学
老子 春秋晚期楚国人 创立道家学派 著《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主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①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要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②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孟子 (1)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 采用,晚年退而与弟子著 书立说。著有《孟子》一 书。有“亚圣”之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四.道家、法家和墨家
1. 道家
老子 ⑴地位: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道家创始人
⑵主张
哲学思想
①世界本原“是无“为道””指。不强妄调为顺,应不自胡然作,非提为倡,清不静 无为,知为足所寡欲欲为。。客治观理唯天心下主,义要化烦为简, ②认为任不何使事用都权存谋在,对不立过面分,威并逼相百互姓转。化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孔子的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① 思想核心是“仁”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
• 子曰:“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3)教育思想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 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
②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 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
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A.一儒观家点出B自.先法秦C家( )
C.墨家 D.道家
2.(2014·四川成都一模·1)有学者认 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
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
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
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②……人”性论:性相近 ③ 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38张PPT)
(1)思想核心——“仁”
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主张以德治民(体现民本思想); 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伦理:性相近
(4)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 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b.提出“因材施教”等思想 c.整理“六经”
(二)、孟子
简介
名轲,邹国人,战 国时期儒家的著名 思想家,是儒家学 派的奠基人被尊为 “亚圣”。
《孟子》为其经典 著作。
(二)、孟子
思想主张: 1、政治:实行仁政 2、民本:民贵君轻 3、伦理:性本善 4、价值观:舍生取义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墨谁家窃?视人之身若其
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 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家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
见与中国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D
4、某中学历史课堂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
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要合乎四
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说,
三孔——孔庙、 孔府、孔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 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 与会的70多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 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 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 老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
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主张以德治民(体现民本思想); 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伦理:性相近
(4)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 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b.提出“因材施教”等思想 c.整理“六经”
(二)、孟子
简介
名轲,邹国人,战 国时期儒家的著名 思想家,是儒家学 派的奠基人被尊为 “亚圣”。
《孟子》为其经典 著作。
(二)、孟子
思想主张: 1、政治:实行仁政 2、民本:民贵君轻 3、伦理:性本善 4、价值观:舍生取义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墨谁家窃?视人之身若其
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 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家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
见与中国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D
4、某中学历史课堂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
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要合乎四
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说,
三孔——孔庙、 孔府、孔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 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 与会的70多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 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 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 老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30张PPT)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 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 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 “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 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 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
1、孟子的思想
① “仁政”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 人性论: “性本善”
“亚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的简介
•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 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 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 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 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整理编订“六经” 编订整理出《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六经”。 (四)孔子的地位
1、“万世师表”——教育家 2、“至圣”—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3、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 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 庙 杏 坛
——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 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 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 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8张PPT)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掀起,各大学纷纷开设国学院, 部分中小学将国学引进课堂,民间创办的国学私塾也日益增多。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孔子பைடு நூலகம்国”
2004年11月21日, 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 院在韩国首尔成立。
曲阜
孔子的主要思想:
核心: “仁”的学说 政治思想:以德治民
保守部分:维护周礼,主张“克己复礼”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
孔 庙 杏 坛
孔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 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 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上: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仁政 仁义
民贵君 轻
性善论
君舟民 水
性恶论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形象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确切出生地不详, 但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到了唐朝 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 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 子并称老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
孔府 位于孔庙
东侧,有“天下第 一家”之称,是孔 子嫡系长期居住的 府第,也是中国封 建社会官衙与内宅 合一的典型建筑。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2.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
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 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 诸侯国。
2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3 .人性论: 性本恶 4 .主张礼法并用 5 .哲学观: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同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创立儒家学派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 1课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目录
一 “中百央家集争权鸣的”发局展面的形成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三 道家和法家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含义: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上形成一批 以…、…为宗旨的学者和思 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 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 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等。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 ⑴政治思想
①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件(共26张PPT)
材料三:制天命而用之!
──荀况《荀子·大略》
朴素的唯物主义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春秋
仁的
同 思想
爱人
民本 以德治民
思想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奠定
基础
战国 仁政
战国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蔚然大宗。
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 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 碰壁,不被采纳。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 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 然要和谐相处
1.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 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 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 想相关的是( ) 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则举之
•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 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 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土地制度 --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
晋卻至与周争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社会 大变革
政治制度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2.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流派希望人类同归朴素和安 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 强调以内心体验为中心,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 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世界。该思想流派应是(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 (共48张PPT)
专制集权
厉行赏罚 以法治国
变法革新
◆“赏莫如厚, 使民利之; 誉莫如美, 使 民荣之; 诛莫如重, 使民畏之; 毁莫如恶, 使民耻之”。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 事,因为之备。”
评价法家
• ①积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潮 流;为秦朝统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A
儒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A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 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 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 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 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典型题例】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
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
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C
2、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 ①政治思想:继承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 “仁政”思想。 ②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发展了孔子 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人性论):人性本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32张PPT)
爱人 克己复礼
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又有怎样的 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2)“士”阶层的崛起、活跃 (3)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孔子讲学图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家庭出身的限制, 扩大了教育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 战国时代,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改
造和总结,并博采众家之长使儒学体系更 加完整。 •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 然大宗。
孔丘(前551年~前479 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前286),名周,字 子休。战国时期著名
名言录:
思想家,文学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思想主张: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把世间万物都
看做相对的
老子的思想
(1)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静道2无)生为强、一调知顺,足应寡一自欲生然,二提,倡清二生 (三3),政三治主生张万: 物无为。而”治,(道:
第 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 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及各流 派的出现局面。
•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 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3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课件
奠定了物质基础。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 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提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活跃并得
到重用。
提供了阶级基础。
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提供了人才基础和舆论阵地。
“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一次极其难得的、事实上是 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盛事。这一阶段所 形成并完善的各种思想理论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并充实了 中华文明体系的思想文化内容和层次,而且其自身也成为 中华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骨架,成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 个基础性的构成 。以后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 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 之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 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 荀 子子 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 庙 杏 坛
——
同文门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的思想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 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
非与为 孔(君 孟也 的1; 思)天想、之学立说施君。,政以主为民张也:。”““从仁道义不从”君、。”“等观王点道,都”可见诸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 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提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活跃并得
到重用。
提供了阶级基础。
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提供了人才基础和舆论阵地。
“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一次极其难得的、事实上是 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盛事。这一阶段所 形成并完善的各种思想理论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并充实了 中华文明体系的思想文化内容和层次,而且其自身也成为 中华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骨架,成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 个基础性的构成 。以后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 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 之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 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 荀 子子 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 庙 杏 坛
——
同文门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的思想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 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
非与为 孔(君 孟也 的1; 思)天想、之学立说施君。,政以主为民张也:。”““从仁道义不从”君、。”“等观王点道,都”可见诸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优质课件(共37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据课文和上述名言归纳荀子的思想主张。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创立:孔子 2、战国——发展: A、孟子:
B、荀子: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政治观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 “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伦理观 : “性恶论” 唯物思想 :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具有朴素
的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思想: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部分)
【合作探究2】(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学思想。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地位
孔子 仁者 爱人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王道
以德治民 性相近 儒学应 运而生
民贵君轻 性本善 儒家体系
的形成,
成为诸子
君舟民水
性本恶
百家中的 蔚然大宗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1202 1/8/112 021/8/1 12021/8 /118/11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 21/8/11 2021/8/112021 /8/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含义 (1)“百家”:是指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 思想流派。 (2)“争鸣”:是指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庄子。
孟子和荀子。 (2)儒家:孔子、_____
(3)墨家:墨子。
韩非子 。 (4)法家:_______
阶 段 1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阶 段 2
第1课
阶 段 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 儒家思想的形成。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 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 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影响
传统文化 体系。 (1)诸子百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___________ 思想解放 运动。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
思想道德 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 是中国学术文化、___________
发展的基础。
上一页
(2)历史影响 ①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6“学思之窗”,思考: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 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 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 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 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 鸣”局面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 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 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3.儒家提倡“德治”“仁政”; 老庄之学崇尚自 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君主集权,以法 治国;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节 用”“尚贤”。它们都影响了中国文化进步的 历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提示】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
(2)史料二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与孔子的“仁”有何关系?
有教无类 ”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 (3)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_____
育的局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儒学完善——孟子和荀子 (1)思想主张 人物 孟子 荀子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人性论 “性本善” “人之性恶”
仁政 ” “______
主张“仁义”和“王道”, 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 以德服人 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庄子:战国时期,继承发展老子的学说。
相对 的。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_____ 精神 上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 _____
自由。 2.法家 (1)代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法治 理论。 (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料二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 抓住关键词“仁政”来分析其与孔 下。 子的“仁”的关系 ——《孟子· 离娄上》 史料三 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 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 注意省略号,分析分别以 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德”“力”“富”兼人者的区 古今一也。 别,根据关键词“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 议兵》 分析荀子的思想特点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 大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1 1.背景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政治和经济 大变动。 (1)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____________
士 活跃起来并受到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 (2)阶级基础:____
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私人讲学 出现,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3)文化基础: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究点一 儒家思想的形成 史 料 史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颜渊》 解 读 根据关键词 “政”“刑”“德”“礼 ”“仁”“克己复礼”来 归纳孔子的思想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轻巧识记] 用“ 一、二、三、四” 巧记“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儒学创立——孔子
仁 ” ,即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 (1)思想核心:“ ____
人” 。 (2)政治主张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①强调统治者要_________ 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②主张“_________
大一统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 (3)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________
展趋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深度点拨] 对“无为而治”的认识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所谓“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 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发展,不要横加干涉,即不妄为,也不胡作非为、为所 欲为;实际上是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3 1.道家
道家和法家
(1)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
道 ”。 ①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
无为而治 ”,希望回到小国 ②政治主张: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主张“___________
寡民的理想社会。 ③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 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