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注释∶
[唐]岑参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
双袖龙钟泪不干。
安的家园。漫漫:形容路途 遥远。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凭:托。
译文: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 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弹琴复长啸.
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
深林人不知,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明月来相照。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 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 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 意境,融情景为一体,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 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 平淡淡,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 大手笔。
•作雪:装作雪,化作雪的模样。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诗意: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 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 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 色。一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意: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 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但是他们也不 自卑,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朗读
lè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xiáng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lú
诗意速通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烽火台名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 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芦笛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译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笛,惹得征人们 一夜都在望乡。
走近作者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 人 , 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 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 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 情 , 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 尤其工于七绝。代表作有《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 降城闻笛》。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785) 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 当作于此时。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 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 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岑参
cén shēn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bàng 应傍/战场/开。
诗意速通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 灾祸的风俗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地想要(按照 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人来送酒助兴。
旁边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我)在远方怜惜故乡长安的菊花, (这时它们)应在战场旁边盛开。
2.“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 用?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 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课前三分钟(古诗诵读)
课前三分钟(古诗诵读)1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5、见:通“现”出现,显现。
翻译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眠:睡觉。
2.闻:听见。
3.啼鸟:鸟鸣。
4.夜来:昨夜。
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2.疑:好像。
以为。
3.举:抬,仰。
译文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4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1.禾:禾苗。
2.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3.悯:怜悯。
4.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咏:歌唱,赞美。
2.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3.妆:打扮。
4.绦:丝带。
译文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1.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2.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赏析】: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最新中学生经典诗词诵读100篇
1、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婷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术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久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4.国殇(屈原)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三分钟诵读经典诗词
三分钟诵读经典诗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咱先来看这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可太牛了,李白就像个超级摄影师,一下子给咱拉到黄河边上,那黄河水啊,就跟从天上直接倒下来似的,汹涌澎湃地往海里跑,一去就不回头了。
紧接着镜头一转,就到了家里的镜子前,一个人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头发,早上还黑油油的呢,晚上就白花花像雪一样了,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就像坐火箭似的。
然后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就说啊,人要是过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就得可劲儿高兴,可别让那酒杯干巴巴地对着月亮,多浪费啊。
他还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就像块金子,肯定有用处,钱花光了怕啥,还能再挣回来呢。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的,有底气,有自信,活得那叫一个洒脱。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李白可真是个豪爽的主儿,杀羊宰牛就为了图个乐子,还说要一下子喝它三百杯酒,这酒量,估计能把现代人都给吓着。
再看“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他对着朋友就喊,岑夫子、丹丘生啊,喝酒喝酒,杯子可别停。
还说要给朋友唱首歌,让朋友好好听着。
就像咱们现在跟朋友在酒桌上,特别热闹,特别带劲儿。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觉得那些荣华富贵啊,都没啥了不起的,还不如一直醉着不醒来呢。
那些古代的圣人贤人啊,一个个都挺孤单的,只有喝酒的人才能留下大名。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中华经典诗词诵读(精选篇1)1、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唐代〕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2、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纳兰性德?〔清代〕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夜过残更,两人偎依庭院。
燕子已在梁上栖息,墙壁也被月光染成银白色。
花香阵降袭来,只是夜色昏暗,难以分辨发自哪丛花。
一对爱侣完全沉浸在朦胧月色和温馨花香之中。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然而,此情此案,已成追忆。
昔日恋人,如今两地零落,洽似一对分离的鸳鸯。
在雨后微寒中追念旧情,就如同十一年前做了一个梦。
梦中的甜蜜幸福,转眼间化为无奈与忧伤。
3、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鲁迅?〔近现代〕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精选篇2)1、无家别杜甫?〔唐代〕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
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
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
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全)》
薇菜,植物名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 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 社会生活。《诗经》分为“风”“雅”“颂”三 大类。《采薇》是《诗经·小雅》的一篇。
“风”:大多为民间歌谣(160篇)。 “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 宫廷乐曲歌词(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40篇)。
韩愈(768—824)
注释: [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释义: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释义: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
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注释: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释义: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上渔船。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 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的 人,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 攻占洛阳、长安,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 所,标志着唐王朝有盛转衰。
注释: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住过主持 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释义: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悟诗情
春夜喜雨 “喜”在哪里?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最新中学生经典诗词诵读100篇
1、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婷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术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久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4.国殇(屈原)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经典诗文朗诵材料6篇
经典诗文朗诵材料6篇篇一:古经典诵读朗诵稿《古诗苑漫步》朗诵稿男: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
女: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拥有楚辞、汉赋的绝唱,拥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诗歌顶峰。
男:今天,站在这文化的圣殿,请允许我们用稚嫩而嘹亮的童声,唱响千古流传的不朽名篇《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女: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幅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晚景图画。
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让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春意。
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怎样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啊!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远望,远山的秀影,顿时映入眼中,这种“无我之境”,是诗中的最高境界。
男:的确如此,可你们知道诗坛中享有“千古思乡第一诗美誉”的是哪首诗吗?(女生摇头)男:那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内容简短,其中的诗意却让人回味无穷。
男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有一首诗中塑造了一位伟大善良的母亲形象,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母原型。
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男:哪一首呀?)孟郊的《游子吟》呀。
女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男: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欣赏我们男生的满腹诗书背古诗 . 才艺展示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请听----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女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完整版
《子衿》解读
《子衿》这首诗写一位少女与心上人约会,久等不来,
急得团团转,似乎一天没有见着心上人,好像隔了三个月一 样。她想得入神,以致仿佛看见了心上人得青色衣领和配饰。 此时她一腔怨情油然而生,免不得要埋怨心上人不捎信来, 让她久等。首用倒叙的手法,很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 少女缠绵幽怨的心情。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 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 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 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 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 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 盛名的诗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辅:护卫。津:渡口。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 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 “城阙”,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为 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式 微
郑 风
诗 经
子 矜
导入
二、新授:经典欣赏《子衿》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3?
青青子佩4,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5,在城阙兮6。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重点词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 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 你,难道你不能捎个音信?
①子衿:你的衣领。子,你。
衿,衣领。
②悠悠:深思的样子。 ③宁: 岂,难道。
④嗣音: 继续通音信。嗣, 继续。
重点词语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佩: 指佩玉的带子。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 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 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重点词语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经典诵读古诗词30首
经典诵读古诗词《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最清新的景致,最浓情的思念。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夜幕初降,华月初升,你在想念谁?《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王勃其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离别中,更见空灵蕴藉之美,王勃,真是少年天才。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简洁的语言背后,是深深的思念。
《春江花月夜》隋·杨广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最灿烂的桃花,最美的新娘,最和谐的出嫁。
《诗经·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独特的景,幽深的境,如同走进一个未知的美好世界。
《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月照山前明如霜,一派蒹葭共苍苍,在此时此地告别,生寒生悲。
《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下载(共52张PPT)
样③,一那 根才如是意真金正箍的棒敬被意他,耍是得永出远神的人敬化意,。一双火眼金睛不但能着千里之外,而且能明辨妖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
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
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 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 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 法”。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 家” 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 多但风格高峻。文集今有《王文公 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浣溪沙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中国经典古诗词诵读
中国经典古诗词诵读“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中国经典古诗词诵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经典古诗词诵读11《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中国经典古诗词诵读21《望人家桃李花》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2《肃和》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3《董孝子黯复仇》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4《断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5《相和歌辞·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6《送人之军》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三到五分钟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三到五分钟谈论到国学,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问诵国学经典《千字文》,当然了,还有人想问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诗词,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适合三分钟的国学经典朗诵稿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适合朗诵的3-5分钟国学经典,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适合朗诵的3-5分钟国学经典请问是什么年龄段的呢?我觉得既然是国学方面的朗诵就应该更偏向古文一点,因为古代诗歌似乎与国学的关系不太大。
给你推荐以下几篇,你看看,时间的原因可节选的:1、像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这些。
最能体现国学的内涵。
缺陷是不容易朗诵出感情来。
2、或是一些较长的诗词,像是《琵琶行》、《长恨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兵车行》之类的。
这类有点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诵的人多,易撞车。
3、还有一些著名的散文《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赤壁赋》这些,有的篇幅较长就朗诵其中几段好了。
这些是不错的。
你去网上搜一个名为《成都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帖子,里面有各种推荐的朗诵的篇目,我觉得任何年龄段都可以用,你去选选。
配乐的话一定要传统古典音乐,最好是古筝,比较通用,什么朗诵都可以以之配乐,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出水莲》这些,用古筝配乐绝对有韵味,我们以前朗诵都是有人现场弹奏古筝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渔舟唱晚》。
此外根据阅读的篇目情感特点可有选择相近的音乐,像是悲凉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这些,边塞战场激昂的用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筝曲《将军令》或古琴曲《阳关三叠》这些,此外笛子曲《梅花三弄》琵琶《春江花月夜》等等也是经常用于配乐的。
配乐我这有很多,你选择好了哪个篇目我给你找配乐。
还有如果想让情绪发挥的更淋漓尽致推荐宋飞的《沉鱼》和《落雁》,就是古典舞《爱莲说》的配乐,十分有渲染力。
适合情感丰富的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也强。
《将进酒》《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秋声赋》《少年中国说》《别赋》《前赤壁赋》《登楼赋》国学经典励志诗歌3分钟朗诵稿经典诵读《追月》甲:妈妈,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妈:是啊,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指名读,思考:
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3)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
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2、学习《夜雨寄北》
(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
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
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
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文章脉络结构
全诗有四句。
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
“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
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3)、诗句分析
①语言层面分析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
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
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
《夜雨寄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这首诗仅用28个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归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现出了,极富想象力。
②、意象层面
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
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
“巴山的夜雨”、“秋池”点出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用一个“涨”字把作者的愁思与窗外的瓢泼大雨联系起来。
“共剪西窗烛”把诗人思家的画面刻画淋淋尽致。
③、意蕴层面
读者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产生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
诗的意蕴一般包括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
优秀诗歌都具有审美性。
审美意蕴指诗歌的音乐和结构情感的美;智性美指有诗情的表达透漏出的深刻哲理。
诗人通过回环的修辞手法,运用现实和幻想画面的结合,通过简练、意味深远的语言,把身处异地,思念妻子的抑郁之情表现出来。
(4)延伸(选讲)
①、语言层面拓展②、意象层面拓展③、意蕴层面拓展
3、国学经典
①经典要义②经典诵读③古韵楚风
小结:同学们,相信通过对这首诗意蕴的分析,我们对诗的意蕴有个初步了解,这对我们以后在分析诗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帮助。
也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鉴赏其他的诗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诗的内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