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

合集下载

2022年pep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第4课时

2022年pep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第4课时

第四课时课时内容B Let’s try;Let’s talk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与第三课时紧密相连。

围绕“活动计划的地点和时间”的话题展开,主要通过对话学习词组lots of, half price, space travel及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When are you going?.的表达,了解电影院一般在周二半价的生活常识。

第三课时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的学习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时的重点是理解重点单词和词组以及能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句型Where are/is... going? I’m going ...He/She is going to...When are/is... going? 询问计划的时间和地点。

本课时包括Let’s try和Let’s talk两个版块。

Let’s try呈现了John回家路上遇见Amy聊天的场景呈现新句型。

学生通过听力练习获得Let’s talk版块的人物及场景信息,为进入正式的对话学习做准备。

Let’s talk 版块通过John和Amy回家路上聊天,引出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When are you going? 此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单词和词组的理解和发音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结合图片、一定的语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自然拼读法、拆读法等教学语音。

本课时涉及的句型较多,要重点放在句型的综合运用上。

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做到情境与操练相结合,达到运用语言、巩固语言的目的。

课时目标1. 能够听、说、认读词组:lots of, half price, space travel2. 能够理解语境语言Why not go on Tuesday?的意义。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4课时 求百分率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4课时  求百分率

(1)哪种花生出油率高,高多少?
榨出油的质量 被榨物体的质量
×100%
=出油率

(1)哪种花生出油率高,高多少?
38% 37.6% 38%>37.6% 38%-37.6%=0.4% 答:1号花生出油率高,高0.4%。
38% 37.6%
(2)1号、2号花生各有500千克,按两种花生的出 油率计算,分别可榨出花生油多少千克?
品名 早熟1号 丰产5号 北方8号
试验种子数(粒) 发芽种子数(粒)
500
413
420
367
378
331
发芽率
82.6% 87.4% 87.6%
如果你要购买种子,购买哪种?为什么?
购买“北方8号”种子。因为82.6%< 87.4%<87.6%,所以“北方8号”种 子的发芽率最高。
练一练
1.
(教材P34 T1)
6800÷8000×100%=85% 答:小麦的出粉率是85%。
(教材P35 T5)
5.用500千克油菜籽榨出210千克菜籽油。求这种油菜 籽的出油率。
210÷500×100%=42% 答:这种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
(教材P35 T6)
6.下面是某乡四个村2018年年底固定电话普及情况调 查结果。
56% 75.2% 50.6% 53.2% (1)算出各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填在上表中。
56% 75.2% 50.6% 53.2%
(2)把四个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按从高到低排序。 康庄(75.2%)>大李庄(56%)>南王庄 (53.2%)>仁庄(50.6%)
(教材P35 T7)
7.某学校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戴眼镜的人数如下,把 表格填完整。
发芽率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_第04课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层作业)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_第04课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 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层作业【夯实基础】1.34与25的和除它们的差,列式正确的是( )。

A .32324545÷-(+)() B .32324545-÷()(+) C .3245+÷3245- D .3245-÷3245+2.一杯纯果汁,小明喝了37,然后兑满了温开水,又喝了半杯,这时小明共喝了( )杯纯果汁。

A .47 B .57 C .67 D .13.910减去它的49的差,再除以12,商是( )。

A .90B .1C .334D .34.长方形长30分米,比宽的67多12,求宽是多少分米?正确列式为( )。

A .30÷67+12 B .30÷67-12 C .(30-12)÷67 D .(30+12)÷67【进阶提升】5.解方程。

15844152151219211552834x x x x ==÷=÷=6.仔细计算,脱式计算。

353646⎛⎫⨯+ ⎪⎝⎭ 3161075⨯÷ 8157191684⎡⎤⎛⎫⨯÷- ⎪⎢⎥⎝⎭⎣⎦ 【拓展应用】7.鸵鸟23小时能跑48千米,巴布亚企鹅 12 小时能游252 千米,鸵鸟每小时比巴布亚企鹅游的距离多多少千米?8.小芸家采用了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每天可节约水187千克,小芸家几周可以解决水90千克?9.雯雯计算一个数除以6,在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时,错误地把被除数也变成倒数计算了,得到的结果是512。

正确的结果是多少?【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很难完成需要帮助独立完成【拓展应用】【进阶提升】【夯实基础】自我评价评 语等 级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B 【详解】34与25的和除它们的差,列式正确的是32324545-÷()(+)。

2.B 【详解】37+(1-37)÷2 =37+47÷2 =37+27 =573.B【详解】(910-910×49)÷12 =(910-25)÷12 =12÷12=1;4.C【详解】根据分析,求宽是多少列式为:(30-12)÷67; 【进阶提升】5.319x =;710x =;37x =92x =6.35363646=⨯+⨯ =27+30=573161075⨯÷ 3151076=⨯⨯128= 8157191684⎡⎤⎛⎫⨯÷- ⎪⎢⎥⎝⎭⎣⎦ 8157291688⎡⎤⎛⎫=⨯÷- ⎪⎢⎥⎝⎭⎣⎦ 81559168⎡⎤=⨯÷⎢⎥⎣⎦ 8392=⨯ 43=【拓展应用】9.1【详解】248723÷=(千米);7517522÷=(千米);72<75 10.90÷(187x7)=59(周) 11.【详解】512×6÷6=51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 分 数学六年级(上)体型新颖丰富 体型新颖丰富掌握考试动态 直接重点难点提高考试成绩 周考/月考/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开心回顾1.足球场的宽是60米,宽是长的35,足球场的长是多少米?【答案】100 【解析】试题分析:宽是长的35,就是一个数的35是60,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解:6035=100(米)答:足球场的长是100米。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返回的速度相当于去时几分之几?【答案】1 1 4【解析】试题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看做“1”,根据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和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先求出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进一步求得返回的速度相当于去时的几分之几,据此进行解答。

解:去时的速度:1÷5=1 5返回时的速度:1÷4=1 4返回的速度相当于去时的:111=1 454答:返回的速度相当于去时的114。

3. 李明计划用7天看完一本140页的故事书,那么他5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答案】5 7【解析】试题分析:7天看完一本140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他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17,则5天看这本书的57。

解:5天看这本书的:5 57=7÷答:5天看这本书的57。

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答案】12;110【解析】试题分析:把5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就是每段的长度,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绳子全长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则每份是全长的1 10。

解:1510=2÷(米)1110=10÷答:每段长12米,每段占全长的110。

5.君君45小时走了1.6千米,红红56小时走了1.5千米。

谁走得快些?【答案】君君走得快些【解析】试题解析:要想知道谁走得快些,应通过求出两人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然后比较即可。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第4课时 天安门广场(2)》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第4课时 天安门广场(2)》教案(公开课)
师:你说的真详细,能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老师为你点赞。请同学们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如下图,洋洋的爸爸在楼顶浇花时向院外张望,这时,洋洋放学后走到院墙外A处,洋洋的爸爸能否看到洋洋?为什么?
生:洋洋的爸爸看不到洋洋,因为洋洋不在爸爸的视线可观察到的范围内。
四、课堂小结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六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3课时天安门广场(2)
课题
天安门广场
课型
练习课
教材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图片的画面,能识别和判断观察地点与图片的位置关系,并清楚地勾勒出观察的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策略
观察、发现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
生1:当我们不能准确观察物体时。我们可以用实物代替模拟一下,按图中的位置摆一摆,亲自摆一摆,验证一下,得到的结果是是bcda这个顺序。
生2:我们是先想一想,航行中看到的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是怎样变化的,然后才排列出淘气看到的先后顺序是bcda。
师:同学们这些办法都可以,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想出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38页。
三、达标检测
师:右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乐乐的家,房子周围有一颗大树、一个石凳,门前还有一条路,左边四幅图分别是站在1234的哪个位置看到的?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仔细观察。
生:通过观察三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我发现第一幅图是在位置3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在位置1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在位置4看到的,第四幅图是在位置2看到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11 5 48
= 27 8
3.解决问题。
(1)修一条 3km的水渠,3天修了它的
5
1 。平均每
4
天修多少千米?
3 1 3 1 (km) 5 4 20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2 7
m3,长是
3 m,宽
4
是 1 m,高是多少米?
10
2 3 1 80 (m)
7 4 10 2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计算下列各题。
7 2 14 9÷3÷9
=97×( (
3 2
) (9 )×( 14
) )
(3 ) =( 4 )
47×152÷94 =47×152×94 =1258
1-14+38÷14 =1-58×4 =38×4 =32
2235÷34+25 =2235÷2230 =2235×2203 =45
3.解方程。 x+41x=25 解:54x=25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只有乘、除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
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9题,第10 题、第11题。
24 3 (8 天)
12÷
1 2
×3
=12÷32 =8(天)
12÷12 ÷ 3 =24÷3 =8(天)
观察并说说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归纳总结: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 只有乘、除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

《人教版六上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导学案》优秀5教学教案

《人教版六上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导学案》优秀5教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课时:分数除法应用题(一)学习目标① 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② 会画线段图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③ 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画线段图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复习旧知(一)列式计算(1)已知A 的3倍是12,求A 是多少?(2)已知a 是15的52,求a 是多少?二、探究新知(一)问题向导(1)题目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2)题目要求的是什么?(3)尝试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对应的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二)根据得出的等量关系,你能列出对应的方程求出小明的体重吗?(三)方法拓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计算出小明的体重的方法呢?三、随堂练习(一)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关系式1、汽车的辆数相当于自行车辆数的32 ( )的辆数×32=( )的辆数2、牛的数量的83是羊的数量。

( )的数量×83=( )的数量3、小明身高的52等于小军身高。

( )身高×52=( )身高 (二)填空题1、实际投资比计划投资节约51,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

2、如果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那么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3、一台碾米机3/4小时可以碾米125t ,1小时碾米( )t 。

4、一个数的52是50,这个数是( )。

(三)看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解答。

(1)读了43 读了240页 一共有页(四)解答题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21,东西距离是南北的52/55。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2、哥哥比弟弟多21元,弟弟比哥哥的钱少1/4。

哥哥有多少钱?四、补充练习书本39页,第1、2题复习旧知答案(1)方法一:解:设A 是。

3=12=4(2)a=1552 =6 随堂练习答案 (一)自行车、汽车;牛、羊;小明、小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4个课时,分别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这4个课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解决问题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画图解决问题、列式解决问题和应用题。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小结。

二、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引入问题•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答案。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示范引导法:老师示范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解题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理解问题:学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

2.分析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3.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

4.检验答案: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老师提供几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答过程。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1.老师强调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4课时)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4课时)课件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求这个数
一、复习导入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 5。
“1”
男生 2 5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比较:全班人数是单位“1”,男生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 2 。 5
一、复习导入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平均分成4份,男生人数是5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5 。 4
一、复习导入
看图回答问题。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问题1:根据线段图,你能说说男、女生人数间的数量关系吗?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比较;男生人数是单位“1”;把男生人数
平均分成5份,女生人数是4份;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 。 5
一、复习导入
看图回答问题。
2 5。
“1”
男生 2 5
问题2:你还能想到什么?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女生
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3
5
……
3
2Leabharlann 二、探索新知小明重多少千克?
二、探索新知
阅读与理解
小明重多少千克?
小明体内的水分重 __2_8_k_g__。
4
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 __5__。
要求的是小明的__体__重__。
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 1 。 2
二、探索新知
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问题2: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1”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1
2 ?分
42分
?分
二、探索新知
“1”
8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包含4课时,主要内容有:分数除法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综合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含义,掌握解决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有了较为熟练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分数除法、百分数的概念理解不深,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等。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困难,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相互转化的算理。

课件。

1.计算。

56÷3 56×2 25-15 14÷23 23÷3 3÷23 13+12 6×232.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20÷2+[50×(25+47)] [1178—12×(84+5)]÷5 回顾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3.小红用8m 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m 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分数乘除法相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3情境图。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说一说,你想怎样求? 生1:先求每天吃的片数。

一次吃的片数×一天吃的次数=每天吃的片数 再求这盒药可以吃几天。

这盒药的总片数÷每天吃的片数=天数 分步列式解答:每天吃的片数:12×3=32(片)这盒药可以吃的天数:12÷32=12×23 =8(天)列出综合算式:12÷(12×3)。

生2:先求这盒药可以吃的次数:12÷12=12×21=24(次)再求每天吃3 次,24次可以吃的天数:24÷3=8(天) 列出综合算式:12÷12÷3。

2.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 师: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师: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师:看来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真厉害!那我们总结一下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4.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课时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4.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课时4

7 照这个速度,老爷爷每天慢跑要用多少时间?
我每天慢跑6圈,现 在已经跑了半圈,大 约用了2分钟。
1
2÷2×6 =24(分钟)
先算出跑1圈用多长 时间,再算跑6圈要 用多长时间。
答:老爷爷每天慢跑要用24分钟。
8 小萍家的地板离地有多高? 这幢楼共有15层,
50 ÷ 15 × (7 − 1) 我家住7楼。
12 5 4 = 7 − 7+7
12 9 = 7 −7
3 =7
3 小小医生。(判断对错并改正)
(1)
4 23 9÷ 9×5
3
=
2 6
×
5
=5 ( ╳ )
4 23 改正: 9 ÷ 9 × 5
42 = 9 ÷ 15
10 =3
(2)
21 3÷4×4
2
=3×1
2 =3
( ╳)
改正:
21 3÷4×4
2 =3×4×4
(3)154
÷
15 16
÷
32 15
5 16 15 = 14 × 15 × 32
51 = 14 × 2
5 = 28
5 超市新进150 kg白糖,现在把它们每1 kg装成一袋,已经
2
装了这些白糖的34,已经装了多少袋?
已经装了的白糖的重量
150
×
3 4
÷
1 2
=150
×
3 4
×
2=225(袋)
可以分为多少个12 k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1.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能用分数乘 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相互转化的算理。 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用自己的方法 检验一下。
答: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
试一试
李刚早上喝了一盒牛奶的
1
,正好是
2
升。这盒牛
2
5
奶有多少升?(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解答)
( 一盒牛奶 )×1 =( 已喝的牛奶 ) 2
解:设这盒牛奶有x升。
1 2
x

2 5
1 2
x×2

2 5
×2
x

4 5
答:这盒牛奶有÷45 升。
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关键: 1.找单位“1”的量。 2.找出等量关系。 3.列方程解答。
÷
课堂练习
(教材P49 练一练T1)
1.一种裤子的单价是45元/条,是上衣单价的 上衣的单价。
58。求
解:设上衣的单价是x元/件。
5 8
x=45
x=72
答:上衣的单价是72元/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教材P49 练一练T2)
2.西林果园有桃树360棵,占果树总棵数的
3 5
。西林
果园有果树多少棵?
解:设西林果园有果树 x 棵。
3 5
x

360
x = 600
答:西林果园有果树600棵。
÷
(教材P51 T3)
3.小华看一本课外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3 4
,正好
是75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解:设这本书有x 页。
3 4
x=75
x=100
÷
“1”
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2 。
3
一大瓶果汁有多少毫升?
600mL ?mL
大瓶和小瓶的果汁量有什么关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 4 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 4 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 年级:六年级使用时间: 主备人课型新授使用人
课题分数除法第 4 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数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案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许多知识,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还有把分数带入到常用的数量关系
中解决问题。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习,通过练习对所
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4、5题。

这两题都是分数除法计算的练习题。

(1)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填空,再组织观察左右两组
算式,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扩大;被除数缩小,商也
缩小。


(2)第5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第4课 改变运输的车轮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第4课 改变运输的车轮
3.车轮是一种 轮轴 ,由半径较大的 轮 和半径较小的 轴 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4.轮轴是一种变形的 杠杆 ,轮和轴固定的中心相当于杠杆 的 支点 ,在轮上用力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 用力点 ,在轴 上用力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 阻力点 。
期末综合练习
5.轮轴可以 省力 ,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 轮 越大,轮轴 越省力。 6. 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期末综合练习
4.每学期开学时,老师都要搬运很多书本到教室,下列方法 最省力省时的是( C )
期末综合练习
5.下列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C ) A.用刀切物体 B.用筷子夹取物体 C.用螺丝刀拧螺丝钉
期末综合练习
四、生活应用题。 1.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可以共同转动的机械。标出下列工 具的“轮”和“轴”。
期末综合练习
2.将下列车轮与其突出的特点用线连接起来。无辐ຫໍສະໝຸດ 的车轮减小了质量,车轮更轻便
有辐条的车轮
变滑动为滚动,比不用车轮更省力、省时
有轮胎的车轮
增加了车轮的面积,不易陷入土地中
有履带的车轮
能减震,使车辆更平稳
期末综合练习
三、选择题。
1.古时候人们搬运重物时,往往在物体下面垫上圆木,这是为
了( A )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下列小车中较容易停下来的是( C )
A.速度很快的车 B.载重很重的车 C.速度很慢的车
期末综合练习
3.在轮轴的研究活动中,我发现,轴不变,轮越大越( A ) A.省力 B.费力 C.没有变化
期末综合练习
二、重点实验用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
期末综合练习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 第4课时 分数混合四则运算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 第4课时 分数混合四则运算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27 7 6 6 3
小试牛刀
3.解决问题。
(1)修一条
3 5
km的水渠,3天修了它的
1 4
。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3 1 1 (km) 5 4 20
1
答:平均每天修20 千米。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2 7
m,3 长是
3 m,宽是 1 m,高是多少米?
4
10
2 3 1 80 (m) 7 4 10 21
分数混合运算
目录
课前导入
新课精讲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情景导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了。在吃蛋糕的时
候,妈妈说:“今天的小寿星应该吃 这个蛋糕的1;爷爷奶奶是长 辈,也应该吃这个蛋糕的 16;剩了数人数,共9人,于是他想了想,说:“剩下的蛋糕每人

1 12
1 3 3(片)
2
2
12 3 12 2 8(天)
2
3
先求这盒药一共可以吃几次, 再求可以吃几天。
12 1 12 2 24(次)
2
1
24 3 8(天)
试一试: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自己试着 计算方法二。
探索新知
12 1 3=12 2 3 24 3=8(天) 2
答:高是8201 米。
小试牛刀
(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
5 24
平方米,上底是
1 2
米,高是
1 3
米。
这块梯形草坪的下底是多少米?
5 24
1 3
1 2
=
43(米)
答:这块梯形草坪的下底是
3 4
米。
(4)小芳和小红进行踢毽子比赛,小芳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Unit3.Care for the Earth.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4讲课人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字母组合ee,ea在常见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并学习运用其读音规则拼读新单词。
2.通过Part C其余部分的巩固练习,加深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的理解
3.完成《配套练习》。
能力目标
能与他人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环保的生活习惯。
IV.Assign homework
1.完成《配套练习》。
2.背会并默写本单元单词、对话。
复习所学单词句型,掌握重点知识。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训练听力,加深理解。
巩固教学效果,掌握学情
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做《配套练习》。
2.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
教具准备
录音机、图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I.Leading-in
1.教师快速出示本单元的词汇卡,全班同学齐读并拼写。
2.师生对话:教师说出上句让学生接下句,检查对话的熟悉程度。
II.Presentation
1.PartB Readthe words
2)教师让学生朗读句子,勾画出many,much,too many,too much所修饰的名词,判断其是否可数。
3)让学生朗读句子,核对答案。
III.Practice
1.小小判官
教师说出一些行为,学生判断是否文明。运用句型Weshould…和Weshouldn’t…
2.环保小卫士
结合所学内容,运用句型Weshould…和Weshouldn’t设计一份环保广告。
2)教室朗读对话让学生为图片排序。
3)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并及时纠错。
3.Part C read and answer
1).教师先让学生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让后带领学生核对答案。
2)让学生再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4. Part C read and circle
1)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many,much,too many,too much在用法上的区别,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1)教师先板书含有字母组合的单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2)让学生打开书本,自读书上第一部分的单词。然后全班齐读
3)让学生小组合作试读第二部分的单词,然后举手读,教师纠正读音。
4)教师领读第二部分的单词。
2.Part C listen and number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先用英语口头表达途中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