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20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_2
合集下载
公开课行路难PPT
![公开课行路难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7cda060722192e4536f688.png)
→登台想象吴宫繁华景象,晋代显贵风流事迹,如今 隐于幽径,成为古丘。 → 吊古 →因思一朝既衰,便被取代,大唐盛世已成过往, 唐室岌岌可危,遂发忧叹。 → 伤今 作法:前后对比,表现人事已非的今昔之感 吴宫花草:美盛景物←→幽径:凄凉景致 晋代衣冠:美盛人事←→古邱:凄凉景致 →人事已非,而江山如故,所以往下笔锋一转,由古 转今,接着描台上所见的实景:三山和二水。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
小组内两两合作,结合页下注释, 理解重点词语及整首读的意思.再用 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写的情景.
1.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
放爽直的性格魅力。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2.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
格的外在体现 。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3.感伤激愤。李白饮酒诗体现了诗人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反复 反问 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 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 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 叹。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音低 沉,道出内心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 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 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
小组内两两合作,结合页下注释, 理解重点词语及整首读的意思.再用 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写的情景.
1.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
放爽直的性格魅力。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2.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
格的外在体现 。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3.感伤激愤。李白饮酒诗体现了诗人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反复 反问 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 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 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 叹。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音低 沉,道出内心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 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 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ppt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898a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9.png)
预习要求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要求,如阅读 相关文献、准备讨论议题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 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李白对后世影响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巨匠。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和文 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 的诗歌风格和思想观念被广泛 传承和发扬。
李白的诗歌对世界文学也产生 了影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行路难诗歌解析 • 行路难诗人李白简介 • 行路难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 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社会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行路难问题逐渐凸显, 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
02 政策推动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行路难问题的解 决。
03 学术研究
04
行路难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面对困难的勇气
01 勇敢面对挑战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和挑战,要有勇气面对,不逃避,不退缩。
02 克服恐惧心理
困难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要学会克服恐惧心理, 保持冷静和坚定,积极应对。
03 不断自我激励
在面对困难时,要不断自我激励,相信自己有能 力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诗歌艺术特色
艺术手法
李白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语言特色
李白运用了自然、质朴、豪放的语言风格,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引起读者 的共鸣和思考。
03
行路难诗人李白简介
李白生平
行路难--公开课优秀课件
![行路难--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a9bf3c6529647d2628525d.png)
背景 链接
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 时所写。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 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 为将大展雄图,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 理想。但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 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 逐出朝了。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 他写下了这首诗。
朗读诗歌
任务一: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诗的行文思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河川;要登太行大雪却覆盖满山。
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象 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以形象 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比喻的修辞、象征的手法 艰难险阻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反复
反问
加强语气,使情感更加强烈
四 行路人何如
小组讨论:
路程艰难,李白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小组内做好记录)
诗人的感情
欢宴乐 苦停闷
希望 想 失望实
奋发 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像吕尚清溪垂钓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太阳 旁边。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梦日”自比伊 尹,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对前途仍抱 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表达了诗人期望有 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世上行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那么多的岔路,我现在要走的 路在哪里?
(4)《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ppt课件
![《行路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d7f1cf78a6529647d53e8.png)
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 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相传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 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地 认识和了解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 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有价值 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愿每一个同学都 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 zūn
) zhù
停杯投箸( 冰塞(
多岐( 济( sè qí jì
)
)川
)路 )沧海
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 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 被世人称作“仙”。他才高志大,很 想像管仲等杰出人才一样干一番大事 业。可是入京后,却没有被唐玄宗重 用,还受到权臣的馋毁排挤,两年后 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 悲愤写下了《行路难》组诗。
——杜甫《饮中八仙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路难
学习目标
⒈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⒉学会抓诗中的关键词鉴赏诗歌。
⒊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
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
想境界。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 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 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 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 “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 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 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 集》,收诗九百多首。
《行路难》PPT优秀课件
![《行路难》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80c3df700abb68a982fba3.png)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 的处境。李白这组诗主要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情怀,既 有悲愤之词,也有“长风破浪”之志。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杯里的清酒,每斗要十千钱,玉盘里珍贵的 食物,算起來要值万钱。有这样丰美的酒席, 我却停下了酒杯,丟下了筷子,无法下咽。因 为心中有了感触,便拔出剑來想要舞弄,然而 向四下环视一回,却觉得心中茫然若失。
▪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Nhomakorabea▪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
三层(前4句,中4句,后6句)。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3、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表达了 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行路难》 (共18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行路难》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2a076727284b73f2425018.png)
李 白
《 行 路 难 》
学习目标
• 1.吟诵诗歌,体会诗情。 • 2.欣赏美句,感悟诗意。 • 3.研讨难句,把握诗旨。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盛唐诗人,有 “诗仙”之称。李白是继 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 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 逸、奔放、雄奇、壮丽的 风格。有《李太白集》。
金酒杯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钱,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值万钱
句解:
“斗十千”的美味佳肴和“直万钱” 的佳肴,写出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情谊, 设盛宴为之饯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可是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 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句解: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却“停杯投 箸”“拔剑四顾”,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 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心情。
*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 仍感到迷惘与艰难。想到未来,只觉得前 路崎岖,歧路甚多,真不知该选择怎样的 人生之路。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 上高高的船帆一直渡过大海。
句解:
*长风破浪,借用南朝宋时宗悫的典故比喻 实现政治理想。 *表现出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 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
——苦闷 “金樽清洒”、“玉盘珍羞”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彷徨、苦闷、抑郁
“冰塞川”、“雪满山”
——期待 “垂溪碧钓”、“乘舟梦日” ——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 闷彷徨之中
“行路难……”
“长风破浪”、 ——又振作起来,表示了对美好前景 “济沧海” 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 行 路 难 》
学习目标
• 1.吟诵诗歌,体会诗情。 • 2.欣赏美句,感悟诗意。 • 3.研讨难句,把握诗旨。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盛唐诗人,有 “诗仙”之称。李白是继 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 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 逸、奔放、雄奇、壮丽的 风格。有《李太白集》。
金酒杯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钱,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值万钱
句解:
“斗十千”的美味佳肴和“直万钱” 的佳肴,写出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情谊, 设盛宴为之饯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可是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 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句解: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却“停杯投 箸”“拔剑四顾”,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 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心情。
*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 仍感到迷惘与艰难。想到未来,只觉得前 路崎岖,歧路甚多,真不知该选择怎样的 人生之路。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 上高高的船帆一直渡过大海。
句解:
*长风破浪,借用南朝宋时宗悫的典故比喻 实现政治理想。 *表现出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 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
——苦闷 “金樽清洒”、“玉盘珍羞”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彷徨、苦闷、抑郁
“冰塞川”、“雪满山”
——期待 “垂溪碧钓”、“乘舟梦日” ——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 闷彷徨之中
“行路难……”
“长风破浪”、 ——又振作起来,表示了对美好前景 “济沧海” 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行路难》公开课优秀教学课件(经典、值得收藏)
![《行路难》公开课优秀教学课件(经典、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bd3f53f2a5e9856a561260d0.png)
今夜,我要与您同醉,醉在 您的横溢才情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您 的诗,读起来是那么的让人心情激 荡,神思飘逸。就连您的老友杜甫, 也倾慕于您,说您是“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上千首的诗歌,首 首逸兴飞扬,假如不是诗仙太白, 何人能为?
今夜,我在月下,举杯,邀您, 邀明月,干了这一杯!
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
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
(《行路难》为组诗,共三篇,内容多写世
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此为第一篇,体裁
为七言古诗)。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梅江区黄遵宪纪念中学 汤志连
学习目标:
•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掌握朗读技巧,能深情地朗诵古诗; • 2、在朗读中鉴赏诗歌重点词语,提升品味语言能力; • 3、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理解诗歌“浪漫主义”的写法。
运用典故,表明自己
终将实现理想的自信
浪漫主义
乐观。
知识链接:
•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
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
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
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6、托信李白,共叙古今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二读诗歌,读懂大义。
行路难
李白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20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_0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20 行路难》公开课课件_0](https://img.taocdn.com/s3/m/1893ee21650e52ea54189817.png)
此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的思 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表达了作者 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 无可奈何的情绪;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积 极入世的愿望,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 及坚信总有一天施展才能的豪迈气概, 鲜明地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自强不息 的个性。
颂读诗歌,感受诗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心思想
以“行路难”为喻,抒发了诗人 因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不懈追 求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 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 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 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到达理想的彼岸。
在这次离开长安后,李白仍执著于自己的理 想,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 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消灭 叛乱、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 幕府,虽然后来因此而获罪并被流放。这可以看 做是李白的第二次从政。这次和第一次一样,也 是以失败而告终,甚至比第一次还要惨。这时李 白已经是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放弃自己的信念。流放归来后,李白报国之愿不 减,后来史朝义叛乱,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 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 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当年吕尚空闲时,曾在碧溪钓鱼;伊尹被任用前, 也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 1、作者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 为统治者重用,建一番伟业的愿望。
赏析: 吕尚,九十岁在磣(chěn )溪上钓 鱼,得遇周文王,后被重用,助周灭商; 伊尹,受命于商汤助商灭夏之前,梦见自 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 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 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愿望: 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廷任用,施展才 能。
河北大学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 行路难
![河北大学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 行路难](https://img.taocdn.com/s3/m/547ab0d98e9951e79b8927bd.png)
行路难(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投”、
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顾”四
停杯投箸不能食,
个连续的动作写出诗 人迷茫与悲愤的心情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一乐一悲,形成鲜 明的对比,以乐景写
哀情,强化了哀的程
度。 问: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
,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这里
更有情感美!走进诗人的内心,触摸诗人
的灵魂。
要求:以“我从(哪句诗) 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
情感线索
苦闷
希望
失意
迷惘
自信
在这首诗里 你又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
李白?
小结:
通过对诗人情感的探究我们不难发 现这首诗正反映了作者离开长安之 际的痛苦与矛盾。本诗写了人世间 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 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 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 习的。这种豪迈乐观,百折不挠的 精神在其它诗中也有体现。
吕尚(姜子牙)
深明兵法战策。曾去殷商求做官,不成。直到 八十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被认定是难得的贤 才。于是辅佐姬昌父子兴周灭纣。开周朝八百载天 下。
“李白啊李白,想一想当年的伊尹和吕尚……”
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 的希望与信念,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 廷任用,施展才能。
《行路难》PPT优秀课件
![《行路难》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560daa32d7375a5178034.png)
创作背景
?行路难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抒写了 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 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正是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所 激起的感情波涛使组诗气象非凡。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 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又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成 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
行路难·其二
刘鉴?合刻李杜分体全集序?:青莲?梁父?、?行路?诸吟,?巧 言?、?巷伯?之伦也。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天衢〞亦是常语、作喻却 奇。又云:第四句极粗,极雅。短句作结,结法警拔,寄托 兀傲。
作 品 原 文
行谁昭输剧拥君汉淮曳弹赤羞我大 路人王肝辛篲不朝阴裾剑鸡逐独道 难更白剖乐折见公市王作白长不如 ,扫骨胆毅节昔卿井门歌雉安得青 归黄萦效感无时忌笑不奏赌社出天 去金蔓英恩嫌燕贾韩称苦梨中 来台草才分猜家生信情声栗儿
称 达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
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
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云月:一作“明月〞。 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
行路难·其一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结得不至鼠尾,甚善,甚善。 胡震亨?李杜诗通?:?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 古辞亡,后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效照。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冰寒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 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于去也。后有二篇,那么畏其难 而决去矣。此盖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句格长短错综,如缚龙蛇。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PPT)3-2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PPT)3-2](https://img.taocdn.com/s3/m/fa5b919e5022aaea988f0f28.png)
称为以太的物质。由于以太的特殊性质,它们在太空中是以一种涡旋的状态分布的,很明显,宇宙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以太旋涡。因为旋涡是一种转动,这 种旋涡不论大小,转动的东西一定有一个转轴。以太的旋涡实质上就是磁场,一个转轴有必定有两端,也就是有两个极,不存在只有一个端的转轴,所以就 不存在磁单极粒子。但是,这一说法随着以太学说的被抛弃而归于销声匿迹。 还有人这样认为:“电场”和“磁场”是电荷和磁体四周存在着看不见、摸不 着的物质。电荷和磁体通过各自的“场”这种物质向另外的电荷和磁体施加作用,同时场还表达了电力或磁力作用的范围;电力和磁力的无形的作用线分别 称为“电力线”或“磁感应线”。因为电荷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的,它起源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或延伸至无限远,它在电荷处是不连续的;而磁体 磁场的磁感应线永远是闭合的,它在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明相 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 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 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 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 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 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 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 的处境。李白这组诗主要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情怀,既 有悲愤之词,也有“长风破浪”之志。
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粒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痕迹到底是谁留下的,还是桩难以了 断的“悬案”。 8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实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粒子。他采用一种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实验室中 进行了天的; 云股票:/ ; 实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粒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粒子产生的条件 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粒子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复观察到类似于那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 证磁单极粒子的存在。 一组由中国、瑞士、日本等多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磁单极粒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一种被称为铁磁晶 体的物质中观察到反常霍尔效应,并且认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粒子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德国柏林亥姆霍兹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与来自德累斯顿、圣安德鲁 斯、拉普拉塔和牛津的研究人员在年于柏林进行的中子散射实验中,找到了自旋冰中磁单极子的类似物,但 对磁单极粒子的存在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大有人 在,他们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加以论证,而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鸟过留声、兽过留痕,如果磁单极粒子确实在宇宙中存在,它就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但迄今为止,人们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最精密的仪器,在各种物质中寻找磁单极粒子,都一无所获。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可能根本就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人们主 观想象中的子虚乌有的产物。 在世纪末世纪初,还曾有科学家用以太学说来否定磁单极粒子的存在:在人们能够用光学方法探测到的太空中,弥漫着一种被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明相 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 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 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 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 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 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 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 的处境。李白这组诗主要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情怀,既 有悲愤之词,也有“长风破浪”之志。
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粒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痕迹到底是谁留下的,还是桩难以了 断的“悬案”。 8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实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粒子。他采用一种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实验室中 进行了天的; 云股票:/ ; 实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粒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粒子产生的条件 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粒子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复观察到类似于那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 证磁单极粒子的存在。 一组由中国、瑞士、日本等多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磁单极粒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一种被称为铁磁晶 体的物质中观察到反常霍尔效应,并且认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粒子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德国柏林亥姆霍兹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与来自德累斯顿、圣安德鲁 斯、拉普拉塔和牛津的研究人员在年于柏林进行的中子散射实验中,找到了自旋冰中磁单极子的类似物,但 对磁单极粒子的存在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大有人 在,他们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加以论证,而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鸟过留声、兽过留痕,如果磁单极粒子确实在宇宙中存在,它就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但迄今为止,人们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最精密的仪器,在各种物质中寻找磁单极粒子,都一无所获。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可能根本就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人们主 观想象中的子虚乌有的产物。 在世纪末世纪初,还曾有科学家用以太学说来否定磁单极粒子的存在:在人们能够用光学方法探测到的太空中,弥漫着一种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 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 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 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 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 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 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 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 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 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乐 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第三联写“浣女”等人的活动, 但开头为什么说是“空山”?
•;另一方面,“空山” 二字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山居秋暝》练习题
1、单字: 山居: 暝: 浣女:随意: 歇: 王孙:
.这首诗的前三联,通过哪些 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图画?
• .秋雨、秋山、明月、松、流泉、 山石、竹林、青莲等意象,描 绘了一幅清新、幽静、恬淡、 优美、和悦的雨后秋山晚景图
这首诗的主旨是哪句?抒发诗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 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诗 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 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 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 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 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 鲜明的画面感。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 出欢声笑语。
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
来。
•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 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 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 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 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 归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表达作者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
往。
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这两句以动衬静,声色相间,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勒出 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 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 幽静雅致的月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