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2eeb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9.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琥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学会感悟、理解课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琥珀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含义。
2.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德观念。
难点
1.辅导学生理解琥珀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汲取正能量,体会琥珀的特殊价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引发学生对琥珀这个主题的
兴趣。
2.学生阅读: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讲解琥珀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
义。
5.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6.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引导
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琥珀这一主题的理解和体会有所不同。
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琥珀是一种宝石,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深入地探讨了琥珀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对于作品的个人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更多的道理和哲理。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琥珀》这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朴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优质课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3de82158ddccda38366baf06.png)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知识点。
(题目: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用人教版四下19课《生命生命》为例。
课前老师先送同学们一段话。
(出示话)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呀,要学会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要这样去做哦。
一、什么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表达情意引发思考引起想象说明道理二、在本单元的17课,18课,20课中,我们都接触到了这样的句子。
在19课中,我们读到杏林子从绝境中求生的飞蛾,砖缝中不屈向上的瓜苗,让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明白了要(要珍惜生命板书)静听心跳后,她有这样的感受:(课件)仔细度这段话,你觉得那句话含义深刻,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理解这样的句子有一定的难度,怎么理解呢?我们能够先把长句子读短,再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联系生活来理解。
(3)我们能够试着先把长句子读短,找一找其中的关键词。
(好好使用、白白糟蹋)(4)先来联系作者理解。
(出示杏林子资料介绍)对于杏林子来说什么是好好地使用生命,什么又是白白糟蹋生命呢?----数次想放弃生命,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好好使用生命,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中,为人们留下佳作无数。
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杏林子这样告诉自己:读--------(5)会读书的人呀,不但能从书中读出作者,还能读出自己。
(结合自己的例子来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你是否有过好好使用生命或白白糟蹋生命的经历?生说)引读:当我们虚度光阴,一味贪玩时,我们会自不过然地想起这句话————当我们挑战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我们会自豪地告诉自己-----------(6)理解这样的句子,我们还能够联系身边人,身边事。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会想到身边什么人什么事呢?”引读:当看到他这样不劳而获,庸碌一生的时候,我真想大声地告诉他——”(出示句子:你能够好好地使用它,也能够白白地糟蹋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012c5bb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1.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科学性,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但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其科学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为主要目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其科学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互相交流心得。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制作琥珀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五:成语故事》公开课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五:成语故事》公开课教学设计_5](https://img.taocdn.com/s3/m/dfee9f45ddccda38376baff6.png)
《手不释卷》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1、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运用的,她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
如果说,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那成语就是这宝库中最璀璨夺目的珍珠。
2、在学习新成语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想玩吗?3、老师的游戏叫作“看图片猜成语”,看一张图片,猜出是哪个成语。
你们准备好了吗?出示图片1:亡羊补牢图片2:刻舟求剑图片3:嫦娥奔月图片4:夸父追日图片5:三顾茅庐图片6:望梅止渴二、初学成语,整体感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成语故事《手不释卷》,出示课件课题,板书课题,并提示:静静地看老师板书,“释”翘舌音,“卷”两橫,撇露头。
齐读课题。
2、成语出处(1)想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一本书吗?是《三国志》这本史书。
课件出示简介《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学著作。
(2)今天学的《手不释卷》改编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想去读这个故事吗?3、出示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学习词语。
手不释卷嘱咐惭愧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头头是道5、主要人物。
(1)文中主要人物是谁?人物身份是什么?依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吕蒙:吴国大将孙权:吴王鲁肃:吴国主将6、主要事件。
(1)可根据文中的时间提示词总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国时期、有一次和有一次、后来(2)起因:善于领兵打仗不爱读书结果:有勇有谋屡建奇功经过:在孙权的劝告下勤奋学习,令鲁肃刮目相看三、探究对话,品读道理。
1、事情的经过以什么方式展开的?描写文中人物什么最多?文中哪些人物进行了对话?2、孙权和吕蒙的对话。
(1)找出他们的对话内容。
有几次对话?(2)根据提示语读出当时人物语气和心境。
(3)第一次对话:面对孙权地劝告,吕蒙不仅为难,还发出“哪有时间读书!”的感叹。
请同学想象:掌握军政大权的吕蒙,“事情太多”,他可能在忙哪些事情?小结:看来吕蒙可真够忙的!读“那有时间读书啊!”(4)第二次对话:孙权却在一叹一问间说服了吕蒙。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54e0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b.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琥珀》一文选自《科学家野外考察手记》,作者根据一块罕见的琥珀,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了一篇科学小品,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向我们描述了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一幕情景,向我们介绍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松脂、澎湃、详细”等词语造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
2. 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阅读的方法,抓住重点句子,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大胆合理的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1.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琥珀,查找琥珀形成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琥珀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简单介绍琥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交流预习情况。
3. 深入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注重点句子,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琥珀形成的过程,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琥珀形成的过程,强调科学家大胆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用“松脂、澎湃、详细”等词语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琥珀》2. 重点词语:松脂、澎湃、详细3. 琥珀形成的过程作业设计1. 用“松脂、澎湃、详细”等词语造句。
2. 查找关于琥珀形成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琥珀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琥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在总结提升环节,强调科学家大胆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公开课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92f5aa58da0116d174953.png)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 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5 琥珀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
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
划
hǒu zhī shì cān
吼 脂拭 餐
shǎng là shèn zhēng
晌 辣渗挣
fān mái shuā cè xiáng
番 埋 刷测详
怒吼脂 拭 餐 划 晌 辣 渗 挣 番 埋刷 测详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加一加:口+孔=吼
识字方法
日+向=晌
脂 字谜识字:
一月七日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理解词语
【约莫】 【热辣辣】 【飒飒】 【柔嫩】 【拂拭】 【前俯后仰】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软而嫩。 估计、大概。 掸掉或擦掉(尘土)。 身体前后晃动。 拟声词。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形容热得像被火烫着一样。
理解词语
【成千上万】 【逼近】 【冲刷】 【澎湃】 【粘稠】 【推测】 【详细】
sōng zhī
(松 脂)
péng pài
( 澎 湃)
二、按意思写词语。
1.竭力支撑或摆脱。(挣扎 ) 2.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 渗出 ) 3.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 澎湃 )
三、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特点? 透明的 内有蜘蛛和苍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882b9576eeaeaad1f330b9.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阅读教学要树立文体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命生命【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并学习一些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
《生命生命》是本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者杏林子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几件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文章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整篇课文境界高远,积极向上,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命生命》这篇优美散文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表达,由于作者感情丰富,充满激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独特的感受,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生命生命》内涵深刻,很有张力,值得品读的细节很多,要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巩固品词析句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琥珀 生字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琥珀 生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fb91d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d.png)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形
特点
说明的角度
态
有些两足奔跑
各 异
有些四足行走
生活习性上
的 庞
有些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有些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
身体形态上
大
家
有些凶猛异常,茹毛饮血
性情上
族 有些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通过这份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恐龙的生活习性、形体特征等。
读第4自然段,思考:陆地上的恐龙演 化成天空中的鸟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为什么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保存有羽毛 的恐龙化石,会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 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 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 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 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 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了解恐龙
恐龙
看到“恐龙”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 怎样的形象?
高大、凶猛、笨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 代时期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它们大多有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主 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 或开阔地带。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 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推测恐龙是 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通过化 石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b32120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e.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知识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研究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研究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对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课文朗读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观和神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同时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琥珀是如何形成的?”“琥珀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是什么?”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7fd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2.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中的琥珀故事,理解琥珀的由来。
–掌握词语“透明”、“黯淡”、“晨曦”、“赞叹”的含义。
–读通课文,感悟琥珀的美丽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理解文学作品的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并学会珍惜琥珀这样的美好事物。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掌握生词和难点词语的含义。
–阅读课文并能理解琥珀故事。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琥珀的样子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外观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理解故事(15分钟)•具体讲解琥珀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
•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的含义,让学生掌握。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情感。
3. 分组讨论,展示想象(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琥珀的神秘之处,并展示自己的想象成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来展示琥珀的美丽和魅力。
4.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10分钟)•布置生词造句、画出琥珀的形象等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言和展示成果。
5. 课堂小结,激励学生(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对琥珀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还需加强对难点词语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
下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加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琥珀这一美好事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7d70610b4e767f5acfcead.png)
5 琥珀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琥珀: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
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松脂是松树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刚从树干流出时,无色透明,松节油含量可达30%以上,与空气接触后,松节油逐渐挥发,加上外界水分的侵入,因而使其中的部分树脂酸呈结晶状态析出,松脂逐渐变成蜂蜜状的半流体。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有趣故事琥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风靡全球。
琥珀是由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运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
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透明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中国古代称琥珀为“虎魄”“光珠”“红珠”“江珠”“顿牟”“遗玉”,被视为珍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dd544967ec102de2bd89f8.png)
名句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hǔ pò wēnɡ zhī shì shèn
琥珀嗡脂拭渗
fǔ zhá fān mái pénɡ pài
俯扎番埋澎湃
说文解字
餐,吞食。采用“食”作 部首,采用“ ”作声旁。
比较形近字
脂——指 晌——响 测——侧 详——祥
怒吼 划动 挣扎 泥沙
松脂 灰尘 拂拭 美餐
详细 安详 详情
多音字
zhā 扎花
扎 zā 扎辫子 zhá 挣扎
多音字
mái 填埋
埋 mán 埋怨
多音字
huá 划桨
划 huà 计划
多音字
zhēng 挣扎
挣 zhèng 挣钱
关键 词
高温
松脂小生物
地壳运动 长时间
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 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 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shǎng
左右结构
晌午 半晌
我会写
là
左右结构
辣椒 火辣
我会写
shèn
左右结构
渗透 渗入 渗水
我会写
zhēng
左右结构
挣脱 挣扎 挣揣
我会写
fān
上下结构
番茄 轮番
我会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3278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e.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章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交代了推测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和琥珀的科学价值。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字词的理解上,已经学会了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4.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琥珀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质疑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2.揭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疑问吗?预设1:琥珀是什么?预设2: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3.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课题提问,交流资料,了解琥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3)指导读准必会多音字“扎”,“扎”在“挣扎”中读zhá。
“扎”还有另外两个音zhā和zā,读zhā时,可以组词“扎实”;读zā时,可以组词“包扎”。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5 中彩那一天 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5 中彩那一天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5e59e1f8c75fbfc77db254.png)
5、中彩那一天教学内容:5中彩那一天。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读5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安慰家人的两句话。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读5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父亲面临的难题。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出示课题】,一起读题。
“中彩”就是指什么?谁来说?(中奖,文中的这个“彩”指的就是父亲中的那辆——汽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读书非常地投入。
来,咱们一起看看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奔驰馈赠疑惑不解捎信拮据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拮据馈赠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谁来领读?如果他读对了,咱们就跟着他读一遍,好不好?稍停,这个“据”呀,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据jù)谁能够用据(jù)来组一个词?老师把“拮据”这个词放回到句子里——【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谁来读?读得很流畅,“拮据”是什么意思啊?(是指经济困难。
)你是从哪里读出了经济困难的?(“据”就代表经济困难。
)咱们看看这句话里面哪些地方写到了咱家经济困难的?父亲的工作是什么?(汽修工)工资高不高啊?他一个人工作,六个人生活,仅仅只是维持生计。
可想而知,咱们家的日子一定过得怎样?(很拮据)。
生活困难,没有多余的钱就叫什么?(拮据)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还有最后一个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5 生命的药方》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5 生命的药方》优质课教学设计_4](https://img.taocdn.com/s3/m/01c788be8762caaedd33d482.p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生命的药方》《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生命药方”的意义,感受艾迪的友谊超越了生与死的界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教学过程:问:这些图片里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红丝带,红丝带代表着什么呢?红丝带是呼唤全社会注重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对于艾滋病你了解了多少?师介绍艾滋病,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杀手”,而且是传染病,无药可医,患了艾滋病的人必死无疑,再请看下面几幅图片,这是艾滋病患者的手、这是一个即将死亡的艾滋病儿童、这是艾滋病患者的脸、这是一具艾滋病患者的木乃伊(生看图片)你们觉得患了艾滋病=?(能想象吗?)是啊,患了艾滋病的人多么希望找到生命的药方啊!一、激情导入引出“药方”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找到“药方”那就请大家带着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你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输血帐篷闪烁瘦弱抽泣微弱发颤艾滋病杳无音信泪如泉涌兴奋不已月明星稀①读准字音:输血兴奋不已帐篷②读懂词语:微弱发颤抽泣(能用你的声音表达这些词语吗?)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快乐和友情。
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板书:快乐友情)课件出示: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8fde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一个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来历和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学生对琥珀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琥珀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琥珀标本或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琥珀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内容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琥珀标本或图片,进行想象力和观察力的训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人教版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998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6.png)
人教版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案第5课我的书桌课时安排 4课时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汉字。
跟读汉字“书”“色”“台”“还”“架”。
2.认读并理解词语。
跟读词语“绿色”“书桌”“书架”“台灯”。
3.读句子并理解句子意思。
跟读句子,说出(指出)桌上的物品。
4.书写汉字。
书写或描红汉字“书”。
教学重点1.认读词语“绿色”“书桌”“书架”“台灯”。
2.书写汉字“书”。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汉字和词语。
教材,教学课件,书桌、小书架、台灯等实物或相关照片、图片,词语卡一、导入1.出示课文配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引入课题《我的书桌》,范读课题。
二、教授新知(一)整体感知。
1.示范读课文。
2.要求学生数一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并做标记。
(二)学习汉字。
1.课件出示汉字“书”“色”“台”“还”“架”。
提问:你认识哪个字?指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1)指定学生认读汉字,并让其做小老师领读。
(2)教读学生不认识的汉字。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这些汉字,如图文结合、组词、做动作等。
3.播放课件,依次闪现汉字,组织学生抢答。
(三)认读并理解词语。
1.出示汉字字卡,指定学生认读。
2.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汉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3.根据学生反馈,板书“书架”。
4.引导学生给每个汉字组词,当学生说到“绿色”“书桌”“台灯”等词语时,教师板书。
5.带领学生读词语,组织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同伴互读、齐读词语。
6.组织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发词卡,组织学生在教室中寻找与词卡对应的实物或图画,并将词卡放于实物或图画旁。
比比哪一组找得多。
7.组织学生再读次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教师请教。
三、书写汉字1.出示字卡“书”,带领学生认读汉字。
相2.在黑板上演示“书”的笔顺。
3.带领学生书空汉字。
4.示范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提示学生注意“书”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导学生练习描红、书写汉字。
四、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ba5d8a04a1b0717fd5ddcf.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琥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琥珀比较陌生,通过出示图片令学生有直观印象,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讨论理解琥珀的形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1.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课外延伸,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卡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体会“珍贵”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有一篇文章叫——《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发现了什么?都是提“王”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二)预读检索,初步感知1.交流预读单(相关题目)(1)那么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图片)(2)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容?(3)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出示图片: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3.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师: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想象)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
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794db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c.png)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图片引入,激趣质疑1.出示单元导语: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诉说着科技的精彩……这个单元围绕自然与科技的人文主题,我们会一起学习很多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章,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本单元阅读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谈话导入这一期,我们化身为”小小解说员”,来到第一站——古生物博物馆,去探秘远古生命的秘密。
你看,这透明的琥珀里,安静地躺着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他们在窃窃私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穿越到几万年前的那片森林,解开远古时代的秘密。
3.介绍字理,引出“琥珀”。
结合图片,交流“王字旁”的字所指代的事物都有什么特点。
4.课题质疑,走进课文。
预设:琥珀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形成的?5.图片,欣赏琥珀艺术品。
(课件出示琥珀有关资料)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德国作家柏吉尔走进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小品文——琥珀。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1.自读要求: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②遇到生僻的字词,多读几遍,把句段读通顺; ③有疑问处,做好标记。
2.检查字词 (1)读词语:松脂 拂拭 挣扎 晌午 一番 美餐 详细 渗出 澎湃 划动 推测 粘稠 翻腾怒吼 前俯后仰(2)叠词: 飒飒地响 嗡嗡地 重重包裹 热辣辣 厚厚的 慢慢地 渐渐地 (3)多音字:3.词语解释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
渗出: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
黏稠:又黏又稠。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4.学写字:出示生字,(1)学生自由读生字,说说每个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第 5 课《中彩那天》教学设计学校:宁阳县第一小学石集完小教师姓名:商红艳魏山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拮据精湛属于道德奔驰馈赠缓缓驶过闷闷不乐捎给迷惑不解拨打梦寐以求1.应会读字:(1)趣味识字(字理识字):编字谜:惑德(2)易读错字:拮湛馈寐(3)多音字:中zhònɡ(中彩、中毒)据jū(拮据)zhōnɡ(中国)jù(依据、据说)2.应会写字:维财属货驰赠驶德惑码库捎橡拨(1)书写指导①指导书写的字:德赠②指导要点:书写时左窄右宽,右面都是上下结构,注意笔画之间的距离匀称,上部的口字框要写的扁一些。
(2)易写错字:德财赠驶。
“德”字容易少一横,“赠”“驶”容易多一横,“财”右边的撇容易写成点。
(教学重点)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拮据技术精湛梦寐以求迷惑不解(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第一自然段中母亲常说的一句话。
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我们家生活很拮据。
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车,但是这是他帮库伯买的彩票中的,他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
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把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
(2)概括方法: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按照叙事性的方法描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巧妙地串联起来,最后再加上自己成年后的体会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重点段是3—8自然段,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表达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体会方法:多读,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父亲中彩得车——面临道德难题——把车还给库伯。
或者抓住描写人物心情的关键词:兴奋、神情严肃——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激动、特别高兴,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读第1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重点词句(1):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体会方法:查字典理解拮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上下文理解当时作者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重点词句(2):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体会方法:先查字典了解意思,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重点词句(3):“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从父亲的表情体会父亲的内心。
)重点词句(4):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体会方法:反复朗读,抓关键词,体会父亲的动作。
(教学重点)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学习文中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达人物感情的方法,试写课后小练笔。
(二)本课重点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为什么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情感体验:通过这个故事,体会到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教学重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理解诚实守信的可贵。
教学准备:一、教师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学生提前进行预习。
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预习提纲学校:班级:姓名:导语:同学们,中彩,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呀!中彩那天会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看一看!一、日积月累(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4.趣味识字:(三)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拮据技术精湛迷惑不解梦寐以求。
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四)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中母亲说的话。
二、文本细读:1.本文作者回忆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成年后又有怎样的体会呢?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再加上作者成年后的体会,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主要内容:2.当得知父亲中彩得到一辆奔驰牌汽车时,“我”和父亲各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心情?3.你认为这辆汽车该不该留?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出你的理由。
4.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段写得好?在文中用“﹏”标出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5.认真阅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6.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拓展延伸: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或者小故事。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通过上网或其他方式了解关于彩票的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文中的这个“彩”指的就是父亲中的那辆—一(生:汽车)。
围绕着这辆奔驰汽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二、预习评价。
展示预习情况,评价预习情况、激发预习兴趣。
1.表扬预习提纲完成认真的同学。
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
2.能认真读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
出示学生提出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日积月累。
1. 朗读。
第1段:注意的字音:拮据。
“拮据”是什么意思啊?从哪里读出了经济困难?第2段:注意的字音:“精湛”、“梦寐以求”,并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2.书写指导。
(1)写正确:(易写错字指导):出示全部生字,易写错字颜色变红(含学生找出的易写错字):德财驶赠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并交流明确:德不要少一横,驶、赠,不要多一横,“财”是一个形声字,右边是一个“才”。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属惑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②交流并明确:左上包围的,里面的部件部要适当外露。
上下结构的字,上部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下部要写得扁宽,托住上部。
③学生练习书写。
3.词语积累(1)展示某些同学积累的词语,齐读。
(2)展示老师分类积累的词语:拮据精湛属于道德奔驰拨打馈赠闷闷不乐缓缓驶过迷惑不解梦寐以求齐读。
强调:分类积累词语,有助于理解、记忆和运用。
(二)理解运用1.整体感知(1)主要内容:展示某同学归纳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归纳方法。
(2)文章写法:展示某同学总结的文章写法,并简要说明寻找的方法。
2.文本细读(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①是留车呢?还是还车呢?可真难啊!如果你就是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下这辆车呢?②仔细地默读一下课文,想想父亲留车的理由。
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默读,圈画。
)③交流一下,你找了哪些理由? 并随机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理由。
如:因为我们家非常穷,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因为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汽车。
④现场模拟:你就是那位父亲:你们家生活那么拮据,你干嘛要还车啊?(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父亲是留下车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还了车坚持为人的诚信呢?这才是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
“德”字“心”上有一横,就像一把尺子,量出了人世间的是是与非非。
这把尺子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忘了!(2)当道德的天平不知该偏向哪边时,父亲为难了。
作者是怎么写出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8然段,想想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生默读)哪些地方写出了父亲的为难?句子1: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为难?“神情严肃”,他本应该高兴、喜悦,但是他却——神情严肃(指名读,教师指导后齐读。
)作者抓住了“神情严肃”这一个神态,就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也写了父亲的为难呢?【神态描写】句子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赶”。
他心里边——很为难。
本来是想高高兴兴地上车,可是却被赶了下来,心里闷闷不乐。
带上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动作描写】这个动作也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也写了父亲的为难呢?句子3: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这一个“擦”字,就可以感受到父亲的为难。
结合这一动作,想象父亲当时的表情、动作。
(4)心里头有一个永远也打不开的结,把父亲的为难写得多么具体啊!面对这个难题,父亲最终选择了还车。
大家有没有想过,失去了这辆梦寐以求的车,父亲他得到了什么呢?这正如母亲所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母亲是这样说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三、迁移运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我们想象一下: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神态、动作、语言等等)。
四、拓展延伸。
阅读关于诚信的故事。
五、限时检测。
(限时闭卷)板书设计:留? 神态中彩那天道德难题动作还? 首尾呼应限时检测题: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限时检测题学校:班级:姓名:一、我会填。
dào dé1.父亲中彩了,却面临着一个()()难题。
cái2.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富。
bēn chíkuìzènɡ3.一辆崭新的()()牌汽车()()给父亲,父亲却神情严肃,我míhuò真是()()不解。
二、解释词语。
梦寐以求: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五、小练笔。
想象库伯把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