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最新课件-伟大的悲剧2002 精品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共31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共31张PPT)

12.1.18 南极点
12.2.17 屠宰场地
12.3.2 贮藏点
12.3.21 帐篷里
12.3.29 帐篷里
12.10.29 营地
12.11.12 帐篷
人物及事件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埃文斯死去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新知讲解
伟大的悲剧
解释题目
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 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 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 震撼人心。题目点明了文 章的主旨。
新知讲解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奥地利著名小说 家、传记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 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 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 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 后流亡英国、巴西。茨威格在诗、短论、 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 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简析内容
新知讲解
例如:“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 茨已经在用冻掉了的脚趾的脚板行走。”这里的“冻掉 了的脚趾的脚板行走”的细节描写,让读者直面队员悲 惨的境地,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8、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失败之悲:“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 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呢? (2)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 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 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的。”
简析内容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日期:目录•课程介绍•《伟大的悲剧》背景介绍•《伟大的悲剧》故事情节分析•《伟大的悲剧》主题思想分析•《伟大的悲剧》艺术手法分析•《伟大的悲剧》的启示与思考课程介绍《伟大的悲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

本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但他们依然为人类征服南极的伟业尽了努力,从而展现了一种伟大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

理解并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细节描写。

感受并理解探险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和在科学考察中的悲壮献身精神。

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回答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南极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文的主题。

深入理解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于探险队员们的感受和理解。

拓展讨论让学生思考探险队员们的行为对现代科学考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们的精神对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启示。

《伟大的悲剧》背景介绍19世纪末,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变革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人们开始追求速度和效率,竞争和压力逐渐加大,导致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加剧。

抗争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心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擅长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描写。

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对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和人性的扭曲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些经历使他在作品中更加关注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反应和命运选择。

它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鼓舞人们在困境中追求卓越和自我超越。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以南极探险为背景,展现了人类在生死存亡时刻表现出的勇气、毅力和情感。

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3张ppt)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3张ppt)
概括方法: 1.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 2.某人 + 做了某事 + 结果怎样
悲剧?
伟大?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 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 在哪些方面?斯科特一行的“伟 大”体现在哪里?
1-4组探究“研读探究悲剧 ” 5-7组探究“合作探究伟大”
品味语言
HERO
111111
思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

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 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 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 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合作探究 伟大: 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①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
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 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②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 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 胜。
《伟大的悲剧》节选自1927年出版的历 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 《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 。在这本传记 中,十四个足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事 件在其笔下被精准且生动记录成册。
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
1. 学习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感悟情感。
教学目标:

《伟大的悲剧》PPT课文课件精品

《伟大的悲剧》PPT课文课件精品

本课知识清单
拽 战 遗 厄 步 凛 吞
音形识记
出(zhuài) 无
栗(zhàn lì) 羸
孀(shuāng) 癫
运(è)

履(lǚ)

冽(lǐn liè) 毋
噬(shì)

垠(yín) 弱(léi) 狂(diān) 啡(mǎ fēi) 跚(pán shān) 宁(wú nìng) 罄(qìng)
本课知识清单
例如:(1)斯科特为挪威人阿蒙森作证
斯科特诚实、取信,有强烈的英国 绅士风度,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重点解读
(2)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 珍贵岩石样品
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3)斯科特在死后,还像亲兄弟一样搂着威 尔逊
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解读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 的优秀品质?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说明。
本课知识清单 词语释义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表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姗姗,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本课知识清单 词语释义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乐。 扬扬得意: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注意:“洋洋得 意”和“扬扬得意”是异形词,用法一样。例句: 失败了不要垂头丧气,成功了也不能扬扬得意。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 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g) 海市蜃楼(shèn)
夺眶而出(kuàng) 风餐露宿(lù)

伟大的悲剧 课件(共25张PPT).ppt

伟大的悲剧 课件(共25张PPT).ppt

品味语言
1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一行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极度 沮丧、悲哀的心情。
品味语言
2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 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国旗:此时,在痛苦万分 的斯科特一行人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 蒙森似乎正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表现出斯科特一行人沮丧、 失落的心情。
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 想。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的比喻更加突出 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想想其写法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课文中感人的“细节描写”。
(1)描摹个性的语言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 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 位大师》《罗曼 · 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心灵的焦灼》等。
读准字音
拽( zhuài ) 吞噬( shì) 角逐( jué ) 步履( lǚ ) 告罄( qìng )
——死亡之悲
合作探究
1.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 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合作探究
2. 斯科特一行人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 悲剧是“伟大”的?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 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 作转,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 么也不是”的观点。
课文思考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 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 家庭。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大师》 《罗曼·罗兰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 住历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 引人入胜。他的中、短篇小说成就独特, 小说代表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躁》等,小说 集《混乱的感觉》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辜负
shí
销蚀
重点字词
mǎnɡ
鲁莽
bènɡ
迸发
è
厄运
dào
悼念
shèn
海市蜃楼
sǒnɡ
毛骨悚然
yànɡ
怏怏不乐
chōnɡ
忧心忡忡
bǎnɡ

lǒu xī
搂 昔日
lěi
堡垒
liè
凛冽
重点字词
bèi
疲惫
qīn
钦佩
zhān
毡鞋
yòu zhěng
保佑
拯救
yào
耀武扬威
shān
姗姗来迟
lún
语无伦次
整体感知
“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 40摄氏度”
“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 了……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 临”“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语文七年级下册

死亡降临的时候仍然没有丢下科学,仍然为人类保留着
科学财富!
——人类伟大的奉献精神。
22 伟大的悲剧/
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 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40°C, 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 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带来厄运, 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
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 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为他人着想、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
22 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 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此次 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当的 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22 伟大的悲剧/
任务三: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茨威格为何不 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一 行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 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 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险,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一次艰 难的探险,人类需要探险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等人崇 高的赞誉。
22 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 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坚硬的手 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 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 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 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 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 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 遺 孀”。

《伟大的悲剧》优秀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PPT课件
(3)死亡之悲: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去 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 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 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 到的种种苦难。 (4)世人之悲: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 雄;2002年,英国的安妮公主登上南极,纪 念斯科特南极探险90周年。
斯科特一行的悲剧是事业失败的悲伤, 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同时他 们的逝去,也带给世人悼念的悲痛……
“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 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合作探究
“巨大的痛苦”指的是哪两个方面?
恶劣气候的摧残; 角逐失败的痛苦。
合作探究
第10自然段说“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 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 要多呆一些时候’”,奥茨要干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奥茨要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因为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 走,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 负担,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 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 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但朋友们又不 愿放弃他。表现了奥茨为了集体勇于牺牲的 精神。
癫狂(diān) 吞噬(shì) 精疲力竭(jié) 步履(lǚ) 怏怏不乐(yàng) 遗孀(shuāng) 毛骨悚然(sǒng) 忧心忡忡(chōng) 语无伦次(lún)
词语释义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 容事物新奇罕见。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
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 了激烈的搏斗,最后一个个悲壮的死去。
2.了解课文大意后,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
绝望而归
带信作证
归途遇险
悲壮覆灭
课文精讲
1.找出事件发生的时16 1.18 2.17
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酷寒 狂风 干燥
高纬度 高海拔 强反射
你了解南极吗?
白雪由软变硬时,结成厚厚的冰凌, 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冰山,对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是可怕 的威胁。尤其在大雾迷漫、能见度 很差的天气。
知识链接
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于1957年在 南极点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是地球长期 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也是世界上纬度最 高的考察站。其名称是为纪念在1911年 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和在1912年 第二个抵达南极点的斯科特。
地点 白色雪原
阅读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 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 主要内容。 2.请从不同角度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并概括主要内容。
浏览的具体操作方法
方法一: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如读开头段、结尾处,以了解 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阅读开头和结尾,说一说大致内容。
开头段是斯科特一行向南极点进发,途中发现了无垠雪地上的小黑点时,知道 了对手已捷足先登。当他们到达南极点时,怏怏地插上英国国旗,便踏上了可 怕的归途。
结尾是搜救队伍发现了英雄们的遗体和书信文件,全国痛悼。
方法二: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掌握每段大意,许多内容可 跳过不读。
第1段中“焦急”“热情高涨”两个词语看出斯科特一行人在喜奔南极点。 接着“闷闷不乐”“怏怏不乐”中,是他们发现了对手已捷足先登,他们的希望全然破灭了。 第3段中有一个关键句子,“回去的路使我感到可怕”。 第5段中“害怕回家”这都在写回去路途的艰难,不可想象。 第8、9、11段中反复出现了表心情的词,“痛苦和失望”“绝望”“惊慌”“新的绝望”,少 之又少的燃料,无比的严寒,让他们的归途没有希望,相继遇险。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阿蒙森和他所率领的人员 在南极洲的掩蔽所内过冬。他 们就在这里修理设备、休息调 整,准备向南极冲击。阿蒙森 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 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 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 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 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 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 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 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 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步履( lǚ

shuānɡ 遗孀( )
告罄( qì nɡ ) chōnɡ 忧心忡忡( ) 语无伦次( lún )
大语文课件 夺眶而出(kuànɡ )
坚持不懈(xiè ) 17
3.重点词语解释
①毛骨悚然: 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②怏怏不乐: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③语无伦次: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④忧心忡忡: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忡忡,忧愁的子。 ⑤姗姗来迟: 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 容的姿态。 ⑥念念有词: 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⑦羸弱: 瘦弱。 ⑧告罄: 指财物用完。 ⑨销蚀: 消磨腐蚀。 大语文课件 ⑩凛冽: 刺骨的寒冷。
(1)失败之悲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 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 不对呢?
(2)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 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
1.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 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 到的种种苦难。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 了,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虽 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 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人……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麦哲伦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 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 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 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 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 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 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 后,又扬方面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 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 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 说法吗?
或者: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
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 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失败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 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 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世人之悲
找出斯科特 一行的伟大 之处, 并有 感情地朗读 出来.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 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根据以上认识,谈谈 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伟大的悲剧》的?
用“悲在 述。
,而
伟大”的句式表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 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
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
忆的美好和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 的怀想,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 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 击,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 骞被匈奴 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 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当时尚 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骞给皇帝带 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 诸国的消息,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 业正是他自己真正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 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斯科特一行:“为他人作证”体现出他们具有 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 科考,体现出他们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 搏斗的精神。
麦 哲 伦
麦哲伦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 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 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 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 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 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 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 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 阵亡。
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 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 奥茨,这个英 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 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 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 奥茨: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顾全大局 的意识。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 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 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 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 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 了话。
联系上下文, “心中的海市蜃楼” 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 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 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 对遥远的祖国、亲人、 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 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 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 的。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 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如何应对科技变革
03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应对科技变革对悲剧创作和传播方式的
影响,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悲剧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使 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痛苦和不幸 ,培养人们的悲悯和关爱之心。
强化社会价值观
悲剧往往涉及道德、伦理和价值 观念的冲突,通过悲剧的展示, 可以强化社会正向价值观,引导 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促进文化传承
悲剧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之 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 史记忆,通过悲剧的传承和演绎 ,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宗教悲剧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戏剧和宗教仪 式中,悲剧作品以表现耶稣受难 、圣徒殉道等宗教主题为主,如 《马太受难曲》等。
世俗悲剧
中世纪世俗悲剧作品较少,主要 反映了封建领主之间的权力斗争 和爱情故事,如《罗宾汉》等。
现代悲剧
现代主义悲剧
现代主义悲剧作品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以表现人的孤独、迷茫、异化等主题为主,如《哈姆雷特 》、《安娜·卡列尼娜》等。
探讨悲剧主题
理解悲剧所探讨的主题和思想,如命运、自 由意志、正义等。
深入分析悲剧角色
分析悲剧中的角色性格、动机和行为,理解 其悲剧命运。
品味悲剧艺术
欣赏悲剧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语言、结构、 象征等。
悲剧的评价标准
剧情设计
评价剧情的构思是否巧妙,情节发展 是否合理。
角色塑造
分析角色的性格、动机和行为是否真 实、深刻。
悲剧的意义
警示作用
悲剧可以让人们深刻认识 到自身行为的后果,提醒 人们珍惜当下,避免重蹈 覆辙,起到警示作用。
激发斗志
悲剧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 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 ,使人们更加努力地追求 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精品课件PPT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精品课件PPT
伟大的悲剧
(奥地利)茨威格
你了解南极吗? 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你所知道的南极地区。
南极:冰天雪地
雪地上留下了考察队的车痕,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和大海
考察队员们的营地
消融的冰川
1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涉及的相关地 理知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2
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伟 大的悲剧”的含义。
伟大的悲剧
“悲剧”往往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那么本文“悲剧” 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问题探究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 《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
晚到南极点,失望而归 失败之悲
问题探究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 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 热烈追求的。
3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 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走进作者
cí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代表作品有小说 《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罗 曼·罗兰》等。 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 理刻画见长,擅长在平淡的叙述中表现人 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
整体感知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五人向南极点进军;
1月18日到达( 极点 ),在他们到达之前,挪威人已捷足先登,然后怏
怏不乐地返回,回来时危险却增加了十倍;
2月17日,( 埃文斯 )不幸牺 ),那里的(燃料 )非常少,( 奥茨 )
第二个不幸牺牲,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往前走,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背景探寻
本文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有改动,课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1910年6月斯科特等人离开英国前往南极探险,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 了两个多月,最终长眠于茫茫冰原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 悲哀的心情。 •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 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 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 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 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世人之悲
•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再 次用心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 并说一说,这些情节为什么会打动 你?
合作探究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 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 悲哀的心情。 •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 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 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 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 最伟大的悲剧。”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 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 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 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 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 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 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 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 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用一
句 话 概 括 全 文内容
时间: 1912年
人物: 斯科特一行5人(或斯科特等)
地点: 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 事件:
不幸 遇难(覆没、牺牲……)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 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 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 “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 “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 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 文字可以看出?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 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 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 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 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பைடு நூலகம்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 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 这是拟人手法。 •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 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 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 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 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 的”。
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 说你的理由。
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7、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 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 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 因为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 想到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者,而 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 迪。
你 了 解 南 极 吗 ?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
-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 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
它 是 阿 蒙 森 - 斯 科 特 站
你知道设立在 南极南纬90度 的科学实验站 的名字吗?它 是为了纪念谁 而命名的?
——作证之悲
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 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 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死亡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 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 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 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 实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 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 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 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而 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 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5 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 而斯科特等5人却永远长眠在 茫茫冰雪之中。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3,字词积累
拽( zhuài ) 毛骨悚( sǒng ) 然 怏怏( yàng )不乐 毋( wú )宁 吞噬( shì ) 羸( léi )弱 ng ) 癫( diān )狂 告罄(qì 凛冽( lǐn ) 步履( 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 疲惫( pí )( bèi )不堪
•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 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 •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6、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
怎样的优秀品质?出哪里可以体现?
1.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 献出自己的生命。 4.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 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 的祖国和人民。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 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 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 说法吗?
或者: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
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 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失败之悲
合作探究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 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斯蒂芬· 茨威 格 (1881—1942)
奥地利作家,他的主 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 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 作有《三位大师》《罗 曼· 罗兰》《三个描摹自己 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 等。中短篇小说有《最初 的经历》《马来狂人》 《恐惧》《感觉的混乱》 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 《焦躁的心》。
茨威格给失败者 斯科特写传记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