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行为新体现
浅谈“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4015d280912a2161479297e.png)
浅谈“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策略【摘要】在每一个班集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后进生。
后进生由于偶尔受到孤立或歧视,导致其心理和思想感情上受到伤害,一般都有自卑、逆反、缺乏意志等心理缺陷,加上开放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内心世界就更为复杂,做他们的转化工作,确实不易。
但是如果我们能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就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教育效果。
【Abstract】In each ly collectively, or many or little all existence some juniors living.The juniors living in order to occasionally being subjected to isolated or bias, cause it mental state and thought affection top be subjected to injury, general all have from vulgar, treachery, lack a will etc. mental state blemish, plus to open society multicultural of influence, its heart world more complications, do their conversions work, definite not easy.But if we can according to their mental state characteristics, usage fitting of education method, poke aside a student at present of fan fog, spark student the fire of hope within heart, can receive some stone to become gold of education effect.【Key words】Performance;Become because of;Conversion strategy在每一个班集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后进生。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之再析共4页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之再析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cea98e5022aaea998f0fd5.png)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之再析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用新的,新的方法来改变学生。
”强调教育首先要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也只有在有了健康的心理之后,才能更好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后进生”。
既然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么帮助“后进生”,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时刻都在考虑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后进生”常常会出现下列一些心理问题。
(1).学习习惯差,作业丢三落四。
在我教的两个班中,一些“后进生”常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布置的预习,复习作业,不是忘记做,就是根本不做。
自习课时无法安静专心学习,常常被外界的一些声音所影响。
(2).常常扰乱课堂,哗众取宠,使其他同学无法安心学习,使课堂氛围受到影响。
(3). 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学什么都没有意思。
在这样的状况下,孩子的一些行为偏离了常规。
(4). 脾气暴躁,自暴自弃,对学习无耐性,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在课堂上怕当众回答问题,下课后不主动向老师请教,有的甚至老师主动请他来问问题,他都无动于衷孩子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后和一些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谈,发现成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家庭环境不良是造成“后进生”上述心理的重要原因。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家长长期忙于做生意或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说是鞭长莫及。
学生在认知水平还不够高,无法及时认识自己问题,又缺乏管理约束的情况下,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当然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还存在着“学习无用”的思想,认为学生应及早离校进入社会打工赚钱,这样,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孩子也是无心学习。
家长的“鼠目寸光”,终究会害了孩子。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还知道一些家长父母脾气暴躁,常常把生活工作中的怨气发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教育方法极其单一,常常喝斥孩子,对孩子拳脚相向,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形成逆反心理。
高三后进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高三后进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205ede770bf78a6529542c.png)
高三后进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后进生班主任矛盾心理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或某一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能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高三后进生指不能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在心理、身体及思想上出现与正常的学习、工作相脱离的部分学生,他们往往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具有一定破坏能力的学生。
他们在一个班集体中的人数不多,却对班集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三后进生的心理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相互联系的方面。
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着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还有高三阶段非常时期的特定心理原因,主要有: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经过高一、高二的繁重、枯燥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对未来产生了动摇。
进入高三一旦发现自己的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矛盾的心理就会爆发。
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连上线也成问题时,会感到无法接受。
我班一位学生成绩较差,学习也不用功,可是平时又自认为了不起,自己对高考却很理想化,高考目标是本科,一模下来,连上线的分数都没有,在后来一段时间里,开始自暴自弃,上课也不听,作业也不做,并到处宣传读书无用。
后来我及时为他分析了读与不读的结果,以他的成绩在高考应该制定的目标,以及如何去面对现实和未来,总算是把他纠正过来。
2、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
高三的学习相当紧张,老师课堂的知识容量相当大,部分学生无法跟上,但由于性格、习惯方面的原因又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久而久之而形成了后进生。
这种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使后进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破摔,从而失去前进动力。
班主任若不及时注意,后果相当严重,因为这些学生起初是上进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又不见效所产生的报复变态心理是极具破坏性的。
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
![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0a6263cbd64783e09122b1c.png)
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1.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后进生一般指的是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在班级工作中不难发现,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1.1自卑感强。
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不信任、训斥、怒骂,同学的笑料、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偏心,使他们感到很自卑。
1.2 逆反心理重。
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1.3矛盾心理多。
有好强心理,但常遭失败,故勇气不足;渴望得到重视,却常遭人瞧不起,故不能展现自我;希望得到关爱,而常受到冷落,故不敢表露等,一直都处在矛盾的生活之中。
2.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2.1 献爱心,建好师生基础后进生最想得到的是重视、尊重和关爱。
特别爱心,更是医治后进生灵方妙药。
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
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早日脱离矛盾生活的苦海。
2.2 用微笑,拉近师生距离要与学生相互交流微,微笑是友善的表露。
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
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
后进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
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地、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等。
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把教育者看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67e7bc365ce05087632137e.png)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
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躁,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他们故意牢骚满腹,对集体不满,对老师反感,拒不接受师长的教育和帮助,从心底产生外界的对立情绪。
邵建辉同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由于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
他上课时喜欢说个调皮话,接老师的话茬,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反应淡漠,常说:“反正老师怎么都瞅我不顺眼。
”所以上课不愿意记笔记,课下贪玩,不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2)自卑心理“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处于失败和落后的境地,在家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责骂,在学校也受到批评较多,甚至还有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
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他们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脑子笨,没人喜欢,是失败者,在家长、学校、同伴中总是抬不起头来,渐渐地转化为自卑,感觉低人一等。
这种心理在本课题所研究的多数个案中普遍存在。
(3)抑郁心理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
他们甚至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
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造成“后进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和心理上的抑郁。
这种心理在所研究的个案王雅君同学身上表现比较突出。
(4)厌学心理“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
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暗淡。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a4fae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d.png)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相对于同龄人而言稍显滞后的学生。
针对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正确理解并处理后进生的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后进生在学习上相对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这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学习上出现挫折和失败后,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达到家长或老师的期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由于学习成绩的差异,后进生可能会在同学中感到自己的孤立和不被接纳,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可能会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制能力差等方面。
这些问题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
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教师和家长们正确处理后进生问题至关重要。
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后进生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后进生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以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
如果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指导和关注,孩子可能会在学习上出现问题。
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态度也会对后进生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指导和引导后进生,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出现问题。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后进生的产生起到一定作用。
如同龄人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大等因素都会对后进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后进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也会成为后进生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如果后进生本身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心理素质脆弱等现象,也可能会导致后进生问题的产生。
针对后进生的教育措施针对后进生的问题,教育界和家长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问题,稳定心态,提高学习成绩。
家庭和学校应该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论文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8236601eb91a37f1115cc9.png)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对大量后进生进行筛选。
确定研究后进生三类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型、自卑心理型、孤僻心理型。
并圈定具体同学,然后通过大量的家访、谈话等方法,得出“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的成果,现概述如下。
一、“后进生”心理特征的表现(一)“逆反心理型”(潘逆反)的表现1、2006年5月5日,潘逆反无端谩骂班干部,说这些班干部替老师办事是“拍马屁”,有时甚至打班干部。
以致班干部的家长对我说:不要让他的孩子任班干部,否则让他很为难,也很吃亏。
2、2006年5月8日下午放学后,我把潘逆反叫到宿台,先是很很地给他训了一顿。
当然,他很不服气。
我给他讲了雷锋和赖宁的故事,他说现在的时代是金钱的时代,雷锋和赖宁已过时了,雷锋和赖宁已出国了等等。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潘逆反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他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想象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
3、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分庭控礼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
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潘逆反时常在颂扬这些哥们义气,跟他们在一起觉得自豪。
(二)“自卑心理型”(张自卑)的表现1、2006年10月12日中午,听同学报告:张自卑同学带把水果刀要和同学打架。
我马上冲到教室,首先把话明的水果刀收起来,并带他到办公室。
我:“你为什么要和人家打架?”话明:早上放学,某某同学骂我。
我:这把刀捅过去会死人的,杀死人要偿命的,你知道吗?话明:知道。
我:你不怕死?自卑:不怕!说着,自卑做拿刀的样子往自己的脖子上抹。
我很生气,狠狠地给他训了一顿。
2、2006年12月13日下午,我把自卑叫到宿舍。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92bc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f.png)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和行为特点开始显现的时期。
在高中阶段,学生中不乏一些后进生,他们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何正确看待高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走上正轨,是当前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1. 学习成绩不理想。
高中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一般不理想,无法达到班级和学校的平均水平。
这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自觉能动性不强,学习态度散漫等原因导致的。
2. 行为不端。
部分后进生在课堂上或者校园生活中的表现不佳,可能存在逃课、打架、违纪等问题,影响了校园秩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
3. 缺乏自信。
一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学习不顺利,导致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产生怀疑,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发展。
二、教育策略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针对后进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和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2. 个性化教育。
后进生的存在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或个人特点未得到有效发掘,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3. 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需要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强化教育引导。
学校和老师需要对后进生进行持续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成长。
5. 提供家庭支持。
学校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解决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指导,促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间形成有利的学习氛围。
通过以上教育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高中后进生解决行为问题,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养,使他们逐步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学校和老师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发掘合适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教育。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fee4b5ec3a87c24128c421.png)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把他们培养成新世纪的有用之才,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的神圣职责。
后进生是指学习差、品行不规的学生,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家长的批评指责,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一些心理障碍,造成不正常的畸型心理,具体分析如下:(一)、封闭心理。
这种学生性格孤僻、内向,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由于学习成绩差,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一切失去信心。
从而,不愿和同学来往,内心的情感和秘密也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倾诉,久而久之产生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脱离了集体的温暖和纪律的约束。
(二)、逆反心理。
他们的个性倔犟,好冲动。
虽然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好奇心理,但处事任性,偏激。
当他们的过失或不当行为受到师长批评指责时,不是虚心接受,而是肆意顶撞,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
(三)、放纵心理。
他们性格外向、开朗、活泼,愿意和同学交往,但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而放任自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有学不就到处游逛,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伙故意寻衅滋事而走上犯罪道路。
那么,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抓住以下主要几个重要环节:1、对“后进生”要有正确的认识,用真挚的爱塑造美的灵魂,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光荣的信念。
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感情投资”,要真挚热爱“后进生”,真诚对待“后进生”,以自己的爱打动学生的情,让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以自己炽热的心塑造美的灵魂。
2、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对自卑和封闭心理的“后进生”用语言激励。
当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受挫折时,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或英雄人物在困难面前勇攀高峰的例子,讲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活他们的自信心,鼓起他。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6d307e5680203d8ce2f24a5.png)
后进生的心里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分析后进生的情况和转变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转型落后学生,在新世纪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的神圣职责。
落后的学生指的是学习不良和行为不正常的学生。
他们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
教师和家长批评和责备自己。
自尊受到伤害,并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导致异常心理异常。
具体分析如下:(1)封闭心理学。
这种学生是孤独和内向的。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学习成绩不佳,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尴尬,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
因此,他们不愿意与同学互动。
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秘密不愿意与老师和家长沟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有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自我隔离,这些都与集体的温暖和纪律分开。
(2)叛逆心理学。
他们的性格很尴尬和冲动。
虽然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感和好奇心,但他们是故意和极端的。
当他们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们并不谦卑地接受,而是任意傲慢,导致自我毁灭和破碎罐头的消极心理。
(3)放纵。
他们外向,开朗,活泼,愿意与同学互动,但他们并不专注于学习。
正确与错误的概念并不强烈。
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很容易失去自制力并放弃自己,甚至有些人走向极端。
如果你不学习,你会四处闲逛,注意好友的忠诚,并拉动帮派故意寻找麻烦,踏上犯罪道路。
那么,你如何做“回归学生”的转型工作呢?针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抓住以下主要重要环节:1.正确认识“后成功学生”,运用真爱塑造美好的灵魂,建立同样光荣的信念,转变“后发先进”,培养“守子生”。
在树立正确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投入”,必须热爱'后发先进',真诚对待'后发先进',用自己的爱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亲'老师'和'相信陶',用他热情的心创造一个美丽的灵魂。
2,对症下药,一键开锁。
(1)受到“劣等学生”的自卑和封闭心灵的语言启发。
当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举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人或英雄的例子,以及面对困难时攀登高峰的英雄,说出“失败是成功的母亲”的真相,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后进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后进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3d314beccbff121dc368315.png)
后进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差,比较懒散,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一般被列为后进生。
他们的顽劣表现常常会让别人甚至他们自己忽视和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心理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恶性循环更加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问题。
(1)、消极放纵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
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
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了。
二、成因分析1、家庭的因素。
在后进生中,家庭教育不良占心理问题成因中的比例最大。
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环境差,家庭破裂或父母文化层次低。
其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本身就有许多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
一些消极的观念和行为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强加于孩子,很容易使他们沦为后进生。
高考常见问题:高三后进生心理成因及对策
![高考常见问题:高三后进生心理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a38dbb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6.png)
高考常见问题:高三后进生心理成因及对策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或某一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能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高三后进生指不能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在心理、身体及思想上出现与正常的学习、工作相脱离的部分学生,他们往往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具有一定破坏能力的学生。
他们在一个班集体中的人数不多,却对班集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三后进生的心理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相互联系的方面。
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着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还有高三阶段非常时期的特定心理原因,主要有: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经过高一、高二的繁重、枯燥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对未来产生了动摇。
进入高三一旦发现自己的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矛盾的心理就会爆发。
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连上线也成问题时,会感到无法接受。
比如一位学生成绩较差,学习也不用功,可是平时又自认为了不起,自己对高考却很理想化,高考目标是本科,一模下来,连上线的分数都没有,在后来一段时间里,开始自暴自弃,上课也不听,作业也不做,并到处宣传读书无用。
后来为他分析了读与不读的结果,以他的成绩在高考应该制定的目标,以及如何去面对现实和未来,就把他纠正过来。
2、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
高三的学习相当紧张,老师课堂的知识容量相当大,部分学生无法跟上,但由于性格、习惯方面的原因又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久而久之而形成了后进生。
这种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使后进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破摔,从而失去前进动力。
若不及时调整,后果相当严重,因为这些学生起初是上进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又不见效所产生的报复变态心理是极具破坏性的。
可以说,没有自尊心就没有自卑感,自卑感是自尊心的一种曲折心理反映。
浅谈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2ae90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a.png)
浅谈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摘要:高中后进生指的是在高中学习阶段没有跟上课堂进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学习成绩落后,在班级处于靠后的位置。
对于班级后进生老师,如果采用合理的教学政策,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部分学生,久而久之,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提高老师绩效,但是如果老师对于这部分学生采用了极端的手段,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利于心理健康。
本文基于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论述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因以及对策。
摘要: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成因对策一、高中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成因1、不受老师重视。
在当前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以应付高考为主,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才是学校培养的目标。
相信在每个班级都会有后进生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有发展差异,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就会有学习成绩稍微差的同学,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对于后进生不同的老师,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态度。
部分老师对于高中后进生爱搭不理,觉得他们拖累了班级的整体成绩,并不利于班级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安排座位时,干脆也分到后面,上课时也不重视这部分学生,慢慢的,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不重视,对心理上是一种伤害,感觉自己很差劲,在学校学习方面很自卑,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
2、不受同学重视。
在告状对于这些后进生,他们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抱团结盟,要么是孤立无援。
一部分后进生已经自暴自弃,与同阶段的后进生结为所谓的盟友,在学校不遵守纪律,逃课违法乱纪,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他们认为这就是同学眼里的帅。
另一部分后进生在班级受不到重视,没人愿意与后进生玩,感觉他们为班级拖后腿,莫名觉得这些后进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这些学生既得不到老师重视,又得不到同学重视,在班级没有朋友,在孤独的状态下,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问题。
3、不受家长重视。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做不好,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促进作用。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b803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e.png)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高中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习成绩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
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逐渐加重,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对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也备受关注。
如何正确看待后进生的行为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1. 自卑消极后进生通常因为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与优秀生源相比较而感到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自卑的后进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和社交活动,这会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缺乏,甚至导致孤独和自闭。
2. 自我放弃面对学业的压力和挑战,一些后进生容易出现自我放弃的情绪。
他们觉得自己与优秀生源差距太大,无法追赶,因此放弃自己。
这种心态会妨碍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使他们对学业逐渐失去兴趣,严重影响学习进度和成绩。
3. 行为习惯问题除了学习成绩的问题,部分后进生还存在行为习惯的问题。
他们可能缺乏自制力和纪律性,容易受到外部诱惑和干扰。
在学校生活中,这些学生可能出现违纪现象,包括逃课、早恋、吸烟等不良行为,给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以上种种问题,都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才能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取得自身发展和进步。
二、高中后进生的教育策略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中后进生的自卑消极情绪,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心理老师对后进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克服消极情绪。
2. 强化学习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更多关心和指导。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学习辅导班,由优秀老师对后进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帮助其弥补学习中的短板。
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27a1f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0.png)
浅谈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及教育策略高中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成绩上相对其他同学较为落后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懒散、不思考、缺乏自律等。
这些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针对高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引导他们改善行为,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要了解高中后进生行为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高中后进生的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动力的不足、自律能力的缺乏等。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些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或者家庭环境不稳定,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学习动力不足指的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对学习的动力不够强烈;自律能力的缺乏意味着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
了解这些原因后,教育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引导高中后进生改善行为。
学校和家庭都是高中后进生学习的重要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学校和家庭的学习氛围来促使学生改善行为。
学校方面,可以设置一些学习活动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校也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家庭方面,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家庭也可以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和娱乐设备的诱惑,帮助孩子专注于学习。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高中后进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教育者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时间安排;教育者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引导高中后进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他们改善行为。
现代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行为新体现
![现代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行为新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cca1fde783c4bb4cf7ecd1e6.png)
现代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行为新体现发表时间:2019-06-24T11:42:32.81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3期作者:覃元[导读] 自普九以来,学生上学的机会多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生活也越来越好,而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中考分数出来以后,不管自己的孩子能否考上高中,家长们都力求让孩子们读到更好的学校,于是出现了择校,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影响学校学生的成长,出现了一部分的后进生。
来宾市第四中学广西来宾 546115自普九以来,学生上学的机会多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生活也越来越好,而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中考分数出来以后,不管自己的孩子能否考上高中,家长们都力求让孩子们读到更好的学校,于是出现了择校,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影响学校学生的成长,出现了一部分的后进生。
在高中阶段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其实是指学困生,主要是指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是智力或者思想品德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所体现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而这些不良行为在后进生身上也特别地突出。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各人因素。
本人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在与学生的正面接触及与同类学校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并总结了后进生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罐子破摔”型在高中阶段,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他们都很无所谓,这些学生的无所谓是否到了高中阶段才形成呢,肯定不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一直以来他们的自尊心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
有时甚至是多次受到挫伤而引起的一种消极反抗,在某些学科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大部分后进生并非一开始就是后进生,他们也自强,也有上进心,但由于家庭的影响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经常在他们身边发生,也可能是他们自身性格所至,使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
而一些教师往往喜欢发现学生缺点,一旦寻找到学生缺点就狠狠批评,甚至不给学生辩护的机会,而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总是将赞赏的目光投向成绩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方法不得要领的学生除了批评还对他们置之不理,使他们心灵得不到安慰,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恐惧心理,其他不良行为也由此滋生。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行为矫正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行为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a895fdcf482fb4daa48d4bbe.png)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行为矫正罗媛[摘要]在教育界中,后进生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虽然说后进生是针对优秀生相比较而言的,但的确存在不少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之成为所谓的后进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差,什么都差。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大量事实及研究表明,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皆与学生的心理有关,而很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而造成的,因此作为教育者需要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从而萌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矫正其不良的行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后进生的进步。
[关键词]后进生平等行为迁移一、“后进生”的概念与类型“后进生”的提法过于笼统,不能一言以蔽之。
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不一样。
一般来说,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一)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落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行为上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
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不好,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好,但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后进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二)从智力角度看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反应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导致成绩落后。
二、后进生心理及行为表现(一)人生观、价值观模糊后进生行程的根本的原因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从而表现出精神世界匮乏、行为自由散漫。
小学生年纪小,思想仍处于发展阶段,不能辨别外来因素的负面影响,使其精力无法集中于学习上,导致其成为后进生,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高中后进生的表现及原因以及如何转化
![高中后进生的表现及原因以及如何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e6d96d1fbb68a98271fefa3e.png)
一、案例实施背景后进生,在教育学上称为问题学生,可分为纪律后进生、学习后进生以及综合性后进生。
其中学习后进生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自身智力因素所影响,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能进步。
采取科学的方法,可将其转化,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会使其很快向“坏”的方向堕落。
本人自2006年担任高一(6)班主任工作,现在这届学生已经毕业。
回顾这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尤其是在对班级里的“后进生”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本人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做一整理。
二、案例实施的理论依据后进生是天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认为,一个高中生,他必定经过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学段,而每个学段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后进生现象,那么是不是都统统归结于“学生自己不乖呢?”我认为我们教育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调查发现,每个后进生与老师之间在些心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一)、心理沟通交流障碍后进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打架、骂人、违纪、说谎、不完成作业。
他们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让人看不惯,老师对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仍没有多大改变。
这样一来,老师对他们的感情必然淡漠,甚至反感,久而久之,形成老师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障碍。
(二)、认识、理解障碍后进生在认识、理解、判断是非问题上,认识水平比较差,其他学生只需老师一点就明白的道理,后进生却理解不了。
班主任老师给后进生讲道理,后进生不仅不理解,反而认为老师是在找茬整人,偏向好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的当面顶撞,有的沉默对抗,有的口服心不服,形成师生之间认识、理解的障碍。
(三)、教师的学生观偏差造成障碍老师的学生观决定着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决定着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当然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一些老师的心目中,后进生是“生就的木头造就的料”,在这种学生观的指导下,对待后进生肯定没有好言语,科学的教育行为,其结果可想而知。
“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
![“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52cd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c.png)
“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第一篇:“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2000年三月八日《光明日报》上,《请别叫我“后进生”》疑问,引起教育界一片争鸣,学生们说:“我们拒绝这个称号”。
学生们认为把他们叫做“后进生”或“差生”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这使他们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何谓“后进生”?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被称为“后进生”同学的心理状态如何?读过那篇报道后,感慨万千。
自那时起,我便私下展开调查,找班主任、教师了解“后进生”在班级的表现,同“后进生”倾心交谈,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家长共同分析后进退步的原因。
在我校二十各班级100多名学生中,被称之为“后进生”的竟有10%之多,少数班级高达15%—20%,而且由低年级至高年级日益增多。
谈们坐在班级后排无人过问的角落里,受歧视;受冷落,有的班主任一天乃至一个星期同这些同学无话可说,甚至一学期内除了大扫除等集体劳动外,别无他话,有他们没有他们都一样。
如此境况,着实让人心痛,令人堪忧。
难道“后进生”真的生来就是“后进生”吗?难道他们生来就低人一等吗?难道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没有责任吗?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社会、家庭、学校教师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我们造就了“后进生”!是我们使它们背上这一沉重的包袱!在此我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及针对“后进生”进行的社会调查,尝试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做全面分析,这或许对从教育的工作者有所裨益。
一、客观环境A、社区环境环境铸就人,这话一点不假。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良的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副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越来越集中,小城镇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商贸城”、“棋牌室”、“娱乐城”、“KTV”等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各种特色经济小区日益明显、突出。
然而在人们的财富越积越多、事业日益红火、个人欲望越发膨胀的今天,他们也正经历人生最大的失误:子女学业的荒废,教育的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高中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行为新体现
自普九以来,学生上学的机会多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生活也越来越好,而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中考分数出来以后,不管自己的孩子能否考上高中,家长们都力求让孩子们读到更好的学校,于是出现了择校,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影响学校学生的成长,出现了一部分的后进生。
在高中阶段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其实是指学困生,主要是指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是智力或者思想品德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所体现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而这些不良行为在后进生身上也特别地突出。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各人因素。
本人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在与学生的正面接触及与同类学校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并总结了后进生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罐子破摔”型
在高中阶段,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他们都很无所谓,这些学生的无所谓是否到了高中阶段才形成呢,肯定不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一直以来他们的自尊心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
有时甚至是多次受到挫伤而引起的一种消极反抗,在某些学科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大部分后进生并非一开始就是后进生,他们也自强,也有上进心,但由于家庭的影响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经常在他们身边发生,也可能是他们自身性格所至,使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
而一些教师往往喜欢发现学生缺点,一旦寻找到学生缺点就狠狠批评,甚至不给学生辩护的机会,而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总是将赞赏的目光投向成绩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方法不得要领的学生除了批评还对他们置之不理,使他们心灵得不到安慰,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恐惧心理,其他不良行为也由此滋生。
当然,学生的这种行为也与教育体制有一定关系,试想:一个班五十多人,教师在质量第一位的今天又如何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耐心细致的教育呢?当然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能一味责怪教师,家庭因素也很重要,一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让子女参加各种培训班,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期望非打即骂。
还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缺乏交流,或者家长过分保护及过分干涉,使孩子意志力弱,自控能力差,产生消极、焦虑心理。
再者,家长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粗暴、好吃懒做、成天与赌博为伴等,孩子们受潜移默化也会成为懒惰的人。
以上种种原因,都会使学生偏离教育航线,长此以往,不再对学习或做个好学生感兴趣,而成了你说我坏我就不好,破罐子破摔。
二、“我爸是李刚”型
“我爸是李刚”型沿用于“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讲的一个关于交通事故的故事,本意是“我有后台我怕谁。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也常被学生运用。
我们知道,各个学生的成长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不同,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学校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从言行中常常体现出优越感。
一个仗着老爸势力而高高在上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教育?所以家庭条件太过优越,而父母又把孩子当成掌中宝,不让他们受一丁点苦,不能很好的引导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对一切都不在乎。
一个“我爸是李刚”型的学生,作为一个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敢与权势相比,我们除了耐心和爱心我们还能有什么?
三、“赶潮流”型
而今,生活条件好起来了,许多家庭又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所有努力都要体现在儿女身上,父母要让子女享受到教育,希望子女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今的学生,常常讨论的是今年流行了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我们学什么,部分学生进专卖店买东西常常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成天比吃比穿比用,对农村来的贫困学生讽刺挖苦。
本来,作为一个高中生,又是情窦初开的青
葱少年,新潮一点无所厚非,只要以学为本,不违纪也是一个好学生,但他们却为了新潮不
断与其他同学攀比,导致不想学,不做作业,使成绩一步步后退。
一些学生甚至在考试中都
不忘新潮一把:把选择题乱填完后就再也不做其他题了,他们把发下去的草稿拿来画美女,
写情书,只等考试时间一到,立刻冲出教室找一帮哥们姐们比赛看谁画的美女漂亮,谁写的
情书是能打动人的。
四、“近墨者黑”型
常言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这句话不无道理。
学习生活中有一女生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
请假外出,回来后在教室和宿舍中常常讲些色情方面的话题,使班上许多同学深受其影响,
也常常去借些色情书籍来看。
有的学生干脆用手机上色情网站。
在学校中我们还常见的一种
严重违纪行为即偷盗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为什么一再制止教育了还一再发生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极少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养成不检点行为或因为家庭贫困,看见其
他同学生活条件好而自己一贫如洗,产生了偷盗行为,得到的钱财用来享受,吃喝玩乐,过
着没有富爸富妈却有富二代的生活,别的同学见了又怎会个个都不动心呢?长此下去,偷成
了惯偷,在校被发现被教育了仍改不了,一些学生干脆书也不念了,去社会上去偷去抢,终
成阶下囚。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可能避免后进生的产生,但可想方设法减少后进生的产生,从
心理上为他们解压,为他们铺就一条良好的人生之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