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七律·长征》课件

合集下载

《七律 长征》ppt课件

《七律 长征》ppt课件

第二课时
感知课文
怎样理解“远征难”?
总领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字概括出了长征途中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等一切艰难。
“只等闲”看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只等闲”与“不怕”相呼应,写出了红军顶天立地的 高大英雄形象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感知课文
整首诗作者写了几件事来描写长征路上的艰难?
学习目标
1.会写“律、崖”等4个字。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4.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 的革命精神。
初读课文:
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准 字音,读好停顿
生字学习
lǜ yá dù suǒ
律崖 渡 索
生字学习
律 “律”字的横画 较多,注意不同位置 横画的长短不同。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 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 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 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 征结束。
体裁: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因格律 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 诗和七言律诗。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 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 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 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长征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党和红军在长征路上充分发扬不怕苦难、 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 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 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 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 “征难图”?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寒——泸定桥高 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 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 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 铁索,叫人看了心惊 胆 寒。渡河的勇士们手攀 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 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 怕 流血牺牲,终于夺下 了泸定桥。
关于长征
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为惨烈 的一次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与数十 万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过六天血 战,红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此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 万人锐减到3万人。 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 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都在战斗中渡 过。在漫漫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 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中国工农红军以 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 史诗 !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红四方面军
大雪山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赤水 红一方面 军 瑞金
遵义
金沙江
七律知识知多少?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 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 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 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 奏。 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 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 联、颈联和尾联。
课外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和毛 主席的诗歌。

21《七律·长征》.ppt

21《七律·长征》.ppt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 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 桥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 寒气逼人的感觉。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 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 悦。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 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 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 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 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 脚下滚过去。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万水千山]这里的“万”“千”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 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等闲]平平常常。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 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形容道路、河道等弯曲而长。
[腾细浪]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背景介绍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
确路线的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 胜利。但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 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 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在整个长征途 中,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 续行军约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 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 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精神: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
险阻的英雄气概。
颔联
意思:绵延
不断的五岭, 在红军眼里, 不过是微波细 浪在起伏;气 势雄伟的乌蒙 山,在红军看 来也只是小泥 丸在脚下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山绵延不断。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山巍峨高大。


承 五岭逶迤腾细浪, 接 形容绵延不断 “ 千 乌蒙磅礴走泥丸。 山”
诗中哪两句概括了 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 怎样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首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 的一切困难。 远征难:
等闲: 平平常常
“万水”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 “千山”以五岭和乌蒙为代表。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
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雪Hale Waihona Puke 山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 更加欣喜
三军:红一二四方面军,这里指 全部红军部队。 尽开颜:全部笑逐颜开
《七律· 长征》赞颂了中国 工农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 革命英雄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形容巍峨高大
对偶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运用了 比喻 和 夸张 的修辞手法,用 山的气势雄伟 实际 “逶迤” 、“磅礴”形容 ,这是 山的渺小 的山;用“细浪” 、“泥丸”形容 ,这是 红军眼里的 的山。
表现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指越城岭、 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 大庾岭,在江西、湖南、 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即乌蒙山, 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岷山”,在四川省 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 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 终年积雪。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七律长征.ppt(完美版)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寒——泸定桥高 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 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 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 铁索,叫人看了心惊 胆
寒。渡河的勇士们手攀 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 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 怕 流血牺牲,终于夺下 了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 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 的大无畏精神。
暖——1935年5月,红 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
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 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 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 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 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 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 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 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 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 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逶迤” 、“磅礴”形山容的气势雄伟 ,这实是际
的山;用“细浪” 、“泥丸”山形的容渺小
,这是
红军眼里的 的山。
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非常坚
强,根本没有把困难放在眼里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பைடு நூலகம்
金沙水拍云崖暖, 颈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经历 的两件大事: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资料袋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 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 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 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们历经无数 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 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终 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 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 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七律长征公开课.ppt课件

七律长征公开课.ppt课件

资料袋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 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一年的时间内经过11 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 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 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 人到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1935 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所经历 的艰难险阻,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七 律 ·长 征
七律知识知多少?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 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 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 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 尾联。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 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 金沙水拍云崖暖, 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 更喜岷山千里雪, 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什么?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 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长征是什么?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 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清平乐·六盘山》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外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和毛 主席的诗歌。
表现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经历 的两件大事,是什么?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暖”字表现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 的喜悦心情;“寒”字表现了飞夺泸 定桥的惊险悲壮。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七律长征PPT课件(1)

七律长征PPT课件(1)

02
字词学习
03
课文解析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1.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对照注释,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全诗描绘了几幅红军远征途中的“征难图”?请写出来。
答:全诗描绘了五幅“征难图”。分别是:翻越五岭图、横跨乌蒙图、巧渡金沙江图、飞夺泸定桥图、喜踏岷山雪图。
问题提出
再读课文,说说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
体裁
主题、内容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菩萨蛮·大柏地
忆秦娥·娄山关
沁园春·雪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尽管金沙江地势险要,又有敌人重兵把守,但红军战士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顺利渡江。想一想,此时此刻,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高兴、喜悦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读出红军战士此时此刻的心情。
《飞夺泸定桥》插图
看到这段视频,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场战斗?
激烈、惨烈、残酷……
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这是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战斗结束后,看,这泸定桥的铁索上似乎还残留着硝烟、弹痕和战士们的鲜血。看到这铁索,你的心情怎么样?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 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 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 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句意: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 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即大渡河,位于四川 中西部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 球
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长征是一部—英—雄魏史巍诗《地,球是的现红代飘史带上》的卷首无语 与
伦比的一次远征。
——[美]埃德加·斯诺
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五岭——腾
革大 命无

乌蒙——走
·
万水千山 金沙江——暖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 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
几 上十遇架着毛飞 了泽机 说侦 不东察 尽对轰的于炸艰,难长地险征下阻几,的十我叙万们述大却军开与围 动评追 了堵 每价截 人, 的路 两
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 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大渡桥横铁索寒。
句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 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 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句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 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总领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结·抒发感受
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 壮画面,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词加地名的方 式概括。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七律·长征》 课件完美版

《七律·长征》 课件完美版
跳。闭上眼,我想起了我的收音机。它已经很旧很老,退役多年了。
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想念是人最无奈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受的苦,会照亮你的路。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说并用程这为再年余生,风雪是你,成多每内 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并用光所内为界,也是你。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送 你的白色沙漏,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礼物,如果能给你爱和感动,我是多么的幸福,我有过很多的朋友,没有谁像你一样的温柔,每当你牵起我的手,我就忘掉什么是忧愁。很 多故事不就是因为没有结局才有了继续等下去的理由。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是你想忘记,就真的能忘记?也许有那么一个时侯,你忽然会觉得很绝望,觉得全世界 都背弃了你,活着就是承担屈辱和痛苦。这个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中年以后的追求。当你尚在年少,你受的苦, 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 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 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有时候会很自豪地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你卑微。于是自由。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 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 的祖父。 诗意上来时,文字不要破坏它。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 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 我们孩还发多夫道知道了,就得看不我们后心回的”家“,不是起 用看把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后心天能们后心回的”家“,不是空于而,风每都到小是一段时光。 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

21七律 长征(共7张PPT)

21七律  长征(共7张PPT)

金沙江
大渡桥
金沙江,流经山高谷深的 横断山区,水流湍急,两岸山 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大渡河为高山峡谷型河 流,地势险峻,水流汹涌, 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
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 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 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 叫做夸张。
再见21七律 长征怎样理解“金沙水拍 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暖〞和“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中江 的,“流暖经〞山和高“谷寒深〞的? 横断山区,水流湍急,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金 怎沙样江理, 解流 “经 金山 沙高 水谷 拍深 云的崖横 暖断 ,山 大区 渡, 桥水 横流 铁湍 索急 寒, 。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大怎渡样河 理为解高“山金峡沙谷水型拍河云流崖,暖地,势大险渡峻桥,横水铁流索汹寒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 金〞沙中江 的,“流暖经〞山和高“谷寒深〞的? 横断山区,水流湍急,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怎金样沙理 江解,“流金经沙山水高拍谷云深崖的暖横,断大山渡区桥,横水铁流索湍寒急。,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怎金样沙理 江解,“流金经沙山水高拍谷云深崖的暖横,断大山渡区桥,横水铁流索湍寒急。,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金大沙渡江 河,为流高经山山峡高谷谷型深河的流横,断地山势区险,峻水,流水湍流急汹,涌两,岸自山古岭有与“江大面渡高天差险达〞2之5说00。-3500米。 怎〞样中理 的解““暖金〞沙和水“拍寒云〞崖? 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暖〞和“寒〞? 怎大样渡理 河解为“高金山沙峡水谷拍型云河崖流暖,,地大势渡险桥峻横,铁水索流寒汹。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 大怎渡样河 理为解高“山金峡沙谷水型拍河云流崖,暖地,势大险渡峻桥,横水铁流索汹寒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 怎样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怎中样的 理“解暖“金〞沙和水“拍寒云〞崖? 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怎大样渡理 河解为“高金山沙峡水谷拍型云河崖流暖,,地大势渡险桥峻横,铁水索流寒汹。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 〞金中沙的 江“,暖流经〞山和高“谷寒深〞的? 横断山区,水流湍急,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米。

七律·长征PPT21 苏教版

七律·长征PPT21 苏教版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 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 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红军长征 的光辉战斗 历程 ,热情洋溢地歌颂了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 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和 战斗力 。
诵读欣赏,体味感情
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课外作业
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 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1七律 长征 课件

21七律  长征 课件
毛泽东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wēi

pánɡ bó


磅 礴
mí n shān
yún yá
云 崖
岷 山
毛泽东 (1893-1976)
七律知识知多少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 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 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 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 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 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七律·长征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 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 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 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 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 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分 别是什么含义?这两个字能否对调, 为什么?课后习题中的理解对不对。
【长征】中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试着背诵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 飞雁。不到长城非好 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 旗漫卷西风。今日长 缨在手,何时缚住苍 龙?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承“千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 以五岭、乌蒙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为代表 绵延不断 逶迤 五 突出奔腾气势 岭 腾
乌 磅礴 蒙 走
形容其巍峨高大
突出其疾驰的状貌
作者先用“ “ ”
逶迤 磅礴
”和
这两个词说山势雄险。 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而后用“细
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纲,它们体现了红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军怎样的精神?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这是首联 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 红军不怕远 的精神? 征难,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即总领全诗,意思是 万水千山只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 等闲。 险阻,把历经千山万 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 平平常常的事。
这两句写了红军不怕 远征的艰难险阻,把 红军不怕远 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 征难, 的事。体现了红军的 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 万水千山只 的勇毅精神。
等闲。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 红军“不怕难”的语气,语 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 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 要轻读,读出当作平常事的 平淡语气。
联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意思是什么?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 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 的细小波浪;
联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即越城岭、 都庞岭、萌渚岭、 骑田岭、大庾岭。
颈联
1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红军长征 的光辉战斗 历程 ,热情洋溢地歌颂了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 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和 战斗力 。
课后探究
• 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 • 埃德加· 斯诺的《西行漫 记》

不仅如实地写出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 万险,更揭示出共产党人 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 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主 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七律知识知多少?
结构: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时日之长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解 颔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 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上承“万水”二 字
金沙 水 拍
颈联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 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 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 纲,它们体现了红 军怎样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 央占统治地位,抛弃 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 使红军处处挨打。
王明
会宁Biblioteka 吴起镇水草地红四方面军
大雪山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红一方面 军
遵义
金沙江
瑞金

创作背景 这首诗
写于1935年10月,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红军 所战胜的无数艰难 险阻,他满怀喜悦 的战斗豪情,以极 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大渡桥横铁索寒
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更喜岷山千里雪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的 皑皑白雪的岷山之后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承 上 启 下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 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七 律
长 征
毛泽东
(1893--1976)字润之。 中国革命家、思想家和 诗人,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和领袖,从1949年到 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 人。
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 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 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 日。其他红军不对也被迫离开原来的 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 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回忆, 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 命转危为安。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 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英雄气概。
上承“万水”二 字 金沙水拍云崖暖,
颈联
金沙江波涛翻滚拍打在高耸入云的悬 崖上,雾气蒸腾。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晃 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上承“万水”二 颈联 字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 云南、甘肃、陕西等是一个省份。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 主席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 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 溃了敌人对此围追堵截,连续行军 两万五千多里,终于在1935年10月 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 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 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 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 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 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 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 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 的喜悦。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 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 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索寒
铁索---指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经过时只剩下13根铁索, 横---指横跨在东西两岸。这两句 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 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斗。
我读《长征》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wēi yí
pá ngb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mí n

课外作业
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 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 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翻腾的细小波浪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金沙江波涛翻滚拍打在高耸入 云的悬崖上,雾气蒸腾。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 岸,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 寒意阵阵。
〔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 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 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 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 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 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包括四 联。
七律知识知多少?
结构: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 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 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 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 说说感受。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红军 长征 的光辉战斗 历程 ,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 革命英雄主义 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和 战斗力。
远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等闲---平平常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意思。
首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这里的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 “千”“万”都是 路上的一切艰难困 泛指,形容山无数, 苦,把千山万水都 水无数,隐含着困 看得极为平常。 难多,艰险多的意 思。
红军不怕 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不怕”“只 等闲”充分显 示出红军战士 钢铁般的革命 意志和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颔 联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翻腾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