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辨析与应用训练指导

修辞手法辨析与应用训练指导

修辞手法辨析与应用训练指导修辞手法是指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来丰富文章表达的方法。

它在文章中起到突出主题、增强语言感染力和创造艺术效果的作用。

本文将对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并提供一些应用训练的指导,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辨析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和拟人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来加深对某个事物的理解。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运用比喻和拟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形象,使之与要表达的意思紧密结合,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 夸张和修辞问答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程度的夸大,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修辞问答则是提出一个问题,并由作者自问自答,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当运用夸张和修辞问答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以免失去真实性和说服力。

3. 排比和反复排比指的是将相同结构的短语、句子或句型进行并列的处理,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反复则是反复强调某个观点或行为,以突出其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在运用排比和反复时,要注意结构的多样性和节奏感的掌握,避免重复和枯燥。

二、应用训练指导1. 多读名家作品,学习借鉴阅读名家作品是提高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仔细分析和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名家们在文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并借鉴其使用方式和技巧。

2. 练习模仿,提升技巧在掌握基本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模仿练习。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仔细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然后试着用相似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丰富的修辞想象力和运用技巧。

3. 注意习惯用语和俚语的运用习惯用语和俚语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习惯用语和俚语能够增加语言的亲切感和幽默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不造成歧义。

4. 引用名人名言,增加权威性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是提高文章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一种方式。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的常考题型和解题技巧+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的常考题型和解题技巧+课件33张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 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 ,让人馋涎欲滴。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 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 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题型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2021•全国甲卷)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 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 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 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 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 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 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比喻)
C.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借代)
D.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答案】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运用了 比喻修辞。
考查题型4:修辞简要分析题(主观题)
(2020新高考卷Ⅰ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

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讲稿)

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讲稿)

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讲稿)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修辞的具体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能力层级是D级(即应用)。

”二、高考题型近年来对这一考点直接单纯的考查已不多见,大都是与仿用句式、变换句式、扩展语句、诗文鉴赏、文章阅读等题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典型考题1】2002年春季高考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巴金其人。

)【典型考题2】1999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答: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小学作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例题

小学作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例题

小学作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例题小学作文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并适配相应例句与例题!1比喻1. 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 比喻三要素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②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③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3. 判断要点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除了“比喻三要素”外,判断比喻修辞还需注意: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 典型例句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山水》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5. 应用示例①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②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④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⑤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真是喜煞人啊!2拟人拟人修辞又可细分为“拟人”和“拟物”。

前者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后者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1. 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2. 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 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4. 应用示例①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②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和例句分析

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和例句分析

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和例句分析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通过巧妙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为了提高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下面将给出一些练习题和相应的例句分析。

1. 比喻: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例句:他的笑声如同鸟儿欢快的歌唱,让人心生愉悦。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例句:故乡的山川在远处向我招手。

3. 象征:用一个具体事物代替一个抽象概念,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她的眼睛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4. 排比:将同类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句:我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

5.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用来增加语气和表达感情。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吗?6. 夸张:夸大某个事物或概念的特征,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句:我看了一眼成堆的作业,心里顿时变成了一片乱麻。

7. 对比:通过将两个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

例句:冰冷的石板路上,热闹的鲜花市场显得格外美丽。

8. 过渡:用于使文章、句子或段落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与顺滑。

例句:正当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时,突然被一声巨响给惊醒了。

9. 省略:通过省略一些细节或修饰语,以强调主要的意思或简洁表达。

例句:雷声轰隆,狂风呼啸,暴雨倾盆。

显然,天要下雨了。

10. 叠词: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音节来起到强调或修饰的作用。

例句:他心里热热的,满脸笑容,带着幸福感走进了教室。

通过这些练习题和例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在写作时,合适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且具有艺术感染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例句分析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和对应例题+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和对应例题+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对演讲有了深入的了解,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应邀在北大发表演讲。

在回答一名学生的提问时,麦克风突然出现了故障,场面十分尴尬。

这时,这位74岁的老人像孩子般做了个顽皮的鬼脸,耸了耸肩说:“________ 。

”一句话引来全场的笑声和掌声,尴尬气氛顿时消散。

想象一下,这位74岁的老人会说些什么。

请补写在横线上。

(2)下面是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①~③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c.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________②【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③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答案】(1)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2)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

【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了解具体的语境,最后要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希拉克曾当时的情景,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2)①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一、常用修辞1.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举例: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楼很高,但是并没有高到能够直接摘到星辰的地步,夸大了楼的高。

与此相反的,还有夸小。

②“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白面包子要在收割了麦子后才会有,现在提前说出来,属于超前夸张。

2.比拟(1)定义:①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②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2)举例:①拟人: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只有人才能展笑脸②拟物: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只有动物才能翘尾巴3.比喻(1)定义: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④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2)举例:①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舞女的裙,喻词是'像”。

②暗喻:这是花的海洋。

--本体是花,喻体是海洋,喻词是“是”③借喻: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本体是“资本家”,没有直接出现,喻体是“毒蛇猛兽”,没有喻词出现。

④博喻: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本体是白丁香,喻体有多个,分别为“雪”、“玉”“浪花”。

4.排比(1)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比(也是表现手法)(1)定义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2)举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高中辨析修辞手法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辨析修辞手法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辨析修辞手法练习题及讲解1. 比喻:请从以下句子中找出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 他像一只受伤的狼,孤独地蜷缩在角落。

- 她的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温暖而柔和。

2. 拟人: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使用了拟人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 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层。

- 春天的脚步轻盈地走过了大地。

3. 排比:在以下句子中,指出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

4. 对偶: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述其特点。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 夸张:在下列句子中,找出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并解释其表达效果。

-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 她的笑容照亮了整个房间。

讲解- 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相提并论,借助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来描述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像一只受伤的狼,孤独地蜷缩在角落”通过将“他”与“受伤的狼”进行比喻,突出了人物的孤独和无助。

- 拟人是将人的情感、动作或特征赋予非人类事物的修辞手法。

如“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层”,赋予了月亮“害羞”这一人类情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 排比是通过并列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以达到强调或增强语气的效果。

例如,“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通过排比,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 对偶是一种将两个结构、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句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的修辞手法。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对比春种与秋收,形象地表达了辛勤劳动与丰硕收获的关系。

-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通过夸张“心”的痛感,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极度痛苦。

通过这些练习题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考点精讲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考点精讲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考点精讲掌握常用的12种修辞方法。

知道它们的修辞作用,在语文实践中能正确辨识与运用。

1.修辞作用。

比喻、借代、拟人、对比等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反复、引用、设问、反问等能增强语言气势;反语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感或讽刺意味。

2.辨识。

①借喻与借代。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的本体在句中不出现,直接用喻体。

借代是借相关的来代替本来的。

②对比与对偶。

对比强调的是内容的不一致。

对偶强调的是句子形式。

如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反。

读音平仄要相反。

③排比与反复。

排比强调几个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相近,内容紧密相关;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语,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④设问与反问。

设问,不仅有问而且有答;反问,把回答蕴含在问句中,肯定的反问表否定,否定的反问表肯定。

3.运用。

中考出题常从以下几方面命题。

①选择。

如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恰当)的一项是( )②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

③对对联。

④给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选出一项最佳比喻句。

⑤指定内容、指定修辞方法要求写句子。

总之,中考中关于修辞的考查是非常灵活的。

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把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住了,加上适当的练习,你一定能顺利通过这个知识点。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强化训练1.下列语句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②建国门立交桥,宛如一片巨大的苜蓿叶。

③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④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A.①夸张②比喻③反复④拟人B.①反复②拟人③排比④比喻C.①排比②比喻③反复④拟人D.①排比②比喻③反复④夸张2.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句话采用拟人手法,显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B.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用反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

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

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例题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①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的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此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油蛉蟋蟀当成人,说它们在“低唱”、“弹琴”,一方面表现了它们鸣声悦耳的特点,其鸣声确实像人的低唱和弹琴。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儿童对油蛉蟋蟀的感觉,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快乐的性情。

【点拨】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既要合乎事物的特点,又要合乎人物的心情,这道题前一小题并不难,只是一个修辞方法的判断,难点在第二小题上,你要答出其所以然:这样修辞的好处是什么。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第二小题是主观叙述题,叙述时,语言要组织好,表达要准确,书写要正确。

【例题2】仿照例句,仍以“天上的明星”为本体造一个比喻句。

例句: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造句: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2001年中考题)【解析】首先应该想到“天上的明星”是分散的发光体。

在天幕的映衬下显得很小,例句中的喻体“街灯”也是夜幕映衬下的小的分散的发光体,所以它们的相似点抓得非常准,使句子比喻得通俗、恰当。

答句应该秉承这一点,使自己写出的句子既符合要求又有创意。

如:好像眨着无数的眼睛。

【点拨】选择喻体一定要恰当、通俗、得体。

喻体与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此类题写出来的必须得是比喻句,语句要通顺,不能有错别字,否则都要影响成绩。

【例题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方法赏析例题

修辞方法赏析例题

修辞方法赏析例题修辞方法赏析。

修辞方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方法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通过几个例题来深入探讨修辞方法的运用。

例题一,《静夜思》中的比喻手法。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境。

比如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通过将明月光比喻为地上的霜,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出寒冷的感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又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望月比喻为思念故乡,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可以说,《静夜思》中的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题二,《红楼梦》中的拟人手法。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更加生动。

比如小说中的“贾母忽见他手里拿着一块金子,便问他要来做什么”,这里将金子拟人为一个有意识的实体,增强了对金子的描写,使得金子更加具有生命力。

又如“宝玉见了这些,不觉心中痛恨,便问黛玉道,‘这是谁家的小狗,为何打得这样惨?’”,将小狗拟人为一个受到伤害的实体,增强了对小狗的描写,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对小狗的同情之情。

可以说,《红楼梦》中的拟人手法使得小说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题三,《论语》中的排比手法。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手法,使得论述更加有力。

比如书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通过排比的手法,使得这句话更加有力,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又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通过排比的手法,使得这句话更加有力,增强了对仁义道德的阐述。

可以说,《论语》中的排比手法使得论述更加有力,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修辞手法类解题方法及运用

修辞手法类解题方法及运用

夸张的表达作用:
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夸张的答题格式(公式)
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把 (对象) ( 特征)的程度夸张地说成 (夸大后的具体事 物),③更好地突出了 (事物的特征)的程度。 例句: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 参考答案: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②把整个老城热的程度夸张地说成“像一座烧 透了的砖窑”, ③更好地突出了天气热的程度。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 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 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 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 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 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 行的。”(《远去的乡村》) 题目:请从修辞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这句话采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 (2)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整齐的葱给菜地带来了诗意的画面, (3)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排比的答题格式(公式)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特点(情感)。
例句: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 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参考答案: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③把作者对志愿军战士 热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1、比喻2、拟人3、排比4、夸张5、设问6、反问7、比喻8、比喻9、夸张10、比喻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元素,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描写,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拟人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来描写,使得事物更加具有情感色彩。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夸张是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和反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或者问句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或者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11、小青石欣喜地看着许多人的脚步经过,仿佛在享受着这种亲密接触。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盈敏捷,宛如田野里的水蛇般灵动。

13、难道我们可以肆意挥霍父母的钱财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14、瀑布从高空飞流直下三千尺,宛如银河落入九天之中。

15、___轻拂着他蓬乱的头发,仿佛在为他梳理着秀发。

16、___犹如一位仙女佩戴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美轮美奂。

17、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出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19、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___送我情的深情厚意。

20、阳光下,青松的边沿闪烁着白桦的银裙,宛如海浪拍打着岸边。

21、高粱变得红了脸,稻子也笑弯了腰,仿佛在庆祝丰收的喜悦。

22、___啊,您爽朗的笑声、雄健的身影、光明磊落的胸怀和鞠躬尽瘁的一生,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23、蓝色的天空中,飘荡着像红绸子般的浮云,映照在小镇的江河上,宛如一朵朵绽放的鸡冠花。

小学生必看!小学生修辞手法专题讲解﹝附习题﹞,赶紧来收藏!

小学生必看!小学生修辞手法专题讲解﹝附习题﹞,赶紧来收藏!

小学生必看!小学生修辞手法专题讲解﹝附习题﹞,赶紧来收藏!我们不难发现,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不仅能给孩子的口语交际增添趣味性,也能让孩子在作文写作中增添色彩。

如今,修辞方法的测试已成为小考的必考点,因此,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引起重视,在修辞手法上丢分实在是可惜。

很多孩子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存在问题的。

对此,我将分享一份最全的小学生修辞方法的专题讲解,并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在修辞手法模块还存在问题的孩子尽快纠正其错误,帮助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孩子巩固学习、加深记忆。

小学生常考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以上是针对小学修辞手法的介绍,下面孩子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测试题来检验以下自己是否掌握了以上内容,题后附有答案可供孩子自己对照修改。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小学语文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讲解及例题

小学语文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讲解及例题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题: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A:爸爸今天好像要外出。

B:这孩子好像比以前懂事了。

C: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大镜子。

D:这本书好像是张晓英带来的。

(四)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所指对象+特性(五)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六)经典题型(分别写出比喻在句子中的作用)1.a.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挤成一团。

b.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五七九高地。

c.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请画出文中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且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a.用横线“_”画出文中的一句修辞,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把( )当作人来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
【例题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①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的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此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油蛉蟋蟀当成人,说它们在“低唱”、“弹琴”,一方面表现了它们鸣声悦耳的特点,其鸣声确实像人的低唱和弹琴。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儿童对油蛉蟋蟀的感觉,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快乐的性情。

【点拨】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既要合乎事物的特点,又要合乎人物的心情,这道题前一小题并不难,只是一个修辞方法的判断,难点在第二小题上,你要答出其所以然:这样修辞的好处是什么。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第二小题是主观叙述题,叙述时,语言要组织好,表达要准确,书写要正确。

【例题2】仿照例句,仍以“天上的明星”为本体造一个比喻句。

例句: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造句: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2001年中考题)
【解析】首先应该想到“天上的明星”是分散的发光体。

在天幕的映衬下显得很小,例句中的喻体“街灯”也是夜幕映衬下的小的分散的发光体,所以它们的相似点抓得非常准,使句子比喻得通俗、恰当。

答句应该秉承这一点,使自己写出的句子既符合要求又有创意。

如:好像眨着无数的眼睛。

【点拨】选择喻体一定要恰当、通俗、得体。

喻体与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此类题写出来的必须得是比喻句,语句要通顺,不能有错别字,否则都要影响成绩。

【例题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
【解析】对偶句的知识在此得到检验。

上句中是“遥望东南”下句中就得把“角”去掉,变成“近看西北”与之对应;下句中的“几处”不是确数与量词的结合,那么画线部分中的“三间”也不能原样照搬把它改为“数间”比较好。

后面与“依山楼榭”对应的备选文字是“面临绿水的轩斋”只要把“面”和“的”去掉,就对应工整了。

完整的答案应该是“近看西北,造数间临水轩斋。


【点拨】检查自己写的对偶句是否正确一定牢记,一看字数是否与原句相等,二看词性是否与原句相同,三看词义是否相对或相反,四看音调平仄是否与原句相反。

如果这四点你都做到了,
那你就马到成功了。

【例题4】对对联。

①上联:读好书乐趣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学子论古今
(吉林省2001年中考题)
【解析】①题中“读好书”是动宾关系,“乐趣无穷”是“读好书”的心理感受,下联出对只要与之对应就行。

②题中“学子”是主语,论古今”是动宾关系的谓语,那么上联可以是“先生谈中外。


【点拨】对对子,实质考查的还是对偶修辞的运用,只要对偶修辞方法掌握的好,对对子就手到擒来了。

【例题5】“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

”请你用拟人的方法为(①春雨、②夏雨、③秋雨、④冬雨夹雪)其中的两种雨各写几句话。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海省西宁市2000年中考题)
【解析】此题只要用对了拟人修辞方法,写出来的句子形象、贴切就是成功。

例如:春雨:那雨丝儿,步履轻盈地来到人间,滋润着大地每一粒沁香的泥土,每一棵娇嫩的小草,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夏雨:窗外,暴雨合着雷电的交响乐,旋转飞舞,疯狂的飞扬荡动。

它尽情的表演一番后,终于疲累了,突然静止下来,收敛了它的威势。

秋雨:雨点悄没声地
落下,打在脸上凉冰冰的。

冬雨夹雪:雨中飘落的洁白的柔软的雪花,它贴近你,轻轻地亲吻你的脸和手。

【点拨】你所写的“雨”一定要具有人的特点,比如:动作、思想感情、性格、品德等等。

有的同学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把物当成人来写,只见物不见人就不能叫拟人。

只有把物与人结合起来写才符合拟人的要求。

【例题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浙江杭州市2001年中考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修辞方法的综合考试题。

你不仅要判断出每个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而且还要认清它运用得对不对。

A项是排比句,恰当。

B是比喻句,不恰当,因为像“顽皮的小猫”的不该是“动作”而是“乒乓球”。

C是拟人句、恰当。

D是夸张句、恰当。

答案为B。

【点拨】调动知识储备,认清每一项使用的修辞方法,再用排除法找出不恰当的一项,分析不正确的原因,例如此题就是本体动作与喻体“小猫”“上窜下跳”没有相似点,然后确定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