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合集下载

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散文风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

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他的散文中,有着很多关于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非常深刻而独到的。

他善于运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用简短而又富有内涵的语句,展示了他丰富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非常清新自然,他总是能够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复杂的意思。

他的语言朴素而又含蓄,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圣而又温馨的氛围。

总之,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独特而又充满艺术性的,他的文字带有一种无法抵御的魅力,能够让人沉醉其中。

他的文章中充满了文化的底蕴和哲学的思考,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周作人的散文艺术有其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其作品展現了文學藝術的細膩性、審美性、表達性和感染力。

首先,周作人對自然的描繪非常情感化,他用簡單的詩抑或平靜的景物勾畫出了一段
段美好的心情,把生命中最純淨和真摯的情感們放在詩中,細細勾勒出生命中最純潔的美。

其次,周作人能夠用詩加入宗教色彩,他詩中的主題帶有一種審美的思維,非常的
精神和深遠。

同時,他的詩有著沉穩的風格,不僅使讀者感受到一種靈性的清新,也深
深吸引到讀者。

再者,周作人的詩中常會包含對於古代的懷念,他的詩行裏常常有散發著浪漫而儒雅
的氣息,那股強烈的原生性風景似乎將現代與古代融為一體。

另外,他的文字中帶著一
種輕聲細語的氣息,柔美地傳達出一份深沉之情,讓人深深地著迷。

最後,周作人的文學藝術從他的藝表中也可以看到,他以淺靜的描述賦予文字以醇厚
的風味,他細膩微妙的詩行也展現出 he的細膩情感。

他把文字化為一種純淨的詩歌,讓讀者領略到一種全然的安定與愜意,實現真理的聯想與萬事萬物的集中,為人們帶來了
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

為此,周作人的散文藝術不僅是近代文學界最具有影響力的文學流派,更是人們山水
情思心血結晶,用純粹的詩意抒出一種優雅感受。

它簡潔大膽,堅定而柔和,將文字的魅
力與幽微的情感密不可分的糅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學和藝術。

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前言以往提到周作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其在政治上的偏离,直到上学期偶然借阅了钱理群所著《周作人》传,莫名的被这个追求平淡、孤独苦寞而又学识渊博的人所吸引。

于是开始借阅其作品。

觉得其散文也是别有味道。

尤其喜欢他在“闭户读书”时期的作品。

于是选择浅析其散文风格作为期末论文。

一方面是出于对其散文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对一直将其散文风格形容为“平淡”稍有疑义。

文章概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以往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评价往往都是“平淡冲和”,或者“平实冲淡”,但我本人对此并不是很赞同。

打算先了解前人对其散文风格的看法,找到自己与前人观点的异同。

通过分析周作人作品《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苍蝇》等所包含的丰富的意味及周作人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希望能以此证明,用“平淡冲和”来形容周作人的散文是不准确的。

正文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研究1、以金燕《灰色天空下的温暖一评周作人散文的创作风格》,孙艳平《论局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刘春香《周作人散文的冲淡美》为代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周作人散文中“平淡”、“冲淡”等艺术特征都给予充分言述。

2、吴仁援的《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则开篇便明确指出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认为“周作人散文中透溢弥漫出的是苦涩味、流氓态、人文性、平民化、浙东气,由此而形成的其散文的显著特征是平缓、平正、平实、平易、平质”。

3、阿英在《周作人小品序》中所提到的:“平淡冲和”这正是周作人小品文的最显著的特色,也就是田园诗人所必然采取而发展到高度的形式。

就现代的小品文成果上看,在“新小品”还没有成长,而“杂感文”不能算主要的小品文的时候,周作人的小品文,在史的发展上,我们是不能不予以重大的估价的。

我个人我比较赞同吴仁援在《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中所提出的观点: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提纲)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提纲)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摘要】:散文家周作人,性情较平和,除抗争小品文外,不少是包含着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在二十年代中散文创作上取得较大成功。

对于散文创作而言,周作人的散文“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

可以说平和冲淡是周作人始终没有放弃追求的或者说是努力靠近的创作方向和心境。

他的文章无论是随笔还是文理评论都有着心平气和说理的特点,确实很少有剑拔弩张的句子。

但他的平淡,不是不用技巧,相反倒是匠心独运,只是不露痕迹而已。

然而周作人终究还是一个复杂的人。

在其不少文章里面都寄托着正统的思想,却并不是一味的平淡无味,这些虚实,抒情性的散文不仅仅在描述真实的生活还临摹了真实生活的美与丑。

还有不少正经之作,内容相当严肃与凌厉。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艺术特征一、周作人概要1、他最早准确地意识到新文学的本质,那就是“人的文学”,将新文学的“人性”与旧文学的“非人性”区别开来。

2、他最自觉地意识到文学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他的《美文》实际上表达了这个意思。

3、他自觉地意识到文学的个体性质,他在《个性的文学》指出了文学的个性特征,将千文一面的文学和独一无二的文学作了区别。

二、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一)平和而冲淡艺术风格在艺术上,周作人的散文“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

”“是非常的朴素、平易,不重藻饰,不刻意求工。

”“似极平凡而琐碎,在平凡事物上淡出动人的天理物趣。

”(二)淡泊、恬适、清雅的示人态度。

(二)严肃而凌厉风格特色三、简述周作人散文的成就及影响四、结论参考文献。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是中国新青年心目中一个辉煌的名字。

即使后来的逐渐暗淡也并没有淹没他在现代散文创建上的巨大功绩。

通过他与鲁迅在“杂文小品"上的大胆尝试与辛勤实践,使这种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又给新文学开辟出了一块新土地.他的文笔朴素流畅、舒徐自如中略带幽默和轻松,读后给人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感觉.很多学者都曾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过周作人,谈他的人生态度、文学造诣与历史功绩.谁都不能否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多方面贡献,而更值得人称赞的便是他在散文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他的小品文创作近千篇,这在我国现代散文作家中,堪称稀有。

这使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便和“小品文”联系在一起,深植于读者心中。

一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的评论”和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这两类。

相应地,也就出现了“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每种风格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显示了他深湛的艺术造诣.(一)浮躁凌厉所谓浮躁凌厉的风格特色在周作人“关于人事的评论"中显得很明显。

这类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

这又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在当时的文艺界中,很多人以满腔热情、激愤之词,写出了慷慨激昂的话语,用尖锐之词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

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但却在字里行间、行文之处来评时政,发感慨。

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展现的:第一: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淋漓酣畅又亦庄亦谐。

在《祖先崇拜》这篇一千来字的短文里,周作人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于“在自然律上,明明是倒行逆施的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理直气壮的批判。

但他的批判、反抗又自与别人不同,于挑战、评判的态度中又见中庸与平和。

对于封建礼教宣扬的那一套虚伪的所谓“风纪教化”,周作人也毫不客气地加以嘲讽.如当时上海的湘沪警察厅明令禁止携带十岁上下的女孩进浴堂,理由是“有关风纪”。

周作人散文的美学风格

周作人散文的美学风格

周作人散文的美学风格
1.周作人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淡。

平淡自然,平和冲淡,闲适惬意.这些说法是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总结。

周作人自己也曾说:“我最近的作文,极其平淡自然。


2.“平淡自然”是周作人对自己散文风格的定位。

“我觉得在江村的小屋里,靠着玻璃窗,烤着白炭火锅,喝着绿茶,和朋友聊天,挺惬意的。


3.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不仅如此,在他为废名和俞平伯的作品所作的序中,他也一再强调和赞扬平实的文学创作风格。

4.可见,淡化老百姓并不仅仅是周作人希望达到的局面。

同时,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形成了平实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1898-1973),原名周景涛,号迳庵。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故都的秋》、《散纸癖》等闻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散文大家”。

一、婉约清丽、温润典雅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清丽温润,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婉约的笔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生活的细腻之美。

他的散文笔触轻柔温润,充满着文人的风雅情怀,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二、隽永含蓄、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隽永含蓄,情感真挚。

在作品中,他常常通过对生活中细微、平凡之事的刻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常常富有深情之笔,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品格。

三、用典传神,富有比兴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兴手法。

他擅长通过典故和比兴来传神,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通过对古人的才情风采的赞颂和传承,周作人不但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四、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情感饱满。

他擅长用简洁清新的句式,清丽澄澈的文字,流畅优美的篇章,展现出大家风范。

在情感表达上,周作人的作品往往富有真挚、深情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和触动。

五、独特的叙述手法,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他往往能够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

他善于通过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散文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深度观察和细致描绘,周作人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塑造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的人物形象。

六、文学批评眼光独到除了自己的散文作品外,周作人还在文学批评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曾撰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有着深刻的研究,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瑰宝,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作人平和冲淡的风格

周作人平和冲淡的风格

周作人平和冲‎淡的风格1924年,周作人经历了‎五四落潮的彷‎徨期后,把散文创作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理想家‎园,自觉地选择“美文”作为抒写情感‎的喷发口,认为写作其实‎是“自己的园地”,纯粹是为了自‎我情致的表达‎。

写文章最好就‎是与“想象的友人”“闲谈”,这样的一种写‎作姿态决定了‎他散文的体式‎基本是“闲话体”,并由此而形成‎“冲淡平和”的独特风格。

周作人的“闲话体”散文,都是他在生活‎中的见闻感想‎,取材平凡锁碎‎,诸如茶食、野菜、野花、菱角、自己的初恋、爱女的生病等‎,借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绪,给读者某些生‎活的启迪或感‎悟。

其最为动人之‎处,是在平淡的叙‎述中有人生的‎况味,有内心的情趣‎。

如《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心‎要的……”这里写的都是‎平常的事物,但跟人生不无‎关系,颇有生活情趣‎。

同时,这些散文往往‎以知识为思想‎感情的“载体”,旁征博引,将诗情和理性‎渗入其中,抒写真切具体‎,给人以知识的‎熏陶。

如《喝茶》一文,所谈及的是中‎外许多喝茶和‎吃点心的知识‎,而最终要告诉‎人们的是,喝茶应以绿茶‎为正宗,“赏鉴其色与香‎味”,而且“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周作人的“闲话体”散文大都写得‎悠闲、恬淡,笔调从容舒徐‎,但并非纯是悠‎哉游哉、无病呻吟之作‎,而是将人生的‎酸甜苦辣潜藏‎于字里行间,表现出冷静机‎智,和谐自然,朴素有味。

教材把这种文‎风特点归纳为‎:闲谈体、涩味、简单味、趣味和节奏。

周作人的散文‎简单、散漫,可内涵丰富,在读作品时要‎细细地体味,尊重自己的阅‎读感觉。

闻一多在19‎26年5月的‎《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诗的格律》一文,主张: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成就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成就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成就
周作人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大家,其散文创作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成就:
1. 独特的艺术风格:周作人的散文风格独特,他的文字平实、简练,同时又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他的作品常常以故乡的风土人情为题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故土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这种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2. 文学思想的创新:周作人在文学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创新。

他强调文学的人性、人情和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认为文学应该以人的生活和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为中心。

这种思想观念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领先意义,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周作人的散文中,经常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通过自己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4. 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被广泛地收录在各种文学选本中,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他的思想和风格也影响了众多的文学家和读者,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成就极高,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表现,也在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将继续被人们传颂,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结合作品论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刻,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结合周作人散文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成就。

首先,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故乡的小路》中,他借助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故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其次,周作人的散文思想深邃,充满哲理,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思考,不仅能够引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还能给人以启迪。

例如《月夜忆舟中》中,他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出人生的无常和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

最后,周作人的散文富有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

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例如《雨巷》中,他通过对雨巷中的一幕幕生动描写,表现了对平凡人生的赞美和对人间真情的追求。

综上所述,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后人学习借鉴的经典之作。

- 1 -。

周作人的散文

周作人的散文

周作人的散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周作人的散文特点
2.周作人散文的主题
3.周作人散文的文学价值
正文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

他的散文写作以真实、自然、质朴为原则,力求表达真实的人生体验和感受。

他的散文中充满了生活气息,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的批判。

周作人的散文语言简练、清新,富有诗意和幽默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作人散文的主题涵盖了人性、人情、生活、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

他关注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他的散文作品既有对人性的挖掘,也有对社会的批判,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周作人散文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他的散文作品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1页共1页。

冲淡的笔调潜藏的苦味——浅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风格

冲淡的笔调潜藏的苦味——浅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风格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冲淡的笔调,潜藏的苦味——浅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风格尹莉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摘 要:周作人作为一个散文大家,引领了小品文的闲适风,“平和冲淡”是其散文的标签。

其散文的另一个特色——潜藏的苦味虽很少有人论及,但值得玩味与探讨。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审美风格作者简介:尹莉(1979.6-),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49-01“冲淡平和”一直是周作人散文的标签,但周作人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他在一九二五年的《雨天的书・自序二》中,如是说:“我近来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自己梦想不到有能做到的一天,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

像我这样褊急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

”[1]多年之后,1936年时他又道:“有人好意地说我的文章写得平淡,我听了很觉得喜欢,但也很惶恐。

平淡,这是我所缺少的,虽然也原是我的理想,而事实上绝对没有能够做到一分毫,盖凡理想本来即其所缺少而不能做到者也。

”[2]周作人也不赞同别人说自己的作品闲适,认为闲适是一种很难得的态度,并不是容易学得会的。

“总之闲适不是一件容易学的事情,不按安得混冒,自己查看文章,即流连光景且不易得,文章底下的焦躁总要露出头来,然则闲适亦只是我的一理想而已,而理想之不能做到如上文所说又是当然的事也。

”[3]在1945年时在《自己的文章》中,把自己的文章分作两大类:闲适文章和正经文章,认为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在正经文章里体现得更彻底,所以觉得自己的正经文章更有意义。

从以上的引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平和冲淡”是周作人追求的审美目标,但他认为自己并未做到,反而认为大部分的文章“满口柴胡”。

故而笔者认为,仅用“平和冲淡”来概括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不全面的。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摘要: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艺术风格--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散文的百花园中孑然独立、独树一帜,且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关键词: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鲁迅称之为中国现代"最好的散文家"中的第一名。

周作人称自己的文章是 "流氓鬼"和"绅士鬼"的文章。

"流氓鬼"是针砭现实,文风激昂凌厉,如《死法》等;"绅士鬼"是指叙事抒情的小品散文,如《故乡的野菜》等,相应地形成了周作人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

不过,纵观周作人的散文,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在文学史上影响也最大的还是以冲淡为特色的小品散文。

周作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艺术风格--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散文的百花园中孑然独立、独树一帜,且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其艺术风格表现为:1,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文章的笔势是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作者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最自然最成熟的表现。

周作人的散文,不同于鲁迅的洞彻犀利,也不同于冰心的委婉清丽,他的散文在用笔上从容不迫,流转自如,不会因为构思、结构而拘谨,不会因为文短而板滞,读起来,就像是一番闲聊,而往往在这种闲聊中能够触到某种道理,仔细体会,却又深藏在我们的脑海中,如周作人早期的《碰伤》一文中,作者意在抨击反动暴警任意殴杀各校在新华门前索薪的教职员一事,作者没有拘泥于枯燥的说理,也没有大肆的指斥,而是持一种随意闲谈地说:"我从前曾有一种计划,想做一身钢甲,甲上都是尖刺,刺的长短依照猛兽最长的牙更加长二寸。

穿了这甲,便可以到深山大泽里自在游行,不怕野兽的侵害。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一是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中外古今,伟人平民,宇宙昆虫,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鸟声,无所不谈,体现了自由随意的创作态度和广见博识。

二是真实、亲切、友好、恬淡,不作感情与笔墨的夸张,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缓自如。

三是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文学不事雕琢,简素但却十分耐读。

寓庄于谐,亦庄亦谐,有时出诸反语,使他的小品散文在“简单味”中又有相当浓郁的“幽默味”。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试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摘要】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具有细腻的文字描写,展现了独特的写作风格。

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揭示,展现出情感真挚的表达,同时又婉约而含蓄地表达情感。

他的作品不仅批评与赞美并重,而且深受读者喜爱。

周作人小品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敬畏,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周作人小品散文集批评与赞美于一体,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婉约而含蓄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细腻,独特,人物心理,情感真挚,婉约,含蓄,批评,赞美,读者喜爱.1. 引言1.1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周作人小品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现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揭示。

周作人小品散文常常情感真挚,婉约而含蓄,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种文字风格既批判又赞美,并且常常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呈现,使读者既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尖锐观察,又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周作人小品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1.2 批评与赞美并重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批评与赞美并重。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对人和事物进行歌颂和褒奖,更重要的是对不足和缺陷进行批评和揭露。

他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审视世界,既能够看到人物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看到他们的不足和短处。

这种批评与赞美并重的态度,使得周作人的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更加有力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周作人在小品散文中往往以平和、温和的语气对人和事进行评价,即使是批评也多是暗含在赞美之中,不刻意展现出刺耳的批评之词。

他善于用文字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心理的揭示常常令人深思。

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情感真挚的表达,他刻画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周作人散文风格[001]

周作人散文风格[001]

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名杰出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
散文风格生动诙谐、多才多艺,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在他的众多作
品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周作人的散文风格非常注重生动性。

他注重从生活中寻找
素材,在平淡的生活场景中寻找文学的灵感,并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
方式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形象和情景。

比如,他曾写过一篇《牛皮》的
散文,用生动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小学生上课乱扯牛皮的场景,让
人不由得忍俊不禁。

其次,周作人的散文内容涉及面广泛,既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揭示,也有对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他以独特的视角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倡导民族精神,反对外来文化的侵蚀。

比如,他曾发表过《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危机》的文章,对当时中国社
会存在的一些文化上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

最后,周作人的散文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不仅提供
了深刻的观察和分析,更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文章中常引用一些经典名篇,并针对其中的精华进行解析和评价,
让人对文化和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

比如,他曾撰文谈论《道德经》
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提出了许多能够启迪读者思考的
观点和见解。

综上所述,周作人的散文作品意义深远,不仅是文学界的佼佼者,也是我国现代文化思想界的重要代表。

他的散文风格生动多彩,内容
全面深入,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秀范例。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特点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特点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特点
1.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那叫一个随性啊!就像咱平时跟朋友闲聊似的,比如在《雨天的书》里,他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讲述着生活琐事,毫无做作之感,这多亲切呀!
2.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特别注重个人感受的表达,哎呀,那简直就是把内心袒露得淋漓尽致嘛!像《乌篷船》里对水乡生活的细腻感受,不就像咱自己回忆美好经历时一样吗?
3. 它的文字质朴得很嘞!就如同一位老街坊在和你唠嗑,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照样吸引人。

你看看《故乡的野菜》,那平实的语言,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呐!
4.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还很有生活情趣哟!仿佛能看到他在琐碎日常中发现小确幸,就像咱在平常日子里找到那点小乐趣一样。

《喝茶》中对喝茶这件小事的书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5. 这里面的意境也营造得很妙呀!哎呀呀,就好像把你拉进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像《苦雨》里营造出的那种氛围,是不是让你也感同身受啦?
6. 周作人言志派散文还有一种隐隐的闲适在里面呢!可不就像咱没事时那悠哉的状态嘛。

《北京的茶食》就透露出这种感觉,你说是不是?
7. 还有啊,它常常会有些小幽默小调侃呢!就跟咱朋友间开玩笑似的。

你瞅瞅《苍蝇》里面,那调侃苍蝇的样子,多有意思呀!总之,周作人言志派散文就是这么有魅力,让人读着读着就陶醉其中啦!
我的观点结论:周作人言志派散文以其随性、注重个人感受、质朴、有生活情趣、意境妙、闲适以及幽默调侃等特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非常值得一读。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独特的,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将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和富有哲理。

他的作品常常以平凡的事物为题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将琐事转化为深刻的思考,引起人们共鸣。

《水果摊上的小插曲》是周作人笔下的一篇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发生在街头水果摊上的小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周作人以他特有的幽默和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看似平凡的场景展现得如此有趣和动人。

故事开始,周作人描述了一个小贩摆放着各种水果的摊位。

他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果的色彩、香味和诱人的外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水果的海洋中。

接着,周作人通过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男孩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男孩不停地打量着水果,显露出他内心对美味的向往。

随着故事的推进,周作人揭示了男孩背后的故事。

原来,男孩家境贫寒,从小没有机会品尝到水果的滋味。

他对水果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渴望,让人感到心酸和感动。

周作人通过这个小插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男孩终于买到一颗苹果的时刻。

周作人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男孩的欣喜和对苹果的珍视,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通过这个小小的插曲,周作人给予了读者一种启示,即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幸福,因为它们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故事的结尾,周作人再次回到了水果摊的场景。

他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男孩对苹果的痴迷和对水果摊主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个故事,周作人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水果摊,也蕴含着许多故事和人性的感动。

通过《水果摊上的小插曲》,周作人展现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

他用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将一个平凡的场景变得有趣而富有哲理。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让读者从一个小小的插曲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这正是周作人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他独特的笔触,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周作人的散文特点

周作人的散文特点

周作人的散文特点周作人的散文特点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凝练而深刻,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以下是周作人散文的一些特点:1.深入浅出:周作人的散文通俗易懂,他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2.传达情感:周作人的散文常常以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打动读者的心灵。

3.思辨哲理:周作人的散文常常以生活为素材,但他总能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现象,通过深入思辨揭示人生的真理。

4.寓教于乐:周作人的散文不仅欣赏性极高,还常常蕴含着强烈的教育意义。

他善于通过故事和寓言,传递他对人生、道德和社会问题的看法。

5.自然主义:周作人的散文通常以自然为背景,他喜欢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和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

6.崇尚真实:周作人的散文注重真实与真诚,他喜欢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面貌,反对虚伪和伪装。

7.文学性和艺术性:周作人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他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节奏的流畅,以及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安排。

总之,周作人的散文以深入浅出、情感传达、思辨哲理、寓教于乐、自然主义、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等特点,将读者引领到一个思考和感悟的世界中。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也值得一提:8.反思现实:周作人的散文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他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深刻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9.注重生活细节:周作人的散文细致入微地描绘生活的细节,他善于捕捉人物的言行举止、环境的氛围和细枝末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而独特的生活场景。

10.情感真挚:周作人的散文充满了真实而深刻的情感,他对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描绘。

11.倡导人文关怀:周作人的散文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情感需求,他呼吁人们关注他人、关爱他人,倡导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博爱精神。

12.反思人生意义:周作人的散文常常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他通过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浅谈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中文摘要周作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除了三十几首新诗和二百来首旧体诗外.全部都是散文。

它的散文有杂感,文艺短评、随笔等类。

其中,影响较大,艺术成就越高,风格也较成熟的,还是他那些美文小品,不仅显示了散文大家周作人精湛艺术造诣。

同时,也形成了周作人独特而成熟的艺术风格.关键词:周作人、散文风格.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用作人散文最大特点是冲淡平易2.1周作人散文多写周围日常生活2.2周作人散文是有思想的第三章:周作人散文其主要特点是充满涩味第四章:周作人散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幽默第五章:周作人散文众所公认特点是富有知识性参考文献第一章. 引言】=、1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原名櫆寿,字仲密,又字启明别名苦雨斋,苦茶翁1901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在管轮班学习;1906年赴日本留学期间与日本姑娘羽太信子结婚;1911年回国,1917年至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文学研究会的发配人之一。

“五四”时期是周作人一生中最辉煌,对中国新文学贡献最大的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高标。

后半生沦为民族的罪人。

舒芜曾说:“对周作人先前的历史功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没有人能超过他,没有人能替代他。

第二章.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冲淡平易平淡自然、和平冲淡、闲适……这些说法都是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概括。

周作人自己也曾经说:“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

”①“平淡自然”,这是周作人给自己散文风格所作出的定位。

“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②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不仅如此,他给废名、俞平伯的作品写的序言中,也一再地强调、推崇冲淡平易的文学创作风格。

由此可见,冲淡平易、不仅是周作人希望达到的境地。

同时,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形成了冲淡平易的艺术风格。

2.1周作人散文多写周围日常生活他常写一些人人都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事或物。

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情,他也能以一个普通的见闻者、参与者的身份叙出。

在他的作品中,他不故作高深地议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一些精辟的警句也很少见得到。

他的散文,无论谈事、谈人、谈政治、谈文艺……,都象同友人拉家常,叙旧情。

叙事状物,写景,他都能做到朴素、自然。

发表感想或看法,没有长篇大论,而是舒徐不迫地絮絮而谈。

比如他的《人的文学》这篇文章在他所有的散文中,篇幅算比较长的了。

但是,他并未摆出一副宏论的架势,而是采取随笔那样的写法,把意思一层一层地、有条不紊地说清楚、说明白。

关于“三一八”惨案,周作人写了好几篇散文,大多是如实的记事,虽也有内心的感情,却少激烈的议论。

甚至有些记叙,让你感到惊人地客观和冷静。

最激烈也不过是说一些这样的话:“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的可惜,因为病死还是天行,而现在的戕害则是人功。

”③,“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两位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④。

周作人关于事件本身的态度也是鲜明的、感情也是真挚的。

但是,周作人却能冷静沉着,通过平实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悲愤。

这就是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易之处,他使人读他的散文,一点不觉得艰难,甚至觉得有些浅显。

然而,正是这样,才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毫无戒备和疑问中,服服贴贴地接受他思想感情的影响。

(2.2)周作人散文是有思想的我们说周作人的散文是冲淡而不是平淡,还在于周作人的散文是有思想的,它并不让人觉得苍白贫乏。

周作人虽然说不上是卓越的思想家,但对于许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无论是与非、曲与直、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他都能判断分明,做到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对于有些问题的看法,其深刻性往往为一般人所不及。

这也正是他的散文不显疲弱,比较耐读的主要原因。

当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之后,社会各阶层对他有种种评价。

其中不乏恶意的攻讦和指责。

周作人即明确指出:孙中山不是“神人”,“也有缺点”,却应“整个地去看出他的伟大来。

”⑤。

他还指出,孙中山缔造的“中华民国”,只实现了“中华”二字,而下二字“民国”尚未实现,因为人民还并未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还“习于为奴”。

对于有些人把孙中山这位革命的先行者视为“乱党”,施以攻讦。

周作人能站出来说:“我的意见则此刻还因特别注重民族主义,拔去国民的奴气惰性,百事才能进步。

”⑥这在当时,虽然并非最先进的思想,所论也不能说就十分辩证全面,却也不得不承认其表现得相当深刻。

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易,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周作人喜欢客观的叙述,所以他的散文都具有主观色彩。

周作人的散文喜欢从自我出发,在平凡事物上谈出动人的天理物趣。

从审美主体上来说,周作人所提倡的言志小品是西方随笔的自我表现与我国明人小品独抒性灵的融合。

第三章:周作人散文其主要特点是充满涩味周作人散文在冲淡平易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其中充满了涩味。

这也是周作人最自负的一点,他认为文章必须有简单味和涩味,这才耐读。

他的散文创作,也正体现了他这一主张。

并且他怕世人不了解他文章的真味,还一再强调:“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

”⑦周作人所说的简单味和涩味,用我们的话来说,其实也就是明朗和含蓄。

明朗和含蓄,似乎是对峙的艺术概念。

然而,这种对峙并非绝对的、水火不容的。

高明的艺术家往往在对峙中寻觅谐和,在相反中求得相成,周作人正是如此。

所以,人们在欣赏他散文的明朗性时,往往不忘肯定其含蓄性。

他散文的明朗,是和他所谓的“简单味”密切相关的。

无论是说理、叙事或抒情,他都追求文艺的畅达自然,情调的单纯明净和语言的质朴简约。

然而绝对的明白,说尽道绝,宛如白开水那样一览无余,淡而寡味,在艺术上未必可取。

因此,他以明朗为前提,又追求着适度的含蓄,力求给人以余香和回味。

周作人说文章要有简单味和涩味才能耐读,就必须在文字上下功夫,而周作人自己正具备了极好的文字修养。

他精通传统的小学即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又是汉学大师章太炎的及门弟子,并精通数种外国语,驱遣语言的能力非常高。

我们看他的白话文章,古语、欧化语、官话和方言运用自如。

他的文章多用单音词汇,既有古文的虚词,又有活的方言口语。

这样就能使文章显得简洁而有力,同时也含有苦涩味在里边。

他在《苍蝇》这篇文章中,写到饭苍蝇时用了一个“定”字,这个“定”字,是绍兴的活方言,同时又是古字古义的,表示“集”的意思,也就是指饭碗里爬满了苍蝇。

这样一来,加上他那种特有的描写和议论,便产生了很强的语言艺术效果,使读者在他简单味的文字表意下体味到了他的苦涩味。

第四章:周作人散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幽默读周作人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幽默了。

尽管历来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那是有闲阶级的产物。

但不可否认,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确已形成了幽默的风格,并且从艺术角度看,也还是应该肯定它的价值的。

从美学的角度说,所谓幽默以及滑稽,其根本就在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不协调以至矛盾,从而产生巨大的落差,周作人散文的幽默味,就是把一些相当深刻的认识通过简易凡俗的方式说出,一些严肃的问题往往是通过不经意的论述而给人以幽默。

这样一来,就给人一种特殊的轻松愉悦感,一种淡淡的而又深远的趣味。

譬如他写的《医院的阶陛》,说的是当年北京的协和医院,据说这医院是东洋设备第一完备的医院。

但门口台阶太高,来看病的人,病重一点的就得被同来的人架着两臂,连拉带拖地扶上那金陛玉阶去。

周作人由此想到东西文化的差异(当时协和医院为外国人所办)。

于是,周作人说似乎西方人都不会生重病,或者生了重病也能走上这许多台阶去,而东方人并没有这样的本领,只好任其拖上拖下。

本来,周作人的意思是批评协和医院设制的台阶太高,不替病人着想,更深一层则是在讽刺东方文化的一些不合情理之处,因为协和医院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式的模式。

文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极严肃的,但经周作人一描绘——病人被架着两臂,连拉带拖,拖上拖下。

就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了。

在短短的篇幅中,要叙述清楚一件事,只是平铺直叙、枯燥推理,是绝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

因此,幽默味就显得更加重要。

周作人的幽默是一种欣赏的微笑和反语的讥笑。

周作人的这一种幽默,真正地做到了含蓄而不露。

在《乌篷船》中,他写到一叶扁舟的脚划小船,遇着风浪,或是坐得一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

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可见,周作人对水乡的这种特色是持肯定态度的,是一种欣赏的微笑,他能含蓄而不露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读过之后,感到有兴趣而不显枯燥。

周作人的另一种幽默,是用反语造成幽默,即那种反语的讥笑所形成的幽默。

在《前门遇马队记》中,周作人记述了军阀兵警马队的横冲直撞,却故意说,那兵警都待我很好,只是那队马煞是可怕,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法律。

褒人贬马,指桑骂槐,用的是反逻辑推理法。

但此种方法所达到讽刺的效果,比正面抨击更为辛辣、深刻。

第五章:周作人散文众所公认特点是富有知识性周作人散文还有一个众所公认的特点,那就是富于知识性。

当然,文学并不以传播知识为自己的主要职能,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似乎也并不一定有意识地从中去寻觅知识。

但是通过社会生活的形象化描绘,文学作品往往可以给人以各种各样的知识,周作人的散文就是这样。

在他的散文中,通过对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的表现,上下古今,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的确能给个人以天下国家、现实人生、风土人情、道德文明、文化艺术等方面极为广阔的知识。

在《苍蝇》这篇文章中,周作人写了孩童时代怎样捉苍蝇,市场上竟还有苍蝇玩物出售。

他引用希腊路吉诺思的《苍蝇颂》,说明两千年前的小孩已经捉苍蝇玩了。

他转述希腊的传说,说苍蝇原是很美丽的处女,因为太喜欢说话,月神一怒之下便把她变成了苍蝇。

他又从诃美洛思的史诗中曾比勇士为苍蝇,以说明苍蝇的固执与大胆。

周作人还引用中国的《诗经》和日本的俳句,以说明古时对于苍蝇似乎没有什么反感。

周作人以轻松的笔触,夹叙夹议的道来。

使人在饶有趣味的同时,了解到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有用,以及苍蝇如何固执大胆,中外文人雅士对苍蝇反感与否这类知识。

在茶余饭后,读读周作人这类散文,了解一些诸如此类的知识,会使你在愉悦中就轻轻松松地知道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创作具有知识性的散文,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知识贫乏的人自然望尘莫及,即使具有广博知识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出优美的篇章。

因为散文是一种艺术,而非堆积知识的仓库。

周作人既掌握了散文的艺术创作方法,同时又很博识,这才使他创作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美文小品。

创作这类散文时,他往往在理智的支配下,根据文章立意的需要,严格合理地调遣自己的知识,使其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