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
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对不能自胃肠道供给足够营养物质的患儿可经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称为全胃肠道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又称全静脉营养。
如患儿可经胃肠道获得部分营养物质,尚需经静脉补充不足,则称为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
国内外众多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TPN对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一、原理在严重创伤和重症感染后,患儿出现高代谢和高分解状态,糖原消耗及脂肪动员,可出现负氮平衡,血浆蛋白降低,抗体形成减少,全身抵抗力低下,形成难以控制的感染症、细胞功能损害,甚至恶病质。
营养支持是适应机体高代谢、高分解反应的特点,满足机体代谢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增加,维持或增强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以及促进损伤后期组织的修复。
二、适应证危重患儿如不能由胃肠道得到足够的营养供应时,即应考虑给予静脉营养:1.处于应激或高代谢状态的危重症患儿如严重感染、烧伤、多器官功能衰竭。
2.患儿营养状况良好,但预计2周或更长时间内不能进食(包括鼻饲)。
3.患儿营养状况差,5天以上不能经胃肠道提供营养或3~5天内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少于需要量的80%,或每天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少于需要量的60%,持续1个月以上。
4.重度营养不良。
三、操作步骤全合一TPN营养液的配制:近年来认为全合一营养液不影响疗效,且更实用方便。
1.用物准备根据医嘱备好药物、一次性全静脉营养输液袋、不同规格一次性注射器数支(一种药物用1支注射器,不能混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棉签、弯盘等。
2.配制①常规消毒药物。
②将电解质(10%氯化钾注射液等)加入氨基酸溶液或葡萄糖液中,充分混匀。
③注射用水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加入氨基酸溶液或葡萄糖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
或将水溶性维生素溶解至脂溶性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剂中,混匀。
胃肠外营养
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二 种,部分肠外营养主要是经肠营养摄入不足的一种补充,全胃肠外营养 亦称全静脉营养,其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可满足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如 处理得好需要时可长期使用达数年。 ①部分肠外营养(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 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 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 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 养状况尚可的病,人,常用的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5~10%葡萄糖电 解质和10~20%的脂肪乳剂或单输等渗氨基酸。 ②全胃肠外营养(TPN):可分由中心静脉输入含一定浓度的氨基 酸(4.75%),葡萄糖(25%)、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标准中 心静脉营养的葡萄糖系统和经周围静脉输入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液及以另一线输乳化脂肪的脂肪系统,此二系统 各有利弊,可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选定。
胃肠外营养
琚敏
定义
胃肠外营养(PN)是对暂时或永久不能进食, 或进食后不能吸收的患者通过胃肠外通路 (即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提供能量, 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并使 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的 营养治疗方法。
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 人不能进食,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 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有效 措施之一。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或鼻饲摄取食物者 如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病等;因消化或 吸收障碍无法通过胃肠系统获取营养时,如严重胃 肠水肿、吸收不良综合征;超高代谢致营养不足, 如严重烧伤、创伤;严重营养缺乏而需手术者以及 需特殊营养配方者。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定义】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on,TPN,以下称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非消化道(静脉)途径提供完整和充足的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物、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的目的。
【适应症】(-)医院内肠外营养1、因疾病或治疗需要不能经消化道补充营养者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消化道梗阻、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腹膜炎、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不宜手术的小肠缺血性疾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胶原血管病等。
2、不宜经消化道补充营养时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瘘,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肝、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腹泻,咽部瘘,消化道出血等。
3、不易经消化道摄食时神经性厌食、妊娠呕吐或其他顽固性呕吐、肿瘤放疗或化疗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严重口腔溃疡或损伤。
4、经消化道摄食可能产生并发症时昏迷、脑血管意外、吞咽反射差、气管食管瘘、破伤风、辅助呼吸。
5、较大的手术前后:预计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术后5~7d内不能恢复正常饮食者、腹腔残余脓肿和伤口裂开等。
6、中、重度应激者:创伤、灼伤、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感染和高分解代谢状态。
7、肿瘤辅助治疗。
8、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9、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疾病:低体重儿或不能正常摄食的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难治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破伤风(其余参照成人适应证)。
(二)家庭肠外营养:病情稳定但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包括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一)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1、热量每日105~125kJ(25~30kcal)/kg.也可自Harris和Benedict 公式计算基础热能消耗(BEE)来估计基本需要量,所得千卡(kcal)×4.18=千焦耳(kJ).长期禁食状态下能量消耗将减少10%~15%.当存在发热、应激、活动等因素时,热量需要增加,称之为实际总热量消耗。
全胃肠外营养
TPN配制流程
8. 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9、将处方中药物加入合适载体溶液。
TPN混合顺序
1、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包装是否 密封完整和有效期,合格后方可使用 。 2、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 ,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边接至葡萄糖溶 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 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台的挂杆上, 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输液 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到静脉营养输 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
1
大 手 术 、 创 伤 的 围 手 术 期 2 3
肠 外 瘘
炎 性 肠 道 疾 病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
4
妊 娠 呕 吐 、 持 续 天 以 上 呕 吐 者
5 严 重 营 养 不 良 的 肿 瘤 病 人
6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不 全 病 人
5-7
TPN禁忌症
1 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 需要急诊手术,不因TPN而耽误时间
TPN组成
TPN
其他药物 维生素 胰岛素
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TPN配制流程
1.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 、葡萄糖酸钙等)加入氨基酸或葡萄 糖注射液中,避免钙、镁离子加到同 一瓶载体溶液中; 2.磷酸盐制剂单独加入氨基酸或葡萄糖 注射液中,但不能与2价或3价电解质 (如镁、钙、铁等离子)加入同一瓶 载体溶液中; 3.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
1~1.5h
问题7
预防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并 发症的措施? 1、正确配制 2、恒速输入(输液泵) 3、停止滴注前1~1.5h 即应逐渐减量
谢谢!
代谢并发症 5、必需脂肪酸缺乏 6、血清氨基酸谱不 平衡 7、胆汁淤积、不平 衡 8、肠屏障功能减退 原因 采用单能源,未补充脂肪乳剂 应用特殊氨基酸制剂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5 维生素
❖ 在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大营养 成分的正常代谢以及某些生化和生理功能的进展都 需要有各种维生素的参与,处于应激状态〔如手术、 烧伤、败血症等〕的危重病人,维生素的需要量那 么显著增加。人体所需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 大类。为了制剂稳定,适宜临床使用,现临床使用 为复合维生素制剂,品种及规格:注射用水溶性维 生素〔水乐维他〕,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维他利 匹特〕。
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肠外营养的方法
❖ 不超过2周的肠外营养,可采用周围静脉补给 营养:3%~5%氨基酸和10%葡萄糖或氨基 酸、10%葡萄糖和10%~20%脂肪乳剂。长 期的肠外营养及高渗性营养液〔20%~35% 葡萄糖〕应采用中心静脉插管,24小时连续 滴注。导管可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途 径放置到上腔静脉。
❖ 水溶性维生素与维生素K1也不能同时参加到TPN中。 因为水溶性维生素中都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 均与维生素K1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输入途径
❖ 1、外周静脉:短期(1-2周)的TPN可采用外周静脉补充。
❖ 2、中心静脉:脉管径粗,血流快输入的液体可很快被 稀释不引起血管壁的刺激,不受液体浓度及速度的限 制保证机体对热量及营养物质的需要
加其他药物,也不宜在静脉输注营养液的线路中参加其他药物。
配制中本卷须知
❖ 配制TPN时,最好是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混合在一起 相对稳定。因不同厂家消费的脂肪乳、氨基酸和葡 萄糖的相容性也不一致。
❖ 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剂不能同时参加到TPN中。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复原性,与维生素K1混合 后可消费氧化复原反响,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
胃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胃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1. 确认肠功能状态:在确定是否需要胃肠外营养之前,必须确认肠功能状态。
如果肠道仍有吸收能力,则应优选肠内营养支持。
2. 确定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时,必须考虑病人的肝肠功能、病情、年龄、病理状态和营养需要等因素。
3. 避免感染:使用胃肠外营养过程中应注意手卫生、使用无菌技术、定期更换输液袋、导管等措施,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4. 观察营养治疗效果:通过监测体重、营养指标、肝功能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治疗方案。
5. 确保输注安全:定期检查输注设备,遵守使用规程,避免输液、导管等意外脱落、阻塞或漏液事故的发生。
6. 避免过度营养: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和肝肠功能情况,控制输注速度和量,避免过度营养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肠外营养的使用规范及流程
肠外营养的使用规范及流程1. 什么是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又称为全胃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不能通过口腔摄取足够营养的病患,如消化道吸收障碍、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
肠外营养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康复。
2.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肠外营养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道摄取足够营养的病患•消化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瘘管、肠瘘等•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肠道混合痔管、短肠综合征等•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需要休息消化道的患者•术后手术后肠道功能不能恢复3. 肠外营养的使用规范使用肠外营养需要遵循以下规范:3.1 患者评估在开始使用肠外营养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营养需求、肠道功能等。
评估结果将决定肠外营养的方案和持续时间。
3.2 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肠外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供给量。
3.3 营养物质的选择选择适合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等。
根据不同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配方和组合。
3.4 肠外营养的管理肠外营养的管理包括营养物质的配制、输注的方法、输注速度等。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营养指标。
3.5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使用肠外营养时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4. 肠外营养的流程使用肠外营养的一般流程如下:1.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胃肠功能、营养状态等。
2.肠外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肠外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供给量。
3.营养物质的选择: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肠外营养配方。
4.营养物质的配制:严格按照肠外营养配方的要求配制液体,保持卫生和无菌操作。
5.输注方式和速度确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如静脉持续输注、静脉推注等)和输注速度。
胃肠外营养药物概述
9.
维生素c注射液 对抗坏血病,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 速血液的凝固,增加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解毒
脂溶性维生素,ADEK维生素K 又叫抗出血维生素,维生素E生 育酚、抗不育维生素维生素D 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维 生素A抗干眼醇,夜盲症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B族维 生素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及维生素C。肠外营养必须 药物 维生素K1注射液,参与凝血,一日常用量一般不超过 40mg,其代谢产物【H202】,强氧化剂,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亚 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 缺氧等症状,体内还原性谷胱甘肽可以消除【H202】 ,维生素 C可以将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成还原型谷胱甘肽
第三章 营养处方设计
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 50%葡萄糖注射液150ml 脂肪乳注射液 250ml 氨基酸注射液 500ml 氯化钾注射液 40ml 氯化钠注射液 50ml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水溶性维生素 2支 脂溶性维生素 10ml 维生素c注射液 3.0g 维生素k1注射液 30mg 胰岛素注射液 20u 注意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血糖情况。
5.氯化钾注射液,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钾离 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糖原贮存和蛋白质代谢、神 经、肌肉包括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等都密切相关, 在肠外营养中,它主要参与糖代谢,维持细胞内外 的离子平衡。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 呕 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DHCT,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 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 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Digoxin+DHCT,钾能在细胞表面影响 强心苷与受体的结合,减轻或阻止中毒反应的进展。 3、强心甙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氯 化钾+苯妥英钠
胃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胃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胃肠外营养(TPN)是一种将营养溶液直接输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传递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要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无法通过肠道摄取食物的患者,如胃肠功能不全、结肠切除、严重消化道疾病等。
然而,胃肠外营养需要密切的监护和正确的操作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胃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1. 严密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开始胃肠外营养治疗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重、营养缺乏状况、肝肾功能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营养参数监测等,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2. 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和装置:胃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管和输注系统,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注意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和导管维护,包括定期更换导管和清洁保持导管通畅。
3. 确保营养方案的准确性: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代谢情况,调整方案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4. 防止感染:在输注胃肠外营养过程中,感染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需要保持手卫生,采取无菌操作,定期更换输注系统和接口,以及接受适当的抗生素预防。
5. 监测并发症: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血糖异常等。
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出现的问题。
6. 逐渐过渡至口腔摄食:胃肠外营养通常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目的是恢复患者的肠功能,逐渐过渡至口腔摄食。
因此,在适当时机,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摄食能力的评估,并逐步减少胃肠外营养的输注量。
总的来说,胃肠外营养是一种对于无法通过肠道摄取食物的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然而,正确的操作和严密的监测对于胃肠外营养的成功至关重要。
遵循上述的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这种治疗,并尽早恢复肠道功能。
完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完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又称全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所有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以维持患者的营养供应。
TPN常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道摄入营养的病患,如重症脑损伤、胃肠道手术、肠梗阻等。
TPN提供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用于修复和维护组织功能。
脂肪是能量来源,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运载体。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来源,能提供思维、运动等活动所需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TPN的制备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并通过专业人员配制,确保配制液的营养成分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TPN的制备过程包括计算配方、准备成分、混合和储存等环节。
在计算配方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体重情况,合理确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准备成分时,需要使用无菌仪器和器具,确保成分的无菌和安全。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成分的比例和混合的时间,以保证配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制备好的TPN配方需要储存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TPN的使用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体重、血糖、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排泄情况,确保充分的水分摄入和排泄,以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
总的来说,TPN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所有营养物质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的营养支持方法。
它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配方的质量和安全,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以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
全胃肠外营养
13
TPN的组成-----谷氨酰胺
在组织中含量丰富,它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 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 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它还参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 合成。
水溶性差,目前应用二肽物质 (丙氨酰-谷氨酰胺)
14
肠内及肠外营养临床诊疗指南
常规肠外营养方案中不含谷氨酰胺,长期TPN将导致体内谷氨 酰胺耗竭,加重肠粘膜屏障损害,甚至导致肠道细菌易位和 免疫功能失调。胃肠功能衰竭时,口服谷氨酰胺制剂吸收较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卡文)
三升袋配方
普通外科术后
• • • • • • • • • • • • • • 10%葡萄糖 1000ml 50%葡萄糖 200ml 30%脂肪乳 250ml 8.5%乐凡命 750ml 丙氨酰谷氨酰胺 100ml 水乐维他 1支 安达美 10ml 维他利匹特 10ml 格利福斯(有机磷酸盐) 10ml 10%氯化钠 80ml 10%Kcl 40ml 10%葡萄糖酸钙 10ml 25%硫酸镁 10ml 胰岛素 24u
11
TPN的组成-----氨基酸
• • • • 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 成人在的氨基酸基础需要量(0.8-1.0g/kg/d) TPN推荐0.6-1.5g/kg/d,最大剂量2g/kg/d 热量与氮之比为100~150:1 ,此时氨基酸利 用最佳。
12
外科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病人条件 正常-中度营养不良 中度应激 高代谢应激 烧伤 能量Kcal/kg/d 20-25 25-30 30-35 35-40 NPC:N 150:1 120:1 90-120:1 90-120:1
配制三升袋时注意事项
• 混合顺序:电解质、胰岛素加入葡萄糖中;水溶性维生素 加入氨基酸中;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将氨基酸、 葡萄糖、盐水加入三升袋后将脂肪乳加入三升袋内。在此 过程中应轻轻摇动三升袋,使袋内的药液充分混合均匀, 混合应不间断地一次完成。 • 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 • 营养液应现配现用; • 钙剂应先加在葡萄糖液中,以免发生沉淀。加入氨基酸 再次检查袋内有无沉淀,如确认无沉淀,再加入脂肪乳液 体。 配好的营养液袋上写明床号,姓名,配置时间。 •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定义】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on,TPN,以下称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非消化道(静脉)途径提供完整和充足的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物、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的目的。
【适应症】(-)医院内肠外营养1、因疾病或治疗需要不能经消化道补充营养者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消化道梗阻、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腹膜炎、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不宜手术的小肠缺血性疾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胶原血管病等。
2、不宜经消化道补充营养时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瘘,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肝、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腹泻,咽部瘘,消化道出血等。
3、不易经消化道摄食时神经性厌食、妊娠呕吐或其他顽固性呕吐、肿瘤放疗或化疗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严重口腔溃疡或损伤。
4、经消化道摄食可能产生并发症时昏迷、脑血管意外、吞咽反射差、气管食管瘘、破伤风、辅助呼吸。
5、较大的手术前后:预计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术后5~7d内不能恢复正常饮食者、腹腔残余脓肿和伤口裂开等。
6、中、重度应激者:创伤、灼伤、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感染和高分解代谢状态。
7、肿瘤辅助治疗。
8、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9、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疾病:低体重儿或不能正常摄食的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难治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破伤风(其余参照成人适应证)。
(二)家庭肠外营养:病情稳定但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包括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一)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1、热量每日105~125kJ(25~30kcal)/kg.也可自Harris和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热能消耗(BEE)来估计基本需要量,所得千卡(kcal)×4.18=千焦耳(kJ).长期禁食状态下能量消耗将减少10%~15%.当存在发热、应激、活动等因素时,热量需要增加,称之为实际总热量消耗。
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胃肠外营养是指通过其他途径,而不是通过口鼻进食的方式,向机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法。
它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患者、胃肠道手术后、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功能衰竭等患者。
胃肠外营养有时又称为肠外营养或静脉营养,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通过胃管或肠管直接输送营养物质,另一种是通过静脉输液方式提供营养物质。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胃肠道输注营养物质,可以是部分或全部营养物质。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胃管、空肠管、结肠管等进行输注。
具体方式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肠造瘘口等。
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液将营养物质输送至机体。
这种方式是通过静脉置管将液体输送至大静脉或静脉血管系统,常用的置管方法有中心静脉导管(CVC)和外周静脉导管(PIVC)。
静脉营养适用于胃肠道不能吸收或不适合通过胃肠道输注的情况。
胃肠外营养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调整不同成分的比例和浓度。
通过胃肠外营养,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在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量、水电解质平衡、肝肾功能和血糖等指
标,及时调整营养配方,保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体内代谢的平衡。
总之,胃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胃肠道或静脉输液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的方法,适用于不能通过口鼻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
通过胃肠外营养,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
完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完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一种通
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绕过胃肠道直接输注到血液中的治疗方法。
TPN主要用于患有胃肠道功能严重损伤或无法正常消化吸收的疾病患者,如肠梗阻、肠瘘等。
TPN的配方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配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常见的TPN配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
方面:
1.蛋白质:作为组成体细胞结构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对患者的康
复非常重要。
在TPN配方中,常使用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2.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TPN配
方中常使用葡萄糖等。
3.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通过提供能量和脂溶
性维生素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
演重要角色,TPN配方需要包括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平衡。
除了上述基本成分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TPN配方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衍生物、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
此外,根据患者的需要,还可以通过TPN配方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参数,以满足个体化的治疗要求。
在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
指标,并及时调整配方的比例和剂量。
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持续的
医疗监护和定期的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
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定义】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on,TPN,以下称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非消化道(静脉)途径提供完整和充足的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物、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的目的。
【适应症】(-)医院内肠外营养1、因疾病或治疗需要不能经消化道补充营养者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消化道梗阻、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腹膜炎、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不宜手术的小肠缺血性疾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胶原血管病等。
2、不宜经消化道补充营养时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瘘,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肝、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腹泻,咽部瘘,消化道出血等。
3、不易经消化道摄食时神经性厌食、妊娠呕吐或其他顽固性呕吐、肿瘤放疗或化疗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严重口腔溃疡或损伤。
4、经消化道摄食可能产生并发症时昏迷、脑血管意外、吞咽反射差、气管食管瘘、破伤风、辅助呼吸。
5、较大的手术前后:预计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术后5~7d内不能恢复正常饮食者、腹腔残余脓肿和伤口裂开等。
6、中、重度应激者:创伤、灼伤、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感染和高分解代谢状态。
7、肿瘤辅助治疗。
8、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9、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疾病:低体重儿或不能正常摄食的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难治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破伤风(其余参照成人适应证)。
(二)家庭肠外营养:病情稳定但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包括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一)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1、热量每日105~125kJ(25~30kcal)/kg.也可自Harris和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热能消耗(BEE)来估计基本需要量,所得千卡(kcal)×4.18=千焦耳(kJ).长期禁食状态下能量消耗将减少10%~15%.当存在发热、应激、活动等因素时,热量需要增加,称之为实际总热量消耗。
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简称 TPN)是指不经胃肠道而直接静滴输入患者体内的营养支持,通常用于治疗患者营养缺乏的病情。
全胃肠外营养的术语意思是“非肠道的营养支持”,它直接把营养物质注入到血液中,亦可称为“全身性营养状态”或“非肠道性营养支持”。
全胃肠外营养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支持措施,它可以快速和有效地恢复或维持患者的营养水平。
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加其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康复过程。
研究表明,全胃肠外营养能够改善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的护理成本,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全胃肠外营养的营养组成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机体内重要的物质,可以促进细胞再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脂肪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通过细胞脂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维持正常的消化系统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内具有重要活动作用的物质,如果患者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贫血,影响治疗效果。
全胃肠外营养的其他成分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一些药物。
矿物质参与体内许多生理过程,如新陈代谢、控制水和电解质平衡等。
维生素是一类对机体健康极为重要的物质,它们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促进机体正常活动,延缓衰老过程。
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凝药和补液剂,也可以通过全胃肠外营养的方式使用,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
因为外科手术、烧伤、肠道受损和营养缺乏等原因,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要接受严格的监测,包括护士每日测量体重,定期给予抗生素,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全胃肠外营养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常见的有感染、血栓形成和生理机能失调。
此外,全胃肠外营养长期使用会增加患者因肝损害、营养失衡和代谢障碍而死亡的风险。
全胃肠外营养存在广泛的应用,它在治疗元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重症疾病以及恢复期等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上述不足,它必须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全胃肠外营养
TPN 组成
氨基酸������
5.分平衡型和特殊型。 6.芳香氨基酸(aromaticamino-acids, AAA)
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主要在 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acids, BCAA)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属EAA,主要在肌肉代谢,可通过血脑屏 障,在肝性脑病时应
TPN 组成
氨基酸 1.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 2.蛋白质含氮量:16% ,蛋白质系数:6.25;成人在基
础需要量的情况下,每日最低供应量为氮 0.1~0.2g/kg/d,即复方氨基酸0.7g/kg/d; 3.实际上,由于希望得到较好的正氮平衡,每日 至少应供应复方氨基酸1g/kg/d; 4.热量与氮之比为100~150:1 ,此时氨基酸利用 最佳。
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林海燕
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TPN)
又称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limentation,IVH),即不经口也不 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 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 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 ������ 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 ③放射性肠炎。 ������ 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TPN 组成
TPN 的并发症
TPN 的并发症
TPN 的并发症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一、概念:全胃肠外营养(TP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由美国Dudrick 和Wilmore在1967年提出,也称全静脉营养(TEN),是指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
目前采用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内输给,故又称静脉营养。
使病人在不进食的状况下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和发育。
二、目的:是提供有效的营养代谢底物,以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又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
三、原则:①支持的营养物质由氨基酸、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混合组成;②减少葡萄糖负荷,30-50%的非蛋白能量由脂肪乳剂供给;③每日提供的非蛋白能量一般小于146J/kg(35kcal/kg);④液体总量、非蛋白热卡、总氮、热氮比、渗透压及pH值四、适应证:任何原因导致的4-5天不能经胃肠进食的病人,如急性胰腺炎早期、短肠综合征、肠梗阻、多发内脏伤、炎性肠道疾病等。
相对禁忌证:失血性休克、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脂肪代谢障碍、内环境严重紊乱。
五、每日所需热量的计算一种方法是根据较经典的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值,又称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所得为千卡,乘以4.18,可换算为千焦耳(kJ)。
男:BEE=66+5H+13.8W-6.8A 女:BEE=655+1.9H+9.6W-4.7A式中H为身高(cm),W为体重(kg),A为年龄(岁)实际能量消耗的计算:AEE=BMR×AF×IF×TFAF(activity factor)为活动因素:完全卧床时为 1.1,卧床+活动为1.2,正常活动为1.3。
IF(injury factor)为手术创伤、感染因素:根据手术创伤和感染程度不同,系数各异,如中等手术为1.1,败血症为1.3,腹膜炎为1.4等。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㈠目的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从胃肠道营养、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存在超高代谢等的患者,保证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从而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康复。
㈡分类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种。
根据应用途径不同,胃肠外营养可分为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
短期、部分营养支持或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时,可采用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
长期、全量补充营养时宜采取中心静脉营养。
㈢用法胃肠外营养的输注方法主要有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及单瓶输注两种。
1.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输入由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的方法。
这种方法热氮比例平衡、多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而增加节氮效果;同时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另外可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单瓶输注在无条件进行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时,可单瓶输注。
此方法由于各营养素非同步进入机体而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另外易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㈣禁忌证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2.估计应用时间不超过5天。
3.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待内环境稳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
4.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等患者不宜应用胃肠外营养。
㈤并发症在患者应用胃肠外营养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1.机械性并发症在中心静脉置管时,可因患者体位不当、穿刺方向不正确等引起气胸、皮下气肿、血肿甚至神经损伤。
若穿静脉及胸膜,可发生血胸或液胸。
输注过程中,若大量空气进入输注管道可发生空气栓塞,甚至死亡。
2.感染性并发症若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营养液污染以及导管长期留置可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症等感染性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外营养液的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它与一般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液有根本的区别,静脉输液除了供给液体外,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热能和部分电解质,而胃肠外营养可以按照病人的需要输入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能、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人不能进食,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或鼻饲摄取食物者如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病等;因消化或吸收障碍无法通过胃肠系统获取营养时,如严重胃肠水肿、吸收不良综合征;超高代谢致营养不足,如严重烧伤、创伤;严重营养缺乏而需手术者以及需特殊营养配方者。
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二种,部分肠外营养主要是经肠营养摄入不足的一种补充,全胃肠外营养亦称全静脉营养,其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可满足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如处理得好需要时可长期使用达数年。
①部分肠外营养(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养状况尚可的病,人,常用的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5~10%葡萄糖电解质和10~20%的脂肪乳剂或单输等渗氨基酸。
②全胃肠外营养(TPN):可分由中心静脉输入含一定浓度的氨基酸(4.75%),葡萄糖(25%)、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标准中心静脉营养的葡萄糖系统和经周围静脉输入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液及以另一线输乳化脂肪的脂肪系统,此二系统各有利弊,可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选定。
全胃肠外营养使用技术比较复杂,要求严格,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要对病人进行严密细致的全面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除每日记录出入液量,注意全身反应外,还应观察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氧分压、血浆蛋白、尿糖、酮体及尿生化等情况,要根据病人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防止发生并发症,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保护好输入导管,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防止导管拔出,导管进入静脉处的敷料每24小时应更换1次,更换时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处理,注意观察换下的敷料有无异常情况,留置的导管只能专作输入营养液的入口,不能兼作采血样、监测静脉压、投药、输血等用途。
患者静脉输入营养液后如有发热反应,应立即查明原因。
如系营养液或导管感染所致,应立即停止输入拨去导管并给以相应的抗感染和其他抢救措施。
由于胃肠外营养的营养液是随血液直接进入机体组织和器官,因此对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其所供的热能主要以葡萄糖和乳化脂肪供给,氮源由氨基酸供给,各种氨基酸之间的配比组成要恰当,氮热之比,一般以150——200kcal:1g氮为妥。
全胃肠外营养液用法用量(1)末梢肠外营养:通常应用的溶液是:含氨基酸2.75%~4.25%,葡萄糖5%~10%,并有维持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所需热量要由同时给予的脂肪乳剂提供。
患者短期(7~10d)营养支持用。
每日须输入液量2~3L。
其主要合并症是血栓静脉炎。
(2)中心静脉营养:溶液由高渗葡萄糖(50%~70%)和等量氨基酸溶液以及适量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配制而成,作长期营养支持用。
一般患者每日146.1~188.3kJ/kg(35~45kcal/kg)有严重分解代谢谢的患者每日334.7kJ/kg(80kcal/kg)。
长期给予TPN溶液会引起必需脂肪酸缺乏,应补充脂肪乳剂。
预防量为使脂肪产热量占总热量的3%~5%,治疗量为8%~10%。
TPN溶液中所含葡萄糖量大,且是高渗性的,应缓慢滴注至中心静脉使之迅速稀释。
停止滴注前1~1.5h即应逐渐减量,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症。
此症由滴注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反应所诱发,如需立即停止滴注,应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1~2h。
经静脉插管引起脓毒症是主要并发症,当发热24h又无其他原因时,应考虑到这一点,并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
滴注过快可出现高血糖症、糖尿和最终导致失水和渗透性利尿。
药理作用全胃肠外营养液供不能进食和因吸收功能不良的患者使用,以维持正常营养状态或补偿失去的营养素。
一般分为末梢肠外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适应症不良反应制剂注意事项胃肠外营养(TPN)分为二类:一是作为营养支持,针对一些不能进食、不想进食、不允许进食、进食不足的病人;另一类是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指术后胃肠道需要休息、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分泌的病人,从而可促进胃肠道貌伤口愈合和炎症消退。
TPN能使病人不需要经消化即能得到营养,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
一、输入途径:分中心静脉输入和周围静脉输入二种。
由于从周围静脉输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临床以中心静脉输入为多。
二、输注的注意事项:1、根据计划应用输入方法,将一天的营养液在于4小时内按时按量输入,防止过快和过慢。
过快可出现高糖高渗性酮性昏迷,高渗性利尿,过慢则不能按时将全天的液量输入,达不到病人每日热量的要求,包括对电解质方面的要求。
时快时慢可使能量利用受到影响。
采用3L营养袋输注,应用输液泵使营养液均匀恒速地持续输入。
2、配制好的营养液尽量及时输注,如不能及时输注,要求保存于40C的冰箱内,但混合液不宜长时间保存,以免储存温度影响其稳定性,制好的营养液在室温`150-240的条件下,24-48小时内使用,严禁加热使用。
3、营养液输注通道,严禁输入其它药物,以免影响营养液的稳定性。
4、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深静脉穿刺管可用无菌纱块或一次性透明敷料覆盖,要定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全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和处方合理设计全肠外营养液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将上述各种营养成分混合以后同时输入,在混合过程、储藏过程中,使各种营养成分相对原来的单一制剂稳定性有所下降,使患者实际输入的营养成分含量达不到要求,甚至这些不稳定的营养成分发生某些物理化学变化以后,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威胁生命。
为此本文对影响肠外营养液的各种不稳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保持肠外营养液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应该采取的措施,确定肠外营养液处方组分合理化的设计和规范化的配置。
1 影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和应采取的处方设计1.1 脂肪乳的不稳定性脂肪乳是人们采用乳化剂和机械力将微小的油滴均匀的分散在水相中构成的两相体系。
油滴的粒径一般控制在0.4到1μm,以接近人体液中乳糜微粒的大小。
人肺部的微血管直径大约是5μm,如果油滴的粒径超过5μm,油滴容易停留在这些部位,造成患者的肺部栓塞。
因此各国药典对静脉用脂肪乳的粒径均有严格规定。
2005年中国药典规定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乳滴的粒度9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美国32版药典规定乳滴粒径>5μm的比例(the volume-weighted percentage of fat greater than 5μm,PFAT5)不得超过0.05%。
现在市售的脂肪乳产品一般选用卵磷脂作为乳化剂。
卵磷脂分子紧密地排布在油滴与水相的界面上,阻止了油滴的直接接触。
并且由于磷脂分子的电离和吸附作用,使油水界面上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由于静电吸引,这个负电荷层外又吸引着一层正离子,油水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双电层。
从油相表面到水相存在着电位差ζ,这个电位差使油滴之间相互排斥,电位差越大,排斥力越大,油滴越稳定。
所以脂肪乳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产品,储存期一般在2年左右。
可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由于“破乳”不仅使患者不能很好的利用脂肪酸,还可能损害其健康,所以近来美国药典对经过药师混合后营养液中油滴的直径将作出限定1,PFAT5范围可能在0.05~0.4%之间。
美国药典还规定脂肪乳油滴的粒径一般不能为肉眼所观测,而需要运用激光散射法、光子相关性光谱法、光衰减法等特殊方法来检测。
肉眼可见的脂肪乳失稳定的现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液上表面形成半透明的乳化层。
乳化层内聚集着油滴,但油滴由于表面的卵磷脂层还未发生融合,摇匀以后还能够使用。
但乳化层的油滴密度大,容易发生碰撞融合,油滴的粒径将不断增大直到析出黄色的油滴,进而发生油水分层,这时的变化即是不可逆的。
影响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pH值实验证明,随着pH值的降低,ζ电位将逐渐减小,乳剂将趋于不稳定。
一般市售的葡萄糖输液都属于酸性溶液,药典规定葡萄糖溶液的pH值规定在3.2到5.5,但厂家不同、批号不同,葡萄糖输液的pH值存在差异,所以肠外营养液中葡萄糖输液的来源、浓度以及体积将对脂肪乳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另外,氨基酸溶液及其他电解质溶液的pH值也会对营养液的pH值造成影响。
另外,加入液体总量应不小于1500ml,混和液中的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1.1.2 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溶液对脂肪乳剂的影响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氨基酸分子是两性分子,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对脂肪乳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由于各厂家氨基酸输液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同,其缓冲能力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氨基酸溶液对营养液的作用。
1.1.3 电解质阳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将影响脂肪乳的稳定性,尤其是多价的金属离子。
一般价数越高,对脂肪乳的“破乳”作用越大。
所以3价的阳离子如Fe3+比2价的阳离子如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作用要强。
虽然1价的金属离子作用较弱,但如果达到一定高的浓度,也会产生“破乳”的作用。
但一般成年人每天所需要摄入的1价离子和2价离子的量还达不到“破乳”的浓度范围。
1.1.4 脂肪乳脂肪酸的种类现在市售脂肪乳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一种是中长链脂肪酸脂肪乳(LCT/MCT)。
有实验发现,用同样的营养液处方,但分别选用同样体积同样浓度的LCT和LCT/MCT配成营养液,LCT/MCT配成的营养液稳定性要强于前者配制出的营养液。
可能是因为,LCT/MCT脂肪乳产品的脂肪微粒的半径原本较小的缘故。
1.1.5 影响脂肪乳脂质过氧化的因素脂肪乳的脂质过氧化也是脂肪乳不稳定的一个方面。
脂质过氧化会加剧受到创伤等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组织破坏、炎症反应及免疫系统破坏的发生,进而影响肺、肝脏、心脏和肾脏功能。
某些脂肪乳内本身添加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或者营养液中含有抗氧化剂组分,可预防脂肪乳剂的脂质过氧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