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doc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程基本理念有所改变。

与十年丽颁布的《课标》相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所变化。

现在的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木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这样一比较新《课标》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所改变。

原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新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木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标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总目标在表述上更加明确、全面、清晰、更有利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评价。

二、教材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单元总复习。

分别安排在三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共六个单元。

要求: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2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II 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认识整时钟。

图形与几何中有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共2个单元。

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止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会用上、h\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数学乐园和总复习共2个单元。

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口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讲稿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讲稿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讲稿一、内容变动1. 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 )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 “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 )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1 )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

(2 )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

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 (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Z74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Z74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 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 著特征。 3.渗透分类思想,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 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 力。
采取的措施:1.采取生动的插 图,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的过程生 动地反应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 算方法。2.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 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 数,把看不见的第一步结果变成 看得见的数。学生在计算时不要 求这样书写。
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10以 内的数,既要熟练地从1数到10 又要熟练地从10数到1,还可以 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 等多种形式数10以内的数。加 大数之间的联系,培养数感。
一图三式,更突出了加减法之间 的联系。
连加和连减是本单元的难点 内容,因为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是 看不见的,所以容易算错。
②左右 左右相对于上下、前后来
说稍有难度,关键是建立起 “左、右”的标准。
让学生认清自身的左右手, 是重点。明白与左手同侧的是 左面,与右手同侧的是右面。
2.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由于学生的判断受直觉思维
的支配,所以需要借助一定的情 境和活动来进行,通过活动来积 累活动经验。帮助学生体验空间 方位。注意,在活动的同时还要 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会用规范 的语言表达。
一年级教学的总体建议
1.创设生活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活动(动手、动脑),
积累活动经验。 3.做好从具体走向抽象,凸显数学本质。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教材教法培训(5单元)

一年级教材教法培训(5单元)

6和7都是基数。 第6和第7都是序数。
课件PPT
探索新知
6
像哨子吹一吹 7 像镰刀割青草
课件PPT
情景导入3
涂一涂,填一填。
分数时要按 照一定的顺序。
4 2
2 4
3 3
1 5
课件PPT
探索新知
7个 分成两 堆,有几种分法?
两个数交换位置就得到了另一种分法。
课件PPT
典题精讲
1. 按规律填数。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课件PPT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 哪些知识? 7比6多1,6 比 7少 1 。
1.数量是6的物体用数字“6”表示,数量是7的物体用数字 “7”表示。 2.按顺序数数时,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 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3.“第6”“第7”是它们的序数含义,无论第几都只有1个。 4.从数的组成上来说,6可以由1和5、2和4、3和3组成;7可以 由1和6、2和5、3和4组成。
6、7
8 、9
数的认识
10
基 数
加减法
解决问题
数 的 顺 序
比 较 大 小
序 数
写 数 字
数 的 组 成
课件PPT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会 读、写,并掌握6、7的组成。 2.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
3.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PPT
探索新知
1
8
4 3
2 1 4
2
8
3 7
6
5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里,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洗礼,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之旅。

在深入研读了新教材、聆听了专家讲解并与同行交流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启迪,对于即将开启的新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目标和更加坚定的信念。

一、明确目标: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在培训之初,我便清晰地设定了自己的目标——通过新教材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强调“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这与我长期以来的教育追求不谋而合。

我深知,只有当学习成为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而非沉重的负担时,他们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二、看法与思考:新教材,新挑战,新机遇新教材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新”。

它不仅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在呈现方式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如多媒体资源、互动式学习等。

这对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机遇则在于,我可以借助这些新资源,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三、具体例子与实践策略为了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计划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1. 情境创设,引入新知:利用新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生活情境,如购物、游戏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

例如,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商店的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买卖物品来练习加减运算。

2. 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我将鼓励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方式,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各种形状的纸片,通过折叠、拼接等操作,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培训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培训

准 备 课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珍视“第一次”,不要急于给学生数数的任务, 重在学习的乐趣。
2. 数数时,注意引导学生“图中每种数量不止一种”。
3.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4.注重思品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要热爱校园, 热爱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
第二单元:比一比
7+( )=10
9+(
)=10
相加算减
之四: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容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步是减法算式
错例:4 - 2- 2 = 原因:图中将动态的连减过程静态呈现
第三部分:11~20各数的认识
例1 例2 数数 读数 例4 写数
例5、例6
计算
例3
数的顺序
第三部分:11~20各数的认识
突出“10个一是 十”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 (1)加深数概念的理解。 (2)为“一图四式”建立表 象。 (3)计算的基础
2.建议:10以内数的组成应分层教学。
第二部分:计 算
1. 加减法含义的启蒙教学:
加法:将两部分或几部分合起来,求合起来的整体是多少。
减法: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
新旧教材对比:
旧教材: 比多少
新教材: 比多少 比长短 比高矮
一只兔子搬一块砖,最 后砖和兔子都没有剩余。
一只猪扛一根木头,最 后木头有剩余。
同样多
一一对应
木头比猪多,猪比木头少.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比的方法:一一对应
虽然排的一样长,但站得疏密不同。进一步 培养孩子的观察,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师,我非常重视教材培训的重要性。

最近,我参加了中国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觉得这次课程的最大收获是新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

中国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新的教材设计也非常有趣和亲民,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教材配合了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和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其次,我感到这次课程非常有用的原因是它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挑战。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数学教育的教师,我们的义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我们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同时,数学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对数学的不喜欢、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不当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喜欢、掌握和应用的学科。

最后,我想说,这次课程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体验。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教育的本质,知道如何更好地教授学生数学,并让我更加自信和愉悦地面对自己的教育工作。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应用课程内容,以期在学生中培养出更多的数学天才和精英。

总之,中国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让我受益良多。

通过课程,我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重新认识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挑战,并且更加自信和愉悦地面对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程基本理念有所改变。

与十年前颁布的《课标》相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所变化。

现在的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这样一比较新《课标》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所改变。

原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新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标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总目标在表述上更加明确、全面、清晰、更有利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评价。

二、教材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单元总复习。

分别安排在三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共六个单元。

要求: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2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认识整时钟。

图形与几何中有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共2个单元。

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数学乐园和总复习共2个单元。

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年级教材培训计划安排

一年级教材培训计划安排

一年级教材培训计划安排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一年级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了一年级教材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一年级教师将学会更好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1.了解一年级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要求,熟悉《一年级语文》、《一年级数学》、《一年级英语》等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了解一年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培养一年级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鼓励一年级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推动一年级教材的改革与完善。

三、培训内容1.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3.一年级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5.创新教学意识的培养;6.教师参与教材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要性。

四、培训安排培训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个小时,共计8周培训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培训方式: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培训内容及安排:第一周: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理论学习: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教师围绕《一年级语文》教材编写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第二周: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理论学习:介绍《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教师围绕《一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第三周:一年级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理论学习:介绍《一年级英语》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教师围绕《一年级英语》教材编写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第四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理论学习:介绍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教师在课堂上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五周:创新教学意识的培养理论学习:介绍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实践操作: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第六周:教师参与教材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理论学习:介绍教师参与教材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教师围绕自己所教学科目进行教材研究和开发第七周:课堂观摩和教学反思教师进行课堂观摩,相互学习,然后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第八周:期末考核进行期末考核,检查教师对于教材培训的掌握情况培训结束后,对于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表扬奖励,同时对于仍有不足需改进的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发言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和老师们一块对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和大家讨论和交流准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全册教科书介绍,第二部分就是对1/2/3单元的教科书进行说明和一些建议。

(后面的几个单元待会由张老师跟大家交流。

)在此,主要是抛砖引玉,以达到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是对全册教科书作一个介绍,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第一是全册教材的内容框架,第二是全册教材的目标,第三要和老师们交流的是全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最后呢对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进行梳理。

下面就这四个问题进行交流。

看一下,本册教科书是按新课标要求进行编排的。

本册教科书除了“统计与概率”外,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3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穿插安排、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标准》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同时,除了这3个学习领域以外,教科书还设置了你知道吗这个栏目,这个栏目是以连环画的形式把相关数学文化呈现出来,有一定的趣味性,孩子们在连环画这么一个形式下了解一些数学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整个教科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数与代数分这几个单元,其中第一个单元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二个单元也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也就是说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来进行,那么第一单元主要介绍的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个单元主要是6---10的认识及加减法,目的是学生刚开始进行学习时,步子稍微迈小一点;另外第四单元安排了11---20各数的认识,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六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共是5个单元。

可以看出数与代数在一年级上册占的比例是比较重的。

另外安排一个单元分一分,认识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

另外在这册书里还安排了两个综合与实践,一个是第二单元以后安排了身边的数,另一个在总复习之前安排了环保小卫士,这是全册书学习内容的安排。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XX年9月13日,数学教研组组织我们在三小进行了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及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面就这次教材培训,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1、新教材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材也着重强调了数学要注重情境的设置,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它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为人类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服务的,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交流信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我们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未来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不能象旧大纲、旧教材那样只注重知识传授,脱离实际生活,忽略实践操作。

致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空有屠龙之技,在生活实践中却无用武之地。

就比如改进小丑放气球,来加强减法的学习!2、新教材中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面向每一个人。

我认为这是还数学以本来面目,它让数学这个大众的"伙伴"又回到了大众中,它真的回家了。

数学本应是大众的数学平民的数学,而不是少数数学家的数学,过去的大纲和教材强调学究数学,内容繁、难、偏、旧、教学就是机械训练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创造性,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使数学曲高和寡象个冰美人,可望不可及。

3、新教材要求教师大胆地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我们要真正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发展需要,坚定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学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学习方法,过去老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把教材当成了教育的全部,虔诚的把教材内容搬上黑板,使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使数学成为阳春白雪,而学习者变成为下里巴人,造成我国数学奥赛冠军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的局面。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心得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心得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东乡镇中心校分校林汉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下面是我对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创设求异情境,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教材中多次出现求异类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仔细观察,由同一副情景去寻求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现独特的见解。

如,一年级上册第40页的第3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逻辑思维,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二、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新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

所以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轮训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轮训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轮训第一单元“数一数”。

主要内容有:数数、认数。

教学目标是: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不要急于提数数要求,先让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先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

再数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

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同时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这部分内容虽简单,但很重要,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

还需要注意:(1)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的能力:是否会口头数数、是否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2)虽出现了1~10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

所以,了解数数和认数的情况,不必要求过高。

学生没掌握数数的方法、没有全部认识1~10各数,都不要紧,将进一步学习。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主要内容有: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本单元比较简单,内容又少。

在利用教材素材或自己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激趣,引发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

教学主题图:“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教师可以绘声绘色讲故事,引入故事情境,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活动。

多媒体动态展开故事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程基本理念有所改变。

与十年前颁布的《课标》相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所变化。

现在的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这样一比较新《课标》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所改变。

原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新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标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总目标在表述上更加明确、全面、清晰、更有利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评价。

二、教材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单元总复习。

分别安排在三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共六个单元。

要求: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2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认识整时钟。

图形与几何中有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共2个单元。

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数学乐园和总复习共2个单元。

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2、教材特点。

(一)素材丰富。

更具感性。

(1)海量情景图。

如:我们的校园,小猪小兔盖房子、农家乐、野生动物园、拔河比赛……这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里面包含的奇妙知识,更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紧贴于生活。

一年级学生所感知的生活较窄,只有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实物中选取学习素材,才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如:第12页第4题。

说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这些物品在卧室里的摆放,学生是熟悉的。

用数学语言上、下、左、右、前、后完整的叙述这些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位置概念。

(3)丰富的活动。

新教材不仅延续了原教材中的活动,如:涂色、连线、画图、摆学具等。

新教材活动更丰富。

如:第11页第3题。

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

看图讲故事。

说说,谁在谁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再如:第12页第5题。

从附页上剪下小动物图,按要求贴一贴。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做”,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合理调整,更具理性。

1、内容调整(1)新教材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旧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数一数”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比多少”合并而成的。

而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比高矮”“比长短”属于测量内容被删去了。

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因为一年级一开始有些知识需要用到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教学,如果不系统的学,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所以这一改变更合理。

而原来“位置”中的左右的相对性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3)“用数学”的例题增加了,如:79页例6,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再如:98页例6,我们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这两题在原教材的练习中出现过,而非例题。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理解变通能力有限,所以练习时无从下手,稍有经验的老师都是自己作为补充例题讲解。

所以新教材的这一变动更具理性。

(4)练习增加了,如: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原教材是学习了1~5的认识和比大小,第几,分与合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加减法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

0的认识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共3个练习。

而新教材每学完两个内容之后就安排了一个练习,而且增加了单元整理与复习。

共5个练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和理解知识(5)新教材中10以内的减法表增加了减数是0的,还增加了差是0的,下面的提问也多了一问。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一是归纳整理得更完整。

二是关于“0”的计算,学生最容易出错。

表里增加这部分内容。

可以强化学生对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掌握。

2、难度调整。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由于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由于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本册只认识“整时”。

(三)突显方法,更显灵性。

(1)对比教学。

如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原教材采用的是分开教学。

而新教材是对比编排教学。

同时习题的编排也加强了对比练习。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感悟数,如“3”既可以表示3个,也可以表示第3了。

(2)三段式教学。

教为学,学为用。

解决问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新教材用三段式教学突出了学法指导。

如:P98例6,让学生了解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并解决(教材一般用“怎样解答?”提示)——对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这样,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又如:36页的活动,老师根据“知道了什么?”怎样搭呢?“谁搭得更高?“这三个步骤去组织教学。

活动不仅是有序的。

也是带有探索和思考的。

还应该是有效的。

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3)“做”中学如:第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都是一一对应摆实物,感受多和少。

第21页做一做第1、2题也是通过摆学具涂圆圈感受数的分与合。

又如:第35~36页认识图形,完全是通过组织活动、玩耍、拼图、搭建来感知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的特征。

还有第9页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第11页把附页中的兔子和乌龟贴在图片中,再看图讲故事。

第12页从附页中剪下小动物图,按要求贴一贴。

都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四)关注情感,更显个性教材为了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在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并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我们来看加减法表,原教材都是以完整的形态出示,但新教材先出示的表是完整的。

再出示的表是一部分,要学生自己把表填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同时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又如:19页第5题,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1、2、3、4、5,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使他们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有个性。

三、教学建议下面,我将分单元说一说具体的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准备课准备课,到底要准备什么?我想,应该从学生和老师两个不同的角度做好准备。

站在学生的角度,要对数学这门学科建立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可以通过“编者的话”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数学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学习数学?怎样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好处?我们不必把“编者的话”按部就班的读给学生听,而是巧妙的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学生来说,还要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让他们体会到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一年级的小学生的角色变化,所以各种行规要求也就不同了。

站在老师的角度,要准备什么呢?首先要对每一课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有清楚的认知,然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去渗透和培养。

1、数一数。

(1)教材安排了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我们要教给孩子们数数的基本方法——点数,也就是手口一致的数。

在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有序的观察。

(2)教材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需要把握的是: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3)把握好教学要求,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

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

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2、“比多少”。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第二单元位置1、上下、前后。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2、左右。

(1)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认识:认识左右手---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身为中心。

(2)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

(3)将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车辆、行人靠右行、少先队员敬礼用右手等。

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两段在编排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是:数的认识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写法,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进行。

不同点是:计算的编排方式不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与计算分开编排,先集中认识1~5各数,再教学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和计算穿插编排。

计算穿插在认数(6、7;8、9;10)的各段中,每段在认数之后都有相应的加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