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宋元—重要发展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⒉黄庭坚论画
⑴参禅而知画理 “余初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巧、拙、工、俗,造
微入妙。然此岂可为单见寡闻者道哉!”——《峪集·题赵公祐画》 按:这则题辞说明黄能鉴别绘画的巧拙工俗,体味到其中的细微精妙之处,是得力于参禅中所知的
“无功之功”、学道中所知的“至道不烦”。所谓“无功之功”,即南宗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顿悟”;所谓“至道不烦”,即庄学以虚静之心去观照万物、撇开一切外在表象而直接洞透万物本质 的方法。这两者在脱略具体表象、直达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上有某种相似之处,黄受此启发,观画时不为 具体琐碎的表象所干扰和束缚,而是依靠内心的体悟直接深入作品的内在实质去把握它的精神,从而识别 作品的精妙与否。这是中国艺术批评中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倪云林是从形似入手而追求“神似”。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决 不是依样葫芦,细磨细擦的画法可以解决,而是必须运用简洁、精练的技法,“逸笔草 草”正是这种表现技法的同义语。关于“逸气”,可以说表现作者的“情高”,也可以 说是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倪瓒是反对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才这么说的。
按:所谓古意,指的是不追求用笔着色方面的工致细巧,却能体现出一定的意趣情韵。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强调古意,乃是文人画家重视主观意趣、轻视画工之画的表现。赵 孟頫提倡古意正是和元代文人画鄙薄南宋院体画的时代风气有关。一般来说,元代文人画 以潇洒虚远的意境情韵取胜,赵的崇尚古意,正透露出元人审美风尚开始出现转变的信息。
⑵论人品与气韵的关系——人品高,气韵就高;
“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 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论气韵非 师》)
按:郭是人品与画品统一论者,他将人品与画品等量齐观。人品高,气韵就高,人品低,气韵就低。 郭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人品修养的重要性。当然,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已经注意到了创作主体修养与作品 高下的关系,不过张立论主要是从画家的社会地位着眼的,而在郭这里,所强调的不只是身份和地位的 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品学识。所谓“依仁游艺”,是按儒家做人的道德标准学习、认识、欣赏艺术; “探赜钩深”是以深厚的学识探本求源,达到自身的完善,即高层次的人品。画家有了这样高层次的人 品,“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的绘画境界就可以取得。
第四讲 宋元——中国画论重要的发展时期
一、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赵孟頫、钱选、倪云林等人的文人画论:
⒈苏轼论画 ⑴写物之功在于传神: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 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 边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4.钱选的“士气”说:
“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 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 怀。’”——明·董其昌《容台集》
所谓“士气”:结论⑴作画以书法用笔;⑵画家要有清高的品格。
5.倪云林的“逸笔”与“逸气”说:
《答张仲藻书》:“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题画墨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 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
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⑶妙想: ①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 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 落,少纵则逝矣。”——《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②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与众中阴察之
③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⑷天工与清新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天工”—自然造物。绘画要求象自然造物一样各wenku.baidu.com神志,独具个性,妙造 自然。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槁木形,人禽两 自在。”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
⒉认为画人物必须分清贵贱气貌:
《论制作楷模》:“释门则有善功方便之颜;道象……又在其间矣。”P32 按:所谓人的贵贱气貌,是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所决定的人的思想仪表特征。顾恺之 《论画》:人物画须分“尊卑贵贱之形”。郭分门别类地指出各种人物的精神气貌,比顾 发展了。但是有两个问题:其一,以封建正统观念看人物,如“外夷应得慕华钦顺之情。” 其二,强调各类人物的共性时,把典型化导致类型化了。如画帝王都要“崇上圣天日之 表”,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若按此理论,就会变成千篇一律了。
按:逸气,即文人的思想感情。到了元代,则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所谓抒发 逸气,从此便成为了文人抒发思想感情的代名词。表现在倪画中的逸笔既有元画的秀润 学董巨“平淡天真”一路,又有其个性渗透在其中,表现为善用侧锋,意在着力不着力 之间。画面极其简雅,似嫩实苍,明清人不易学。
从倪瓒的理论本身来讲,问题是存在的,一、把形似和抒写胸中逸气对立起来;二、 绘画目的仅仅在于自娱;三、把形似抛弃,是芦是竹都不管。这些不正确的地方对后世 某些文人画家留下不良影响。但是倪云林的画并不象他的理论那样——不求形似,因此 深受后世推崇。
《论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按:宋代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五代花鸟画的艺术成就,来自西蜀的黄筌和来自南唐的 徐熙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黄氏父子和徐熙的花鸟画在风格技法上 有很大的不同,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郭指出,两家的不同表面上是因为他们各 自取材不同,实际上这和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有关。由于身份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也就 不同,因此取材有别,艺术情趣也迥异,从而造成绘画风格的差异,但两人在画艺上各有 千秋。
按:这些都是用笔的失误之处,在谈这些失误之前,郭从正面立论,强调用笔应该意在笔先,意先 于笔而行,笔虽意而动。并要求应达到庄子所说的“自然”的精神状态,去掉胸中挂碍,进入一种忘我 的境界。不然就会出现三病的失误。他从得失两个方面谈绘画用笔,特别是“用笔三病”的总结不仅丰 富了用笔理论,而且也启示了后人以“病”作为批评范畴评论绘画。宋代以后,以“病”论画逐渐增多。
⒈对谢赫“六法”的解释: ⑴提出“气韵非师”说;
“谢赫云,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 位置;六曰传移摹写。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一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 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论气 韵非师》)
按:在谢赫那里,气韵同“六法”中的其他五法一样同是属于技法性的批评尺度,谢 赫评画也是根据“六法”论艺的。绘画之难,难在“六法尽善”,一般画家只能“各善一 节”,这一节可以是“气韵”,也可以是“骨法”等。并不存在“气韵”不可学的问题。 而到了郭这里,则将“气韵”与其他五法划分开。就是说,“气韵”已经脱离了技法性的 层次,移动到创作主体的“生知”方面。这样一来,“气韵”就不能直接师承了,只能 “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靠自己去体会。
⑶“胸中有数万卷书,便当不愧文与可矣”
⑷“画山水以入空虚无人之境”
3.赵孟頫的绘画观
⑴作画贵有古意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为能手,
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 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清河书画舫》卷十下
⒊强调画家的艺术风格:
《论三家山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 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 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
按: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北宋时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这个时期的李成、关仝、 范宽形成了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影响很大。郭在本文中指出了这三位画家各自的 风格特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就连前代的王维、李思训、荆浩等名家也无法与这三 人的艺术成就相提并论,而后辈画家更是难以企及,其评价是比较客观中肯的,也较全面 地反映了北宋初北方山水画的发展水平。
⑵将书画用笔同法扩展到花卉中去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 《题秀石疏林图》
按:此诗意在说明书画相通的道理。中国书法与绘画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书法 与绘画所用的笔、墨、纸、砚完全相同,用笔的方法也大致相同,书法依靠抽象的线条表 现美,而线条也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因此中国绘画也重视线条的表现力,书 法的用笔方法可以直接运用于绘画,书法追求的线条连贯、气脉相通的效果同样也为绘画 者所追求。所以,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这一点早已被唐以来的画论家特 别是文人画论家所意识到了。赵孟頫则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加以论证,可见,元代画家已 经在实践中使书画用笔同法的理论更趋细致具体了。赵孟頫的这一观点虽不是首创,却是 元代文人画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前人有关理论在竹石花卉画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结 果。
病其全”,如果“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说明“常理”贯穿于整个绘画 创作中,也意味着“常理”是一种规律,违反规律就是失去“常理”。苏轼认 为要求得“神似”,就非有“常理”的依据不可。他的这种见解,不但符合以 形写神的说法,而且把形神关系统一在“常理”中。对于写意文人画来说,他 的这种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他承认画“常形”与求神要有“常理” 做依据时,他又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把它对立起来。(画竹不画节)这种创 作态度,只是强调个性的发挥,显然无视“常形”的必要性。
⑶论用笔得失;
①论意与笔的关系: “神闲意定,思不竭而笔不困也。”(与张彦远提出的“意存笔先”观点作比较,是张的发展。)
②提出用笔的三病——板、刻、结,指出只有克服此三病才能“笔不困”而“意定”。 “又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板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
状平褊,不能圆混也。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 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也。” 所谓“板”就是说用笔腕力弱,笔力痴钝,所状的物象缺少体感; 所谓“刻”就是说用笔犹豫不决,心手不能相合,笔下生出圭角; 所谓“结”就是说收放不能自由,好象被某种物体障碍,笔力不能畅达。
⑵凡书画当观韵 “凡书画当观韵。往时李伯时为余作李广夺胡儿马,夹儿南驰,取胡儿弓,引满以拟追骑,观箭锋
所直,发之人马皆应弦也。伯时笑曰:‘使俗子为之,当作中箭追骑矣。’余因此深悟画格,此与文章同 一关纽,但难得人入神会耳。”——《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七·题摹燕郭尚父图》
按: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在时间上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它一般只能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瞬间, 无法在同一画面上将事件的发展过程逐一展开。为克服这种局限性,优秀的画家往往善于选择事件最富有 概括性和表现力的瞬间加以描绘,从而引人入胜。所谓“韵”,即指画面上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场景能引发 观者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所画对象更具有生动的情韵,类似于文学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无人态”—即天工自然之态,只有画出这种无人态,才能充分地描绘野雁 的自然神态,传出作者超然自得的神情意趣。
“清新”—是我国古代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要求,所谓清,即画格很高,气 韵清美,脱落俗套;所谓新,指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和作品意境的创造上要有创 新。
⑸常形、常理 苏轼在《净因院画记》中提到凡作画,只是“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
㈡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在画论上的贡献: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是继《历代名画记》之后的一部画史著作,是史论结合的,又 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论画名著之一。全书共分六卷,分为《叙论》、《纪艺》、《故事拾 遗》、《近事》四个部分。记载由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历230多年间 的画家、画迹以及作者对于绘画的理论和评价。第一卷《叙论》共十六篇:前四篇为叙述 的体裁,记载有关图画的著作、收藏、作用和题材的含义;后十二篇为评论的体裁,畅论 绘画的创作源泉、学养、气韵、用笔、流派、风格和古今优劣等问题。它与《历代名画记》 前三卷的体裁约略相似,而所论颇多独到见解,可以弥补张彦远之所未备,阐述了我国绘 画的优良传统,风格特点和山水花鸟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