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病病案及题目(1)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温病学》讲义 PPT

《温病学》讲义 PPT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2、每有与烂喉痧病人密切接触史。 3、临床特征是: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
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舌红绛起刺如杨梅。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毒侵肺卫: P214 2、毒壅气分: P21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3、毒燔气营(血): P216 4、余毒伤阴: P217
1、形态和分布:P64 2、成因: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卫表。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为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
的重要依据。
(2
四、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P65 (二)口渴 P66 (三)汗出异常 P67 (七)神志异常P70 (八)痉 P70 (九)厥脱 P71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温疫类温病PPT课件

温疫类温病PPT课件
❖ 【治法】亡阴须益气养阴,生津救逆; 亡阳则益气 固脱,回阳救逆
❖ 【方药】亡阴用生脉散、大定风珠。亡阳用通脉四 逆汤,或参附汤。
九、正气欲脱 2
❖ 【方药】亡阴用生脉散、大定风珠。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大定风珠: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
味子、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1)生脉散有敛阴固脱之效,侧重上焦。 (2)大定风珠适宜真阴耗竭,时时欲脱之证,主治下焦。 (3)如疲软无力明显,酌加西洋参、白芍益气护阴。 (4)声嘶加诃子固肾开音。 (5)呕吐甚者,增入竹沥、竹茹、半夏。 (6)腹泻明显,加入五味子、乌梅。呼吸急促入五味子、
❖ 【辨证要点】身热,烦躁,黄疸,舌绛,甚则昏谵, 抽搐。
❖ 【治法】解毒逐邪,凉血护阴,清心开窍
❖ 【方药】甘露消毒丹,适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 白豆蔻
神犀丹:犀牛角、生地、玄参、天花粉;银花、连翘、黄芩、粪清、板蓝根;豆豉、 石菖蒲、紫草。
– 温病≠温疫 ——区别在于传染与否
• 陆九之:温为温病,热为热病,……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 • 周扬俊: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温病 与 温疫
• (2)实质:
– 温病:感受温邪的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总称。大多具有传染 性和流行性。
– 温疫:是由疠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是温 病中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疾病, 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性较一般温病更 甚。
辨治原则
治疗原则: 迅速祛除疠气, 恢复病变脏腑功能。
温疫 类温

主 要 证 治
湿热疫疠 之邪
邪遏膜原
暑燥淫热 疠气
卫气同病

《温病学》实训课件 -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温病学》实训课件 -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讨论: 讨论: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 治则: 治则: 方药: 方药:
案5: :
梁某 男 28岁。 岁 夏月病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 夏月病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解 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 毒、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某医院诊 断乙脑重型。中医会诊时,体温高40.3℃, 断乙脑重型。中医会诊时,体温高 ℃ 脉象沉数有力,腹满微硬,哕声连续, 脉象沉数有力,腹满微硬,哕声连续,目 赤不闭,无汗,手足妄动,烦扰不宁, 赤不闭,无汗,手足妄动,烦扰不宁,有 欲狂之势,神昏谵语,四肢微厥, 欲狂之势,神昏谵语,四肢微厥,昨起下 利纯青黑水,舌苔秽腻,色不老黄。 利纯青黑水,舌苔秽腻,色不老黄。
讨论: 讨论: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 治则: 治则: 方药: 方药:
案3: :
胡某, 岁 日初诊。 胡某,5岁,1988年2月5日初诊。 年 月 日初诊 3天前感冒发烧,体温 ℃,咳嗽喘息,曾 天前感冒发烧, 天前感冒发烧 体温39℃ 咳嗽喘息, 自服中西药无效。昨晚病情加重,体温40.5℃, 自服中西药无效。昨晚病情加重,体温 ℃ 时有神昏谵语、胸痛,到某院急诊。 时有神昏谵语、胸痛,到某院急诊。查:血白细 胞19.8×109/L,中性 × ,中性0.94,双肺闻及明显湿罗音 , 和管状呼吸音,语音传导增强。胸部透视: 和管状呼吸音,语音传导增强。胸部透视:肺纹 理增粗,右肺野密度稍有增高,右肋膈角钝, 理增粗,右肺野密度稍有增高,右肋膈角钝,膈 运动减低。中医诊见:急性面容,神志恍惚, 运动减低。中医诊见:急性面容,神志恍惚,躁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咳嗽气急,胸痛, 动,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咳嗽气急,胸痛,尿 黄便干,舌红,苔黄欠润,脉洪数。 黄便干,舌红,苔黄欠润,脉洪数。

《温病学病例分析》课件

《温病学病例分析》课件
温病病机
02 温病症状分析
发热症状
总结词
温病发热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温病发热是由于感染温病病毒或细菌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出现的高热症状。其特点 是体温升高明显,常常超过38.5℃,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患者可 能出现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是否为温病。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接触过温 病患者或是否在温病高
发地区居住或旅行。
体征观察
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 等体征,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 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
断。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感冒
温病与感冒在初期症状相似, 但感冒通常病程较短,而温病
病程较长,且病情较重。
伤寒
伤寒与温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 似之处,但伤寒病程较长,且
总结词
温病呕吐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能伴随腹痛、腹泻等症状。
详细描述
温病呕吐是由于感染温病病毒或细菌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出现的症状。其特点 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能感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腹泻症状
总结词
温病腹泻症状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水样便 ,可能伴随腹痛、乏力等症状。
推拿
通过手法推拿肌肉、关节等部位,达 到舒缓肌肉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 目的。
按摩
刮痧
用器具刮拭皮肤表面,出痧后可促进 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
通过手法按摩全身或局部,缓解肌肉 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1)PPT课件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1)PPT课件

●涉及范围 较广,
临床表现多 样。
●(2)病机:正邪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3)主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冷饮,
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
9
(4)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气分湿热证:
◆病位:脾、膜原、胆腑、肠腑等 ◆湿重热轻:热为湿遏而见身热不扬; ◆热重湿轻:湿热交蒸而见身热汗出,热虽盛
①感邪性质;②感邪程度;③患者体质;④治疗当否
-
16
●温病传变的深浅轻重:
卫分证
病位浅,病情轻,疾病初期
气分证
病位深,病情重,疾病中期或极期
营(血)分证 病位最深,病情最重,疾病极盛
●温病不同发病类型的传变:
由表入里,渐次内传,卫 气 营 血
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表邪内陷,病情突变,卫 里热外达 由气外达
(2)病机:耗血动血,瘀热内阻。 (3)主证:身热夜甚,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
14
(4)辨证要点:身灼热夜甚,多部位急性出血, 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5)证候特点:证情危重凶险!
(6)转归: ①血分证病情凶险,积极治疗可望缓解。 ②若血分热毒极盛,正不敌邪,可因血脉瘀阻, 脏气衰竭或急性失血,气随血脱而死亡。
①气分邪热失于清泄,或湿热病邪化燥化火入营分
②肺卫之邪乘虚径陷营分 ③伏邪自营分化热而出 ④某些温邪直犯心营 (2)病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湿热化燥化火, 气营同病之证:营 分证+苔垢腻,或
脘痞、胸闷等
(3)主证: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 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温病学病例分析》课件

《温病学病例分析》课件

温病病因
01
外感因素
温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导致温病的发生。
02
内伤因素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导致人体正气 虚弱,易感温邪。
温病病机
温邪性质
温邪具有化热化燥、伤阴耗气的特点,易导致人 体气阴两虚。
温病传变
温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 变两种方式,其中卫气营血传变是温病最基本的 传变规律。
04
总结词:风热感冒
风温肺热病例
01
总结词:邪袭肺卫
02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温 邪气而出现发热、微恶风寒 、咳嗽等症状,舌质红,苔 薄黄,脉浮数。治疗宜辛凉 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
03
总结词:邪热壅肺
04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温 邪气而出现高热、咳嗽、气 喘等症状,舌质红绛,苔黄 燥,脉滑数。治疗宜清热解 毒,宣肺止咳,方用麻杏石
保健方法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 高脂肪食物。
适量运动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 合适的运动方式,坚持适 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 节情绪,减轻压力,避免 过度疲劳和紧张。
睡眠充足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 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 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温病学病例分析》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温病学概述 • 温病症状分析 • 温病诊断与鉴别 • 温病治疗方法 • 病例分析 • 预防与保健
01
温病学概述
温病定义
温病
指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并伴有热象偏重、易 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最新温病学-第四章--温病的辨证PPT课件

最新温病学-第四章--温病的辨证PPT课件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清代喻嘉言提出三焦治疗原则“上焦如雾, 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 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 以解毒。”
• 后来叶天士亦多次提到三焦论治温病的观 点“温邪触自口鼻,上焦先受。”“上焦 不解,漫延中下”“上焦药用辛凉,中焦 药用苦寒,下焦药用咸寒”
• 吴鞠通则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完善了三焦 辨证
• 5.湿蒙心包 (气分证)
• 证候:发热汗出不解,神志昏蒙,时清 时昧,舌苔垢腻,脉濡滑数。
• 病理:痰湿蒙窍,扰乱心神
• 辨证要点 :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邪在上焦(初期) • 病变部位:手太阴肺及手厥阴心包
邪犯肺卫---温邪犯肺,肺气失宣 • 手太阴肺 肺热壅盛---肺气闭阻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3·湿热阻肺 (卫气分证)
• 证候: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 咽痛,苔白腻,脉濡缓
• 病理:卫受湿遏,肺气失宣
•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 苔白腻 。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4 . 热陷心包 (营血分证 ) • 证候:神昏,肢厥,舌謇,舌绛等。 • 病理:热陷心包,闭窍扰神 • 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
• 肝:高热,颈强,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 视,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 膀胱:发热,少腹疼痛,尿频、急、痛、赤。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气分湿热: • 病位:脾、膜原、胆腑、肠腑等 • 湿重热轻:热为湿遏而见身热不扬; • 热重湿轻:湿热交蒸而见身热汗出,
热虽盛而不为汗衰。 • 辨证要点:发热,脘腹痞满,苔腻。

《温病学》总论PPT课件

《温病学》总论PPT课件

医学课件
30
叶桂,字天士,清代康熙五 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 十年(公元1745年),号香岩, 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 清代杰出医学家。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
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 通医术,尤以儿科闻名。叶 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 父死,拜其父门人朱某为师, 专学医术。叶天士聪慧过人, 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 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 有专长,就拜其为师,十年 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且能 融会贯通,故医术突飞猛进, 名声大震。
医学课件
15
小结
• 成绩
—温病的资料积累时期。医家对温病的因证脉治 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内容简单
• 不足
—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在概念上仍 隶属于伤寒,只是伤寒范围内的一个类型,未形 成自身独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比较朴素。
《素问》“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 战国-晋唐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萌芽阶段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作 为温病诊治的依据“衛之後, 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丰富了诊断学内容-辨舌、验 齿,辨斑疹、白陪
提出了温病治疗大法,“在衛 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 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 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留下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证 指南医案》
医学课件
33
薛雪,(1681-177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 生白,号一瓢,苏州南园 人,气宇洒落,风度俊雅, 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颇有 声望的大方家,秉性孤傲, 工八法,诗画俱佳,因母 多病,而究心岐黄之学, 博览群书遂精于医术。著 有《医经原旨》、《湿热 病篇》等,晚年尚著有 《扫叶庄医案》四卷,今 已刊入《珍本医书集成》
医学课件
35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PPT课件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PPT课件
•适应证: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见身 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 秘结,或神志如狂,舌暗紫,脉沉实。
•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
• 运用要点:避免温燥之品,选用丹皮、赤
芍、丹参、桃仁、水蛭等。
-
34
通下逐邪法运用注意点:
(1)里未成实或里无郁热积滞者不可用。
(2)再次用下者应慎重。
(3)体虚用攻下,当攻补兼施。
合清化药(连翘、黄连、栀子、黄芩) 、
理气药(厚朴、- 陈皮、枳实)。
32
(3)增液通下
• 作用:泻下肠腑热结,滋养阴液。 • 适应证: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见身
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 干燥等。 • 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 • 运用要点:本法为通下与养阴之合法。
-
33
(4)通瘀破结
•作用:以活血通瘀攻下剂破散下焦蓄 结之瘀热。
• .运用要点:主用大黄,吴又可:“三承
气功效俱在大黄- ,余皆治标之品也”。31
(2)导滞通便
•作用:导泄肠腑湿热积滞,泻下郁热 疏通肠道气机。
•适应证:湿热积滞交结肠胃。见身热, 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 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
• 代表方:枳实导滞汤。
• 运用要点: (1)“轻法频下”;(2)配
(4)根据兼夹之之邪的不同而灵活变化: 有攻下宣肺、攻下清泄小肠、攻下开窍、攻 下清泄阳明等法。
(5)津枯肠燥之便秘不能用苦寒攻下。
-
35
(六)清营凉血法
• 定义:通过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滋养阴 液、通络散血以清解营血分邪热的治法。
• 作用:清营——清营泄热、滋养营阴、 凉血——凉血清火解毒、散血养阴
通利水道
•主治:湿遏卫气、湿热蕴阻气分、 湿热蕴中、湿热阻下等湿热病证。

温病学PPT-温疫

温病学PPT-温疫
由口鼻而入; 夏季和热带多雨水地区多见; 初起:疠气遏伏膜原---寒热往来,苔白厚腻如积粉,脉数 等。
湿热疫
现代医学: 霍乱; 急性肝炎; 流感 ...等具湿热疫特征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湿热疫
吴又可《温疫论》:
“客邪贵乎早逐” 从口鼻而入,初起病机既非在表,亦非在里,而是在半表半里
之膜原。 初起:邪热浮越于经,不可用麻、桂强发其汗; 发汗则徒伤表气; 下之则徒伤胃气; 宜达原饮。
第11章 温疫类温病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温疫
温疫
鼠疫 天花 霍乱 结核病...
温疫
《说文解字》云: “疫,民皆疾也”。
疫疠病邪又称为疫气、疠气、厉 气、疫疠之气,因其致病暴戾, 故亦称为戾气。
温疫
疫气除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极 易引起流行之外,尚具有强大 的毒力,无分老幼,人人触之 即病,因此《黄帝内经》云: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 大小,病状相似”。
1.病因发病
病因:湿热疠气。 不同于六淫、时气、伏气。
夏季、热带多雨水地区多发 (正气不足者,病邪更易深入)
1.病因发病
(正气不足者,病邪更易深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虚处藏奸。
2.病机演变
病机--从口鼻而入,初起郁遏表里分界之膜原,
后期传变。
客邪早逐
清肺排毒汤
麻杏石甘汤 五苓散
小柴胡汤 射干麻黄汤
证候 辨治
3
1.卫分辨治
1)温热疫毒,阻遏卫气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 口渴唇焦,或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或 洪数。 [治法]透表清里 [方药]增损双解表
1.卫分辨治
2)湿热疫毒,阻遏卫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午后较热,肢倦乏力,胸闷脘痞,纳呆不饥,口干但 不欲饮,大便稍烂,小便清长,体温38.4℃,面色淡 黄,舌尖边略红、苔白腻稍厚,脉濡略数。
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有何异同?
上焦热入心包的病变属于营分范围,其与热入营分有何不同? 试述上焦手太阴肺的主要病理变化,证候。 温病下焦肝肾病变和邪在血分,其病机与证候有何不同? 何谓神志昏蒙?
吴某,女,36岁,工人,初诊时间:1990年10月20 日。 病史:因头痛发热六天来诊。缘患者于七天前因
吃冷面包后起病。初见吐泻腹痛,经当地医院诊治(用 药不详),症状缓解;当晚,洗澡后又出现恶寒头痛、 胸闷欲呕。再往当地医院诊治,先后服过土霉素、先 锋IV、感冒清以及其他对症处理药,效果不著而来我 院诊治。诊时症见头痛头重,身体酸重,恶寒无汗,
列出温病发热常见类型。 简述温病无汗的两种情况。 温病壮热的表现及病机怎样? 简述斑疹形态的临床意义。 斑与疹在形态上有何不同? 温病口渴不欲饮的病机有哪些?表现如何? 温病神昏谵语的病机有哪些?表现如何?
张某,女34岁,就诊时间:1999年6月16 日。 病史:患者一周前出差回家后,时感腹胀,
大便溏而不爽,6月13日开始发热,恶寒而少 汗,发热以午后为甚,头痛重胀,神疲,纳少,
时感胸闷,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感冒治之,药
后发热不退。由家人送我科住院治疗,就诊时 病人发热,T:39℃,恶风,表情呆滞,心烦 易怒,头痛胀重,胸闷,恶心不欲食,腹胀,
少痰,咽红咽痛,头痛,怕风,口干渴,二便 尚可,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余××,男, 55岁,干部、住院号:64599 入院时间:1991年3月11日
病史摘要:病者5天前打球后汗出较多,
未及时更换湿衣,阵风一吹,自觉一阵凉意。
当晚起恶寒、发热、咽喉干涩,第二天症状加
重,咳嗽、喷嚏,自服”感冒冲剂”未效。5
张xx,男性,48岁。 病史:患者于1996年2月 13日起病,开始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伴 呕吐两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诊其舌边尖红, 苔薄白,脉浮略数。2月18日发热增高,体温 达39.5℃,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 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2月21日发现神 识不清,间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38.5℃之 间,以下午及夜间增高,舌绛,苔少,脉弦细 数。
张xx,男性,48岁。 病史:患者于1996年2月 13日起病,开始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伴 呕吐两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诊其舌边尖红, 苔薄白,脉浮略数。2月18日发热增高,体温 达39.5℃,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 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2月21日发现神 识不清,间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38.5℃之 间,以下午及夜间增高,舌绛,苔少,脉弦细 数。
陈某,男,21岁,工人,于1992年8月23日来 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出外途中,购吃凉粉
一碗,回家后觉脘痞腹胀,怕冷,继则发热, 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曾自服银翘 片,退热片,保和丸等,但症状不解。来诊时 症见:发热,体温39.4℃,不恶寒,汗出多时 热稍降,但始终不解,午后尤重;口苦带干但 不多饮,脘痞腹胀,呕恶不饥,心烦眠差,大 便溏烂,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口渴不欲饮,便溏,尿短赤,舌淡红,苔黄白 腻,脉濡缓。
张某,42岁,1998年7月11日就诊。 病 史:患者昨晚因天气炎热露宿阳台,今 晨开始出现发热恶寒,自服感冒通后无 好转,即来医院,诊时见发热,体温 38.5℃,恶风,鼻塞,头痛无汗,身形 拘急,胸痞心烦,恶心,尿黄赤,舌苔 薄腻00年10月5 日。 病史:患者两天前国庆出游,食街边凉粉
后,当晚即感腹胀,阵发性腹痛,次日晨 (4/10)出现发热,恶寒,纳呆,脘痞,自服 “保济丸”2支后症状不见好转,至傍晚腹胀 加剧,大便3次,即去医院就医。测体温T39℃, 腹胀,不恶寒,恶心欲呕,自觉胸中闷热,大 便溏色黄而臭,粘而不爽,色黄如酱,四肢关 节疼痛重胀感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天来症状加重,虽恶寒消失,但发热加重。咳
嗽、咽痛、胸闷,咳甚则胸痛,痰黄而稠,口
干口渴,苔黄舌质红,脉数。X线胸片报告为 右下肺炎。
丁xx,女性,4岁,1992年3月21日入院。 主 诉:(其母代诉)发热,咳嗽3天,伴喘促一 天。 病史:患孩发热3天,初起微热,咳嗽鼻 塞,在当地就诊,诊为“上感”,曾服西药, 效果欠佳。第三天发热较甚,体温39℃,咳嗽 加剧,呼吸喘促,痰粘难以咯出,汗多,口渴 欲饮,不能安睡,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腹 泻3次,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 微干,脉滑数。
姓名:林某某 性别:女 年龄:44岁 首 诊日期:2001年2月23日 主诉:发热25 天 病史简介:患者因患白血病2年,近 25天高热不退,口渴心烦,曾用多种抗 感染治疗,近日每天体温37~38℃,胸 痛、时有心悸,纳呆,形消神倦,时见
筋惕肉润,甚则瘛疭,舌红绛少津,苔 少,脉细促。
李某,男,28岁,工人,于1992所4月23日就 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野外作业,淋雨后 当晚起病。初为恶寒少汗,身体微热,午后较 重,头身酸重,肢倦乏力,胸闷脘痞,不欲饮 食。在当地就诊,按“感冒”论治。投以中药 辛温之剂及西药“百服宁”口服治疗。药后汗 出,发热曾一度消失,但第二天又复如是,病 情日渐加重。来诊时症见:恶寒消失,发热不 退,朝轻暮重,神识模糊,似清似睐,时有谵 语,不思饮食,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 濡滑数。
温病病案及题目2014(1)
病者:李×,男,20岁,学生。初诊时间11月 3日。
病史摘要:患者两天前打球后,汗出湿衣,
冷风一吹,即觉一阵寒意当时未加注意。当晚
起咳嗽,喷嚏流涕。第二天早起头痛,周身不 适,微微恶风。即往卫生所测体温38℃,诊为 “感冒”,服“A.P.C"后热退,头稍减。但当 晚起各症加重,来诊时体温复升至39℃,干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