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合集下载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每组小朋友的学具袋里都有一些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

当我讲完什么是对称图形时,请小朋友拿出图形去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小朋友们一下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其中有一个组小朋友把图形对折起来,“发现”如果两边完全重合起来,这个图形便是对称图形。

还有一组小朋友把图形从中间剪开,然后去比一比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我紧接着问“你们对折起来的的折痕谁知道叫什么?”有的说叫“对折线”,有的说叫“中间线”,有的说叫“分开线”,我告诉他们这条折痕其实就是“对称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什么是对称略称,也学会了怎么去画对称轴。

然后,我又让学生用折、画、剪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从而也发现了对称图形很美。

尽管这节课我没强调什么是对称图形,但他们能在较充足的时间内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进行了实验和探索,经历了发现、概括、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观察、验证、思考、操作及与小伙伴合作,难道这不比多做几道题目更有价值吗?一是结束老师占领讲台的时代,让学生走上讲台过去的讲台似乎是老师在一统天下,今天的孩子们也可以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演讲或展示伙伴们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如果走上讲台,不是被抽查上讲台“演板”做习题,便是受批评作检讨。

事实上,学生是可以走上讲台表现自己的。

例如,我们在做启发式教学时,有的学生受到启发而产生了新的“灵感”,有一种迫切表达观点的强烈欲望,那么,我们就可以允许他们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进行演讲,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巧用学生名提高学生兴趣学生大多有一种“虚荣感”,更具有探索欲。

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

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

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会学习”的根本措施。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浅显的认识:(一)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学行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行动的归宿,它决定着教学行动。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动。

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重视创新的社会。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会学习”,目的达到会创新。

一个会学习、会创新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有潜力的民族。

从这个意义出发,新一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具体来说,备课时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上课时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方法。

(二)设计灵活的学习过程正确的教育观念体现在教学行动上是要设计灵活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水平,从怎样启发学生主动独立地获取知识和怎样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自学时空上设计学习过程。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对现代教育方法的探讨,作者呼吁家长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书中强调了学习主动权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强调记忆和应试,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动机和能力的发展。

而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则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使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掌握学习的节奏和方向。

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自主学习,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建立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给予孩子充足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尝试和实践。

此外,还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些方法和策略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家长在发挥教育作用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

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家长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

另外,家长还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建立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发展。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自主学习的局限性和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一定的自律和管理能力,对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在教育领域里创新提出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究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这一改革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锐意探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我想,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把主动权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主动权学法指导学习习惯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拥有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用所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内容,自己会学习,也就拥有了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比如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反映母亲对作者的“教之严”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来,方法为:找受感动的词句,说自己的体会,然后有感情的朗读来理解课文。

接下来,学生运用此方法自学描写母亲对作者“爱之慈”的部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泛泛的讲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再如,在讲授《故乡》一课时的学法指导可设计得更独特,在导人新课检查预习之后,直接让学生谈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得出本课学习方法为:给课文分段、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有感情朗读。

然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内容。

它的成功之处就是方法是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然能够增强在课堂在课堂中的主动权。

2.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动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解决语文教学中怎样“放”的问题。

“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其基本做法是:围绕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一至二个主要问题,教学是从这几个问题人手放手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字去 偏旁” “ 拆部件 ” “ 增 减笔 画 数 ” 等
等,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学生大胆
地 提 出 自己 的见解 , 表达 自己 的感受 ,
《小学语 文 教学大纲 》明确规定 :小
学语 文教学 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识 字 、 看
书 、作 文 的能力 。
1 .培养学生 的识 字能力。 我在低年
级 的识 字 教 学 中是 这 样 做 的 :在学 生 学
习 了基 本字 、 基 本 笔 画 、 笔顺 和 常用 的
偏旁部 首之 后 , 上 课 时我首先解 决生 字
问号 ” 一 。
般来说 ,大部分的伟大发现
都应 归功 于 “ 如何 ” 二 字 。 现代心 理 学
学 中我深深地 领悟 到 , 只有那 种能给学 生 疋 够 自主空 间 的教学 , 只有那 些 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新 的学 习 方 式 的教 学 ,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
三 、 在 小 学语 文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自学 语 文 的 能 力
诗歌

古诗




点培

学生

朗读
及 欣 赏诗 句的 能 力 … … 这 样 常抓 不 懈 ,
积 少成 多 , 学 生 就一 堂课一 堂课地 逐 渐
获得技能 。
古人



授人



仅供一
饭 之 需 ;授 人 以 渔 , 则终生 受益 无 穷 。 ”
3 培养学生说话、 写话能力。 我首先
把语文园地 中的看图说话 、写话 内容作为
重点 ,并落实到实处 ,再利用文本训 练学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呼吁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授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

而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因为枯燥和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失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学习项目中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分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导读:本文是关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希望能帮助到您!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魏崇容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中心校(614307)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这一点已不容置疑。

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只有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主的学习状态和方式。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1给足学生探索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的基本保证是给足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有人说每天清晨大街上出现最早的人群是两支队伍。

一是学生,二是民工。

学生从进校开始,几乎每一分钟都被老师安排得井然有序。

40分钟的课堂教学当然也被辛勤园丁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所占领。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地使用单位时间,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出,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的布置。

即使是安排讨论、操作、也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几乎每一分钟都被老师控制着。

在学校,孩子们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在家里,按照家长的旨意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课外补充练习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程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孩子们失去了思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知识的宽松环境,给足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去发现、去探索。

记得有一次送课下乡,上课的老师所授内容是三年级的“可能性”。

一开课,老师就用有趣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活动中。

通过游戏,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事物存在一种情形—“可能性”。

接着,老师又举例讲解了另外两种生活情形。

那就是“一定”。

〔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一定),地理每天都在转动(一定)〕。

还有“不可能”〔如:石狮子,会在天上飞(不可能),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不可能)〕。

老师讲解清晰、透彻。

学生学的清楚、明白。

可是,就在新知探索完之后,老师给学生呈现了这么一道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按题里要求分袋子装东西。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近日听了余杭临平一小胡小丽老师的公开课《在家里》,我感受颇深。

胡老师根据教材紧贴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景,巧妙地融合了各种识字游戏。

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寻找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互动中,师生通过相互启发,拓展思路,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才能有效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呢?从胡老师的公开课,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在教学时,胡老师以邀请孩子来家里做客为背景,通过播放课件展示自家客厅的摆设(沙发、电视机、茶几……)、使用“这是我家的客厅,小朋友看看客厅里都有什么呀?”的导语引出教学课题,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客厅的摆设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使学生有回到家的感觉,他们有种踊跃发言的冲动,三、开放识字课堂,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课堂,在生活这一大“环境”中识字,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鼓励他们随时随地主动识字。

依托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里就地取材。

课中胡老师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宝宝?”随后引导学生环顾教室四周,寻找墙壁上贴的字,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就藏着许多生字宝宝。

通过《在家里》这课学习,胡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后将生字卡片贴在自家的茶几、电话机、挂钟等事物上,这样的作业孩子们喜欢做,在轻松的氛围中已经巩固了生字词,做到活学活用。

将识字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一起。

四、示范引导,规范写字教学。

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是很有必要的。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减员”工作,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各项功能,已成为广大教师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认为:要科学地揭示语文教学的本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状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部分过程参与还是全程参与?这是衡量学生主体功能发挥的重要依据。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构建主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现状透视,诱发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再思考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问题较多,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种“无度”、“低效”的状态。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学生常常存在许多心理障碍(1)急于求成,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

(2)过于信赖,遇到难题不理解,只求“师”不求“思”。

(3)过于迷信老师,盲目崇拜,只当忠实“听客”。

(4)厌倦心理,机械模仿,应付了事。

2.教师走不出自己(1)对学生不放心,讲得多。

(2)对学生不放手,牵得多。

“一种答案,一种形式,一种模式”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

凡此种种都严重削弱了阅读教学的训练功能。

所以必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激活主体意识,全员参与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的前提,但它不能自发地产生,需要激活,唤醒。

1.教师要变“教”为“导”。

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转换角色,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教”为“导”。

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从学生需要出发,组织教学。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要,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参与程度不同的人,要因势利导。

学生中往往有四种情形:主动参与,被动参与,有时参与,基本不参与。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让孩子建立起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依赖师生之间的单向传授,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这本书则提倡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和实例,例如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思考能力、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

知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达者,更要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再次,这本书提醒我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缺乏兴趣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也难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作者提到了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例如让孩子参与到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以致用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也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最后,这本书引发了我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思考。

当前的学生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仅仅依靠考试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接纳学生的“七嘴八舌”,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接纳学生的“七嘴八舌”,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数学2014·10教学小学高年级多年,我发现一节课中主动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业完成起来质量不高,低分的人数越来越多,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进行了分析,发现几乎都是以“学生视听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在其中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呈现的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本来这中间往往有许多地方学生可以有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争论、讨论、创新的地方,却被教师的“教”和“滔滔不绝”给挤掉了,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下,年复一年,越高的年级,学习的热情被耗掉得越多,最后只剩下课堂中的“乖巧”和“安静”。

因此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大胆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一节年级的研究课上,我执教“反比例的意义”时就做了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按照新课改理念,最大限度为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为了防止问题提得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学生容易读懂学会,但没有问题,没有矛盾,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在例题的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表格:例题表格:单价(元)1.523456…本数(本)403020151210…增加的表格(1):数量(枝)467910…总价(元)0.81.21.41.82.0…增加的表格(2):已行路程(千米)34567…剩下的路程(千米)1615141312…我让学生先自学,结合课本例题合作自主探究几个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关系。

结果,学生在汇报交流时,一改平时的安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前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例题的指引下没有任何争议,说明对正反比例的意义已能基本区分,但当分析到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关系表格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随着已行路程的缩小而扩大,但它们的乘积不一定,和前两个表格中两个量的关系不一样。

生2:已行路程+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和一定到底是什么关系?生3: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商)一定时,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一书出版了。

此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教育改革的风潮。

作者通过探讨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让孩子们拥有学习主动权的观点和方法。

我借此机会阅读了这本书,并在实践中尝试了其中一些理念。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指出,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学校课程的设置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

同时,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也使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让孩子们拥有学习主动权的观点和方法。

首先,作者倡导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

其次,作者鼓励教育者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实践。

同时,作者推崇多元评价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很有启发性。

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这些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

在课程的选择上,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我设计了一些项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尝试使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表现等方式,我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困难,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通过这些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

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得到了增长。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也就是改善传统的教师“灌”学生“记”的模式。

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体精神开始。

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自主性和主动权都没有,何谈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一过程应当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策略很多,这里,略举几例说明,用以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克服师源性伤害,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应做到:①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

把课堂变成学生好“问”爱“问”的场所。

②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45分钟既是教师教学时间,也是学生的学习时间。

这一段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用多了,学生就用少了。

在传统的教学中“满堂灌”“一言谈”是非常普遍的,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不可能很好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克服和改变这一现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教苑 时 空 ・ 教研经纬
以学 生为 主体 , 把 学 习的主 动权 交给 学 生
北 京密云县 第二 小 学( 1 0 1 5 0 0 ) 周 学英
教育 的 目的是促 进人 的发展 。在 我们 的数学 教学 中更 是如 此 , 必 须把学 生的发 展放 在首 位 , 引导 和帮 助学生 建立
数学 学 习应该 是一种 有意义 的 、 有价 值 的活动 。 在这 个 活动 中首 先需 要有 能促使 学生 学 习的 内驱 力 ,学 生有 了学 习的愿望 和需 要 ,才会在 内心 产生 一种 不可抗拒 的 心理 力 量 ,这种 力量会 极大 地推 动学生 积极 主动 地去 参与学 习活 动, 去探 索数 学 。 作 为教 师应该 做 的是对学 生这 种欲 望的激 励 与唤醒 , 并能促 使他 们保 持更长 时 间的学 习热 情 。 为 了满 足学 生 学 习 的需 要 , 达 成他 们 的愿 望 , 在 教学 中 , 耍结 合 学 生 的 年龄 、 心理 特 点 , 联 系他 们 的生 活经 验 , 从 已有 的知 识
经 验 出发 , 精心 设计富 有情 趣的 数学教 学活 动 , 使 学 生 在 周
能很 好地 应用 。 因此 在教 学实践 中 , 笔 者始 终坚持 以学生 为
主, 把 学 习的 主动 权还 给 学生 , 让学 生 眼 、 脑、 口、 手 等 多种
感官 参 与学 习过 程 , 主动 进行 尝试 操 作 、 观 察 思考 、 交流 质 疑等 探索 活动 , 从而 亲 自发现数 学 中的本 质规律 , 探 究 出潜 在的 奥秘 ,因为 学生 自主获 取知 识后 的成功喜 悦是 无法 用
现 。同时 , 也有利 于培 养学 生的创 新思 维和创 新意 识 。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数学2013·12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承认和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把学生们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出来,让他们乐于参与活动,教师要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有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去探索数学。

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这种欲望的激励与唤醒,并能促使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成他们的愿望,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从而轻松地理解数学,学得自然、学得轻松。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先创设了一个热烈的校运会场面,播放了一个个运动场景,之后把镜头停留在运动员跳远的激烈场面上,让学生根据运动员每次跳的结果,读出他们的成绩,同时把两个运动员的成绩列表显示在屏幕上。

当学生正沉浸在愉悦的情境中时,笔者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裁判员,你能告诉大家这两个运动员哪一个运动员的有效成绩好?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习“小数比较大小”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主动去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堂课在引入阶段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主动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的观念、认知要求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上的平衡。

有效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并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求,使数学学习更有价值,探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扮演了主导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使学生变得过于依赖教师,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应该努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主动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掌控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的权力。

通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将从学习目标的确定、课堂的互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主动权的还给学生应该从设定学习目标开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学生只需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完成任务。

而这种方式有时候会使学生对学习的结果过于关注,忽视了学习的过程。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目标的设定中,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确定学习目标。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学习,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和责任心。

课堂的互动也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讲解者的角色,学生们则是被动地接受内容。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也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教师扮演了评价者的角色,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压力过大,使他们更加关注分数而非真正的学习。

我们应该尝试一些新的评价方式,例如项目制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

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反思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在不断的转变,由从教学生学→学生会学→我要学学习观念的逐步不断更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能主动获得知识,思想观念也在转变提升,如何利用好课堂40分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讲授新知识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链接点及新知识的逻辑规律,在关键处巧妙设疑,引起学生心理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新的心理需要,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和兴趣。

如: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时侯,让学生先计算:①17。

2÷4;②16。

8÷28:。

复习一下商不变的规律,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接着把①式改为17.2÷0.4让学生尝试计算。

这就使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渴望获得新知识的心理背景下,教师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启发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是矛盾得到解决.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欲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学会了知识,就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感觉,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产生厌学,如我在执教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整数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买风筝的情景,由学生买自己喜欢的风筝,能花多少钱,从中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早自己的手中,求知的欲望越发强烈,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三、创设生活情景,认识数学的趣味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以及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交融,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的学习。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己主导和完成的。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在教学中仍存在“教师是主体,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模式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结果使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不断增长,教育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

所以,我们提倡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为将来的创新打下基础。

如何“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值得深究并不断探索的问题。

我县曾组织教师学习,我校率先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尝试课堂结构的改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求按10+30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40 分钟时间要把30 分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仅用10 分钟时间实施点拨、引导,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且把这个要求作为评价一节课成败的标准,这是我校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真正落实。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一、转变教学观念多年来,在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学的主宰,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教师要由教学中的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堂中,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课堂40 分钟,应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时间,如果教师占得太多,一讲到底,学生就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只能被动地“接收”。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讨论、练习和总结。

这样,学生自主学习就不是一句空话,而且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大脑,减少疲劳。

为了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我校提倡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按10:30 的时间比例尝试教学,努力把30 分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而教师仅用10 分钟时间实施点拨、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摘要新课标下,教育活动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乐于表达,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关键词主动性鼓励激发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提的最响亮的一个话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密切配合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多数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使课堂趋向于符合教学内容理想的状态,将激
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

给学生营造敢说、敢想、敢做的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学习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乐于表
达自己的见解。

二、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自主探究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兴趣和热情,影响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的状态。

因此,要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究,团结合作,讨论交流,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体验收获的喜悦,在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交流中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广泛收集信息资料,进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三、鼓励质疑,引发主动性
古人云:“学贵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可见,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老师要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交流、释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记下不理解的句子(或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理解,互相释疑,把解决不了的,大家关心的,最感兴趣的问题记下来,准备下一个环节汇报交流。

各组汇报问题,要求学生边认真聆听边思考别组的问题,看自己能否帮助解答。

能随时解答的引导学生解答,并及给予鼓励,授予“小老师”称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质疑、释疑的主动性。

最后,我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代表性的问题(或重点问题)贴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

《可贵的沉默》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a.“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b.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c.怎么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d.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
接着让学生再次读书,小组选择一个全组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它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表演激趣,引发主动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展示自我,枯燥的读背,只会让学生丧失兴趣。

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会主动去研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表情及动作等。

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晏子使楚》一课,在学习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遭到反驳这一部分时,我设计用“朗读表演”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多读书、多交流、多讨论的机会,充分感受到晏子的智慧。

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巧妙之处,朗读时便会自然而然投入其中,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还可让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转换成四字成语,如: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摩肩等,还可以用这些词语变换成句子来表述故事。

通过表演,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
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乐于表达,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善于思考,敢于探究,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