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看管理学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哲学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哲学《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经典的管理学读物,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智慧、管理科学、管理思想与艺术。
现代管理者应知古而鉴今,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管理思想。
一、开拓创新三国故事:因为粮草不济,诸葛亮要撤军,退兵时嘱咐部下:“今日我们大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如果营内有一千兵,就造两千灶,明日造三千灶,后日造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后退。
”军师杨仪疑惑,便问道:“昔日孙膑擒拿庞涓,每日添兵减灶而取胜,今日丞相退后,为什么添灶而退?”诸葛亮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此人善能用兵,且生性多疑,知道我们撤退肯定追赶,如果看到我们军营每日增灶,他肯定不知道我们退还是没退,因此不敢来追。
我们大军慢慢退去,就不会孙兵折将了。
”果然,不出所料,司马懿看到蜀军分兵退去,但营灶却每日增多,于是怀疑诸葛亮表面退兵,暗中设计埋伏,于是不敢追赶,错失良机。
管理启示:创新是管理的灵魂。
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在工作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
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决不是一位因循守旧,拒绝变革的守旧人士。
在工作中,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不断进行管理意识、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二、严于律己三国故事:一次战争途中,正值麦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然而,曹操之马却被一斑鸠惊入麦中,踏坏了一大块麦田。
曹操立刻唤来行军主薄,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并持剑欲自刎,郭嘉极力劝住曹操,曹操便割发以代首,于是三军悚然。
(注:古代,人们不会轻易割发,因为当时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天地和父母,神圣之至,若发与体相离,则意味着身首异处或弃尘缘而去)。
管理启示:曹操的“割发代首”,体现了领导者的严于律己精神。
在一个公司中,管理者的行为是员工们的榜样,对管理者的要求远胜普通员工。
《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
《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第一篇:《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读《三国演义》很有味道,要说赢家,魏蜀吴三国都不是赢家,最先完蛋的是蜀国,最后亡国的是吴国,最终三国归晋。
从管理学角度看,蜀国、吴国是被兼并,而魏国则是职业经理人夺了股东的权。
笔者始终在品味曹操、刘备、孙权的驭人之道。
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
曹操用人诈而多疑,借黄祖之手杀祢衡足见其诈,杀杨修则显示了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
但最大的毛病是该防的人没有防住,后来还是让司马氏夺了权——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都没有防住司马氏。
看上去,刘备最厚道,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关、张、赵情深意重。
罗贯中无疑对刘备多有偏爱。
诸葛之智,关羽之义,赵云之忠都写得浓墨重彩。
但还是感觉蜀国的风气不正。
比如,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几乎把管理权都交给了这个职业经理人。
但刘备是不是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呢?刘备举七十五万大军(这已是举国之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说到底,还是重兄弟而轻国家,关键时候,为了一起创业的兄弟而破坏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火烧连营,烧毁了蜀国的国力,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不得不以十几万军队与几十万的司马懿军队对峙,再也没有庞大的军力了。
诸葛亮的管理是不是很科学,也未必,至少事必躬亲的做法就很不科学。
比如对关羽、魏延就颇有可疑之处:关羽走麦城,何以不见诸葛亮出一计,发一兵?魏延究竟为什么被杀?诸葛亮喜欢用赵云这样听话的人,只需要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即可,他不喜欢关羽、魏延这样有一定主见、韬略的人。
刘备死后,蜀国的权力重心就偏向诸葛亮,当权力失去制衡的时候,后主刘禅就只有依靠宦官来捣鬼,给北伐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孙权比较厚道,管理上也比较得法。
孙权对身边的职业经理人比较信任,能够宽容他们的过失,很能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
比如,张昭曾主张投降曹操,但事后也没有把张昭当成投降派,没有秋后算账;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但孙权也没有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也没有把周瑜怎样;鲁肃始终在周瑜与诸葛亮之间和稀泥,周瑜也没有把鲁肃怎么样;鲁肃对刘备、诸葛亮心慈面软,外交连连失败,荆州始终要不回来,孙权、周瑜也没有把鲁肃怎样。
三国演义管理学案例分析
三国演义管理学案例分析一部《三国演义》,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沧海横流、战火纷飞的英雄时代,更是一部蕴涵丰富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经典。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总体用人思想入手,进一步分析三国管理者的用人哲学和用人艺术,力求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主要论述了三点:第一点以人为本,通过分析三国故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和爱惜人才。
提出建立现代以人为本的人才观要从依靠人、培养人、关心人、激励人四个方面入手。
第二点用人哲学,分析三国用人思想得到三点启示:充分了解人才的能力、个性和德行;尊重人才的需要,并不断满足人才的需求;倡导感情管理,营造朴素真诚的情感氛围。
第三点忠诚文化,分析从三国中传统忠诚的思想和行为到现代忠诚的演变,深化忠诚的核心概念,提出时代变了、文化变了,但人性不变。
忠诚的形式变了,标准变了,但忠诚的内涵不变,灵魂不变。
正所谓“巨变的时代,不变的驭人之道”。
进而针对现今司空见惯的裁员、跳槽和人才流失等现象以及严重的“忠诚”问题的困惑提出了以古为鉴的解决办法。
从选人、用人和留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
一、以人为本《三国演戏》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描述的时代更是一个风云迭起,人才辈出的时代。
忠、义、情、武、略,真个是跌宕起伏,群龙乱舞,而小说始终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这个主题是什么呢?黎叔一针见血的指出:“是人才”。
且让我们从这部历史巨著中一窥先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三国时期的人才流动《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
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
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
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
从《三国演义》中寻找领导与管理的灵魂
从《三国演义》中寻找领导与管理的灵魂读《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对这些经典故事重新解读,赋以新意,深化内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不但可以激发我们的想像力,尚友古人,面对真实的我,追求与迈向伟大,深入体验人性的善恶美丑与复杂性,而且可以使现代人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灵魂深处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伟大的领导管理哲学。
其中的领导与管理精髓,历久而弥新,可供我们反思与前进之用。
曹操“割髪代首”,展现了领导者的自律,落实法制,再次验证“以身作则,为人典范”的领导主题。
诸葛亮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自律”与“他律”的互用,恩威并用、宽猛相济,正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经验法则。
曹操煮酒论英雄:“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曹操点出了“胆识”的重要性,唯有聪明才辩、磊落豪雄、深沉厚重才能开创新格局。
曹操求才若渴、唯才是用,“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
”领导与组织、动员、培训、沟通、考核密不可分,人才正是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刘备一心为关羽报仇,怒而兴师、愠而致战,派兵伐东吴,公私不分,显示情绪管理的关键性。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正确分析形势,进而预测事态之发展,显示领导力与战略性、哲学性思维的互为表里。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队主降派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
”领导者的意志,正是最珍贵的无形战力与精神指导。
淳于琼喝酒误事,醉卧幛中,导致曹操攻其不备放火烧乌巢军粮,袁绍因此一蹶不振,走入灭亡。
管理策所说:“上帝会注意细节”,局部影响全局由此可见一斑。
胜利者要宽容,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领导者必须展现豁达与胸襟。
当传闻赵云投奔曹操时,刘备冷静地表现对同事的信任:“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信任正是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是人际沟通的马达。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国演义
从管理学的角 度看待三国演 义
分析三国演义里某些人物的管理方 式和管理习惯
曹操:求才若渴,知人善用,不计前嫌,虚怀若谷,疑心太重。
曹操的管理方式
宽容不仅仅体现在广纳人才,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最重要 的应该是两条,一是企业领导 者敢不敢提拔能力、学识超过 自己的人,真正的领导者、真 正有自信的领导者,就敢于提 拔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二是领 导者有没有这样的气魄,有了 成绩归功于别人的努力,有了 困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增 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当然在内部人才缺乏的时候外招人才也不失为一当然在内部人才缺乏的时候外招人才也不失为一条捷径姜维的引进但外来人才需要一段时间适用条捷径姜维的引进但外来人才需要一段时间适用与组织的融合需要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内部与组织的融合需要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内部人才的晋升机会而且外面的人才资源始终有限不是人才的晋升机会而且外面的人才资源始终有限不是长久之计
三、奖惩制度: 诸葛亮作为一代名臣,为蜀国的建立 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诸葛亮却 因人情等原因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自然要制度的执行 方面也打了一定的折扣。关羽立了军令状但在华容道放 跑了曹操,本因按照军法进行处理,诸葛亮只是一笑了 之。马谡事件诸葛亮主动上表,请求降官三等,但他这 种行靠的是自己的觉悟,不是制度的约束。 诸葛亮在制度方面执行的犹豫性,一个是刘备的拜把兄 弟,一个是刘禅的近臣,可以说是“元老问题”,这在 一定程度妨碍了诸葛亮执法。这种现象,目前有一些现 代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制度执行方面,元老们 总是享有特权。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之 初的历史小说。其中包含了众多战争,计 略,国家治理,人物关系处理等问题,也 就蕴含了管理学知识,集中表现的是蜀汉 阵营中的几个人物以及相关事例:刘备, 张飞,诸葛亮。
刘备
以儒家管理思想为主,同时符合关注人的 管理理论
刘备在小说中的形象由仁、义、忠、礼四个字所体 现,这四点都属于儒家管理思想的范畴。 1.仁表现在对天下苍生的仁爱关切。 2.义表现在对宗族同胞,结义兄弟友爱和睦,以及对不义 行径的不满与讨伐。 3.忠表现在对待汉室的态度,以及对国家状态的关心。 4.礼表现在刘备对待手下臣子,对待当时名人的态度,礼 贤下士。
诸葛亮
以儒家管理思想为主,同时符合关注 人的管理理论,关注效率与效果的管理理 论。
在诸多有关孔明的故事中,最能体现其管理思想的 即是《隆中对》。
这其中体现出了“战略规划理论”,“环境适应理 论”。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
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 战略构想。孔明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与当时出现的机 遇相适应,以促进刘备集团的快速发展,并达到刘备集 团的最终目标。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刘备在面对百姓为自己受苦之时,表现出的仁爱之 心和其对人的重视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张飞
过分重视效率和结果的重要,忽略了人的 重要性。
原文: 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曰:“白
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飞大怒曰:“吾急欲 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叱 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 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打得二人 满口出血。……范、张二贼,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 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原 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贼见他须竖目张, 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 腹。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三国演义看管理
三国演义看管理书中的管理学原理:曹操刘备(董事长)诸葛亮周瑜(职业经理人)关羽张飞(股东或部门经理)曹操孟德献刀,发矫诏体现了他的忠义之心,对国家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煮酒论英雄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自信心。
后来刘备果然与他争夺天下了。
欲收归关羽说明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刘备被追杀后与关羽张飞失散,关羽在曹操帐下,曹操一心想让他归顺自己,赐官,送金钱美女,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关公战袍旧了,他赠了一件新的,送他锦囊贮美髯,又将先前吕布所骑的赤兔马送给他,但当得知兄长的消息关羽还是义无反顾的护送二嫂离开,曹操依旧放行,杀了他几元大将,曹操也没有追究,足见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能谋善断在与袁尚作战之时他能在众谋士的观点之中谋断出正确的,这与袁尚形成鲜明对比。
在袁尚死后果断决策灭了尚在争夺势力的袁尚的三个儿子。
破袁尚,曹操三哭哭的分别是典韦和郭嘉。
一个是他的虎将另一个是谋士,这也某种程度上体现他对人才的重视,还有他的真实情感。
同时他也是相当狡猾的,乘此机会提醒一下其他人要向这两位学习。
赤壁失利败走华容算是他军事上的重大失误。
轻视吴蜀,轻易上当杀了两元大将,用铁锁把所有船只连起来,骄傲的认为不会有东南风。
结果70万大军尽被烧死。
虽然东吴的所有计策都被徐庶识破,但徐庶却没有告诉他,这也与他求才心切却方法不当造成的。
刘备桃园结义是刘备最初的基础,通过结义得到两个弟弟也是他的上将。
三顾茅庐是刘备的一个转折点,从居无定所到称霸一方的转折点。
他为人谦恭,小心谨慎。
三顾草庐之时最能体现,他到时诸葛亮昼寝未醒,刘备让且休通报,拱立阶下半晌,童子欲通报,刘备仍就不让,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方醒,交谈时言语谦恭,终于请出诸葛亮,之后为他效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安民为先刘备在斩黄巾中立有大功,却只得县尉一职,与民秋毫无犯,爱民如子,离开之时百姓哭着送别。
后来他每占领一城必先安民。
离开新野时也仍旧带着百姓。
对于这样一个领导,下属怎么可能不忠心效力呢?这就叫得民心,百姓愿意归顺又怎么会反呢?为报弟仇兴兵最后落了个白帝托孤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今人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今人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这个问题尼山布衣来回答。
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更在于它隐含着许多智慧。
塑造了众多特色鲜明的英雄豪杰,如功过难评的曹操、艰辛守业的孙权、讲究仁义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骁勇的关羽、有勇有谋的张飞、浑身是胆的赵云等等,这些人物都有自己一套为人处世的哲学,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有很多学习借鉴的地方。
以诸葛亮为例,他的隆中对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一个个经典之作,书写了人间传奇。
那么,诸葛亮的智慧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尼山布衣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必须有一个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隆中对》中,诸葛亮就为刘备制定了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他告诉刘备,要想在群雄割据、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必须认清形势,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先生存下去,再谋求发展。
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在荆州、益州站稳脚跟,建立国家;第二步,内修政理,外交东吴,发展壮大自己;第三步就是北伐,实现统一大业。
后来蜀国的走向基本按照这个设想来进行的。
这给我们管理企业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也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从开始起步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定位,否则,就不会走太远。
2、必须严以律己,赏罚分明。
诸葛亮治国治军向以赏罚严明而著称。
诸葛亮的赏罚不是随心所欲、凭个人的好恶行事,而是遵守法度,以功过而论。
这对巩固蜀国政权,取得南征北战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很器重马谡,但他违背军令调度,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诸葛亮以法将其斩首示众。
同时以自己用人不当,负有领导责任,上疏“自贬三等”。
裨将王平事先劝诫马谡,街亭失守后能收容士卒,抗击曹军,安然撤回部队,立了功劳,诸葛亮上表破格提他为讨寇将军。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式管理的普适性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式管理的普适性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故事,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这个故事中许多人物的管理方式展现出中国式管理的特点,具
有普适性,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当今中国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1. 以德服人
《三国演义》中,刘备、孔明等人往往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
感染身边的人,以此来达到管理目标。
这种以德服人的方式在中国
式管理中非常常见。
2. 文治武功并重
在《三国演义》中,很多角色都是既有才华文治,又有武功的
人物。
这种能力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重视,也反映了中国
式管理中对能力的重视。
3. 重视个人关系
《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包括同盟、
敌对、师徒、亲戚关系等。
这种重视个人关系的方式在中国式管理
中非常常见,也很容易看到。
4. 官僚主义
《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向上依赖权力、关系和地位,往往
出现官僚主义现象。
这种现象在中国式管理中也很常见,许多体制
内的人往往注重符合“上级意志”,而不太注重效率、效果等要素。
综上,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元素具有普适性,也
反映了中国式管理中的一些特点。
在现代的中国式管理中,应该对
这些特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保留积极的方面,优化改进负面的方面。
从三国演义看领导力[精选5篇]
从三国演义看领导力[精选5篇]第一篇:从三国演义看领导力《三国演义》中必学的六大领导艺术(转)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常叹言没有好的管理书目可读,其实殊不知中国的古典著作中蕴藏了多少宝藏。
拿《三国演义》来说,虽然是一部文学著作,但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其中最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的六大领导艺术如下:一、感情投资,长线收益《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说道:长坂坡一役,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仓惶逃命,连爱子阿斗也陷落敌阵。
当赵子龙冒死救出阿斗来到刘备面前,把阿斗交给他时,刘备却将其丢在一旁:“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个刘备摔子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
无独有偶。
曹操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不像刘备摔子般为人熟知。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说道: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韦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死于乱军之中。
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
刘备的这一做法,令赵云马上“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并且让赵云感到在刘备的心目中,他的位置比阿斗更重要,从而令赵云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包打天下。
曹操的这一做法,令他的众手下“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
在这样的企业领导人手下做事,谁能不卖命呢?我们今天的领导人一定学习刘备曹操式的感情投资,这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长线收益。
二、团队纪律,高于一切当诸葛亮与司马懿对站街亭时,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
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浅议《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原理的论文
浅议《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原理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浅议《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原理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多种多样。
简单地说,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
一、《三国演义》中的计划工作没有计划的企业往往是一个混乱的企业。
企业计划是指组织根据自身内外部的具体情况,权衡各种主客观的可能因素,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计划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非常困难的工作。
但一个科学准确的计划,对于组织的发展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三国中深卧隆中的诸葛亮通过《隆中对》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工作计划。
任何计划工作的程序都是相近的,依次包括背景分析、制定目标、可行性分析、选择方案、制定辅助计划、制定预算及控制。
仔细阅读隆中对的文字,用管理学原理中计划工作的程序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简单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从下面的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计划工作的科学步骤。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可以清楚地看到此计划基本正确。
孔明未出茅庐已经制定天下三分之势。
后来刘备集团的所有战略目标就以此为基础,在执行此计划的初期,由于执行得当,此决策依次得以实现。
先后才有了智取荆州、益州,获得了坚固的根据地,同时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大败曹操于汉中,刘备集团进入全盛时期。
然而此后,隆中计划执行的后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形势急转直下。
关羽违背隆中计划初衷,交恶东吴,大意失荆州。
刘备盛怒之下讨伐东吴,又因战术失误导致火烧连营,病逝白帝城。
诸葛亮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然而这依然影响不了隆中计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只是因为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过错而已。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同时,《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是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这正是管理产生的组织土壤。
因此《三国演义》中蕴涵了普适于其他共同活动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等,具有永久的管理学理论价值。
1,不善授权。
授权是领导的分身术,但孔明也许是自恃过高,也许不信任下属,很多事都要亲自过问。
“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司马懿评论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虽然我们称赞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如果一个实际上的最高管理者连鸡毛蒜皮都管的话,是违法了管理学例外原则的,同时也犯了越级指挥的毛病。
你能想象一个CEO每天都要过问公司的清洁卫生工作么?他需要从日常繁琐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处理那些重要的问题。
2,疏于培训。
这与第一点密不可分,如果不授权充分让下属去做事,下属的能力如何得到锻炼。
一个优秀的教练,总是敢于启用新人,让他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前期蜀国不乏精兵良将,但后来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
”孔明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虽然孔明也殚精竭力地寻求人才(有人质疑说孔明像帕金森定律那样,喜欢启用平庸之辈,似乎言之有理),但没有有效的培训和梯队建设,没有人才储备库,衰落是必然的。
你不会跟我说,蜀中确实没有人才吧?3,错误用人。
对魏延的使用,孔明迷再怎么替他推脱都是说不通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起初就断定他不忠,后来就不应委以重任。
其实不光对魏延,对其他下属,孔明从来都没有表露出充分信任。
吩咐别人时总是“山人自有妙计”,如果你的父母上司老师这样待你,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暗暗不爽。
其实像魏延、李严、马谡这些人都是有优点的,孔明都没有把他们的优点充分放大。
用人所长,避免其短是HRM的重要原则。
马谡作为一个参军,能力是体现在出谋划策方面。
孔明南征前,马谡的一番话充分显示这是一位好的智囊。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展开全文仔细观察《三国演义》中的内容,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很多个集团之间的斗争。
从开始的东汉、黄巾、袁绍、董卓,再到蜀汉、曹魏、孙吴和最后的晋,都是不同的集团。
从不同集团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他们领导者的不同特点。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他们各自的管理学,也能为现代人所借鉴和吸收。
我们先看一下东汉皇帝汉献帝的管理学:刘协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领导者,由于手下的大臣掌握着非常巨大的权利,刘协的实际权力早已经不剩多少,基本上沦为摆设和傀儡皇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尽管刘协也十分努力的去反抗和斗争,但始终没能获得成功。
汉献帝的人生是失败的,其根源在于他很小的时候就遇到了董卓,后来又碰到曹操,有“富二代”之名却无法掌权,家族产业实际上一直被掌握在他人手里,他完全没有机会当家做主。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时刻抓紧权利,不能把太多的权力分给下属,只有在掌握大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分权,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袁绍集团:袁绍集团本来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集团,这是当时无人能及的。
但是,因为它的领导者袁绍的骄傲自大,不屑招揽人才,不愿听从谋臣的计策,一意孤行,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败。
正如郭嘉所说的:“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这也正如当初一些曾经强大而最终消亡的企业一样,不会用人,不能广纳意见,不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今天的成就,市场占有率,资金实力等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且不知一切的失去也可能只在转眼间!董卓集团:董卓残暴愚蠢,根本没有整体的战略目标,仅仅满足目前的胜利;不能在离乱之世收拾人心,反而变本加厉的倾轧,自然树敌无数,内有廷臣刺杀、颠覆,外有诸侯征讨,失败是必然的。
正是利用了董卓的性格特点,王允利用连环计,派貂蝉成功的让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并使吕布杀掉了董卓,继而董卓集团覆灭。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改掉坏习惯,,扬长避短,不能让对手利用自己的弱点,否则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国》里的管理学——很有意思!
《三国》里的管理学——很有意思!透过《三国演义》看现代企业的管理,发现“历史”竟是如此的相似。
01、汉献帝经历告诉我们:当家族企业被亲戚、朋友或外姓人参股,而股份大过自己时,最终肯定是要更换董事长的。
02、张角的经历告诉我们:农民企业家,不好做啊!03、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04、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冒充国企会死得很惨!05、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即便他再牛B,一旦死了,就会有人抢他的老婆,花他的钱,打他的娃。
06、刘璋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企业做到小有成就时,忽然有一个自称是亲戚或朋友的要进来合股投资或打工,都要戒备,以防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会转手送人。
07、王允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多大型、多有实力的企业,只要有人员存在私利,给予挑拨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08、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有老板敢录用。
09、貂婵的经历告诉我们:找什么样的男人都无所谓,不管老少美丑,最主要的是要有实力。
10、陈宫的经历告诉我们:老板找好员工难,好员工想找一个自己值得去卖命的好老板更难。
1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12、孔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在大型企业光靠个人能力是很难突破业绩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开发下级员工之能量、给予重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团队,以防关键人才挂掉后产生的人才真空。
13、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14、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上过MBA,一时决策失误,也可能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他的下场又告诉我们:搞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能看不起别人,尤其是老板的干儿子或小舅子之类的,哪怕自己跟老板是亲兄弟关系,也不能歧视老板看中的人。
15、张飞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16、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但“政治”素养不高,结果也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三国演义》,体会6大管理艺术
从古至今,有多少历史故事可以让现在的企业学习到故事人物的管理艺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事事体现着管理艺术。
拿《三国演义》来说,虽然是一部文学着作,但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管理艺术,其中就有最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的六大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是指管理活动中的一种高超的手段和方法,它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
而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常叹言没有好的管理书目可读,其实殊不知中国的古典着作中蕴藏了多少宝藏。
拿《三国演义》来说,虽然是一部文学着作,但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管理艺术,其中最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的六大管理艺术如下:一、管理艺术---胸襟豁达,宽容心态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展现的豁达与胸襟。
曹操是一代奸雄,他很清楚的指导,如果要清算和袁绍有来往的人,恐怕自己的手下有一半都保不住。
何况当时敌强我弱,有些人不一定是勾结袁绍,可能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相反的例子,周瑜虽然很能干,但心胸狭窄,诸葛亮三次用计,便把他气死了。
当然周瑜可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是也从反面说明了胸襟的重要性。
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具备豁达的胸襟,宽容的心态,一定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具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国际意识和为大局服务的全局意识。
二、管理艺术---慧眼识人,任人唯贤曹操收许褚时,“操下账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曹操如此礼遇,许褚感恩戴德,“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
”曹操的爱才是真诚的,明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仍厚待之,结果损兵折将,放虎归山。
赏识深入敌阵的赵云,便下令不准伤害,以致于赵云杀出千军万马。
对于归附之将,曹操皆容纳之,甚至于连张绣再度来降,曹操都能做到不计前嫌,反抚慰对方握着对方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尤其对待投降过来的人,曹操能够不忌前嫌,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防守而用,仁者用其仁,智者采其智,武者任其勇,任天下之力,事天下之归心,所以天下三分。
从三国演义中感悟管理学原理
从《三国演义》中感悟管理学原理——以失街亭为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姓名:孙晓凤学号:20108315一部“三国”,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
何谓因果呢?在一个学管理学的人眼里,就是管理者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联性。
那一段风云变幻的战争故事,也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一部传奇的管理学案例。
《三国演义》中的智慧不只是政治权术和战争计谋,更有丰富的管理智慧。
如果你能从妙趣横生的三国历史故事中读出中国式管理思维,那么恭喜,说明你有做领导的天赋。
在《三国演义》中,孔明有被美化的嫌疑,变得不大真实,“多智而近妖”(鲁迅语)。
但是,小说中还是极力从一个理想的管理人员的角度来描述他。
那么,我们不妨抛开历史的真伪,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小说中孔明,书中对孔明成功之处的着墨实在太多,所以在这里决定只从孔明的一次著名的失败——失街亭中来看孔明的不足之处,从而给今天那些因成功而趾高气扬的管理人员敲敲警钟,毕竟美玉微瑕,人无完人。
失街亭是孔明最惨痛的失败,但让可怜的马谡在此事件中负上全部责任确实冤枉。
其实,当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失败时,策划者和执行者都应各负一半的责任。
有人会为孔明辩论说:是马谡没有按照孔明的策划行动才导致失败的。
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但是,马谡按照孔明的策划而行的结果这一定是胜利么?历史无法重复,自然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守街亭的整个过程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出结果。
能否指派马谡担任守街亭的领导?我们先来考察马谡的能力结构。
在专业能力方面,马谡主攻谋略学,是一个难得的参谋人员,但在独立带兵出战方面没有实际经验,只做过幕后策划的协助工作;在人事管理能力方面本来还算不错的,不过因为缺乏独立带兵的作战经历,决定了他在军中并没有能够让大兵绝对服从以至崇拜的基础,说明在危急的时候马谡无法以个人魅力稳定军心;他不听王平的再三劝告,说明他不是一个能虚心接纳他人意见的好领导;他自动请缨守街亭,并且流露出对司马懿的轻视,证明他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实在不能说是一个有独当一面才能的管理人员。
《三国演义》中悟管理哲学
内容摘要:读《三国演义》很有味道,要说赢家,魏蜀吴三国都不是赢家。
最先完蛋的是蜀国,最后亡国的是吴国,最终三国归晋。
从管理学角度看,蜀国、吴国是被兼并,而魏国则是职业经理人夺了股东的权。
笔者始终在品味曹操、刘备、孙权的驭人之道。
读《三国演义》很有味道,要说赢家,魏蜀吴三国都不是赢家。
最先完蛋的是蜀国,最后亡国的是吴国,最终三国归晋。
从管理学角度看,蜀国、吴国是被兼并,而魏国则是职业经理人夺了股东的权。
笔者始终在品味曹操、刘备、孙权的驭人之道。
看上去,刘备最厚道,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关、张、赵情深意重。
罗贯中无疑对刘备多有偏爱。
诸葛之智,关羽之义,赵云之忠都写得浓墨重彩。
但还是感觉蜀国的风气不正。
比如,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几乎把管理权都交给了这个职业经理人。
但刘备是不是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呢?刘备举七十五万大军(这已是举国之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说到底,还是重兄弟而轻国家。
关键时候,为了一起创业的兄弟而破坏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火烧连营,烧毁了蜀国的国力,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不得不以十几万军队与几十万的司马懿军队对峙,再也没有庞大的军力了。
诸葛亮的管理是不是很科学?也未必,至少事必躬亲的做法就很不科学。
比如对关羽、魏延就颇有可疑之处:关羽走麦城,何以不见诸葛亮出一计,发一兵?魏延究竟为什么被杀?诸葛亮喜欢用赵云这样听话的人,只需要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即可,他不喜欢关羽、魏延这样有一定主见、韬略的人。
刘备死后,蜀国的权力重心就偏向诸葛亮,当权力失去制衡的时候,后主刘禅就只有依靠宦官来捣鬼,给北伐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孙权比较厚道,管理上也比较得法。
孙权对身边的职业经理人比较信任,能够宽容他们的过失,很能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国演义
三、奖惩制度: 诸葛亮作为一代名臣,为蜀国的建立 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诸葛亮却 因人情等原因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自然要制度的执行 方面也打了一定的折扣。关羽立了军令状但在华容道放 跑了曹操,本因按照军法进行处理,诸葛亮只是一笑了 之。马谡事件诸葛亮主动上表,请求降官三等,但他这 种行靠的是自己的觉悟,不是制度的约束。 诸葛亮在制度方面执行的犹豫性,一个是刘备的拜把兄 弟,一个是刘禅的近臣,可以说是“元老问题”,这在 一定程度妨碍了诸葛亮执法。这种现象,目前有一些现 代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制度执行方面,元老们 总是享有特权。
完
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 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管理学的角 度看待三国演 义
分析三国演义里某些人物的管理方 式和管理习惯
曹操:求才若渴,知人善用,不计前嫌,虚怀若谷,疑心太重。
曹操的管理方式
宽容不仅仅体现在广纳人才,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最重要 的应该是两条,一是企业领导 者敢不敢提拔能力、学识超过 自己的人,真正的领导者、真 正有自信的领导者,就敢于提 拔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二是领 导者有没有这样的气魄,有了 成绩归功于别人的努力,有了 困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增 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诸 葛 亮 : 智 慧 、 胆 识 、 应 变 力 、 理 性 、 预 见 力 、 包 容 、 广 博 的 知 识
诸葛亮的管理方式
一、用人方面: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 疑”,而诸葛亮有时用人也疑人。在使用魏延的 问题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魏延曾反刘表 而欲亲刘备,后来投于刘备帐下,可诸葛亮认为 魏延天生有“反骨”,处处防他,最后诸葛亮去 世时还特意设计杀了魏延。 一个人的好恶相对 于事业的成功,明智的领导人总会摒弃个人恩怨, 而有效地追求事业。诸葛亮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 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 一定的关系。 其实,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如何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发扬 “用其长,避其短”,的纳百川 不拘一格,广揽人才 执法严谨,以身作则 恩威并施,以情动人 求贤若渴,赏罚分明,虽然疑心很重,不过他确 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很好的驾驭手下的 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三国演义》中,孔明有被美化的嫌疑,变得不大真实,“多智而近妖”(鲁迅语)。
但是,小说中还是极力从一个理想的管理人员的角度来描述他。
那么,我们不妨抛开历史的真伪,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小说中的孔明,书中对孔明成功之处的着墨实在太多,所以在这里决定只从孔明的一次著名的失败——失街亭中来看孔明的不足之处,毕竟美玉微瑕,人无完人。
失街亭是孔明最惨痛的失败,但让可怜的马谡在此事件中负上全部责任确实冤枉。
其实,当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失败时,策划者和执行者都应各负一半的责任。
有人会为孔明辩论说:是马谡没有按照孔明的策划行动才导致失败的。
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但是,马谡按照孔明的策划而行的结果就一定是胜利么?历史无法重复,自然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守街亭的整个过程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出结果。
能否指派马谡担任守街亭的领导?
我们先来考察马谡的能力结构。
在专业能力方面,马谡主攻谋略学,是一个难得的参谋人员,但在独立带兵出战方面没有实际经验,只做过幕后策划的协助工作;在人事管理能力方面本来还算是不错的,不过因为缺乏独立带兵的作战经历,决定了他在军中并没有能够让大兵绝对服从以至崇拜的基础,说明在危急的时候马谡无法以个人魅力稳定军心;他不听王平的再三劝告,说明他不是一个能虚心接纳他人意见的好领导;他自动请缨守街亭,并且流露出对司马懿的轻视,证明他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实在不能说是一个有独当一面才能的管理人员。
所以,作为守街亭这样关键的任务,马谡是无法胜任的,一个人的才能有限,本来也怪不得他,但可惜的是他得到领导的错爱。
真正的错爱!虽然书中再三强调了孔明的不放心,又派了王平作副将。
但是难道孔明不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的道理么?!如果反过来让王平做全权领导,马谡为随军参谋这样的组合可能更适合本次任务,就这点上,孔明犯了最大的错误:用人不当!与知人善任的要求相差甚远。
领导班子的结构组合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代的曹操,就有一次著名的人事组织策划: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命令张辽、李典、乐进守合肥,对于这三位著名将领,曹操是这样组合的:“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后孙权率十万大军到,合肥曹军只有七千余人,形势很危急,张辽、李典遵照曹操分工,乘吴军立足未稳,选八百勇士突袭吴军,大挫吴军士气,而同时激励了己方的士气,吴军在锐气大挫后围城十多天,终无法攻下合肥,只好撤退。
后来孙盛评论道:“至于合肥之守,悬弱无援,责任勇者,则好战生患;责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众者必怀贪惰;我以致命之师,去贪惰之卒。
其势必胜”。
张、李、乐三人性格各异,但曹操看到他们互补之处,所以组合了这样一个成功的领导班子。
正应了西方的一句名言:“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能战胜一头绵头领导的一群狮子”。
决策者在应急时的人事安排是最能看出决策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因为首先必须全面了解事件,分析事件的轻重缓急,然后挑出适合的执行人进行组合。
在街亭之战中,孔明对街亭的重要性说得很清楚,而且也知道“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不过,偏偏就在最重要的人事安排上犯了大错。
他派出的这个马谡,最会用人的刘备以前已经给他下过评语的了。
这是在三国演义中所能看到的孔明所犯最大的错误。
街亭能不能守?
二万五千兵能不能在一个“无城廓,又无险阻”的地方抵御二十万的大军?而且在缺乏一个张飞式的猛将的情况下?我想,可能只有让孔明提前将空城计摆在街亭,才有希望使司马大军望而却步。
是的,我认为就是马谡听孔明的安排将队伍挡在要道,一比十的力量对比又要叫马谡如何面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冲锋。
只怕三次猛烈的冲击之后蜀军就得崩溃。
所以,马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也不乏可取之处,只不过忘了准备一些食用水和防火措施而已。
反正以马谡的能力来说,街亭是无法守的,最大的要求只有尽力拖住司马而已。
在这一点上,孔明明显是下了错误的决策。
所谓决策,是在可以互相代替的两个以上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对于司马取街亭的反应,孔明并没有考虑其他可能性,只有一个方案——守。
其实,还有一个方案就是——退。
因为孟达事败,所有原来的计划都可能应该重新考虑了。
如果孔明能够先考虑到无法守街亭的情况,也许就不用冒着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设下空城计。
大概是因为孟达事败这个消息对孔明造成极大的刺激,才使得孔明的应变能力大大下降吧。
下面我们用最简单的决策树的方式来比较一下守与退这两个可能性(如
下图)。
从决策树可知,在当时情况下的最佳的决策应该选A2,即后方作出退兵的准备,前方派魏延去跟司马打游击。
这样成可攻,败可退。
而守街亭冒的风险太大,本不该是“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孔明所做出来的决策,所以后来貌似潇洒实则狼狈的空城计能够出笼也就不足为奇,早有伏笔了。
街亭之战有没有一个整体构思?
街亭之战对于孔明的伐魏大计有关键性的意义,那么从整个战役来说,孔明本来应该投入全部的精力和其可动用的力量来打这一场战争才对。
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安排上孔明却好像并没有把它当一回事,除了恶毒地逼马谡立下全家操斩的军令状外。
一直以来,孔明对魏延就有一种偏见,只因为魏延脑后的几根骨头长得有点奇怪,总不肯用这个智勇双全的人才,这一点连刘备也觉得奇怪和无可奈何。
(其实,我觉得在知人善任方面,刘备可说比孔明更胜一筹)。
就只因为偏见,在街亭这样重要的战役里,魏延无法起到其作用。
唯一的用途只是把马谡救回来斩首而已。
作为一个不被授权得知前方作战信息的接应者,又能决定什么呢?等到魏延必须出阵时,街亭肯定是失守了。
那时司马懿已经夺了街亭,军心振奋,反客为主,任何人都绝对无法再去把街亭夺过来。
在当时蜀国大将里,如果一定要找出能够守街亭的领导,只有赵云、姜维和魏延其中之一能担此任。
可是孔明没有半点整体战争的协调概念,忽视了这场局部战役的重要性,人事安排上更是匆忙得一塌糊涂。
把魏延一个勇将先锋安排在接应的位置上等着救人,又分了一万兵马给一个草包高翔去替魏兵打扫柳城,而在最前线的,居然只是两个没有单挑能力,凑在一起还要吵吵闹闹的中级干部,真是莫名其妙。
然后也不考虑街亭可能失守的情况就让姜维兵出斜谷,“啊!魏国的首都已在眼前,蜀国一统天下了”。
孔明好像忘了孟达已经失事,还在一厢情愿地照原来的计划行动,这种缺乏整体应变的部署,注定了街亭的失败。
要知道,来取街亭的,可不是别人,就是老对头司马懿啊。
我想不通为什么孔明一边在言语上十分重视街亭,但在战术安排上却会如此马虎。
管理实践证明,有效的管理需要全体人员的积极配合、协同行动和通力合作,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在处理事务时必须要有整体概念,合理调配人员、分配资源,象孔明这样在战略上重视敌人,却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协作关系没有理清,街亭又如何能够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