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
刘占领
学习目标:
1 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 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抄写文后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3、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四、重点研读
阅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部分,回
答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2、老王说“我不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3、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
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身边的“苦人”呢?
六、总结你的收获和疑问。
《老王》导学案及课外拓展阅读

《老王》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情节2.分析人物特点课前预习1.給下列加点字注音。
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2.1—4段写老王的___ _______,5—22段写老王的。
学习新课1.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文眼”。
(概括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2.不幸者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3.既是“不幸”,为何“幸运者”会对“不幸者”感到“愧怍”?是哪些事情让“我”感到“愧怍”呢?4.善良的体察是双向的。
作者感受到了老王的善良,她自己是否也作出了善良之举?请简要概括有哪些善良之举。
课后作业1.仿写句子:爱心是什么?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爱心是,。
2.阅读杨绛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课外拓展阅读:《独腿人生》独腿人生文/罗伟章应朋友之约,去他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只得坐公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
“五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
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
10老王导学案

10老王导学案《老王》导学案一、探究目标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极“左”思潮在中国泛滥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一、预习案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识读。
伛攥惶恐滞笨塌败荒僻骷髅抄写几遍2解词:荒僻:塌败:取缔:凑合:滞笨:愧怍:3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4.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二学习案1合作探究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 a、文章的线索是什么?b、文中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c、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为什么?d、文中人物哪个方面最使你感动?三课堂巩固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愧怍()攥()滞()笨翳()骷髅()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荒pì()②取dì()③tā()败④huáng()恐3.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一)语段点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善良,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难点(1)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2)体会作者杨绛的善良。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 1911 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2、写作背景文章作于 1984 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四、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伛()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2、解释下列词语。
(1)塌败:(2)取缔:(3)滞笨:(4)愧怍: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2)文中写了老王的哪些情况?试用一个词概括老王的生活状况。
五、合作探究1、老王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2、老王的“善”又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一家的“善”体现在哪些地方?4、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六、精读品析1、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例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镶嵌”一词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老王身体的僵直和瘦弱。
2、文中语言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赏析。
比如:“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 这句话简洁明了,体现了老王的善良和朴实。
七、拓展延伸1、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老王一样的不幸者,请你观察并描述一个这样的人物,表达你对他(她)的关注和同情。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群体。
如何关爱老人,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而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老王》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专题进行导学分析。
一、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导学,让学生了解《老王》一文,掌握文中老人处境和内心描写,理解旁观者的心态和思考,思考如何关爱老人。
二、预习导学1.阅读课文,注意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堆积人物形象中的细节。
2.理解课文主旨,明确“老王”一词作怎样的象征,抓住人物形象深层含义。
3.剖析文中语言,掌握文学技巧,强化文学理解。
4.思考旁观者的心态和对老人的看法,如何关爱老人。
三、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苏曼殊,生于1956年,浙江永康人。
中山大学文学硕士。
著有《柠檬树》、《喧园》等。
作品被收入多种语文教材,并在国内外其他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散文等多篇。
2.阅读文本,了解老人形象老王,年约八十,蓝色大衣,脑门高高隆起,脚手架下的鹅卵石上猫着。
老王用遮阳帽干脆利落地点了根烟,深吸一口,然后调整一下头发模样,旁若无人地发出一声长叹。
3.分析文本,理解人物形象深层含义老人形象是作者通过极细致、生动的描写而得出的,他不仅是一位坐在脚手架上抽烟的普通老人,更是一位象征着“老人”的人物形象。
他的年龄,他的蓝大衣,他身上隆起的脑门,都是老年人特有的形象,作者强调了老王这一特点。
但是,从老人的行为和内心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的孤独、无助、无奈和渴望得到关爱等情感,同时,他的外表、他的交流方式又给人留下了有些难相处的印象。
这些情感与印象,又是对于享有晚年的老人的一种共性刻画。
因此,当我们看着老王时,我们就会自然地代入所有的老人,这样老人形象又不难变成了所有的老人。
《老王》导学案完美版

《老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
2、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学习难点: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学生所了解。
老王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这一点学生要经过思考。
另外,作者的平等观念学生不难理解,但是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他人,关爱他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伛.()攥.()翳.()塌.败()取缔.()惶.恐()骷髅..()滞.笨()愧怍.()2、解词滞笨愧怍补充3、作家作品4、背景介绍学习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并收集课文的相关信息(1)初识老王,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并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
(2)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看课文中一幅脸的特写,这是一张怎样的脸,你能描述一下吗?(3)追忆老王,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4)走近老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4)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作者。
提问: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三、小结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老王-杨绛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老王-杨绛》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老王》作者杨绛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理解《老王》的主题和意义。
3.分析《老王》中的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
4.掌握《老王》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杨绛,闻名作家、翻译家,生于1915年,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会长等职。
代表作品有《我们仨》、《杂念集》等。
杨绛擅长描写生活琐事,以精致的笔触展现人物心里世界。
二、作品概述《老王》是杨绛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老人在生活中的坎坷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老王这个人物,作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坚韧。
三、主题和意义《老王》主要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通过老王这个角色,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抗争。
作品中融入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反思。
四、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老王是一个普通的老人,生活中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放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故事情节通过老王的生活经历展开,揭示了人生的曲折和无常。
五、阅读技巧和方法1.注意细节:在阅读《老王》时,要注意人物的细微表情和行为举止,这些细节能够揭示人物的心里世界。
2.思考主题:在阅读完备个故事后,要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3.多角度分析: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帮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导学任务:1.阅读《老王》,了解杨绛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分析《老王》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思考《老王》的主题和意义。
4.总结阅读《老王》的技巧和方法。
导学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老王》中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
2.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在故事中的作用。
3.总结阅读《老王》时的技巧和方法,分享给同砚们。
4.查阅杨绛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部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老王》导学案

9.《老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镶嵌、愧怍”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3、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
【学习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2、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学习难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而培养学生爱心。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骷髅( )( ) 翳( ) 滞笨( ) 攥着() 惶恐( )镶嵌( )( ) 荒僻( ) 取缔()侮辱( ) 愧怍(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伛:________ ②取缔:_________③塌败:_______ ④愧怍:⑤滞笨:_______3、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来组织材料。
5、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读过之后你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一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这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与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与人相处得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能否美好!生活中你们又是怎样与人相处的?请位同学来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绛的《老王》,看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又是怎么样的?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老王。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读完这篇文章,请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读完全文,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和作者一家人共同的品质,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字?(二)了解老王。
《老王》导学案(学生).

9.《老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镶嵌、愧怍”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3、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
【学习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2、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学习难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而培养学生爱心。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
假如每个人以纯真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对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我们越是要关爱他们。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杨绛是怎样善待老王的。
【合作探究一】一、作者,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将饮茶》《我们仨》等,长篇小说《》。
二、字词音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镶( )嵌( )【合作探究二】三.直击人物老王的职业:;老王的身体状况:;老王的家庭环境:。
由此看来,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1-4自然段说明老王是一个人;5-22自然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
【合作探究三】四、.研讨老王之“苦”(1)精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明确文中交待了老王的哪些情况?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职业----谋生手段课文第2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家庭情况----孤苦无依课文第3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身体状况----生理缺陷课文第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
《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本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一家的善良,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3.能力目标:品味文章平淡有味语言的深意。
【课前导读】1.相关资料(1)杨绛(jiàng)(1911—— ),原名杨季康,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翻译家。
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
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在菜园劳动。
1972年回北京。
“文革”后继续研究翻译外国文学,并从事散文创作。
著有论文集《春泥集》,翻译了西班牙塞万提斯的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等。
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很受推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各种语言。
其他还有一些散文如《将饮茶》、《回忆两篇》、《记钱钟书与〈围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琐记和关于亲人的回忆文献性质的文章。
长篇小说《洗澡》(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以客观超脱的白描手法记录了一群知识分子在1953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其间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在政治运动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出版后很受评论界的重视。
代表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将饮茶》、《回忆两篇》、《记钱钟书与〈围城〉》、《洗澡》等。
(2)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杨绛的丈夫,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 老王》精品导学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高中语文《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表达技巧。
2.理解重要词句和赏析人物形象。
3.深入探讨文本蕴含的“善良”“理解”“平等”“惭怍”的人文精神。
一、名句积累——善良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2.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杨万里3.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曾子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5.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6.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卢梭7.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8.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罗佐夫9.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
——戴维斯10.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周国平二、阅读《导与练》第34页相关内容,完成基础积累和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杨绛(1911~)原名,江苏无锡人。
作家、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
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
另有译文《》等。
1.初读课文,认识文体。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老王的?写了哪些老王的事(概括出来)。
根据这些事概括一下,老王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老王身上有哪些光芒)?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再读文本,完成以下题目。
⑴“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样描写老王,对其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2)老王给“我”送香油送鸡蛋,并且说“我不是要钱”,那么他想要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3)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怎样表现出来的?⑷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3.深入探究: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一、素养积淀卑微与坚强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老王》导学案

9、《老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一、导入:我们身边有许多可怜的人,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是我们人生不可缺少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记叙了我和老王交往过程中的那几件事情?
2、你觉得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并分析你是从文章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三、研读课文:
1、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2、研读老王之“善”
3、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四、语言赏析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老实”一词的不同含义。
⑴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⑵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二句好在哪里。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立在门框里。
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指出下列各句对人物描绘所采用的手法。
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⑵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便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⑶他一手拿着布,的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句中“强”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第9课《老王》导学案

第9课《老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选取典型生活片断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 深刻领会老王这一普通人的善良,学会用善良体察善良、平等对待并关爱弱势群体。
【课前预习】一、文学文化常识1. 关于作者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
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
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
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
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2. 写作背景这是一篇回忆类文章,作于1984年3月。
文章回忆的是“文革”期间与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小事。
“文化大革命”是个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妇这样的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同时,作者的亲身经历,不能不引起她反思历史,去揭示导致老王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3. 文化常识关于“老王身上缠了多少……什么沟里”的说明。
下葬。
回族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
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
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
一般坟长六尺宽三尺。
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
《老王-杨绛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老王-杨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言:《老王/杨绛》是一部由中国著名作家杨绛所著的散文随笔集,以“老王”为笔名,记录了作者与丈夫钱钟书之间的生活点滴,以及对人生、家庭、爱情的深刻沉思。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度了解杨绛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和作品,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展开一段关于钱钟书的介绍2. 你对杨绛这位作家了解多少?她的作品有哪些?二、阅读指导1. 本篇导学案的主要内容为《老王/杨绛》中的精选随笔,同砚们需勤勉阅读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2. 阅读时,请注意把握文中的重点,沉思作者试图传达的信息。
三、重点沉思1. 从《老王/杨绛》这本书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对生活的领悟?分享一段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2. 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对家庭、爱情的深情沉思,你对这些话题有何见解?3. 你认为《老王/杨绛》中的哪篇随笔最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四、拓展沉思1. 如何评判杨绛这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作品对于当代文学有何启迪?2. 你认为作家的生活经历对于他们的创作有何影响?在《老王/杨绛》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作者的人生智慧?五、课外阅读推举1. 推举同砚们阅读杨绛其他作品,如《我们仨》等,并进行比较分析。
2. 推举同砚们阅读关于杨绛的相关文章,深度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宁作品。
六、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同砚们对杨绛这位作家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信任在阅读《老王/杨绛》时会更加有感到。
期望同砚们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感悟生活的真谛,还能够在文学世界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与启迪。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老王和杨绛的背景和作品特点;2. 分析老王和杨绛的代表作品,并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3. 探讨老王和杨绛的文学风格和对中国摩登文学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老王1. 老王,本名汪国真,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南京金陵高校。
他以自传体小说《我的阅读与生活》、《青铜时代》等作品闻名于文坛,被誉为“中国自传体小说的先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二、知识准备:
1、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我们是不是也献出了自己的爱了呢?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
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出示教学目标:
2、作者简介:
3、扫清文字障碍:
伛.()攥.()惶.恐()荒僻.()
取缔.()翳.()骷.髅.()()滞.笨()愧怍
..()()塌.败()
三、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⑴、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
⑵、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⑶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2、赏析细节:
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
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文中详写了哪件事?为什么详写?(去世前一天送香油和鸡蛋)
在8-16 小节中,有对老王形象的精彩刻画,找出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
(1)、文中的“镶嵌”两字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2)、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
(4)、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
(5)、这篇课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3、明确中心:
⑴、老王是不幸的人,又是善良的人。
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又是如何做的呢?说明了什么?
⑵、当善良的老王去世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⑶、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⑷、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拓展延伸:
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像老王一样的人呢?
杨绛女士身边的老王已去世多年,可是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的人还艰难地活着,希望同学们多多关爱弱势群体,用平等的观念尊重他们,用真爱温暖他们,让爱意弥漫生命的旅途,让世界更加温馨美好。
四、知识梳理:
五、达标检测:(一)
1.本文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B 本文以老王的活动为线索。
C 本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D 本文以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变化为线索。
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的意思是:
A 我看不起老王的意思。
B 我对老王的嘲笑。
C 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谢我们,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D “强笑”即大笑,我看到这时的老王感到很可笑。
3、指出下列各句对人物描写所采用的方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3)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达标检测:(二):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