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讲解学习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前置性补偿】1.杨绛原名杨季康。
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
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在菜园劳动。
1972年回北京。
“文革”后继续研究翻译外国文学,并从事散文创作。
著有论文集《春泥集》,翻译了西班牙塞万提斯的著名长篇小说《堂·吉可德》等。
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很受推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各种语言。
其他还有一些散文如《将饮茶》、《回忆两篇》、《记钱钟书与〈围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琐记和关于亲人的回忆文献性质的文章。
长篇小说《洗澡》(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以客观超脱的白描手法记录了一群知识分子在1953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其间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在政治运动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出版后很受评论界的重视。
2.字词积累注音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新知探究】一.新知探究1、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并简洁地概括他的生活。
2、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试作概括3、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4、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二、局部探究: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件事为什么要详写?2、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呢?4、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关心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三、拓展提升1、杨绛先生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强化对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使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课文学习,引导他们尊重和关爱他人,树立平等、互助的人际交往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审视和解读文本,形成独立见解。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老王》中所体现的关爱他人的基本概念。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尊重。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老王这一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关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老王》的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掌握作者通过描写老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衬托等;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并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关爱。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4
《老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人物的形象。
2、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3、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A级【自主性学习】1.在中国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女士才被尊称为“先生”,杨绛就是其中一位,让我们多方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其人其文吧。
《老王》的作者是,她的丈夫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我还了解到:2.注音并解释:取缔()塌()败伛()着背骷()髅()攥()着滞()笨愧()怍()3.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荒僻:塌败:取缔:凑合:滞笨:愧怍:4. 思考:①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是怎样的?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B级[ 重点段学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老王》教案篇一品读课。
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看似平淡之中含有作者深深的感慨。
本设计试图从“品”的角度来领会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厚重的人文内涵。
一、阅读课文,漫谈感受二、介绍背景,加深体验1、介绍如下背景资料:⑴解放初期相关资料;⑵文革期间相关资料。
2、结合背景资料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苦”与“善”。
三、教师引导,品读课文1、思考:文章除了所叙之事本身而外,哪些词句能表现出老王的“苦”与“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⑴有直接表现的,如“此外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⑵有含蓄其中的,如“荒僻”、“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思考:哪些词句能表现出“我”对老王的关切、感激?⑴有直接表现的,如“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⑵有含蓄其中的,如“强笑”、“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完成“研讨与练习”题二。
四、朗读回味,归纳主题《老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形象。
2、体会人间真情,以善良对待善良。
3、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最令我感动的是哪件事?赏析。
送鸡蛋香油。
读读这一段,体味一下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描写、生动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
静静地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们?然后按我们平时的作法,这样进行:就是读问说写。
就是读出认为有价值的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问,再说感受、最后默写字词。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地镶嵌在门框里。
”谁来问?你自己问。
“镶嵌”换成“站立”怎么样?打门的打,换成敲,好吗?“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只说:“我不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自学导入: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学习目标:1.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所写内容、写作顺序和人物形象||。
2.结合背景||,联系实际||,探究课文的主旨||。
自学预习:目标一1.先阅读课前导语||,再结合注解默读一遍课文||。
2.浏览下面自学检测中的问题||,思考答案(不会的可以与同伴商量||,组内交流)后记住默写下来||。
自学检测:(1)给下面字注音、解词(红色的)愧怍()滞()笨伛()翳()骷髅()取缔()荒僻()惶()恐(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③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根据文意填空①课文前几段按照()顺序||,依次写了老王的()||,这是老王谋生的手段;老王的()||,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老王的()||,这是前两点导致的结果||。
突出了写老王生活状况的()(一个字)||。
②课文后几段按照()顺序||,依次写了()、()、()这样几件事||,突出了老王为人的()(一个字)||。
③文中的“我”为人心地也很()||,具体表现在()、()、()、()||,“我”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还送给老王()||。
④由此可见全文就是以()为线索||。
参考答案:(1)给下面字注音、解词(红色的)愧怍(zuò):惭愧滞(zhì)笨:呆滞、笨拙伛(yǔ)翳(yì)骷髅(kū lóu)取缔(dì)荒僻(pì)惶(huáng)恐(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10课《老王》教案
7.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我应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入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人物描写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则是通过文字传达作者对人物的关爱和尊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老王的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来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他人这一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仍存在困难。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通过设置更多实际语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
3.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设置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但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今后,我可以适当调整课堂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如何关心和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老王》一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七年级下册《老王》精品教案主备:集体备课:备课日期使用日期:使用人:教学内容老王课时 2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理解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评价方式积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同学们,《围城》的作者知道是谁吗?(钱钟书),一代文豪评价自己的妻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还说道:“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同学们你们想认识这位奇女子吗?我们就一起走进她的小说《老王》1分钟(二)学:(穿插批阅点拨)1、作者: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1分钟识记)激发兴趣识记启发式导入积累文学常识,助读文本理解2.背景: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之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导学案
10 老王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平凡人物,有时候也会带来大感动,就像《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不过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甚至名字都不为人知的小保姆,但是,她却带给鲁迅真挚的怀念与感动。
其实,平凡人物往往也最容易带来感动,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朴素而高贵,善良而坚强。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物——老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其人其事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明确本文文体,并结合《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学习经验,谈谈该如何把握本篇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散文,亦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也是叙事写人散文,结合文本特点可以发现,尤其是记叙多件琐事的文章,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先简述其人,再叙其事,事分详略,由事见人,由人见情。
这样的文章,往往初读便见感染力。
不过要进一步把握内容,还需进一步概括事件,寻找事件详略之间的联系及作用;更进一步,则要从诸多细节分析入手,从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叙事的逻辑性也不能缺席,揣摩语言,联系背景等工作都做足了,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2.请同学们说说关于老王的基本情况,完成老王的基本情况调查表。
3.由调查表的结果看,同学们觉得老王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明确:瞎眼残年,饱受身体病痛之苦;住房塌败,以蹬三轮为生,饱受生活贫困之苦;孤独无亲,饱受精神孤郁之苦。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品质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是“我”与老王的交往。
2.文中有几个片段回忆,记录着“我”与老王的交往,请简单说说是哪几件事。
片段回忆所表现的老王的品质老王送冰的往事老实厚道热心送钱锺书先生看病善良仁义“文革”中生计愈加困难孤独贫穷3.除了简述的几个片段回忆外,文中还记叙了一个重点回忆,请说说重点回忆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老王》精品导学案(word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老王》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惶恐、肿胀、荒僻、取缔、降格、镶嵌、滞笨、侮辱、愧怍、捎带、蹬三轮、紧绷2、学习揣摩重点词语对句子表达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
3、感受并体会在“文革”动乱的年代,普通人的善良、仁义、诚实、关爱、尊重、道德、勇气等美好的品性所散发的人道主义光芒。
【学习重点】:学习揣摩重点词语对句子表达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1、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现代文阅读经常考的题型。
解题一般分为三步骤:(1)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3)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
如:这个词语准确或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性格)2、答题示范:例1:等他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
①“终于”表明女孩犹豫时间长,(步骤一:词的本义)②她一方面渴望读书,另一方面又为家人着想,矛盾之后最终决定牺牲自己,(步骤二:语境义)③体现出一种关爱他人胜过自己的善良品质。
(步骤三:表现力之情感)一、课前自学1、在课本中划出下面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按着拼音写汉字。
杨绛.()塌.败()huánɡ恐()田螺.眼()荒pì()wǔrǔ()一层翳.()取缔.()凑.合()伛.着身子()愧怍.()xiānɡqiàn()攥.着()滞.笨()kūlóu()2、通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了老王的“不幸”的句子或者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 老王(导学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
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第10课《老王》教学设计(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镶嵌、愧怍”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3、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
【学习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2、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学习难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而培养学生爱心。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骷髅( )( ) 翳( ) 滞笨( ) 攥着() 惶恐( )镶嵌( )( ) 荒僻( ) 取缔()侮辱( ) 愧怍(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伛:________ ②取缔:_________③塌败:_______ ④愧怍:⑤滞笨:_______3、选词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B.惭愧4、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来组织材料。
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5、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读过之后你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一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c.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d.掌握生字词,积累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解读《老王》一文,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在讲授课程时,我尽量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去诠释文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文本中,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1.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让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2.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关爱身边的人。
-举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中老王与作者的对话,增强对文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c.批判性思维: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举例:针对文中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关心他人,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劳动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中一些具体描绘手法还不太理解,例如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特点。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如何尊重和关爱普通劳动者的主题表现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还不够熟悉,或者在生活中缺乏关注。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0课《 老王》导学案(无答案)
第3单元第10课《老王》第1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一家人的善良,感受人物品质。
【学习重难点】2、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知识链接】1、杨绛,(1911—2019),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课文相关背景知识,扫清文章生字词难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作者和老王的“善”。
3、完成《新课程辅导学习》2、3、5、6、7、8题。
【合作探究】一、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地方?(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二、面对老王的善,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体现了作者一家怎样的品质?三、懂得感恩的老王,又是如何看待作者一家的善,谈谈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提示:认真品读老王和作者相处的片段。
)【总结反思】老王走了,老王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印象?【达标检测】抓住你身边让你感动的人,描写关于他的几件事,感动人物形象。
(200~300字)第3单元第10课《老王》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品味本文富有深意的语言,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学习重难点】1、品味鉴赏本文富有深意的语言,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
【知识链接】1、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0课老王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对普通人的尊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重,培养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
1.生字词学习:疙、瘩、骡、轿车等;
2.课文朗读与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点;
3.人物形象分析:探讨课文中老王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4.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如课文中的“老王步履蹒跚,但眼神坚定”,学生需要理解这种描写如何同时表现了老王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手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如让学生模拟描述一个熟悉的人物,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文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能很好地融入到角色中,体验人物情感。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讨论主题不够吸引他们,或者他们在小组中缺乏表达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的讨论中,设置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话题,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深度不够,可能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够恰当,或者引导不够到位。这个问题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很多有关关爱他人的实际例子。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均衡,有的同学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意引导,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
(3)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组织文章,表达对老王的敬意。
举例:分析课文中的时间、空间顺序,以及人物、事件、情感之间的关系。
(4)人物刻画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刻画老王的形象。
举例:挑选课文中的具体描述,让学生模仿、创作,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教学难点
7.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老王》,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1)对课文深层情感的理解:学生需要深入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尊重和同情,理解这种情感背后的道德观念。
举例: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如何关爱他人,联系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2)文章主题的提炼: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人生道理,如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等。
举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逐步提炼出文章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
十.《老王》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散文详略的处理;学习散文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及相关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结尾的作用;把握关键词、重点句的含义;了解文章的写作视觉。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批注阅读的方法,开展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学会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预学一.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绛、文化大革命,做些笔记。
杨绛,(1911——2016),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
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
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
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
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二.识记字音字形。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伛(①)荒僻(②)塌败(③)取dì(④)干校(⑤)kūlòu(⑥) dēng三轮(⑦)眼yì(⑧)zhì笨(⑨)攥着(⑩) huáng 恐(⑪)镶qiàn(⑫)愧zuó(⑬)bēng着干皮(⑭)在上列词语中选取五六个,编写一个故事。
《老王》导学案9
《老王》导学案9第10课老王【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的善良。
唤起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爱心。
【学习重点】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的善良。
唤起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爱心。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参考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这是一写人叙事的散文,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从文章的事件入手或从人物的描写入手,可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事件内容,再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
3、散文学习重在对语言的品味。
语言品味须细读课文,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联系与文章有关的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品出言中之意以及言外之意,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出自己的深厚感悟。
【学习过程】预习导案一、走进作家作品(请把相关要点用红笔划出来)(一)看一看1.在中国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女士才被尊称为“先生”,杨绛就是其中一位,让我们多方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其人其文吧。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围城》。
2、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3、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
1.文章的背景及作者介绍,理解作者与老王的关系,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2.词语学习:掌握并运用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如“尴尬”、“凄凉”等。
3.句子分析:分析并理解文章中具有表现力的句子,如“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所以长不高”,体会句子背后的深刻含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老王》这篇文章的主题、重要句子和结构。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与尊重他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在与他人交往时展现出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老王》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体验文章中所传递的关爱与尊重。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文章讲述了作者与一位普通劳动者老王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人性中的关爱与尊重。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具体案例。文章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尊重他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对老王形象塑造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结构。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普通人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如“尴尬”、“凄凉”等,需学生准确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知识讲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第10课老王1.易错字翳(yì)干校(gàn)骷髅(kūlóu)滞笨(zhì)攥着(zuàn)惶恐(huáng)取缔(dì)镶嵌(xiāngqiàn)侮辱(wǔrǔ)愧怍(kuìzuò)2.多音字落绷转强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幸运强调意外地遇到好运气,含有庆幸、喜悦之意。
“幸运”强调好的运气。
获得好运是“幸运”;免于不幸是“侥幸”。
侥幸强调偶然获得成功或免于不幸。
“侥幸”强调免于不幸。
5.词语释义伛:弯(腰)曲(背)。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杨绛,钱锺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文题解说】作者以“老王”为文题,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也明确地告诉读者“老王”是文章的主人公。
【创作背景】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老王》导学案
课题《老王》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学习重点: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学习难点:欣赏文中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正像歌词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老王这位平凡而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二、学习探究(一)展示自学成果(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完成,课堂直接展示。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背景介绍《老王》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惶恐(huáng)取缔(dì)攥(zuàn) 凑合(còu) 荒僻(pì) 骷髅(kū lóu) 塌败(tā)镶嵌(qiàn) 眼翳(yì) 愧怍(zuò) 滞笨(zhì) 伛(yǔ)(2)词义伛:弯(腰)曲(背)。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第10课老王1.易错字翳(yì)干校(gàn)骷髅(kūlóu)滞笨(zhì)攥着(zuàn)惶恐(huáng)取缔(dì)镶嵌(xiāngqiàn)侮辱(wǔrǔ)愧怍(kuìzuò)2.多音字落绷转强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幸运强调意外地遇到好运气,含有庆幸、喜悦之意。
“幸运”强调好的运气。
获得好运是“幸运”;免于不幸是“侥幸”。
侥幸强调偶然获得成功或免于不幸。
“侥幸”强调免于不幸。
5.词语释义精品文档伛:弯(腰)曲(背)。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杨绛,钱锺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文题解说】作者以“老王”为文题,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也明确地告诉读者“老王”是文章的主人公。
【创作背景】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精品文档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这篇课文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
老王一辈子很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文中写到“文革”,那是个荒唐的动乱年代。
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
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
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
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的精品文档好人。
《老王》一文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文末应该成为启发教学的关键,这里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特点,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自觉接受文中思想的启发。
本课为2课时。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理解本文的主题。
1.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
2.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等过程,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3.通过精读,比较、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1.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精品文档【难点】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第课时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重点】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导入整体感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导入一:故事型[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出的道理,自然引出本文课题。
小故事大道理。
讲新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于1996年7月29日只身进入一个2000多米深的地下溶洞,他要进行一项与世隔绝的独居生活实验。
一年后蒙塔尔重返地面,这时他的体重减轻了21公斤,脸色苍白如纸,免疫功能降至最低点,且情绪十分低落,不善与人交谈。
面对记者,他走出洞口的第一句话是:“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奥秘,就是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精品文档有没有注意到探险家说的那句话,“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来自生命深处最真实的呼唤,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与人交往首先要真情实意,互相关心,诚挚待人,并在相处中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快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绛的《老王》,看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又是怎样的。
导入二:情境型[设计意图]由诗歌创设一种对“人力车夫”的怜悯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入课堂,有利于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课件展示诗歌】《人力车夫》“四季的斑斓/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炬/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人力车夫。
这首诗歌怀着激情赞颂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我们即将学习的杨绛所写的《老王》就是一篇展现精品文档人力车夫痛苦生活的散文。
导入三:题解型[设计意图]直接解题,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环节。
“老王”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正像《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设计意图]扫除文字障碍后,梳理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印象,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的深入分析。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翳()骷髅()滞笨()攥着()惶恐()荒僻()取缔()镶嵌()侮辱()愧怍()精品文档〔答案〕yìkūlóuzhìzuànhuángpìdìxiāngrǔkuì2.解释下列词语。
(1)惶恐:(2)取缔:(3)滞笨:(4)愧怍:(5)伛偻:(6)失群落伍:〔答案〕(1)惊慌害怕。
(2)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3)呆滞笨拙。
(4)惭愧。
(5)腰背弯曲。
(6)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www-2-1-cnjy-com(二)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确〕“我”与老王的交往。
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初读印象。
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生自由发言,组内交流意见,班内展示。
】精品文档〔明确〕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
二、走近老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导,帮学生认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为下面品味老王,挖掘其深层社会意义奠定基础。
【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老王的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中你读到了什么?〔明确〕老王是一个“苦”人2.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段话言简意赅。
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
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提示: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而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
】〔明确〕“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精品文档4.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明确〕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主义。
这一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5.为什么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明确〕因为他是单干户。
三、品味老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与老王有关的事情逐步梳理,旨在让学生逐步认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1.阅读5~2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体现出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老王是一个“善”人顺序:时间顺序。
2.文中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明确〕“文革”中,作者及其丈夫是“反动学术权威”,精品文档属于“敌人”,是被“专政”的对象。
从“你还有钱吗”推测,可能还被停发工资。
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3.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明确〕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
4.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明确〕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知恩图报。
5.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明确〕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
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明确〕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老王离开时的情形。
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精品文档同情和关心。
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纯朴、关心人、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