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课题1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专题1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专题1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专题一第1课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据材料信息:一夫耕种可养活9-5人,体现了农业的收益丰厚,由此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故选A。

B与农业收益无关;C因果关系颠倒;D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迅速。

2.(2019·西安一中)《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应是( )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水排【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辕有越”、“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田器”等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

故应选B。

3.(2019·全国卷Ⅰ·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4.(2019·江苏·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分析:水车需要人力带动,排除A项;水车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B项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二选修一学案专题1_课题3制作泡菜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二选修一学案专题1_课题3制作泡菜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二选修一学案专题1_课题3制作泡菜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学习目标】1.尝试制作泡菜,并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2.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制作泡菜并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预习案】任务一、基础知识(一)乳酸菌1.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在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常见种类:和3.分布:分布广泛,、土壤、植物、人或动物的内等均有分布。

4.应用:常用于生产(二)亚硝酸盐1.物理性质粉末、易溶于。

2.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3.分布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据统计,亚硝酸盐在蔬菜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咸菜中平均含量在以上,而豆粉中的平均含量可达4.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死亡5.我国卫生标准亚硝酸盐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酱腌菜中不超过,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

6.代谢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和一定的作用,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任务二、泡菜腌制过程1.泡菜坛的选择(1)应选用火候好、无砂眼、、坛沿深、好的泡菜坛(2)检查时可将坛口压入水中,看坛内有无现象2.腌制(1)过程:将清水和盐以的质量比例配制盐水。

将盐水后备用。

将蔬菜装至时加入香辛料,装至时,加入盐水,要使盐水盖好坛盖。

将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环境(2)条件: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容易造成细胞大量繁殖,含量增加任务三、亚硝酸盐的测定1.原理(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比较,可以大致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2.测定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探究案】探究点一、如何防止泡菜质量不合格?探究点二、简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操作过程。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例1(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 D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及种子的总质量迅速增加,有机物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油菜种子中,可见大量的糖类输入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细胞代谢过程中,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是淀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项正确;含氮物质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可知细胞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保持平衡,D项错误。

例2(2013·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解析(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一第1课原 毁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一第1课原 毁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
专题一第1课原毁
[专题概说]
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

《原毁》探求了诽谤丛生的根源;《桐叶封弟辩》是一篇充满现实政治关怀的力作;《朋党论》是一篇享有盛名的典型政论;《留侯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之一。

“原毁”就是探究诽谤丛生的根源。

文章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古代说到当代,从“毁”的具体表现谈到“毁”的思想根源;既描述其情况,又挖掘其本源。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论述,逻辑性强,立论鲜明,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举例精当,平易而不浅露,朴实而不枯淡。

《桐叶封弟辩》,全文抓住一个“戏”字展开论述。

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

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述方法,驳得透彻,立得自然。

作者表面上像是辨别史料的真与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事的是与非。

《朋党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由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逐层论证,提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希望统治者进用“君子之朋”,远离“小人之朋”。

《留侯论》一文一反通常写法,没有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论述他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观点新颖鲜明,虽略有偏颇,但发前人之未发,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第1课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微专题一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微专题一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微专题(一)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的变化[重点突破]1.种子发育及处理过程中水的变化2.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有机物种类变化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有机物种类变化种子形成初期可溶性糖较多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粮食作物)或脂肪(油料作物)或蛋白质(豆类作物),有机物干重增加种子萌发储存的有机物(淀粉、脂肪等)转化为可溶性糖,一般有机物干重下降3.种子萌发与休眠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变化种子发育程度激素种类及变化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种子休眠脱落酸含量上升4.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变化曲线分析如上图所示,在种子吸水的第Ⅰ阶段,种子快速吸水,呼吸速率上升,子叶展开之前,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在种子吸水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CO2的量要比消耗O2的量大得多,说明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突破训练]1.(2019·高考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解析:选A。

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强,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

2.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不同B.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只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解析:选A。

晒干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而烘干过程中失去的是结合水,A正确;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失去结合水的种子失去了生理活性,浸泡后不能萌发,B错误;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余的灰烬,主要含无机盐,其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来自各种有机物,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教学内容】(1)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异同。

(6)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梳理核心知识】【易错知识扫描】1.判断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说法的正误(1)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的断裂造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4)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5)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6)DNA中的碱基都通过氢键相连,而RNA中的碱基都不能通过氢键相连。

(×)(7)新冠病毒和大肠杆菌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2.判断有关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说法的正误(1)糖原和几丁质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2)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尽相同。

(√)(3)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了生物膜的构成。

(×)(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水。

(√)(5)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6)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的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3.判断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的正误(1)各种细胞器中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4)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5)胞间连丝和细胞骨架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

(√)(6)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专题一 1节学案

专题一 1节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备人:______ 审核人:授课人: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知识梳理】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建立:_________年,______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周少数民族来犯,________被杀,西周灭亡。

2.西周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扩张西周的统治范围。

内容:周王把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_________建立诸侯国。

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对周天子________________并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3.西周宗法制(1)含义:按照_______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周天子为大宗,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

由于__________的亲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2)最大特点:。

(3)影响:保证了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朝代时间朝代时间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南朝420~589年商约前1600~前1046年北朝439~581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隋581~618年春秋 前770~前476年 唐 618~907年战国 前475~前221年 五代十国 907~960年秦 前221一前207年 宋 北宋 960~1127年汉 西汉 前202~9年 南宋 1127~1276年东汉 25~220年 辽 907~1125年三国 魏 220~266年 西夏 1038~1227年蜀 221~263年 金 1115~1234年吴 222~280年 元 1271~1368年晋 西晋 266~316年 明 1368~1644年东晋 317~420年 清 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1.你能根据上面的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吗?图一 图二2.你能分别说出上面两幅图反映的是西周哪两种政治制度吗?二者之间的关系吗?【自主测评】1.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2:1.1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2:1.1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物质的分类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1.对所给的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2.正确书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1.为什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同一类物质在________和______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_______和___________。

2.从哪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根据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为:固体、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溶解性,分为:易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导电性:导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物质的组成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____________,再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多少分为:单质和_________等。

二、化学反应类型1.根据反应形式划分: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的转化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化思维点拨例1.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

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 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学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 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学案

专题一地球运动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微专题1太阳和太阳系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地球的宇宙环境1。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aac太阳对地球3.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ab(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影响(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4.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b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方面影响地球气候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的活动周期相对应。

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概率增多;太阳黑子活动低谷年,气候状况相对平稳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波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其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使磁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极光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相碰撞产生发光现象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3。

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真题设问1.(2017·4月浙江选考)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2。

专题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学案及训练

专题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学案及训练

专题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学案及训练)知识梳理—、知识要点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四同”规律(1)同周期——"序大径小"①规律: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②举例:第三周期中:厂(Na) >r(Mg) >/-(AI) >r(Si) >A(P)>A(S) >/-(CI)o(2 )同主一"序大径大,①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或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②举例J :碱金属:厂(Li) < r( Na ) < /•( K ) < r( Rb ) < r( Cs ) ,/■(□*) < r( Na+ ) < A( K+ ) < r (Rb+ ) <r(Cs* )o(3)同元素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半径t匕较——"阴大阳小"。

某原子与其离子半径比较,其阴离子半径大于该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该原子半径。

如:r(Na* ) <r(Na) ; r(CI-) "(Cl) °②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半径比较规律——"数大径小"。

带电荷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小。

如:r(Fe3+ ) <r(Fe2+ ) <r(Fe)o(4 )同结构——”序大径小"①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②举例:/-(O2-) >f( F-) >r( Na+ ) >r( Mg2* ) >r( AP* )。

所带电荷、电子层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比较门Mg2+ )与厂(K+ )可选/•( Na♦)为参照,可知厂(K+) >r(Na* ) >r(Mg2+ )0二、核心素养例题:下列各组粒子,按半径由大至U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Mg、Ca、K、Na B . S2-x Cl-、K\ Na + C ・ Br-X Br x Cl、S D ・ Naj AP\ Cl- F-[微粒半径大小比较题目解题模板]答案B 强化训练1・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径:根据以上数据,P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 . 1.10x10—10 mB . 0.80x10—10 mC ・ 1.20xlO-10 mD ・ 0.70 xlO-10 m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磷原子的半径应在Si和S原子之间,故答案为选项A。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精品教学案湖南省中方县第一中学杨自西编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⑴环境条件:充足。

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选修五学案:专题1_1_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选修五学案:专题1_1_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学习目标] 1.了解法的历史发展,理解法的本质、法的基本特征。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一、法的产生及本质1.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法的历史类型: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二、法的特点1.法的基本特征: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因此,法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但是,法的实施不能没有国家的强制力,在我国,这是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

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1.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它与道德规范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法律和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法律和统治阶级道德在社会阶级属性方面具有一致性。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律和道德存在的时间不同、调整范围不同、实施手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等。

【人教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人教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例1(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 D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及种子的总质量迅速增加,有机物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油菜种子中,可见大量的糖类输入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细胞代谢过程中,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是淀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项正确;含氮物质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可知细胞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保持平衡,D项错误。

例2(2013·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解析(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专题01 集合的概念 学案——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专题01 集合的概念 学案——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01 集合的概念【知识归纳】1.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题型分类】与集合中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步骤步骤一: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步骤二: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步骤三: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题型一.集合的含义1.现规定:A是一些点构成的集合,若连接点集A内任意两点的线段,当该线段上所有点仍在点集A内时,则称该点集A是连通集,下列点集是连通集的是() A.函数2xy 图象上的点构成的集合B.旋转体表面及其内部点构成的集合C.扇形边界及其内部点构成的集合D.正四面体表面及其内部点构成的集合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2)集合2{|1}y y x =-与集合2{(,)|1}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3)3611,,,||,0.5242-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4)集合{(,)|0x y xy ,x ,}y R ∈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3.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 *{|A B p p x y ==+,x A ∈,}y B ∈.若{1A =,2,3},{1B =,2},则集合*A B 中所有元素的和 .4.记集合{0T =,1,2,3,4,5,6},3124234|,1,2,3,47777i a a a a M a T i ⎧⎫=+++∈=⎨⎬⎩⎭,将M 中的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第2009个数是 .题型二.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5.已知集合{0A =,1,2},那么( ) A .0A ⊆B .0A ∈C .{1}A ∈D .{0,1,2}A6.若集合{1}A =,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 .1A ∈B .A A ⊆C .A ∅⊆D .A ∅∈7.若集合{|2020}A x N x =∈,22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A ⊆B .a A ⊆C .{}a A ∈D .a A ∉8.已知集合{|14A x x =-<,)x Z ∈,则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B .4C .5D .69.已知集合{|0}M x x =,{|x N y y e ==,}x R ∈,那么正确的一项是( ) A e NB .0N ∈C .N M ⊆D .M N =10.若集合2{|1}A x N x =∈,1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A ∉B .a A ∈C .{}a A ∈D .{}a A ⊆11.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集合{|n A x x i ==,}n Z ∈中元素的个数为 .12.设集合{1A =-,0,1,2},{1B =,2},{|C x x ab ==,a A ∈,}b B ∈,则集合C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5B .6C .7D .813.已知集合{|(3)(7)0A x x x =--,}x Z ∈,则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 ) A .3B .4C .5D .614.已知集合{|(3)(7)0}A x Z x x =∈--,则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 ) A .3B .4C .5D .615.设集合{|31}A x x m =-<,若1A ∈且2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5)B .[2,5)C .(2,5]D .[2,5]16.已知实数集合{1,2,3,}x 的最大元素等于该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则x = . 17.已知集合{|1}kM x x=>-,且3M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8.若集合{|(3)(2)6}A x N x x =∈--<,则A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3B .4C .5D .619.已知集合2{|45}A x x x =-<,则( ) A . 1.2A -∈ B .0.93A ∉C .2log 30A ∈D .{1A N =,2,3,4}20.设A ,B 是R 中两个子集,对于x R ∈,定义:0,,0,1,,1,x A x Bm n x A x B∉∉⎧⎧==⎨⎨∈∈⎩⎩.①若A B ⊆.则对任意x R ∈,(1)m n -= ; ②若对任意x R ∈,1m n +=,则A ,B 的关系为 .题型三.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1.已知集合2{|210A x ax x =++=,}a R ∈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 ) A .0B .1C .0或1D .1-22.由实数a ,a -,||a ,所组成的集合里,所含元素个数最多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3.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A =,2},{0B =,2},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B .2C .3D .624.已知集合{1A =,2},{|B x x a b ==+,a A ∈,}b A ∈,则集合B 中元素个数为() A .1B .2C .3D .425.已知集合{1A =,2},{1B =,2,3},{|P x x a b ==+,a A ∈,}b B ∈,则集合P 的元素个数为( ) A .3B .4C .5D .626.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7.集合*12|x N Z x ⎧⎫∈∈⎨⎬⎩⎭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 )A .4B .6C .8D .1228.集合{1A =,}t 中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29.已知集合{1A =-,0},集合{0B =,1,2}x +,且A B ⊆,则实数x 的值为 . 30.已知数集{1M =-,0,2}x -中有3个元素,则实数x 不能取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题型四.集合的表示法31.若集合2{|10}A x ax ax =-+=∅,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 ) A .{|04}a a <<B .{|04}a a <C .{|04}a a <D .{|04}a a32.已知集合2{|1log }A x N x k =∈<<,集合A 中至少有3个元素,则( ) A .8k >B .8kC .16k >D .16k33.已知集合{|(1)}A x y lg x ==-,{|21}x B y y ==+,则( ) A .{|0}AB x x =< B .AB R =C .{|1}A B x x =>D .A B =∅34.已知集合{|(1)}A x y lg x ==-,{|10}B x x =->,则( ) A .{|0}AB x x =< B .AB R =C .{|1}A B x x =>D .A B =∅35.已知集合{|1}M x x =<,2{|0}N x x x =-<,则( ) A .M N ⊆ B .N M ⊆ C .{|1}MN x x =<D .{|0}MN x x =>36.已知集合2{|0}A x x x =->,2{|log 0}B x x =<,则( ) A .{|0}AB x x =< B .AB R =C .A B =∅D .{|1}A B x x =>37.已知单元素集合2{|(2)10}A x x a x =-++=,则(a = ) A .0B .4-C .4-或1D .4-或038.已知集合2{|30A x x x =-<,*}x N ∈,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参考答案1.【解析】解:函数2x y =图象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上的其它点不在函数2x y =图象上的,A ∴不正确.如果旋转体内部是空腔时,内表面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上的其它点不在旋转体表面或其内部.,B ∴不正确如果扇形的圆心角大于180︒时,会出现连接某些点的线段上的其它点不在扇形边界或其内部,C ∴不正确∴利用排除法,应该选D故选:D .2.【解析】解:(1)中很小的实数没有确定的标准,不满足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中集合2{|1}y y x =-的元素为实数,而集合2{(,)|1}x y y x =-的元素是点; (3)有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3个元素; (4)集合{(,)|0x y xy ,x ,}y R ∈中还包括实数轴上的点. 故选:A . 3.【解析】解:*{|A B p p x y ==+,x A ∈,}y B ∈.{1A =,2,3},{1B =,2}, *{2A B ∴=,3,4,5}, 234514+++=.故答案为:14.4.【解析】解:解法一:3124234|,1,2,3,47777i a a a a M a T i ⎧⎫=+++∈=⎨⎬⎩⎭中的元素为 444444012371,,,,77777-,故从大到小排列第2009个数是3928240149=. 解法二:根据题意,发现M 是关于类似7进制的转换问题,从大到小排序的第一个是 6666(7)[1-(7)1]- 所以第2009个数就是: 6666(7)[5566-(7)1]- 即1100(7)392(10)= 故本题的答案即为3928240149=; 故答案为:849. 5.【解析】解:因为集合{0A =,1,2},所以0A ∈,选项A 不正确,选项B 正确, 选项C 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错用元素与集合关系,选项D 两个集合相等,所以D 错误. 故选:B .6.【解析】解:A 、B 、C 显然正确,∅与集合的关系不能是∈, 故选:D .7.【解析】解:因为{|2020}A x N x =∈,所以A 中元素全是整数, 因为22a =, 所以a A ∉, 故选:D .8.【解析】解:14x -<,x z ∈,1x ∴=-,0,1,2,3∴集合{1A =-,0,1,2,3}共有5个元素. 故选:C .9.【解析】解:{|0}M x x =,{|0}N y y =>,∴,0,e N N N M ∉⊆,M N ≠.故选:C .10.【解析】解:集合{|11}{0A x N x =∈-=,1},1a =-, 故A 、1A -∉,故本选项正确;B 、1A -∉,故本选项错误;C 、{1}A -⊂/,故本选项错误;D 、{1}A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11.【解析】解:当4n k =,*k N ∈时,1n i =;当41n k =+,*k N ∈时,n i i =;当42n k =+,*k N ∈时,1n i =-;当43n k =+,*k N ∈时,n i i =-;所以集合{1A =-,i -,1,}i .故答案为:4.12.【解析】解:当1a =-,1b =时,1ab =-,当1a =-,2b =时,2ab =-, 当0a =,1b =时,0ab =,当0a =,2b =时,0ab =, 当1a =,1b =时,1ab =,当1a =,2b =时,2ab =, 当2a =,1b =时,2ab =,当2a =,2b =时,4ab =,、 故{2C =-,1-,0,1,2,4},即C 中元素的个数为6个. 故选:B .13.【解析】解:已知集合{|(3)(7)0A x x x =--,}{3x Z ∈=,4,5,6,7}, 则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5个,故选:C .14.【解析】解:已知集合{|(3)(7)0}{3A x Z x x =∈--=,4,5,6,7}, 则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5个, 故选:C .15.【解析】解:因为集合{|31}A x x m =-<,若1A ∈且2A ∉, 311m ∴⨯-<且321m ⨯-;解得25m <;故选:C .16.【解析】解:因为实数集合{1,2,3,}x 的最大元素等于该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 所以123x x +++=(无解)或者1233x +++=, 解之得3x =-. 故答案为3-. 17.【解析】解:因为10()0k k xx x k x x+>-⇒>⇒+>, 3M -∈,(3)(3)03k k ∴--+>⇒<, k ∴的取值范围是:(,3)-∞.故答案为:(,3)-∞.18.【解析】解:集合{|(3)(2)6}{|05}{1A x N x x x N x =∈--<=∈<<=,2,3,4},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4, 故选:B .19.【解析】解:2{|45}{|15}A x x x x x =-<=-<<, 220log 30log 325<<=, 2log 30A ∴∈故选:C . 20.【解析】解:①A B ⊆.则x A ∉时,0m =,(1)0m n -=.x A ∈时,必有x B ∈,1m n ∴==,(1)0m n -=.综上可得:(1)0m n -=.②对任意x R ∈,1m n +=,则m ,n 的值一个为0,另一个为1,即x A ∈时,必有x B ∉,或x B ∈时,必有x A ∉,A ∴,B 的关系为RA B =.故答案为:0,RA B =.21.【解析】解:若集合2{|210A x ax x =++=,}a R ∈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2210ax x ++=有且只有一个解当0a =时,方程可化为210x +=,满足条件; 当0a ≠时,二次方程2210ax x ++=有且只有一个解 则△440a =-=,解得1a = 故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0或1 故选:C .22.【解析】解: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0a =,有||a a a =-=,组成的集合中有一个元素; ②0a >,有||a a =,组成的集合中有两个元素; ③0a <,有||a a -=,组成的集合中有两个元素; 故在其组成的集合里,所含元素个数最多有2个; 故选:C .23.【解析】解:根据题意,设{1A =,2},{0B =,2}, 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可能为:0、2、0、4, 又有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则*{0A B =,2,4}, 其所有元素之和为6; 故选:D .24.【解析】解:集合{1A =,2},{|B x x a b ==+,a A ∈,}b A ∈, {2B ∴=,3,4},∴集合B 中元素个数为3.故选:C .25.【解析】解:集合{1A =,2},{1B =,2,3},{|P x x a b ==+,a A ∈,}{2b B ∈=,3,4,5},则集合P 的元素个数为:4. 故选:B .26.【解析】解: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在集合{M a =,b ,}c 中,必有a 、b 、c 互不相等, 故ABC ∆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27.【解析】解:由题意,集合*12{|}x N Z x∈∈中的元素满足 x 是正整数,且12x是整数,由此列出下表x 1 2 3 4 6 12 12x1264321根据表格,可得符合条件的x 共有6个,即集合*{|}x N Z x∈∈中有6个元素 故选:B .28.【解析】解:集合{1A =,}t 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得1t ≠ 故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1}t t ≠ 故答案为:{|1}t t ≠29.【解析】解:由分析知21x +=-,3x ∴=-. 故答案为3-.30.【解析】解: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21x -≠-,20x -≠,解得1x ≠,且2x ≠, 故实数x 不能取的值构成的集合为{1,2}.31.【解析】解:当0a =时,不等式等价于10<,此时不等式无解; 当0a ≠时,要使原不等式无解,应满足 00a >⎧⎨<⎩, 即2040a a a >⎧⎨-<⎩,解得04a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0,4). 故选:B .32.【解析】解:集合2{|1log }A x N x k =∈<<,集合A 中至少有3个元素, {2A ∴=,3,4}, 2log 4k ∴>,16k ∴>.故选:C .33.【解析】解:集合{|(1)}{|1}A x y lg x x x ==-=<,{|21}{|1}x B y y y y ==+=>, AB ∴=∅.故选:D .34.【解析】解:集合{|(1)}{|1}A x y lg x x x ==-=<,{|10}{|1}B x x x x =->=>, AB ∴=∅.故选:D .35.【解析】解:集合{|1}M x x =<,2{|0}{|01}N x x x x x =-<=<<,N M ∴⊆.故选:B .36.【解析】解:集合2{|0}{|0A x x x x x =-><或1}x >, 2{|log 0}{|01}B x x x x =<=<<, AB ∴=∅,{|0AB x x =≠且1}x ≠,故选:C .37.【解析】解:单元素集合2{|(2)10}A x x a x =-++=,∴△2[(2)]4110a =-+-⨯⨯=,解得4a =-或0a =. 故选:D .38.【解析】解:由集合2{|30A x x x =-<,*}x N ∈可得, 条件等价于集合{|03A x x =<<,*}{1x N ∈=,2}. 故填:{1,2}.。

高中政治专题一 学案1国家的本质

高中政治专题一 学案1国家的本质
提示 这是两对不同的概念。区别是: 前者是从国体意义上讲的,强调阶级性,即对谁民主,对 谁专政。后者是从政体意义上讲的,即统治者用什么样的 方式组织国家政权。
诱思·自主学习区
4.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学案1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享有民主的 主体 不同,专政的
对象 也不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
赏析·真题感悟区
学案1
2.(2013· 温州二模)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 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 同意志。卢梭的观点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 D )
A.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主张应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地位 C.强调人口是国家生存的最基本要素 D.在本质上抹杀了国家的阶级属性
学案1
目标导航 ①了解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的历史类型。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②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 新型专政的统一。 ③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比较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国家的含义 (1)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 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 (2)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 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从国家的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 主权 是一 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点拨·合作探究区
问题探究
学案1
(1)材料一蕴含了国家学说的哪些道理?
答案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 定的国体,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有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021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阅读教材P2~3 )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及来源①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②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反响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2)原理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响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 (阅读教材P3~5 )1.制作流程2.酒精的检测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共研探究](一)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如图) ,仔细观察模式图并答复相关问题:1.酵母菌属于真核(填 "真核〞或 "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2.果酒的制作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3.果酒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1)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要在去枝梗之前(填 "前〞或 "后〞)进行,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同时要防止反复冲洗,防止酵母菌菌种数量减少.(2)传统工艺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3)葡萄酒通常呈深红色,原因是发酵中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4.制作果酒的四个易误点(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 "先通气后密封〞?提示: "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 "密封〞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 "先来水后来酒〞的原因: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发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适应这一环境成为优势菌种.(4)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发酵后期,假设发酵罐密封不严,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产生乙酸,从而使啤酒变酸.(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酿造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如图) ,仔细观察模式图并答复相关问题:1.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属于原核(填 "真核〞或 "原核〞)生物.(1)繁殖方式:二分裂.(2)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并进一步变为醋酸.反响式:C2H5OH+O2―→CH3COOH+H2O .3.果醋的制作流程: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4.变酸的酒外表有菌膜,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在溶液内部,由于氧气含量缺乏,醋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法形成菌膜.[总结升华]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拟酵母菌醋酸菌生物学分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代谢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生长繁殖的18~25 ℃左右30~35 ℃最|适宜温度主要繁殖方式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生产、生活应用酿酒、发面等制醋【特别提醒】关于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两点提醒(1)酵母菌在氧气和营养物质充足时 ,进行出芽生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 ,进行孢子生殖.醋酸菌主要进行二分裂生殖.(2)酵母菌属于真菌 ,醋酸菌属于细菌 ,二者最|适生长温度不同的原因是不同生物中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2.果醋制作的关键果醋制作过程中要始终通入氧气,因为醋酸菌是好氧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对点演练]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解析:选D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 ,A项错误;应先进行果酒发酵 ,再进行果醋发酵 ,B项错误;人工接种的菌种品质更好 ,且不易有杂菌污染 ,C项错误;适当增加接种量可缩短到达一定数量菌种所需的时间 ,并且有利于所需菌种在与其他杂菌的竞争中占优势 ,故能够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D项正确.[共研探究]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1和图2分析:1.实验装置(1)图1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 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目的是什么?提示: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 ,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在图2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补充氧气,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CO2或剩余气体,出料口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使排气胶管长而弯曲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3)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使用图2发酵装置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通过充气口充入无菌空气.2.发酵条件的控制(1)防止杂菌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 ,并晾干;发酵装置清洗干净后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或用洗洁精洗涤.(2)控制氧气含量①果酒发酵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原因: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消耗完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CO2造成发酵液溢出.②醋酸发酵中,要从充气口持续泵入无菌空气,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菌,在酒精变为醋酸时需氧气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3)温度、pH和发酵时间温度pH 发酵时间3.由果酒制作果醋需要增加的操作有哪些?提示:①接种醋酸菌;②改变发酵的环境温度 ,即30~35 ℃;③充入氧气 .4.实验现象5.(1)检验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①检验原理: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②检验步骤:先在试管中参加发酵液2 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的H2SO4 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2)检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拟醋酸发酵前后的pH做进一步的鉴定.[总结升华]果酒制作与果醋制作的比拟[对点演练]2.图1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答复以下问题:图1 图2(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响呈现________色.解析:酒精发酵后可进行醋酸发酵.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 ,不能反复冲洗 ,以防止菌种流失.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排气口排出的是CO2,而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因醋酸菌是好氧细菌 ,需要连续充气 ,因此排气口排出的既有CO2,又有含氧量较低的空气 .醋酸菌发酵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果酒发酵旺盛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所以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醋酸菌和酵母菌正常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 ,在适宜温度时可得到较多的代谢产物.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响呈灰绿色.答案:(1)醋酸发酵(2)洗去浮尘反复冲洗(3)果酒发酵果醋发酵泵入空气(氧气) (4)酵母菌CO2(含氧量少的)空气和CO2(5)不能.醋酸发酵的条件是氧气充足,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6)18~25 ℃30~35 ℃(7)重铬酸钾灰绿1.以下关于酵母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即有些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一些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选B酵母菌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CO2的真菌 .并不是有的只进行有氧呼吸 ,有的只进行无氧呼吸.2.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会使发酵液受到污染()A.榨汁机用热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解析:选C A、B项属于消毒 ,能防止杂菌污染 .葡萄应冲洗后再除去枝梗 ,防止破损引起杂菌污染.D项中 ,不将瓶盖完全揭开 ,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液.3.以下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罐必须不断充入无菌空气D.为防止杂菌污染,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罐和发酵液进行灭菌解析:选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含有线粒体;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无线粒体;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 ℃左右 ,而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 ℃,且醋酸菌是需氧型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 ,还需充足的氧气;发酵罐和发酵液只能进行消毒 ,不能进行灭菌.4.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__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________获得葡萄酒.(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小(可用密度计测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溶氧量B.图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C.图甲与图乙中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可能会有醋酸产生(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作葡萄醋,请写出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果酒酿制的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以使酵母菌繁殖 ,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随着发酵程度加深 ,葡萄糖被消耗 ,酒精含量增加 ,酒精的密度比葡萄糖溶液低 ,液体密度会逐渐降低 .在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时 ,酵母菌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不可能被全部消耗 ,否那么缺少原料 ,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当氧气充足、糖源缺乏时 ,葡萄酒可转化为葡萄醋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 .答案:(1)有氧呼吸密封(2)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 ,酒精的密度比葡萄糖溶液低(3)B(4)C2H5OH+O2―→CH3COOH+H2O30~35 ℃。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单元化学反应的焓变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单元化学反应的焓变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任务1.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从定性到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思维模型,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培养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反应热焓变1.体系与环境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或外界。

2.内能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组成的影响。

3.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4.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也称反应热。

5.焓、焓变(1)焓: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用符号H表示。

(2)焓变:在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即为反应的焓变,用ΔH 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1。

微点拨:(1)焓变为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2)反应热、焓变的单位均为kJ·mol-1,热量的单位为kJ。

6.焓变(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相对大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

(2)焓变(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①吸收热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ΔH>0。

②放出热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ΔH<0。

用图示理解如下: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应热的单位与热量相同(×)(2)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就是该反应的焓变(√)(3)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0(√)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学案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标要求】1、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自主学习】1、与果酒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它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_____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并进行大量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生殖,无氧条件下繁殖能力下降,但是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即无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果酒的制作主要依赖于它的无氧呼吸。

2、______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一般把其控制在_________。

温度低于____℃酵母菌发育很缓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____℃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

超过____℃,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____℃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

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

稍微与空气接触,酵母菌又能继续繁殖。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空气,大部分的酵母菌就会死亡。

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

3、与果醋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_,它是一种_____氧细菌,它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充足的_____。

在原料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的时候可以将_______转变成_________然后再转变成醋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发酵过程中一般把温度控制在________ 。

4、在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操作中应当注意避免_____的感染,所以要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用________进行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大约_______的空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葡萄酒发酵和葡萄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_______和_______,在两个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控制要求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发酵产物酒精的鉴定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

具体过程是先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再滴入__________,振荡混匀,最后滴加_____________ ,如果有______现象出现则证明有酒精的存在。

7、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共途径是呼吸作用第_____阶段(糖酵解),是在_____中进行。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糖酵解过程的产物______被[H]还原成__________或乳酸等,在不同的生物体由于酶的不同,其还原的产物也不同。

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氧化分解。

如下图所示:由于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是______的,释放的能量____,转移到ATP 中的能量就更少;还有大量的能量未释放出来,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中。

【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的产生分别是( )。

A. 死亡、增多B. 增多、不再产生C. 增多、增多D. 死亡、不再产生2.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我们通常要检测一下我们的实验是否成功,检测酒精的有无我们通常用重铬酸钾来鉴定,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显( )A. 蓝色B. 砖红色C. 灰绿色D. 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3、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根瘤菌A 、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型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B 、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⑥是需氧型C 、从生殖看,①可进行出芽生殖,②③④⑤⑥均可进行分裂生殖D 、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4、在酿制果醋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要通氧气和隔绝氧气交替进行B. 在发酵过程中要一直通入足够的氧气C. 在发酵过程中要一直隔绝氧气D. 温度控制在18-25℃5.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相对量如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a 时 ( )A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67%用于无氧呼吸C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33%用于无氧呼吸D .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6. 以下能进行下列两个反应的是( )① C 6H 12O 6 + 6O 2 + 6H 2O −→−酶 6CO 2 + 12H 2O + 能量② C 6H 12O 6 −→−酶 2C 2H 5OH + 2CO 2 + 能量A.酵母菌 B.乳酸菌 C.马铃薯 D.人7. 在制造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A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B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C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D .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8.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 、碳源供应太充足B 、细胞会发生质比分离复原C 、改变了酵母菌的PH 值D 、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9.谷氨酸棒状杆菌(需氧型微生物)除用于制造味精外还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配制营养注射液,应用前景广泛。

光明制醋厂转产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以及琥珀酸,其原因是()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10.一般情况下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的阶段需要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二)简答题1.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

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分析: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画出发酵坛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3.发酵坛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

4.请你用文字和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5.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米饭的多少加适量的酒药,如把握不住,宁多勿少,如果加少了将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家庭酿酒的主要过程。

2.精度不低于12度的米酒。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试就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糖化阶段主要包括蒸煮大米及加入“糖化酶”等。

大米蒸煮的目的是。

“糖化酶”应包括的主要酶类有,糖化酶使(大米中)淀粉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发酵阶段主要在5m3的发酵罐中进行,主要工艺为:加料(糖化后的米浆)→接种菌种(主要为酵母菌)→通气培养→密封发酵。

①接种后通气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此时酵母菌主要以方式迅速繁殖。

在接种时常加入尿素或其它氮肥,其目的是.。

②“密封”的目的是。

③请用曲线表示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温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体内丙酮酸可以转化为a-酮戊二酸,该酸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谷氨酸,当谷氨酸增多并与酶结合时,可导致谷氨酸减少,其原因是_。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答案提示]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后练习 2.: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

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

3.:需考虑厂房、设备投资、原材料采购、工人人数及工资、产品种类、生产周期、销售渠道、利润等问题。

【创新阅读】1.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2.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 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3、萄酒的酿造自然发酵就是葡萄破碎入罐以后,不去人为地添加任何菌种,靠葡萄本身携带的自然界的酵母菌,在葡萄浆或分离后的葡萄汁里自发地繁殖,最终发酵成葡萄酒。

葡萄汁中酵母菌的种类第一类是在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酵母,即葡萄酒酵母或叫啤酒酵母。

这种酵母发酵力强,产酒的风味好,生成有益的副产物多。

在葡萄汁还没发酵之前,这种酵母占的比例很小;在发酵的过程中,这种酵母很快地繁殖起来,由它完成主要的发酵任务。

第二类在葡萄汁中数量很大,但发酵力很弱,其代表是尖端酵母。

在新压榨的葡萄汁中,尖端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的比例约为1 000∶1。

在发酵开始时,这种发酵力弱的酵母先引起发酵。

在以后的发酵过程中,它的作用逐渐被葡萄酒酵母所代替。

第三类是一种产膜的好气性酵母菌。

当发酵容器未灌满时,产膜酵母便会在葡萄汁液面生长繁殖,使葡萄汁变质。

发酵是酿造葡萄酒最重要的过程。

葡萄汁变成葡萄酒的过程就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非常复杂,其主要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其他的副产物。

不难设想,如果发酵的最终产物只是乙醇和二氧化碳,而不产生有香味和有口味的物质,那么发酵而成的酒,口味就太单调了。

2.果醋的生产制作过程清洗将水果或果皮、果核等投入池中,用清水冲洗干净,拣去腐烂部分与杂质等,取出沥干。

蒸煮将上述洗净的果物放入蒸气锅内,在常压下蒸煮1~2 h。

在蒸煮过程中,可上下翻动二三次,使其均匀熟透。

然后降温至50~60 ℃,加入为原料总重量10%的用黑曲霉制成的麸曲,或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在40~50 ℃温度下,糖化2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