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礼记-学记
《十三经注疏》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十三经注疏》的作者及主要内容1 《尚书》:现存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集。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2 《周易》:现存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相传为周文王在监狱所作。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3 《诗经》:现存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感谢孔子,给我们留下了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4 《仪礼》:研究中国古代礼仪的著作。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5《周礼》(该书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创作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在战国时期。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6 《礼记》(西汉的两位学者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辑的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7《左传》(可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的作品。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8《公羊传》(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9《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
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传)《春秋榖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注:《春秋》三传中,《左传》侧重在用史实注释《春秋》,属史学范畴;《公羊传》和《谷梁传》侧重在义理辞章方面注释《春秋》,属于训诂学。
所以熟悉《左传》的人多,而了解《公羊传》和《谷梁传》的人就比较少。
)10 《论语》(春秋时孔子弟子对于孔子的语录笔记),《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昺,音丙,bing,3声)11 《孝经》(西汉在孔壁中发现的藏书,可能为春秋时孔子或其弟子曾子所作。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12 《孟子》(战国时儒家学者孟子的著作。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奭,音是,shi4声)13《尔雅》战国到西汉的学者编写的一本可以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词典,《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
十三经注疏-礼记-中庸
礼记正义-中庸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
《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
”率,循也。
循性行之,是谓道。
脩,治也。
治而广之,人放效之,是曰“教”。
○率,所律反。
知音智,下“知者”、“大知”皆同。
放,方往反。
效,胡教反。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犹道路也,出入动作由之,离之恶乎从也?○离,力智反,下及注同。
恶音乌。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也。
君子则不然,虽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犹戒慎恐惧自脩正,是其不须臾离道。
○睹,丁古反。
恐,匡勇反,注同。
閒音闲,下同。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者,慎其间居之所为。
小人於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
若有佔听之者,是为显见,甚於众人之中为之。
○见,贤遍反,注“显见”同,一音如字。
佔,敕廉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
○乐音洛,注同。
中,丁仲反,下注“为之中”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行之至也。
位,犹正也。
育,生也,长也。
○长,丁丈反。
[疏]“天命”至“育焉”。
○正义曰:此节明中庸之德,必脩道而行;谓子思欲明中庸,先本於道。
○“天命之谓性傚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
老子云:“道本无名,强名之曰道。
”但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知、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
《学记》全文及注释
《学记》全⽂及注释学记发虑宪,求善良[1],⾜以謏[2]闻,不⾜以动众;就贤体远[3],⾜以动众,未⾜以化民。
君⼦如欲化民成俗[4],其必由学乎![1]发虑宪,求善良:发布政令,寻求贤能的⼈。
[2]謏:通“⼩”。
[3]就贤体远:亲近贤⼈,关⼼关系疏远的⼈。
就,接近。
体,亲近。
[4]化民成俗:教化百姓,以形成良好的风俗。
⽟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5]。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6],教学为先。
《兑命》[7]⽈:“念终始典于学”[8],其此之谓乎[9]![5]知道:明⽩道理。
[6]建国君民:治理国家,管理⼈民。
君,统治。
[7]兑命:《尚书》篇名。
兑,⾳yuè,同“说”。
[8]念终始典于学:设学施教要念念不忘。
典,经常。
[9]其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10],弗⾷不知其旨[11]也;虽有⾄道[12],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教然后知困[13]。
知不⾜,然后能⾃反[14]也;知困,然后能⾃强也。
故⽈:教学相长[15]也。
《兑命》⽈:“学学半[16]”,其此之谓乎?[10]嘉肴:美味的饭菜。
[11]旨:美。
[12]⾄道:最好的道理。
[13]困:困惑。
[14]⾃反:⾃我反思、省察。
[15]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
[16]学学半:教与学都能增进⾃⼰的知识。
第⼀个“学”,通“敩”,⾳xiào,教导。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17][17]家有塾……国有学:塾、庠、序、学,都是学校名称。
术,同“遂”。
《周礼》记载,⼆⼗五家居⼀巷内,设⼀塾;五百家为党,设有庠;万两千五百家为⼀遂,设有序;诸侯与天⼦都城内设有学。
⽐年⼊学,中年考校。
[18]⼀年视离经辨志[19],三年视敬业乐群[20],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21],谓之⼩成;九年知类通达,强⽴⽽不反[22],谓之⼤成。
夫然后⾜以化民易俗,近者说[23]服,⽽远者怀[24]之,此⼤学之道也。
国学《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赏析
国学《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赏析国学《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赏析经书在南宋后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称为十三经。
分别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gǔ)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十三经是从先秦到南宋,经书逐渐增删的结果,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
1. 何谓十三经?西汉时,儒家经典为“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穀(gǔ)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九经”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
至唐文宗时,除了“九经”之外,将《孝经》《论语》《尔雅》也列入经部,称为“十二经”。
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
2. 那么何谓注疏?注疏指后人读书时加的注解与评论,通常评注者都是学识深厚,考据细微的经学家。
《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是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典籍,是研习古代哲学、文学、历史、伦理等等的必由之路。
清乾隆时期,它采用清代阮元刻本为底本、全面吸收其《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校勘成果,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即:《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70卷,《周礼注疏》42卷,《仪礼注疏》5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春秋穀(gǔ)梁传注疏》20卷,《论语注疏》20卷,《孝经注疏》9卷,《尔雅注疏》10卷,《孟子注疏》14卷,共416卷。
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1《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2《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3《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序(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等奉敕撰)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
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ㄤ,感阴阳而迁变。
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喜怒哀乐之志,於是乎生;动静爱恶之心,於是乎在。
精粹者虽复凝然不动,浮躁者实亦无所不为。
是以古先圣王鉴其若此,欲保之以正直,纳之於德义。
犹襄陵之浸,修堤防以制之;(方用切)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
故乃上法圆象,下参方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然飞走之伦,皆有怀於嗜欲;则鸿荒之世,非无心於性情。
燔黍则大享之滥觞,土鼓乃云门之拳石。
冠冕饰於轩初,玉帛朝於虞始。
夏商革命,损益可知;文武重光,典章斯备。
洎乎姬旦,负临朝,述《曲礼》以节威仪,制《周礼》而经邦国。
礼者,体也,履也,郁郁乎文哉!三百三千,於斯为盛。
纲纪万事,琢六情。
非彼日月照大明於寰宇,类此松筠负贞心於霜雪。
顺之则宗礻石固,社稷宁,君臣序,朝廷正;逆之则纪纲废政,政教烦,阴阳错於上,人神怨於下。
故曰,人之所生,礼为大也。
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辩君臣长幼之位,是礼之时义大矣哉!暨周昭王南征之後,彝伦渐坏;彗星东出之际,宪章遂泯。
夫子虽定礼正乐,颓纲暂理,而国异家殊,异端并作。
画蛇之说,文擅於纵横;非马之谈,辨离於坚白。
暨乎道丧两楹,义乖四术,上自游夏之初,下终秦汉之际,其间歧涂诡说,虽纷然竞起,而馀风曩烈,亦时或独存。
於是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俱以所见,各记旧闻。
错总鸠聚,以类相附,《礼记》之目,於是乎在。
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
爰从晋、宋,逮于周、隋,其传《礼》业者,江左尤盛。
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庾蔚、崔灵恩、沈重、范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遵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生等。
其见於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
十三经注疏-礼记-学记
学记陆曰:“郑云:《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於《别录》属《通论》。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
求,谓招来也。
謏之言小也。
动众,谓师役之事。
○宪音献。
謏,思了反,徐所穆反。
闻音问,声闻。
度,大各反。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就,谓躬下之。
体,犹亲也。
○下,户嫁反。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策,初革反。
[疏]“发虑”至“学乎”。
○正义曰:此一节明虽有馀善,欲化民成俗,不如学之为重。
○“发虑宪”者,发,谓起发。
虑,谓谋虑。
宪,谓法式也。
言有人不学,而起发谋虑,终不动众,举动必能拟度於法式,故云“发虑宪”。
○“求善良”者,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
○“足以謏闻”者,謏之言小。
闻,声闻也。
言不学之人,能有片识谋虑法式,求善以自辅。
此是人身上小善,故小有声闻也。
○“不足以动众”者,众,谓师役也。
虽有以小善,恩未被物,若御军动众则不能,故云“不足以动众”也。
○“就贤体远”者,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
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也。
○“足以动众”者,以恩被於外,故足以动众也。
“未足以化民”者,虽复恩能动众,识见犹浅,仁义未备,故未足以化民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者,君,谓君於上位。
子,谓子爱下民。
谓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故云“其必由学乎”。
学则博识多闻,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轨仪,故可以化民成俗也。
○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
求,谓招来也。
謏之言小也。
动众,谓师役之事。
○正义曰:“宪,法”,《释诂》文。
“謏之言小也”,言謏音近小,故云“謏之言小也”。
云“动众,谓师役之事”者,动众以与化民相对,化民事难,动众稍易,故知是师役之事。
○注“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正义曰:郑恐所学惟小小才艺之事,故云“所学者,圣人之道”。
十三经注疏-礼记-大学
大学陆曰:“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此於《别录》属《通论》。
”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
止,犹自处也。
得,谓得事之宜也。
○大,旧音泰,刘直带反。
近,附近之近。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
○其知如字,徐音智,下“致知”同。
致知在格物。
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此“致”或为“至”。
○格,古百反。
好,呼报反。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壹是,专行是也。
○治,国治,并直吏反,下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
厌,读为黡,黡,闭藏貌也。
○毋音无。
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臭,昌救反。
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谦,依注读为慊,徐苦簟反。
閒音闲。
厌,读为黡,乌斩反,又乌簟反。
揜,於检反。
著,张虑反,注同。
肺,芳废反。
肝音干。
言厌,於琰反,一音於步反。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整理版]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是以多个单音字母合并而成,拥有单音或多音节的语音文字。
例如英文和法文。
交际法:又称“意念法”、“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
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
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
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悬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语言学不应仅仅研究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在人们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
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组合的递归性: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为代表。
粘着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日语、为其代表。
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复综语:又叫编插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
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目录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目录序卷一曲礼上第一卷二曲礼上第一卷三曲礼上第一卷四曲礼下第二卷五曲礼下第二卷六檀弓上第三卷七檀弓上第三卷八檀弓上第三卷九檀弓下第四卷十檀弓下第四卷十一王制第五卷十二王制第五卷十三王制第五卷十四月令第六卷十五月令第六卷十六月令第六卷十七月令第六卷十八曾子问第七卷十九曾子问第七卷二十文王世子第八卷二十一礼运第九卷二十二礼运第九卷二十三礼器第十卷二十四礼器第十卷二十五郊特牲第十一卷二十六郊特牲第十一卷二十七内则第十二卷二十八内则第十二卷二十九玉藻第十三卷三十玉藻第十三卷三十一明堂位第十四卷三十二丧服小记第十五卷三十三丧服小记第十五卷三十四大传第十六卷三十五少仪第十七卷三十六学记第十八卷三十七乐记第十九卷三十八乐记第十九卷三十九乐记第十九卷四十杂记上第二十卷四十一杂记上第二十卷四十二杂记下第二十一卷四十三杂记下第二十一卷四十四丧大记第二十二卷四十五丧大记第二十二卷四十六祭法第二十三卷四十七祭义第二十四卷四十八祭义第二十四卷四十九祭统第二十五卷五十经解第二十六卷五十哀公问第二十七卷五十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卷五十一孔子間居第二十九卷五十一坊记第三十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卷五十三中庸第三十一卷五十四表记第三十二卷五十五缁衣第三十三卷五十六奔丧第三十四卷五十六问丧第三十五卷五十七服问第三十六卷五十七间传第三十七卷五十八三年问第三十八卷五十九深衣第三十九卷五十九投壶第四十卷五十九儒行第四十一卷六十大学第四十二卷六十一昏义第四十四卷六十一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卷六十一冠义第四十三卷六十二射义第四十六卷六十二燕义第四十七。
十三经注疏汇校缘起
⼗三经注疏汇校缘起⼀《⼗三经注疏》包括⼗三部儒家经典的经⽂、古注、⾳义、疏⽂。
这⼗三部经典是:《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
儒家的主要经典已包括在内了。
这⼗三部经典在传授过程中曾经产⽣过多家注释解说,其中⼤部分失传。
保存下来的古注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注(据考是魏晋时⼈的伪作,却有较⾼的⽔平),《⽑诗》汉⽑亨传、汉郑⽞笺,《周礼》汉郑⽞注,《仪礼》汉郑⽞注,《礼记》汉郑⽞注,《春秋左传》晋杜预注,《春秋公⽺传》汉何休注,《春秋穀梁传》晋范宁集解,《论语》魏何晏集解,《孟⼦》汉赵岐注,《孝经》唐⽞宗注,《尔雅》晋郭璞注。
其主体部分是汉晋间⼈注。
这些注有的不是汉⼈的旧注,但也吸收了汉⼈的旧说。
相对于宋元⼈的注,这⼀批旧注被称为“古注”。
经⽂古奥,后⼈理解困难,往往⾸先求助于这些古注,原因是前⼈认为这些古注“去古未远”,有较⼤的可靠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对于经⽂和古注⼜逐步产⽣了更为详尽的疏解,这些对经⽂和古注的疏解称为“义疏”,在南北朝时期⽐较发达。
到了唐代,孔颖达等奉敕撰定了“五经义疏”,由于是朝廷主持,所以称“五经正义”。
这五部书是《周易正义》《尚书正义》《⽑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另有唐代贾公彦撰《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传疏》、杨⼠勋《春秋穀梁传疏》。
北宋邢昺⼜奉敕撰定《论语疏》《尔雅疏》《孝经疏》,另有托名孙奭撰的《孟⼦疏》。
总的看来,唐⼈的疏是总结南北朝⾄隋的疏⽽成的,⽽宋⼈邢昺的疏⼜是总结唐⼈的疏⽽成的,都有更早的来源和依据。
《孟⼦》原来不在“经书”⾏列,⾄北宋末才由王安⽯推动正式加⼊经书⾏列,北宋徽宗时成都的⽯经加⼊《孟⼦》,第⼀次出现了成套的“⼗三经”。
唐宋⼈的疏最初的⽂本形式是经⽂、古注不全列,只在每条疏⽂开头冠以起讫语“某某⾄某某”,如《关雎》⾸节疏,先说“关关⾄好逑”,然后再作疏,《关雎》的正⽂省略。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典的注释和解释之一,涵盖了儒家经典中的十三本书籍。
这些书籍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奉为经典之作。
十三经注疏的名词解释是对其中涉及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和阐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的内涵和意义。
下面将对十三经注疏中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
《五经正义》:是对《经》的注解,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儒家经学研究的成果之一,由原文摘取并加以注解、解释和批评。
《五经注》:是对《五经》的注释,为明代儒学大师程颐所作,是对《五经》的全面、系统的注解。
《周易注疏》:是对《周易》的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卦辞、爻辞、彖辞、系辞等的解释,并对易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尚书大传》:是对《尚书》中的大传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传记、政治制度、祭祀仪礼等内容。
《毛诗正义》:是对《毛诗》的注解,对其中的诗句进行了解释和评析,强调了诗句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周礼注疏》:是对《周礼》的注解,对其中的官职、礼仪、祭祀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之一。
《仪礼注疏》:是对《仪礼》的注释和解释,详细介绍了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包括宴会、婚礼、祭祀等。
《乐记注疏》:是对《乐记》的注释,主要对古代音乐的具体分类、乐律、乐器等进行了解释和阐述。
《春秋左传》:是对《春秋》的左传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是对春秋时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书。
《春秋繁露》:是对《春秋》的繁露部分进行注释和解释,对其中的思想、道德、政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孟子》:是对孟子的著作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孟子思想和论述的解读和解释。
《荀子》:是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注释和解释,主要包括对荀子思想和论述的解读和解释。
《大学》:是对《礼记》中的大学篇进行注释和解释,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中庸》:是对《礼记》中的中庸篇进行注释和解释,强调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以上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部分名词解释,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和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代经典的内涵和意义。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十三经”注者: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孝经》简介:《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
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书共分一十八章。
内容: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十三经注疏》列表
《十三经注疏》列表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十三经的注释文学作品。
它是太上老君把《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书经》《易经》《楚辞》《集诰》《周礼》《汉书》《史记》《荀子》《孟子》等十三经的思想、礼俗、历史等方面做了系统化的诠释,称为《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统文学著作,渊源历史悠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起源于先秦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更新完善,内容涵盖了古代十三经的思想、礼俗、历史等方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注释文学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十三经注释之祖”。
它教导我们要研究历史,把握当代社会;要遵循家规,知晓国法;要知恩图报,以德弘志,树立良好的民风。
《十三经注疏》不仅被誉为传统文化的高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学著作,其中蕴含的宝贵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研究历史文化、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注释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经典之作。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十三经注疏》是唐代孔颖达等人所撰写的古代经书注疏集,收录了《易经》、《尚书》、《礼记》、《周礼》、《仪礼》、《诗经》、《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楚辞》、《国语》、《论语》、《孟子》等十三种重要的中国古代经典。
在《十三经注疏》中,有许多名词需要进行解释。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1. 易经:又称《易经》、《周易》,是中国古代典籍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阐述天人合一、卜筮预测的经典。
2. 尚书:也叫《尚书大传》、《尚书经》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动人历史前期大约千年文化积累的一部总结。
3. 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对礼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的一部著作。
4. 周礼:又称《周官礼》,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就古代周代的官制、礼仪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和阐释。
5. 仪礼:全称《仪礼大传》,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一部权威典籍,是华夏文明积累总结的瑰宝。
6. 诗经:又称《诗品》、《诗》等,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7. 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有关历史的编年体著作,记述了从公元前771年到前480年的历史事件。
8. 左传:全称《左传昭公滕》或《春秋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是一本对《春秋》的注疏。
9.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全称《公羊大传昭公劳》或《春秋公羊传》,是对《春秋》的注疏。
10. 谷梁传:全称《谷梁传公旦》或《春秋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是对《春秋》的注疏。
11. 楚辞:是汉代楚地人屈原所作的一部诗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12. 国语:是古代各国周边一些史官编纂和记录的史书,内容以记述各国及周边史事为主。
13. 论语:全称《论语子罕》或《论语子路》,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要内容的一部书。
14. 孟子:全称《孟子公孟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儒家学派的经典及思想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经”指的是哪十三部经典著作
“十三经”指的是哪十三部经典著作“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十三经即十三部经典著作,它是浩如烟海的儒家思想典籍的代表。
始创于春秋时期,最初为6部,即孔子、孔子弟子等所编著的六经。
到了南宋发展定型为13部,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十三经”。
一、六经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合称。
始见于《庄子--天运篇》。
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称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记》《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其中的《乐》早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
对于这六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在经学史上自汉朝以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古文经学派则认为,在孔子之前已有六经,是周公所作,孔子只是对这些经典进行了删定。
二是今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编著而成的,是先有孔子而后有六经的,因此有孔子著作六经之说。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至今争论不休而无定论。
实际上两种意见合起来,是没有必要厘出你我,实质上是两者不可分,有周公,更有孔子和孔子的弟子。
这些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更注重的是六经本身的历史文献价值。
二、五经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失传,所以到了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
这些博土就是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负责各自经书的研究和传授学生。
到了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三、七经由于汉朝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至东汉时,又在五经之外把《论语》《孝经》定为读书人必读之书,这样儒家的经典便扩大为七经了。
四、九经到了唐朝,科举考试兴起,儒家经典被列为国家官办学校的学习科目,于是便诞生了九经之说,即《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氏传》等九部经书。
同时读书人还必须研读《论语》和《孝经》,这两部经典被称之为“兼经”。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一。
训诂,研究古书的音韵、意义和历史演变的学问。
二。
训诂学。
指训诂古文字词及疏通经书语句的学问。
三。
训诂术。
根据声音和形体结构来解释古书的意义的一种方法。
即《尚书》《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大学》《中庸》。
其中《尔雅》、《孝经》《论语》为今文,《孟子》《周易》《大学》《中庸》为古文。
另外,孔子曰“述而不作”。
四。
今文经学。
指西汉时的儒生以今文(即小篆)为解释经书文字的根据而形成的一个学派。
今文经学家所使用的字体称“今文字”。
今文学是西汉时期统治思想界的主要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和天命论,尊周室,崇礼乐。
故汉武帝下令把当时的今文经学家如董仲舒、王充等罢免。
四。
古文经学。
指东汉时的儒生以古文(即隶书)为解释经书文字的根据而形成的一个学派。
古文经学家所使用的字体称“古文字”。
古文学是东汉时期统治思想界的主要学说,强调解经必须从本经的字句出发,反对离开本经而随意引申。
五。
春秋公羊学。
指汉代以后流行的研究《春秋》的学说。
《公羊传》和《左传》是解说《春秋》的基本典籍。
六。
春秋谷梁学。
指汉代以后流行的研究《谷梁传》的学说。
《谷梁传》和《公羊传》是解说《谷梁传》的基本典籍。
七。
古文三传。
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八。
古文经学。
指西汉以后至南宋儒生以古文为解释经书文字的根据而形成的一个学派。
九。
唐石经。
我国现存唐代刻立的经书版本。
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由政府主持刻立,是由儒者为解说经书而搜集的唐代及五代人注解、疏、论及考证、评论的著作,共计18部, 478卷,刻于唐天宝九年( 750)至北宋庆历七年( 1074)。
十。
唐石经。
我国现存唐代刻立的经书版本。
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由政府主持刻立,是由儒者为解说经书而搜集的唐代及五代人注解、疏、论及考证、评论的著作,共计18部, 478卷,刻于唐天宝九年( 750)至北宋庆历七年( 1074)。
学记原文
学记据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发虑宪:考虑政事依照先王的法度。
/謏闻xiaoˇ:小声闻。
/就贤体远:请教贤人,关怀远人。
/君子:在位的统治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知道:明白事理/君:统治/《兑命》:即《说命》,《古文尚书》篇名。
/典:经常。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周礼,每25家设立“塾”,以教闾巷中各家的子弟;每500家为党,党内设立“庠”,以教闾塾中所升入的子弟;12500家为遂(即术),遂中设立“序”,以教党庠中所升入的子弟;天子的首都或诸侯的国都,设立大学,以教天子诸侯等贵族的子弟和遂序升入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子弟。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比年:每年,中年:隔一年。
/视:考察/离经辨志:分析经文章句,辨别学者志向。
/强立而不反:强立,临事不惑。
不反,不违师教。
/记:古书/ “蛾子时术之”:小蚁学习大蚁时时衔土而构成大蚁巢,学者也应时时学习而知“至道”。
)大学始教,皮弁bian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di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ji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绝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皮弁:皮弁,冠名,指祭祀的冠服。
十三经注疏与古代教育制度
十三经注疏与古代教育制度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学中的重要注疏之一,它涵盖了儒家经典的核心内容,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
这些注疏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礼仪、乐器、书法、算术等方面。
但是真正成为全民教育制度的是周代,周人在建国之初即开始实行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内容成为了古代儒家教育的基础。
而十三经注疏的形成,则是在周代以后,至汉代经学蓬勃发展时期的产物。
十三经注疏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之中,儒学逐渐成为主流,而各家学派之间针对儒学经典的不同解释和理解,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解说和注释。
汉代末年的经学家马融,整理了前人的注解,并作了修改和补充,形成了第一部十三经注疏——《伯氏注》。
这部注疏主要是对《尚书》、《周易》、《春秋》、《礼记》、《诗经》五部经典进行了注释和解释。
十三经注疏不仅是中国古代经学中的重要经典,也是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教育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十三经注疏被视为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们必须掌握这些经典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在古代教育制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背诵和吟诵来完成。
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而形成的,因为当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印刷技术,无法大规模复制书籍;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语调和韵律的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经典的内容。
在古代教育制度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取官员职位或参加科举考试。
这种考试制度的实行,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人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才智和人才。
总的来说,十三经注疏与古代教育制度密不可分。
它不仅是古代中国经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教育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十三经注疏被广泛运用,通过背诵和吟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典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记陆曰:“郑云:《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於《别录》属《通论》。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
求,谓招来也。
謏之言小也。
动众,谓师役之事。
○宪音献。
謏,思了反,徐所穆反。
闻音问,声闻。
度,大各反。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就,谓躬下之。
体,犹亲也。
○下,户嫁反。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策,初革反。
[疏]“发虑”至“学乎”。
○正义曰:此一节明虽有馀善,欲化民成俗,不如学之为重。
○“发虑宪”者,发,谓起发。
虑,谓谋虑。
宪,谓法式也。
言有人不学,而起发谋虑,终不动众,举动必能拟度於法式,故云“发虑宪”。
○“求善良”者,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
○“足以謏闻”者,謏之言小。
闻,声闻也。
言不学之人,能有片识谋虑法式,求善以自辅。
此是人身上小善,故小有声闻也。
○“不足以动众”者,众,谓师役也。
虽有以小善,恩未被物,若御军动众则不能,故云“不足以动众”也。
○“就贤体远”者,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
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也。
○“足以动众”者,以恩被於外,故足以动众也。
“未足以化民”者,虽复恩能动众,识见犹浅,仁义未备,故未足以化民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者,君,谓君於上位。
子,谓子爱下民。
谓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故云“其必由学乎”。
学则博识多闻,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轨仪,故可以化民成俗也。
○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
求,谓招来也。
謏之言小也。
动众,谓师役之事。
○正义曰:“宪,法”,《释诂》文。
“謏之言小也”,言謏音近小,故云“謏之言小也”。
云“动众,谓师役之事”者,动众以与化民相对,化民事难,动众稍易,故知是师役之事。
○注“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正义曰:郑恐所学惟小小才艺之事,故云“所学者,圣人之道”。
以其化民成俗,非圣人之道不可。
云“在方策”者,下篇“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是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谓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大学、庠、序之官。
○琢,丁角反,治玉曰琢。
太音泰,后“大学”皆同。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典,经也。
言学之不舍业也。
兑,当为“说”字之误也。
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
○兑,依注作“说”,音悦,下《兑命》放此,舍音舍。
兑当,徒外反。
[疏]“玉不”至“谓乎”。
○正义曰:此一节论喻学之为美,故先立学之事。
○“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者,建国,谓建立其国。
君民,谓君长其民。
内则设师、保,外则设庠、序以教之,故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者,记者明教学事重,不可暂废,故引《兑命》以证之。
言殷相傅说告高宗云“意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经典於学也”。
○“其此之谓乎”者,言此经所谓教学为先,则《兑命》“念终始典于学也”。
○注“典经”至“今亡”。
○正义曰:“典,经也”,《释言》文。
言“学不舍业”,即经云“终始思念经典”,是不舍业也。
言“高宗梦傅说”者,《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作《说命》三篇。
”高宗,殷王武丁,其德高可尊,故号“高宗”。
其事具《尚书》篇,见在。
郑云“今亡”者,郑不见《古文尚书》故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旨,美也。
○肴,户交反。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则睹已行之所短,教则见已道之所未达。
○睹,丁古反。
行,下孟反,下注“德行”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自反,求诸已也。
自强,脩业不敢倦。
○强,其丈反,又其良反,下注同。
长,丁两反。
下注“长稚”、“长者”皆同。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言学人乃益已之学半。
○学学,上胡孝反,下如字。
学人,胡孝反。
又音教。
[疏]“虽有”至“谓乎”。
○正义曰:此一节明教学相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者,嘉,善也。
旨,美也。
虽有嘉美之肴,兼陈列于前,若不食,即不知其肴之美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者,至,谓至极。
虽有至极大道,若不学,则不知大道之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者,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已身何长何短。
若学,则知已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
○“教然后知困”者,不教之时,谓已诸事皆通。
若其教人,则知已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於不足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者,凡人皆欲向前相进,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向身,而求诸已之困,故反学矣。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者,凡人多有解怠,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於善。
教学之时,然后知已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
学则道业成就,於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
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
“《兑命》曰:学学半”者,上“学”为教,音教,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
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之半也。
《说命》所云“其此之谓乎”,言学习不可暂废,故引《说命》以证之。
言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礼典于学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术,当为“遂”,声之误也。
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门侧之堂谓之塾。
《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
党属於乡,遂在远郊之外。
○塾音熟,一音育。
术音遂,出注。
比年入学,学者每岁来入也。
中年考校。
中,犹间也。
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
《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
○中,徐丁仲反,注同。
间,间侧之间,下同。
比,毗志反。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离经,断句绝也。
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知类,知事义之比也。
强立,临事不惑也。
不反,不违失师道。
○乐,五孝反,又音岳,下“不能乐学”同。
断句,丁乱反。
别,彼列反。
趣,七住反。
乡,许亮反。
比,必履反,一音必利反。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
怀,来也,安也。
○说音悦。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蛾,蚍蜉也。
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
○蛾,鱼起反,注同,本或作蚁。
蚍音毗。
蜉音孚。
《尔雅》云:“蚍蜉,大蚁。
”复,扶又反。
垤,大结反,《毛诗传》云:“蚁冢也。
”[疏]“古之”至“谓乎”。
○正义曰:此一节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
○“古之教”者,谓上代也。
○“家有塾”者,此明学之所在。
《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於塾,故云“家有塾”。
《白虎通》云:“古之教民者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
”○“党有庠”者,党,谓《周礼》五百家也。
庠,学名也。
於党中立学,教闾中所升者也。
○“术有序”者,术,遂也。
《周礼》:万二千五百家为遂。
遂有序,亦学名。
於遂中立学,教党学所升者也。
○“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
《周礼》天子立四代学,以教世子及群后之子,及乡中俊选所升之士也。
而尊鲁,亦立四代学。
馀诸侯於国,但立时王之学,故云“国有学”也。
○“比年入学”者,比年,谓每年也,谓年年恒入学也。
○“中年考校”者,“中”犹间也。
谓每间一岁,乡遂大夫考校其艺也。
○“一年视离经辨志”者,谓学者初入学一年,乡遂大夫於年终之时,考视其业。
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
辨志,谓辨其志意趣乡,习学何经矣。
○“三年视敬业乐群”者,谓学者入学三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
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
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原而乐之。
○“五年视博习亲师”者,言五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
博习,谓广博学习也。
亲师,谓亲爱其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者,言七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
论学,谓学问向成,论说学之是非。
取友,谓选择好人,取之为友。
“谓之小成”者,比六年巳前,其业稍成,比九年之学,其业小,故曰“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者,谓九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言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
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
“而不反”,谓不违失师教之道,谓之大成。
“此大学之道也”者,言如此所论,是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
○“《记》曰:蛾子时术之”者,谓旧人之《记》,先有此语,记礼者引旧《记》之言,故云“蛾子时术之”。
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
《记》之所云,其此学问之谓乎?○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
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至“在远郊之外”。
○正义曰:此云“术”,《周礼》作“遂”者,此《记》与“党”连文,故知“术”当为“遂”,以声相近而错误也。
云“古者仕焉而巳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者,“已”犹退也,谓仕年老而退归者。
案《书传说》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归其乡里。
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
新穀已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乎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云“门侧之堂谓之塾”者,《尔雅·释宫》文。
引《周礼》者,证党、遂之异。
案《周礼》:六乡之内,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六遂之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今此经六乡举“党”,六遂举“序”,则馀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此注云“归教於闾里”。
其比与邻近,止五家而巳,不必皆有学。
云“遂在远郊之外”者,案《周礼》:遂人,掌野之官,百里之外。
故知遂在远郊之外。
郑注《州长职》云:“序,州党之学。
”则党学曰“序”。
此云“党有庠”者,乡学曰“庠”,故《乡饮酒》之义云:“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
”注云:“庠,乡学也。
”州党曰序,此云“党有庠”者,是乡之所居党为乡学之庠,不别立序。
凡六乡之内,州学以下皆为庠。
六遂之内,县学以下皆为序也。
皇氏云“遂学曰庠”,与此文违,其义非也。
庾氏云“党有庠,谓夏殷礼,非周法”,义或然也。
○注“中犹间也。
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
《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
○正义曰:间年,谓下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之类是也。
云“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计学者入学多少之间岁,非是乡遂大夫间岁三年入学也。
云“《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者,郑引《周礼》“三年大比考校”,则此中年考校,非《周礼》也。
故《周礼·乡大夫职》云:“三年大比,而兴贤者能者。
”皇氏云“此中年考校亦周法”,非也。
皇氏又以此“中年考校”,谓乡遂学也,下文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以下,皆谓国学,亦非也。
但应入大学者,自国家考校之耳。
其未入大学者,乡遂大夫考校也。
○注“蛾,蚍蜉也。
蚍蜉之子”。
按《释虫》云:“蚍蜉,大蚁。
小者蚁。
”是蚁为蚍蜉大者,又云“蚁子”,故云“蚍蜉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