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2第1章《空间几何体》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1章《空间几何体》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1章《空间几何体》高考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05广东】 已知高为3的直棱柱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如图1所示),则三棱锥B ′—ABC 的体积为 A .41B .21C .63D .43图22.【05福建·理】如图2,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2,AD=1,点E 、F 、G分别是DD 1、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是A .515arccosB .4π C .510arccos D .2π3.【05湖北·理】如图3,在三棱柱C B A ABC '''-中,点E 、F 、H 、K 分别为C A '、B C '、B A '、C B '' 的中点,G 为ΔABC 的重心从K 、H 、G 、B '中取一点作为P ,使得该棱柱恰有2条棱与平面PEF 平行,则P 为A .KB .HC .GD .B '图3 图44.【05湖南·理】如图4,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O 是底面A 1B 1C 1D 1的中心,如图1 A C 1A C则O 到平面AB C 1D 1的距离为 A .21B .42C .22 D .235.【05湖北·文】木星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30240倍,则它的表面积约是地球表面积的A .60倍B .6030倍C .120倍D .12030倍6.【05江苏】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AB=2,11AA =则点A 到平面BC A 1的距离为A .43 B .23 C .433 D .3 7.【05江西·理】矩形ABCD 中,AB=4,BC=3,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π12125 B .π9125 C .π6125 D .π3125 9.【05全国Ⅰ·理】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A .π28B .π8C .π24D .π410.【05全国Ⅰ·理】如图5,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BCF ADE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32 B .33C .34D .23 图511.【05全国Ⅱ·理】将半径都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 AB .C .D12.【05全国Ⅱ·文】ABC ∆的顶点在平面α内,A 、C 在α的同一侧,AB 、BC 与α所成的角分别是30o 和45o .若AB =3,BC=AC =5,则AC 与α所成的角为 A .60o B .45o C .30o D .15o13.【05全国Ⅲ·理】设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是侧棱AA 1、CC 1上的点,且PA=QC 1,则四棱锥B-APQC 的体积为A .16V B .14V C .13V D .12V14.【05山东·理】设地球半径为R ,若甲地位于北纬045东经0120,乙地位于南纬度075 东经0120,则甲、乙两地球面距离为 AB .6R π C .56R πD .23R π 15.【05重庆·理】如图6,在体积为1的三棱锥A —BCD 侧棱AB 、AC 、AD 上分别取点E 、F 、G , 使AE : EB=AF : FC=AG : GD=2 : 1,记O 为三平面BCG 、CDE 、DBF 的交点,则三棱锥O —BCD 的体积等于 A .91 B .81 C . 71 D .41图6 图716.【05重庆·文】有一塔形几何体由若干个正方体构成,构成方式如图7所示,上层正方体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是下层正方体上底面各连接中点,已知最底层正方体的棱长为2,且该塔形的表面积(含最底层正方体的底面面积)超过39,则该塔形中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A .4 B .5 C .6 D .7二、填空题1.【05辽宁】如图8,正方体的棱长为1,C 、D 分别是两条棱的中点,A 、B 、M 是顶点,那么点M 到截面ABCD 的距离是 .图8 图9M1A2.【05江西·理】如图9,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BC=2,BB 1=2,ο90=∠ABC ,E 、F 分别为AA 1、C 1B 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 到F 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3.【05北京春考·理】如图10,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棱长为a ,将该正方体沿对角面D D BB 11切成两块,再将这两块拼接成一个不是正方体的四棱柱,那么所得四棱柱的全面积为_________.4.【05江西·理】如图11,在三棱锥P —ABC 中,PA=PB=PC=BC ,且2π=∠BAC ,则PA与底面ABC 所成角为 .5. 【05上海·理】 如图12,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2a,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 、4a 、5a (0)a >。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 圆锥中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 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分别在不同的三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C、直线上的两点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D、不共线的四点确定一个平面3、“a、b是异面直线”是指①a∩b=∅,且a和b不平行;②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③a⊂平面α,b⊂平面β,且a∩b=∅;④a⊂平面α,b ⊄平面α;⑤不存在平面α,使得a⊂平面α,且b⊂平面α都成立。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⑤4、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相交不垂直D、不确定5、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平行;②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因此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③若直线与平面不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④与一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的直线必与此平面平行。

A 、0B 、1C 、2D 、36、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位置关系是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不确定 7、直线a 与b 垂直,b 又垂直于平面α,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A 、a α⊥B 、//a αC 、a α⊆D 、a α⊆或//a α 8、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9.已知二面角α-AB -β为︒30,P 是平面α内的一点,P 到β的距离为1.则P 在β内的射影到AB 的距离为( ). A .23B .3C .43 D .2110、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11、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可确定12.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

(word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word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α=A a∥α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αb β => a∥αa∥b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βbβa∩b =pβ∥αa∥αb∥α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 ∥αa β a∥bα∩β= b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α∥βα∩γ=a a∥bβ∩γ=b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PaL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一.解答题(共18小题)1.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6.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在线段AC上,且AD=DE=EC=2,PD=PC=4,点F在线段AB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的体积为7,求线段BC的长.7.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且PO=OB=1,(Ⅰ)若D为线段AC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Ⅱ)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8.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9.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BB1=2,点E和F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10.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分别是AC、AD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11.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BCEG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的体积.13.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且△PMB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2,PD=,O为AC 与BD的交点,E为棱PB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15.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分别在棱AA1、BB1、BC上,Q是BB1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的体积.16.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的体积.17.如图甲,⊙O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在直径AB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为BC的中点,E为AO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Ⅰ)求证:CB⊥DE;(Ⅱ)求三棱锥C﹣BOD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为圆心,C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为FD的中点,Q为BE的中点,R为FC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8小题)1.(2015?北京)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OM∥V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VB∥平面MOC;(2)证明:OC⊥平面VAB,即可证明平面MOC⊥平面VAB(3)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解答:(1)证明:∵O,M分别为AB,VA的中点,∴OM∥VB,∵VB?平面MOC,OM?平面MOC,∴VB∥平面MOC;(2)∵AC=BC,O为AB的中点,∴OC⊥AB,∵平面VAB⊥平面ABC,OC?平面ABC,∴OC⊥平面VAB,∵OC?平面MOC,∴平面MOC⊥平面VAB(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AC=BC=,∴AB=2,OC=1,∴S△VAB=,∵OC⊥平面VAB,∴V C﹣VAB=?S△VAB=,∴V V﹣ABC=V C﹣VAB=.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体积的计算,正确运用线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关键.2.(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利用V P﹣ABC=?S△ABC?PA,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过B作BN⊥AC,垂足为N,过N作MN∥PA,交PA于点M,连接BM,证明AC⊥平面MBN,可得AC⊥BM,利用MN∥PA,求的值.解答:(1)解:由题设,AB=1,AC=2,∠BAC=60°,可得S△ABC==.因为PA⊥平面ABC,PA=1,所以V P﹣ABC=?S△ABC?PA=;(2)解:过B作BN⊥AC,垂足为N,过N作MN∥PA,交PC于点M,连接BM,由PA⊥平面ABC,知PA⊥AC,所以MN⊥AC,因为BN∩MN=N,所以AC⊥平面MBN.因为BM?平面MBN,所以AC⊥BM.在直角△BAN中,AN=AB?cos∠BAC=,从而NC=AC﹣AN=.由MN∥PA得==.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P﹣ABC的体积的计算,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2015?黑龙江)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Ⅱ)求出MH==6,AH=10,HB=6,即可求平面a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解答:解:(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FGH如图所示;(Ⅱ)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EFGH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6,AH=10,HB=6.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4.(2015?湖南)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AE⊥BB1,AE⊥BC,BC∩BB1=B,推出AE⊥平面B1BCC1,利用平面余平米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取AB的中点G,说明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求出棱锥的高与底面面积即可求解几何体的体积.解答:(Ⅰ)证明:∵几何体是直棱柱,∴BB1⊥底面ABC,AE?底面ABC,∴AE⊥BB1,∵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分别是BC的中点,∴AE⊥BC,BC∩BB1=B,∴AE⊥平面B1BCC1,∵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解:取AB的中点G,连结A1G,CG,由(Ⅰ)可知CG⊥平面A1ABB1,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则A1G=CG=,∴AA1==,CF=.三棱锥F﹣AEC的体积:×==.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5.(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根据中位线定理得DE∥AC,即证DE∥平面AA1C1C;(2)先由直三棱柱得出CC1⊥平面ABC,即证AC⊥CC1;再证明AC⊥平面BCC1B1,即证BC1⊥AC;最后证明BC1⊥平面B1AC,即可证出BC1⊥AB1.解答:证明:(1)根据题意,得;E为B1C的中点,D为AB1的中点,所以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6.(2015?重庆)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在线段AC上,且AD=DE=EC=2,PD=PC=4,点F在线段AB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的体积为7,求线段BC的长.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开放型;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PE⊥AC,可证PE⊥AB.又EF∥BC,可证AB⊥EF,从而AB与平面PEF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都垂直,可证AB⊥平面PEF.(Ⅱ)设BC=x,可求AB,S△ABC,由EF∥BC可得△AFE≌△ABC,求得S△AFE=S△ABC,由AD=AE,可求S△AFD,从而求得四边形DFBC的面积,由(Ⅰ)知PE为四棱锥P﹣DFBC的高,求得PE,由体积V P﹣DFBC=S DFBC?PE=7,即可解得线段BC的长.解答:解:(Ⅰ)如图,由DE=EC,PD=PC知,E为等腰△PDC中DC边的中点,故PE⊥AC,又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PE?平面PAC,PE⊥AC,所以PE⊥平面ABC,从而PE⊥AB.因为∠ABC=,EF∥BC,故AB⊥EF,从而AB与平面PEF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都垂直,所以AB⊥平面PEF.(Ⅱ)设BC=x,则在直角△ABC中,AB==,从而S△ABC=AB?BC=x,由EF∥BC知,得△AFE≌△ABC,故=()2=,即S△AFE=S△ABC,由AD=AE,S△AFD==S△ABC=S△ABC=x,从而四边形DFBC的面积为:S DFBC=S△ABC﹣S AFD=x﹣x=x.由(Ⅰ)知,PE⊥平面ABC,所以PE为四棱锥P﹣DFBC的高.在直角△PEC中,PE===2,故体积V P﹣DFBC=S DFBC?PE=x=7,故得x4﹣36x2+243=0,解得x2=9或x2=27,由于x>0,可得x=3或x=3.所以:BC=3或BC=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的求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7.(2015?福建)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且PO=OB=1,(Ⅰ)若D为线段AC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Ⅱ)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Ⅲ)若BC=,点E在线段PB上,求CE+OE的最小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题意可证AC⊥DO,又PO⊥AC,即可证明AC⊥平面PDO.(Ⅱ)当CO⊥AB时,C到AB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即可求△ABC面积的最大值,又三棱锥P﹣ABC的高PO=1,即可求得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Ⅲ)可求PB===PC,即有PB=PC=BC,由OP=OB,C′P=C′B,可证E为PB中点,从而可求OC′=OE+EC′==,从而得解.解答:解:(Ⅰ)在△AOC中,因为OA=OC,D为AC的中点,所以AC⊥DO,又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所以PO⊥AC,因为DO∩PO=O,所以AC⊥平面PDO.(Ⅱ)因为点C在圆O上,所以当CO⊥AB时,C到AB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又因为三棱锥P﹣ABC的高PO=1,故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为:.(Ⅲ)在△POB中,PO=OB=1,∠POB=90°,所以PB==,同理PC=,所以PB=PC=BC,在三棱锥P﹣ABC中,将侧面BCP绕PB旋转至平面BC′P,使之与平面ABP共面,如图所示,当O,E,C′共线时,CE+OE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OB,C′P=C′B,所以OC′垂直平分PB,即E为PB中点.从而OC′=OE+EC′==.亦即CE+OE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锥体的体积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8.(2015?河北)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根据三棱锥的条件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证明:(Ⅰ)∵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BE⊥平面ABCD,∴AC⊥BE,则AC⊥平面BED,∵AC?平面AEC,∴平面AEC⊥平面BED;解:(Ⅱ)设AB=x,在菱形ABCD中,由∠ABC=120°,得AG=GC=x,GB=GD=,∵AE⊥EC,△EBG为直角三角形,∴BE=x,∵三棱锥E﹣ACD的体积V===,解得x=2,即AB=2,∵∠ABC=120°,∴AC2=AB2+BC2﹣2AB?BCcosABC=4+4﹣2×=12,即AC=,在三个直角三角形EBA,EBG,EBC中,斜边AE=EC=ED,∵AE⊥EC,∴△EAC为等腰三角形,则AE2+EC2=AC2=12,即2AE2=12,∴AE2=6,则AE=,∴从而得AE=EC=ED=,∴△EAC的面积S==3,在等腰三角形EAD中,过E作EF⊥AD于F,则AE=,AF==,则EF=,∴△EAD的面积和△ECD的面积均为S==,故该三棱锥的侧面积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判定定理以及体积公式.9.(2015?天津)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BB1=2,点E和F 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连接A1B,易证EF∥A1B,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Ⅱ)易证AE⊥BC,BB1⊥AE,可证AE⊥平面BCB1,进而可得面面垂直;(Ⅲ)取BB1中点M和B1C中点N,连接A1M,A1N,NE,易证∠A1B1N即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解三角形可得.解答:(Ⅰ)证明:连接A1B,在△A1BC中,∵E和F分别是BC和A1C的中点,∴EF∥A1B,又∵A1B?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Ⅱ)证明:∵AB=AC,E为BC中点,∴AE⊥BC,∵AA1⊥平面ABC,BB1∥AA1,∴BB1⊥平面ABC,∴BB1⊥AE,又∵BC∩BB1=B,∴AE⊥平面BCB1,又∵AE?平面AEA1,∴平面AEA1⊥平面BCB1;(Ⅲ)取BB1中点M和B1C中点N,连接A1M,A1N,NE,∵N和E分别为B1C和BC的中点,∴NE平行且等于B1B,∴NE平行且等于A1A,∴四边形A1AEN是平行四边形,∴A1N平行且等于AE,又∵AE⊥平面BCB1,∴A1N⊥平面BCB1,∴∠A1B1N即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在△ABC中,可得AE=2,∴A1N=AE=2,∵BM∥AA1,BM=AA1,∴A1M∥AB且A1M=AB,又由AB⊥BB1,∴A1M⊥BB1,在RT△A1MB1中,A1B1==4,在RT△A1NB1中,sin∠A1B1N==,∴∠A1B1N=30°,即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为30°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与平行关系的证明,涉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属中档题.10.(2015?醴陵市)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分别是AC、AD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由中位线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2)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得CD⊥平面AB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1)因为M,N分别是AC,AD的中点,所以MN∥CD.又MN?平面BCD且CD?平面BCD,所以MN∥平面BCD;(2)因为AB⊥平面BCD,CD?平面BCD,所以AB⊥CD.又CD⊥BC,AB∩BC=B,所以CD⊥平面ABC.又CD?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ABC.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1.(2015?葫芦岛一模)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欲证BF⊥AC,先证BF⊥平面AE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CE⊥BF,BF⊥AE且CE∩AE=E,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V F﹣BCE=V C﹣BEF=?S△BEF?CE=??EF?BF?CE,即可求出三棱锥F﹣BCE的体积.解答:(1)证明:∵AB⊥平面BEC,CE?平面BEC,∴AB⊥CE∵BC为圆的直径,∴BE⊥CE.∵BE?平面ABE,AB?平面ABE,BE∩AB=B∴CE⊥平面ABE,∵BF?平面ABE,∴CE⊥BF,又BF⊥AE且CE∩AE=E,∴BF⊥平面AEC,∵AC?平面AEC,∴BF⊥AC…(6分)(2)解:在Rt△BEC中,∵CE=1,∠CBE=30°∴BE=,BC=2又∵ABCD为正方形,∴AB=2,∴AE=,∴BF?AE=AB?BE,∴BF=,∴EF=∴V F﹣BCE=V C﹣BEF=?S△BEF?CE=??EF?BF?CE=????1=…(12分)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圆柱性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三棱锥F﹣BCE的体积的计算,属于中档题.12.(2015?商丘三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BCEG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平面ABCD,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CD;(Ⅱ)在平面BCEG中,过G作GN⊥CE交BE于M,连DM,证明四边形ADM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G∥DM,即可证明AG∥平面BDE;(Ⅲ)利用分割法即可求出几何体EG﹣ABCD的体积.解答:(Ⅰ)证明:由平面ABCD⊥平面BCEG,平面ABCD∩平面BCEG=BC,CE⊥BC,CE?平面BCEG,∴EC⊥平面ABCD,…(3分)又CD?平面BCDA,故EC⊥CD…(4分)(Ⅱ)证明:在平面BCEG中,过G作GN⊥CE交BE于M,连DM,则由已知知;MG=MN,MN∥BC∥DA,且,∴MG∥AD,MG=AD,故四边形ADMG为平行四边形,∴AG∥DM…(6分)∵DM?平面BDE,AG?平面BDE,∴AG∥平面BDE…(8分)(Ⅲ)解:…(10分)=…(12分)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线面平行,考查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关键.13.(2015?南昌模拟)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可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线线平行,进而得到线面平行.(2)先证明MD⊥底面BCD,进而可计算出体积.解答:(1)证明:∵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MD为△PAB的中位线,∴MD∥AP.而AP?平面PAC,MD?平面PAC,∴MD∥平面PAC.(2)解:∵△PMB为正三角形,PD=DB,∴MD⊥PB.∵MD∥AP,AP⊥PC,∴MD⊥PC.又PC∩PB=P,∴MD⊥平面PBC.即MD为三棱锥M﹣BCD的高.由AB=20,∴MB=10,BD=5,∴MD=5.在Rt△PCB中(因为AC⊥BC,所以PC⊥BC),由勾股定理得PC==2.于是S△BCD=S△BCP×==.∴V三棱锥D﹣BCM=V三棱锥M﹣BCD==10.点评: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线线平行是证明线面平行常用的方法之一.先证明线面垂直是求体积的关键.14.(2015?沈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2,PD=,O为AC与BD的交点,E为棱PB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已知得AC⊥PD,AC⊥BD,由此能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由已知得PD∥OE,取AD中点H,连结BH,由此利用,能求出三棱锥P﹣EAD的体积.解答:(Ⅰ)证明:∵PD⊥平面ABCD,AC?平面ABCD,∴AC⊥PD.∵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又∵PD∩BD=D,AC⊥平面PBD.而AC?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Ⅱ)解:∵PD∥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OE,∴PD∥OE,∵O是BD中点,∴E是PB中点.取AD中点H,连结BH,∵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BH⊥AD,又BH⊥PD,AD∩PD=D,∴BD⊥平面PAD,.∴(还可以用VP-ABD-VE-AB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5.(2015?上海模拟)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分别在棱AA1、BB1、BC上,Q是BB1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由已知得AB⊥平面B1BCC1,从而PQ⊥平面B1BCC1,进而C1Q⊥PQ,又C1Q⊥QR,由此能证明C1Q⊥平面PQR.(2)由已知得B1Q=1,BQ=1,△B1C1Q∽△BQR,从而BR=,QR=,由C1Q、QR、QP两两垂直,能求出四面体C1PQR 的体积.解答:(1)证明:∵四棱柱ABCD﹣A1B1C1D1是正四棱柱,∴AB⊥平面B1BCC1,又PQ∥AB,∴PQ⊥平面B1BCC1,∴C1Q⊥PQ,又已知C1Q⊥QR,且QR∩QP=Q,∴C1Q⊥平面PQR.(2)解:∵B1C1=,,∴B1Q=1,∴BQ=1,∵Q是BB1中点,C1Q⊥QR,∴∠B1C1Q=∠BQR,∠C1B1Q=∠QBR,∴△B1C1Q∽△BQR,∴BR=,∴QR=,∵C1Q、QR、QP两两垂直,∴四面体C1PQR 的体积V=.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线面垂直的证明、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6.(2015?凯里市校级模拟)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连结AC1交A1C于点F,连结DF,则BC1∥DF,由此能证明BC1∥平面A1CD.(2)由已知得AA1⊥CD,CD⊥AB,从而CD⊥平面ABB1A1.由此能求出三菱锥C﹣A1DE的体积.解答:(1)证明:连结AC1交A1C于点F,则F为AC1中点又D是AB中点,连结DF,则BC1∥DF.因为DF?平面A1CD,BC1不包含于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2)解: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A1⊥CD.由已知AC=CB,D为AB的中点,所以CD⊥AB.又AA1∩AB=A,于是CD⊥平面ABB1A1.由AA1=AC=CB=2,得∠ACB=90°,,,,A1E=3,故A1D2+DE2=A1E2,即DE⊥A1D.所以三菱锥C﹣A1DE的体积为:==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菱锥的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7.(2015?东城区一模)如图甲,⊙O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在直径AB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为BC的中点,E为AO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Ⅰ)求证:CB⊥DE;(Ⅱ)求三棱锥C﹣BOD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AO,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到DE⊥平面ABC,进而得出结论.(Ⅱ)由(Ⅰ)知DE⊥平面ABC,利用转换底面的方法,即可求三棱锥的体积;(Ⅲ)存在,G为劣弧的中点.连接OG,OF,FG,通过证明平面OFG∥平面ACD,即可得到结论.解答:(Ⅰ)证明:在△AOD中,∵,OA=OD,∴△AOD为正三角形,又∵E为OA的中点,∴DE⊥AO…(1分)∵两个半圆所在平面ACB与平面ADB互相垂直且其交线为AB,∴DE⊥平面ABC.…(3分)又CB?平面ABC,∴CB⊥DE.…5分(Ⅱ)解:由(Ⅰ)知DE⊥平面ABC,∴DE为三棱锥D﹣BOC的高.∵D为圆周上一点,且AB为直径,∴,在△ABD中,由AD⊥BD,,AB=2,得AD=1,.…(6分)∵,∴==.…(8分)(Ⅲ)解: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G为劣弧的中点.…(9分)证明如下:连接OG,OF,FG,易知OG⊥BD,又AD⊥BD∴OG∥AD,∵OG?平面ACD,∴OG∥平面ACD.…(10分)在△ABC中,O,F分别为AB,BC的中点,∴OF∥AC,OF?平面ACD,∴OF∥平面ACD,…(11分)∵OG∩OF=O,∴平面OFG∥平面ACD.又FG?平面OFG,∴FG∥平面ACD.…(12分)点评:本题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关系,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及几何体高与体积的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15?威海模拟)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为圆心,C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为FD的中点,Q为BE的中点,R为FC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BD⊥DF,DF⊥BC,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C⊥平面CFD,然后证明面BCE⊥面CDF.(Ⅱ)连接OQ,通过证明RQ∥OM,然后证明QR∥平面BCD.(Ⅲ)利用v F﹣BCE=v F﹣BCD﹣v E﹣BCD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Ⅰ)∵DF=2,,,∴BF2=BD2+DF2,∴BD⊥DF﹣﹣﹣﹣﹣﹣﹣﹣﹣﹣﹣﹣﹣﹣﹣﹣﹣﹣﹣﹣﹣﹣(1分)又DF⊥CD,∴DF⊥平面BCD﹣﹣﹣﹣﹣﹣﹣﹣﹣﹣﹣﹣﹣﹣﹣﹣﹣﹣﹣﹣﹣﹣(2分)∴DF⊥BC,又BC⊥CD,∴BC⊥平面CFD,﹣﹣﹣﹣﹣﹣﹣﹣﹣﹣﹣﹣﹣﹣﹣﹣﹣﹣﹣﹣﹣﹣(3分)∵BC?面BCE∴面BCE⊥面CDF.﹣﹣﹣﹣﹣﹣﹣﹣﹣﹣﹣﹣﹣﹣﹣﹣﹣﹣﹣﹣﹣﹣(4分)(Ⅱ)连接OQ,在面CFD内过R点做RM⊥CD,∵O,Q为中点,∴OQ∥DF,且﹣﹣﹣﹣﹣﹣﹣﹣﹣﹣﹣﹣﹣﹣﹣﹣﹣(5分)∵DF⊥CD∴RM∥FD,﹣﹣﹣﹣﹣﹣﹣﹣﹣﹣﹣﹣﹣﹣﹣﹣﹣﹣﹣﹣﹣﹣(6分)又FR=3RC,∴,∴,∵E为FD的中点,∴.﹣﹣﹣﹣﹣﹣﹣﹣﹣﹣﹣﹣﹣﹣﹣﹣﹣﹣﹣﹣﹣﹣(7分)∴OQ∥RM,且OQ=RM∴OQRM为平行四边形,∵RQ∥OM﹣﹣﹣﹣﹣﹣﹣﹣﹣﹣﹣﹣﹣﹣﹣﹣﹣﹣﹣﹣﹣﹣(8分)又RQ?平面BCD,OM?平面BCD,∴QR∥平面BCD.﹣﹣﹣﹣﹣﹣﹣﹣﹣﹣﹣﹣﹣﹣﹣﹣﹣﹣﹣﹣﹣(9分)(Ⅲ)∵,∴∠DBC=30°,∴在直角三角形BCD中有,,∴﹣﹣﹣﹣﹣﹣﹣﹣(12分)(或求VB-FCE 1/3*1/2*FE*CD*B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计算能力.。

(完整word版)必修二立体几何复习+经典例题

(完整word版)必修二立体几何复习+经典例题

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依据平面几何的定理证明二、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1、据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3、两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平行于该平面5、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也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三、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1、定义: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面平行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四、面面平行的性质1、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2、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则两交线平行4、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五、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1、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线面垂直2、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4、 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六、判定两线垂直的方法1、 定义:成︒90角2、 直线和平面垂直,则该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3、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4、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5、 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它也和另一条垂直七、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 定义:两面成直二面角,则两面垂直2、 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个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八、面面垂直的性质1、 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2、 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3、 相交平面同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九、各种角的范围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900θ (]︒︒90,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900θ []︒︒90,0 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900θ (]︒︒90,04、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取值范围是:︒≤<︒1800θ (]︒︒180,0 十、三角形的心1、 内心: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的交点2、 外心:外接圆的圆心,垂直平分线的交点3、 重心:中线的交点4、垂心:高的交点【例题分析】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 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MA ∥CD ,.21CD MA =∵E 是PD 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E ,且MA =NE , ∴AENM 是平行四边形,∴MN∥AE.又AE⊂平面P AD,MN ⊄平面P AD,∴MN∥平面P AD.方法二取CD中点F,连接MF,NF.∵MF∥AD,NF∥PD,∴平面MNF∥平面P AD,∴MN∥平面P AD.【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1)证明线线平行:∩α=a,∩β=b(2)证明线面平行:(3)证明面面平行:α∥,β∥例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AB⊥AC,求证:A1C⊥BC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 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 AC⊥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 AB⊥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 AB,∴AP⊥BC.又AP⊥PB,∴AP⊥平面PBC,又AP⊂平面P AC,∴平面P AC⊥平面PBC.【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1)证明线线垂直:a⊥c,b∥c,a⊥αb⊂α⇒a⊥b⇒a⊥b(1)证明线面垂直:a⊥m,a⊥n a∥b,b⊥αα∥β,a⊥βα⊥β,α∩β=lm,n⊂α,m∩n=A a⊂β,a⊥l⇒a⊥α⇒a⊥α⇒a⊥α⇒a⊥α(1)证明面面垂直: a ⊥β,a ⊂α⇒α⊥β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 ,∠A 1AB =60°,E ,F 分别是AB 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CC 1;(Ⅱ)在线段AB 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 1C ,A 1E .∵侧面A 1ABB 1是菱形, E 是AB 1的中点, ∴E 也是A 1B 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C ,证明如下: 连接EG ,FG .∵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A 1AB =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 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B 1∩平面ABC =AB ,∴EG ⊥平面ABC .又EG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例6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B 1∥平面BEC 1.【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C ,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C 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C 1A 1,又BE ⊂平面BEC 1, ∴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CC 1B 1是矩形,D 是B 1C 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B 1⊄平面BEC 1, ∴AB 1∥平面BEC 1.例7 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542==DC AB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BD 内“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 AD .证明:(Ⅰ)在△A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 所以AD 2+BD 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 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BCD 的高, 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图 5DGBFCAE图 4GEF ABC D9.如图4,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5所示的三棱锥A BCF -,其中22BC =. (1) 证明:DE //平面BCF ; (2) 证明:CF ⊥平面ABF ; (3) 当23AD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F DEG V -.角形ABC 中,AD AE =9. 【答案】(1)在等边三AD AEDB EC ∴=,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 BCF -中也成立,//DE BC ∴ ,DE ⊄平面BCF ,BC ⊂平面BCF ,//DE ∴平面BCF ;(2)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F 是BC 的中点,所以AF BC ⊥①,12BF CF ==.在三棱锥A BCF -中,22BC =,222BC BF CF CF BF ∴=+∴⊥②BF CF F CF ABF ⋂=∴⊥平面;(3)由(1)可知//GE CF ,结合(2)可得GE DFG ⊥平面.11111131332323323324F DEG E DFGV V DG FG GF --⎛⎫∴==⋅⋅⋅⋅=⋅⋅⋅⋅⋅= ⎪ ⎪⎝⎭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CD 为矩形,△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面PAD ⊥面ABCD ,且AB=1,AD=2,E 、F 分别为PC 和BD 的中点.11(1)证明:EF ∥面PAD ; (2)证明:面PDC ⊥面PAD ;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4. 如图,连接AC ,∵ABCD 为矩形且F 是BD 的中点, ∴AC 必经过F 1分又E 是PC 的中点, 所以,EF ∥AP2分∵EF 在面PAD 外,PA 在面内,∴EF ∥面PAD(2)∵面PAD ⊥面ABCD ,CD ⊥AD ,面PAD面ABCD=AD ,∴CD ⊥面PAD , 又AP ⊂面PAD ,∴AP ⊥CD又∵AP ⊥PD ,PD 和CD 是相交直线,AP ⊥面PCD 又AD ⊂面PAD ,所以,面PDC ⊥面PAD(3)取AD 中点为O ,连接PO ,因为面PAD ⊥面ABCD 及△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O ⊥面ABCD ,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AD=2,∴PO=1,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233V PO AB AD =⋅⋅= 1. 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 (I)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Ⅱ)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1. 【解析】(Ⅰ)由题设知BC ⊥1CC ,BC ⊥AC ,1CC AC C ⋂=,∴BC ⊥面11ACC A , 又∵1DC ⊂面11ACC A ,∴1DC BC ⊥, 由题设知1145A DC ADC ∠=∠=,∴1CDC ∠=090,即B 1C BADC 1A 1121DC DC ⊥,又∵DC BC C ⋂=, ∴1DC ⊥面BDC , ∵1DC ⊂面1BDC , ∴面BDC ⊥面1BDC ;(Ⅱ)设棱锥1B DACC -的体积为1V ,AC =1,由题意得,1V =1121132+⨯⨯⨯=12, 由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V =1,∴11():V V V -=1:1, ∴平面1BDC 分此棱柱为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1.。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AB D E F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综合型训练一、选择题1. 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面为0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 22+B . 221+ C . 222+ D . 21+ 2. 半径为R 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为( )A . 33RB . 33RC . 35RD . 35R 3. 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 ,则球的表面积是( )A. 28cm π B. 212cmπ C. 216cm π D. 220cm π 4. 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 . 7 B. 6 C. 5 D. 35. 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9,则棱台的中截面分棱台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A . 1:7 B. 2:7 C. 7:19 D. 5:166.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 92B. 5 C. 6 D. 152 二、填空题1. 圆台的较小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一条母线和底面的一条半径有交点且成06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_.2. 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3. 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S 正方体4. 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3,4,5,从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出发,沿表面运动到另一个端点,其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5. 图(1)为长方体积木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木块堆成;图(2)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实物为_____________.6. 若圆锥的表面积为a 平方米,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 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L ,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cm 和40cm ,求它的深度为多少cm ?2. 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参考答案图(1) 图(2)一、选择题1. A恢复后的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1(11)222S =⨯=+ 2. A2312,,,22324R r R r h V r h R πππ===== 3. B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 =,2412R S R ππ===4. A (3)84,7S r r l r ππ=+==侧面积5. C 中截面的面积为4个单位, 12124746919V V ++==++ 6. D 过点,E F 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1313152323234222V =⨯⨯⨯⨯+⨯⨯⨯= 二、填空题1. 6π 画出圆台,则12121,2,2,()6r r l S r r l ππ====+=圆台侧面2. 16π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是以BC 为半径,以AB 为高的圆锥,2211431633V r h πππ==⨯⨯= 3. <设334,3V R a a R π====2264S a S R π=====<正球4.从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出发,沿表面运动到另一个端点,有两种方案==5. (1)4 (2)圆锥6.设圆锥的底面的半径为r ,圆锥的母线为l ,则由2l r ππ=得2l r =, 而22S r r r a ππ=+⋅=圆锥表,即23,r a r π===,即直径为3π三、解答题1.解:'1(),3V S S h h =+= 319000075360024001600h ⨯==++数学试卷及试题2.解:2229(25)(25),7l lππ+=+=。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4高中数学必修2 立体几何考题13. 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问:(1) AM 和 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 D 1B 和 CC 1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析:(1)由于 M 、N 分别是 A 1B 1 和 B 1C 1 的中点,可证明 MN ∥AC ,因此 AM 与 CN 不是异面直线.(2)由空间图形可感知 D 1B 和 CC 1 为异面直线的可能性较大,判断的方法可用反证法.探究拓展:解决这类开放型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即由条件入手,经过推理、演算、变形等),如第(1)问,还有假设法,特例法,有时证明两直线异面用直线法较难说明问题, 这时可用反证法,即假设两直线共面,由这个假设出发,来推证错误,从而否定假设,则两直线是异面的.解:(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 D 1D 綊 C 1C ,∴A 1A 綊 C 1C ,∴四边形 A 1ACC 1 为平行四边形.∴A 1A ∥AC ,得到 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 AM 和 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假设 D 1B 与 CC 1 在同一个平面 CC 1D 1 内,则 B ∈平面 CC 1D 1,C ∈平面 CC 1D 1.∴BC ⊂平面 CC 1D 1,这与在正方体中 BC ⊥平面 CC 1D 1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 D 1B 与 CC 1 是异面直线.14. 如下图所示,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为 AB 的中点,N 为 BB 1 的中点,O 为面 BCC 1B 1 的中心.(1) 过 O 作一直线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只写作法,不必证明);(2) 求 PQ 的长(不必证明).解析:(1)由 ON ∥AD 知,AD 与 ON 确定一个平面 α.又 O 、C 、M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β(如下图所示).∵三个平面 α,β 和 ABCD 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 OP 、CM 、DA ,其中交线 DA 与交线 CM 不平行且共面.∴DA 与 CM 必相交,记交点为 Q .∴OQ 是 α 与 β 的交线.连结 OQ 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故 OPQ 即为所作的直线.(2)解三角形 APQ 可得 PQ = . 15.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BC =B 1B =a ,∠ABC =90°,D 、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解析:(1)由于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所以∠A1AC1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又AB=BC=B1B=a,∠ABC=90°,所以A1C1=2a,tan∠A1AC1=2,即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2)证明: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CC1A1中,过点E 作AA1的平行线MM1分别交AC、A1C1于点M、M1,连结BM,B1M1,则BB1綊MM1.又D、E 分别是BB1、MM1的中点,可得DE 綊B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由条件AB=BC 得BM⊥AC,所以BM⊥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解法二:如图,延长C1D、CB 交于点F,连结AF,由条件易证D是C1F 的中点,B 是CF 的中点,又E 是AC1的中点,所以DE∥AF.在△ACF 中,由AB=BC=BF 知AF⊥A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所以AF⊥AA1,故AF⊥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由(2)知线段DE 的长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由于AB=BC=a,∠ABC=90°,2a.所以DE=2反思归纳: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指与两条异面直线既垂直又相交的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惟一的,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证明一直线是某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可以分别证明这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本题的思路是证明这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而这一平面与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M 分别是BD1,AA1的中点.(1)求证: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2)求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A1与BD1的距离.解析:(1)证明:∵O 是BD1的中点,∴O 是正方体的中心,∴OA=OA 1,又M 为AA1的中点,即OM 是线段AA1的垂直平分线,故OM⊥AA1.连结MD1、BM,则可得MB=MD1.同理由点O 为BD1的中点知MO⊥BD1,即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33333 2(2)由于AA1∥BB1,所以∠B1BD1就是异面直线AA1和BD1所成的角.在Rt△BB1D1中,设BB1=1,则BD1=3,所以cos∠B1BD1=,故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3)由(1)知,所求距离即为线段MO 的长,1 a由于OA=AC1=a,AM=,且OM⊥AM,所以OM=a.2 2 2 2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C1F,求证:EF∥ABCD.证明:解法一:分别过E、F 作EM⊥AB 于M,FN⊥BC 于N,连结MN.∵BB1⊥平面ABCD,∴BB1⊥AB,BB1⊥BC,∴EM∥BB1,FN∥BB1,∴EM∥FN.又B1E=C1F,∴EM=FN,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MN,又MN 在平面ABCD 中,所以EF∥平面ABCD.解法二:过E 作EG∥AB 交BB1于G,B1E B1G连结GF,则1=1,B A B B∵B1E=C1F,B1A=C1B,C1F B1G∴1=1,∴FG∥B1C1∥BC.C B B B又EG∩FG=G,AB∩BC=B,∴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平面EFG,∴EF∥平面ABCD.14.如下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过BD 作与PA 平行的平面,交侧棱PC 于点E,又作DF⊥PB,交PB 于点F.(1)求证:点E 是PC 的中点;(2)求证:PB⊥平面EFD.证明:(1)连结AC,交BD 于O,则O 为AC 的中点,连结EO.∵PA∥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OE,∴PA∥OE.∴点E 是PC 的中点;(2)∵PD⊥底面ABCD 且DC⊂底面ABCD,∴PD⊥DC,△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DE⊥PC,①又由PD⊥平面ABCD,得PD⊥BC.∵底面ABCD 是正方形,CD⊥BC,∴BC⊥平面PDC.而DE⊂平面PDC.∴BC⊥DE.②由①和②推得DE⊥平面PBC.而PB⊂平面PBC,22AB6 3∴DE⊥PB,又DF⊥PB 且DE∩DF=D,所以PB⊥平面EFD.15.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 在l1上,C在l2上,AM=MB=MN.(1)求证AC⊥NB;(2)若∠ACB=60°,求NB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证明:(1)如图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 且AN⊥NB.又AN 为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AC⊥NB.(2)∵Rt△CNA≌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BH,∠NBH 为N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Rt△NHB 中,3HB 3ABcos∠NBH=NB==.16.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CD,AD⊥BD,点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在△ABD 中,∵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所以EF∥AD.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直线EF∥平面ACD. (2)在△ABD 中,∵AD⊥BD,EF∥AD,∴EF⊥BD.在△BCD 中,∵CD=CB,F 为BD 的中点,∴CF⊥BD.∵EF⊂平面EFC,CF⊂平面EFC,EF 与CF 交于点F,∴BD⊥平面EFC.又∵BD⊂平面BCD,∴平面EFC⊥平面BCD.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2AB.(1)求证:平面PAC⊥平面PBD;(2)求二面角B-PC-D 的余弦值.5 6 解析:(1)证明:∵PA ⊥平面 ABCD ,∴PA ⊥BD .∵ABCD 为正方形,∴AC ⊥BD .∴BD ⊥平面 PAC ,又 BD 在平面 BPD 内,∴平面 PAC ⊥平面 BPD . (2)在平面 BCP 内作 BN ⊥PC ,垂足为 N ,连结 DN ,∵Rt △PBC ≌Rt △PDC ,由 BN ⊥PC 得 DN ⊥PC ;∴∠BND 为二面角 B -PC -D 的平面角,在△BND 中,BN =DN = a ,BD = 2a , 5 5 a 2+ a 2-2a 2 6 6 ∴cos ∠BND = 5 a 2 31 =- . 5 14. 如图,已知 ABCD -A 1B 1C 1D 1 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点 E 在 AA 1 上,点 F 在 CC 1 上,G 在 BB 1 上,且 AE =FC 1=B 1G =1,H 是 B 1C 1 的中点.(1) 求证:E 、B 、F 、D 1 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证明:(1)连结 FG .∵AE =B 1G =1,∴BG =A 1E =2,∴BG 綊 A 1E ,∴A 1G 綊 BE .∵C 1F 綊 B 1G ,∴四边形 C 1FGB 1 是平行四边形.∴FG 綊 C 1B 1 綊 D 1A 1,∴四边形 A 1GFD 1 是平行四边形.∴A 1G 綊 D 1F ,∴D 1F 綊 EB ,故 E 、B 、F 、D 1 四点共面. 3 (2) ∵H 是 B 1C 1 的中点,∴B 1H = . 2 又 B 1G =1,∴ B 1G 3 = . B 1H 2 FC 2 又 = ,且∠FCB =∠GB 1H =90°, BC 3∴△B 1HG ∽△CBF ,∴∠B 1GH =∠CFB =∠FBG ,∴HG ∥FB .又由(1)知 A 1G ∥BE ,且 HG ∩A 1G =G ,FB ∩BE =B ,∴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15. 在三棱锥 P -ABC 中,PA ⊥面 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为 BC 、AC 的中点,设 AB =PA =2.(1) 求证:平面 PBE ⊥平面 PAC ;(2) 如何在 BC 上找一点 F ,使 AD ∥平面 PEF ,请说明理由;(3) 对于(2)中的点 F ,求三棱锥 B -P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PA ⊥面 ABC ,BE ⊂面 ABC ,∴PA ⊥BE .∵△ABC 是正三角形,E 为 AC 的中点,∴BE ⊥AC ,又 PA 与 AC 相交,∴BE ⊥平面 PAC ,∴平面 PBE ⊥平面 PAC .(2) 解:取 DC 的中点 F ,则点 F 即为所求., 3 3 6 2 2 3 3 3∵E ,F 分别是 AC ,DC 的中点,∴EF ∥AD ,又 AD ✪平面 PEF ,EF ⊂平面 PEF ,∴AD ∥平面 PEF . 1 1 1 3 (3) 解 :V B -PEF =V P -BEF = S △BEF ·PA = × × × ×2= . 3 3 2 2 2 416.(2009·天津,19)如图所示,在五面体 ABCDEF 中,FA ⊥平面 ABCD ,AD ∥BC ∥FE , 1 AB ⊥AD ,M 为 CE 的中点,AF =AB =BC =FE = AD . 2(1) 求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2) 求证:平面 AMD ⊥平面 CDE ;(3) 求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解答:(1)解:由题设知,BF ∥CE ,所以∠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F与 DE 所成的角.设 P 为 AD 的中点,连结 EP ,PC .因为 FE 綊 AP ,所以 FA綊 EP .同理,A B 綊 PC .又 FA ⊥平面 ABCD ,所以 EP ⊥平面 ABCD .而 PC ,AD都在平面ABCD 内,故EP ⊥PC ,E 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A =a则 EP =PC =PD =a ,CD =DE =EC = 故∠CED =60°.2a .所以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2) 证明:因为 DC =DE 且 M 为 CE 的中点,所以 DM ⊥CE .连结 MP ,则 MP ⊥CE .又MP ∩DM =M ,故 CE ⊥平面 AMD .而 CE ⊂平面 CDE ,所以平面 AMD ⊥平面 CDE .(3) 设 Q 为 CD 的中点,连结 PQ ,EQ .因为 CE =DE ,所以 EQ ⊥CD .因为 PC =PD ,所以 PQ ⊥CD ,故∠EQP 为二面角 A -CD -E 的平面角.由(1)可得,EP ⊥PQ ,EQ = a ,PQ = a . PQ 于是在 Rt △EPQ 中,cos ∠EQP = = .EQ 3 所以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为 . 13.(2009·重庆)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AB ⊥AD ,AD ⊥DC ,PA ⊥底面 ABCD ,PA 1 1 =AD =DC = AB =1,M 为 PC 的中点,N 点在 AB 上且 AN = NB .2 3(1) 求证:MN ∥平面 PAD ;(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过点 M 作 ME ∥CD 交 PD 于 E 点,连结 AE . 1 ∵AN = NB , 3 1 1 ∴AN = AB = DC =EM .4 2又 EM ∥DC ∥AB ,∴EM 綊 AN ,∴AEMN 为平行四边形,∴MN ∥AE ,∴MN ∥平面 PAD .(2)解:过 N 点作 NQ ∥AP 交 BP 于点 Q ,NF ⊥CB 于点 F .连结 QF ,过 N 点作 NH ⊥QF 于 H ,连结 MH ,易知 QN ⊥面 ABCD ,∴QN ⊥BC ,而 NF ⊥BC ,∴BC ⊥面 QNF ,∵BC ⊥NH ,而 NH ⊥QF ,∴NH ⊥平面 PBC ,∴∠NMH 为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2 2 6 2 2 10 10 5 2 10 53 3 通过计算可得 MN =AE = ,QN = ,NF = 2,4 4 QN ·NF ON ·NF ∴NH = = = ,QF QN 2+NF 2 4 NH 3 ∴sin ∠NMH = = ,∴∠NMH =60°,MN 2∴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为 60°.14.(2009·广西柳州三模)如图所示,已知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D ⊥BD , AD =BD =a ,E 是 CC 1 的中点,A 1D ⊥BE .(1) 求证:A 1D ⊥平面 BDE ;(2) 求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解析:(1)证明:在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平面 ABCD ,∴AA 1⊥BD .又∵BD ⊥AD ,∴BD ⊥平面 ADD 1A 1,即 BD ⊥A 1D .又∵A 1D ⊥BE 且 BE ∩BD =B ,∴A 1D ⊥平面 BDE .(2)解:如图,连 B 1C ,则 B 1C ⊥BE ,易证 Rt △BCE ∽Rt △B 1BC ,CE BC ∴ = 1 ,又∵E 为 CC 1 中点, BC ∴BC 2 B B 1BB 21.BB 1= = 22BC = 2a .取 CD 中点 M ,连结 BM ,则 BM ⊥平面 CC 1D 1C ,作 MN ⊥DE 于 N ,连 NB ,由三垂线定理知:BN ⊥DE ,则∠BNM 是二面角 B -DE -C 的平面角. BD ·BC 在 Rt △BDC 中,BM = DC = a , Rt △CED 中,易求得 MN = a , BM Rt △BMN 中,tan ∠BNM = = 5, MN则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为 arctan 5.15.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E 为 AB 的中点.(1) 求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 求证: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 求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解析:(1)连结 A 1D ,则由 A 1D ∥B 1C 知,B 1C 与 DE 所成的角即为 A 1D 与 DE 所成的角. 连结 A 1E ,由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可设其棱长为 a ,则 A 1D = ∴cos ∠A 1DEA 1D 2+DE 2-A 1E 2 2a ,A 1E =DE = a , = 2·A 1D ·DE = . 10∴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5. (2)证明取 B 1C 的中点 F ,B 1D 的中点 G ,连结 BF ,EG ,GF .∵CD ⊥平面 BCC 1B 1,3 3 33 = 且 BF ⊂平面 BCC 1B 1,∴DC ⊥BF .又∵BF ⊥B 1C ,CD ∩B 1C =C ,∴BF ⊥平面 B 1CD . 1 1 又 ∵GF 綊 CD ,BE 綊 CD ,2 2∴GF 綊 BE ,∴四边形 BFGE 是平行四边形,∴BF ∥GE ,∴GE ⊥平面 B 1CD .∵GE ⊂平面 EB 1D ,∴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连结 EF .∵CD ⊥B 1C ,GF ∥CD ,∴GF ⊥B 1C .又∵GE ⊥平面 B 1CD ,∴EF ⊥B 1C ,∴∠EFG 是二面角 E -B 1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在△EFG 中,1 GF = a ,EF = a ,2 2 FG ∴cos ∠EFG =EF = , 3∴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为 3 . 16.(2009·全国Ⅱ,18)如图所示,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AC ,D 、E 分别为 AA 1、 B 1C 的中点,DE ⊥平面 BCC 1.(1) 求证:AB =AC ;(2)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取 BC 中点 F ,连结 EF , 1则 EF 綊 2B 1B ,从而 EF 綊 DA . 连结 AF ,则 AD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AF ∥DE .又 DE ⊥平面 BCC 1,故 AF ⊥平面 BCC 1,从而 AF ⊥BC ,即 AF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AC .(2)解:作 AG ⊥BD ,垂足为 G ,连结 CG .由三垂线定理知 CG ⊥BD ,故∠AGC 为二面 2 角 A -BD -C 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 =60°.设 AC =2,则 AG = .又 AB =2,BC =2 2,故 AF = 2. 由AB ·AD =AG ·BD 得 2AD 2 · 3AD 2+22, 解得 AD = 2,故 AD =AF .又 AD ⊥AF ,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因为 BC ⊥AF ,BC ⊥AD ,AF ∩AD =A ,故 BC ⊥平面 DEF ,因此平面 BCD ⊥平面 DEF . 连结 AE 、DF ,设 AE ∩DF =H ,则 EH ⊥DF ,EH ⊥平面 BCD .连结 CH ,则∠ECH 为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4 17 17 16 17 17 6 因 ADEF 为正方形,AD = 2,故 EH =1,又 EC 1 B C =2, = 1 2所以∠ECH =30°,即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13. 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底面边长为2的中点.(1) 求证: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2) 求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 d .2,侧棱长为 4,E 、F 分别为棱 AB 、BC分析:(1)可先证 EF ⊥平面 BDD 1B 1.(2)用几何法或等积法求距离时,可由 B 1D 1∥BD , 将点进行转移: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 倍,先求 B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即可.解答:(1)证明:E rr o r !⇒EF ⊥平面 BDD 1B 1⇒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 (2)解:解法一:连结 EF 交 BD 于 G 点.∵B 1D 1=4BG ,且 B 1D 1∥BG ,∴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倍. 利用等积法可求.由题意可知,EF 1 AC =2,B G = 17. S △B EF = 2 1 1 EF ·B G 1 2× 17= 17,1 =2 1 S BE ·BF 1 = × 2 1 △BEF = = × 2 2∵VB -B 1EF =VB 1-BEF , 设 B 到面 B EF 的距离为 h 1 17×h 1 1×4,1 ∴h 1= . 1,则 × 3 1= × 3 ∴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为 h =4h 1= . 1 解法二:如图,在正方形 BDD 1B 1 的边 BD 上取一点 G ,使 BG = BD , 4连结 B 1G ,过点 D 1 作 D 1H ⊥B 1G 于 H ,则 D 1H 即为所求距离. 16 17可求得 D 1H = 17(直接法). 1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2,∠BAC =90°,AB =AC= 2,M 是棱 BC 的中点,N 是 CC 1 中点.求:(1) 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2) 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解析:(1)∵∠BAC =90°,AB =AC = ∴AM ⊥BC ,BC =2,AM =1.∴AM ⊥平面 BCC 1B 1.∴平面 AMN ⊥平面 BCC 1B 1.2,M 是棱 BC 的中点,作 B 1H ⊥MN 于 H ,HR ⊥AN 于 R ,连结 B 1R ,∴B 1H ⊥平面 AMN .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 1R ⊥AN .∴∠B 1是二面角 B 1-AN -M 的平面角.由已知得 AN = 3 23,MN = 2,B 1M = 5=B 1N , 则 B 1H = 2 , RH HN 又 Rt △AMN ∽Rt △HRN , = ,∴RH = .AM AN 6 2× 2=1.7 10 5 ∴B 1R =14 RH 3 ,∴cos ∠B 1RH = 1 = . B R 14 7∴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为 arccos 14. (2)∵N 是 CC 1 中点,∴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等于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 设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为 h ,由 V C -AMN =V N -AMC 1 1 1 1 得 × ·MN ·h = × AM ·MC . 3 2 3 2 2∴h = 2. 15.(2009·北京海淀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 ,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 AB ∥CD ,∠BAD =90°,PA =AD =DC =2,AB =4. (1) 求证:BC ⊥PC ;(2) 求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 ∥CD ,∠BAD =90°,AD =DC =2,∴∠ADC =90°,且 AC =2 2.取 AB 的中点 E ,连结 CE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E =CE =2. 1 1 又∵BE = AB =2.∴CE = AB ,2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又∵PA ⊥平面 ABCD ,且 AC 为 PC 在平面 ABCD 内的射影,BC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BC ⊥PC .(2) 由(1)可知,BC ⊥PC ,BC ⊥AC ,PC ∩AC =C ,∴BC ⊥平面 PAC .PC 是 PB 在平面 PAC 内的射影,∴∠CPB 是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又 CB =2 2,PB 2=PA 2+AB 2=20,PB =2 5, BC 10 ∴sin ∠CPB =PB = 5,即 PB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由(2)可知,BC ⊥平面 PAC ,BC ⊂平面 PBC ,∴平面 PBC ⊥平面 PAC .过 A 点在平面 PAC 内作 AF ⊥PC 于 F ,∴AF ⊥平面 PBC ,∴AF 的长即为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 PAC 中, PA =2,AC =2 2,2 63 2 6 36 PC =2 3,∴AF = . 即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 16.(2009·吉林长春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 ABCD , PA =2,∠PDA =45°,点 E 、F 分别为棱 AB 、PD 的中点.(1) 求证:AF ∥平面 PCE ;(2) 求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3) 求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 解析:(1)证明:如图取 PC 的中点 G ,连结 FG 、EG ,∴FG 为△PCD 的中位线, 1 ∴FG = CD 且 FG ∥CD . 2又∵底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 为棱 AB 的中点, 1 ∴AE = CD 且 AE ∥CD , 2∴AE =FG 且 AE ∥FG .∴四边形 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 EG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2)解:∵PA ⊥底面 ABCD ,∴PA ⊥AD ,PA ⊥CD .又 AD ⊥CD ,PA ∩AD =A ,∴CD ⊥平面 PAD .又∵AF ⊂平面 PAD ,∴CD ⊥AF .又 PA =2,∠PDA =45°,∴PA =AD =2.∵F 是 PD 的中点,∴AF ⊥PD .又∵CD ∩PD =D ,∴AF ⊥平面 PCD .∵AF ∥EG ,∴EG ⊥平面 PCD .又 GF ⊥PD ,连结 EF ,则∠GFE 是二面角 E -PD -C 的平面角.在 Rt △EGF 中 ,EG =AF = 2,GF =1,GE ∴tan ∠GFE 2.= = GF∴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为 arctan 2.(3)设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h , 1 1 1 1 由 V A -PCE =V P -ACE ,即 × PC ·EG ·h = PA · AE ·CB ,得 h = , 3 2 3 2 3 6∴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3. 13.(2009·陕西,1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1,AC =AA 1= 3, ∠ABC =60°.,6 2 6 3 6 3 3 4 3 2 3 M(1) 求证:AB ⊥A 1C ;(2) 求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解析:(1)证明:∵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为直三棱柱,∴AB ⊥AA 1,在△ABC 中,AB =1,AC = ∴∠BAC =90°,即 AB ⊥AC .3,∠ABC =60°,由正弦定理得∠ACB =30°,∴AB ⊥平面 ACC 1A 1,又 A 1C ⊂平面 ACC 1A 1,∴AB ⊥A 1C .(2)解:如图,作 AD ⊥A 1C 交 A 1C 于 D 点,连结 BD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ADB 为二面角 A -A 1C -B 的平面角. AA 1·AC 3 × 3 在 Rt △AA 1C 中,AD = = = , A 1C 6 AB 6 在 Rt △BAD 中,tan ∠ADB = = ,AD 3 ∴∠ADB =arctan ,即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为 arctan . 14.如图,三棱柱 ABC -A 1B 1C 1 的底面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侧面 ABB 1A 1 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1AB =60°,M 是 A 1B 1 的中点.(1) 求证:BM ⊥AC ;(2) 求二面角 B -B 1C 1-A 1 的正切值;(3) 求三棱锥 M -A 1CB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B 1A 1 是菱形,∠A 1AB =60°⇒△A 1B 1B 是正三角形 E rr o r !⇒BM ⊥平面 A 1B 1C 1. E rr o r !⇒BM ⊥AC . E rr o r !⇒BE ⊥B 1C 1,∴∠BEM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 1B 1C 1 中,ME =MB 1·sin60°= a ,Rt △BMB 1 中,MB =MB 1·tan60°= a , MB ∴tan ∠BEM = =2, E ∴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是 2. 1 1 1 1 1 3 1 (3)VM -A 1CB = VB 1-A 1CB = VA -A 1CB = VA 1-ABC = × × a 2· a = a 3. 2 2 2 2 3 4 2 1615.(2009·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 AE AF 平面 BCD ,∠ADB =60°,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AC AD(1) 求证:不论 λ 为何值,总有 EF ⊥平面 ABC ; 1 (2) 若 λ= ,求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 2解析:(1)证明:∵AB ⊥平面 BCD ,∴AB ⊥CD .又∵在△BCD 中,∠BCD =90°,∴BC ⊥CD .∵又 AB ∩BC =B ,6 15 = 3,S 15 ∴CD ⊥平面 ABC .AE AF 又∵在△ACD 中,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 AC AD ∴不论 λ 为何值,都有 EF ∥CD , ∴EF ⊥平面 ABC . (2)在△BCD 中,∠BCD =90°,BC =CD =1, ∴BD = 2. 又∵AB ⊥平面 BCD , ∴AB ⊥BC ,AB ⊥BD . 又∵在 Rt △ABD 中,∠ADB =60°, ∴AB =BD ·tan60°= 6, 由(1)知 EF ⊥平面 ABC , ∴V A -BEF =V F -ABE 1 = S △ABE ·EF 3 1 1 = × S △ABC ·EF 3 2 1 1 1 = × ×1× 6× = . 6 2 2 24 6 故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是 24 . 16.在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DC 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 ABCD 是面积为 2 3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 (1) 求证:PA ⊥CD ; (2) 求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 (3) 求棱锥 P -ABCD 的侧面积; 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 CD 的中点 E ,由 PE ⊥CD ,得 PE ⊥平面 ABCD ,连结 AC 、AE . ∵AD ·CD ·sin ∠ADC =2 3, AD =CD =2, 3 ∴sin ∠ADC = 2 , 即∠ADC =60°,∴△ADC 为正三角形,∴CD ⊥AE . ∴CD ⊥PA (三垂线定理). (2) 解:∵AB ∥CD ,∴AB ⊥PA ,AB ⊥AE , ∴∠PAE 为二面角 P -AB -D 的平面角. 在 Rt △PEA 中,PE =AE ,∴∠PAE =45°. 即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为 45°. (3) 分别计算各侧面的面积: ∵PD =DA =2,PA = 6, 1 ∴cos ∠PDA = ,sin ∠PDA = . 4 1 1 S AB ·PA = 2· 3= 6, △PCD △PAB = 2 ·2· 2 1 S △PAD =S △PBC = PD ·DA ·sin ∠PDA = . 2∴S P -ABCD 侧 = 3+ 6+ 15.13. 把地球当作半径为 R 的球,地球上 A 、B 两地都在北纬 45°,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 π是 3R ,A 点在东经 20°,求 B 点的位置. 解析:如图,求 B 点的位置即求 B 点的经度,设 B 点在东经 α,7 2 7 21 = , π∵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3R . π ∴∠AOB = ,因此三角形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R , 3又∵∠AO 1B =α-20°(经度差) 2问题转化为在△AO 1B 中借助 AO 1=BO 1=AO cos45°= 2 R , 求出∠AO 1B =90°,则 α=110°,同理:B 点也可在西经 70°,即 B 点在北纬 45°东经 110° 或西经 70°.14. 在球心同侧有相距 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49πcm 2 和 400πcm 2, 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如图,两平行截面被球大圆所在平面截得的交线分别为 AO 1、BO 2,则 AO 1∥BO 2. 若 O 1、O 2 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由等腰三角形性质易知 OO 1⊥AO 1,OO 2⊥BO 2, 设球半径为 R ,∵πO 2B 2=49π,∴O 2B =7cm ,同理 O 1A =20cm.设 OO 1=x cm ,则 OO 2=(x +9)cm.在 Rt △OO 1A 中,R 2=x 2+202,在 Rt △OO 2B 中,R 2=(x +9)2+72,∴x 2+202=72+(x +9)2,解得 x =15cm.∴R =25cm ,∴S 球=2500πcm 2, 4 62500 V 球= πR 3= πcm 3. 3 3 π15. 设 A 、B 、C 是半径为 1 的球面上的三点,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点 A 与 B 、C π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O 为球心,求: (1) ∠AOB 、∠BOC 的大小; (2)球心 O 到截面 ABC 的距离. π 解析:(1)如图,因为球 O 的半径为 1,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 π π点 A 与 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所以∠BOC =3,∠AOB =∠AOC = π , 2 3 (2) 因为 BC =1,AC =AB = 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cos ∠BAC sin ∠BAC = ,设 4 4 截面圆的圆心为 O 1,连结 AO 1,则截面圆的半径 r =AO 1,由正弦定理得 r = BC = ,所以 OO 1= OA 2-r 2= .2sin ∠BAC 7 716. 如图四棱锥 A -BCDE 中,AD ⊥底面 BCDE ,AC ⊥BC ,AE ⊥BE .(1) 求证:A 、B 、C 、D 、E 五点共球;(2) 若∠CBE =90°,CE = 3,AD =1,求 B 、D 两点的球面距离.解析:(1)证明:取 AB 的中点 P ,连结 PE ,PC ,PD ,由题设条件知△AEB 、△ADB 、△ABC 都是直角三角形. 1 故 PE =PD =PC = AB =PA =PB . 2所以 A 、B 、C 、D 、E 五点在同一球面上.(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 BCDE 为矩形,所 以 BD =CE = 3,在 Rt △ADB 中,AB =2,AD =1, 2 ∴∠DPB =120°,D 、B 的球面距离为 π. 32 2 15 5 63 5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 ABCD ,E 是 SC 上一点.(1) 求证:平面 EBD ⊥平面 SAC ;(2) 假设 SA =4,AB =2,求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离;解析:(1)∵正方形 ABCD ,∴BD ⊥AC ,又∵SA ⊥平面 ABCD ,∴SA ⊥BD ,则 BD ⊥平面 SAC ,又 BD ⊂平面 BED ,∴平面 BED ⊥平面 SAC .(2)设AC ∩BD =O ,由三垂线定理得BD ⊥SO .AO 1 1 AC 2AB 1 · 2·2= 2,SA =4, = = = 2 2 2 则 SO = SA 2+AO 2= 16+2=3 2,S 1 BD ·SO 1 ·2 2·3 2=6.设 A 到面 BSD 的距 △BSD = = 2 2 1 1 4 离为 h ,则 V S -ABD =V A -BSD ,即 3S △ABD ·SA = S △BSD ·h ,解得 h = ,即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 3 3 4 离为 . 3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2AB =4,点 E 在 C 1C 上且 C 1E =3EC . (1)证明 A 1C ⊥平面 BED ;(2)求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解析:依题设知 AB =2,CE =1,(1) 证明:连结 AC 交 BD 于点 F ,则 BD ⊥AC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在平面 A 1CA 内,连结 EF 交 A 1C 于点 G , AA 1 AC由于FC =CE=2 , 故 Rt △A 1AC ∽Rt △FCE ,∠AA 1C =∠CFE ,∠CFE 与∠FCA 1 互余. 于是 A 1C ⊥EF .A 1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 、EF 都垂直. 所以 A 1C ⊥平面 BED .(2) 作 GH ⊥DE ,垂足为 H ,连结 A 1H .由三垂线定理知 A 1H ⊥DE ,故∠A 1HG 是二面角 A 1-DE -B 的平面角.EF = CF 2+CE 2= 3, CE × CF2 CG = EF =3 . 3EG = CE 2-CG 2= 3 . EG 1 1 EF × FD = ,GH = × = .EF 3 3 DE 又 A 1C = AA 21+AC 2=2 A 1G6,A 1G =A 1C -CG = , tan ∠A 1HG = HG=5 . 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 arctan5 5.19.(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 AB =BC =SB =SC =2CD =2,侧面 SBC ⊥底面 ABCD .3 3 3 2 3 2= (1) 由 SA 的中点 E 作底面的垂线 EH ,试确定垂足 H 的位置;(2) 求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解析:(1)作 SO ⊥BC 于 O ,则 SO ⊂平面 SBC , 又面 SBC ⊥底面 ABCD , 面 SBC ∩面 ABCD =BC , ∴SO ⊥底面 ABCD ① 又 SO ⊂平面 SAO ,∴面 SAO ⊥底面 ABCD , 作 EH ⊥AO ,∴EH ⊥底面 ABCD ② 即 H 为垂足,由①②知,EH ∥SO , 又 E 为 SA 的中点,∴H 是 AO 的中点. (2)过 H 作 HF ⊥BC 于 F ,连结 EF , 由(1)知 EH ⊥平面 ABCD ,∴EH ⊥BC , 又 EH ∩HF =H ,∴BC ⊥平面 EFH ,∴BC ⊥EF , ∴∠HFE 为面 EBC 和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边三角形 SBC 中,∵SO ⊥BC , ∴O 为 BC 中点,又 BC =2. ∴SO = 22-12= 3,EH 1SO = , 1 又 HF = AB =1, 2 2 2 3EH 2 ∴在 Rt △EHF 中,tan ∠HFE = = = ,HF 1 2 ∴∠HFE =arctan . 即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为 arctan.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2010·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B =1,AA 1=2,N 是 A 1D 的中点,M ∈BB 1,异面直线 MN 与 A 1A 所成的角为 90°. (1) 求证:点 M 是 BB 1 的中点;(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角的大小;(3) 求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解析:(1)取 AA 1 的中点 P ,连结 PM ,PN .∵N 是 A 1D 的中点,∴AA 1⊥PN ,又∵AA 1⊥MN ,MN ∩PN =N ,∴AA 1⊥面 PMN .∵PM ⊂面 PMN ,∴AA 1⊥PM ,∴PM ∥AB ,∴点 M 是 BB 1 的中点.305 2 2 2 2(2) 由(1)知∠PNM 即为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1 在 Rt △PMN 中,易知 PM =1,PN = ,2 PM∴tan ∠PNM =PN =2,∠PNM =arctan2. 故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为 arctan2.(3) ∵N 是 A 1D 的中点,M 是 BB 1 的中点,∴A 1N =AN ,A 1M =AM ,又 MN 为公共边,∴△A 1MN ≌△AMN .在△AMN 中,作 AG ⊥MN 交 MN 于 G ,连结 A 1G ,则∠A 1GA 即为二面角 A -MN -A 1 的平面角.在△A 1GA 中,AA 1=2,A 1G =GA = , A 1G 2+GA 2-AA 12 2 2 ∴cos ∠A 1GA = 2A 1G ·GA =- ,∴∠A 1GA =arccos(- ), 3 3 2 故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为 arccos(- ). 321.(2009·安徽,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四棱锥 F -ABCD 的底面 ABCD 是菱 形,其对角线 AC =2,BD = 2.AE 、CF 都与平面 ABCD 垂直,AE =1,CF =2. (1) 求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2) 求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考查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解答:(1)解:连接 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 O ,过 O 作 OG ⊥AF ,G 为垂足,连接 BG 、DG . 由 BD ⊥AC ,BD ⊥CF 得 BD ⊥平面 ACF ,故 BD ⊥AF .于是 AF ⊥平面 BGD ,所以 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 B -AF -D 的平面角.π 由 FC ⊥AC ,FC =AC =2,得∠FAC = ,OG = . 4 2 π 由 OB ⊥OG ,OB =OD = ,得∠BGD =2∠BGO = . (2)解:连接 EB 、EC 、ED ,设直线 AF 与直线 CE 相交于点 H ,则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 H -ABCD .3 2 3 2 过 H 作 HP ⊥平面 ABCD ,P 为垂足.因为 EA ⊥平面 ABCD ,FC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ACEF ⊥平面 ABCD ,从而 P ∈AC ,HP ⊥AC . HP HP AP PC 2 由 + = + =1,得 HP = . CF AE AC AC 3 又因为 S 1 菱形ABCD = AC ·BD = 2, 2 1 2 2 故四棱锥 H -ABCD 的体积 V = S 菱形ABCD ·HP = .3 922.(2009·深圳调考一)(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E 、F 在圆 O 上,AB ∥EF ,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和圆 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AB =2,EF =1.(1) 求证:平面 DAF ⊥平面 CBF ;(2) 求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3) 当 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 D -FE -B 的大小为 60°?解析:(1)证明:∵平面 ABCD ⊥平面 ABEF ,CB ⊥AB ,平面 ABCD ∩平面 ABEF =AB ,∴CB ⊥平面 ABEF .∵AF ⊂平面 ABEF ,∴AF ⊥CB ,又∵AB 为圆 O 的直径,∴AF ⊥BF ,∴AF ⊥平面 CBF .∵AF ⊂平面 DAF ,∴平面 DAF ⊥平面 CBF .(2)解:根据(1)的证明,有 AF ⊥平面 CBF ,∴FB 为 AB 在平面 CBF 上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的角.∵AB ∥EF ,∴四边形 ABEF 为等腰梯形,过点 F 作 FH ⊥AB ,交 AB 于 H .AB =2,EF =1,则 AH = AB -EF 1 = . 2 2在 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 AF 2=AH ·AB ,得 AF =1, AF 1 sin ∠ABF = = ,∴∠ABF =30°, AB 2∴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3)解:过点 A 作 AM ⊥EF ,交 EF 的延长线于点 M ,连结 DM .根据(1)的证明,DA ⊥平面 ABEF ,则 DM ⊥EF ,∴∠DMA 为二面角 D -FE -B 的平面角,∠DMA =60°. 1 在 Rt △AFH 中,∵AH = ,AF =1, 2 ∴FH = .又∵四边形 AMFH 为矩形,∴MA =FH = . 3 ∵AD =MA ·tan ∠DMA = 2 · 3=3 2 .3因此,当AD 的长为时,二面角D-FE-B 的大小为60°.2。

(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试题(含答案),文档

(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试题(含答案),文档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章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以下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A B C D2.假设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锥 B.正四棱锥 C.正三棱锥 D.正三棱台3.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那么V1:V2=〔〕A.1:3B.1:1C. 2:1D.3:14.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局部的面积之比为〔〕:2:3 :3:5 :2:4 :3:95.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外表积为〔〕A. 3B. 2 3 3 D. 4 36.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外表积之比为〔〕A.8:27B.2:3C.4:9D.2:9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那么该几何体的外表积及体积为:〔〕56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πcm2,12πcm3πcm2,12πcm3πcm2,36πcm3 D.以上都不正确8.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对应的角仍然相等②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相等③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平行-1-④线段的中点在直观图中仍然是线段的中点A.1B.2C.3D.49.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A.3:1B.3:2C.2:3D.3:310.将一圆形纸片沿半径剪开为两个扇形,其圆心角之比为3∶4.再将它们卷成两个圆锥侧面,那么两圆锥的高之比为〔〕A.3∶4B.9∶16C.27∶64D.都不对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

12.图〔1〕为长方体积木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木块堆成;图〔2〕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实物为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考号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A .1个B .1个或无数个C .0个或无数个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m m n n αβ⊥⊂,则αβ⊥ D .若//,m n ααβ=,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右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9.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完整word版)高中立体几何大量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中立体几何大量习题及答案

A BCDEFG H I J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③若直线12,l l 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12,l l 互相平行;④若直线12,l l 是异面直线,则与12,l l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2. 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一个120°的二面角,点C 到达点C 1,这时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2B .21C .43D .433. 一个长方体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为( )A .23B .32C .6D .64. 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为( ) A .90°B .60°C .45°D .0°5. 两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可放棱长 为1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 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样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无穷多个6. 正方体A ′B ′C ′D ′-ABCD 的棱长为a ,EF 在AB 上滑动,且|EF |=b (b <a =,Q 点在D ′C ′上滑动,则四面体A ′—EFQ 的体积( ) A .与E 、F 位置有关 B .与Q 位置有关C .与E 、F 、Q 位置都有关D .与E 、F 、Q 位置均无关,是定值7. 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O,点P 到三个平面的距离比为1∶2∶3,PO=214,则P 到这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是( ) A .1,2,3B .2,4,6C .1,4,6D .3,6,98. 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截面AEF 经过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四个面都相切的球)球心O ,且与BC ,DC 分别截于E 、F ,如果截面将四面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设四棱锥A -BEFD 与三棱锥A -EFC 的表面积分别是S 1, S 2,则必有( ) A .S 1S 2 B .S 1S 2C .S 1=S 2D .S 1,S 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9. 条件甲:四棱锥的所有侧面都是全等三角形,条件乙:这个四棱锥是正四棱锥,则条件甲是条件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 已知棱锥的顶点为P ,P 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PO=a ,现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棱锥,截面交PO 于点M ,并使截得的两部分侧面积相等,设OM=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b =(2-1)a B .b =(2+1)a C .b =222a-D .b =222a+ 11. 已知向量a =(2,4,x ),b =(2,y,2),若|a |=6,a ⊥b ,则x+y 的值是 ( )12. 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6,3,2,这个长方体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练习题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练习题

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以下几何体中棱柱有()A. 5 个B. 4 个C.3 个 D . 2 个2.有两个面平行的多面体不可以能是()A.棱柱B.棱锥C.棱台 D .以上都错3.一棱柱有10 个极点,且所有侧棱长之和为100,则其侧棱长为()A. 10B. 20C.5 D . 154.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A.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B.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他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C.棱台的底面是两个相似的正方形D.棱台的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5.面数最少的棱柱为________棱柱,共由 ________个面围成.剖析:棱柱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底面,其侧面最少有 3 个,故面数最少的棱柱为三棱柱,共有五个面围成.6.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CD,BC的中点,沿AE,AF,EF将其折成一个多面体,则此多面体是 ______________.7.如图,这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张开图,把它再折成正方体.有以下命题:①点 H 与点 C 重合;②点 D 与点 M、点 R 重合;③点 B 与点 Q 重合;④点 A 与点 S重合.其中 ,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注:把你以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8.在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装有少量水.现将容器绕着其底部的一条棱倾斜,在倾斜的过程中 ,(1)水面的形状不断变化,可能是矩形,也可能变成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对吗?(2)水的形状也不断变化,可以是棱柱,也可能变成棱台或棱锥,对吗?(3)若是倾斜时,不是绕着底部的一条棱,而是绕着其底部的一个极点,上面的第(1)题和第 (2)题对不对?9.关于周围体ABCD,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相对棱AB与CD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②由极点A作周围体的高,其垂足是△BCD三条高线的交点;③若分别作△ ABC 和△ ABD 的边 AB 上的高,则这两条高的垂足重合;④任何三个面的面积之和都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⑤分别作三组相对棱中点的连线,所得的三条线段订交于一点.10.右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获取的()11.以钝角三角形的较小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他两边旋转一周所获取的几何体是() A.两个圆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B.一个圆台C.一个圆锥D.一个圆锥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12.给出以下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两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圆锥的极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是圆锥的母线;③在圆台上、下两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相互平行.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C.①③B.②③D .②④13.给出以下列图的几何体,关于其结构特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的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B.该几何体有12 条棱、 6 个极点C.该几何体有8 个面,并且各面均为三角形D .该几何体有9 个面,其中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他均为三角形14.给出以下7 种几何体:(1)柱体有 ________;(2)锥体有 ________;(3)球有 ________;(4)棱柱有 ________;(5)圆柱有 ________;(6)棱锥有 ________;(7)圆锥有 ________.15.已知ABCD为等腰梯形,两底边为AB,CD,且AB>CD,绕AB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的组合体.斜二测画法1.关于斜二测画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原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x′轴,长度不变B.原图形中平行于y 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1y′轴,长度变成原来的2C.在画与直角坐标系xOy 对应的坐标系 x′ O′ y′时,∠ x′O′ y′必定是45°D.在画直观图时,由于选轴的不相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相同2.以下列图为某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此平面图形可能是以下列图中的()3.建立坐标系,获取两个正三角形ABC 的直观图不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组是()4.以下列图的正方形O′A′ B′C′,其边长为 1 cm,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A. 6 cmB. 8 cmC.(2+ 3 2) cmD . (2+ 2 3) cm5.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已知A′C′=6,B′C′=4,则AB边的实质长度是 ________.6.以下列图,一个水平放置的正方形ABCO,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 B 的坐标为(2,2),则在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正方形的直观图中,极点B′到 x′轴的距离为________.7.以下列图,△ABC 中, AC=10 cm,边 AC 上的高 BD =10 cm,求其水平放置的直观图的面积.8.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边长为 4 cm,高为 3 cm 的正四棱锥 (底面是正方形,并且极点在底面的正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 )的直观图.三视图1.以下列图物体的三视图是()2.如图,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正确的选项是()3.(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4.以下列图,在这 4 个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 D .②④5.以下列图中三视图所表示几何体的名称为________.第 5 题图第4题图6.以下列图,点O 为正方体 ABCD-A ′ B′ C′D′的中心,点 E 为面 B′ BCC′的中心,点 F 为 B′ C′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D′ OEF 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可能是________(填出所有可能的序号).7.说出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并画出它的表示图.8.以下列图的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木块锯成的.(1)判断该几何体可否为棱柱;(2)画出它的三视图.9.(2011 ·广东高考)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83B. 123C.93 D . 6310. (2011·辽宁高考)一个正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体积为 2 3,它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左视图是一个矩形.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________.A. 4B. 2 3C.2 D. 3立体几何三视图体积表面积一、选择题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表面积为()222(A )48122( B)48242(C)72122( D )72242正视侧视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俯视(A )2 2( B)4( C)8( D )4 33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其体积为()A.20B. 6C.16D . 5 334.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其侧视图是等边三角形.该四棱锥的体积等于()A. 3B. 2 3C.3 3 D . 6 3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5.某周围体的三视图以下列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则此周围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B.3D.3A.C.32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以下列图,该三棱锥的体积是为()A.80B.408040 C. D .33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以下列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 200+9 π(B) 200+18 π(C) 140+9 π(D ) 140+18 π8.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则此几何体的直观图是()A B112正视图11俯视图2侧(左)视图C D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B. 22C. D .23310.以下列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8B. 16C. 32 D . 64二、填空题11.一个四棱柱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则其体积为_______.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______.13.若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此多面体的体积为,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单位: cm),求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15..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 其中底面 ABCDEF 是正六边形,点P 在底面的投影是正六边形的中心,底面边长为 2 cm,侧棱长为 3 cm,求六棱锥P-ABCDEF 的表面积和体积.球1.长方体的一个极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是3、 4、 5,且它的八个极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A. 22πB. 25 2πC. 50 π D . 200 π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 27,那么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 2∶ 3B. 4∶ 9C. 2∶ 3D. 8∶ 273. (2011 ·湖南高考)设以下列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9π+42B. 36 π+1899C. π+12D. π+18224.若是一个球的外切圆锥的高是这个球的半径的 3 倍,则圆锥的侧面面积和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 4∶ 3B. 3∶ 1C.3∶ 2 D . 9∶45.已知OA为球O的半径,过OA的中点M,且垂直于OA的平面截球面获取圆M.若圆M的面积为3π,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R 的圆柱形量杯中装有适合的水.放入一个半径为r 的实心铁球,球被水淹没,6.以以下列图,一个底面半径为R高度恰好高升r,则r =________.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下列图(单位: m).(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8.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3,母线长为 5,求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与体积.9. (2011 ·重庆高考)高为 2的四棱锥 S-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点S , A , B , C , D 均在半径为 1 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 ABCD 的中心与极点 S 之间的距离为 ()A.10 2+ 3 2 B.23C.2D. 210.如图,半径为 2 的球 O 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时球的表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之差为 ________.。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共80分,每小题4分)1,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n 的取值为( )A ,4;B ,4,6;C ,4,6,7 ;D ,4,6,7,8。

2,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B ,a ⊂α、b ∥α ;C ,a ⊥α、b ⊥α;D ,a ⊂α、b ⊥α。

3,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外的任意一点,则( )A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B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C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D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异面。

4,与空间不共面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 )个A ,3 ;B ,5 ;C ,7;D ,4。

5,有空间四点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 ,必有三点共线;B ,至少有三点共线;C ,必有三点不共线;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过直线外两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可有( )个A ,0;B ,1;C ,无数 ;D ,涵盖上三种情况。

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为n 边形,则( )A ,3≤n ≤6 ;B ,2≤n ≤5 ;C ,n=4;D ,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a 、b 为异面直线,那么( )A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a 、b ;B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平行;C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垂直于a 、b ;D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垂直。

9,a 、b 为异面直线,p 为空间不在a 、b 上的一点,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②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③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④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⑤过点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

高中数学必修二必修2习题:第1章空间几何体1.1.1Word版含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二必修2习题:第1章空间几何体1.1.1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 1.1 1.1.1一、选择题1.下面多面体中,是棱柱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D[解析]根据棱柱的定义进行判定知,这4个图都满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2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几何体是棱台B.多面体至少有3个面C.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D.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答案] D[解析]选项A错误,反例如图1;一个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如三棱锥有4个面,不存在有3个面的多面体,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反例如图2,上、下底面是全等的菱形,各侧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它不是正方体;根据棱柱的定义,知选项D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棱柱都有一个底面B.棱柱的顶点至少有6个C.棱柱的侧棱至少有4条D.棱柱的棱至少有4条[答案] B[解析]棱柱有两个底面,所以A项不正确;棱柱底面的边数至少是3,则在棱柱中,三棱柱的顶点数至少是6,三棱柱的侧棱数至少是3,三棱柱的棱数至少是9,所以C、D 项不正确,B项正确.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答案] D[解析]A、B、C中底面图形的边数与侧面的个数不一致,故不能围成棱柱.故选 D.5.观察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是棱柱B.②不是棱锥C.③不是棱锥D.④是棱台[答案] B[解析]①是棱柱,②是棱锥,③不是棱锥,④是棱台,故选 B.6.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锥,截面形状是()A.四边形B.三角形C.三角形或四边形D.不可能为四边形[答案] C[解析]按如图①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三角形;按如图②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四边形.二、填空题7.八棱锥的侧面个数是________.[答案]8[解析]八棱锥有8个侧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一个棱锥至少有四个面;②如果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③五棱锥只有五条棱;④用与底面平行的平面去截三棱锥,得到的截面三角形和底面三角形相似.[答案]①④[解析]①正确.②不正确.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它的侧棱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③不正确.五棱锥除了五条侧棱外,还有五条底边,故共10条棱.④正确.三、解答题9.判断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不是棱台?为什么?[解析]①②③都不是棱台,因为①和③都不是由棱锥所截得的,故①③都不是棱台,虽然②是由棱锥所截得的,但截面不和底面平行,故不是棱台,只有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才是棱台.1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所有棱长都相等,分析此几何体的构成?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解析]这个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面的四棱锥组合而成的八面体,有8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有6个顶点;有12条棱.一、选择题1.(2016嘉峪关一中高一检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棱锥的侧面不一定是三角形B.棱柱的各侧棱长不一定相等C.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必交于一点D.用一个平面截棱锥,得到两个几何体,一个是棱锥,另一个是棱台[答案] C[解析]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故选 C.2.以三棱台的顶点为三棱锥的顶点,这样可以把一个三棱台分成三棱锥的个数为() A.1 B.2C.3 D.4[答案] C[解析]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1B1C1中,分别连接A1B,A1C,BC1,则将三棱台分成3个三棱锥,即三棱锥A-A1BC,B1-A1BC1,C-A1BC1.3.(2016·日照高一检测)如图,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A.棱柱B.棱台C.棱柱与棱锥的组合体D.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棱柱.4.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对面图案相同的正方体礼品盒(如图),则这个正方体礼品盒的表面展开图应该为()[答案] A[解析]两个☆不能并列相邻,B、D错误;两个不能并列相邻,C错误,故选 A.也可通过实物制作检验来判断.二、填空题5.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_条.[答案]10[解析]在上底面选一个顶点,同时在下底选一个顶点,且这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侧面上,这样上底面每个顶点对应两条对角线,所以共有10条.6.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答案]①③④⑤[解析]在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所取四点共面,则只能是正方体的表面或对角面.即正方形或长方形,∴①正确,②错误.棱锥A-BDA1符合③,∴③正确;棱锥A1-BDC1符合④,∴④正确;棱锥A-A1B1C1符合⑤,∴⑤正确.三、解答题7.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平面图如图.(1)该几何体是哪种几何体;(2)该几何体中与“祝”字面相对的是哪个面?与“你”字面相对的是哪个面?[解析](1)该几何体是四棱台;(2)与“祝”相对的面是“前”,与“你”相对的面是“程”.8.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画出立体图形.[解析]图1是以ABCD为底面,P为顶点的四棱锥.图2是以ABCD和A1B1C1D1为底面的棱柱.其图形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经典:空间几何大题

(完整word版)经典:空间几何大题
(Ⅰ)求证: ;
(Ⅱ)求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16、如图所示四棱锥 中, 底面 ,四边形 中, , , , , 为 的中
点, 为 中点。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求证: 平面 ;
(3)在棱PC上是否存在点M(异于点C),使得BM∥平面PAD,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10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 , ,且 是 中点.
(I)求证: 平面 ;(Ⅱ)求证: 平面 .
11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AB∥CD, AB⊥AD, CD=2AB, 平面PAD⊥底面ABCD, PA⊥AD. 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求证:
(Ⅰ) PA⊥底面ABCD;(Ⅱ) BE∥平面PAD;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PA⊥PB, BP=BC,E为PC的中点.(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BE⊥平面PAC.
7如图, 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 平面 , , 且 。
(1)求证: ∥平面 ;(2)求证: 平面 平面(3)求几何体ABC NhomakorabeaEF的体积
8。如图,在正三棱锥 中, , 分别为 ,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 平面 .
9。 如图,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D, E分别是AB, BB1的中点.
(Ⅰ) 证明: BC1∥平面A1CD;(Ⅱ) 设AA1=AC=CB=2, AB=2 , 求三棱锥C—A1DE的体积。
(Ⅰ)求证:AP∥平面BEF;(Ⅱ)求证:BE⊥平面PAC.
3。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BD= ,AD=2,PA=PD= ,E,F分别是棱AD,PC的中点.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

④若 m // n , n // ,则 m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7.若 l,m,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 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若 α∥β,l⊂α,n⊂β,则 l∥n B.若 α⊥β,l⊂α,则 l⊥β
C.若 l⊥n,m⊥n,则 l∥m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来源:学_科_网]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A
主主主
B
主主主
C
主主主
D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斜二测坐标系的 y 轴与 x 轴正方向成 45 角;②原来与 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 x 平行,
长度不变;③原来与 y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 y 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A. 4 4 3
B. 4 4 5
C. 8
3
5
D.12
a
a
正(主)视图
a
侧(左)视图
第4题图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a3
2
B. a3
6
C. a3
12
D. a3
18
Main Document Only..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根据图中标
8。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一个投影面水平放置,叫做水平投影面,投影到这个平面
内的图形叫做俯视图.一个投影面放置在正前方,这个投影面叫做直立投影面,投影
到这个平面内的图形叫做主视图(正视图).和直立、水平两个投影面都垂直的投影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空间立体几何大题一.解答题(共18 小题)1.如图,在三棱锥V﹣ABC 中,平面VAB⊥平面ABC,△VAB 为等边三角形,AC⊥BC 且AC=BC=,O,M 分别为AB,VA 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 的体积.2.如图,三棱锥P﹣ABC 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AB=16,BC=10,AA1=8,点E,F 分别在A1B1,D1C1 上,A1E=D1F=4.过E,F 的平面α 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E,F 分别是BC,CC1 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 与平面A1ABB1 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 的体积.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已知AC⊥BC,BC=CC1,设AB1 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6.如题图,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 在线段AC 上,且AD=DE=EC=2,PD=PC=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7.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B 的点,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且PO=OB=1,(Ⅰ)若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Ⅱ)求三棱锥P﹣ABC 体积的最大值;8.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 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9.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 ,BB1=2 ,点E 和F 分别为BC 和A1C 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 与平面BCB1 所成角的大小.10.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 分别是AC、AD 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1.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 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 的体积.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和BCEG 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 的体积.13.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 中,AP⊥PC,AC⊥BC,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 的体积.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 是菱形,∠BAD=60°,AB=2,PD=,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棱PB 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 的体积.15.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 分别在棱AA1、BB1、BC 上,Q 是BB1 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 的体积.16.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D,E 分别是AB,BB1 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 的体积.17.如图甲,⊙O 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 在直径AB 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 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 为BC 的中点,E 为AO 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Ⅰ)求证:CB⊥DE;(Ⅱ)求三棱锥C﹣BOD 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 为圆心,C 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 为FD 的中点,Q 为BE 的中点,R 为FC 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 的体积.必修2 空间立体几何大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8 小题)1.(2015•北京)如图,在三棱锥V﹣ABC 中,平面VAB⊥平面ABC,△VAB 为等边三角形,AC⊥BC 且AC=BC=,O,M 分别为AB,VA 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OM∥V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VB∥平面MOC;(2)证明:OC⊥平面VAB,即可证明平面MOC⊥平面VAB(3)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V﹣ABC 的体积.解答:(1)证明:∵O,M 分别为AB,VA 的中点,∴OM∥VB,∵VB⊄平面MOC,OM⊂平面MOC,∴VB∥平面MOC;(2)∵AC=BC,O 为AB 的中点,∴OC⊥AB,∵平面VAB⊥平面ABC,OC⊂平面ABC,∴OC⊥平面VAB,∵OC⊂平面MOC,∴平面MOC⊥平面VAB(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中,AC=BC=,∴AB=2,OC=1,∴S△VAB= ,∵OC⊥平面VAB,∴V C﹣VAB= •S△VAB= ,∴V V﹣ABC=V C﹣VAB=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体积的计算,正确运用线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关键.中,在直角△BAN 2.(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 P ﹣ABC 中,PA ⊥平面 ABC ,PA=1,AB=1,AC=2,∠BAC=60°.(1) 求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2) 证明:在线段 PC 上存在点 M ,使得 AC ⊥BM ,并求的值.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1)利用 V P ﹣ABC =•S △ABC •PA ,求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2)过 B 作 BN ⊥AC ,垂足为 N ,过 N 作 MN ∥PA ,交 PA 于点 M ,连接 BM ,证明 AC ⊥ 平面 MBN ,可得 AC ⊥BM ,利用 MN ∥PA ,求的值. 解答: (1)解:由题设,AB=1,AC=2,∠BAC=60°,可得 S △ABC = =. 因为 PA ⊥平面 ABC ,PA=1,所以 V P ﹣ABC =•S △ABC •PA= ;(2)解:过 B 作 B N ⊥AC ,垂足为 N ,过 N 作 M N ∥PA ,交 P C 于点 M ,连接 B M ,由 PA ⊥平面 ABC ,知 PA ⊥AC ,所以 MN ⊥AC ,因为 BN ∩MN=N ,所以 AC ⊥平面MBN . 因为 BM ⊂平面 MBN ,所以AC ⊥BM . AN=AB •cos ∠BAC= ,从而 NC=AC ﹣AN=.由 MN ∥PA 得 = = .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P﹣ABC 的体积的计算,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2015•黑龙江)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AB=16,BC=10,AA1=8,点E,F 分别在A1B1,D1C1 上,A1E=D1F=4.过E,F 的平面α 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Ⅱ)求出MH==6,AH=10,HB=6,即可求平面a 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解答:解:(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FGH 如图所示;(Ⅱ)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EFGH 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6,AH=10,HB=6.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 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4.(2015•湖南)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E,F 分别是BC,CC1 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 与平面A1ABB1 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AE⊥BB1,AE⊥BC,BC∩BB1=B,推出AE⊥平面B1BCC1,利用平面余平米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取AB 的中点G,说明直线A1C 与平面A1ABB1 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求出棱锥的高与底面面积即可求解几何体的体积.解答:(Ⅰ)证明:∵几何体是直棱柱,∴BB1⊥底面ABC,AE⊂底面ABC,∴AE⊥BB1,∵直三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E 分别是BC 的中点,∴AE⊥BC,BC∩BB1=B,∴AE⊥平面B1BCC1,∵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解:取AB 的中点G,连结A1G,CG,由(Ⅰ)可知CG⊥平面A1ABB1,直线A1C 与平面A1ABB1 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则A1G=CG=,∴AA1= =,CF= .三棱锥F﹣AEC 的体积:× = =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5.(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已知AC⊥BC,BC=CC1,设AB1 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根据中位线定理得DE∥AC,即证DE∥平面AA1C1C;(2)先由直三棱柱得出CC1⊥平面ABC,即证AC⊥CC1;再证明AC⊥平面BCC1B1,即证BC1⊥AC;最后证明BC1⊥平面B1AC,即可证出BC1⊥AB1.解答:证明:(1)根据题意,得;E 为B1C 的中点,D 为AB1 的中点,所以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 是正方形,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6.(2015•重庆)如题图,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 在线段AC 上,且AD=DE=EC=2,PD=PC=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开放型;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PE⊥AC,可证PE⊥AB.又EF∥BC,可证AB⊥EF,从而AB 与平面PEF 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 都垂直,可证AB⊥平面PEF.(Ⅱ)设BC=x,可求AB,S△ABC,由EF∥BC 可得△AFE≌△ABC,求得S△AFE=S△ABC,由AD=AE,可求S△AFD,从而求得四边形DFBC 的面积,由(Ⅰ)知PE 为四棱锥P﹣DFBC 的高,求得PE,由体积V P﹣DFBC=S DFBC•PE=7,即可解得线段BC 的长.解答:解:(Ⅰ)如图,由DE=EC,PD=PC 知,E 为等腰△PDC 中DC 边的中点,故PE⊥AC,又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PE⊂平面PAC,PE⊥AC,所以PE⊥平面ABC,从而PE⊥AB.因为∠ABC= ,EF∥BC,故AB⊥EF,从而AB 与平面PEF 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 都垂直,所以AB⊥平面PEF.(Ⅱ)设BC=x,则在直角△ABC 中,AB==,从而S△ABC= AB•BC= x ,AC⊥平面所以由 EF ∥BC 知,得△AFE ≌△ABC ,故=()2=,即 S △AFE =S △ABC ,由 AD= AE ,S △AFD ==S △ABC = S △ABC = x,从而四边形 DFBC 的面积为:S DFBC =S △ABC ﹣S AFD =x.由(Ⅰ)知,PE ⊥平面 ABC ,所以 PE 为四棱锥 P ﹣DFBC 的高. 在直角△PEC 中,PE===2 ,故体积 V P ﹣DFBC =S DFBC •PE=x=7,x=x故得 x 4﹣36x 2+243=0,解得 x 2=9 或 x 2=27,由于 x >0,可得 x=3 或 x=3. 所以:BC=3 或 BC=3.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的求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7.(2015•福建)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圆 O 上异于 A ,B 的点,PO 垂直于圆 O 所在的平面,且 PO=OB=1, (Ⅰ)若 D 为线段 AC 的中点,求证;AC ⊥平面 PDO ; (Ⅱ)求三棱锥 P ﹣ABC 体积的最大值; (Ⅲ)若 BC=,点 E 在线段 PB 上,求 CE+OE 的最小值.考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Ⅰ)由题意可证 AC ⊥DO ,又 PO ⊥AC ,即可证明 AC ⊥平面 PDO.﹣(Ⅱ)当CO⊥AB 时,C 到AB 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即可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又三棱锥P﹣ABC 的高PO=1,即可求得三棱锥P﹣ABC 体积的最大值.(Ⅲ)可求PB===PC,即有PB=PC=BC,由OP=OB,C′P=C′B,可证E 为PB 中点,从而可求OC′=OE+EC′==,从而得解.解答:解:(Ⅰ)在△AOC 中,因为OA=OC,D 为AC 的中点,所以AC⊥DO,又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所以PO⊥AC,因为DO∩PO=O,所以AC⊥平面PDO.(Ⅱ)因为点C 在圆O 上,所以当CO⊥AB 时,C 到AB 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又因为三棱锥P﹣ABC 的高PO=1,故三棱锥P﹣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Ⅲ)在△POB 中,PO=OB=1,∠POB=90°,所以PB==,同理PC=,所以PB=PC=BC,在三棱锥P﹣ABC 中,将侧面BCP 绕PB 旋转至平面BC′P,使之与平面ABP 共面,如图所示,当O,E,C′共线时,CE+OE 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OB,C′P=C′B,所以OC′垂直平分PB,即E 为PB 中点.从而OC′=OE+EC′==.亦即CE+OE 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锥体的体积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8.(2015•河北)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 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考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点:专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题:分(Ⅰ)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AEC⊥平面BED;析:(Ⅱ)根据三棱锥的条件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证明:(Ⅰ)∵四边形ABCD 为菱形,答:∴AC⊥BD,∵BE⊥平面ABCD,∴AC⊥BE,则AC⊥平面BED,∵AC⊂平面AEC,∴平面AEC⊥平面BED;解:(Ⅱ)设AB=x,在菱形ABCD 中,由∠ABC=120°,得AG=GC=x,GB=GD= ,∵AE⊥EC,△EBG 为直角三角形,∴BE= x,∵三棱锥E﹣ACD 的体积V= ==,解得x=2,即AB=2,∵∠ABC=120°,∴AC2=AB2+BC2﹣2AB•BCcosABC=4+4﹣2× =12,即AC=,在三个直角三角形EBA,EBG,EBC 中,斜边AE=EC=ED,∵AE⊥EC,∴△EAC 为等腰三角形,则AE2+EC2=AC2=12,即2AE2=12,∴AE2=6,则AE=,∴从而得AE=EC=ED=,∴△EAC 的面积S==3,在等腰三角形EAD 中,过E 作EF⊥AD 于F,则AE= ,AF= =,则EF=,∴△EAD 的面积和△ECD 的面积均为S== ,故该三棱锥的侧面积为3+2.点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判定定理评:以及体积公式.9.(2015•天津)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BB1=2,点E 和F 分别为BC 和A1C 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 与平面BCB1 所成角的大小.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连接A1B,易证EF∥A1B,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Ⅱ)易证AE⊥BC,BB1⊥AE,可证AE⊥平面BCB1,进而可得面面垂直;(Ⅲ)取BB1 中点M 和B1C 中点N,连接A1M,A1N,NE,易证∠A1B1N 即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解三角形可得.解答:(Ⅰ)证明:连接A1B,在△A1BC 中,∵E 和F 分别是BC 和A1C 的中点,∴EF∥A1B,又∵A1B⊂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Ⅱ)证明:∵AB=AC,E 为BC 中点,∴AE⊥BC,∵AA1⊥平面ABC,BB1∥AA1,∴BB1⊥平面ABC,∴BB1⊥AE,又∵BC∩BB1=B,∴AE⊥平面BCB1,又∵AE⊂平面AEA1,∴平面AEA1⊥平面BCB1;(Ⅲ)取BB1 中点M 和B1C 中点N,连接A1M,A1N,NE,∵N 和E 分别为B1C 和BC 的中点,∴NE 平行且等于B1B,∴NE 平行且等于A1A,∴四边形A1AEN 是平行四边形,∴A1N 平行且等于AE,又∵AE⊥平面BCB1,∴A1N⊥平面BCB1,∴∠A1B1N 即为直线A1B1 与平面BCB1 所成角,在△ABC 中,可得AE=2,∴A1N=AE=2,∵BM∥AA1,BM=AA1,∴A1M∥AB 且A1M=AB,又由AB⊥BB1,∴A1M⊥BB1,在RT△A1MB1 中,A1B1==4,在RT△A1NB1 中,sin∠A1B1N==,∴∠A1B1N=30°,即直线A1B1 与平面BCB1 所成角的大小为30°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与平行关系的证明,涉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属中档题.10.(2015•醴陵市)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 分别是AC、AD 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由中位线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2)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得CD⊥平面AB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1)因为M,N 分别是AC,AD 的中点,所以MN∥CD.又MN⊄平面BCD 且CD⊂平面BCD,所以MN∥平面BCD;(2)因为AB⊥平面BCD,CD⊂平面BCD,所以AB⊥CD.又CD⊥BC,AB∩BC=B,所以CD⊥平面ABC.又CD⊂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ABC.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1.(2015•葫芦岛一模)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 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 的体积.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欲证BF⊥AC,先证BF⊥平面AE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CE⊥BF,BF⊥AE 且CE∩AE=E,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V F﹣BCE=V C﹣BEF= •S△BEF•CE= ••EF•BF•CE,即可求出三棱锥F﹣BCE 的体积.解答:(1)证明:∵AB⊥平面BEC,CE⊂平面BEC,∴AB⊥CE∵BC 为圆的直径,∴BE⊥CE.∵BE⊂平面ABE,AB⊂平面ABE,BE∩AB=B∴CE⊥平面ABE,∵BF⊂平面ABE,∴CE⊥BF,又BF⊥AE 且CE∩AE=E,∴BF⊥平面AEC,∵AC⊂平面AEC,∴BF⊥AC…(6 分)(2)解:在Rt△BEC 中,∵CE=1,∠CBE=30°∴BE=,BC=2又∵ABCD 为正方形,∴AB=2,∴AE=,∴BF•AE=AB•BE,∴BF= ,∴EF=∴V F﹣BCE=V C﹣BEF= •S△BEF•CE= ••EF•BF•CE=••••1=…(12 分)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圆柱性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三棱锥F﹣BCE 的体积的计算,属于中档题.12.(2015•商丘三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和BCEG 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平面ABCD,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CD;(Ⅱ)在平面BCEG 中,过G 作GN⊥CE 交BE 于M,连DM,证明四边形ADM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G∥DM,即可证明AG∥平面BDE;(Ⅲ)利用分割法即可求出几何体EG﹣ABCD 的体积.解答:(Ⅰ)证明:由平面ABCD⊥平面BCEG,平面ABCD∩平面BCEG=BC,CE⊥BC,CE⊂平面BCEG,∴EC⊥平面ABCD,…(3 分)又CD⊂平面BCDA,故EC⊥CD…(4 分)G 中,过G 作GN⊥CE 交BE 于M,连DM,MN∥BC∥DA,且,∴MG∥AD,MG=AD,故四边形ADMG 为平行四边形,∴AG∥DM…(6 分)∵DM⊂平面BDE,AG⊄平面BDE,∴AG∥平面BDE…(8 分)(Ⅲ)解:…(10 分)=…(12 分)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线面平行,考查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Ⅱ)证明:在平面BCE则由已知知;MG=MN,力,正确运用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关键.13.(2015•南昌模拟)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 中,AP⊥PC,AC⊥BC,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可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线线平行,进而得到线面平行.(2)先证明MD⊥底面BCD,进而可计算出体积.解答:(1)证明:∵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MD 为△PAB 的中位线,∴MD∥AP.而AP⊂平面PAC,MD⊄平面PAC,∴MD∥平面PAC.(2)解:∵△PMB 为正三角形,PD=DB,∴MD⊥PB.∵MD∥AP,AP⊥PC,∴MD⊥PC.又PC∩PB=P,∴MD⊥平面PBC.即MD 为三棱锥M﹣BCD 的高.由AB=20,∴MB=10,BD=5,∴MD=5.在Rt△PCB 中(因为AC⊥BC,所以PC⊥BC),由勾股定理得PC==2.于是S△BCD=S△BCP×== .∴V 三棱锥D﹣BCM=V 三棱锥M﹣BCD= =10 .点评: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线线平行是证明线面平行常用的方法之一.先证明线面垂直是求体积的关键.14.(2015•沈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 是菱形,∠BAD=60°,AB=2,PD=,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棱PB 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已知得AC⊥PD,AC⊥BD,由此能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由已知得PD∥OE,取AD 中点H,连结BH,由此利用,能求出三棱锥P﹣EAD 的体积.解答:(Ⅰ)证明:∵PD⊥平面ABCD,AC⊂平面ABCD,∴AC⊥PD.∵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BD,又∵PD∩BD=D,AC⊥平面PBD.而AC⊂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Ⅱ)解:∵PD∥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OE,∴PD∥OE,∵O 是BD 中点,∴E 是PB 中点.取AD 中点H,连结BH,∵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D=60°,∴BH⊥AD,又BH⊥PD,AD∩PD=D,∴BD⊥平面PAD,.∴= = .VP-ABD-VE-ABD)(还可以用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5.(2015•上海模拟)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 分别在棱AA1、BB1、BC 上,Q是BB1 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由已知得AB⊥平面B1BCC1,从而PQ⊥平面B1BCC1,进而C1Q⊥PQ,又C1Q⊥QR,由此能证明C1Q⊥平面PQR.(2)由已知得B1Q=1,BQ=1,△B1C1Q∽△BQR,从而BR=,QR=,由C1Q、QR、QP两两垂直,能求出四面体C1PQR 的体积.解答:(1)证明:∵四棱柱ABCD﹣A1B1C1D1 是正四棱柱,∴AB⊥平面B1BCC1,又PQ∥AB,∴PQ⊥平面B1BCC1,∴C1Q⊥PQ,又已知C1Q⊥QR,且QR∩QP=Q,∴C1Q⊥平面PQR.(2)解:∵B 1C1= ,,∴B1Q=1,∴BQ=1,∵Q 是BB1中点,C1Q⊥QR,∴∠B1C1Q=∠BQR,∠C1B1Q=∠QBR,∴△B1C1Q∽△BQR,∴BR= ,∴QR= ,∵C1Q、QR、QP 两两垂直,∴四面体C1PQR 的体积V=.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线面垂直的证明、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6.(2015•凯里市校级模拟)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D,E 分别是AB,BB1 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连结AC1 交A1C 于点F,连结DF,则BC1∥DF,由此能证明BC1∥平面A1CD.(2)由已知得AA1⊥CD,CD⊥AB,从而CD⊥平面ABB1A1.由此能求出三菱锥C﹣A1DE的体积.解答:(1)证明:连结AC1 交A1C 于点F,则F 为AC1中点又D 是AB 中点,连结DF,则BC1∥DF.因为DF⊂平面A1CD,BC1 不包含于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2)解:因为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所以AA1⊥CD.由已知AC=CB,D 为AB 的中点,所以CD⊥AB.又AA1∩AB=A,于是CD⊥平面ABB1A1.由AA1=AC=CB=2,得∠ACB=90°,,,,A 1E=3,故A1D2+DE2=A1E2,即DE⊥A1D.所以三菱锥C﹣A1DE 的体积为:==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菱锥的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7.(2015•东城区一模)如图甲,⊙O 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 在直径AB 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 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 为BC 的中点,E 为AO 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 (Ⅰ)求证:CB ⊥DE ;(Ⅱ)求三棱锥 C ﹣BOD 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 G ,使得 FG ∥平面 ACD ?若存在,试确定点 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Ⅰ)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 ⊥AO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到DE ⊥平面 ABC ,进而得出结论.(Ⅱ)由(Ⅰ)知 DE ⊥平面 ABC ,利用转换底面的方法,即可求三棱锥的体积;(Ⅲ)存在,G 为劣弧的中点.连接 OG ,OF ,FG ,通过证明平面 OFG ∥平面 ACD ,即可得到结论.解答: (Ⅰ)证明:在△AOD 中,∵,OA=OD ,∴△AOD 为正三角形,又∵E 为 OA 的中点,∴DE ⊥AO …(1 分)∵两个半圆所在平面 ACB 与平面 ADB 互相垂直且其交线为 AB , ∴DE ⊥平面 ABC . …(3 分) 又 CB ⊂平面 ABC ,∴CB ⊥DE . …5 分 (Ⅱ)解:由(Ⅰ)知 DE ⊥平面 ABC ,∴DE 为三棱锥 D ﹣BOC 的高.∵D 为圆周上一点,且 AB 为直径,∴ , 在△ABD 中,由 AD ⊥BD , ,AB=2,得 AD=1,.…(6 分)∵∴= …(8 分)(Ⅲ)解:存在满足题意的点 G ,G 为劣弧的中点.…(9 分) 证明如下:连接 OG ,OF ,FG ,易知 OG ⊥BD ,又 AD ⊥BD ∴OG ∥AD , ∵OG ⊄平面 ACD ,∴OG ∥平面 ACD . …(10 分) 在△ABC 中,O ,F 分别为 AB ,BC 的中点,∴OF ∥AC ,OF ⊄平面 ACD ,∴OF ∥平面 ACD ,…(11 分)∵OG∩OF=O,∴平面OFG∥平面ACD.又FG⊂平面OFG,∴FG∥平面ACD.…(12 分)点评:本题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关系,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及几何体高与体积的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15•威海模拟)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 为圆心,C 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 为FD 的中点,Q 为BE 的中点,R 为FC 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 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BD⊥DF,DF⊥BC,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C⊥平面CFD,然后证明面BCE⊥面CDF.(Ⅱ)连接OQ,通过证明RQ∥OM,然后证明QR∥平面BCD.(Ⅲ)利用v F﹣BCE=v F﹣BCD﹣v E﹣BCD 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2 分)证明:(Ⅰ)∵DF=2,,,∴BF2=BD2+DF2,∴BD⊥DF﹣﹣﹣﹣﹣﹣﹣﹣﹣﹣﹣﹣﹣﹣﹣﹣﹣﹣﹣﹣﹣﹣(1 分)又DF⊥CD,∴DF⊥平面BCD﹣﹣﹣﹣﹣﹣﹣﹣﹣﹣﹣﹣﹣﹣﹣﹣﹣﹣﹣﹣﹣﹣(2 分)∴DF⊥BC,又BC⊥CD,∴BC⊥平面CFD,﹣﹣﹣﹣﹣﹣﹣﹣﹣﹣﹣﹣﹣﹣﹣﹣﹣﹣﹣﹣﹣﹣(3 分)∵BC⊂面BCE∴面BCE⊥面CDF.﹣﹣﹣﹣﹣﹣﹣﹣﹣﹣﹣﹣﹣﹣﹣﹣﹣﹣﹣﹣﹣﹣(4 分)(Ⅱ)连接OQ,在面CFD 内过R 点做RM⊥CD,∵O,Q 为中点,∴OQ∥DF,且﹣﹣﹣﹣﹣﹣﹣﹣﹣﹣﹣﹣﹣﹣﹣﹣﹣(5 分)∵DF⊥CD∴RM∥FD,﹣﹣﹣﹣﹣﹣﹣﹣﹣﹣﹣﹣﹣﹣﹣﹣﹣﹣﹣﹣﹣﹣(6 分)又FR=3RC,∴,∴,∵E 为FD 的中点,∴.﹣﹣﹣﹣﹣﹣﹣﹣﹣﹣﹣﹣﹣﹣﹣﹣﹣﹣﹣﹣﹣﹣(7 分)∴OQ∥RM,且OQ=RM∴OQRM 为平行四边形,∵RQ∥OM﹣﹣﹣﹣﹣﹣﹣﹣﹣﹣﹣﹣﹣﹣﹣﹣﹣﹣﹣﹣﹣﹣(8 分)又RQ⊄平面BCD,OM⊂平面BCD,∴QR∥平面BCD.﹣﹣﹣﹣﹣﹣﹣﹣﹣﹣﹣﹣﹣﹣﹣﹣﹣﹣﹣﹣﹣(9 分)(Ⅲ)∵,∴∠DBC=30°,∴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有,,∴﹣﹣﹣﹣﹣﹣﹣﹣(12 分)(或求VB-FCE 1/3*1/2*FE*CD*B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计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