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20届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十二讲 动物的行为及体温的控制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上科学知识点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学时】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冬眠是动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2)迁徙:动物随季节的不同而变更生活环境的习性,可以使生物得到丰富的食物和适宜的生存环境;(3)燕子在下雨前低飞、蚂蚁用土壤颗粒将洞口堵住,说明天气变化会影响燕子和蚂蚁的部分行为;(4)蚂蚁搬家、鱼儿浮头、青蛙冬眠、蜗牛夏眠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影响动物的行为;二、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对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等刺激作出的反应;2、植物的感应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3、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有些植物的感应性明显,有些不明显;植物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如动物明显;】4、实例:(1)向日葵的花盘向光转动——向光性;(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会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向肥性;(3)植物的枝条向有光的一侧倾斜——向光性;(4)植物的枝条在有水的一边生长较旺盛——向水性;(5)捕蝇草的叶遇到虫子的触碰会闭合——向触性;(6)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第2学时】第2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猜想1:胚芽的生长、弯曲依靠胚芽尖端;现象:A、胚芽在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B、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结论:胚芽的生长和弯曲依靠胚芽尖端现象:A、胚芽用一个锡箔小帽套起来,胚芽直立生长;B、胚芽尖端基部用锡箔包围,胚芽弯向光源生长;————猜想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2)1928年温特实验:【实验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块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侧,结果向光一侧弯曲生长;猜想:可能琼脂本身有营养能促进胚芽生长;可能是胚芽尖端有某种物质留在琼脂块上,通过琼脂块传到胚芽上,使胚芽生长;【实验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的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结论:胚芽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的某些部位的生长;【注意】为什么要用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做实验?排除了胚芽生长可能是琼脂的作用;(3)1934年荷兰郭葛实验: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故命名为生长素;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植物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现象;二、植物激素1、生长素:(1)产生的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3)作用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浓度较高时抑制植物生长;2、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第3学时】三、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2、血糖浓度:90毫克/100毫升;3、胰岛素(1)由胰岛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直接进入腺体的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来调节血糖含量;(2)功能: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并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降低血糖含量;【具体操作】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四、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他们的分泌物——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外分泌腺:具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通过导管送到特定的部位,如:汗腺等;3、激素的特点: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4、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作用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脑垂体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过肌肉的血管胰岛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性腺(睾丸和卵巢)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5、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一起指挥或协调;6、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和具体症状: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突出,寿命不长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第4学时】第3节神经调节一、对刺激的反应1、人感知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由某一个器官完成的,而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2、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人的感觉器官感受外界刺激(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舌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综合所述: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体结构树突:多而短;冲动传向细胞体突起轴突:少而长;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脑小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1)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2)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2、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1)大脑:A、特别发达,分左右两部分,分别管理人体不同的部位的功能;B、大脑表面又称大脑皮层,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大大的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2)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如:步行、奔跑;例:若一个受伤的人,走路摇摇晃晃,主要是小脑受伤了;(3)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运动3、脊髓: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1)功能:具有传导(把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和反射(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功能四、反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1、反射: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一种行为要作为反射,必须是由神经系统来完成的】2、反射弧: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1)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例:小儿夜间遗尿: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成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是因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即大脑与脊髓之间受到损伤;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例:吃梅子会分泌唾液;2、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例:看到梅子、谈到梅子都会分泌唾液;第4节动物的行为一、先天性行为“本能”1、定义:与生俱来的行为2、特点:(1)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3、例子:大雁去南方过冬;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老鼠见猫就跑、索食行为、哺幼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二、后天学习行为1、特点:(1)通过学习后获得的行为方式;(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第5节体温的恒定一、恒定的体温1、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体温恒定并不是固定不变,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2、体温测量的部位:腋窝(36℃~37.4℃)、口腔(36.7℃~37.7℃)、直肠(36.9℃~37.9℃)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产热器官(1)安静时:主要是内脏;(2)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3、散热器官:90%的热量是靠皮肤散发出去的(1)方式一:直接散热——皮肤A、条件: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B、直接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C、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快;(2)方式二:蒸发散热——汗液A、条件: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3)皮肤温度的调节:靠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和汗液来加以调节A、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B、当外界温度较高时,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C、当外界温度过高,等于或大于皮肤温度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人体就会产生汗液,通过汗液的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从而使人体温度下降;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动物对环境刺激(如、温度、气压、、颜色、食物、月相周期、)作出应答性反应。

例如:(1)猫头鹰休息,出来活动,主因是、光照影响其行为;(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相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二、植物感应性现象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地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生长、茎的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负地)、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三、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 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 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放到阳光下结论:含羞草具性。

[实验2] 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根从。

结论:豆芽茎、根的性。

3.2 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

(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次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胚芽)实验推想结论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 胚芽尖端锡箔罩住单侧光照射胚芽直立生长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2)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班级:学号:姓名: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Ⅰ)植物的(向性运动)(Ⅱ)植物的(感性运动)3、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向触性。

4、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5、植物体也能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6、感性运动的例子:含羞草叶子因触碰而运动;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等。

7、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8、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弯向光源生长)。

9、其它植物激素及作用:10、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激素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均匀。

向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向背光侧。

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4、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叫(血糖)人的血糖含量约保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1、(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3、4、6、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7、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八年级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的激素调节,理解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以及二者协调作用二、知识要点(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向性运动: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2)感性运动2、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激素(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3、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4.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激素调节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2、内分泌腺和激素(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第四,本章教材强调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控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系统论和控制论。

八年级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南日初中八年级科学讲学稿——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编辑——科学组3.3神奇的激素(一)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学习目标1.1 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1.2 了解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3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学习重点、难点2.1 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与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与功能;2.2 难点: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脑的功能。

3、前篇回顾3.1 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3.2胰岛素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A.蛋白质代谢B.糖代谢C.脂肪代谢D.水分和无机盐代谢3.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3.4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到一半大一半小的歪西瓜。

将这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按大小分成两半。

发现较大的一半西瓜中是黑色的种子,而发育较差的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色的种子。

产生这种歪瓜的原因是………………………………………………………………………………………()A.西瓜较小的一侧见不到阳光,造成西瓜较小的一半发育较差B.西瓜较小的一侧从叶片得到的营养较少C.西瓜地中有较多的石头,使西瓜长的不圆D.由于部分种子不发育,使西瓜较小的一侧得到的生长素较少而成歪瓜3.5控制人生长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是………………………………………………()A.胰脏B.肝脏C.脑垂体D.甲状腺3.6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由无导管腺体分泌的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③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对人体有特殊作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7当血糖含量上升时,____________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当血糖含量下降时,____________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向性1、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分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生长素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茎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茎生长慢。

(4)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2、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不管是吃饭前还是后,含量基本不变)(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与肌肉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注射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三、神经调节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020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2020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2.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向光性.(2)向地性.(3)向触性.(4)向水性.(5)向肥性.(6)向热性.3.分类(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向日葵花盘会随太阳而转动.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都属于向性运动的表现.(2)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会合拢等.说明: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植物的感应性其实就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知识点2 植物激素1.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体内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3.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3.2 人体的激素调节知识点1 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一.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组成.2.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能分泌激素,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3.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知识点2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约为90 mg/100 mL.2.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着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又影响着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血糖的转化,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1)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糖浓度是否为90 mg/100 mL或检查尿液里是否含有葡萄糖.(2)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糖分,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3.3 神经调节知识点1 对刺激的反应1.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并不是由某个器官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器官或组织共同参与来完成.这是一个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2.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当受干扰时速度会变慢;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也不同.知识点2 信息的接收和传导1.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动物细胞中的一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体中没有神经细胞.2.神经元的结构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3.信息的传递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知识点3 信息的处理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分的功能知识点4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应答性反应应答性反应即为对刺激所作的反应.2.反射(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①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②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③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知识点5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1)概念:在相应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2)特点: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退.2.条件反射(1)概念: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叫做条件反射.(2)特点:①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训练,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会减弱或消退.3.4 动物的行为知识点1 动物的行为概述1.概念: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和状态,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的行为的分类:按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知识点2 先天性行为1.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2.特点(1)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行为.(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4)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3.社会行为喜欢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鹿等,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不是由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能,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不同的等级.知识点3 后天学习行为1.概念: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2.特点(1)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3)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3.5 体温的控制知识点1 恒定的体温1.体温(1)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2)测量体温的部位可以是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3)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个固定值,而是—个温度范围.2.体温恒定的意义(1)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知识点2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过程,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1.产热(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2)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2.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1)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热量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去,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出去,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①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②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2)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汗液蒸发就成为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知识点3 体温受脑的控制1.体温的调节中枢: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的下丘脑.2.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外界温度改变→刺激皮肤和血管中的温度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3.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采取的保温或降温措施也可以调节体温.。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一、本章概述。

二、具体内容。

(一)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感应性。

-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向光性是指植物的生长会朝着光源的方向,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向地性则是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特性。

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而茎对生长素不太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所以茎背地生长。

向水性是植物的根向水分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特性,这有助于植物获取足够的水分以维持生命活动。

- 除了向性运动,植物还有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

这是由于含羞草的叶枕细胞对刺激非常敏感,受到触碰时,叶枕细胞中的水分会迅速流失,导致细胞膨压下降,从而使叶片合拢。

这种感性运动可以帮助植物应对外界的一些突发刺激,保护自身。

2. 人体的激素调节。

- 人体有多种内分泌腺,分泌不同的激素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例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如果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表现为食量大增、身体消瘦、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 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必要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概括)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概括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昼夜,季节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动物的节律性行为也叫生物钟根会朝着较湿润的地方生长,也会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这些都是植物的感应性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第二节神奇的激素生长素:(生产部位是胚胎的尖端)人们从一些物质中分离出一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取名为生长素.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但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治杂草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这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它们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物质叫植物激素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0.09﹪~0.1﹪)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当身体发生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加,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身体发生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以使人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虽然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主要几个内分泌腺和激素:1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2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4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5卵巢,睾丸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长,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第三节神经调节对刺激的反应:人们在感知环境中刺激后,会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许多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等.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信息的处理: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作出决定,并根据决定快速行动.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并与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脑小脑中枢神经经脑干脊髓神经系统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它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回.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万物之灵.)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能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外,还能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和内脏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通道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像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之前.因此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膝跳反射是检查身体时的常用方法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还可以不涉及到感受器,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生产一个动作,如一些自主的随意动作.因此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中枢即可完成,只要有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它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还有一类反射,听到有人叫你名字你就不自觉回头,看见一颗青杏或听到青杏这个词,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一类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第四节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本能: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也称本能(非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行为:有些动物的行为是后天学习后获得的,这样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条件反射)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人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第五节体温的控制恒定的体温: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人体内部的温度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37℃左右;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正常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产热:1.人体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内脏.2.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自肌肉(骨骼肌)和皮肤. 散热: 90%以上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在产热同时,机体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90%以上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差越大散热越多.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血流量:低温血流量小,血管收缩.高温血流量大,血管舒张)来加以调节.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的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中暑:如果人体出现产热过多而散热困难时,便会出现中暑现象.表现有体温升高,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体温受脑控制:人体温一般在37℃左右,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同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作用.。

第0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

第0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

甲状旁腺
调控着血液中的钙水平
肾上腺
能释放多种激素
能促使身体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其他的激素影响 肾中盐和水平衡,并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种类
胸腺
在儿童时期,该腺体分泌的激素能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
胰腺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这两种激素控制着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水平, 使血糖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植物茎的向地性与根的背向地性的原因
植物激素的种类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
植物的茎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生长素受重力影响,横向摆放的植物体主体的下半部生长素浓度高
茎的下半部分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就向上生长
概念 特点 举例
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 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繁殖行为 求偶行为 摄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洄游行为 领域行为 。。。
经过自然选择后,通过基因遗传来是适应环境的变化
马戏团动物的表演
幼狮跟母狮学习捕食
人的社会行为
。。。
生存下来后,通过尝试总结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目的
为了降低生存的成本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恒定的体温
恒定的体温是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条件 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控制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怎么让体温恒定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①向性运动:(对定向刺激作出与刺激方向有关的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转,反应时间长),如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茎的负向地性,向光性、向触性、向热性等②感性运动:(对不定向刺激作出与刺激方向无关的运动,反应快),如感触性感温性感热性等(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这些现象都是植物的感性运动)2.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有关生长素产生部位:植物茎尖端单侧光的作用:使茎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多,生长快。

生长素的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1.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会分泌相应的激素,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中的胰岛、女性的卵巢、男性的睾丸等都是内分泌腺3、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血糖含量在一天内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2)胰岛素作用: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储存在肝脏)(3)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治疗方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或服用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感应性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向光性、向地性(负向地性)、向水性、向触性(豌豆卷须)、向化性;感性运动:反应没有方向性,如感温性(开花)、感震性(含羞草)、感触性(食虫植物)2、影响植物行为的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湿度、气压、土壤等。

3、植物激素4、生长素的作用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3、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一般维持不变(90毫克/100毫升)。

当饥饿时,肝糖原会转化为血糖供人体使用,所以血糖浓度也不会降低。

在进食后,血糖浓度会有轻微上升,然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将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

第三节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脑的结构: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表面称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肌肉的活动和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功能是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与脑干相通;起到传导和反射的功能,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但是受大脑皮层控制。

因此高位截瘫的病人,大脑控制不了脊髓,导致大小便失禁。

婴儿因为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对脊髓的控制弱,也会出现尿床等现象。

)4、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一个神经元上的信号由轴突传向树突。

神经元的作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5、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其神经结构为反射弧,所有的反射都有反射弧。

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2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神奇的

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2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神奇的

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2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神奇的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二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课题授课日期及时段 81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及神奇的激素 1. 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2. 了解胰岛素的产生、作用。

3. 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教学目的 4. 了解激素分泌异常可导致什么疾病,一般是如何治疗的。

5. 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6. 学会探究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

教学内容 [课前练习] 1.青蛙、蛇、熊的冬眠,是对寒冷的冬天缺少、的一种适应。

2.燕子低飞要下雨,是因为下雨前比较低,昆虫无法飞高。

所以下雨前,燕子的低飞现象是受环境因素中的、气压的影响。

3.大雁总是在每年的冬至,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飞。

影响大雁定期南飞的因素,是自然界的哪一种节律性变化 ( ) A.昼夜变化节律 B.月相变化节律 C.季节节律D.以上三个同时作用 4.课前布置调查。

(1)到自然界里去走走看看,将观察到的有趣的生物行为记录下来; (2)到动物园去,询问管理员各种动物有哪些有趣的行为; (3)上网调查,整理动物的有趣行为,分析、探讨动物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

[来源:学|科|网Z|X|X|K] 第 1 页共 17 页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科学探究一] 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春天,许多植物开着美丽的花,万物开始生长;秋天,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鸟类总是按照它特有的方式筑巢?? 生物不断地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

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的生命活动是怎样调节的? 二、生物有趣的行为 [ 1.青蛙、蛇、熊等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候鸟为什么要迁徙? 蚯蚓为什么在下雨天要钻出地面? 猫头鹰和老鼠为什么总是在晚上出来活动? 2.你还能列举动物哪些比较有趣的行为吗? 三、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成 动 物 行 为 周 期 性 变 化 的 行 繁殖场所、避开不良生活环境 鸟类的迁徙
为,又称生物钟
具有重要作用
完整版ppt
6
社会 行为
通信 行为
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 有利于种群的优化和更好地适 蜜 蜂 中 有 蜂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 应环境、获取食物、对付敌害 后、雄蜂、工
重复实验完成取食尝试的次数 11 2 31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完整版ppt
8
【解题思路】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 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 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 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乙 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乙最高等;丙学会绕 道取食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丙最低等。故答案为 C。
完整版ppt
15
【例 3】 下列图示中表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C )
完整版ppt
16
【解题思路】 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就像 喂养自己的幼仔一样。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 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黑猩猩 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大山雀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故选 C。
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


黑长尾猴用
指动物个体间利用气味、声音、 有利于动物寻偶、觅食、攻击、 不 同 的 叫 声
姿态等形式交流信息的行为
防卫等
表达不同的
信息
完整版ppt
7
【例 1】 某实验小组观察三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记录,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C )
动物
甲乙丙
第一次实验完成取食尝试的次数 15 4 32
进化趋势
要方式
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完整版ppt
13
行为方式 形成过程 行为意义
实例
简单
复杂
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 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
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蜜蜂采蜜、蚂蚁筑巢、 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
鸟类迁徙等
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完整版ppt
14
三、易错点:误认为学习行为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有遗传因 素的作用,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在两者结合之下,通过学习和经验 而获得的。例如,狼孩具有人的遗传物质,却具有像狼似的嚎叫、食生肉 的行为。
完整版ppt
9
【例 2】 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令蚂 蚁在地上排列成“百年潮,中国梦”几个字,妈妈不相信。小明就用糖汁 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成了“百年潮,中国梦”。 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 A )
A.觅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完整版ppt
节律 行为
指同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有利于动物物种优势种群的形
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相互
公鸡相斗
成和与其他种群的共存、斗争
攻击行为
动物由于外来敌害而保护自身或
有利于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
群体中其他个体不受伤害所表现
壁虎断尾
以及种间斗争
出来的行为
指随着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 对于动物获得食物、寻求适宜
ZJ
科学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完整版ppt
1
内容索引
第十二讲 动物的行为及体温的控制
讲解部分 夯实基础 拓展提高 冲刺竞赛
完整版ppt
2
讲解部分
完整版ppt
3
完整版ppt
4
一、动物行为的分类
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
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
完整版ppt
17
社会行为的概念: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 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实例:蜜蜂中有蜂王(蜂后)、雄 蜂、工蜂。
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 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 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例如,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 分工,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 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 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 能移动,由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完整版ppt
11
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 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攻击行为等。
类型 概念
作用
示例
觅食 指动物获取营养的各种活动,包括 影响动物的生活 松 鼠 储
行为 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储食等 分布
存果实
繁殖 行为
动物产生和培育下一代的行为,包 繁衍后代,并最
家燕筑
括占区、求偶、交配、筑巢、孵卵 大限度地保持后

及抚幼等
代存活
完整版ppt
5
攻击 行为
防御 行为
10
【解题思路】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 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 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根据动物行 为的目的和意义,动物行为分为觅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 为等。选 A。
完整版ppt
12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的作用获得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