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题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题 (新版)粤教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单选题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 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2.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B. 图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D. 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 减少氧气的消耗B.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5.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食物腐败,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①有热量放出②能发出光③有氧气参与反应④反应速率很大.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6.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 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B. 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C. 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D. 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7.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9.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 都发光B. 都属化合反应 C. 都产生热量 D. 都很剧烈10.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 提供可燃物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二、填空题11.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是________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图书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________ .12.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2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 (填实验字母代号).13.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________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填序号).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14.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________;(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5.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哪三个条件?四、实验探究题16.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习题跟踪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习题跟踪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燃烧和灭火【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修路挖渠时常用到炸药,装有炸药的箱子应贴有以下标识中的()2.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在“小船”的底部直接加热,小红观察到水慢慢地沸腾了,而且纸船始终安然无恙。

纸船没有燃烧起来的主要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 B.没有与氧气接触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能灭火3.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4.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柴架空起来,而不平放在地面上燃烧。

这是因为()A.散热快 B.降低木柴着火点 C.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柴是可燃物5.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6.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A.补充氧气 B.增加可燃物 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升高铁丝的温度7.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 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清除了可燃物8.灭火过程中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D.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9.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①可以使可燃物温度降低②可以防止可燃物受潮③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④可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⑤当图书档案发生火灾时通常用其灭火,可以降低火灾损失。

你认为上述说法中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10.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所造成的。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要尽快打开房门求救B.在山林起火时,应逆风奔跑,逃离火灾区C.烟雾较多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液化石油气着火,可用湿棉被把着火的地方盖住,并打求救电话11.对下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1二、填空题.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12,若将小________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探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C.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D.探究液体压强特点2 .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3 . 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B.34C.44D.784 . 下列各种现象与可燃物着火点无关的是A.酒精灯用火柴点燃,而煤须用其他易燃物引燃B.白磷存放在冷水中能防止自燃C.把盛有水的小纸船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纸船没有燃烧起来D.电器着火时常用沙土扑灭5 .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密封保存石灰水B.白磷在冷水中保存C.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D.密封保存浓盐酸6 .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7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8 .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液化石油气燃烧B.铁生锈C.食物腐败D.酒的酿造9 .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提高火柴的着火点,使其燃烧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水变为水蒸气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 .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 ①③⑤B. ③④⑤C. ①②D. ②④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酒和醋的酿造B. 动植物的呼吸C. 蜡烛燃烧D. 食物腐烂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氨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4.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 B.C. D.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 减少酒精的挥发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8.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其中不合理的是()A. 钻木取火——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C.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D.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 Q点B. P点C. N点D. M点10.老师为大家演示了一个兴趣实验,将一张浸有酒精的棉手帕点燃,然后甩动手帕,当大火熄灭以后,手帕完好无损,你认为手帕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 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B. 棉手帕不是可燃物C. 温度没有达到棉手帕着火点D. 手帕没有与氧气接触11.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不慎将酒精灯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二、填空题13.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知,可燃物燃料的条件是、.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中使用了铜片,是利用了铜的.【答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4P+5O22P2O5;导热性.【解析】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而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能够燃烧,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答案】D【解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B.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C.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和氧气来灭火,A正确;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起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会破坏保护膜,B错误;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会大大的放出氨气,大大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正确;“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燃烧和灭火》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澳大利亚火灾持续了几个月,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动物们流离失所。

下列灭火措施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 从飞机上喷撒大量干冰B. 使用高压水枪喷水C. 砍伐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D. 降低树木的着火点2.2020年2月12日,澳洲一场燃烧了210天的大火终于熄灭,数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遭大火肆虐,造成至少33人死亡。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 扑灭森林大火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D. 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某轮胎店突然起火,火势凶猛,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拨打火警119B. 疏散周边群众C. 断开店内电源D. 立即冲入火海抢运轮胎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5.倒进CO2盖上灯帽用高压水枪喷水将部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A B C D6.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 高楼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7.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醋的酿造C. 酒精勾兑成酒D. 农家肥腐熟8.炒菜锅中的油着火时,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 浇水B. 撒沙土C. 盖上锅盖D. 使用灭火器9.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①氮气和氧气②氢气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一氧化碳和氢气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0.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携带下列物品会影响消防安全的是()A. 手机B. 水果特产C. 书刊杂志D. 鞭炮11.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一)-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一)-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水为热水B.②中白磷燃烧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检验铵态氮肥C.检验CO32﹣的存在D.用水吸收CO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

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B.这个实验原理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4.可燃性气体(如H2、CH4)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下列点燃氢气的装置中既安全又正确的是(从右端尖嘴处点火,液体均为水)()A.B.C.D.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甲实验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乙实验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D.甲、乙实验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6.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1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7.康康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C.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8.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9.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下列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集气瓶中的量筒中的水:通过水集气瓶中的水:烧杯中的水:加热3.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4.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CO水溶B.验证面粉粉尘能发C.检验该装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5. 对下列实验异常情况分析一定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B.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火柴引燃没掌握好C.点燃氢气时突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D.制取CO2时始终没有收集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6. 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导电B.不易燃烧C.不易汽化D.密度比空气小7. 如表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实验现象:根据如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B.收集的H2如果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8. 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镁粉B.面粉C.煤粉D.大理石粉9.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硬纸板冲高后,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10. 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11. 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1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12.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C.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3.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用两根粗细相同的铁丝,分别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燃烧实验B.用两根粗细相同的铁丝,分别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燃烧实验C.用两根粗细不同的铁丝,分别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燃烧实验D.用两根粗细不同的铁丝,分别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燃烧实验14. 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探究燃烧的条件铁钉生锈条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食盐水除水垢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C.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D.用眼观察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17. “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探究一】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探究二】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C−1000∘C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实验1:如图甲,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实验2:如图乙,先将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C 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不只是降低温度,还有().【实验分析、讨论】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填序号)A.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B.用干冰灭火C.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D.用水灭火.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1)图一为面粉爆炸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___,装置中,燃烧的蜡烛所起的作用是②________.(2)图二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时只观察到铜片上的①________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本实验要求教师在通风橱或通风设备下进行,原因是③________.19. 小明同学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甲)时,对产生的大量白烟产生了疑问.于是查资料:由小明同学查阅的资料来看,他最初的疑问可能是________.分析:五氧化二磷和偏磷酸都会伤害人的身体,应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实验改进]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图乙);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线固定.然后将两支大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实验创新]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小明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0. 小江等一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出了三种猜想,并根据猜想的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对比实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成功地探究了物质燃烧的条件.(1)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有关内容: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10分) 如图是面粉爆炸的实验装置.(1)点燃蜡烛后,为什么应立即并快速鼓入大量空气?(2)为防止爆炸,面粉加工车间需要保持通风,说明原理.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小江等一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出了三种猜想,并根据猜想的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对比实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成功地探究了物质燃烧的条件.(1)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有关内容:23.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图2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后发现位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起来.(1)实验过程中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1)按图1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的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2)B装置中浓硫酸吸水干燥的作用,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________;(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也使棉花满足了燃烧的条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解析】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种气体的目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一、单选题1.入冬以来,雾霾天气笼罩了我省许多地方。

下列做法不利于遏制雾霾产生的是A.车辆按照单双号限行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在路面和空地喷水2.为把春城建成全国卫生城市,某同学提出了如下的建议,你认为不正确的措施是()A.禁止在城市内燃放烟花爆竹B.限制燃油车辆的使用C.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D.街道增设垃圾分类箱3.“穹顶之下”播出以后,再次引起世人对“雾霾”、“PM2.5”等名词的关注。

下列措施或行为对控制“雾霾”、“PM2.5”不利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大力开发新能源C.大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D.焚烧生活垃圾4.我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保护环境对发展旅游有重要意义,下列情况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烧秸秆B.植树造林C.使用无铅汽油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5.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2013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贵阳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十.优质的空气资源需要大家的保护,下列物质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O2B.SO2C.CO D.可吸入颗粒物6.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7.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得出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不同B.对比①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C.对比①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D.水可以用来灭火,所以即使给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燃烧也不能发生8.下列教材实验中,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D.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探究燃烧条件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燃烧放热产生白烟10.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395)1.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是()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A. B. C. D.3.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所示)祈福的风俗。

孔明灯燃起的火焰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4.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5.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6.李老师在《燃烧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7.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图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②。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8.依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试题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灭火原理是()A.降温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B.移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隔绝空气或氧气2 [ 基础题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 [ 基础题 ] 下列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4 [ 提高题 ] 如图 3-3-6 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

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基础题 ]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 3-3-7 所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接触氧气 ( 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6 [ 乌鲁木齐中考改编 ]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7 [ 百色中考 ] 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室内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D.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8 [ 温州中考 ] 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 3-3-8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 A 与红磷 C 尽量拉开距离)。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焚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焚烧是指 ________与 ___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 ________的强烈的 ________反响。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焚烧的观点,合适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 、 (2) ________ 、 (3) ________ ,三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

思路解读 :本题依照焚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余物件隔绝隔断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 泡沫灭火器的反响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

(2)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严格恪守相关规定,绝不一样意违章操作。

思路解读 :要考虑药品的价钱、反响速率。

答案: (1)Al 2(SO4)3 +6NaHCO 3====2Al(OH) 3↓ +6CO2↑ +3Na2 SO4(2)生产运输使用储存10分钟训练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以下灭火举措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焚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息灭丛林大火时设置隔绝带。

(3)釜底抽薪。

(4)息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焚烧的化学药品上息灭火焰。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断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

答案: (1)隔断空气(2)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3)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4)隔断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断空气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持续焚烧,其原由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湿润,不易持续焚烧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读 :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焚烧不可以获取充分的氧气,故易于答案: D3.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批水的主要作用是( )A. 隔断空气B. 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 使水变为水蒸气以挥发思路解读 :用水灭火,主假如水蒸发,产生大批的水蒸气,汲取大批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燃烧与灭火知识要点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条件下,只能降低或升高温度但却不能降低或升高着火点。

3、燃烧的条件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有:(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时,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针对灭火原理可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覆盖沙子、洒水、用灭火器等都是针对灭火原理而采取的方法。

5、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由于燃烧的剧烈程度是由同一时刻,一定体积内相互碰撞的分子数决定的,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有两种:(一)增大氧气的浓度;(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两种都能增加相互碰撞的分子数也就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

6、可燃物完全燃烧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同时也浪费了能源,例如: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可燃物的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燃烧又分为:(1)燃烧引起的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急剧膨胀,引起爆炸,是化学反应。

(2)有限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例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8、爆炸极限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1)浓度范围,是指可燃性气体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2)并不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就一定能爆炸,必须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

9、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消防知识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到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练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灭火的原理01知识管理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概念:可燃物与__氧气__发生的剧烈的__发光__、__发热__的__氧化反应__。

条件:(1)物质具有__可燃性__;(2)可燃物与充足__氧气__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__着火点__。

注意:着火点指的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法:(1)降低__温度__;(2)隔绝__氧气__;(3)移走__可燃物__。

说明: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02基础题考点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1.(成都中考)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A)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D)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重庆中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D)A.补充氧气B.增加可燃物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升高铁丝的温度4.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的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1)曹军的木船是__可燃物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火箭”可使木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__;(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空气(或氧气)__,使火烧得更旺。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南京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6.(湘潭中考)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D)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消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7.(青岛中考)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灭火的原理》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灭火的原理》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灭火的原理》专项练习(含答案)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设计】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图1【实验方法】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方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1)【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图2燃烧的条件有三个,缺一不可,而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灭火。

因此灭火的原理有三个。

1.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图2。

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继续燃烧;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熄灭。

图3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图3。

化学中有许多实验。

图3中实验灭火原理是相同的,但方法不同,请将图3中实验按灭火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将B和__________归为一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走可燃物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吹灭蜡烛。

请你从移走可燃物的角度分类,包括事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吹灭蜡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灭火方法,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1)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____________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2(人教版九年级上)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2(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1 燃烧和灭火1.(09,广州)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气④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关键词:空气的成分燃烧的条件答案:C2.(09无锡)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着火点关键词:灭火的原理答案:B3.(09海南)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灭火器朴灭关键词:灭火的原理[解答]C4.(09辽宁锦州)下列情况处理得当的是( )A.室内物品着火时,首先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B.发现家中煤气泄露时,先关闭气阀,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C.烹饪时,油锅着火,先关闭煤气的气阀D.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突然起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关键词:灭火的原理答案:B5. (09浙江湖州)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关键词:燃烧的条件答案:A6.(09山东烟台)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关键词: 燃烧的条件答案: A7.(09湖北鄂州)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铁锈蚀条件
B.探究燃烧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分子运动
2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通过图 1 探究实验,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通过图 2 探究实验,铁生锈的条件:需要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C.通过图 3 探究实验,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D.通过图 4 探究实验,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和氧气
3 .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镁条燃烧B.铜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灯泡通电发光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制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电器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
C.风把蜡烛吹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
D.高温物质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
5 . 近两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化学品爆炸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全民认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常识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的是()
A.随身携带浓硫酸乘坐公交车
B.在运输烧碱的容器外张贴“腐蚀品”警告标志
C.疑似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D.携带鞭炮乘坐地铁
6 . 食用油在锅里由于过热着了火,离开火炉后仍不熄灭,此时最好是()
A.立即浇水B.把油泼掉C.用砂盖火D.盖上锅盖
7 . 镆(Mc)是115号元素,该元素名称与2017年5月9日正式发布,镆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如Mc-288和Mc-287等,下列关于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Mc-288中含有115个中子
B.Mc-288和Mc-287最大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C.Mc-287中含有115个电子
D.镆原子如果失去1个电子则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
8 .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②“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④水能灭火原因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⑤汽油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将油污溶解⑥将鱼塘中的水喷洒到空气中使氧气的溶解度增大,从而增大水中溶氧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⑥
9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二、选择填充题
11 .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2 . 合理利用燃料、正确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____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新型家用干粉自动灭火球。

灭火球接触到火焰3~5秒后自动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闪爆”。

下列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_________。

ACH4 BCO2 CN2 D面粉
(4)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

在点燃的条件下,4.8gCH4与x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 、5.6gCO和一定质量的H2O,则x = ____;若氧气充足时,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请完成下面小题。

13 . 实践活动中,小亮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净水器。

(1)此装置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

(2)使用此净水器净化的水属于_____。

A 纯净物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4 . 小明观察到了下列奇特的燃烧现象
图1:烧不坏的手帕图2:“火龙生字”的纸
(1)点燃用白酒(含酒精56%)浸透过的手帕,“手帕”迅速燃烧起来,过一会儿,火熄灭了,但手帕却安然无恙,“烧不坏的手帕”的原因是_____。

(2)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用毛笔蘸饱和硝酸钾溶液写下的“火”字(已晾干),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火”字,“火龙生字”的原因是_____。

(提示:硝酸钾在受热条件下不稳定)
15 . 最近,由于气温下降使天然气需求量陡然增加,某城市有报道称天然气日缺20多万立方米,部分商户被停、限气。

请回答:
(1)天然气是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

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天然气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家中厨房如果漏气,下列应急措施不可行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A 关闭气源阀门
B 打开门窗
C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16 .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右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四、实验题
17 .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按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①:向装置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②:将气体换为氧气,重复上述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对比步骤①和②中_____(填“a”或“b”)处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五、简答题
18 . (1)某同学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这样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

(2)光亮的细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而铁片却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细铁丝也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这一现象说明了化学反应是有_____的。

(3)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__。

19 . 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蜡烛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为明亮。

_____________
(2)点燃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灭,燃烧的木炭却越扇越旺。

_____________
20 . 用2份95%的酒精和1份水混合,再浸入一块全棉手帕,用镊子夹起手帕取出,点燃手帕,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天时,将手帕迅速摇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却完好无损。

请回答:
(1)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手帕完好无损的原因_____。

(3)将手帕迅速摇动几下,火熄灭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填充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4、
四、实验题
1、
五、简答题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