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谢汝婷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2期

摘要:为了探索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的动态演变过程,本文选取CNKI数据库中2010~2019年的关于政府公共关系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NetDraw、Cooc等知识图谱软件,采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对我国政府公共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机构、热点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加直观地展现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概况。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知识图谱;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一、引言

政府在与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中,积极塑造良好形象,获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政府公共关系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政府之中,可以说是一门规制和影响政府行为的管理哲学。全球化进程加剧,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我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国际上如何取得公信力,在国内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挑战。政府公共关系是现代治理体系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行为,恰当处理好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质量高的重要

体现。

目前,各级政府机构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也充分利用政府公共关系与民众有效沟通,形成双向互动,一些地方政府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利用公关策划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杭州峰会的顺利进行,电子政务的开通,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等一系列利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是在理论指导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略有差异,導致各地政府公共关系的策略、态度、关系等状况良莠不齐。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术界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主题日趋多元化,主要围绕政府形象、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协会、公共关系管理、政府公关等热点主题。尽管该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但研究热点分散,没有统一的研究范式,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且缺少核心研究作者,对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可视化方法,全面直观地再现其演化历程,以期为政府公共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政府公共关系”为主题进行检索,截取的时间段是2010~2019年,剔除不相关的文献共计369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科学知识图谱以独特的可视化效果呈现需要研究对象的全景式再现[1]。科学知识图谱作为科学计量学的新方法和新领域2005年被引入中国,它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2]。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保持小幅上升,进入21世纪,我国对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明显增多,2008年之后维持在每年20篇以上[3]。从发文量分析,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发文量居于首位,其次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师

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主要研究机构,平均发文量为7篇以上。从合作的紧密程度上看,合作较为紧密的机构为中山大学传播研究所和广州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传播学系。进一步表明我国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合作群体,基本仅限于同一院系的合作,且研究机构多限于高校,跨机构、跨地区的合作尚未形成,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因此,不同机构之间应加强交流,寻求与国内外更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研究领域的发展。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相同性质的词组分为一个大类群,以便更好地梳理和探讨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本文利用netminer得出高频关键词分层聚类图谱,如图1所示。根据图谱结果,将政府公共关系领域的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核心方面。

一是公共关系。这一类由“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协会”“公共关系事业”“公共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关键词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研究的核心主题,属于研究政府公共关系必然涉及层面,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名词。公共关系主要研究传播与形象关系的互动。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并蓬勃发展。公共关系协会由一群热爱公共关系事业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公关专业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积极开展政府公关,实施政府形象战略,应对网络传媒、推进危机公关;积极撮合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公关活动,逐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关理论体系。

二是国际公共关系。这一类由“公关行业”“CIPRA”“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策略”等关键词构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交往更加频繁,一国的公关能力有时候直接决定该国能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中占据主动权,彰显一国的综合影响力;另外国家层面的思想体系、经济体制也是影响政府公共关系战略行为和方向的关键因素[4]。

三是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类由“公共关系管理”“公共危机”“对策”“公共危机管理”等关键词构成。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公共危机的治理成为愈来愈成为近几年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整合危机管理体系,在高层领导的参与下,综合利用法律、经济、政治等手段,在各种资源系统的支撑下,通过整合组织与社会协作,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预防、回应、化解各种公共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共关系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既要加强危机公关的能力,又要加强公共关系的协调。

四、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的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双向互动,达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目的,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近年来,在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与民众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到民众的支持,越发成为我

国政府日后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一些地区政府公关行为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对于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回复似乎过于草率。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理论研究、机构设置、思想意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关系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国内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这种理论研究至今没有形成规模,统一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仍然没有建立。同时,刊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文章的刊物水平发展不平均,缺乏一本可供集中发表的学术性刊物,公共关系学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研究规范,导致公关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互相抄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5]。

第二,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存在一定缺陷。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置一个独立的公关机构,执行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部门主要有办公厅、调研机构、信访办等,这些执行部门过于分散,没有一个综合管理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机构。因为缺乏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政府难以统领公共关系的工作,导致公关工作目标不清晰,缺乏决断力,造成了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混乱,公共关系部门责任不明确的现状[6]。

第三,政府公关人员意识淡薄。首先,受中国“官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反而是以一种管理干部的姿态自居,因此,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部分行政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没有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缺乏公共溝通的技巧,使得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互通。

五、构建良性政府关系的思考

(一)加强公共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

完善系统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要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一批公共关系领域的学科精英,继续提高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加强与国外研究公共关系学者的知识互通,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在打造该领域的精品学术期刊的同时,鼓励越来越多的公共关系领域期刊涌现,以供学者进行学术切磋。

(二)设置灵活的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可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组建公关机构,分类完善该部门体系,由国务院统一领导部署[7]。在政府机构中设立独立的公关职能部门不仅能进行政府职能转变,而且还是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政府公关职能部门的设立参与政府民主化、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可以作为“润滑剂”沟通协调政府与外界的联系,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8]。

(三)强化相关部门人员的思想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