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八声甘州 吴淞怀古》一的古诗意思

《八声甘州 吴淞怀古》一的古诗意思

《八声甘州吴淞怀古》一的古诗意思《八声甘州》吴文英陪庾幕诸公游灵岩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①,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②。

时靸双鸳响③,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④,独钓醒醒。

问苍天无语⑤,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⑥。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释】①名娃:指西施。

吴语美女曰娃。

金屋:华美的居室。

这里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的馆娃宫。

②腻水:指女子洗过脸的含有脂粉的污水。

③靸(sa洒):拖鞋。

这里用作动词。

双鸳:指女子的鞋子,此处指木屐。

④倩:古时男子的美称。

五湖倦客:指范蠡。

辅佐勾践平吴后,功成身退,归隐五湖。

⑤苍天:《全宋词》作“苍波”。

⑥渔汀:垂钓处。

【词大意】灵岩山高又阔大,疑是天上流星下。

青山古树似幻化,华美宫室蓄娇娃,城阙巍峨称残霸。

香径冷风刺眼刮,腻水污花甚腌臜。

叶落空廊声沙沙,好像木屐呱哒哒。

宫里吴王被迷醉,只有范蠡醒未睡,独自隐居钓竿垂。

我问苍天不回声,头发花白山青青。

远水浩渺连长空,栏干高处日暮凭,目送乱鸦归巢鸣,斜阳落进钓鱼汀。

连连呼唤把酒带,赶快登高上琴台,气爽秋高接云彩。

【赏析】词题中的“庾幕”,当指掌管仓储出纳政令的官署仓部,这一机构曾一度名为司庾。

吴文英自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起,在苏州仓幕供职约10年。

此词即作于此时此地。

“灵岩”,即灵岩山,在今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

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

此词所涉及的箭径(采香径)、响屟(xie泄)廊、琴台等均在此山。

陈洵《海绡说词》曾专评此词,大意是说词有的地方写得很“沉痛”,究其题旨,作者以吴王的“沉醉”讥讽两宋君臣耽于酒色,并以范蠡的“独醒”比拟作者的忧国之忱云云。

这种说法对于平生未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几乎专写亡姬去妾的吴文英来说,未免求之过深。

其实这是一首登灵岩山的怀古词。

灵岩在苏州,苏州是春秋时吴的故都。

面对吴宫旧迹,作者在描摹山容水态的同时自然会涉及到吴越春秋那部著名的兴亡史,作者不一定完全把自己摆进去。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译文】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

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

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

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注释】1.玉楼春:据《词谱》载:“因顾敻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

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取为调名。

”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呈纤手》、《东邻妙》、《春晓曲》、《惜春容》、《梦相亲》、《归风便》、《归朝欢令》、《转调木兰花》、《续渔歌》。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和吴见山韵: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

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

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吴见山,梦窗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3.大白:酒名。

【鉴赏】“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

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

此即情与景合也。

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

“千山”两句,景中显情。

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

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训练

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训练

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训练(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南海旅次【唐】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遣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

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不落窠臼,一反登高望远的传统写法,别有新意,“裁”把无形的“归思”比成有形的可剪断之物。

B.颔联巧妙运用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诗人寄不出家书的沮丧心情。

C.颈联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D.颈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

E.本诗以登高为线索,着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乡思。

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7高三上五调考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⑦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3.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

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赞扬了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表达了诗人的愤愤不平。

古代诗歌阅读(11分)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零模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的意思_全诗赏析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的意思_全诗赏析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宴清都·秋感》万里关河眼。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

吟鞭又指孤店。

对玉露金风送晚。

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

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

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

区区去程何限。

倩片纸、丁宁过雁。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译文及注释】⑴宴清都:词牌名。

又名“四代好”。

《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中吕调”。

一百零二字,前片十句五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

⑵港:一本作“巷”。

⑶记:一本作“刻”。

⑷赶:一本作“趁”。

⑸程:一本作“情”。

【赏析】据词中意,此词应作于苏妾即将离他而去,而词人尚在淮地出差之时。

“万里”三句。

言词人身处广袤的江淮平原,山山水水尽收眼底。

在愁闷中凝视西方,茫茫暮色中夕阳正一点点地收敛起余晖。

“天低”三句。

“断江”、“淮甸”,即指词人身处的江淮平原。

因淮水出海口被黄河故道所夺,故淮河也称“断江”。

“甸”,即淀。

系淮河各处淤积成的湖泊,所以也叫“淮甸”。

“天低”句,系“野旷天低树”诗句的脱胎换骨。

此言词人身在旷野,只见天边的树显得异常低矮,潮汐在淮河的原入海处分道,大路在一个接一个的湖泊之间迂回延伸。

“吟鞭”两句。

言词人的马鞭遥指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路边客店,说是将去那里借宿一宵,并且可在那里迎着习习凉风喝上几杯“玉露酒”。

“恨自古”两句,承上作结。

言从古至今有多少个才子佳人,如果面对着旷野、夕照、孤店、独酌等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寂寞凄凉的感触。

这正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祖之处。

“才子”,也是梦窗自况。

“吴王”三句。

“吴王故苑”,指苏州吴地,此系梦窗多年寄居的“第二故乡”。

“蓬转”,以蓬草乘风飘转无定,喻词人常年在外奔波,居无定所的生活。

此言词人离开苏州后,不知道留在那儿的朋友们有没有再聚会过。

而自己却羁留外地,迁居无常,命运多舛。

“挥毫”三句,忆旧也。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第一篇: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

一、西塞山①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

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6分)二、野望 [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吴文英《惜黄花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惜黄花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惜黄花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惜黄花慢》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

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

①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

②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③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落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④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⑤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⑥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

⑦【注释】①侑(you右)尊:劝酒。

清真词:即北宋周邦彦词。

②四鼓:四更天。

尹梅津:名焕,字惟晓,福州长溪人,寓山阴。

嘉定十年进士,自畿漕除右司郎官。

③枫落:唐崔信明诗:“枫落吴江冷。

”此化用之。

长桥:即吴江垂虹桥。

④沈郎:梁朝诗人沈约,字休文。

他与徐勉书说:“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见《南史·沈约传》。

此以沈郎指尹梅津。

⑤“仙人”句:用《列仙传》箫史、弄玉之典。

秦穆公之女弄玉好吹箫,遂嫁给善吹箫且能作鸾凤之音的箫史,并筑凤台居之。

数年后,弄玉乘凤,箫史乘龙,升天而去。

九辩:《楚辞》篇名,宋玉作。

⑥小窗剪烛: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歌云”句:《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⑦翠翘:女子首饰,比指所思之女性。

南谯:南楼。

唐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译文】送客在吴江边。

此夜寒霜初降,枫叶飘落在长桥上。

苍茫的天空一望无际,身后的城市渐行渐远渐渺茫。

长亭也因离别而黯然神伤,河水为离恨而长流不息。

荷叶枯零莲花凋谢,夜暮把离愁锁在残柳的眉梢。

猜度沈郎腰瘦,怕也是因为旧日曾经送别系兰舟。

仙人吹奏凄怨的箫声,惆怅送远的离魂,即使作《九辩》,亦渺然难招。

她醉眼中流露出挽留的神色,小窗煎烛时她歌遏行云,载着恨飞上了白云天。

清淡的秋色不知道随船远去,唯有枯败的红叶、追逐着流水秋潮。

当夜梦里见到她的时候,料想传怨书的鸿雁,也已飞过了南楼。

酒文化之诗词——史上最经典的50首饮酒诗词

酒文化之诗词——史上最经典的50首饮酒诗词

酒⽂化之诗词——史上最经典的50⾸饮酒诗词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些礼仪、礼节延续⾄今。

如中国⼤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以⽰尊敬;⼜如酒桌新上的每⼀道菜都要⾸先转到主位等。

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化的礼仪要素,这是⼀种不成⽂但⼒量强⼤的礼仪。

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在⽣活中的思维和⾏为产⽣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

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化的强化。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处世、⼈际交往的⾏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种不成⽂的道德规范,是⼀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

酒⽂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化规则,酒⽂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化核⼼中的核⼼。

中国酒⽂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传播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道德、思想、⽂化独⼀⽆⼆的综合载体。

“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要素,⾃然万物的运⾏规则为“道”,⼈类社会的运⾏规则为“德”,⽽孔⼦把“德”的推⾏⼜具体化为“礼”,这是⼀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化的“基因”。

酒⽂化与社会⽣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们⽇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民的⽇常⽣产、⽣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相连的密切关系。

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

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氛,因为酒的兴奋作⽤和亲和作⽤⽽达到极致。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吴文英②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吴文英②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吴文英②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沙”是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

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小令。

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

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D.“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1,【答案】1.B2.①比喻。

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

②拟人。

“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③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

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以景结情)。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

【解析】1.B项,“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中的“中秋节”表述错误,改为“中元节”。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1 门隔花深:即旧游之地,有“室迩人远”意。

梦魂牵绕却比“忆”字更深一层。

2 夕阳:连“燕”,用刘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意。

燕子归来,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觉燕亦然。

且人有阻隔,而燕没遮拦,与上句连;就上片结构来说,又只似一句插笔。

3 玉纤:指女子的纤纤玉手。

4 小帘钩:指女子用手摘下帘钩,放下帘子。

5 临夜:夜间来临时。

【译文】深深的花海,阻隔着我走向你的门口,无奈的情思,幻化作梦境中的旧游。

夕阳默然无语,燕子归来含愁。

纤纤玉手,清香流走,掀动小小的帘钩。

悄然无声的落絮呀,无声地春泪儿流!行云渐渐遮窗影,月光含羞。

深夜春风冷呀,凉意胜过金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词作。

近代陈询已指出:“此篇全从张子澄‘别梦依依到谢家’一诗化出”(《海绡说词》)。

但唐人张泌之诗是一个温柔的、惜别依依的梦,而梦窗此作,却如读聊斋,夜下说神鬼一般,充满神秘、凄冷的境界。

“门隔花深梦旧游”,不但点明托梦之背景,而且令人直入梦境,而“门隔花深”四字,又令人感受到主人公在梦中的焦急与无奈,“夕阳”句入暮色,“燕归愁”已在梦中暝色的氛围里,“玉纤香动小帘钩”如神似鬼,视觉见手,嗅觉闻香,却不见人形,冷艳逼人。

下片,“换头,抒怀人之情,因落絮以兴起人之堕泪。

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

‘东风’句,言夜境之凄凉,与贺方回《浣溪沙》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相同”(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境界比之上片更为朦胧绰约、更神秘凄迷。

“落絮无声”与“行云有影”都似有若无、似无又若有,有象却又轻飘虚幻,正是梦中影也。

“春堕泪”“月含羞”都有着双关象征的意味,正是情人相会之境也。

结句“东风临夜冷于秋”情于言外,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 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 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 阅读答案附赏析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幺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①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

②羁旅在外的哀愁。

③思亲怀乡的苦闷。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①比喻。

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

②拟人。

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③以乐景衬哀情。

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赏析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

翠眉,青翠的山气。

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赏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赏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赏析
摘要:
一、背景介绍
二、诗歌全文解析
三、诗句赏析
四、结语
正文:
二、诗歌全文解析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联写诗人应吴见山之邀,共度重阳;颔联写诗人登高远望,触景生情;尾联写诗人借酒消愁,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三、诗句赏析
1.“九日重登临,山水共欢宴”: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描绘出重阳佳节,与友人共度佳节的场景,展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砧杵敲秋韵,蓬舟泛月辉”:砧杵声中含有秋意,暗示诗人内心的忧伤;蓬舟泛月,意境优美,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人借酒消愁,醉中回味往昔战斗生活,表现出诗人英勇豪迈的形象。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人表达自己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国家安宁的愿望,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民族情怀。

四、结语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通过诗人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不求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

吴文英《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②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③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④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⑤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沉,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注释】①都城:指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②渍(zi债):染。

③长安:唐代都城(今陕西长安),此借指临安。

涴(wo)尘,沾着尘泥。

④谢堂双燕:语出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

此指作者的旧家堂上双燕。

⑤能(读阴平neng):如此。

【译文】这一带湖山当年我常常扶醉经过,春衫上、曾被啼痕、酒渍来浸染。

如今为客又来故地临安,飘零襟袖、仆仆风尘,有谁为我重洗浣?红楼紫坊已荒凉,攀沿败井的,只剩风里轻摇的青蔓。

喃喃地、东邻梁间对语,恐怕还是我家昔日堂前的双燕。

人间春梦纵美终须断,我不怨它梦断,只怨它梦儿这样短!几回绣屋里弹秦筝,她偏是爱娇爱美、爱和我傍着海棠花儿开夜宴。

如今舞姿没,歌声沉、而海棠依旧红,如花人面却先变。

好一会伫立在河桥之畔,我方欲离去又回头看,斜阳里,老泪满眼。

【集评】近代·陈洵:“过旧居,思故国也。

读起句,可见‘啼痕酒痕’、悲欢离合之迹。

以下缘情布景凭吊兴亡,盖非仅兴怀陈迹矣。

春梦须断,往来常理,‘人间’二字不可忽过,正是天上可哀,梦缘能短,治日少也。

‘秦筝’三句回首承平;红颜先变,盛时已过,则惟有斜阳之泪,送此湖山耳。

此盖觉翁晚年之作,读草窗‘与君共是承平年少’,及玉田‘独怜水赋楼笔,有斜阳还怕登临’,可与知此词”(《海绡说词》)。

近代·杨铁夫:“题是重过都城旧居有感,非感旧居,实感旧都也。

此词必作于宋亡以后,盖黍离之什也。

‘对语东邻’指一般委贽新朝人物”(《改正梦窗词选笺释》)。

近代·俞陛云:“梦窗曾久客临安,重过故居,感而赋此。

最新-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精品

最新-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精品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译文及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可见吴见山必精于填词。

【赏析】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

翠眉,青翠的山气。

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

菊花一句,以人拟菊。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

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

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

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

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

古诗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翻译赏析《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千盖笼花斗胜春。

东风无力扫香尘。

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

晚钟催散又黄昏。

【前言】《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突出一个“观”字,上片写作者在承天寺中观看游人赏花的印象;下片写作者在赏花人群中寻觅意中人而不遇的自我感受。

【注释】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或作“纱”。

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

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

《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⑵岁旦:即元旦,指旧历岁首。

承天:为吴中承天寺。

【翻译】无。

【赏析】上片“千盖”三句,突出了承天寺的游览特色。

此言岁旦去寺中赏花,寺中僧人将在暖室中精心培育出来的千百盆盆花,一一安置在寺内游廊等处,形成了一种胜过了万紫千红的繁春时节的氛围。

和煦的东风扫不去阵阵扑面而来的花香和求神拜佛的香烛味。

游人行走在寺中走廊中,好像是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样。

下片一转而触景生情。

“闲里”三句,从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化出。

言己在游览承天寺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曾在寺内碰到过一位可人,但过后却是“黄鹤杳然无消息”,因此使词人思念经年。

此时重游承天寺,词人就时时在街头寺内仔细辨认路人,希望能够再次巧遇去年的意中人。

可惜“人面不知何处去”,词人虽行于花丛之中,却因此而感到兴趣索然。

更何况声声暮钟催人离寺,他只得在这一无所获之中厌厌而归。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原文译文赏析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原文译文赏析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原文|译文|赏析《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主要叙述重阳节的景色以及重阳日作者的感受。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原文宋代:吴文英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译文及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可见吴见山必精于填词。

赏析“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

“翠眉”,青翠的山气。

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

“菊花”一句,以人拟菊。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

“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

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

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

“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

词人说: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

“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

故周邦彦《玉楼春》词有“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而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伤;李商隐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

古诗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翻译赏析《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

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

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

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

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

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

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前言】《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上片极写望湖楼环境优美,登楼远眺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下片具体地描绘出在中午和黄昏时望湖楼内外美景如画。

【注释】⑴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这也是一样,是裁截其首段为之。

双调,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也有上下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

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此首为九十四字体,下片第七句本为六字句,今作五字句。

⑵魏方泉:即魏峻。

望湖楼:在西湖边上。

⑶当:一本作“赏”。

⑷画帘:一本作“画”。

【翻译】无。

【赏析】“屋下”两句,点明“望湖楼”是座傍山依水的建筑物。

楼宇挑出水面,所以“屋下半”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蜓。

“当心”两句,“当心”应作“赏心”。

此言是楼面湖而筑,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的湖水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使人见后赏心悦目。

“云起”三句,写远眺。

此言如果湖对面的南高峰上罩上了黑云,那末这儿一时半刻还不致会有雨;又如果是楼后面的北高峰上云雾收敛的话,那末这里也就会马上会转晴了。

据此,望湖楼应在北高峰前的西湖北面。

又看那云来云去,以天作纸,以云作画,像是有一个大手笔在用一支“健笔”着意地挥洒。

“俯瞰”两句,形容楼之高。

此言从望湖楼上可以低首远望远处古老的城墙,那窗外的栏干,挡不住词人的视线。

“绣鞍马”五句,写游湖之人中午都来楼中休息。

《浪淘沙九首之一》古诗译文及赏析

《浪淘沙九首之一》古诗译文及赏析

《浪淘沙之一》古诗译文及赏析《浪淘沙九首之一》古诗译文及赏析浪淘沙九首之一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①九曲黄河:传说黄河有九曲十八弯。

②万里沙:黄河含沙量大,万里沙言泥沙河段很长。

③天涯: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创自刘禹锡和白居易。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参考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

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译文1: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译文2:曲折的黄河卷来万里泥沙,大浪淘来,狂风簸来,从遥远天边。

如今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去,一同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前。

《浪淘沙九首》是一组七言绝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是说,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经过浪淘风簸,奔腾而下,如同自天边滚滚而来。

似写黄河之气势,实寓意仕途之路险,如黄河升沉之状。

隐含讽意,亦含诗人自身坎坷之感叹与不平,耐人寻思个中之味。

赏析: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注释】[1]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2]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3]缲车(sāo骚),抽思之具。

缲,通缫。

[4]牛衣: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5]谩思茶:很想喝茶。

谩,泛,满,一作漫。

【赏析】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

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原文赏析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原文赏析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原文赏析《·九日和吴见山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为酬和友人吴见山而作的词。

此词上片主要描绘重阳节的景色,下片着重抒写作者对“秋声”的感受。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原文:明月枝头香满路。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倒照秦眉天镜古。

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帽堕笑凭纤手取。

清歌莫送秋声去。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注释⑴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集》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畴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⑵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点绛唇·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⑶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一本无“重阳不把”四字。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鉴赏“明月”三句,叙秋景。

“枝头香”,指桂花。

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

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

“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

“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

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

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

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

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

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诗词鉴赏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代: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
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
在斜阳。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
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可见吴见山必精
于填词。

鉴赏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

“翠眉”,青翠的山气。

此言秋日
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
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
他不忍细睹。

“菊花”一句,以人拟菊。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
的歌*。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一样
楚楚动人。

“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

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
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

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
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
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

“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

词人说:我在这个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

“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

故周邦彦《玉楼春》词有“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而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伤;李商隐也有“夕阳无限好,仅仅近黄昏”的哀叹。

这些与梦窗此词的结尾两句,何其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