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诗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赏析
清明节的诗句与翻译
清明节的诗句与翻译1、《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唐朝文学家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翻译】吴兴健儿驾着龙舟,在水面上疾驰。
用毛竹做的秋千架上载着少女,宛若天仙。
绿洲**明媚,游春的人儿兴正高,夕阳西下,忘了回家。
碧野青青花儿秀,踏青的人儿,来往游不定。
行云飘去远山暗,夕阳西下,游春的人儿都不见,笙管息歌舞停,小池庭院寂无声。
中庭的夜晚,月色一片清明,无数杨花从空中飞掠而过,不曾留下一丝花影。
2、《清明》唐朝文学家魏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似野僧。
昨日邻翁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翻译】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我凄凉地度过了清明;我的意趣与兴致如同山野小庙中的老僧。
昨天我向邻居老翁求来了新火;今天天刚蒙蒙亮,就赶快点着了窗前读书人的油灯。
3、《清明夜》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翻译】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4、《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宋代文学家辛弃疾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翻译】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
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
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
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
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
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
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
吴文英诗词
吴文英诗词
吴文英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多以婉约风格为主,以下是他的一些经典诗词:《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译文】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
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
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
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注释】1.玉楼春:据《词谱》载:“因顾敻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
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取为调名。
”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呈纤手》、《东邻妙》、《春晓曲》、《惜春容》、《梦相亲》、《归风便》、《归朝欢令》、《转调木兰花》、《续渔歌》。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和吴见山韵: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
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
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吴见山,梦窗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3.大白:酒名。
【鉴赏】“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
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
此即情与景合也。
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
“千山”两句,景中显情。
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
吴文英的诗词鉴赏(13首)
吴文英的诗词鉴赏(13首)1.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一《望江南·三月暮》吴文英〔宋代〕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2.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二《思佳客·癸卯除夜》吴文英〔宋代〕自唱新词送岁华。
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3.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三《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吴文英〔宋代〕灯火雨中船。
客思绵绵。
离亭春草又秋烟。
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
莫过西园。
凌波香断绿苔钱。
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4.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四《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宋代〕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5.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五《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吴文英〔宋代〕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6.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六《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吴文英〔宋代〕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东风。
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
羞见东邻娇小。
7.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七《醉桃源·芙蓉》吴文英〔宋代〕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阑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8.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八《鹧鸪天·化度寺作》吴文英〔宋代〕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
小窗愁黛淡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9.吴文英的诗词鉴赏篇九《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宋代〕听风听雨过清明。
古诗清明诗
古诗清明诗
《清明》(唐朝·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朝·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清明日》(唐朝·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二首》(唐朝·杜甫)
【其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导读: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
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
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
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注释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赏析这是西园怀人之作。
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
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
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
“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
心冷了人累了的诗句
心冷了人累了的诗句诗句列举1、偶宦心非累,处喧道自幽。
——唐代诗人韦应物《答畅参军》翻译:自从当官后经常感到心累,而自己住的地方非常喧闹只有道路是安静的。
2、处世甚疎皆笑我,宅心无累独奇公。
——宋代诗人胡寅《和赵生二首》翻译:身边的人都笑话自己并劝导着自己,但自己还是感到心累且孤独。
3、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唐代诗人张九龄《题画山水障》翻译:因为自己被身外之物牵挂而时常感到心累。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翻译: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5、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诗词列举钗头凤【宋】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译文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吴文英的诗
吴文英的诗1、《唐多令·惜别》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2、《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3、《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宋·吴文英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4、《瑞鹤仙·秋感》宋·吴文英泪荷抛碎璧。
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
林声怨秋色。
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
凉欺岸帻。
暮砧催、银屏翦尺。
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西风破屐。
林下路,水边石。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5、《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吴文英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6、《莺啼序·春晚感怀》宋·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关于清明节踏青的诗句大全
关于清明节踏青的诗句大全清明节是踏青的好时间,而清明节踏青的习俗从古时就有了,还留下了许多诗句,那么清明节踏青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清明节踏青的诗句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清明节踏青的诗句1、小鼎煎茶面曲池。
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
记著南塘移树时。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5、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6、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
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0、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1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12、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6、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9、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2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3、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24、淡荡春光寒食天。
2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1、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清明祭诗》2、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唐·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3、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
——《清明祭诗》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吴文英《风入松》写作手法
吴文英《风入松》写作手法
吴文英的《风入松》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词在写作手法上体现了宋代婉约词派的特点,并融合了作者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吴文英《风入松》的一些主要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吴文英擅长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内心情感紧密结合,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风雨、柳丝、花葬等景象,抒发对往事和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象征隐喻:《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中,“一丝柳、一寸柔情”运用了“柳”在中国传统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它常被用来比喻离别或思念的情感;同时,“草瘗花铭”也暗含着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悼念。
细腻的心理刻画:词人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如听风听雨、起草花铭,展现了主人公丰富而微妙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过往人事无尽的追思。
时空交错:吴文英的词善于在时间与空间之间跳跃,回忆与现实交织,形成一种深邃而又迷离的艺术效果,如词中既有当下清明时节的感受,也有对西园旧事的回忆。
语言工丽典雅:吴文英作为南宋后期的词坛大家,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著称,《风入松》一词语言优美,用典巧妙,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音韵和谐:词的音律严谨,符合词牌的格律要求,读来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音乐性,这也是吴文英词作的一大特色。
南宋-吴文英《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南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翻译: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愁草瘗花铭。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日日扫林亭。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
依旧赏新晴。
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关于听雨的诗句
关于听雨的诗句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白话文释义: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白话文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
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3,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出自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白话文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4,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出自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白话文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清明诗词大全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扫墓、踏青的日子,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清明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清明诗词:1. 《清明》唐朝·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朝·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3. 《清明日》唐朝·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4. 《清明二首》唐朝·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5.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朝·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 《清明日对酒》宋朝·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7.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唐朝·祖咏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8.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清朝·顾太清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
移来古寺种朱门。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
绿云蔽日树轮囷。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9. 《清明》宋朝·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0. 《清明》宋朝·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9.【南宋】吴文英《风入松》
19.【南宋】吴文英《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开卷赏味】本期书画由悦然阁主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相思亲密关系忆旧离别【诗词原文】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精华赏析】首先介绍一下《风入松》这个词牌名,它本来是古琴曲,相传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创作的,李白就有诗句说:“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唐代的诗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就源于此。
而这首词的作者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四明鄞县人),一生主要往来于苏州、杭州、绍兴三地,在苏州居留的时间最长,终生行迹不出江南。
他从小就沉浸于诗词中,对科举始终提不起什么兴趣,因此,尽管身负高才,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博取科举出仕,而是靠给人做幕僚为生。
吴梦窗曾经担任苏州仓台的幕僚,在苏州逗留长达十二年,这也是他一生之中客居时间最长的地方。
这十二年,无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眷恋的十二年。
即便是十二年之后,他离开苏州,还仍然在词中一次又一次情不自禁回忆起那里的时光,“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他甚至希望这一辈子都不要离开苏州,一辈子都住在苏州。
然而,真正令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苏州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苏州邂逅的一位女子,还有他们长达十年的温馨爱情。
这位苏姬姓甚名谁,现存文献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
然而,从梦窗词中可知,与苏姬朝夕厮守的十年,应该是梦窗生命中最温暖的十年。
直到梦窗从苏州仓幕卸任,离开苏州第二年清明前后,苏姬离开了梦窗。
苏姬离去后,梦窗曾带着两个孩子一直追回到苏州,他想以母子之情来挽回爱姬的心,但他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苏姬去意之坚决,令梦窗黯然神伤。
梦窗等了一年又一年……苏姬毫无回心转意的意思。
因为爱姬决然离去是在清明前后,从此,几乎每年的清明寒食,梦窗都会不无辛酸地写下相思词作。
【清明节的古诗名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清明节的古诗名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名句1、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2、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3、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闾门即事》5、清明时节雨声哗。
潮拥渡头沙。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8、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1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1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1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1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15、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张先《青门引·春思》16、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17、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18、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19、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张泌《满宫花·花正芳》2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21、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22、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23、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24、残杏枝头花几许。
啼红正恨清明雨。
祭祖诗词 祭祖诗词精选
祭祖诗词祭祖诗词精选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祭祖诗词,以及祭祖诗词精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于焚香祭祖的诗句关于焚香祭祖的诗句1.关于“焚香”的诗句有哪些1.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释义:可每日扫地焚香伴着老仙,在这样的生活里,人比连环玉活地还精致些。
2.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唐代柳宗元释义:在秋日的湿雾里点燃香火,祭坛上刚摆好玉器已经曙光初露。
3.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赠宣城赵太守悦》唐代李白释义:我焚香后进入皇上的兰台,起草的文书芳言满章。
4.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咏归堂隐鳞洞》宋代王汝舟释义:静静的觉得眼前没有俗物,无拘无束的在屋里焚香5.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
——《焚香》唐代元稹释义:接箱子时已经焚香,接近刀鞘先搓搓手。
6.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
——《颐和园词》清代王国维释义:云朵在高高的宫殿上方,寂静的夜里在宫中焚香。
7.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唐代刘长卿释义:诵经和松涛的声音,在隐居之地焚香。
8.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苏轼释义: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9.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碧城三首》唐代李商隐释义:如今,我像孤独的鄂君,只是在船上面对夜空;只有我独自一人面对着薰香和绣被。
10.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黄冈竹楼记》宋代王禹偁释义: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2.关于焚香的诗句1、焚香清禁中唐崔颢《赠怀一上人》2、百和焚香抽翠缕宋柳永《玉楼春》3、扫地焚香宋王安石《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 4、绣被焚香独自眠宋苏轼《南乡子·何处倚阑干》5、焚香宴坐宋朱敦儒《沁园春·七十衰翁》6、散花天女为焚香宋李纲《望江南/忆江南》7、绣被焚香独宿宋袁去华《谒金门·清汉曲》8、罗拜焚香青海头宋洪咨夔《沁园春·饮马咸池》9、扫地焚香伴老仙宋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10、隐几焚香宋李曾伯《减字木兰花·如何则可》 11、翦烛焚香宋陈人杰《沁园春·五彩云中》12、想像平居谩焚香宋无名氏《六州》13、向芙蓉别殿、谩焚香宋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14、但焚香清夜宋无名氏《沁园春·申伯嵩神》15、焚香扫地夜朝真宋张孝祥《南歌子·俭德仁诸族》16、莲社焚香冰琢句宋石孝友《满江红·帘卷南薰》17、焚香礼念降灵威元山主《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18、月下焚香频启告元山主《临江仙·始向初更才未睡》3.关于“祭祖”的诗词1. 《寒食前有怀》作者:唐朝温庭筠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英诗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
文译文赏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代: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
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
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
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赏析】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
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
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
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
“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
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
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
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
“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
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瘐信有《瘗花铭》,此借用之,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三层意思。
词人为花而悲,为
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中了。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
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
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
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
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
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阙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
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
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
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
“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
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
“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
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
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
结句“双鸳不到”(双鸳是一双乡绣有鸳鸯的鞋子),明写其
不再惆怅。
“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
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
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扩展阅读:人物忠奸争议
吴文英结交显贵,充当他们的幕僚。
在这些权贵中,他与吴潜的交谊较深。
吴潜曾两度入相。
后为贾似道诬陷,被劾贬谪,卒于谪所。
他与吴文英之兄翁逢龙为同年进士,由于这层关系,他与他们三兄弟皆有交谊,与吴文英尤多唱和之作。
吴潜的品格,他对国事的忠悃,对吴文英有很大影响。
吴潜任参知政事时,吴文英为其幕僚。
吴潜的被贬被害,使吴文英极为痛心。
慑于贾似道的淫威,不敢公开悼念,乃以“过先贤堂”为名,写下《西平乐慢》一首,以慨叹之声,发伤感之情,以寄哀思。
至于吴文英与贾似道的交往,是最为后人非议的。
贾似道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吴文英曾与他有较深关系。
现存《梦窗词》中,有四首是赠贾似道的。
围绕这四首词,人们对吴文英的品格与操行发生了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吴氏四词均作于淳祐六年(1246)至十年间,是贾似道制置京湖,未肆骄横之时,此后吴文英再也没有投赠之
作,这是因为他见贾似道专擅之迹已彰,又诬陷排挤了吴潜,故与之疏远乃至绝交。
因此,这四词与吴文英投献其他权贵的词作一样,是酬酢之作,无可非议。
另一种意见认为,四词中的《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是在贾似道入朝以后所作,其时吴潜已为贾氏所害,而吴文英仍与贾有往来,作词吹捧他,其人品性可知。
当然,也有人认为,即便这首《金盏子》是作于贾似道入朝之初,但也只不过是从表面歌颂贾似道的名位声望以及他粉饰着的苟安的升平而已,其中没有谄佞干求的言语,所以吴文英与贾似道的交往,只是一种酬应关系。
以词章出入侯门,本是当时的风气,吴文英既为词人,以词作结交权贵,并以此为生,在宋代并非独一无二的。
况且他并不以此希求仕禄,更不肯趋附钻营,虽出入于侯门,仍然潦倒终身,无法逃遁“困踬以死”的结局,故仍不失为一个狷介自好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