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指针简表

合集下载

广州鹏爱医疗美容医院临床输血指征简表

广州鹏爱医疗美容医院临床输血指征简表

⒉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⒐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⒈纤维蛋白原缺乏<0.8g/L ⒉甲型血友病3.血管性血友病4.因子Ⅷ缺乏症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⒊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⒋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⒌PT或APTT延长>1.5倍⒍创面弥漫性渗血⒎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⒏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⒊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⒈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⒉DIC急性期⑵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⑶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⑷消化道活动性出血⒈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2.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⒊Hb70~100g/,伴有⑴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广州血液制品种类内科1. 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⒉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⒋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⑵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⒌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⑶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⑷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⑸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⒈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⒉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⒊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 ⒋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⒊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⒋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非血浆输注适应征⒈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⒉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⒉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⒊Hb70~100g/,伴有:⑴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广州鹏爱医疗美容医院临床输血指征简表外科注意事项⒈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⒈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24h=复苏扩容血量<70%血容量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不合理输血项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

输血指征与限制性输血

输血指征与限制性输血

2024/6/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4
危重病人贫血的研究
(Anemia and blood transfusion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Vincent JAMA 2002,288:1499
西欧146个ICU,3534例病人
ICU病人常有贫血:Hb<120g/L 63%
6
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比较
限制性输血(restrictive transfusion) 开放性输血(liberal transfusion)
Hebert 等对83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N Engl J Med.1999,340:409-17)
2024/6/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7
重症监护病人输血需求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6/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10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限制性输血风险逃避率33% 开放性输血为0%
从上面结论可以看出 ICU病人的限制性输血是优于开放性输血的
2024/6/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11
357例心血管病人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比较
限制组(n=160)
入ICU 72小时
<90g/L
输血指证(Hb)
5
10
15
20
25
30
时间 (天)
2024/6/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9
重症监护病人输血需求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n=420)
(n=418)
RBCs Hemoglobin (g/L) 风险逃避率
5.2 ± 4.9 107 ± 7.3 0%
2.5 ± 3.8 84.6 ± 7.2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尺度之杨若古兰创作1.目的:为严酷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须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尺度)内科:◆ Hb<60g/L 或 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 或 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随: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芥蒂、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内科:◆ Hb<70g/L 或 Hct<0.22,扩容后病情波动◆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随: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芥蒂、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惯例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纳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惯例.●输血前血惯例: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惯例陈述;●输血后血惯例: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惯例,根据输血后血惯例的目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 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多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尺度可放宽+10%冰冻血浆⑴后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妨碍性出血(无生物成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感化;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本身血容量),PT 或APTT 耽误>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妨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弥补抗凝血酶原Ⅲ(心外轮回) .△特别说明:●搭配血:全部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气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非血浆输注适应征:★烧伤内科初期(<24h=复苏扩容;★血液浓缩,但出血量<70%血容量;★心外术后抗凝医治期 PT 或 APTT 明显耽误或 INR<5,但无出血症状;★低体重早产儿 PT 或 APTT 明显耽误,但无出血症状.★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弥补养分(白蛋白)、加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分歧理输血;血小板内科:◆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随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内科:◆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觉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成控制渗血,不受限制血小板冷沉淀◆◆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Ⅷ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儿科调查参考尺度(红细胞)4.1儿科(<4 个月)◆出生24 小时:Hb<120g/L;Hct<0.36◆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 10%◆急性失血:血容量的 10%◆ ICU:Hb<120g/L◆慢性低氧血症: Hb<110g/L◆迟发性贫血:Hb<70g/L儿科(>4 个月)◆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医治无反应◆围手术期贫血急症手术;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 15%◆围手术期贫血,药物医治难以纠正◆Hct<24%:放化疗期间慢性原发性或获得性零碎性贫血◆ Hct<40%:重症肺炎、体外轮回膜肺◆ Hb>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输血适应症包含哪些1.目的:为包管临床准确对症输血,防止滥输血.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各科室和输血科急性出血急性出血为输血的次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缺乏的表示,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没有血容量缺乏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更选择医治方案.普通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出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添加或清蛋白合成缺乏惹起.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准绳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弥补血浆或清蛋白液.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按捺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添加抗感染能力.根据惹起病人凝血功能妨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干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弥补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颖全血或血浆替代.。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输血适应证:
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或血球压积低于0.3的具有输血指征。

血红蛋白低于70g/L方考虑输血,在70g/L—100g/L之间应根据病情等因素决定。

慢性贫血的病人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血球压积低于0.2方可考虑输血。

急性出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球压积低于0.22方可考虑输全血。

一、内科指征: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血。

二、手术及创伤输血
当失血量达到血容量的10%—20%(500—100)时,有较明显的血容量不足、血压不稳定、HCT 下降时,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该适当输入浓缩红细胞(CRBC);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真对我科:高龄、术后引流量较多、有继续出血倾向等视情况而定,病程中要有详细记录。

)。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一、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二、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1、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障的病人;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失血量是判断输血的一项重要指标,准确地评估失血量对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评估失血量的依据主要有:血液检查、临床指标、体位试验、中心静脉压等;急性出血情况下,失血量的评估单纯依靠血液检测指标并不能正确反映出血管内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明显,仍可表现为正常水平,难以通过HB、Hct等指标准确体现;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指标辅助判断;轻度失血表现:口渴畏冷,皮肤苍白,血压及脉搏随体位变化而变化,颈静脉塌陷,尿色深且量少,预计成人失血量约为800~1200ml;中度失血进一步表现:口干,出冷汗,脉搏>100次/分、且无力,收缩压<90mmHg,预计成人失血量为1200~1600ml;重度失血表现:患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四肢厥冷,血压明显下降,脉快而细弱,呼吸深快等,预计成人失血量>1600ml;此外,休克指数亦可辅助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正常值为0.5左右;患者休克指数=1,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20%~30%;休克指数>1,失血量已达30%以上;休克指数>1.5,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30%~50%;休克指数>2.0,失血量>50%;。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荆门二医临床输血指南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一)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二)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但如是大面积出血,也要输。

2.血小板计数<10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

4.紧急对抗体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四)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二、内科输血指南(一)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二)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50×109/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一)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二)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四)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注: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

贫血及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不一样的。

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

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2.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

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输血指征综合评定指标一、红细胞(>14岁成人标准)内科:1、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2、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3、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效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多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1、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2、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3、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连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效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严重缺氧(连续晕迷、难以纠正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尤其说明:1、怀疑患者血液浓缩造成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适宜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2、输血前血常规:最靠近输血决定时间血常规汇报;3、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4、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依据输血后血常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5、活动性出血数次输血:最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指征,既能够判定输血合理:6、相关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二、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取得性凝血功效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大量输血(≥本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取得性凝血功效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尤其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觉血浆输注指征,但二十四小时内习惯性根据“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日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二者反复轮替输注。

2、非血浆输注适应征:(1)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2)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3)心外术后抗凝诊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4)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红细胞1.Hb<80g/L2.危重患者、年龄>70岁,Hb<90g/L3.紫绀患者和婴幼儿除外4.体外循环Hb<70g/L输注剂量:体重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2U),理论上提高Hb浓度10g/L或红细胞压积0.03 ,新鲜冰冻血浆(FFP)PT、INR、APTT正常不是输注FFP的指征,其使用主要针对大量微血管出血(即凝血障碍)和凝血因子缺乏,在输注之前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输注FFP1.出血时,PT>正常1.5倍(18秒)或APTT>正常1.5倍(45秒)(ASA指征为APTT>正常的2.0倍)(备注:我院正常参考值:PT:12.2秒APTT:30秒)2.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后,输血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为纠正患者继发的凝血因子缺乏3.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4.抗凝血酶Ⅲ缺乏引起肝素耐药者5.术后出血病人,在排除外科活动性出血和肝素残余作用后,要求PT、APTT结果支持输注剂量:首次10-15ml/kg,维持剂量:5-10ml/kg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剂量5 ~8ml/kg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100×109 /L,可以不输;2.血小板计数<50×109 /L,应考虑输;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 /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如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已知或疑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使用氯吡格雷、体外循环)和微血管出血者为输血小板的指征。

预防性输注:成人1个治疗剂量活动性出血,需要更大剂量儿童体重≤15公斤0.3治疗剂量体重15~20公斤0.4治疗剂量体重20~30公斤0.5治疗剂量较大儿童1个治疗剂量冷沉淀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主要是为了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1.5g/L 时,不必输注冷沉淀,冷沉淀在输注前应尽可能知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在1-1.5g/L时,应视出血情况的风险而定。

输血指征标准

输血指征标准

输血指征标准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1.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2.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3.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4.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5.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6.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1.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2.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3.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4.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5.DIC;6.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7.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8.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特别说明:1.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2.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3.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4.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5.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

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

二冰冻血浆1.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2.DIC急性期;3.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4.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5.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6.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之令狐文艳创作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之令狐文艳创作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令狐文艳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 Hb<60g/L 或 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 或 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 Hb<70g/L 或 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 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 48 小时;次选第 24 或 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 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 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一、临床输血遵循输血指征是临床合理用血的前提。

二、输血目的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

三、输血原则:1.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时可考虑输注;2.ICU病Hb<90~100g/L,Hct<27%~30%可输注;3.对严重冠心病和肺疾患患者,如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Hct可突破30%;4.外科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5.血红蛋白在70~l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四、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原则: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3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外科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时,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时输用.一般需输入l0~l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五、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六、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不伴有贫血的烧伤早期以及某些内科,儿科疾病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以丧失水分或血浆为主,要根据情况输用晶体液,血浆,白蛋白.大面积烧伤,肝硬化,慢性肾炎,肠痊等低血浆蛋白血症的患者,当血浆总蛋白低时,可输用。

七、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

八、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血友病患者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九、全血:内科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排出量的增加双氧高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输血指标和参考标准

输血指标和参考标准

输血指标和参考标准
输血指标是衡量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活性的几个重要参数,它们提供了关于输血前、中及后质量状况的主要反映,是安全有效进行输血最重要的依据。

一般来说,在输血前和输血中要检查主要的输血指标,以便确定输血者以及受血者的肝脏、肾脏及其他内科功能的基础情况,以免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这些指标包括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定量测定、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糖水平以及血清乙肝定量检测等等。

1、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等等。

参考标准:
红细胞计数:4.2-5.4×10^12/L
血红蛋白水平:120-160g/L
血小板计数:100- 400 × 10^9/L
2、血尿素氮定量:用于评估肾脏代谢功能的一种指标,常见的狗血清中血尿素氮很低。

参考标准:2.6-9.6 mmol/L
3、谷丙转氨酶:用于检测肝脏中病变的指标,它是细胞酶的一种,可以反映肝代谢的情况。

4、乳酸脱氢酶:它是肌肉细胞的一种重要酶,它可以作为反映肌肉疾病情况的重要指标。

参考标准:32-150 U/L
5、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反映糖尿病病患身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也会影响输血过程。

6、血清乙肝定量检测:乙肝感染是最常见的肝炎病毒性感染,血清乙肝定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乙肝抗原水平或乙肝病毒的数量,确定被输血者的肝脏功能情况,以免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参考标准:乙肝抗原:0-0.9U/ml; 乙肝病毒:50-99IU/ml。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之欧阳文创编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之欧阳文创编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 Hb<60g/L 或 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 或 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 Hb<70g/L 或 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 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 48 小时;次选第 24 或 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 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 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指征简表

输血指征简表

9
血容量=体重×8%×87%;3、测算方法:RBC 1u≈
1、无合理输血理由;2、用于扩 容;3、治疗低蛋白血症;4、与红 细胞搭配输注;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7、FFP量不足 (﹤10-15ml/kg)
1、血小板﹥50×10 /L时输血小板; 2、血小板﹤5×109/L,未立即输血 小板;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 11 ×10 ,即﹤1治疗量或10U) 1、纤维蛋白原﹥1g/L;2、纤维蛋 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乙、无合理输血理由,与红细胞搭配 输注;2、用于扩容;3、无合理理由 用血浆替代白蛋白输注;4、用于补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 充营养;5、用于提高免疫力;6、促 酶III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 进伤口愈合;7、FFP量不足(﹤1015ml/kg)
1、无合理输血理由,与红细胞搭配 输注;2、用于扩容;3、无合理理由 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手术、 普通冰冻血 用血浆替代白蛋白输注;4、用于补 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 浆 充营养;5、用于提高免疫力;6、促 量丢失者;适用于婴幼儿严重感染。 进伤口愈合;7、FFP量不足(﹤1015ml/kg)
9
冷沉淀
1、纤维蛋白原﹥1g/L;2、纤维 1、纤维蛋白原﹤0.8g/L;2、凝血因子缺 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 1、治疗甲型血友病;2、纤维蛋白原 乏;3、大量失血输入库存血引起的稀释性 量不足(﹤1.5单位/10kg);4、凝 ﹤0.8g/L。 凝血功能障碍。 血因子≥正常的30%;5、输注目的不 明确。
附注:1、临床一次用血、备血量≥2000ml或24小时内输血累计≥患者外周循环血容量,签大额输血审批;2、外周循环血容量=体重×8%×87%;3、测算方法:RBC 1u≈ 200ml;血浆=实际毫升数;机采血小板10单位=2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制品名称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
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由
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由
红细胞
1、血红蛋白﹤70g/L;2、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病情决定;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2、血红蛋白﹥100g/L;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
1、血红蛋白﹤60g/L或Hct﹤0.2;2、若有严重感染,Hct可达0.35。
血红蛋白﹥60g/L或Hct﹥0.2,无缺氧症状。
新鲜冰冻血浆(FFP)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3、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1、无合理输血理由;2、用于扩容;3、治疗低蛋白血症;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5、用于补充营养;6、用于提高免疫力;7、促进伤口愈合;8、FFP量不足(﹤10-15ml/kg)
1、治疗甲型血友病;2、纤维蛋白原﹤0.8g/L。
1、纤维蛋白原﹥1g/L;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乙型血友病;4、量不足(﹤1.5单位/10kg)
临床输血指征简表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III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
1、无合理输血理由;2、用于扩容;3、治疗低蛋白血症;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5、用于补充营养;6、用于提高免疫力;7、FFP量不足(﹤10-15ml/kg)
血小板
1、血小板﹤50×109/L;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
1、血小板﹥100×109/L;2、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无出血;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1011,即﹤1治疗量或10U)
1、血小板10-50×109/L,伴有出血;2、血小板﹤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1、血小板﹥50×109/L时输血小板;2、血小板﹤5×109/L,未立即输血小板;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1011,即﹤1治疗量或10U)
冷沉淀
1、纤维蛋白原﹤0.8g/L
1、纤维蛋白原﹥1g/L;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量不足(﹤1.5单位/10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