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

修身养德
修身养德

修身养德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出师表》、《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一共有七步: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5、学生齐读全文。

(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BCD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A的简洁精警),如: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精读品味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说明: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通过疑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说明: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这一问题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感悟对象的深刻认识。也从诸葛亮的教诲中汲取力量,砥砺意志。这不仅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内化。学生应该反复在品读这四句名言中去感悟、去发现。)

3、朗读,积累词句: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是要求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课文中有所领悟,有所借鉴,在品德培养、学业立志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启发学生谈论的角度不要拘泥,最好结合自身的特点,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说出深度。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谈收获,谈心得,谈所悟,谈感慨,谈反思,要学会思考,学会自省。)

(六)拓展延伸

提供给学生关于修身、惜时、立志等古今名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熟读。

警句推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

止。(席勒)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附:板书设计

诫子书

治学

中心论点---- 静躁(危害性)

静以修身(正)(反)

俭以养德修身

修身养德

修身养德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出师表》、《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一共有七步: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引导语:人只有再从容的情况下,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从容平淡,才是真我。 静以修身。 很早就知道这句话,但真正喜欢,还是在后来。 发生了许多事,经历了太多的热闹,终于慢慢地静了下来。

曾经在杂沓声中狂野奔跑的马,马蹄慢下来,散下来,晶莹的汗珠静静地滑过热气蒸腾的皮肤,隐约滴落有声。蓦然间,感到岁月静好,一种悄悄弥漫的幸福和美就这样柔软地击中我的心,让人微笑而泪下。 热闹,热闹,真的曾经热闹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热闹绚烂,可是在热闹中为什么不能抓住幸福之尾呢? 有人说:一个不停行走的人,他不会幸福,因为他不能回忆;而一个不会回忆的人,他是不能安静的。可能,

安静是幸福的基础吧。 哦,热闹得连回忆都没有了,或者说连回味都没有了,这怎么能够留住喜欢安静的幸福呢? 幸福原来跟狂欢不同,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犹如浪涛裹挟着幸福的浪花滚涌而去,残留下的是抹平的一览无余的薄凉沙滩;烟花的热闹、狂欢,突如其来,又刹那成空,苍凉的感慨暗如夜色,深不见底。这样的心,这样的人,连回首都不愿,连安静都不耐,如何去看那幸福笑靥

如花? 米兰昆德拉在《慢》中写道:马车消失在晨雾中,我启动了汽车。 静消失,闹神速登场,幸福也就被甩到身后了。那么,谁的幸福还在原地打坐,心无旁骛地等待主人乘着马车归来?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不断重新走向自己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乱哄哄的怀疑,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

被翻译、被解读,而是安静下来。静下来,轻声地呼唤自己,让心灵的尘埃被时光的清风拂去,远离喧嚣,自己和自己合二为一,眼含热泪地道一声:我回来了,一切都还好吧? 静以修身,只能是自始至终的静,鸟鸣山更幽的静,天荒地老的静。 在静中修自己,寻自己,找到了,回来了,然后才发现,幸福也跟来了。那么近地贴着你,那么紧地拥抱着你,

勤以修身 廉以养德

勤以修身廉以养德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纵观历史的源远长河上,常有徐徐廉洁之清风,让我们铭记在心;也时有股股贪奢之浊流,令我们深恶痛绝。 中华古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个道德之乡。从孔孟之道到包拯、海瑞之行,其廉洁之风,修身之气,都贯穿着始终。无论勤俭,还是廉洁,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对劳动者成果的尊重,更是一个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清正为民的重要条件。只有勤俭,才能不为身外之物所动;只有廉洁,才能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心而不为利益所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廉”本该是为官者的基础。然而,如今部分为父母官者却视廉洁如耻。他们抛弃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贪恋上身外之物。人的私欲就像海绵,遇到物质享受之水就会越来越膨胀。贪图享受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习惯权利带来的好处,最终演变成贪污腐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认为,为官从政者当需勤以修身,廉以养德。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包拯一生清廉如水,从不讲官威排场,即使官至枢密院副使,穿着仍与布衣时一样。面对贪官污吏他铁面无私,在给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曾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

贼也”。包拯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在端州任知州时,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相送,他婉言谢绝曰:“不持一砚归”。当官便应如此,不然,做官为何?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廉政的时代才能更加国富民强。载舟覆舟,民意难违,从来做官需勤勉;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不以权利谋取私利,这是一切领导干部乃至所有公务人员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内在的安宁与恒久的快乐。 《老子》说:“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应该说,这种崇高的境界是建立在道德层面之上的。如果只是因为畏惧法律,为了保住职位而不敢取,不敢贪,那也算不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廉”,其廉洁的心态不对,也就无法真正摆脱内心的欲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每天都叩问几声自己的心灵,是否曾被利欲熏心,思想是否偏离了良性轨道。唯有时常发出这些问号,才能自知自律,做一个廉洁的人。勤以修身,廉以养德。

明礼修身 从善养德

明礼修身从善养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勤劳善良、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荀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四书五经中《礼记?大学》也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通过自我完善为基础,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三国时期54岁的诸葛亮给他8岁儿子的《诫子书》中写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希望儿子修身养德。 古人强调“修身”,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人也要求加强文明修身.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文明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不但表现在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尊重。 文明礼仪既是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气质。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作为学校的主人,我们义不容辞地要为建设和谐校园做贡献。目前,在美丽的校园里,仍然存在着少数言不美、行不端的不良行为。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从我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礼修身,创建和谐家园。 一、仪表整洁。认真遵守学生仪容仪表规范:面容干净阳光,头发整洁精神,校服朴素大方。着校服佩胸卡入校,不留怪异发型,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等。 二、明礼修身,语言文明,建构美好心灵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勇于创

新。自重自律,自尊自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吸烟喝酒,不沉迷网络游戏。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倡导使用普通话,习惯使用礼貌用语,语言文明不粗俗,杜绝脏话。 三、行为高雅,节约环保,创建和谐家园 以校为家,不破坏公共设施,不乱丢乱扔、不乱吐乱踏、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乱攀乱折、不乱刻乱画,保护好校园的自然生态,做校园小主人。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在门窗桌凳上乱踢乱打、乱涂、乱画;爱护墙体,不涂抹践踏墙壁,不在墙体上打球、随意粘贴物品。树立节约意识,洗刷不用长流水,照明不用长明灯,进餐爱惜颗粒粮,购物珍惜分文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保护环境,不践踏草坪,不在餐厅外用餐,不乱扔垃圾,主动把纸类、塑料类、金属和玻璃及其他可回收垃圾分别储存到相应的可回收垃圾筒中,果皮、灰土等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筒。 四、珍爱生命,搭建安全平台 1.课间,不在楼梯口旁嬉戏打闹,不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2.在上课间操时,不拥挤,有秩序的下楼,靠右慢行,不和同学揽肩或牵手下楼。 3.参加集会时,应听从老师指挥,以班级为单位,有秩序地排队进场和退场。 4.在校内上体育课时,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按要求上好体育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不带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不随意触碰教室内外的插座和开关。 6.放学、上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时间:2016-08-13 09:09:34 | 作者:高春燕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诚信,可以让一个人无愧于心。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公元前,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他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佩戴的宝剑,却难以启齿。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便赠送给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后,再途经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赠给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季札子对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知道的事,也毫不马虎,不做违背己心的事,可见他守信的思想境界之高。 人无信不立。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于是就说服了秦孝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扫墓百姓中有谁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于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随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那块木头的人给50金。这时,终于有个胆大的人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立马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效果立竿见影,使百姓相信了新法可信,从而推行了新法。正是商鞅这种言而有信的做法,才使得商鞅变法的成功。 诚信,成就仕途的美满。通往顺畅的事业之路,必不可以的便是诚信。北宋词人晏殊亦是如此。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存给皇帝,皇帝召见他后,就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一同考试。由于考题他曾做过,他便把实情告知给皇帝,并要求皇帝重新出题。皇帝与大臣便共议了一道更难的题目给他,结果,答卷优秀,获得了皇帝的赞赏,赐予了他“同进士出身”,拥了一翻好的事业。正是晏殊的诚实才造就了他仁途的美满,事业的成功。 诚以美德,信以修身,为你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

静心(宁静致远 修身养德)

静心·净心·尽心 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我们的德育教育自然也要汲取其中之精华,塑教育之根,德育之本。 围绕着“精心”两个字,我们新增了“静心苑”这个校园景点。“静心”就是让学生的心静下来,能心平气和的学习和生活,以最大的限度表现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静心”是守诺、懂法、提能的前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的人才能认真观察世界,洞悉事物的规律;有心的人才能整合多方的信息,找到最佳方案;有心人才能知进知退,把握良机。谁心乱如麻,处理事情一定急躁冒进,谁心静如水,思考问题一定缜密沉稳。 大家都知道,小学里的孩子,个个好动,生性活泼、心情浮动,选择性记忆力强。能记住死党的生日、星座,却不愿意多记些诗词歌赋。其实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清楚,这里的区别只是对一件事用心不用心的问题。如果孩子能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其待人接物、与人合作的能力一定大大提高,处理事情也一定更合理合法。“心静才有好心境”。拥有一个宁静致远的好心境,他的内心世界一定充满阳光,一天到晚豁达开朗,才思敏捷,其学习的困难度就会相对降低,也就达到了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1、“国旗下讲话”增强使命。国旗下讲话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对着朝阳,面对国旗对全校师生进行主题演讲。主题紧扣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感恩爱国教育。在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的促使下,使同学们静心学习! 2、实践教育触动真情。结合成都市的北改号召,我校绿手指社团参观了四川省河流文化研究会在郫县安龙的的水环境教育中心,孩子们在涉身田埂的同时,体验勤俭的必要性。 3、感恩诗画修身养性。我校毕业的优秀学子与四川省书法界大师齐聚我校,与孩子们手拉手共创共享新城北,在大师们勾画下,孩子们感受到了静下心来写诗作画的乐趣,而优秀学子这种感恩母校的行为深深的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4、活动引领课间生活。合唱比赛、排球比赛、故事会、跳绳比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在告诉孩子们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课间活动,只有有了课间活动的目的,孩子们才会告别盲目的追逐奔跑,静下心来去专注于某项活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生活感悟随笔1000字篇一: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 一滴水,积攒起来就是海;一片绿叶,聚集 起来便为森林;一枝花草,保护起来变成花园; 一粒沙,堆积起来形成塔。而一枚小小的硬币, 节省下来,就会有无数的希望和财富。 这,就是节约的力量!崇尚勤俭节约的人, 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优雅高尚的气息。 多少伟人,因为他们的勤劳能干,能屈能伸,将 司马光的以俭立名,以奢自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功成名就,成 为一位英雄。成名后,他们不骄不躁,仍然坚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的信仰,终于成为一代伟人!也许,这就是 励志版的伟人是怎样炼成的吧。但,我们可以知道,要成就大事,非勤俭节约能够缺席的。一个人,无论他是多么地腰缠万贯,无论他是多么伟大,而少了节俭这个嘉宾,再多的钱财也会挥霍 殆尽,再无瑕的伟大英雄也会被抹上一缕黑,永 远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那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简朴是人们不能缺少的一种美德,正是因为 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可 是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节衣 缩食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但,我们决不 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我们并不推崇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 要从前辈们身上汲取这种可贵的精神财富,而加 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写到这里,我并不想举毛主席毛巾毯用十几年、周总理捡饭粒这些已经能够被用滥的正面例子,它们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我们需要忧心的, 是现在青少年的挥霍无度啊!诸多犹如郭美美事件、中学生微博炫富的案例是真正需要我们警醒 和担心的。没错,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我们也比过去的人们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了。可是,出行就一定要豪车吗?随便一辆小轿车以车代步 不行吗?皮包就一定要LV吗?任何一种能够容纳 东西的不也很好吗?如果能够省下购买这些奢侈 品的金钱和精力,不知道会有多少所学校在贫困 山区拔地而起,不知道会有多少双渴望知识的大 眼睛得到满足。难道拥有奢侈品的快乐,比得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篇一:国旗下讲话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国旗下讲话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国旗下讲话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二(3)班的廖xx,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身自清,俭以养德德自成”。修身养德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当前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正如诸葛亮有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是“思”。它要求我们在这复杂喧嚣的社会当中,以平和安宁的心态涵养提升自己,我们要致力于增长学识、提升素养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在“静”中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不断审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做出客观分析来及时弥补、修正和改进。 面对生活节奏快的今天,我们心中难免会有烦闷和焦虑。浮躁,将使我们不能冷静的思考,清醒地反思。一个人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那么他的思想就不能逐日得到进步和升华。因此,“静”十分重要,“思”不可缺少。“想拥有才识就要学习,学习必须静心。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唯有在紧张的学习中做到“思

己之所缺”“静以修身”,才会自我的外在和内在的提升。 “俭以养德”是“行”,它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德行,这不仅是指金钱,还指时间,言行举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足以体现古人视勤俭节约为做人之本的重要性。即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朴素持家、勤俭兴业的品德依然是被人们称赞的。对我们而言,要时刻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警醒自己,让自己在面对任何人和事时,心静下来,于纷繁的世事间拨云见日,不盲从迷失。 《左传》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尊重苏东坡,以节俭来提高自身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各种难关。。我还敬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古人尚如此,那么昂首挺立的翠园学子是否更应该躬身自问“今天的我们是否继承了’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追求时 尚和潮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盲目追求时尚会使同学们在人生之路中迷失方向而不思进取,不分轻重。“俭以养德”正是要告诫大家做到俭朴节约,纯真朴实。 我们作为一名翠园的学生,应该学习前辈们对勤俭价值观,学会以俭修身、以勤养德,在今后的成长中践行这种道德品质,学习这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将来自己的出彩人生赢得基础。(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

《群书治要》修身养德篇 第一章孝德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任之本与?? (2)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3)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 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 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4)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慈亲之爱之不懈。 (5)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候、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市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 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 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 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第二章谦敬 (1)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2)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第三章谨言 (1)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 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 之瞽。? (3)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行之不可再者,其行贼暴也。故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 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故明主禁之。故曰:?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 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第四章慎行 (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4)言出于口,不可禁于人;行发于近,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易败;名者,难立易废。

关于修身的国旗下讲话稿:勤以修身勉以养德

关于修身的国旗下讲话稿:勤以修身勉以养德 勤以修身勉以养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勤以修身,勉以养德”。以此来送给我们的准 高三生和拼搏在路上的同学们。在我国,高考这个牵动着无数人心弦的词语,大家一定不 会陌生,2017高考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高考语文科目作文所提到的人应该读的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中,我们常常会关注象征着文化的“有字之书”,而对于后两者“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我们却常常忽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所代表的“德行和修养”的问题。 古人云,“修身治国平天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的“德行”对于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 要性。如果一个人在修养和德行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缺失,那么即使拥有在高的成就,也难 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对于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德行修养让人钦佩,那么基于“得道者多助”的道理,也会有人去愿意帮助他更好地完善自身,取得更多的 成就和更好的成绩。学校三个年级的责任感教育、组织的各项活动、各方面的评比也都是 基于这样一个道理。 然而,活动、评比的现状也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于“德行”修养的问题重视不够的问题。我 们时常会觉得“修身”和“养德”并不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勤勉”仅仅是用来针对高考文化课的。但是,这样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今天我想谈的是――“勤以修身,勉以养德”。只有“勤勉”更好地用于“修养自身”,我们才能更好地首先在修养上更高的要求自己,其次我 们才能更好地拥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追求。基于这两点的人生方向,我们才能在诱惑繁多的世间守住内心的一汪清泉,默默努力,不为纷扰所动。也只有肯于修身养德,坚守得住 寂寞的心态才会在自己的路上前行的更远。 论语有训,吾每日三省吾身。临近期末,我们各方面相较于上个学期而言有了大的进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见自己的不足。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好的认清自己 的不足和疏漏,也能不在成绩面前迷失自己。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学期末自我鉴定反思本 学期的言行,来更好地获得下个学期的长足进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处在校园生活的你们,干净的像一张白纸。今天,通过高考命题的作文切入,我想告诉大家在关注“有字之书”的同时,切莫忽视了“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要知道,前者是你人生发展的基础,而后者则是你人生成就的核 心和根本!最后,谢谢大家!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若人生为故,诚信不可抛。 净廉崇洁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人人知诚实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对学业充满信心和希望;人人讲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表现为摒弃心中的每一丝猜疑和顾忌。 俗话说:“诚信是金”可是在我看来诚信比金更可贵,更沉重。诚信好似人最美丽的外表,仿佛心灵是最美丽的鲜花,只有诚信,才不会被荆棘缠绕;只有诚信,才不会被风浪击倒;只有诚信,才不会被霜雪冰冻。 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008年,由于长期租住在阴暗潮湿的的宿舍里,刘洪安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每月遭受病痛的折磨,生活举步艰难。偏偏此时,他的母亲突发脉瘤破裂,生命垂危,这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2010年,刘洪安的病好些后,他和爱人开始经营早餐生意,卖油条和豆腐脑。刚开始炸油条的时候,也重复用油,虽然知道隔夜重炸的油不好,但不知道危害到底有多大。后来,他通过媒体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由于家人和自己得过重病,深知生命健康的价值,从2010年开始,他便使用一级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必须一换。刘洪安的早餐店“刘家豆腐脑”的招牌上,醒目的写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标语。同时,为向顾客证明自己是用新油,特别贴出鉴别复炸油的方法,并放了一把“验油

勺”,供顾客随时检验。自从,刘洪安地“良心油条”生意门庭若市,在保定市引发了一股“做良心餐饮”的热潮。2012年5月11日,《保定晚报》刊登《大学生自谋职业吆喝卖“良心油条”》消息,见报后更多市民前来购买良心油条。 “油条哥”的视频播发到网络后,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中央与河北近百家媒体进行了先后采访。刘洪安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群众好评,引起了广大网民“热捧”,被网民亲切的称呼为“油条哥”。 诚信能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候很难做到,有时候却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那份诚信,整个世界将会变的无比美好,人人都有露出欣慰的笑容。

0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八主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主题读写 主题导语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关于治学修身的家书,也是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处世箴言,激励着无数的人们修身养性。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由勤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勤俭却很难。一个人若是丢弃勤俭,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便会不择手段。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李商隐在《咏史》诗里就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的国家虽然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不算发达,且城市和乡村、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我们仍然要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将这一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希望同学们能从本期的主题阅读中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写作中,要联系实际,有理有据,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以理服人。名家文选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作者:毕淑敏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论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大约1.5厘米到2厘米的膏条,而不是1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再比如无论你坐拥多少橱柜的衣服,当暑气蒸人的时候,你只能穿一件纯棉的T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捂在身上,轻则长满红肿热痛的痱毒,重了就会中暑倒地一命呜呼。俭省比奢华要容易得多,是偷懒人的好伴侣——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费直抵目标。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俭省。 第一件事是学习。学习是需要费用的,就算圣人孔子,答疑解惑时也要收干肉为礼。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和买卖其他货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识,这不单决定于老师的水平,也决定于你自己的状态。这在某种情况下就有点隔山买牛的味道,甚至比股票的风险还大。谁也不能保证你在付出了学费之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你只能先期投入。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 第二件事是旅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做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钱的,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或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第三件事情是锻炼身体。古代的人没有专门锻炼身体的习惯,饥一顿饱一顿全无赘肉。生存的需要逼着他们不停奔跑狩猎,闲暇的时候就装神弄鬼。在岩壁上凿画,在篝火边跳舞,都不是轻体力劳动,积攒不下多余的卡路里。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于是要人为地在机器上跋涉,在充满氯气的池子里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滚,在矫揉造作的水泥峭壁上攀爬……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操练贫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有没有省钱的方法呢?其实也是有的。把人生当做课堂,向一切人学习,就省了上学的钱。徒步到远方去,就省了旅游的钱。不用任何健身器械,就在家里踢毽子高抬腿做广播体操……就省了健身的钱。然而,这也是破费,因为我们付出了时间。 (选自《成才之路》) 【赏析】本文论点明确,语重心长,耐人寻味。主要写作技法有: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留守小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个案分析研究 孔城中心小学李琼 一、研究背景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中最本质的内涵。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问题已成为摆在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必须解决的一个 重要课题。目前社会现实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薄弱,这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遇事只考虑自 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班集体漠不 关心,遇事就轻怕重,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学习马虎,依赖性强,出事推脱责任,逃避现实,抗挫折能力差……,究其原因是我们对 学生缺乏社会责任心的培养。事实说明,不抓责任教育,学校德育 就会无力,素质教育就难以真正落实。 如何培养这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对社会负责的人,确实值得我们来研究。 二、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对象;上门家访,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的详细情况以及在家接受教育的情况;对该生在校的情况进行分析,制订个案研究计划。 (二)第二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0月(研究阶段) 1、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跟踪观察学生的责任行为,了解学生的责任意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 3、定期总结、评估教育成效,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和矫正方法; 4、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指导监护人实施家庭责任教育。 (三)第三阶段2014年11月(中期总结阶段) (四)最终成果形式:个案研究报告 三、个案基本情况: 余峰,男,孔小五年级二班学生,留守儿童。该生在本地的一所小学只读完三年级上学期就随父母去了北京,三年级下学期休了半年学,在四年级时从北京转学来到孔小的。自转学回来后,父母一直在北京打工,除了寒暑假,其他时间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忙于生计,在镇上到处打零工,奶奶除了照顾他,还要种田种地,教育力度不足,加上可能由于天生口吃,刚来时少数同学的嘲笑使他产生自卑感,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学习不努力,

常修身以养德

常修身以养德 古人向来有修身的传统,《礼记·大学》中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人修身养德之精神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逐步推进的今天,对我们来说仍极具借鉴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放松了学习和对自身的要求,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不住诱惑,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笔者以为,作为一名基层法庭司法工作人员,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文化理论学习极为重要。 第一,我们要时刻保持谦卑、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操守、凛然的正气,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养成。在司法工作实践中,我们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更新,创新司法工作方式方法,切

实考虑当事人的难处,融法、理、情于一体,能动司法,真正做到司法为公,执法为民。 第三,每日三省吾身,善于总结自己。竹子常被古人借以明志,正所谓“有结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修身养德亦需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无论在修身养德中,还是在工作实践中,都要学会并善于总结,看一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能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形势,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养成“一身正气”的风骨、“一尘不染”的节操。 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曾经动情地说到:“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只有不断修智、修心、修德和修行,坚持热情、务实、高效、的工作准则,勇于担当、志存高远,才能抵制诱惑、公正司法,才能坚守住司法公平正义这最后一道防线! 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 王稳石

勤以养德 俭以修身演讲稿

勤以养德俭以修身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十月的秋风带来了收获的欣喜,在这个象征金色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俭日”。在这里,我提议同学们在享受每一次收获所给予我们喜悦的同时,也认真思考如何将勤俭的态度践行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以善待他人的劳动果实。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勤以养德,俭以修身。 “勤俭”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节俭的民族:上古有神农氏,“遍尝百草”,才有了后世百姓的安乐;春秋有季文子,虽贵为上卿大夫,却住所简陋、穿着布衣、以俭为荣,才有了鲁国的富庶。 即便是在物资丰足的今天,永不凋谢的勤俭之花仍然盛开在九州大地上。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处处可以寻访勤俭节约的动人事迹。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爷爷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他常说:“这有什么苦?这馒头是农民兄弟用一滴一滴汗换来的,人家扔了,我把它拾起来吃了,不少浪费些么。我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虾,我把钱都攒着,给困难学生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我们所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丧失“勤俭”的千古美德。 勤俭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它促使你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能不浪费资源。屋子匮乏的时候,勤俭帮助我们度过贫苦;生活富足的时候,勤俭帮助我们创造

更多价值;勤俭是严谨的思维方式,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处理事情的判断和能力,悄无声息的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勤俭更是至高的品德修养。一个勤俭的人,他不会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而是把自己的得失与他人,社会的利益相联系,在人类群体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才是勤俭给我们、给社会回馈的最丰厚的礼物。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的能力或许有限,但是我们应该谨记勤以养德,俭以修身的传统美德,通过身边的一点一滴来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里,我们都应该记得及时随手关灯、关电脑,对于不使用的家用电器也要及时关闭。另外像废旧报纸、书籍等也可以放到我们班级的爱心箱里;而吃饭时做到吃多少要多少,尽量不要浪费每一粒粮食;洗完手,也要及时关闭水龙头;浴缸里要倒掉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更有营养,淘米的水刷洗碗筷更干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坚持下去,就会像小溪汇聚成河流一样,最终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节约巨大的财富,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公民,也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勤俭之行,始于足下。它是幸福的宏伟蓝图,也是社会义务的担当。 勤俭是一种远见,也是一种态度。 勤俭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时尚。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努力成为一个勤俭节约,聪慧时尚的优秀公民!

领导干部四心方能修身养德

领导干部保持“四心”方能修身养德 “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从政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参照和田市关于在全市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的安排,自己本着提高素质,增强道德修养意识,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上来,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题,努力增强廉洁从政,勤政建设的意识,并在转变作风,提高思想觉悟上下功夫,注重以学明志、以学养德,以学促廉的良好风尚。 这次“读书思廉”活动,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不断提高的好机会。读书对每一个人来说机会很多,形式多样,可以自行选择,可读的书也有千种万种。我认为平时读书很多时间是,需要哪种书才去看过。而这次读书活动,我感觉有种读书的压力,叫你去努力找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书,并且加大读书时间来充实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更主要的是磨练一个人的读书意志,叫你读书后怎样做好事业,怎样树立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这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今天和大家探讨读书的事,虽然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平等的,但读书后的收获却大不一样,市委这次开展的“读书思廉”活动,是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题,其根本目的也是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有用人

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始终发扬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认为正确树立好几种心态,谈一点我的认识:即平常心、责任心、进取心、廉洁心。 保持平常心是当前领导干部的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容易被更多的事物所诱惑。所以说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大公无私,行得直、端得正,那就无所惧怕,反之,当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少,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少数党员干部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一己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乱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个人利益损公肥私充当“开路先锋”,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 比如我xxx委所属企业原xx旅客运输公司董事长xx,即后任董事长xx,都是在任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利用手中的大权,私分公司资金,分别受到了党纪处分和行政处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使企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影响恶劣,教训深刻,是一起典型的党员领导干部放弃世界观改造,背弃党的宗旨,私欲极度膨胀的违纪违法案件,再次给我们党员干部同志敲响了警钟。问题虽然出在了旅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但其他企业也要引起重视,引以为戒,防微杜渐。所以说要彻底清除这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0、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1、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2、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3、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

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14、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1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1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23、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2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读书演讲稿:修身养德,治学立教

修身养德,治学立教 ————品读《菜根谭》有感 宋文华 中国人喜言修身养性,也往往有人著书立说,讲修身养性之道。诸多著作中又以《菜根谭》最为有名。传说旧时文墨世儒人家的子弟成弱冠之礼,先辈则贻赠他两件东西,一件是锦冠,另一件多为先贤集作、四书五经,但偶也有以《菜根谭》或诸如此类者代替,寓意学后能明心净性,得其真谛。《菜根谭》这本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间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商人可以从中找到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从中发现博大和宽宏,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书中的修身篇和治学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必须悠然恬淡、恬情修德、明志进取修身。作为一项关系到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工程,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教师修身养德,必须心静如水,具有不为利益所动的坦然心境;甘为人梯,具有不为世俗所惑的奉献精神;清贫乐教,具有不为杂念所左的孜孜之心。概言之有三: 其一:明志致远。“立志明道卓然特立,为学之一必先立志”,“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星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角藩,如何安乎?”“修其大业人心自顺”。《菜根谭》有道家无为的处世思想,我认为“无为”的“为”,为个人谋利,这个“为”要小;而“作为”的“为”是“事业”,是“大为”,要谋“事业”,在“谋事业”之时要抛开私心杂念及“无为”,一心一意为“事业”而“作为”。事业上成就了,而“小为”自不待言。这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如何摆正“小为”的位臵,而目的造就“大为”,以达到“无为境界”。它还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在于实现自我价值。曹雪芹一生清平,

教育随笔:修身养德 做阳光教师

教育随笔:修身养德 做阳光教师 教育随笔:修身养德做阳光教师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文明的楷模,因此,教师的道德形象往往影响学生人生观的确立和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塑造高道德水准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先修身养德,站在道德之峰的最高点。近年来,我们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师德修养,坚持学习、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和道德形象。在滨州实验学校这股要求进步的潮流中,我和老师们一起有步骤地温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还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学习中,我结合学校的实际,为自己提出了新的师德目标:敬业爱生,严谨踏实,博学善导。 为了达成这个师德目标,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尽量减少教育偏失和教育不当行为。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不把烦恼带进课堂,不把烦恼带到脸上,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每次,上班路上,我都边走边嘱咐自己放下心事,忘记烦恼,给学生一张舒展的脸,一张阳光的脸。不管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心里有放不下的事,在孩子面前,我一直保持着阳光灿烂,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健康的坚强的向上的老师。就这样,我的修身之路从克己自律起步。 我常对照身边的老师找自己的差距,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注意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修身养德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然养成。 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模范看齐,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的同时,我认真研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后,我有了崭新的认识,那就是为人师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努力工作。关怀生命,让学生拥有幸福的人生开端。我们学校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民本教育,注重对学生生命体的关怀。学生的情感、个性,身体和心态,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反思、体验,寻找学习的幸福感,在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从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学生生命内在需要的视角,来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心灵感受和价值追求。在课堂上,我的学生常常展示自己的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常常热心帮助同学解决疑问。会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而不是我的讲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需求是第一需要,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我的养德之路从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起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