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点: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与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代数式。
2. 单项式:只含有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3.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 整式:只含有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整式。
6.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7. 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8.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9.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从左向右,指数由小到大是升幂排列;从左向右,指数由大到小是降幂排列。
10.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异侧,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12. 对顶角: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垂直,则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13.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4. 垂线与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5.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6.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7. 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三角形是由三条边、三个顶点、三条高组成的。
三条边分别叫做三角形的三边;三个顶点分别叫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内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其中最大的内角叫做最大角,它也是三角形的外角。
18.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七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理数: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整数和分数的转换。
2. 一元一次方程: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几何图形: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掌握角的概念及角的度量,学会画图和识图。
4. 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等。
5. 多边形: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对角线的概念。
6. 几何图形的变换: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几何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7. 数据分析: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8. 逻辑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重视和掌握。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章有理数(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n)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 + 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 + b ) +c=a+ ( 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 ( b+c ) =ab+ac(六)有理数除法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完美版)
有理数的概念一、本节学习指导本带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部分知识是有助于我们记忆的。
对于本行的知识如果一时记不住也不要急,毕竟我们才刚刚进入初级数学的学习。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正数和负数(1)、大于。
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D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如:-(-2) =4,这个时候的汽不是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正整数零(2)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 零②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分数‘正分数负分⑶自然数00和正整数;a>0 Oa是正数;a<0 Oa是负数;a'OOa是正数或00是非负数;aWOOa是负数或0U>a是非正数.3、数轴【重点】(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I I I I I I )-2-10123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 -3…(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
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4)、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版本)
第一章有理数1、正负数: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如:a 为负数,则-a 为正数。
a 为0,则-a 也为0)2、有理数:(1)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有理数。
π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所以不是有理数;(2)分类:① ②(3)数学语言: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数轴上,从左往右数依次变大。
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5的相反数是-5,-5的相反数是5。
5和-5互为相反数。
一定要说谁是谁的相反数,⎪⎪⎩⎪⎪⎨⎧⎩⎨⎧⎩⎨⎧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本身。
(2)注意: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
如:a 的相反数是-a ;a-b 的相反数是-(a-b )= b-a ;a+b 的相反数是-(a+b)=-a-b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负负为什么会得正?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如:2的相反数是-2,-2的相反数是2,同时-2的相反数是-(-2),所以-(-2)= 2 。
即一个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等于本身。
4、绝对值:(1)意义: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因距离不能为负数,所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非负性。
(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正数和0的绝对值都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 0a 1a a>⇔= ; 0a 1a a<⇔-=;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正数都比负数大;(2)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4)-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整数及其应用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及其表示方法。
2. 整数的比较:同号整数比较大小、异号整数比较大小。
3.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整数相加、异号整数相加、同号整数相减、异号整数相减。
4. 整数的乘法:正整数乘法、负整数乘法、零的乘法、整数乘法的规律。
5.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及除法的运算法则。
6. 整数的综合运用:整数运算的混合运用。
7. 整数的应用:温度、海拔等实际问题中的整数运算。
二、有理数三、比例1. 比例的概念:等比的关系。
2. 比例的性质:比例中的四个量。
3. 比例的运用:比例的简化、扩大、求未知数等。
4. 比例的应用: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数的性质1.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
2. 质数与合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3. 素数与合数的分解:整数的分解。
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及性质。
五、分数六、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4.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规则。
5.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规则。
6.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规则。
七、代数1. 代数的基本概念:代数式、代数方程等。
2. 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加减乘除。
3. 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八、平面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面等基本概念。
2. 直线和角:直线、角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4.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5. 多边形:多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6. 圆: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必备7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必备7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1篇(一)、概念梳理⑴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弄清相关数量关系,注意单位统一,注意设未知数;①解:设出未知数(注意单位),②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③解这个方程,④答(包括单位名称,检验)。
⑵一些固定模型中的等量关系:①数字问题:表示一个三位数,则有=101a+10b+c(数位上的数字×位数)②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时间×速度甲乙同时相向行走相遇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甲走的时间=乙走的时间;甲乙同时同向行走追及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之间距离③工程问题(整体1):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各部分工作量之和=总工作量;④储蓄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⑤商品销售问题:商品利润=售价-进价(成本价)商品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⑥等积变形问题:面积或体积不变⑦和、差、倍、分问题:多、少、几倍、几分之几⑧按比例分配问题:一般设每份为x如:2:3:4为2x、3x、4x⑨资源调配问题:资源、人员的调配(有时要间接设未知数)(二)、思想方法(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⑴模型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成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⑵方程思想: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如:按比例分配、线段的长、角的大小等)就是方程思想.⑶转化(归纳)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各种同解变形,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来代替原来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⑷数形结合思想:如:数轴问题、在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时,借助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⑸分类(整体)思想:如:绝对值、偶次方、点在线段上(延长线上、线段外)、角在角内(外)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运用.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2篇一几何图形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整理好,直接打印)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2) 有理数的分类: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3) 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 (4)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如1.5的相反数是-1.5,-12的相反数是12,a 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3.14-π 的相反数是π-3.14;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即: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除0外).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例如:|5|=5, |π-3.14|=π-3.14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例如|-5|=5,3.14-π|=-(3.14-π)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3)0a 1aa >⇔= ;0a 1aa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4|则 -5<-4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1.2的倒数是5/6,-4/7的倒数是-7/4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 a、b互为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1)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5)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两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2-1=-3,(-2-1可理解为-2,-1的和,也可读作-2减1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例如:-1+2=1,-2+1=-1,7-9 =-2(7-9读为7与-9的和)(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如6-5=-5+6(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4-3)+2=4+(-3+2)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4-(-5)=4+5.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不为零的因数连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提纲
一、数的概念
1.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各自的性质
2.数的分类与比较
3.数轴的概念
二、整数的运算
1.带符号的整数加减法和乘法
2.整数的混合运算
3.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平面图形
1.二维坐标系的概念
2.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3.平面图形的计算:周长、面积、体积
四、相似与全等
1.相似的概念及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
五、比例与比例关系
1.比例的定义及性质
2.比例的化简与扩大
3.比例关系的应用
六、数据的统计
1.统计量的概念
2.频数表、频率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制作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七、解析几何初步
1.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基本性质
2.直线的解析式
3.平面图形的解析式
总之,七年级上册数学包含了数的概念、整数的运算、平面图形、相似与全等、比例与比例关系、数据的统计以及解析几何初步等知识点。
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为后面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
有理数的概念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部分知识是有助于我们记忆的。
对于本节的知识如果一时记不住也不要急,毕竟我们才刚刚进入初级数学的学习。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正数和负数(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
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a ≥0⇔a 是正数或 0⇔是非负数;a ≤0⇔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3、数轴【重点】(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①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②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③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
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4)、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最全面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第一章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是正数;当a表示0 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 +”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c表示为:・8 °C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 .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
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H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 也是偶数,也是奇数。
2.(1)凡能写成9 (P, q为整数且H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P 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正是有理数;「匚右刑物f正整数正有理数I正分数⑵有理数的分类:①按正、负分类: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正整数整数彳零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有理数出整数分数年分数分数一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⑶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 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U 0和正整数;a>0 U a是正数;a< 0 a是负数;a20 = a是正数或0 u a是非负数;aW 0 = a是负数或0 u a是非正数.三.数轴1 .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整数1.1.1 整数的定义与性质- 整数包括正整数、0 和负整数。
- 整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1.2 整数的分类- 自然数:正整数和0。
- 整数:包括自然数、负整数和0。
1.2 分数1.2.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 分数是整数比上整数,形式为 a/b,其中 a 和 b 是整数,b 不为0。
- 分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2.2 分数的分类- 正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 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零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1.3 小数1.3.1 小数的定义与性质- 小数是十进制数的一种,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隔。
- 小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3.2 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有限的小数。
-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无限的小数。
第二章:代数式2.1 代数式的定义与性质2.1.1 代数式的定义- 代数式是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1.2 代数式的性质- 代数式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2.2 变量2.2.1 变量的定义与性质- 变量是代数式中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 变量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2.3 代数式的运算2.3.1 代数式的加减法- 同类项:变量和它们的指数相同的代数式。
- 代数式的加减法:同类项之间进行加减运算。
2.3.2 代数式的乘除法- 代数式的乘除法:将代数式与数字相乘或相除。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3.1.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 ax + b = 0 的方程,其中 a 和 b 是常数,x 是变量。
3.1.2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变量 x 的值。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2.1 解法概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代入法、移项法、消元法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概括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 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 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利润率= 售价成− 本成本100% ;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 R,S 圆=π R2,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C 正方形=4a,
S 正方形=a2,
=π (R2-r2),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3,
=π R2h ,V = 圆锥 1 π R2h.
环形
S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3.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 (检验方程的解).
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 读题分析法 ........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 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p, q为整数且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 p
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全)有理数比0小的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
料(全册)
单元一:整数
- 整数的概念: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
- 整数的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时,先比较绝对值大小,再根据
正负确定大小关系。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减取结果的绝对值,符号与原
值相同;异号相加减取结果的绝对值,符号与较大数相同。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同号相乘除结果为正,异号相乘除结果
为负。
单元二:分数
- 分数的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真数、假数和零。
- 分数的相等:两个分数相等表示代表同一量的两个数。
-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求公共分母,比较
分子大小进行。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可以通过通分,然后对分子进行加减。
- 分数的乘法:分数乘法可以直接对分子和分母进行相乘。
- 分数的除法:分数除法可以先求倒数,再进行相乘。
单元三:代数式
- 代数式的概念:含有变量的数学式子称为代数式。
- 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 代数式的化简:对代数式进行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运用分配律等方法进行化简。
...
(继续写下去,覆盖全册)。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7篇)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7篇)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三维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①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与面的交线是一条线,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脸:包围身体的是脸,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按名称分)柱:①圆柱②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锥:①圆锥②棱锥球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经常考:考试形式:展开的图形能否围成正方体;正方体对面图案)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的是前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前视图:从前面看到的视图称为前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①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零③负有理数有理数{ ①整数②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
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相反的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如下:
1. 数的表达和计算
- 整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法则
- 分数的概念和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 小数的概念和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 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法则
2. 坐标系与平面图形
- 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性质,包括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 平面图形的相似和全等关系
3. 数据的收集和表示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表格、图表、统计图等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 比例与相似
-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包括比例的四种基本关系
- 相似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全等图形、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等
5. 方程与方程式
- 方程的概念和解的概念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消元法、代入法等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几何体的认识
- 几何体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立体图形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 圆锥、圆柱、圆筒、圆环等几何体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7. 数据的统计与预测
- 概率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事件的概念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 概率与统计的应用,包括样本调查、数据预测等
这些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目录,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比例、方程、几何体、概率等基本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1一、正数与负数1.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上升5米记为5米; -8米则表示下降8米。
2.正数:大于0的数。
3.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
4.0的含义:①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0在计数时表示没有,比如0元;③0表示某种量的基准,比如0℃表示温度的基准5.有理数的分类分数概念(1)小学学的分数,百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现统称分数;(2)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属于有理数,如:π=3.141592... 2.010010001...“非”的概念非负数:正数和0非正分数:负分数非正数:负数和0非负分数:正分数非负整数:正整数和0非正整数:负整数和0二、数轴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通常原点用“O”表示,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单位长度为1.2.如何画数轴①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②取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③选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
3.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1)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2)左边的数<右边的数三、相反数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②a的相反数-a③a与b互为相反数:a+b=0④a-b的相反数是:-a+b或b-a⑤a+b的相反数是:-a-b⑥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方法:在这个数的前面加“-”号.⑦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绝对值1.几何意义:从数轴上表示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即为|a|2.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当a是正数时,|a|=a;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当a是负数时,|a|=-a;③0的绝对值等于0。
当a=0时,|a|=0。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0>负数;2.两个负数比较①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概念知识要点1、正数和负数(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
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a ≥0⇔a 是正数或 0⇔是非负数;a ≤0⇔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3、数轴【重点】(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①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②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③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
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4)、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① 注意:a 的相反数是-a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a-b ;② 非零数的相反数的商为-1;③ 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2)、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他们分别在原点的两侧,表示a 和-a ,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3)、a 和-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
(4)、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5)、若两个数a 、b 互为相反数,就可以得到a+b=0;反过来若a+b=0,则a 、b 互为相反数。
(6)、多重符号的相乘由“-”的个数来定:若“-”的个数为偶数,相乘结果为正数;若“-“的个数为奇数,化简结果为负数。
比如:-2³4³(-3)³(-1)³(-5),首先由4个负号,所以最终结果是正数,再算数字相乘得到1205、绝对值(1)、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或者说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或者说0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0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3)、绝对值可表示为:⎪⎩⎪⎨⎧<-=>=)0()0(0)0(a a a a a a 或⎩⎨⎧≤-≥=)0()0(a a a a a ; (4)、01>⇔=a a a ;01<⇔-=a a a ;(5)、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非负数是正数或0),即|a|≥0。
(6)、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可能是互为相反数或者相等。
(7)、有理数比大小:① 正数比0大,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②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③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8)、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① 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② 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③ 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理数的运算知识要点1、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加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4)、为了计算简便,往往会采取以下方法: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减法变加法;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注:有理数的减法实质就是把减法变加法。
3、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2)、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是负数。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①乘法的交换律:ab=ba;②乘法的结合律:(ab)c=a(bc);③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4、有理数的除法(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①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②确定积的符号;③运用乘法运算律和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有理数的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a n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
如:2³=2³2³2=8(3)、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如:(1/2)²(4)、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5)、10的几次方,幂的结果中1后面就有几个0。
如:105 =100000(6)、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的任何次幂都是1。
-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
6、科学记数法(1)、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³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而且1≤︱a︱<10,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例:240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记为2.4³1087、近似数(1)、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
(2)、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3)、利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4)、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5)、解题技巧:①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需看这个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的哪一位。
②当四舍五入到十位或十位以上时,应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再按要求取近似数。
(6)、a ³10n 中有效数字是指a 的有效数字。
7、等于本身的数汇总:①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②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③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④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⑤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3.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5.多项式的项与项数: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6.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注意:(若a 、b 、c 、p 、q 是常数)ax 2+bx+c 和x 2+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7.多项式的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多项式的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8.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即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9.整式分类:⎩⎨⎧多项式单项式整式 . ( 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 10.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11.合并同类项法:各同类项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12.去括号的法则:(原理:乘法分配侓)(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13.添括号的法则:(1)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2)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14. 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整式加减的步骤:(1)列出代数式;(2)去括号;(3)添括号(4)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二、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如果a =b(c≠0),那么a c =b c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四、去括号法则 〔依据分配律:a (b+c )=ab+ac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或乘未知数的倒数),得到方程的解x=b a).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找: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4. 解:解出所列方程, 求出未知数的值;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七、有关常用应用题类型及各量之间的关系1. 和、差、倍、分问题(增长率问题): 增长量=原有量³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增长率,减少,缩小……”来体现.(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大、小、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确定标准量与比校量,并注意每个词的细微差别.2. 等积变形问题:(1)“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等积)为前提,是等量关系的所在.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2)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³高=S ²h =πr 2h②长方体的体积 V =长³宽³高=abc3. 劳力调配问题:从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4. 数字问题: 要正确区分“数”与“数字”两个概念,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数值不同,这类问题通常采用间接设法,常见的解题思路分析是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列方程的前提还必须正确地表示多位数的代数式,一个多位数是各位上数字与该位计数单位的积之和.(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百位数字为c ,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且0≤a ≤9, 0≤b ≤9, 1≤c ≤9).(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 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 —2表示;奇数用2n+1或2n —1表示.5. 工程问题(生产、做工等类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³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合做的效率=各单独做的效率的和. 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分析时可采用列表或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