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农村建设奖金难题——湖北公安县农村信用社增量贷款管理调查
浅议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完善
浅议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完善经济天地荫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杨凤琪【摘要】为了有效增加涉农信贷 投放,支持“三农”发展,协调农村 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促进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共同 发展,国家于2()09年出台了对县 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行奖 励的政策。
通过近三年的实施效果 来看,这一政策对“三农”发展起到 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县域金 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也有效 地协调了县域金融机构与“三农”的关系。
本文对湖北省中央财政金 融贴补奖资金的使用情况的检查 和调研中发现的此项政策在具体 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 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 策建议。
【关键词】“三农”涉农贷款增量奖励一、存在的问题(一) 涉农贷款定义模糊,认定时难以把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中对涉农贷款的分类标准不直观、不明确,难以把握,对这一统计口径和标准,财政和金融部门从各自角度来理解,认定上存在分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所以该专项统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缺乏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县级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冶(银统379表)中的“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消费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等4类贷款的理解和统计标准不一致,有的按企业注册地分类,有的按贷款人户籍分类,有的按贷款使用用途分类,有的甚至将所有对个人和企业的贷款全部纳人了涉农范围,汇总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很大出人,给审核工作带来困难。
(二) 增量奖励数据缺乏核实。
一方面,县财政仅仅依据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自己报送的数据向上填报,对所报数据的真实性缺乏核实;另一方面,县与市的金融机构统计口径与统计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以上原因导致地方财政局对于增量奖励数据存在质疑,但是当地财政部门由于理解差异和部门关系等等原因,没有去严格把关认真核实,同时,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人民银行基层行无法获得涉农贷款报表数据,这也给增量数据的核实增加了工作难度。
浅议如何完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
一
的政策 。从 近 三年 的实 施 效果 来 看 . 这
一
政策对“ 三农 ” 发展 起 到 了 明显 的促 进作用 , 同时给 县域 金融 机 构也 带 来 了
一
定 的收 益 , 有效 地 协调 了县 域金 融机
构与 “ 三农 ” 的关 系 。 者结合 对 湖北省 笔 中央 财 政 金 融 贴 补 奖 资 金使 用 情 况 的 检 查调 研 , 执行 此 项政 策 中存 在 的 问 对 题 和 困难 进行 分析 , 并提 出相 应 的对策 和建议 。
规 定 为 准 。该 标 准 功能 主 要 定位 于全 面 、 整、 完 系统 地反 映金 融 机 构 信 贷支 农 情况 , 合 统筹 城 乡 发展 战 略实 施 和 符
涉及 贷款 余 额 、 款 平 均 余 额 、 款 发 贷 贷
放额 等 。 目前 , 级 财政 部 门仍 然采 用 各
( ) 农 贷 款 定 义 模 糊 。 定 时 难 一 涉 认
以把握
与 市 的 金融 机 构 统 计 口. 与 统 计 数 据 径 存在 较 的差异 , 导致 地方 财 政局 对 增 量 奖励数 据存 在质 疑 。 当地 财政 部 门 而 由于理 解 差异 和部 门关 系等 原 因 , 没 并
范 围之 内,文件 中也 没 有 明确 规定 : 四
是农 户贷 款 中明确 规定 不包括 城 关镇 ,
有失科 学性 。 大多 数 的县级 城关镇 也 绝 管辖农 村 ,且农 业人 口 比例 相 当大 , 使
构 涉农 贷 款 增 量奖 励 资 金 管 理暂 行 办 法 》 以下 简 称 《 行 办 法 》 规 定, 农 ( 暂 ) 涉 贷 款 口径以 《 涉农 贷款 专项 统计 制 度》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不仅是信贷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防范信贷风险之源。
23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此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或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贷款的“三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
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
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 , 追 求 涉 农 贷 款 增 量 时 , 多 的 偏 向 于 管 理 成 本 在 更 低 , 信 状 况 好 的大 型 涉 农 企 业 , 当前 金 融 创 新 较 资 在 多 的 时 期 , 融 机 构 完 全 可 能 以银 ( ) 贷 款 合 作 金 社 团 的方 式 将 资 金 投 向异 地 大 型 涉 农 企 业 。 如 : 设 蒙 例 假 牛公 司有 贷款 需求 , 公 司所 在地 县域 某金 融机构 向 ( 当地 某 信 用 联 社 ) 请 贷 款 , 果 贷 款 金 额 大 , 如 申 如 那
De . 1 c 2O O
涉 贷 增 奖 政 在 施 程建
陈 永 宽
( 国人 民银 行 包 头 市 中心 支行 , 蒙古 包 头 中 内 04 0 ) 1 00
摘 要 : 对 国 家 出 台 了财政 资 金 奖励 县 域 涉 农 贷 款 的 政 策 , 在执 行 过 程 中有 些金 融 机 构 对 涉 农 针 但 贷 款 增 量 奖 励 工 作 重视 程 度 不 够 , 以体 现 涉农 贷 款 奖励 资金 的 利 益 导 向形 成 的 激 励 机 制 , 而使 得 政 难 从 策 的 发 挥 受 到 影 响 这 一 问题 提 出 了几 点 建 议 。 关 键 词 : 款 增 量 ; 励 ; 域 ; 农 贷 款 贷 奖 县 涉 中 图 分 类 号 : 8 0 5 F 3 .8 文献标识码 : A
涉 农 贷 款 增 量 奖 励 政 策 文 件 不 是 很 了 解 , 文 件 的 对
政 策 精 神 把 握 也 不 准 确 , 上 报 2 0 年 增 量 奖 励 在 09 时 , 使 在 实 施 操 作 过 程 中 出现 差 别 。主 要 表 现 在 : 致 有 些 金 融 机 构 对 涉 农 贷 款 增 量 奖 励 工 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量 数 据 不 很 准 确 , 不 按 统 计 部 门 的 计 口径 报 增 如 数 , 是 找 信 贷 部 门 填 报 ; 些 金 融 机 构 认 为 不 符 合 而 有
农村信用社贷前调查提纲和技巧
农村信用社贷前调查、贷后检查提纲和技巧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贷款“三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
当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各类中小型企业,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贷款“三查〞那么应重点对其各项经营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等进行认真的甄别和分析,特别是对“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和“三表〞〔水表、电表、报表〕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评审。
现从做实贷款“三查〞角度,对大额贷款贷前、贷后两个环节的管理要求进行说明。
〔一〕如何做实贷前调查?1、调查产业政策和借款主体资格情况。
调查客户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或规定,是否为“四有三不〞企业,是否具备借款主体资格。
重点调查核实客户根本证照是否合法合规,注册资本是否经有权部门验资,且出具了验资报告,注册资本到账情况或拟于何时到位。
不同行业的客户应核实其他证照〔批文〕。
2、调查客户行业前景情况。
调查分析客户行业风险(包含自然、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行业风险分析。
行业风险分析主要包括行业本钱结构、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行业的盈利水平、行业的法律环境以及行业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等方面。
在分析时,可以参照以下行业风险的预警信号:一是客户所处的行业利润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二是客户所处的行业整体经济衰退,或虽属新兴行业但产品未完全进入市场;三是客户所严重依赖或高度相关的其他行业出现衰退,或存在密切依存关系的行业供给商、销售商或顾客的需求发生变化;四是因重大的技术革新与消费观念改变,使客户所处行业的产品出现众多的替代品或产品功能萎缩与丧失;五是国家产业、货币、税收、贸易等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给客户所处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六是宏观经济进入衰退期或萧条期,行业受到消极影响;七是与行业相关的法律、行业规定或标准出现不利改变。
〔2〕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是对客户经营特征以及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经营环节的风险程度分析。
财政部印发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增量奖励管理办法
财政部印发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增量奖励管理办法2010-10-11 16:04:40来源: 财政部网站跟贴0 条手机看股票财金[2010]116号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山西、新疆、甘肃省(自治区)财政厅,财政部驻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山西、新疆、甘肃省(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我们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政策,相应修订了资金管理办法。
现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附件: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奖励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长效机制,支持“三农”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是指财政部门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本办法所称县域金融机构,是指县(含县级市,不含县级区,下同)辖区域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法人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含农业发展银行,下同)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金融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涉农贷款,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中“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银统379表)中的“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消费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等4类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湖北省部分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违规情况的通报-银办发[2003]4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湖北省部分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违规情况的通报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湖北省部分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违规情况的通报(银办发[2003]4号2003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现就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227)反映湖北省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再贷款发放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核查,湖北武汉、宜昌、宜城等地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再贷款发放与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违规行为:一是挪用支农再贷款用于保支付。
2000年至2001年,宜城市农村信用联社挪用支农再贷款共计5200万元用于保支付,占其支农再贷款余额的58%。
二是擅自改变支农再贷款用途,用支农再贷款发放企事业单位贷款。
武汉市黄陂区联社辖内的长轩岭和滠口信用社,把125万元的企事业贷款反映在支农再贷款专户台账上,虚增农户贷款。
三是伪造支农贷款。
武汉市姚集农村信用社为多获得下一年支农再贷款,编造13笔农户贷款共虚增支农贷款43万元。
四是联社擅自提高向辖内信用社下拨再贷款利率。
宜昌市长阳联社向信用社下拨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为千分之五,比规定利率水平高出2.675个千分点,多收利息2.675万元。
五是高息发放支农贷款。
武汉市侏儒农村信用社、消泗农村信用社于2000年违规发放高息支农贷款109笔,共计112.27万元,多收利息1.6万元,最高利率达18%。
湖北省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上述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形象,也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它暴露出部分农村信用社没有真正从服务“三农”的角度看待支农再贷款的重要性,未能贯彻人民银行总行支农再贷款的相关政策制度。
对山区农行增量贷款优化难的几点思考
对山区农行增量贷款优化难的几点思考
伍华农;黄相奎;鲍其富
【期刊名称】《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年(卷),期】1995(000)011
【摘要】一、增量贷款优化难的主要障碍 1、运作不规范。
从农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上看:一是新增贷款投向没有转移。
目前,大部分山区农行没有摆脱传统的业务经营范围,仍在行业比较效益低、风险高、底子薄、基础差的"农"字上作文章,仅有贷款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是新增贷款重点错位。
据调查,山区农行贷款投放的重点仍旧是包袱重、活力小、机制死、靠贷款输血活命的老企业,新增贷款"元气"不足。
三是新增贷款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四多四少",即国营企业多,个体私营企业少;农村农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伍华农;黄相奎;鲍其富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南漳县支行;农业银行南漳县支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
【相关文献】
1.建特色产业客户群体创山区农行增效典型:——对农行通江县支行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实现扭亏增盈的调查与思考 [J], 白枝平
2.存单质钾贷款:山区农行的有益尝试——对农行秭归县支行的调查与思考 [J],
向玉平
3.破解农户贷款难的新模式——随州农行助农民设立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的实证研究 [J], 王文保
4.农行小额贷款管理办法破解贷款难 [J], 新绿
5.青州农行优化贷款增量结构出成效 [J], 冯在瑞;祝秀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1.22•【字号】鄂政办发[2002]7号•【施行日期】2002.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湖北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02]7号)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全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就在全省农村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一)进一步提高推广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强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全省涉农部门的共同责任,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缓解农民贷款的有效方式。
它有利于进一步加大支农服务力度,理顺信用关系,形成以信用为基础和纽带的社农共同发展机制,实现“社农双赢”;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农村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有利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金融政策,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搞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评定信用等级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安全运行的保证。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利用其情况熟的优势,全面调查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宣讲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好处。
各地要发动村、组干部,与农村信用社联合成立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在对农民的家庭情况、生产规模、产品市场、个人品质、投资需求、年度收支、还款来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摸底,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的基础上,对照各个等级的标准,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组登记造册、信用站初审、信用社核准的程序,切实抓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基于对湖北省公安县调查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基于对湖北省公安县调查刘忠姣【摘要】湖北省公安县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迅猛,对其23家新型经济主体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产业资金少、信贷需求旺,但存在抵押担保不足、农业保险缺乏等制约因素,影响了金融支持力度,困扰了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年(卷),期】2016(029)012【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新型农业经济主体;金融;调查分析【作者】刘忠姣【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61.1 一“大”23家调查样本中,有贷款意愿的18家,占比66.7%,信贷资金需求大。
实际贷款需求1 048万元,平均每家贷款需求为54.5万元。
从有贷款意愿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当前景气度较高的生猪和水产养殖、葡萄种植和农机服务等行业,而水稻、蔬菜种植等传统行业资金需求少(见表1)。
从贷款用途看,主要用于收购农副产品、添置生产设备、减少民间借贷和扩大经营规模等方面。
该县4家葡萄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在葡萄成熟的季节需要大量收购资金,仅仅依靠民间借贷难以在时间和数量上满足需要。
从贷款时间和期限看,被调查者希望获得贷款的时间和期限能够与农业种植期相符。
从贷款利率水平看,有贷款需求的希望金融部门在利率上能够优惠,以基准利率为宜。
1.2 二“多”一是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没有直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多,基本以“新农贷”方式从农商行获得60万小额农户贷款;二是民间融资金额多,23家调查样本仅3家没有民间借贷,6家运作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通过民间借贷解决临时性资金需求,其借贷规模在220~530万元之间,借贷年利率在12%~24%之间,比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同档次贷款利率水平高5%~11%。
1.3 三“少”23家调查样本资金来源渠道少:一是成员股金入股少,入股股金仅为360万元;二是盈余资金少,其盈余150万元,三是补贴资金少,政府项目补贴资金仅80万元。
湖北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的调查思考
中, 3 有 3个 县 市 、 8 乡 镇 政 府 成 立 了 “ 村 信 用 工 程 ” 建 活 动 领 导 小 组 , 别 占 比 9 % 、 9 。 制 定 了 9 5个 农 创 分 1 8% 共 6个
管 理 办 法 和 实 施 方 案 , 发 了 12份 文 件 , 8 下 0 有 8个 村 的 干 部 能 积 极 参 与 调 查 、 档 、 级 , 比 9 % 。 建 评 占 1 ( ) 案 明 确 , 施 得 力 。 是 层 层 传 达 贯 彻 。 统 计 , 省 共 召 开 专 题 会 议 、 广 小 额 农 贷 动 员 大 会 等 10 二 方 措 一 据 全 推 20
金 融 部 门 实 践 江 总 书 记 “ 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的 实 际 行 动 。 分 行 为 贯 彻 落 实 总 行 发 展 农 户 小 顿 信 用 贷 款 的 精 神 , 台 三 ’ 重 我 出 了相 应 的 配 套 措 施 , 得 了 较 显 著 的 成 效 , 从 反 映 上 来 的 情 况 看 , 存 在 一 些 不 容 忽 视 的 问 题 。为 把 农 户 小 顿 信 用 贷 取 但 也 款 工 作 做 细 、 好 , 期 特 鳊 发 一 组 专 题 调 研 报 告 , 实 际部 门和 有 关 决 策 部 门参 考 。 做 本 供
维普资讯
曩菡 匝
幽
——
—
R s a c n Mon t r o iy e e r hO eay P l c
编 者 按 : 农 村 推 广 农 户 小 顿 信 用 贷 款 , 党 中 央 、 务 院 支持 “ 农 ” 促 进 农 民 增 收 、 业 增 效 的 重 要 举 措 , 是 在 是 国 三 、 农 也
10 8 0份 , 定 实 施 方 案 9 3份 。 四 是 大 力 开 展 宣 传 。各 地 利 用 广 播 、 视 、 幅 、 语 等 形 式 广 泛 宣 传 。五 是 建 立 制 8 电 横 标
财政部关于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
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财政部
•【公布日期】2009.03.02
•【文号】财金[2009]16号
•【施行日期】2009.03.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财政综合规定
正文
财政部关于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的
通知
(财金[2009]16号)
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云南、新疆省(自治区)财政厅(局):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了促进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经研究,决定在黑龙江等6省区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
现通知如下:
对黑龙江等6省区所辖县域(包括县级市,不包括县级区)内设立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自2009年起,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幅超过15%的,财政部门对机构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增量超过15%部分,按2%给予奖励,纳入机构当年收入核算,以增强机构经营发展能力。
对上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的,不予奖励。
涉农贷款口径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
发[2007]246号)规定为准。
奖励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规定比例分担。
有关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制定实施。
财政部
二○○九年三月二日。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不仅是信贷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防范信贷风险之源。
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此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或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贷款的“三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
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8.01.08•【字号】鄂财农发[2008]2号•【施行日期】2008.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农发〔2008〕2号)各市州、县(市)、林区财政局: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增强示范和引导作用,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
湖北省财政厅二○○八年一月八日附件: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以下简称“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是省级财政对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村工作成效突出,并经由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考核评选、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示范村,以奖励形式给予的补助资金。
每年每个示范村按3万元给予奖励。
第三条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只能用于村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包括农民安全卫生饮水建设与管护、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与管护、村内信息网络基本建设与管护、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等建设与管护。
第四条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方面:1、机构开支和人员经费,各类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2、各类经济实体、弥补企业亏损;3、修建楼堂馆所、个人住宅及与新农村建设无关的基础设施建设;4、购买交通、通讯设备;5、偿还债务、小额信贷及其他形式的有偿使用;第五条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并实行财政报账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
提高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质量刍议
提高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质量刍议
张玲;马玉田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为盈的最大障碍。
农村信用社要想尽快摆脱经营困境,迅速扩大有效信贷资产规模.逐步消化业已存在的资产风险就成为其必然而且有效的选择,农村信用社现有的管理机制和信贷人员素质结构.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信用等总体外部环境
【总页数】1页(P23)
【作者】张玲;马玉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5
【相关文献】
1.提高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质量的建议 [J], 刘海峰
2.对农村信用社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的思考 [J], 曹国荣
3.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对玉田县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质量的调查 [J], 宋玉祥
4.提高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质量刍议 [J], 张玲; 马玉田
5.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质量——对华亭县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用情况的调查 [J], 刘兴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
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
郝祥如;张继武;乔元波
【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34)1
【摘要】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支农的重要创新政策之一。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逐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发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显著促进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政策效应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
机制分析表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将资金配置到“三农”领域,促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另外,数字金融发展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的“竞争效应”会强化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异质性分析表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于西部地区、粮食非主产区和农业大省地区的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更强。
【总页数】14页(P84-96)
【作者】郝祥如;张继武;乔元波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2;F328.8
【相关文献】
1.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问题探析--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
2.财政奖励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影响——基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实证研究
3.落实增量奖励政策规范涉农贷款管理——关于某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情况的调研
4.新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运行分析
5.财政政策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效应评估——基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财政奖励视角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调查,近年来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统计指标设置不全面、项目归属不科学、划分标准不明确以及涉农贷款占比考核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统计范围扩大、占比虚高,对宏观经济金融决策产生一定误导作用,值得高度关注。
一、基本情况据调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9月底,XXX县一产(农业)在三产中的占比仅为12.78%、15.76%、17.31%,平均占比不足15.28%;而同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XX亿元、XX亿元、XX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27.3%、28.2%、21.77%,平均占比达25.76%,比农业在“三产”中的平均占比高出10.48个百分点,二者极不协调,造成事实上的涉农贷款统计虚高现象。
二、涉农贷款统计虚高的主要原因(一)以注册地确定贷款归属造成数据失真。
按照《制度》规定,以注册地作为区分贷款所属区域的标准。
即对于企业贷款,“注册地”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中登记的住所;对于各类组织贷款,应以各类组织所在地作为区域划分的标志。
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其服务对象就是农村。
这样,一些基层信用社将在农村地区注册的煤炭、钢铁、建材等非农企业统计在涉农贷款中,无形中扩大涉农贷款范围,造成涉农贷款占比偏高。
(二)对涉农区域的判定不明确。《制度》规定,农村区域是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这样,在统计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时,注册地位于县城范围内的企业和住所位于县城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单位均应纳入统计范围之内,将本来根本不属于涉农贷款范畴的县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纳入了涉农贷款统计之中,导致涉农贷款统计数据人为扩大。
(三)对农户贷款承贷主体的界定不明确。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贷款”及部分明细科目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涉 农金融机构特别是基层信用社的工作实务。目 前基层信用社的“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 保 贷 款 ”、 “ 抵 押 农 户 贷 款 ”、 “ 质 押 农 户 贷 款”均为会计科目的明细子科目,并没有按期 限进行二次分类,基层信用社工作人员也无法 准确统计出“中长期农户信用贷款”、“中长 期农户联保贷款”等科目的具体数据,联社一 级的统计人员更是对上述数据无从准确掌握, 因此只能按会计报表中的短期、中长期贷款比 例来估计涉农贷款中的有关数据。
思考二:明晰县支行职能定位,围绕履职 重点,精简内设机构,收缩行政业务,由“大 而全”向“专而精”转变。工作重点应放在向 社会提供金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
梁荣
上。应集中精力做好支付清算、经理国库、货 考核,完善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制度,在收入分
币发行、数据收集和信息反馈等操作性业务。 配上向一线职工和具有良好业绩的职工倾斜。建
将支行党团工青妇、纪检监察、内审、法律事 立奖励政策的长效机制,把奖励与晋升晋级挂
务、宣传、劳资、离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业务 钩,真正实现“奖励奖该奖之人,晋升晋该晋之
各环节纳入中心支行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 士”。并在不违背内控制度的前提下,统一协调
让县支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立足县域实 人员,合理兼职兼岗,实现业务和人员互相交
工作
论坛
GANSU FINANCE
思考一: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改善县 支行人员结构。实行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对 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 的员工鼓励他们早退,腾出位子让高校毕业生 充实到工作的第一线,改善县支行人员的年龄 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大胆启用优秀人 才、精心培养,使他们下得来、用得上、呆得 住,尽快成为支行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在岗人 员的业务和操作培训,采取轮训、跟班培训和 岗位任职资格业务培训等形式让员工熟悉各项 业务操作,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 平,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及难点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及难点作者:梅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4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是我国新阶段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公共资金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公共资金的管理,提高其绩效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思考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一、引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不难看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环境看,不仅美国、英国、法国等一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问题,就连日本也已逐渐缩小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距离,“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经历1962年至1971年的新农村运动后,更是进一步形成了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可见,国际社会的竞相发展迫切需要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国内情况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资金匮乏、生产生活条件差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也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朱思爽 林
忠
新
罄鬻甏 爨 臻 羲 萋 鬣 I j|
— —
湖匕安 农 信 社 量 款 理 查 j 县村 用增贷 管调 公
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贷款投放 存在一定 的盲 目性 ;信用社点多 员实行等级管理。县联社信贷营
一பைடு நூலகம்
面广 , 信贷人员违规放贷 , 不服从 管理 , 信贷管理乏力 ; 加之信用社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驾驭风险能 力偏低,信贷风险难 以防范。为
此 ,公安县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 管理“ 四集中” 。 集中管理信贷 队伍。加强信
级、 二级 、 三级 , 实行等级管理。
增贷款不良率仅为 O %;内部效 . 8
格进行集中审查 。 03 , 20 年 通过审 查, 共确认了 15 2 名信贷人员的任
款 ,三级信贷员只能发放小额农 户贷款。20 年 , 06 全县有 8 名信 8 贷员具有任职资格,其 中一级 4 9
人、 二级 2 人 、 级 1 人。 O 三 9 第三对
信贷人员任职资格和等级进行集 中调整。县联社信贷营销资格等
增加了贷前工作成本, 因把关严 、 但 投 放准 , 大大减轻了贷款到期收回的工 作量 , 就贷款管理全过程而言 , 提高
理的每笔贷款都必须 由2 名以上信贷
人员按规定到实地搞好贷前调查 , 对 5 万元以上的贷款 ,信用社主任要参 与贷前调查 ,并主笔撰写调查报告 ;
绩差, 取消贷款营销资格 9 调整等 人, 级 6 ,因岗位调整取消资格 2 人。 人 8 通过加强对信贷队伍的集 中管理 , 较 好地控制了信贷人员的能力风险 , 为 控制新增贷款风险提供了人力保障。 20 年, 05 全县 9 名信贷人员中, 5 6 有 9 名信贷人员的当年到期贷 款收回率
贷 队伍建设对强化信贷风险管理 至关重要。公安县农村信用社 首 先对信贷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集 中审查。每年初 , 以信贷人员上年 度 当年到期贷款收 回率为依据 , 结合员工年度综合考评结果 , 由 人事、 监察 、 信贷等部门组成县联 社信贷营销资格等级评定小组 , 对信用社推荐的信贷人员任职资
:
㈣德 d州 ◇ J … Hr B I ' ●
维普资讯
专 题 报 道
于9 %或到期未收回的贷款绝对额在 7
2 万元以上的,一律取消营销资格。 0 三年来 , 公安县农村信用社因到期贷 款收 回率达不到规定 比例 或营销业
了不符合条件的贷款。集中管理尽管
回的贷款绝对额在 2 O万元 以下 的保留资格 , 不降等级 ; 收回率低
于 9 %但高于 9 %,到期未收回 8 7
“ 四个集中” 抓源头
过去 ,由于信贷人员业务素 质不高 , 信用社信贷权力过大 , 缺
查、 审查和发放工作 , 其他人员一 律无权发放贷款。其次对信贷人
的贷款绝 对额在 2 万元 以下的 O 保 留资格 , 降一个等级 ; 收回率低
集中管理空白借据。 0 3 , 20 年 公
安县农 村信用社以文件形式下发 了
《 于严格 加强 空 白贷款借 据管理 关
的有关规定 》 加强对 空 白借 据的管 , 理 。一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专 用借据管理。要求信 用社将 小额农 贷专用借据纳入重 要空 白凭证管理
范 围, 由会计部门进行管理。办理小 额农贷时 , 农户凭“ 两证一章 ” 贷款 (
达 到 10 0%。
了贷款管理工作效率。三年来,县联 社 累计否决贷款 申请 37笔 、金 额 5
85 17万元 。
把好贷款审查关。坚持除小额农贷以 外的每笔贷款, 经信用社审贷小组初 步审查同意后 , 报县联社信贷部门进 行专业审查 ; 把好贷款发放手续和操
作程序关 。严格按规定手续和操作程 序柜面办理放贷手续 , 严禁柜外放贷、
收贷;把好贷款的责任关。所有贷款
在发放前必须明确贷款第一责任人 , 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实行贷款责任 终身制 , 对第一责任人不落实 的贷款
一
集中管理大额贷款。20 03年以
来, 公安县农村信用社对 50 00元以下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求基 层社按 农 户贷款 的管理办法 ,坚持 贷款人 申 请、 信用社调查 、 评级公示 、 授信颁证、
益不断提升 ,05年盈利 3 1 20 2 万
级信贷员 申报营销贷款不受额 度 限制,二级信贷员允许申报营
一
销 1 万元以内( 1 O 含 O万元 ) 的贷
元 , 20 比 02年增长 3 倍 ; . 员工收 6
入不断增加,0 3 20 年至 20 年员 05 工人均年收入分别为 1 万元 、. . 4 21 万元 、.万元 , 2 5 呈逐年增长态势 ; 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该社连续三 年被中共公安县县委 、县政府评 为支农先进单位。在湖北省新农 村建设资金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 下 ,公安县农村信用社为该县新 农村建设输送 了 1 O多亿元资金 ,
白 20 年以来, 03 公安县农 口 村 信用社坚持从 强化
信贷风险管理人手 ,推行增量贷 款集中管理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 提高 , 取得了“ 四赢” 的效果。三年
来, 该社累放各类贷款 1.亿元 。 O 7 平均到期贷款回收率为 9 . 新 9 %。 2
销资格等级评定小组 ,以信贷人 员的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和营销 业绩为依据 ,对信贷人员等级进 行集 中评定 ,将信贷人员评定为
级评定小组每年初根据信贷人员
上年度的到期贷款收 回率和营销 业绩情况 ,对信贷人员的资格和 等级进行调整。凡当年贷款到期
收回率达到 9%以上 ,到期未收 8
为推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 了
宝贵 经验 。
职资格 ,占全县信用社在职员工 总数的 3. 凡取得任职资格的 2 %, 6
人员 ,才能从事辖 区内贷款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