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设计
李白《行路难》优质教案(通用8篇)
李白《行路难》优质教案(通用8篇)李白《行路难》优质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优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白《行路难》优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师:上课之前我先出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多媒体:xxxxxx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白板:刮奖刷)师:同学们猜一猜,杜甫笔下这一位酒仙的名字? 生:李白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看来李白“酒仙”的称号可真是深入人心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来自诗歌界泰斗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多媒体:课题及教学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要做两件事,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介绍诗人,了解背景。
1、说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学了他老人家多少名篇名句呀。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名篇名句。
多媒体:李白图像,认识李白。
(学生齐诵李白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月下飞天镜,去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通过李白的诗这些诗歌,你认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学生自由介绍李白,师作板书并补充。
)(白板书写: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 师补充: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唐代著名诗人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说李白是一名被贬谪的神仙。
也就是说李白身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气质,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气质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过程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行路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欣赏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了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李白的创作背景。
启发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2.梳理诗歌结构通过分析《行路难》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形式和结构对表达的影响。
比如,五律形式如何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紧凑有力,重复的段落如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等。
3.探究主题让学生在阅读《行路难》时,留意诗中所蕴含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如政治、哲学、社会等。
4.欣赏诵读鼓励学生诵读《行路难》,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分组朗读,比较不同组的诵读效果,从而体会到不同语调和表达风格的差异。
5.作品解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比喻、象征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隐喻。
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诗人为什么选择以行路为主题?(2)诗中的行路难是指什么?(3)诗中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指的是谁?(4)诗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象代表什么?(5)诗中的“黄鹄去后复黄鹄”有何寓意?(6)诗人通过《行路难》反映了什么现实?6.创作与写作鼓励学生通过《行路难》的启发,进行类似的主题创作。
可以让学生以行路为主题,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度,包括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提问等。
2.听取学生诵读的成果,评价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的文本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延伸拓展1.为学生推荐其他相关作品,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收听、朗读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秀5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秀5篇〕《行路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
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上下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外表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
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到达了高潮。
《行路难》优秀教案
《行路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行路难》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中运用的象征、用典等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象征、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会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但是,总有一些人,他们在困境中依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看看他在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2、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 年),李白离开长安之时。
当时,李白在长安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召入宫中供奉翰林。
但不久后,他因得罪权贵而被排挤,被迫离开长安。
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李白心情苦闷,写下了这首《行路难》。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3、请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诗歌,赏析词句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几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诗人为什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从这些描写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2. 激发学生对《行路难》这首诗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欣赏《行路难》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好奇心。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行路难》的题目,提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期待和好奇心。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背诵《行路难》。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行路难》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引导学生通过背诵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步骤:1. 逐句解析《行路难》的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2. 引导学生通过背诵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李白创作《行路难》的背景。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李白创作《行路难》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李白创作《行路难》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诗歌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行路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与人生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行路难》的主题,并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将诗歌主题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联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行路难》的主题,并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将诗歌主题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联系,并进行分享。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行路难》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拓展学习。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总结《行路难》的学习成果,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拓展学习,推荐其他李白的诗歌或其他古典诗词。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总结《行路难》的学习成果,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行路难》教案
《行路难》教案这是《行路难》教案,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行路难》教案第1篇《行路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猜猜画中人物是谁?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简介写作背景唐玄宗时期,李白经朋友引荐到京城长安做了小官,这让李白很是郁闷,要知道他原想是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
于是李白便常和朋友饮酒作乐,更不幸的是他得罪了当时权重一时的太监高力士,被迫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前,李白写下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抑郁不平的心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
(板书课题)(三)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正音并且运用多种方法试读。
2.请同学们对照课下注释,同桌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3.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
(幻灯片出示):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选15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优选15篇】《行路难》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如何能在文言教学中更好贯彻新课标?我尝试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方法的引导,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诗仙”李白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堂课的设计从“诗缘情发”开始,诗歌教学一般情况下,应该抓住情感这样一个关键点。
尤其是李白的诗歌,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更是感情饱满激越。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遭受馋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写,诗中主要表达出了作者李白慨叹世路艰难,以及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自信胸怀。
对这首诗教学,其指导思想是,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通过“解读——品读——悟读”诗歌环节的设置,在读中展开对该诗的探讨﹑分析﹑理解;教学理念是教师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从而达到对《行路难》这首诗的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内涵的把握。
【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2、通过赏析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熟悉李白吗?都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方面?能说说吗?预测回答:从他的诗歌,从他的为人??那大家知道李白最大的爱好吗?——喝酒!李白嗜酒闻名天下,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为了能喝酒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要典卖身边值钱的东西,有诗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老师板书“行路难李白”)(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请大家大声朗读这首诗,看看能否读准字音和节奏。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行路难》教学设计1一、导入1、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
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
在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无能,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还放,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行路难》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
2、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二、学生朗读教师:同学们都预习过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请同学评价一下……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教师: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变化:苦闷——憧憬——愁——喜悦(再读诗歌)三、分析诗歌1、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诗文哪些地方暗示我们原因了吗?引导明确: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
从课题《行路难》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
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
(学生或老师补充诗歌写作背景:李白一生追求政治理想,熬到41岁才开后门,进入朝廷却被皇帝当作点缀生活、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还来不及抒发郁闷之情,在宫廷不久被人打小报告,就被李隆基赏了一些金子给赶了出来。
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
因此内心非常失落、悲愤、忧郁。
2、古人饮酒时,常舞剑以助酒兴。
这里也是舞剑助酒兴吗?有点激愤的味道。
你悲愤又如何?你有才能又如何?还有吗?3、“欲渡……”怎么理解这句话?——李白想什么?(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什么让自己的仕进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呢?(“冰塞川,雪满山”,)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来进行说明。
行路难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行路难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
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
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诵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学习目标】1.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学习过程】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预习检测(自主学习)1.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鲍()酌()踯躅()2. 解题:《行路难》是(),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首,歌咏()。
本文是第四首。
3.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
所谓“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4.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文字是情感的载体。
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愁”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行路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行路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行路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行路难》这篇诗文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
《行路难》描绘了诗人行路的艰辛,但更深层次地抒发了对人生的无奈和迷茫。
李白通过诗歌的表现形式,将个人经历和对人类和世间的思考与感悟融为一体,表现出了诗人的思想和哲学境界。
因此,本教学设计将《行路难》作为中学语文课的优秀篇目,旨在通过这篇诗歌的解读,培养学生用文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语言修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行路难》诗歌的意涵,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核心词汇。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诗歌鉴赏的经验和技巧,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哲学思想。
(3)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理解和模仿作者编织诗歌的艺术构思。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结合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探究诗歌背后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创作出具有内涵和艺术性的散文和诗歌。
3.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和看法,理解人生的苦难和追求。
(2)学生能够意识到诗歌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学导师为学生介绍《行路难》的作者、诗歌的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开篇有个大致的了解。
2.课堂探究(1)诗歌的思想和主题老师为学生播放《行路难》的诗歌视频,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李白深情而又叹息的声音,体会诗人在一次艰难的旅途中,对残酷现实的控诉和对生命的追问。
老师请学生阅读《行路难》全文,体会李白在诗歌中压抑的情感和深切的呼唤,探究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2)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歌,老师需要指导学生从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构造。
以下是老师的讲解:韵律:《行路难》是一首五言诗,每句最后两个字韵味悠长,读起来流畅自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行路难》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行路难》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行路难》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行路难》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行路难》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长诗,全诗六百余字,共八十八句,描写了诗人的旅途艰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基于人教版高二选修,探索如何运用教材内容,设计《行路难》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李白的创作风格;2. 熟悉《行路难》的词语和句式结构,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寓意;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唐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2. 掌握《行路难》的词语和语言特点,理解寓意和主题;3.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品味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唐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文化繁荣和诗歌黄金时期,长沙等城市产生了大量的诗人和诗歌作品。
唐代诗歌的创作规律是:以情为主,兼重形式和内容,强调诗人个性和创新。
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是:自然写实、情景交融、简练明快、含蓄深远。
2. 《行路难》的词语和语言特点《行路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的行程和思维过程。
诗歌的构思巧妙、语言精练,词句间寓意深刻。
《行路难》的语言特点是:借物抒情、自然表达、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3. 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学生在阅读诗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出发点;2)分析诗歌的构成要素,寻找主题和寓意;3)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掌握文学语言的运用技巧;4)鉴赏诗歌的文学价值,拓展个人的认知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1. 独立阅读法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行路难》,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了解李白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涵。
2. 课堂讲授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唐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李白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教师还可以根据诗歌的段落数进行分讲,分析每一段的主题和寓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诗歌。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行路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李白;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运用诗歌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追求理想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行路难》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诗中深层次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诗歌创作中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行路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2 学生准备:预习《行路难》及相关背景知识;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李白的生平简介,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困境和追求理想的主题。
4.2 诗歌讲解:分段讲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4 创意写作:学生运用诗歌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5.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讨论成果和分享的质量。
5.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诗歌朗诵:学生选择《行路难》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诵;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
6.2 诗歌绘画:学生根据《行路难》中的意象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行路难》的学习心得体会;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行路难》。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从诗歌的、作者、背景、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把握诗歌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辛和迷茫,理解人生的曲折与坎坷。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主题。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
2.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歌的、作者、背景等方面,进行初步解读。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行路难》。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行路难”的感悟。
3. 推荐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表现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诗歌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行路难》。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激发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深入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和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行路难》,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语气。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欣赏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背诵《行路难》,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行路难》为例,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有利于诗歌欣赏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行路难》优秀教案
•••••••••••••••••《行路难》优秀教案《行路难》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路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路难》教案1教学目的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默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行路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诗人在长长的旅途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篇优美的文章,领悟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呢?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行路难》的作者李白2. 了解《行路难》的文学价值3. 理解《行路难》的表述手法4. 领悟《行路难》所传递的人生哲理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著名的论述:“人生就像一条路,前途未定,必须不断地前行。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2. 了解作者通过课堂互动、小组研讨等方式,了解《行路难》的作者李白,介绍他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特点。
3. 掌握文学价值通过询问、剖析、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行路难》的文学价值,使学生会对文学有更多的尊重和情感投入。
4. 理解表述手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理解《行路难》的表述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等。
5. 领悟人生哲理探讨《行路难》的人生哲理,例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6. 学以致用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悟和思考,或者通过作文、诗歌的形式深化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行路难》的文学价值、表现手法和人生哲理。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3. 分组合作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交流和启发,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能够基本了解《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并对他的文学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2. 能够基本掌握《行路难》的文学价值和表达手法。
3. 能够领悟《行路难》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行路难》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行路难》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色。
解读《行路难》的意义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运用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关注人生的苦难和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人生道路,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行路难》全诗。
相关评论和解析文章。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形式特点。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
2.3 教学难点: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解读。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理解。
对诗歌的欣赏和审美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李白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3.2 文本阅读与分析: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和深层含义。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3.3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
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阅读理解:学生对诗歌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欣赏与评价: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评价。
4.2 评价标准: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能够准确解读诗句。
能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评价诗歌。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行路难》全文。
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相关诗歌评论和解析文章。
5.2 多媒体资源:与诗歌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资料。
PowerPoint或Keynote课件。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13篇)《行路难》教学设计篇1一、预习《行路难》二、正课1.朗读《行路难》。
2.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终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剧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喜爱祖国山河,怜悯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擅长从民间吸取养分,想象丰富奇怪,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剧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抱负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摆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气。
4.赏析。
(1)前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非常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致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宝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亮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是什么缘由使得诗人如此呢?(联系背景)(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困难险阻。
李白本是个乐观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脆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头,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连续追求。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在《行路难》一诗中,作者李白面对仕途中巨大的打击,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了自己从失望到期望最后到高度自信的过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感人和乐观的李白。
行文中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李诗浪漫主义色彩。
吕尚、伊尹和宗悫三个典故的引用,使李诗更具含蓄美。
【教学设想】
本诗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教育的佳作,所以在教学中应反复让学生去读,在读中思,思考诗歌的内容;在读中品,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在读中悟,感悟李白的积极、乐观。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品味诗歌写法,感悟诗人情感。
3.理解诗作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老师引导、点拨。
2.学生自主探究。
3.小组合作展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印发学案,让学生完成环节一“我复习,我快乐”和环节二“我预习,我积累”。
教学设计后附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
导入语:
李白曾在《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些爱酒的李白,却在《行路难》中要“停杯投箸”,这是为何呢?快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行路难》一探究竟吧。
板书:行路难李白
检查学案环节一“我复习,我快乐”:
1.我心中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请回忆李白的诗,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高度自信的李白。
我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读出重情重谊的李白。
……
提示:“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小结并过渡:
同学们说得很好,李白的确是一个让人读不厌,更读不透的李白,相信这首《行路难》能让你读出更加与众不同的李白。
检查学案环节二“我预习,我积累”:
1. 我来注音:
樽(zūn )箸( zhù)歧( qí)
老师范读,正音
学生自读,班内展示读,初步感知本诗内容。
2.根据课下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找出有疑问的词。
生提出有疑问的词,班内共同解决。
生再改本诗译文,并在班内展示。
生再读本诗,同桌互读。
二赏析诗歌,品味作者的复杂情感。
过渡语:
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才更添几分浪漫之美,接下来我们就来赏析这首诗,体会李诗的浪漫之美。
完成学案上的环节三“我品味,我收获”。
1.方法整理:
《春望》、《山坡羊﹒潼关怀古》、《次北固山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一定能让你回想起一些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请小组合作,把方法整理下来,按照这些方法,品析这首诗吧。
小组讨论后展示,师板书整理:
重点词,修辞写法,内容,情感,结构……
师强调积累方法的重要性。
2.赏析本诗:
师提示,用上述方法认真思考,赏析你喜欢的诗句,注意联系背景(学案上有)。
背景介绍: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
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 以行路艰难比喻世路的艰难,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组内展示,并讨论。
班内展示,再补充、完善,师板书重点词。
诗句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用夸张写出了宴席的华美。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用动作描写,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仕途艰难。
扣题。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写李白想重被朝廷启用以实现大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重复,回到现实,感情在尖锐复杂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节奏短促,心理复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主旨句,化用典故,体现作者自信乐观,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博大的胸襟。
作者情感梳理: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坚信理想能实现。
3.感悟主题,理解本诗的现实意义。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理想不懈努力。
三拓展诗歌,感悟诗歌的多彩之美。
完成学案上环节四“我拓展,我提升”。
过渡语:
面对人生的忧愁,李白尽情地挥毫拨墨,把身处逆境中的自信、乐观、执著表达的淋漓尽致。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句呢?比比看谁说得多。
师整理的答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四默写诗歌,回味诗歌的意境之美。
完成学案上环节五“我背诵,我默写”
1.本诗虽较长,但它的情感脉络分明,让它帮你提高背诵的速度,和大家比比,看谁背得快、准、好。
给学生几分钟准备。
学生班内展示,看谁背得多、快、准。
2.根据提示,请快速默写这首诗。
行路难作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注:同桌互相检查,修改。
五总结本文,学习李白的积极乐观。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勇敢直前的李白,一个跨越了千年依然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
李就像远方的灯塔指引我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希望大家学习李白的永不放弃,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诗赏析,完成有关《行路难》的中考题。
2011年河南省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3.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的妙在何处。
2009荆州市
①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
2.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抒写一下对苦难、挫折的感受。
【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赏析方法整理:一句:夸张华美的宴席修辞写法
二句:动词内心的痛苦、茫然、抑郁重点词
三句:比喻仕途艰难内容
四句:引典希望结构
六句:主旨句积极乐观执著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