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开辟航路教学反思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历史组郭敏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
本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竞赛的主题是“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我在本次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导学案模式,努力做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对本次公开课做如下反思:优点:本课思路比较清晰,从开辟新航路的背景、经过、影响三部分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并且能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我旨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来,既有吸引力,又有强大的说服力。
而历史故事的讲述要把干巴巴的史实变成有情节、生动的历史,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开辟新航路背景的学习,我主要采取的是结合导学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收到的效果还算可以。
关于经过的学习,通过情景再现,由四位同学扮演四位航海家,并模拟他们的航海路线,这一活动是整个课堂的高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位。
课堂效果较好。
关于开辟新航路的影响,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总体上来说,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不足:1、课件上有的字太小,后面的学生看起来有些困难,以后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在课件上尽量不使用大量的文字。
2、备课时,侧重备教学过程,而忽视备学生,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较少,所以在备课时,要多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多涉及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学生在自学和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应适当给以指导。
既要避免老师代劳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同时要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回答不完善时给予补充。
4、自己的语言不够幽默风趣,不够简洁精炼,整堂课的趣味性一般,为了让学生能够心情轻松愉快的上完一节课,应该思考怎样让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成一个个简单容易理解,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
高中历史_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历史_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背景与理念《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第七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考考纲的要求是: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如何将课标与考纲,教学与考试融为⼀体,以构建学⽣主动乐学、优质⾼效、提升能⼒、适应⾼考和未来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呢?基于我校“⾃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智慧课堂pad的运⽤,以⼩组合作探究为基础,做到“定⽬标、快节奏、⼤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课前有预习、课后⽆作业,突出“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切实减轻学⽣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把校外时间还给学⽣,让学⽣根据⾃⾝⽣涯规划有⽬标、有⽅向的发展⾃⼰的兴趣、爱好、特长。
教学资源分析1、学情分析⾼⼀学⽣的思想活跃,兴趣⼴泛,乐于表现,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已有较⼤提⾼的特点,学⽣总体对历史“先学后导,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主能⼒具有⼀定的基础。
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定的⼴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定的⾼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及认知⽔平还⽐较⽋缺,需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总结。
2、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逐渐⾛向整体,是⼈类社会从农业⽂明向⼯业⽂明过度的分⽔岭。
同时,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量的资⾦、原料和⼴阔的海外市场,为⼯业⾰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的作⽤。
基于上述的分析,确⽴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进步性与灾难性并存的双重影响。
难点是:理解其建设性和破坏性并存的复杂影响,辩证、全⾯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3、教学⽬标分析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与反思
是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由迪亚士、 达伽玛、 哥伦布、 学生看图了解四条航 用,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 麦哲伦四条航线构成。教学中我将采用四步: 线; 己的认知体系;二、学习 第一步,史地结合,“左图右史”、 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 航海家的精神,进行情感 “索象于图,让学生了解四条航线。 能力; 渗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 第二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运用 FLASH 动 小组探究 距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 态地图,动手画图。二、学生耳闻、目睹,动手操 生态度。 作,培养学生的隐性技能;三、以图说史,与小综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理解。为什么 15、16 世纪,新航路开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历史的必然?对于这些,学生理解有困难。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的有二:一、历 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过去性,依据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 通过美妙的音乐、 导入: 流动的画面,再造历史情 播放《哥伦布传》中的奥斯卡金曲 境,提供史实表象,缩短 《SAILING》,高潮时设置悬念,并用倒序方式导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 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 入新课。提出问题: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行,是 题,独立完成。 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走 什么驱使航海家冒险? 近历史、感受历史;二,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 设置悬念,烘托气氛,培 养学史兴趣,激发起学生 探求知识的欲望。 预备采取三步: 第一步, 由学生编讲 《拉 蒙游记》第一章《不安分的 孩子》,抛出问题:“东方 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 “拉 这样设计的目的 蒙现状如何”?根据故事内 容出示材料,指导学生分析 是一、创设情景,将抽象 史料,教会学生分析方法, 的历史模块教学深入浅出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包括划定中心词、限定词、 的传授给学生;二、学生 新行路开辟的原因由四部分内容构成, 包括经 问答项,归纳要点,得出结 可初步了解材料解析题的 济根源、宗教根源、直接原因等。 论。 解题方法;三、培养学生 第二步,明确哪些是根 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 本原因、直接原因。 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第三步,编讲故事《期 盼远航》,抛出问题“拉蒙 要远航,你会送哪些必备品 给他?”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这一步应点到为止。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这样设计的目的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
袁岂凡:《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信息】案例名称:《新航路的开辟》授课教师:袁岂凡(北京十五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标题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各不相同,后经深思熟虑,选用了人们最熟悉、最有助于深化主题和记忆的表述:《新航路的开辟》。
特此说明,下文不做赘述。
回顾本课,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第一,立意。
我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这个角度去讲新航路的开辟,通过讲述人类“世界”观的发展来引出新航路的开辟,将新航路的开辟水到渠成地理解成地理上的大发现,然后再基于地理上的大发现去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这种立意突破了传统思路、新颖独特。
第二个特点,也是我引以自豪的,是本课教学中从选材到观点,我极力做到了科学和严谨,还有严格遵从了“论从史出”的原则。
每一张图片都来自于专业的、严肃的网站——尤其是西方的、学科色彩很强的网站,而不是诸如百度、 google 等大众化的搜索引擎。
每一张图片在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而深入的考证。
考证其来源、含义、科学性、代表性、说服力。
文献方面,虽然不能直接引用英文原著,但我力所能及地做到了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版本可靠;第二,内容上要有直接的说服力;第三,尽量用西方人的成果。
比如讲述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时,这里选用了哥伦布的航海日记,因为这部史料具有最直接的说服力。
版本方面,本处选用的是现有译本中最好的译本。
在用《全球通史》和《新全球史》的时候,也是充分地考虑上述原则。
我的目的在于,首先要让这节课具有科学性,让学生在科学的轨道上去认识新航路的开辟。
第三个特点在于本课的教学大量运用了历史地图,而且有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历史地图的习惯。
历史地图在世界史——尤其是古代史的教学中,使用率本来就很高。
不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运用能力和习惯并不强。
基于这种现状,我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一直高度重视历史地图的运用。
所以本课的设计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原因、路线和影响,掌握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举世视野和开放心态,理解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路线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地图、图片和相关历史资料。
2.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3. 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资料和设备。
4. 制作教室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起首,我们会播放一段关于举世贸易发展的小视频,引发学生对举世航路开辟的兴趣。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起首介绍当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人们对黄金和白银的追求。
接着,我们将展示一些关键的历史文件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欧洲人要开辟新航路。
3. 教室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交流。
4. 讲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路线:我们将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人的航海路线,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是如何开辟新航路的。
同时,我们会介绍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5.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这部份内容将包括对欧洲的影响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如何改变了世界。
6. 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我们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对摩登世界的影响。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文章,包括他们的理解和看法。
8.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原因、路线和影响,掌握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人类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理解,培养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路线和影响的分析。
2. 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各地联系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地图、图片和相关材料。
2. 制作教学视频,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准备讨论。
4. 准备教学器材,如地图、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欧洲商业危机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引出新航路的开辟背景。
2. 讲授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包括欧洲商业危机的背景、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对传统商路的阻碍、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如何促使欧洲人寻求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
3. 讲授迪亚士、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险历程:通过展示相关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历史事件。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探险的意义和影响。
4.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通过讲述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环球航行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 讨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这些思想观念如何促进欧洲人对世界地理的认知和探索,进而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观念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 PPT、视频等多媒体 资源,生动形象地展 示教学内容。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形式,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提高课堂互动 性。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 具体的案例,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 进行实地考察、实验 操作等活动,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 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反 馈和指导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知识掌握度:了解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是否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课堂氛围和节奏把握
课堂氛围:通 过互动和小组 讨论,营造积 极的学习氛围
节奏把握:根 据学生的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 节奏,确保学 生能够跟上课
堂节奏
课堂参与度: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
习热情
课堂纪律:维 持良好的课堂 纪律,确保学 生能够集中注
意力听讲
05
学生反馈和评价
学生满意度调查
探讨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设定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与难点解析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应对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实际效果: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高中历史_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史实;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课标分析“概述”两字表明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对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和整理,包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以及四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认识”是对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要求,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单元涉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新航路开辟,将世界联系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结构:本节课共分为三个子目。
第一目是“东方的诱惑”,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第二子目是“开辟新航路”,通过四位航海家的探索过程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史实。
第三子目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从中也体现出来最重要的影响是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2.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渗透全球史观,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渗透文明史观,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历史事件。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尤其是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
《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发布时间:2023-06-25T07:40:13.528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4月总第449期作者:彭长白[导读] 《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是高一下册历史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现代欧洲由资本主义国家构成。
新航路开辟是欧洲由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的重要一步。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第二中学343200《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是高一下册历史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现代欧洲由资本主义国家构成。
新航路开辟是欧洲由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的重要一步。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于农业经济,它的发展有赖于资本的不断流通,资本规模越大,流通速度越快,发展程度越高。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启动,这促进了欧洲“寻金热”的到来,《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行使欧洲人相信东方才是黄金的产地,但在通往东方的商路之中,长期以来意大利人把持了西半部分,阿拉伯人把持了东半部分,再后来奥斯曼土耳其人彻底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面对此种情况,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开始支持探险家们的远洋航行,以期寻找到新的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当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也为这种远洋航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上的可能。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之下,欧洲人成功地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客观上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教学内容框架较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适当补充材料,师生之间加强合作学习,预期课堂效果应该较好。
实际课堂教学中基本完成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对于新课标所要求的重点内容涵盖完整,学生课堂反应基本达到预期设想,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中来,对地图的自如运用成为本堂课教学的亮点。
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仍然发现诸多不足之处,现作出如下反思:特别关于“寻金热”在备课时准备了较多内容,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如果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不是反复解释就能达到目标的,需要学生在课前掌握政治课中的相关经济学理论,这一点在课前准备时没有准备充足,导致学生对这一个知识点掌握得稍显模糊。
大象版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象版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学生基本情况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年龄在16-17岁之间,已经学习过《世界史》中的一些内容,如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
他们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的历史了解较少。
2.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影响;•了解亚洲、非洲、美洲在新航路开辟中所起的作用;•掌握相关史实和历史术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认知能力。
3. 教学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背景;•亚洲、非洲、美洲在新航路中的作用;•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难点:学生对于亚洲、非洲、美洲历史的了解不足。
5.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PPT、课件来介绍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讨论法: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学相关资料后进行讨论;•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解亚洲、非洲、美洲在新航路开辟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堂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与上一堂课程的链接,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 学习新航路的开辟及其背景(25分钟)通过讲授、课件来介绍新航路的开辟及背景,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
可使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地理信息,增加学生的兴趣。
3. 学生小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亚洲、非洲、美洲三个地区中选择一个地区,利用课前自学的相关资料,讨论该地区在新航路开辟中所起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化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4. 案例分析法(3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影响,如曼彻斯特制造业的兴起和英国的殖民扩张。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影响,并加深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
5. 结束(5分钟)回顾本堂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掌握程度,安排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下面是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反思一: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今天,我给学生讲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本课线索清晰,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新航路的影响。
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充实,如果按部就班的讲应该说问题不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即便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我在上课时间也把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讲清楚也自认为讲透彻了,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消化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前因后果,而只是记住了课本上的内容,谁敢保证他们能真正将教材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因此可能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以教师讲课为主。
但又不同于教师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本课设计的成功之处:能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本课我旨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来,既具有吸引力,由有强大的说服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学习效果佳,使参与拓展性问题回答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不足之处:由于还处于课程改革的探索阶段,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现方式应再改进,有效的指导争取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在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上,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反思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反思起来,我当时上课的时候头上有点拖沓,如果马可波罗游记不处理得那么复杂,这节课还可以更好些,地图的过多运用也使得这节课在微观、中观、宏观史观的突出上受到了削弱。
换句话说,不用地图,也许这节课的历史味道会更浓,但没有试过。
最后的拔高有些牵强,不过也许这样做也有合理之处,在学生完成了他们能达到的`程度之后,给一点他们目前达不到的东西,使他们知道学问不止如此而已。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初中八年级历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第 15 课新航路的开辟学习目标1.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等主要事件,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
b5E2RGbCAP2.通过对四位航海家及其大发现的地图和文字材料的对比,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提高从历史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p1EanqFDPw3.通过分析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过渡的史实,初步养成全球史观。
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类文明从区域文明走向全球文明。
难点:为什么说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文明从区域文明走向全球文明?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十四世纪中西交流的路线图,思考什么是“新航路”?西欧人为何要开辟新航路?他们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增大。
2)人们追求财富的渴望——《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西欧社会各阶层对东方的渴望;“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一个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DXDiTa9E3d 3)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材料:15 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切断了欧亚之间的唯一的传统商路。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又一重要原因。
RTCrpUDGiT 条件: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2)地理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科技条件)观察图片:15 世纪时,一些绘图员开始绘制世界地图、地圆学说开始流行, 1492 年在德国制成的地球仪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积累,地圆说的传播;东西文化的交流,指南针传入西方并被运用在航海上。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哥伦布:西航,自西班牙出发,发现美洲。
《新航路的开辟》课后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课后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课后反思主要思路:本课授课中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尤其是影响。
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史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在学生发挥自主性的同时,教师精讲重难点,用现在学生熟悉的股份有限制公司、证券公司等加强学生对商业革命的理解。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四位学生角色扮演四个航海家,活跃了课堂气氛。
缺点:节奏有点快,不够沉稳,板书不完整;应补充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时期正处于明末清初,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中国当时人口的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西方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大量金银流入中国,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但也在不断侵扰中国边疆,是造成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因素之一。
人教版必修2历史《开辟新航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2历史《开辟新航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明朝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原因;•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了解明代中期中国对海外贸易的开展情况;•掌握社会历史的阅读方法。
2.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思维和重要观察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二单元《开辟新航路》。
教材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回忆:书信交流中涉及到的地名本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书信,回顾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地名,并了解明朝朝廷官员的文化水平。
2. 速览:20世纪初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对中国下西洋描述的插图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大英百科全书》上的插图进行快速浏览,让学生了解西方对中国大航海历史的记录和描述。
3. 精读:《明宣宗实录》、《郑和航海图》以及其他资料本部分主要是通过阅读《明宣宗实录》和《郑和航海图》,结合其他史料资料,让学生了解明朝想要开拓贸易新路线的动机,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开启教学新篇章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学习状态。
2. 回忆教师教授学生官员书信片段,由学生大声朗读并说明地名名称、位置及其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回忆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此书信和文件的历史价值。
3. 速览教师放映影片并引导学生回答相应问题,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西方对中国大航海历史的记录和描述,从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4. 精读教师分组让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记录总结。
随后,教师邀请志愿者进行表演和分享,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明代想要开拓贸易新路线的动机,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重要意义。
5. 课堂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了多种教学法,如阅读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学生表演法和问题解决法等,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探索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 C)
A 地中海转移到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地中海转移到波斯海岸
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彼此孤立,使全球的彼此孤立,使全球连城一体,相互依存,彼此交往,使人类历史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从而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
教师姓名
阿依夏木.麦麦提
单位名称
叶城县第六中学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2
学科
历史
年级/册
高一必修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第五课新航路的开辟
难点名称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理解比较难,难度比较多好多学生的机器基础不好,很难理解这个内容
条件;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发展,地图绘制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指南进的传播,葡萄牙,西班牙皇室的支持
过程;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皇室的支持下,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到好望角的新航线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皇室的支持下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到印度的新航路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班班通,给学生播放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问学生,古代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商业来往通过那个路进行的,进入新课内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根本原因,西欧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新航路的开辟可以说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它是整个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
也为日后西方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准备了条件,可以说它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以它为基础。
我深知本课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苦下功夫,反复推敲。
现将本次教学的过程记录并进行反思,以供日后参考:一、复习提问和导入新课设计:我用“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两段材料提出问题,即“明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出“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之后展示前言,让学分析同一时期的西方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东西方“抑制商品经济”和"发展商品经济"、'封闭"和"开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道路的鲜明对比,以便学生进一步思索中国落后的原因。
反思:这个环节基本顺畅,学生也注意到了东西方的这种反差,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二、新课(一)新航路的背景设计: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为激发学生兴趣,我围绕着标题“东方的诱惑”设问,让学生思索“东方有哪些东西对西方产生诱惑?”在学生答出“贵重金属、贵重商品和高额贸易利润诱惑后”再继续追问产生强烈诱惑的根源,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对商品经济作介绍。
然后,展示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游记》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西方人对盛产贵重商品的东方更是充满了无限向往。
再展示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陆路和海上路线,使学生认识阿拉伯人、波斯人和意大利人作为东西方物品交换的媒介,赚取了高额利润,这让西方人羡慕不已,一直很渴望直接到达东方。
最后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总结西方新建的封建民族国家和与之融合在一起的基督教势力团体也渴望扩张和传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展示“15世纪的船只”“象限仪”和“罗盘针”的图片。
高中历史_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分析(一)本课概述本课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开辟新航路(即经过)、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影响)。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下(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
作为在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七课)内容,也起着启下的重要作用。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辩正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既需要物质、科技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风险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学习难点】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和高中半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及认知水平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
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初步具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及目标解读:歌曲《我和你》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设问(你知道这种情况何时发生转变的吗?)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这种情况便发生了转变,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重重困难,追波踏浪,开辟了由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反思王卫东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了我们更新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领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穷尽各种方法: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等,原本沉闷的教室顿时活了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切地领略到: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它给了学生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创新。
所以,活动课应成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平台。
于是我挑选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
让学生扮演古代的航海家去演示四条航海路线。
希望通过情景的创设、亲身的体验,以达到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的目的。
在课堂上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支船队,要求各队演示航海线路,并介绍船队的情况和海上的经历。
但有一条重要规则:各小组的每个组员都必须参加到这次活动中。
于是我印发了有关这四支船队的航海过程的表格,三人一张,让同学们结合课本51页到52页的内容以及52页上的地图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这也是为了体现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精神。
接到任务后,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也很想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于是他们立即根据我印发的表格上的内容,根据课本内容积极的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我在欣慰的同时也暗暗地下了决心:这样的活动我以后一定要多开展。
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探讨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后,他们粉墨登场了。
四位上台的小航海家们带着填好的表格上讲台来,然后拿起激光棒根据大屏幕上的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有模有样的讲述起来了。
小航海家们讲的相当精彩,只是在讲述过程中有点小的错误。
对此我和同学们一一给他们纠正了。
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小航海家上台讲述后,我都会放小航海家讲述相关内容的FLASH资料给他们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四次航行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反思一: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今天,我给学生讲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本课线索清晰,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新航路的影响。
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充实,如果按部就班的讲应该说问题不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即便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我在上课时间也把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讲清楚也自认为讲透彻了,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消化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前因后果,而只是记住了课本上的内容,谁敢保证他们能真正将教材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因此可能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以教师讲课为主。
但又不同于教师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本课设计的成功之处:能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本课我旨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来,既具有吸引力,由有强大的说服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学习效果佳,使参与拓展性问题回答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不足之处:由于还处于课程改革的探索阶段,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现方式应再改进,有效的指导争取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在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上,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反思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
反思起来,我当时上课的时候头上有点拖沓,如果马可波罗游记不处理得那么复杂,这节课还可以更好些,地图的'过多运用也使得这节课在微观、中观、宏观史观的突出上受到了削弱,资料共享平台《新航路的开辟教学反思》(https://)。
换句话说,不用地图,也许这节课的历史味道会更浓,但没有试过。
最后的拔高有些牵强,不过也许这样做也有合理之处,在学生完成了他们能达到的程度之后,给一点他们目前达不到的东西,使他们知道学问不止如此而已。
结尾有一组史料的对比,是哥伦布的合同和永乐给郑和的圣旨,本来想作为作业,但我给忘了。
整体上看起来,这节课没有太多的开放度,这是我自己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确定史料与确定逻辑的情况下,答案必然是固定的,如果要开放就要有不同的角度或者史料,这节课里能不能够容纳更多的角度以给学生以开放的空间?我没有试过。
有机会要尝试一下。
总的说来,我希望年轻教师看了、听了我的这节课以后能够想:“这算什么破课,来听听我的……,那才叫历史课”。
因为我读书其实不多,我每天10小时工作,回家6小时照顾女儿,没什么时间看书,这节课全靠平时零敲碎打的阅读,没想到千日里养的老弱残兵,
一时还真有用武之地,这对我自己也算个启发。
我想如果年轻人少走点弯路,勤奋一点(我是很不勤奋的,我每天玩游戏机的时间比看书时间多多了),几年就要把我远远甩在后面了。
这么说好像有点托大,好像我有多了不起似的。
其实强过我的人真的多得很,广东夏辉辉老师的那种大气、精巧兼具,下笔如有神的书写,周建定对问题的敏感,唐云波的细如发丝都是我很羡慕的;北京宽容老师的学问,浙江朱能老师的那种挥洒,陕西徐赐成老师的功力,郭蕾与苏争艳老师的风采,也都是我很钦佩的。
就算是上海,大同中学姚军上课不知强过我多少,进才中学杨国纬举重若轻,听她的课总是让我觉得很享受;同济二附中的贾彦春催人泪下的叙述功夫大概我一辈子也学不来了;晋元中学陈宇静那节《法国大革命》我就备不出,上《城市与庄园》的上海中学陈蔚琳,上《罗斯福新政》的蔡莉静,还有徐汇中学的姚虹、浦东汪德武,这些都是远胜过我的牛人,更别说那些我只是闻名未曾谋面的了。
用古人的话说,我这样的人真是多如过江之鲫。
一家有一家的特点,一家有一家的妙处,和高山比起来,我真是连个小土丘都算不上。
广州之行,对我这节课赞许太过(私下里应该还有些中肯的批评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是非常惶恐的,所以语无伦次的说了上面这些话,真是见笑了。
我想等拿到录像的时候,我可以做一点更详细的实录与更深入的反思。
这里只是算对自己已经经过的这件事情的一个交代吧。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