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8 中华少年》 优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8《中华少年》

建议:小组合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整理学案我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 )次,展示( )次,答对( )次,改对( )次.
合计( )分.
1.学法指导: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学法指导:阅读诗歌,查阅相关资料,询问老师、同学或身边的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自学探究课: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尝试练习-达标检测
巩固展示课: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复习提升课: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
师生随笔
【温故知新我热身】
一.1.自由读诗,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水浒哈达璀璨芦笙唢呐竞相开放
刚劲端庄欢歌劲舞蹒跚学步萦绕耳畔
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课人:小主人:小组:学校审核:
课题
8*中华少年
课型
自学探究课+巩固展示课
课时
1
时间
9.14
目标我明确: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重点、难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特点:
请你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合作探究我快乐】
三1.小组内合作探究上面的内容.
2.小组领取展示任务准备展示.
【精彩展示我最棒】
四.胜】
五1.读了这首诗,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
六语第八课《中华少年》导学案

语文学科导学案班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中华少年课型问题发现、生成课上课时间月日(星期)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本期总计第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与赞美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
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导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核心问题每小节的诗意是什么?主要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导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修改或补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播放课件,导课,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
图片举例。
看后交流。
1、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初读感知检查预习20分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1、读文完成导读单“知识链接”和“问题导读”部分2、学科组进行展讲再读感悟发现问题10分钟细读课文理解诗意1、引导自主合作探究,锤炼重点问题。
2、汇报问题,教师点拨后将问题做好记录。
再读质疑学科组内讨论并交流精读品诗 5分钟精读课文理解诗境1、根据学情,适时点拨、补充、点评。
2、关注学困生展讲小组内已经解决的问题课堂总结3分钟从重点字词、内容、情感、写法等方面体会。
1、根据学情,适时点拨、补充、点评。
2、关注学困生学生小组内谈本节课的收获,完成导读单“我的收获”部分板书设计中华少年纯洁,勇敢乐观,抱负远大,热烈顽强祖国锦绣山川的哺育祖国悠久文化的滋润祖国特有民族风俗传统的滋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表达心愿:建设中华,无比自豪《中华少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中华少年》

第8课中华少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作者内心的自豪,读出作者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预习案】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刚劲(jìn jìnɡ)哈达(hā hǎ)纤夫 (qiān qiàn)露出 (lù lòu ) 滋养(zī cī)雏鹰 (chú zhòu)2、恰当配词语( )学语 ( )学步 ( )圆月 ( )昆仑翱翔的( ) 纯洁的( ) 璀璨的( ) 崭新的(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刚劲---()强悍--()铭记--()璀璨--()反义词:复苏--()铭记-()崭新--()静谧--()二、本诗作者以新时代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
【探究案】问题一: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请把每小节的主要意思写下来。
问题二:“诗魂”指的“南湖的航船”又是指“春天的故事”是指“最危险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的时候。
“战歌飞旋”实际上是指。
8、《中华少年》班级:姓名:学号评分:一、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开花整地授粉尝瓜结果播种2、水流如注晴空万里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风骤雨乌云密布3、除夕元宵中秋重阳端午春节二、给带点字选正确的意思。
端:A、事情的开头;B、平举着拿;C、东西的一头;D、端正;E、项目。
(1)看,前端是2米多长的象牙。
( ) (2)他正端坐着,听爷爷讲故事。
( )(3)好客的主人端出食品招待客人。
( )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坚决坚定坚强坚持面对特大洪灾,全市人民心中只有一个()的信念:严防死守,保卫家园。
王市长当时身患重病,但他()在堤坝上指挥抗洪,他说:“面对困难一定要(),人在堤在,誓死战胜洪涝。
六年级中华少年导学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表达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难点(1)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的表达特点,尝试进行仿写。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自主探究法自主思考、分析诗歌中的词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3、合作交流法与同学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一起感受中华少年的风采。
(二)初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1、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交流讨论,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诗歌1、分小节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2、分析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思考:“雪莲”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探讨:“乳燕”在这里有什么含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五)体会表达特点1、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2、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六)有感情地朗诵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2、小组内进行朗诵展示,互相评价。
(七)拓展延伸1、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模仿诗歌的表达形式,写一小节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八)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少年的爱国情怀,也学习了诗歌的表达特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8.《中华少年》导学案

大禹大禹姓姒(念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是夏代第一个君主
敖包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作神灵的住地来祭祀
哈达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5、你能从诗句中感受到中华少年的爱国热情吗?摘抄几句写在下面。
6、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
A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
B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
课时
安排1Βιβλιοθήκη 时知识链接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
雪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药
山丹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一课时
教师“复备”
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三分钟: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请欣赏有著名作家李少白先生创作的诗歌《中华少年》。(播放诗歌朗诵视频。)
二、独立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我会读
翱翔莽莽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学步
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开放
开自学,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着急,用红色笔或“?”做标注。
3、小组讨论时,要人人参与哟,不明白的地方要问组长或老师哦!
六语第八课《中华少年》导学案.doc

麟游县两亭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中华少年》第二课时《中华少年》问题导读一评价单班级:六年级()班组名:姓名:1.我能把诗读通顺,读流利。
我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意思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能借助工具书认识二类字词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文章内容;我能分角色表演课文,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3、我在读诗时,词语我理解,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标中还有疑问需要请教。
(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重难点分析:通过读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我憧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课时安排| 1课时「课型 |问题发现、生成课知识链接:现代诗歌的-•般特点:1语言上:非常精炼、句式比较短小、富有形象性。
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完全融入于富有形象性的语言之中。
2结构上:一般句式比较整齐,但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长、短句混用。
诗的结构与一般文章的结构比较类似。
如按“总一一分一一总”的顺序安排结构等。
3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形象性,诗人的写作目的完全融入了诗句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之中。
所以,要理解诗歌的意思,必须要弄懂诗句中具体形象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4情感表达上:有的是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的则是通过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来表达。
音律上: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韵脚,但有的诗歌的韵脚也是可以改变的。
问题导读(内容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想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刚劲(jin jing)哈达(hd ha)纤夫(qidn qian)露出(l£i lou)滋养(zi ci)雏鹰(chu zhou)2、填字组词()学语()学步()圆月()昆仑翱翔的()纯洁的()璀璨的()崭新的()3、读诗填空。
(1)这是一首(),作者是(),全诗共有()小节,每一^■节的意思是()0(2)自读第一部分,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先()后()的写法,“雪莲”喻指(),“海燕”喻指(),“雏鹰”喻指(),“山丹丹”喻指()。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中国少年

大北涧沽小学6年级语文(学科)上册导学案(编号1101)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
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hu)”“三国”的英雄豪气;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wa)、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在爷爷的臂弯下蹒(pan)跚(shan)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
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敖(a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手捧哈[ha]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
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
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中华少年》 ∣人教新课标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8.中华少年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朗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二)过程与方法:1.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读后交流感受、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自学内容及检测:1.读准字音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纤夫焊接璀璨芦笙2.区分多音字:刚劲(jìn jìnɡ)哈达(hā hǎ)3.课文共有()小节。
4.默读全诗,想想每节主要写了什么?5.交流搜集的资料。
6.摘抄一句表达中华少年爱国情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学习与探究:1.第一小节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分别代表了哪个民族、哪个地方?2.全诗从哪几个视角展开来描述中华民族的功德的?3.“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是谁让人民看到了希望?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七月的星火”指的是什么?“南湖的航船”指的是什么?四、当堂达标检测题(8-10分钟)1、给多音字组词。
劲jìn ()jìng()哈hā ( )hǎ( )纤qiàn()xiān() 卷juǎn( )juàn( )2.诗中提到的两部古典名著是什么?(1)作者___________名著《》;(2)作者___________名著《》3.由“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你分别想到了谁的哪句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
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
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第2、3、4
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
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
第5
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
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
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对祖国的丰富资源、灿烂文化、悠久历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朗诵的过程中能够引发心中深层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二、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⑴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⑵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放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
指名小组,汇报朗读。
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
三、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
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板书
高原雪莲
宝岛乳燕
草原雏鹰
黄土坡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