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粮油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滁州安徽粮食城”的请示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滁州安徽粮食城”的请示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7.06.18
•【字号】滁粮人〔2007〕63号
•【施行日期】2007.06.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
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滁州安徽粮食城”的请示
省粮食局:
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产品,粮食品种全,产量高,是安徽的大粮仓。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交通便捷,京沪、淮南铁路以及正在筹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合宁、合徐以及正在建设的蚌宁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104、205、312、311国道和诸多省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区位优势明显。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市由粮食产量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转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社会效益。
经滁州市人民政府第69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滁州市规划委员会批准,规划用地836.68亩用于建设滁州粮食产业园。
我局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为园区编制项目,聘请国内一流设计院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粮油精深加工项目。
拟将园区建设为集仓储、物流、军粮配送、批发交易、粮油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园。
为充分发挥我市的粮食产量和区位优势,实现与南京都市圈的无缝对接,特此报告,请求建设“滁州安
徽粮食城”。
妥否,请批准。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八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30•【字号】•【施行日期】2008.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关于印发《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粮食局,局直属各单位:根据皖粮办〔2008〕58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现将《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日“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效能建设,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粮食行业整体形象,根据省局开展“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活动的主要内容(一)送政策法规上门。
对最低价收购政策、《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最低库存量标准等法规进行梳理,分别编制粮食政策法规宣传册(农民版)和粮食政策法规宣传册(企业版),在走百村近千户调研活动中赠送给农民,在收购过程中赠送给粮食企业。
在城市,利用“5·26”条例颁布日、“10·16”世界粮食日、“12·4”法制宣传日集中宣传,走上街头广场,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台,散发宣传单,将粮食政策法规和粮油科普知识送到广大消费者手里。
在农村,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开辟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向广大农民宣传粮食法规和收购政策,组织个体粮商、私营加工户、粮食经纪人等,举办政策法规讲座和知识培训,组织流动宣传车,入乡进村上门宣传,提高粮食生产者维权意识。
承办科室:政策法规科、调控科(二)送收购服务上门。
推行“八个坚持、八个不准”的粮食收购服务承诺制度。
各收购站点要有政策宣传栏、样品展示台、便民收购服务电话和举报箱。
市局和各县市区粮食局要公布服务热线,解答咨询,受理举报。
要有计划的组织明查暗访,杜绝任何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和违法、违纪案件。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报滁州市粮食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的报告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报滁州市粮食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9•【字号】滁粮办〔2007〕102号•【施行日期】2007.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报滁州市粮食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的报告市政府:现随文上报《滁州市粮食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请审阅。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九日滁州市粮食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过去五年,我市粮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招商兴粮、工业强粮战略。
五年来,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在困难中找出路,在市场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发展中增后劲,有效的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粮企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推动了全市粮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一)中央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国家自2005年在我省实行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以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己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严明纪律,规范操作,粮食收购呈现出“产量增、价格高、收购快、质量好、农民笑”的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三年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二减免,三补贴”惠农政策的施行,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极大的调动了全市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粮食收购量创历史新高。
从2003年至今,全市共收购粮食782万吨,其中:小麦373万吨、稻谷388万吨。
2005年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粮食451万吨,其中:小麦263万吨、稻谷188万吨,充分发挥了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仅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比较就为农民增收近4亿元。
滁州未来发展与规划方案
滁州未来发展与规划方案1. 现状分析滁州位于中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滁州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过密等问题,亟待制定科学规划方案。
2. 未来发展目标2.1 经济发展•加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打造滁州独特的区域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2 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打造便利宜居的城市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3 社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3. 规划方案3.1 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升级规划,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发展。
3.2 城市建设规划•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湿地公园、休闲广场等绿地设施。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推广绿色出行模式,减少交通拥堵。
3.3 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创新。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4. 实施策略4.1 政府引导•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方案顺利实施。
4.2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公私合作模式发展。
•加强社区自治,建立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
5. 结语未来滁州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只有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加强各方合作,才能实现滁州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未来的滁州能够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为广大市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滁州未来的发展规划方向
滁州未来的发展规划方向一. 从历史出发,走向未来滁州,位于安徽省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古城,滁州本身就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城区的保护与开发是滁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以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利用,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推动滁州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多元化目前,滁州的经济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如纺织、机械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亟需调整。
未来,滁州应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级市,滁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滁州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水利设施等方面,都需要持续改善和完善,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滁州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未来,滁州应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绿色能源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 促进教育和科技创新,培育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未来,滁州应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同时,也要拓展科技创新渠道,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结语滁州的未来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
只有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促进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培育人才和鼓励科技创新,滁州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滁政[2008]50号【发布部门】滁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6.23【实施日期】2008.06.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滁政〔2008〕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7〕74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就加快发展我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市粮食资源丰富。
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对于提高滁州粮食的品牌效应,加速粮油精深加工业发展,打造食品工业大市,增加农民收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本地区粮食生产、流通、安全的责任。
加大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对改制重组的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给予有关政策支持。
国有粮食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公房、建筑物和处置土地等取得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原则上都要用于粮食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核定和落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机构和人员,并将粮食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切实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
二、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加快。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9•【字号】滁政〔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了11个方面共196项重点工作。
市政府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责任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同责任单位,同时把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持续跟踪督查,强力推进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有关会议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建设“七个强市”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主攻“新三样”,拼抢新赛道,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牵头责任领导:邓继敢。
牵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牵头责任领导:邓继敢。
牵头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滁州未来的发展规划
滁州未来的发展规划
摘要
滁州,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本文将探讨滁州未来的发展规划,从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为滁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经济发展
未来,滁州将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政府将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培养科技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拓展对外开放。
教育发展
滁州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体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建设更多优质学校,提升教育硬件设施水平。
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未来的发展培养人才。
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未来,滁州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强文艺交流,举办更多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保护和发展滁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环境保护
未来,滁州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水源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结语
滁州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本文对滁州未来发展规划的探讨,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滁州将迎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明天。
期待滁州在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成为一座更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滁政办秘〔2017〕75号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滁政办秘〔2017〕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49号)精神,促进我市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升级,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换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业态,实现引资本与转机制、产权多元化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实力与激发活力相结合,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017年度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符合条件的要基本完成土地变性确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个数减少,国有粮食企业探索转型发展取得突破,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进展。
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骨干企业,全市打造1个市场控制力、影响带动力、核心竞争力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粮食企业集团,促进我市由传统产粮大市向现代粮食产业强市转变,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主要任务(一)全力推进企业整合重组。
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改革目标,因地制宜,通过调整企业布局、整合资产资源等,实施战略性整合重组,在县域内组建粮食集团公司或保留一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并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公司管理模式对原收储站点进行管理,切实发挥区域粮食调控“压舱石”作用。
滁州市未来发展方向
滁州市未来发展方向
一、经济发展
滁州市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在未来,滁州市的经济发展可以朝着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方向努力。
可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滁州市的城市规划需要更加科学合理。
未来发展
可以注重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功能完善性,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系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三、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滁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资
源的合理利用,加强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教育与科技
教育和科技是推动滁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可以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滁州市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文化旅游
滁州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可以加大文化旅游产
业的发展力度,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助力滁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
结语
滁州市作为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城市,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逐步实现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让滁州市焕发新的活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滁州粮食产业园建设的请示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滁州粮食产业园建设的请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7.25•【字号】滁粮人〔2007〕80号•【施行日期】2007.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滁州粮食产业园建设的请示市政府:为了发挥我市安徽第一粮仓的比较优势,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通知》(皖政[2006]25号)精神,市政府第69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建设滁州粮食产业园。
经多方选址、规划,并报市规委会批准,同意在南谯区乌衣镇南谯大道以南、滁宁快速通道以北、红山路以东、黄圩路以西,用地836.68亩建设滁州粮食产业园区,首期安排200亩用地。
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现就启动的有关工作请示如下:一、滁州粮食产业园区冠名为“安徽粮食城”(滁州市粮食物流园)。
安徽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省,滁州是安徽最大的粮食主产市,冠名“安徽粮食城”将更加突出滁州产粮大市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和融入长三角的粮食物流体系,有利于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扶持。
目前省粮食局、省工商局已初步同意滁州粮食产业园区冠名为“安徽粮食城”。
二、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安徽粮食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基础投资、物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三、通过招标方式,聘请国内粮食行业一流设计院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整体规划,力争年内完成;待市规委会批准后分项目组织实施。
四、根据市政府第69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第五条决定:市粮油食品厂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资金除支付市直粮食企业改革成本外,全部用于粮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仓储设施等政策性项目建设。
请求返还粮油食品厂剩余的土地出让金1200万元,作为园区征地和仓储设施建设的启动资金。
所有启动工作将在滁州市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3.29•【字号】滁政[2006]11号•【施行日期】2006.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滁政〔2006〕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业经滁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号召,大力推进滁州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做好今后5年工作的行动纲领。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广泛宣传,并搞好本地区、本部门规划与全市《纲要》的衔接,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纲要》提出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落到实处。
全市人民要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如期实现“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滁州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滁州市人民政府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回顾“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到“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328亿元,年均增长5.9 %;财政收入27.6亿元,年均增长10%,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11]16号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11〕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1号)精神,深入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全面落实粮食县(市、区)长负责制粮食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推进“百亿粮仓”建设、抓好粮食生产,对管理通胀预期、夯实粮食流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粮食流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本地区粮食生产、流通、安全的责任,健全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保持粮食总量平衡,保证粮食市场供应。
完善应急保障体系,落实应急保障资金。
加强粮食流通全环节质量卫生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二、健全体系,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
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下达核定的储备粮油计划和应急成品粮储备任务,确保实物储备落实到位。
完善储备粮油管理办法,建立储备粮管理长效机制,保障和落实粮油储备财政补贴资金,切实将储备粮油贷款利息、保管费用和轮换费用等各项补贴足额落实到位,并列入下一年度本级财政预算。
建立地方储备粮规模动态调整机制。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滁州市粮油加工业2008年度20强企业的通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滁州市粮油加工业2008年度
20强企业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2.17
•【字号】
•【施行日期】2009.0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滁州市粮油加工业2008年度20强
企业的通报
各县(市、区)粮食局,相关企业:
为了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省政府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省粮食局粮食产业化“518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粮食产业化骨干和龙头企业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促进农民增收,粮企增效。
粮油加工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滁州市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根据《2008年度粮油加工业20强评审方法和标准》,经企业自愿申报,各县(市、区)粮食局的审核推荐。
并经公示,市粮食局、市粮食行业协会研究评定授予: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滁州市粮油加工业10强和20强企业(名单附后)。
颁发铜牌和证书,以资鼓励,特此通报表彰!
希受表彰企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全市粮油加工企业以他们为榜样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勇创佳绩,为滁州市繁荣昌盛作出更大贡献。
附:1、滁州市粮油加工业10强企业(在20强之内)
2、滁州市粮油加工业20强企业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七日。
滁州市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滁州市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经济发展
滁州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区域城市之一,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值得乐观展望。
当前,滁州市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滁州市有望逐步发展向高科技产业方向拓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二、城市规划建设
未来,滁州市将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宜商环境。
加强城市功能区划,控制城市规模扩张,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城市景观和生态的均衡发展。
三、产业发展
滁州市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将更加突出。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滁州市走向产业链高端。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
未来,滁州市将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建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滁州市,推动人才资源挖掘和培养,为滁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生态环境保护
未来,滁州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结语
综上所述,滁州市未来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与挑战。
只有紧密团结,开拓进取,全面提升滁州市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加繁荣美丽的新滁州。
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努力实现滁州市的美好未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2•【字号】皖政秘〔2024〕47号•【施行日期】2024.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滁州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批准〈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滁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滁州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国家园林城市、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滁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9.2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66.7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56.6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847.87平方千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4.37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不少于60%;水域空间保有量不低于314.33万亩。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两区三脉五中心”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要求,积极推动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和跨省合作共建园区落地实施,推进定远—长丰园区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市粮油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
滁州市粮油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发展粮油加工业,可以满足食品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改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优化粮油生产结构,实现粮油产业化,促进粮油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快滁州市粮油加工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粮油加工业发展布局,培育一批粮油加工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群,促进粮油加工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的转化增值,实现粮油加工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滁州市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8年—2012年。
滁州市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保障粮油产品供应为中心,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实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龙头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粮油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作用,协调统筹各类资源,实现粮油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滁州概况
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交通便捷,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徐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穿越市境的京沪高速铁路、滁宁六车道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滁州船运直通长江。
滁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市土地面积 1.33万平方公里,下辖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瑯琊区、南谯区共2市4县2区,人口430万,全市稻麦两熟,常年粮油种植面积1200万亩,其中:小麦350万亩,稻谷480万亩,油菜籽200万亩,其他杂粮油料170万亩,近几年粮食总稳定在400万吨,商品率达50%以上,充足的粮源、便捷的交通,为粮油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粮油加工业现状
1、粮油加工业现状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85家(国有5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57家(国有2家),面粉加工企业19家(国有2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国有1家),食品企业1家。
加工能力:年处理稻谷能力200万吨,年处理小麦能力100万吨,年处理油料能力30万吨,2007年粮油加工业产品加工销售大米63.5万吨,面粉66.2万吨,油脂5.6万吨,产品销售36.32亿元,占全省10.5%,利税总额4819.4万元。
2、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由于粮油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农产品,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引导和支持,在吸收国外和先进省、市粮油工业发展经营的同时,根据滁州市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稳步发展的路子。
①粮油加工业原料充足。
稻谷、小麦、油料作物齐全、优良品种不断改进增加。
逐步扩大适销对路的粮油产品。
②粮油加工业不断向产权多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国有粮油加工业加快改组改制的进程,股份制和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力量,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化经营程度越来越高,大型企业的作用日益显现。
③高新技术促进粮油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延伸,粮油产业链将不断延伸,深加工产品比例加大,粮食附加值不断提高。
④粮油加工业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产业有了一定发展。
一些煤、水、电消耗较高,易造成污染的粮油加工设备和工艺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工艺新设备。
(三)当前粮油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滁州粮油加工业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的,加工业的布局是按行政区划设立,行政办法管理,加工企业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缺乏总体规划。
发展带有盲目性,企业规模小、布局分
散。
长期以来没有规范的产业发展规划,上项目没有门槛,企业盲目上项目,造成初加工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低,原粮转化率低。
2、产品单一。
今年粮油加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少数企业产品已向专用产品、食品、粮化工等行业迈进,但全市大多数加工企业产品依然是以“米、面、油”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包装多样化,高档次不足,产品市场覆盖面窄,市场占有率低。
3、产品附加值低。
加工企业加工规模偏小,部分企业设备陈旧落后,产品主要是特一、二米,特一、二面粉,四级菜子油,一、二级油脂没有形成批量加工水平,停留在初级加工,产品开发度浅,产品附加值低。
4、新产品开发重视不够。
没有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
5、滁州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目前没有国家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与其地位极不相称。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通过市场导向,行业规划于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提高粮油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整洁、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的粮油加工体系。
(一)显著提高粮油加工业集约化程度
到2012年,统计规模以上企业中,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的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由现在的35%增到70%,日处理小麦200吨以上的面粉面粉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由现在的50%增加到70%以上,日处理油料(大宗油料)达到200吨以上。
原粮转化率提高到80%,逐步淘汰工艺落后,污染环境,日加工能力50吨以下的小企业,从严控制日处理原料100吨以下的粮油初加工项目。
(二)进一步提高粮油及其加工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到2012年,粮油加工业中,统计规模以上企业的精加工产品比例提高到80%,其中:特级二等以上大米占总量90%左右;特级二等以上小麦粉占总量70%左右,其中:专用粉占20%;二级以上食用植物油占总量20%,精制米糠油,稻壳发电,方便面,强化营养面条有进一步提高和突破。
(三)形成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产业集群
到2012年,培育一个国家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一个驰名商标,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5-20个,市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40-50个。
在凤阳县形成国内有影响的面粉加工产业集群,在定远县形成省内有影响的大米加工产业集群。
部分企业结合物流建设,配备“四散”集运设备,逐步实现“四散化“集运。
(四)明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到2012年,粮油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部分装备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
三、主要指标
1、经济总量目标
到2012年,全市粮油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大米加工实绩100万吨,面粉加工实绩100万吨,油脂加工实绩10万吨。
2、项目投入目标
五年的前二年确保每年1亿元以上技改投入,五年共投入8-10亿元,其中:招商引资不少于1亿元,并逐年递增,滚动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科技运行水平,特别是加强有先进科技含量的粮油科技项目的研发。
(附五年规划项目一览表)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目标
到2012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完成“122工程”。
即粮油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1个,5亿元2个,1亿元20个。
四、发展重点
1、大米加工业
以天鑫米业、金弘安米业、凯源、金凤谷米业、绿一米业等龙头企业为中心,以粮食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三大优势,积极组织招商引资,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创建名牌,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主要突出
四个方面:①开发米糠油和米糠食品;②引进大米配制、调质、小包装等技术,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如:免淘米、抛光米、强化营养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③引进米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米粉、汤圆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传统米制品生产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④推广稻壳的加工技术和稻壳发电。
2、面粉加工业
以凤宝、盛源、恒进、海旺鑫、波涛、桂花、同心制粉企业等龙头企业为中心,进一步完善面粉加工配粉设施和面粉生产的质量检测控制手段,合理地选用面粉添加剂,发展食品专用粉的生产,大力推广面制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逐步建立现代化的“主食厨房”工程,使传统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达到工厂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营连锁化,食用方便、营养化。
3、油脂制备业
以绿一油脂、金恒油脂、大平油脂、鸿运等龙头企业为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加工能力基础上,提高一、二级油生产比例,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建立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开发蛋白和类脂物及其主要的衍生物,提高附加值和综合利用。
五、主要措施
1、按照省政府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省粮食局粮食产业化“518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结合滁州市粮油加工业发展的实际,积极争取和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和充分利用好国家和
省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争取列入安徽“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万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
2、积极支持帮助各具有收购资质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入市收购,帮助龙头企业与购销企业实施对接,实现双赢。
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订单生产基地、粮食产业园区、粮食批发市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支持力度。
3、积极支持帮助品牌建设,争取财政对品牌建设实现奖励政策。
4、粮食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设备的升级换代、重点产品的科研和开发、粮油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等。
5、优先支持省、市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油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方面科研开发,新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