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0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2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c)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3.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b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d)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5.人力资理论说明了(a )A.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D.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 c )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8.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b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德育D.智育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c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说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D.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 b )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1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c)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1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a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d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教育课程D.三者都是14.教育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 d )A.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5.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讲授新知识D.领会新知识17.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b)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18.德育过程的理论基础是( d)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1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A.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活动B.班主任工作C.团队活动D.社会活动20.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的影响个人,有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b )A.民主管理B.平行管理C.集体管理D.目标管理二、填空题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__义务教育______。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试卷(2002)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71分,每题1分)1.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抽象思维C.聚合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C解析: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把广阔的思路群聚成一个焦点,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正确方法论答案的思维,具有技术性和条理性;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方向是指人类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答案的思维,特点是视角广阔、不拘泥成规。
2.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
A.必然性B.事实性C.客观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D解析: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表现在受学生本人爱好、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压迫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
3. 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采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C.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D.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答案:B解析:考试焦虑是指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等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忧虑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成见状态。
考试胰腺癌的形成是多方面胃癌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高中学生观念远远不够。
4. 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教育学02-08年试题答案
2002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D5、A6、A7、C8、B9、C10、B11、C12、A13、D14、D15、B 16、B 17、B 18、D 19、A 20、B二、填空题1、义务教育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思想观念4、个体活动5、少年6、教师的教学目标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主体9、专门10、授受11、教学大纲12、强制性13、课程评价14、启发性15、讲授法16、了解学生17、组织教学18、陶冶法19、导之以行20、学生三、简答题1、P42、P33-343、P67-714、P915、P117四、论述题(略)2003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P12、P593、P914、P1385、P176二、选择题1、D2、C3、D4、A5、D6、C7、A8、B9、B10、D三、填空题1、非制度化2、礼3、赫尔巴特4、义务教育5、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6、教师的教学目标7、主体8、启发性9、了解学生10、学生四、辨析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教育是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
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天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学生由于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所以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2002年和2005年教师资格考试答案
浙江省2002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1.A2.A3.A4.B5.D6.B7.D8.A9.C 10.C11.D 12.C 13.D 14.D 15.A16.C 17.C 18.B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1.DE2.BDE3.BCE4.BCDE5.CDE6.BDE7.BCDE8.ABCDE9.BCE 10.ABDE三、名词解释1.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2.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5.法律责任:广义上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狭义上就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后者。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教育的性质: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阶级性;(2)教育的起源:社会性生产劳动;(3)教育的目的:个体的全面发展;(4)教育的方法: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相结合;(5)教育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制约与反作用;(6)教育研究方法:以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2.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1)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对各种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选择。
2)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3)通过长期的学校生活,儿童可以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极大的发展。
浙江省2002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2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3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康德B.培根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D.夸美纽斯4.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 )聘任。
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13.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14.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夸美纽斯D.亚里斯多德15.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2002-2009历年中学教师招聘_教育学真题
浙江省2002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康德B.培根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D.夸美纽斯4.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6.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 )聘任。
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13.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14.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夸美纽斯D.亚里斯多德15.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2002-2010)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02年4月真题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200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18.A19.A20.B 二、填空题 1.学记2.大教学论3.生产力水平4.学校教育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8.科学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9.学习科目进程10.普遍性基础性11.输入评价过程评价12.灵活性13.体谅模式14.民主型三简答题 1.(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加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四、论述题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和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的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素,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旗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江苏省2002至今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 )
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
1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
1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
1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________原则。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
16.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7.一般来说,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 。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_________。
7.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 ,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1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3.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政治课教学
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天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2002-2010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解析: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见书P223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2002-2010试卷附答案[1]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解析: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见书P223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历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含答案(02-09年)
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一、选择题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奇C.杜威D.布鲁纳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7.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O.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哪位学者所提出?( )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学生会B.班级C.小组D.团委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B.将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20.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儿》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 ),A.捷克夸美纽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杜威D.法国赫尔巴特二、填空题2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
23.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35.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36.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3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包含了哪些内容?38.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39.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什么?四、论述题4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请论述之。
2002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200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A.学校教育B.个体实践活动C.成熟、环境D.遗传素质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B.班级C.小组D.团委1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1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A.德育B.班级活动C.教研活动D.教学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A.谈话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讨论法16.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A.道德行为标准B.德育内容C.思想教育D.德育目标17.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20.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赫尔巴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_》.3.___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7.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在____________学说基础之上的.8.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两个方面.9.课程从广义上来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的总和.1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征.11.CLPP评价模式是由北京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级成.1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性及____________.13.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__、社会模式仿模式等.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___________放任型.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2.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包含了哪些内容?4.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5.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什么?四、论述题:共10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请论述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C 5.B 6.C 7.A 8.B 9.B 10.A 11. D 12.B 13.C 14.D 15.B 16.D 17.A 18.A 19.A 20.B二、填空题1.学记2.大教学论3.生产力水平4.学校教育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8.科学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9.学习科目进程10.普遍性基础性11.输入评价过程评价12.灵活性13.体谅模式14.民主型三简答题1.(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4.(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5.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加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四、论述题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和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的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素,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旗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200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学试卷
福建省200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o1.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提出………………………………………………( )A.“学历社会”的理想B.学习化社会的理想C.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D.完备的学制系统2.“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些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是记载在……………………………………………………………( ) A.《学记》 B.《孟子》 C.《中庸》 D.《大学》3.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4.下列哪一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5.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进教育领域,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改进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充分说明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A.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D.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6·我们常说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不足具有相当大的补偿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考虑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7·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8.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 ) A.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B.生命健康、人格尊严、心理健康C.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心理健康D.生命健康、人身安全、人身自由9. 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此,这类课程具有一定的…………..………………………………………………( )A.统一性、规范性B.适应性、参与性C.补充性、丰富性D.统一性、先进性10.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学计划的构成……………………………………………( )A.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B.课程标准、教学法的建议C.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时间分配D.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1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C.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1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1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 )A.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B.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C.认识性与活动性的统一D.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统一1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002-2011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
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3.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5.人力资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D.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8.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德育D.智育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说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D.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1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1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教育课程 D.三者都是14.教育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A.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5.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 C .讲授新知识 D.领会新知识17.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18.德育过程的理论基础是()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1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活动B.班主任工作C.团队活动D.社会活动20.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的影响个人,有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A.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C.集体管理 D.目标管理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布鲁纳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1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1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16.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A.道德行为标准
B.德育内容
C.思想教育
D.德育目标
17.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0.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
A.捷克的夸美钮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的杜威
D.法国的赫尔巴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7.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在____________学说基础之上的.
8.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
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两个方面.
9.课程从广义上来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的总和.
1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11.CLPP评价模式是由北京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级成.
1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性及____________.
13.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__、社会模式仿模式等.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___________放任型.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2.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包含了哪些内容?
4.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5.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10分.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请论述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C 7.A 8.B 9.B 10.A 11. D 12.B 13.C 14.D 15.B 16.D 17.A 18.A 19.A 20.B
二、填空题
1.学记 2.大教学论 3.生产力水平 4.学校教育 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8.科学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9.学习科目进程 10.普遍性基础性 11.输入评价过程评价12.灵活性 13.体谅模式 14.民主型
三简答题
1.(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加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和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的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素,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旗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