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从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地理问题中获取新的地理知识、产生地理概念、形成地理思维方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关注地理教育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首先要确保地理教育的基础工作。
完善地理课程设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受到系统、全面的地理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多种教学方法交替运用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讲授地理知识可以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利用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气象观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发展地理判断和推理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地理文献材料、解读地图、分析统计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传授地理知识。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开展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科注重实践性,因此,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地理竞赛、地理调研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地理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地理实验和观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地理教学也成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电子地图、卫星图像、虚拟实景等技术手段,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意识与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意识与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与空间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理教育,学生能够增加对于地球的认知,拓宽视野,培养对空间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地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与空间思维能力。
一、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理教育的第一步是提供学生所需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地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从事地理实践活动,如观察、记录、分析等。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培养地理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地理实地考察地理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
通过参观城市、农村、自然地理景观等,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现象的存在和变化。
实地考察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绘制地理图表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绘制地理图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让学生通过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来认识地理特点和规律。
绘制地理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手段,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地图和卫星图像来探索地球的奥秘。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应用,培养他们的信息查询和分析能力,拓宽他们的地理视野。
五、组织地理实验活动地理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验证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模拟实验、地形地貌模型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地理的规律和机制。
六、鼓励学生参与地理竞赛和研究地理竞赛和研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地理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以下是几种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理概念和现象时,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地理教学应注重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现象和地理学原理的理解。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地图制作、地图解读、模拟环境变化等,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通过使用图表、地图、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多种交互式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问题解决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评价地理现象的能力。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评价和思考,培养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五、情境教学的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通过构建情境和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与情境相关的地理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发展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引发学生兴趣、提供案例分析、培养综合能力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引发学生兴趣地理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入胜的故事、丰富的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地理景观,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奇妙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地理知识。
二、提供案例分析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具体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实际事件或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探讨其中的地理原因和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某个城市的城市规划、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三、培养综合能力地理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工具,例如地图、地球仪、气象仪器等,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解读地理数据。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展互助、交流和分享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地理思维。
四、开展实践活动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组织地理考察、户外实地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此外,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开展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五、在评价中融入地理思维评价是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价要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分析推理、问题解决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地应用所学地理知识。
总结: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维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涉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与地理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 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地理思维的第一步是观察和描述。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图、图片等地理素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致性和全面性,进而通过描述对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地理术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语言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比其他地区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推断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的地理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比地理思维能力也涉及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比的能力。
不同地区或不同现象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区之间的不同气候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并进行比较和对比。
通过比较和对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4. 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包括学生对地理空间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和地理数据的分析,通过绘制地理图表、地理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地理空间。
5. 提倡跨学科整合地理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思维是指学生主动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观点,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提供真实的案例与实践活动地理教学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与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
同时,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通过实践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地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地理问题并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践与创新研究地理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和创新研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地理研究的引导性问题,鼓励他们进行地理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地理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来展示地理知识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地理学习和研究,自主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总结起来,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教师需要通过提供真实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和解决地理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中,通过运用地理知识和思维方式,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难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地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首先,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
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和理解。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和判断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有关地理的描述、数据或材料,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复杂的地理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方面,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首先,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地理问题。
其次,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实验、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模拟能力。
再次,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等工具,让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评价机制方面,应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外,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的地理作品、地理项目、地理实践活动等作为评价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地理思维能力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问题。
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和地理思维方式进行问题分析、解决和判断的能力。
本文将从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的培养方法、课堂实践策略和评估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1. 提供真实情境:通过引入真实的地理问题、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例如,在学习城市规划时,可以引入一个具体的城市规划方案,让学生分析该方案是否合理,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建议。
2. 强化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展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进行推理。
3. 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师需要提供一系列合适的学习任务。
这些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例如,设计一个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城市交通问题的项目,让他们在实际调查和分析中培养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
二、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的课堂实践策略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地理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比较自己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推理,从而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地理信息和案例分析。
通过图片、视频和地图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
三、评估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手段1. 项目制评估:通过设计任务型评估项目,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理思维与推理能力进行解答。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概念进行地理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地理教学应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感知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生态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记录观察数据和现象,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地理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
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地理信息,如地图、统计数据、照片等,让学生学会整合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地理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理解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模型构建和运用能力地理模型是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工具。
地理教学应鼓励学生构建地理模型,通过对地理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建城市发展的模型,分析城市规划、交通布局、人口结构等问题,并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的策略。
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形成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培养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如比较、综合、系统思维等。
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还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地理讨论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模型构建和运用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
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验和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现象,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这是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感知,比如通过触摸、闻味、听声等方式来感受地理事物,从而提升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感知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科涉及众多的地理事实和现象,需要学生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地理材料和信息,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比较和分析,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整合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而是需要学生进行创新和发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地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地理观点和见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注重实践与应用地理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实践与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理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地理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导向学习、实地考察、图像分析以及项目研究等角度探讨地理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研究地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减排措施的可行性。
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层面上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问题的认识。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运用地图、罗盘等工具进行定向和定位,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加深他们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并研究当地的农田灌溉系统,从而了解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原因的影响。
图像分析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地图、气象图、卫星影像等图像资料。
通过图像分析,学生可以培养综合思维和观察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气象图了解不同气候带的分布规律,进而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地理分布图等资料,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项目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地理项目的研究,如自然保护项目、城市规划项目等。
地理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老师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前提。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和实践中来。
比如,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查找当地的地理问题、观看地理相关的纪录片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地理观察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
地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培养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地图、植被分布、地势特点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加深对地理图象和地理事物的认识。
三、鼓励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地理思维是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和创新运用能力。
地理老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知识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或者通过地理图像和数据来进行数学统计和图表分析等。
四、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地图、地理软件和互联网等工具,教授学生如何获取和利用地理信息。
同时,地理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信息处理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理知识和信息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五、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实地实验、地理模型制作和地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认识现象,还能够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索,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一、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途径1.加强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也关注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如我国地势、地形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等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良好的思维活动.这种探究过程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探究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活动就必须借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2.让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足够的认识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我们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并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不妨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再作比较.学生发现平原上绿油油的,水好像要渗出来,感到地势(海拔)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云彩,感到地势(海拔)很高,因而从直觉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异.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独特,并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教学中教师借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画,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教师要给以正确地引导.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尽量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减少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描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有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回答,而不必直接讲述地理事实.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适度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1.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进行思维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弄清了他们的联系,才能沿着他们联系的脉络进行思维.知道了结果,可追溯原因;知道了原因,可推知结果.如我国洞庭湖的面积日益萎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从其与地形、位置、人类活动等的联系来分析:洞庭湖位于长江支流湘江与长江干流交会处,支流与干流中上游的植被不断地被砍伐、破坏,降水较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湖泊不断地被泥沙淤积;同时,填湖造陆造田,使洞庭湖面积退缩得很快.那么洞庭湖的退缩或消亡,会对这里环境、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从湖泊及其环境、人类生活状况的变化等联系来分析,显然这对我们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2.按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思维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种规律.如有人对我国“北大荒”变为“北大仓”持赞成意见,有人持反对观点,我们该做出怎样正确的判断呢?从现实事物发展规律看,五六十年代我国对“北大荒”的开发使它变成了“北大仓”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可这里原始湿地﹑林地被破坏了,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场所,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气候也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终于在1998年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原始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3.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思维逻辑思维,也就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比较法是地理思维教学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可以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通过比较,我们获得了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发展规律.如我们对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四大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可以得知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候(降水)其次是地形.三、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并掌握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技巧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如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在墙上,垂直照射时光束集中而明亮;倾斜照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为什么(湘教版地理教材中提供)我们可以借此来说明太阳辐射对气温的影响.2.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事物构建思维素材只有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兴趣.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是进行独立创造思维的,他们有很大的创造思维的潜力,有待于我们挖掘和培养.如我们这里是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下雨,可为什么书上说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呢?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教材中降水量柱状图,才明白这主要从降水量上来区别.3.从各种媒体信息中搜集思维素材社会发展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如何生存得更好的问题,这种问题人人关心.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问题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如媒体报道:2005年9月中下旬,飓风连续三次在美国东南沿海登陆,给新奥尔良、佛罗里达州等城市造成150亿美元以上巨大的损失.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探讨:怎样预防飓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利用、使其为人类造福?4.注意跨学科思维素材的整合地理教学中涉及到众多跨学科知识,如化学的、历史的等.我们通过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的习惯.如学习《非洲》时,教材中提到了“水能资源”这里蕴涵了物理学中动能与势能原理,学生还没有足够的、也不习惯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来探究、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把同样一杯水从不同高度在软软的沙地上(教具模型)结果不一样,为什么?经过一翻思维探究,学生便很快做出了答案.这就帮助学生构造了一种思维模式,启发他们大胆创新.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答案: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
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把分散的知识点、技能点、心理能力点整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注重知识点的联系性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地球和人类各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从已有的知识点入手,与新知识进行对比、联系。
通过对知识点的比较、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定位不准确、失误等,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他们的归纳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讲解中,不仅需要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合作在地理学习中,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些地理实践项目,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注意知识点的联系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学生成长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地理教学学习和掌握地理思维方式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实景、生动的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与实用性。
此外,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和地理实验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二、注重地理观察和实践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地理观察和实践活动来实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外的地理现象,如气象变化、植被分布、土壤类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地理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学生将学会收集和处理地理数据,根据地理信息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四、开展地理案例教学地理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案例,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需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个人研究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地理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首先要从引发他们的兴趣开始。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的地理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组织地理考察实地活动、进行地理竞赛等。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地理纪录片、阅读有趣的地理书籍,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仅仅听讲并不足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实践的机会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和实地调查,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城市规划,或者进行一次农田考察。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来提供学生之间分享和合作的机会。
学生可以一起解决地理问题、研究地理现象,相互交流和学习。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演示,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和虚拟实境等新颖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注重跨学科融合地理与其他学科存在紧密的联系,注重跨学科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地理与科学、历史、文化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探索地理与生态学的联系,或者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了解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六、培养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的掌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技能。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是指在地理学科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和地理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提升地理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从地理实践活动、问题解决和跨学科学习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地理实践活动的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观察和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如地貌、气候和生态等因素,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同时,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问题解决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研究来解决问题。
例如,给学生一个地理问题,让他们通过阅读地图、对比数据和运用地理概念,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学习。
例如,将地理与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进行融合,通过综合性项目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地理软件、地理模型和虚拟实验等工具,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或实物,增加学生的思维感知和理解。
例如,利用地理软件展示地理过程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和报告,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形成性评价和及时的反馈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总结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总结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学总结 -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研究精神。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一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关注地理思维的培养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把握地理规律,并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地理概念和理论的教学,又注重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在学习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式,理解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实际规划一座城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地理现象、展示地理数据和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吸收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可以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并进行空间分析,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分析地理数据,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如:“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如何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通过学生的研究和探讨,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研究精神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既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又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建立地理思维的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首先要确立地理思维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图片、地图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地理要素和地理概念,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理景点、实地考察、做地理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研究地理是一个具有广阔领域和众多问题的学科,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各种地理问题。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写作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地理模拟竞赛和游戏地理模拟竞赛和游戏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探索游戏等活动,通过比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在地理课程中加强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应用,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等工具,掌握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法,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评价机制为了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学校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可以通过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需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注重实践活动和问题研究,通过竞赛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地理知识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充实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首先,我们需要充实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常识、地理原理等。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地图、图表、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此外,通过研究历史地理变迁、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案例,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念。
二、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地理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身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他们解答关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和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呈现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问题。
此外,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创设虚拟实境、进行模拟实验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的培养。
总结起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方面,需要充实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
它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
可以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一般而言,思维能力大体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本人从事中学地理教学近三十年,下面仅从地理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主要用典型的方式进行概括,并且用形象材料来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形象思维,地理教学同样离不开形象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
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指由某一条件或事实出发,从各个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答案,即它的思考方向是向外发散;还指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寻找某一结论的各种可能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各种设想和方法等。
由于这种思维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路开阔,易于探索到新结论。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
例如: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
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
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
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
人类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惊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苏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
……人只要适当地加以运用,记忆就变得十分轻松。
”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称为逻辑思维。
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
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长江堤岸上有一座万寿塔,塔基居然深入地下达九米,这是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是因为塔身太重而江堤地质不硬陷入地下。
如果没有仔细思考,这一结论很能迎合常人心理,但事实上,众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
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
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
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四、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
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曲折反复的因素,因而需要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
只有突破刻板思维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
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难以完整。
为此,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这样既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上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后,可让学生思考:针对我国目前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流动人口难以管理的状况,有关部门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但同时也有人提出,跟国际上的一些大都市相比,我国的城市规模还不够大,应当大力发展大城市。
让学生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